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舌骨囊肿超声表现分析

合集下载

甲状舌管囊肿演示课件

甲状舌管囊肿演示课件

04
检查方法
鉴别诊断相关疾病
A
甲状舌管瘘
与甲状舌管囊肿相似,但瘘管与舌骨相连,可 通过瘘口排出囊液,形成瘘道。
甲状腺舌管囊肿
位于甲状腺与舌骨之间的囊肿,与甲状舌 管囊肿位置相近,但来源不同。
B
C
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
好发于眉梢或颅骨骨缝处,表面皮肤可活动 ,基底常粘连固定,质软,不规则,呈园球 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
提供情感支持。
家属心理支持
关注家属的心理状态,为家属提 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让家 属在面对患者疾病时能够保持积
极乐观的心态。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本次项目成果总结回顾
甲状舌管囊肿的基础研究
通过对甲状舌管囊肿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 重要的理论依据。
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谢谢聆听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甲状腺是由口底 向颈部伸展的甲状舌管下端发生的。 若甲状舌管退化不全,则在颈前正中 线上形成先天性囊肿。
流行病学特点
01
发病率
甲状舌管囊肿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低,但具体数据因地 区和人群差异而异。
02
发病年龄
甲状舌管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1~10岁的 儿童。
03
性别差异
男女均可发病,但男性略多于女性。
诊断依据
01
临床表现:患者通常表现为颈部中线 处的囊性肿块,质地柔软,边界清晰
,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02
影像学检查:B超、CT或MRI等影像学 检查可显示囊肿的大小、形态和位置,
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03
06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或MRI等,以明 确囊肿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 系。

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舌骨囊肿4例分析

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舌骨囊肿4例分析

100/50~70mmHg10例,1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下腹固定性压痛及反跳痛,反跳痛较压痛剧烈,10例伴轻度腹肌紧张。

白细胞>10.0×109/L13例,中性0.55~0.75,血红蛋白75 g/L~112g/L。

1.3 治疗 本组18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并经手术证实。

其中右侧卵巢破裂17例,左侧卵巢破裂1例。

12例卵巢滤泡破裂,8例黄体破裂。

出血量50m l~1000m l不等,少于100 m l5例,>100m l10例,最多1例出血约1000m l,平均出血250m l。

术中全部行卵巢缝合止血。

同时切除阑尾7例,其中既往有阑尾发作史者5例,探查阑尾有慢性炎症和畸形2例。

18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

2 讨论2.1 诊断 本病临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低热,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体征方面表现为右下腹固定性压痛与反跳痛,局限性的腹肌紧张。

18例均未经妇科会诊,未进行B超探查,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本病多发生在月经中期,卵巢滤泡破裂好发于排卵期,黄体破裂则发生于排卵后期。

