1.2少年有梦

1.2少年有梦
1.2少年有梦

第2课时少年有梦

一、学习目标

1.从小树立梦想,并能把“个人梦”和“中国梦”联系在一起,以实际行动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2.学会树立正确的梦想,掌握“努力”的方法,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努力计划。

3.知道树立梦想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自主预习

☆7.梦想的含义: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8.少年为什么要有梦想?

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②梦想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③有梦想,就有希望。

④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但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人类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9.今天的少年梦想具有怎样的特点?

①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②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③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10.我们怎样把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

(1)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2)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问的桥梁。

(3)①努力,需要立志。②努力,需要坚持。把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③努力也有方法。

11.如何正确认识努力?

①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

②努力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

③努力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12.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1)努力,需要立志。①志向是人生的航标。②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2)努力,需要坚持。①把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②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3)努力也有方法。

三、合作探究

关于“梦想与现实”有几种观点,你认为对吗?请你辨析与澄清。

1.从小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梦想才能实现。

2.梦想与现实是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

3.梦想即使实现不了,也能引领方向。

4.现实常常会把梦想打败。

5.总有一个梦想会在现实中开花。

四、随堂演练

1.“辛亥百年,《少年》百年。如今,《少年》杂志已经湮没,而少年精神常在。”对于少年的梦想,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③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④少年的梦想,应该是成为一名作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一句网络流行语说出了无数人的内心追求。要实现梦想,必须( )

①坚持自己的梦想,即使梦想不可能实现也要为之奋斗

②脚踏实地,全力以赴,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

③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实现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④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梦想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3.分析材料:

少年于敏有一个执着的信念:在那个内乱外侮的国土上,尽管自己不能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驰骋沙场,但他相信,总会有诸葛亮、岳飞式的盖世英雄出现,能够荡寇平虏,重振河山。于敏怎么也想不到,半个世纪后,自己会成为这样的“盖世英雄”。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给于敏的颁奖词是:“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1)于敏少年时代的梦想说明了什么问题?

(2)于敏怎么也想不到,半个世纪后,自己会成为这样的“盖世英雄”。这启示我们梦想要怎样实现?

【答案】

二、自主预习

1.愿望勇气

2.距离

3.人生目标中国梦

4.生活态度不懈追求

三、合作探究

1.从小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梦想才可能实现。(正确)

2.梦想与现实是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错误)

3.梦想即使实现不了,也能引领方向。(正确)

4.现实常常把梦想打败。(错误)

5.总有一个梦想会在现实中开花。(正确)

学生讨论、判断,也可举例说明。

四、随堂演练

1.B

2.C

3.(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2)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七年级少年有梦

第一课少年有梦导学案 教学目标:懂得拥有梦想的重要性,知道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梦想; 正确认识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知道徐丽带来改变,努力 会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掌握实现梦想的方法。 教学重点:有梦就有希望 教学难点:努力就有梦想 一、预习导航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根据预习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课本基 础知识,进行知识梳理,勾画出重点知识。 1.编织___________________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 ,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 活更有色彩。有_________ ,就有希望。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______________ 紧密相连;与时代的______________紧密相连,与_________ 密不可分。 3.少年有梦,不应止于_________ ,更在于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二、合作探究【使用说明】结合课本内容和探究题,与合作伙伴在小组内或跨组讨论、展示交流自学成果、解决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组长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1.教材第八页,运用你的经验,讨论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2.阅读课本第10页有关瑞恩的材料,回答: ⑴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的梦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 ⑵你从他的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3.阅读教材第11页到12页有关莱特兄弟的相关材料, 回答: ⑴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吗? ⑵从莱特兄弟圆梦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三、随堂练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要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我的中 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理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少年要有梦是因为()

年级道德与法治(少年有梦)

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目少年有梦 导学案 教学目标:懂得拥有梦想的重要性,知道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梦想;正确认识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知道徐丽带来改变,努力会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掌握实现梦想的方法。 教学重点:有梦就有希望 教学难点:努力就有梦想 一、预习导航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根据预习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课本基础知识,进行知识梳理,勾画出重点知识。 1.编织___________________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是__________________ ,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_________ ,就有希望。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______________ 紧密相连;与时代的______________紧密相连,与_________ 密不可分。 3.少年有梦,不应止于_________ ,更在于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二、合作探究 【使用说明】结合课本内容和探究题,与合作伙伴在小组内或跨组讨论、展示交流自学成果、解决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组长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