其腹痛的发生较阑尾炎突然,多为持续性、较剧烈疼痛。

多数患者血压偏低,有里急后重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增高,血红蛋白降低。

而急性阑尾炎白细胞总数多明显增高,一般无明显贫血表现。

在临床中,对未婚年轻女性及生育期妇女出现右下腹疼痛患者,若高度怀疑本病,应常规B超和妇科检查,除外卵巢滤泡破裂及黄体破裂出血。

2.2 治疗 卵巢滤泡及黄体破裂出血,大多数量少而自行停止。

若能在术前明确诊断,可不必手术。

对出血量多而有休克症状,又不能完全肯定卵巢破裂,应急诊手术处理,以免延误治疗。

早期有学者主张,对破裂之卵巢一律行切除手术。

本组均单纯缝合卵巢破裂处达到止血为目的。

关于手术中是否切除阑尾的问题,以前尚有争论。

因研究发现阑尾有免疫功能,目前已达成共识,除阑尾确有病变外,禁止附带阑尾切除。

舌骨囊肿切除术

舌骨囊肿切除术
待定。
精品课件
甲状舌骨囊肿
骨囊肿切除术
——甲状舌
精品课件
甲状舌骨囊肿
骨囊肿切除术
——甲状舌
精品课件
舌骨上区解剖
1、颏下三角
2、下颌下三角
精品课件
下颌下三角
1、由下颌骨体下缘与二腹肌前、后腹围 成。其深面有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及 咽中缩肌。
2、在该区颈阔肌深面的浅筋膜内,有面 神经下颌缘支通过。所以,下颌下三角 的手术常采用低于下颌角及下颌下缘 1.5-2.0的弧形切口,并贴近下颌腺浅层 向上翻瓣,其目的是避免损伤下颌支。
精品课件
切除术后标本
精品课件
切除术后标本
精品课件
手术关键要点
1、分离囊肿时不要损伤肌层深面的甲状舌 骨膜及行走于甲状舌骨膜外侧部分的喉内神 经。
2. 分离囊肿或瘘术中必须切除舌骨中段的 部分舌骨,避免术后复发。
3、切除通向舌盲孔处的瘘管时分离到口底 予以荷包缝合, 以封闭创腔与口咽的通道。
精品课件
下颌下三角内容
1、下颌下腺 2、面动脉 3、面静脉 4、下颌下淋
巴结 5、舌神经 6、舌下神经
精品课件
舌骨下区解剖
1、颈动脉三角
2、肌三角
精品课件
颈动脉三角解剖
1、颈总动脉 2、颈内动脉 3、颈内静脉 4、面静脉(经二腹肌浅面进颈动脉三角 5、舌下神经(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颈
肌三角解剖
肌三角由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 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上腹围成。
该三角内主要有舌骨下肌群、甲 状腺、甲状旁腺、气管颈部及其 相关血管神经。
精品课件
喉上神经
喉上神经沿侧壁下行至舌骨大角 平面分为内、外两支。内支与喉 上动脉一同穿过甲状舌骨膜入喉 ,管理声门裂以上喉粘膜及舌根 和会厌等处感觉;在行该区域手 术时应注意保护,以免损伤血管 及神经。

甲状舌管囊肿:浅显易懂,但超声知识点都在

甲状舌管囊肿:浅显易懂,但超声知识点都在

甲状舌管囊肿:浅显易懂,但超声知识点都在甲状腺和甲状舌管胚胎发育第4 周末,起源于内胚层的甲状腺原基通过甲状舌管、沿舌骨原基的腹侧正中向下延伸至正常甲状腺床,并分化为两侧叶及峡部。

甲状舌管为一狭窄管状结构,其上端与原始咽底壁相连,于第6 周开始退化闭锁,在舌根部留有一残迹(称为舌盲孔)。

若甲状舌管退化不全,可在颈部正中甲状腺下降途径的任何部位残留形成甲状舌管囊肿(图 1)。

图 1 甲状舌管囊肿的常见分布位置(黄色箭头示)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舌管囊肿并不少见,多位于舌骨周围,也可见于颏下、胸骨上等,其他部位罕见。

体积小者多无症状,可长期随访。

体积较大者可压迫周围组织,亦可发生感染或出血而表现急性局部疼痛,少数可破溃形成瘘管。

极少数发生恶变(<1%),病理类型主要为乳头状癌。

超声表现甲状腺舌管囊肿多位于颈部正中、舌骨周围,少数偏心;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囊壁薄,内部结构主要呈囊性,可伴有分隔;囊液粘稠者可见密集细点状高回声,极少数呈类实性回声;CDFI 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图 2)。

急性疼痛者多见于感染或囊内出血。

前者,囊壁可有不规则增厚,实为肉芽组织形成,囊壁、分隔及周围组织可见血流信号增多(图3),患者亦可出现局部红肿或发热等表现,血象升高;后者,体积短期内突然增大,囊内透声不佳,可见细点状回声飘动,或沉积于囊壁上(图 4)。

少数发生破溃。

多见于儿童,常并发反复感染,可在病灶与皮肤间探及一不规则低回声通道,其周缘可有较丰富血流信号显示。

恶变罕见。

若在囊内探及实性成分伴血供需警惕,伴有微钙化者应高度怀疑,必要时可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明确(见文末推荐阅读)。