高效完成任务。 1.教材第八页,运用你的经验,讨论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2.阅读课本第10页有关瑞恩的材料,回答: ⑴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的梦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 ⑵你从他的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3.阅读教材第11页到12页有关莱特兄弟的相关材料, 回答: ⑴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吗? ⑵从莱特兄弟圆梦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3、随堂练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要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理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少年要有梦是因为() ~ 1 / 3 ~ 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主要生命主题,有梦想,就有希望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③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④有了梦想就一定能实现人生目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016年12少年有梦学案及答案

第二框少年有梦 1.什么是梦想?少年为什么要有梦想? (1)含义:梦想是我们对未来。 (2)原因: 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 ②梦想能不断激发生命的,让生活更有色彩。 ③有梦想,就有。 ④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的愿望:。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但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人类才能苓断地。 2.今天的少年梦想具有什么特点? (1)与紧密相连。明确的,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2)与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①我们共同享有的机会。 ②我们共同享有的机会。 ③我们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的机会。 3.我们怎样把梦想变成现实? (1)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 (2),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4.什么是努力? (1)努力是一种。 (2)努力是一种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 (3)努力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 5.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1)努力,需要。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2)努力,需要。 ①如果努力不落实在每一天的中,梦想就会成为空想。 ②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 1.有梦就有希望 【关键词】少年时代航空报国的梦想

“竹蜻蜒”寄托了宋代中国人飞上天空的梦想。早在少年时代,他就受到竹蜻蜓的启示,热爱上了航空。我国的直升机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更坚定了他航空报国的梦想。他认为,只有把自己的爱好和祖国的利益联系起来,才有实现生命价值更广阔的舞台。从竹蜻蜓到武直—10的研发成功,为了这一天,他倾注了30年的激情。他就是开创中国武装直升机新纪元的吴希明。 (1)飞行梦给吴希明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向吴希明学习,我们青少年应追求怎样的梦想? (3)作为今天的中国少年,你的梦想是什么? 2.努力就有改变 【关键词】足球梦 “铿锵玫瑰”琼中女足,一群来自大山深处的女孩,最小的11岁,最大的13岁。她们来自琼中的穷乡僻壤,没有场地、没有管理机构、没有食堂。她们从不敢去想自己的未来,只是在一步一步实现梦想。多年来,伴随着汗水和泪水,她们走过了艰辛,走过了迷惘。足球梦里能蕴含多少能量,她

少年有梦教案

少年有梦 教学目标: 1、懂得拥有梦想的重要性,知道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梦想。掌握实现梦想的方法。 2、知道有梦就有希望,正确认识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努力就有改变,并能为实现梦想付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如何确立正确的梦想。 2.难点:懂得梦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中学校门,在各个方面还都不太适应,很多学生比较迷茫,不清楚自己每天该做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自己努力的目标是什么,只是一味地完成家长和老师的任务。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梦想,让他们意识到梦想的重要作用,尽早树立正确的梦想,为他们的初中生活乃至人生指引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梦想》(多媒体播放带有歌词的音乐)。 2、师导入:听完了歌曲,同学们,你们印象最深的歌词有哪几句?对于歌曲的旋律大家有什么感受

生:梦想就是最好的信仰,指引我们向前不会彷徨,拥有梦想的人一定势不可挡;行动激荡无限力量,梦想就是最好的奖赏;拥有梦想能让奇迹从天而降。 生:歌曲旋律让人听起来特别有激情,昂扬向上,激荡人心。 3、师总结导入新课:通过一首歌曲大家都感受到了梦想的巨大作用,作为青少年的你们,我相信也一定有自己的梦想,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少年有梦》(多媒体展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本P8-P13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学生看书的同时教师板书) 1、什么是梦想?梦想有何重要性? 2、少年的梦想具有哪些特点? 3、你怎样看待梦想与现实的关系? 4、什么是努力?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三、学习新课(师生研讨案例,互动学习) (一)有梦就有希望 1、梦想的含义和重要性 (1)师:我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什么是梦想吗? 生:梦想就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是人类最天真最无邪最美丽最可爱的一种愿望。 (2)师:那你们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怎样的? 生:有。(同学争相举手发言) ①我以后想当医生,能够救死扶伤;②我长大了想当老师,教别人学知识;③我长大了想飞上太空去看看;④我将来想当军

少年有梦教案

《少年有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从小怀抱梦想,树立目标,用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去实现创新进取的人生。 (二)能力目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知识目标: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梦想 二、教学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梦想。 (二)教学难点:如何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师的点拨指导讲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已的梦想,今天我们一起进入“少年有梦”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听音乐《梦想起航》。 师:你们知道“梦想”是什么? 生:畅所欲言。 师:总结:梦想就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是人类最天真最无邪最美丽最可爱的一种愿望。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打开自己梦想百宝箱倾听你那美丽的梦想。生:①“我以后想当超人,帮助好人,战胜坏蛋”②“我长大了想当老师,教别人学知识”③“我长大了想飞上太空去看看”④“我长大了要养好多小动物,让他们不再孤独”⑤“我想快点长大,长大了可以照顾爸爸妈妈,因为我爱他们” 欣赏:周恩来、莱特兄弟的图片探究一-------------有梦就有希望

名人故事引入师:有梦就有希望,有梦想才能有进步,我们一起来听“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的故事吧。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能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张开双臂,但也没能飞起来。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说:“我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 生:....... 教师小结:师展示课件:1、有时“梦想”是不切实际的,虽然美好,但在常人看来是不可能的。可是,现实中有很多事情的发生就是从梦想开始的。你们猜:“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能实现吗? 2、梦想为“莱特兄弟”飞翔成功起到什么作用?(可以对照课本9--10页)生:....... 教师小结:师展示课件:1、实现了。因为兄弟俩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着,等他们长大——哥哥36岁,弟弟32岁时——他们果然飞起来了,因此他们发明了飞机。这两个人就美国的莱特兄弟。2、它能够让莱特兄弟坚持飞翔的正确方向不动摇、不断的激发莱特兄弟飞翔的热情和勇气,激励着莱特兄弟激发自己的潜能,一又一次的进步和发展。欣赏:杨利伟、刘翔的图片教师小结:我们共同生活在祖国的怀抱中,我们个人的梦与与祖国的梦、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让我们一起携手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共享与祖国和时代共同成长的机会。 欣赏:杨利伟、刘翔的图片探究二------努力就有改变梦想不能仅是一张小小的纸片,我们更不能让梦想只是一个梦而已,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师展示课件:《莱特兄弟的真实故事》莱特兄弟自幼对飞行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先是伏在山坳里观察老鹰是怎么飞的,然后把它一步一步画下来。按照老鹰飞翔的样子,兄弟俩在1900年10月,终于制成了他们的第一架飞机---滑翔机。1896年莱特兄弟从发明家兰莱,飞行失事牺牲中深受影响,仔细研究兰莱飞机的部件,从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他们又开始了自己新的试验,这次他们在地面上安置两根固定的木头轨道,把飞机放在上面,弟弟维尔伯坐上去,发动飞机。飞机在轨道上滑行后,就嗖地一下升上天空了。“啊,,终于成

少年有梦教案

《少年有梦》 一、课标要求 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梦想与理想、现实的关系;知道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并初步掌握努力的具体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典型事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对梦想与现实的讨论,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通过课堂作业的布置培养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有梦就有希望;理解努力是实现梦想的桥梁;通过对中国梦的思考,把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 三、教材解读 少年有梦的教材设计希望学生一进入中学后可以对整个初中生活有一定目标和规划。9月份是学生适应中学环境、适应中学生角色的阶段,面对新的生活,学生充满憧憬与希望,在这时我们对学生进行有理想的教育,并且做一些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 四、学情分析 有想法──学生刚刚进入中学,处于适应期,孩子们对于新的生活充满期待。梦想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有问题──但是学生的新期待是不清晰的,碎片化的,所以往往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需要教师指导。没能力──另外很多学生缺乏甚至没有对人生规划的思考与实践,本课从梦想具体到初中三年规划,可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实现梦想 教学难点:梦想与现实 六、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我可以这样飞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内容──少年有梦 环节一:我有梦想 【运用你的经验】 幼儿园的小波:我长大以后要当警察,抓坏人。 三年级的小美:我最喜欢去爸爸的蔬菜大棚帮忙,长大以后我想建更大、更好的蔬菜大棚! 七年级的小文:我长大后要周游世界,我想做环保志愿者,我还想…… 提问:你的梦想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老师给予鼓励和支持。 提问: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学生回答:有。 两副图片展示,梦想的力量。 师过渡:有梦就有希望。 环节二:有梦就有希望 提问:什么是梦想? 学生回答: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提问:我们为什么要有梦想? 学生回答,老师给予鼓励和点评。 总结: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探究与分享】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