病例 1患者男,15 岁,颈部正中可触及肿物。

图 2 甲状舌管囊肿。

图 A 为横切面,图 B 为纵切面;超声显示舌骨下方一囊性肿块,透声好,无明显血流信号。

CY:甲状舌管囊肿,HB:舌骨,TC:甲状软骨病例 2患者女,43 岁,近期颈部正中疼痛,局部红肿,血象轻度升高。

甲状舌骨囊肿六例超声表现分析

甲状舌骨囊肿六例超声表现分析

管生存 2 - 6个月 。吻合 1 5狭窄患者水肿消失 , 恢复正常饮食 。 吻合 口瘘 ( 包括 1 例应激性 溃疡 ) 患者于 l 4 ~ 4 5 d后拔 管 . 瘘 口闭合 。3例 胃瘫患者置 管 2周后症状缓 解 , 于4 6 、 5 4 、 5 7 d 后拔 管 . 可经 口进食 。2例十二指肠淤积患者分别于 4 8 、 6 2 d 后拔 管 。 随访至今未见症状反复。
参 考 文 献
[ 1 ] 吴 阶平 , 裘 法祖. 黄家驷外 科 学. 5 版.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1 9 9 4: 8 6 4.
例均 为 l 3岁以下儿童。
早期发现 甲状舌骨囊肿 . 对防止 甲状舌 骨瘘 的形成有 一
定 的临床意义 。甲状舌骨囊肿有时因感染 、 破溃或被切开 , 形 成 甲状 舌骨瘘 , 瘘管 形成后 , 分泌半 透明黏液 , 时溃时闭 , 经 久不愈 。因此在未感染或瘘管未形成前的诊断与治疗尤为重 要[ 3 ] 。 本组 6例患者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时 , 甲状舌 骨囊肿未发生感染 . 手术治疗后也未发现 甲状舌骨瘘的形成 。 超声检查 时 , 首先应确定 颈部肿块 的位置 , 为颈 中线 或 略偏 向一侧的无痛性肿块 , 继 而寻找有无与之相连 的管状 无 回声 或低 回声结构 , 是否可随伸舌运动上下移动 。
实 用医 影像杂志2 0 1 3 年2 月第 1 4 卷第 1 期 J P M I , F e b r u a r y 2 0 1 3 , v n J . 1 4 . N o . 1
状腺舌管退化不 全在颈前 区舌 骨水平形成 的先 天性囊肿 [ 2 ] 。
该病 多见 于 l 5岁以下儿 童 , 亦可见于青少 年或成人。本组 6

甲状舌骨囊肿或瘘管的诊治

甲状舌骨囊肿或瘘管的诊治

甲状舌骨囊肿或瘘管的诊治我科1997~2007年诊治的甲状舌骨囊肿或瘘管共26例,其中囊肿26例,瘘管6例;男14例,女12例;各年龄组均可发病,40岁以下发病最多(占76.9%)。

典型的甲状舌骨囊肿或瘘管诊断容易,但也有误诊。

应注意与口底皮样囊肿、颏下淋巴结炎、舌异位甲状腺、颈部脂肪瘤、口底蜂窝织炎相鉴别。

术前穿刺可不列为常规检查,必要时可行B超检查以区别实质性与囊性肿块。

我们认为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治疗,手术是根治甲囊肿或瘘管的可靠方法。

正确处理舌骨及其周围组织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本病术后复发率较高。

在手术过程中若找不到通向舌盲孔的纤维管束,应将所有位于舌骨中线与盲孔间的肌肉全部切除,为减少复发,反对只作单纯囊肿切除而不处理舌骨。

甲状舌骨囊肿或瘘管是先天性类瘤疾病,口腔科并不罕见。

我科1997~2007年共收治甲状舌骨囊肿或瘘管26例,现就有关问题进行如下分析总结。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甲状舌骨囊肿20例,含术后复发1例。

甲状舌骨瘘6例,均为自行破溃或误认为脓肿切开引流后引起。

男14例,女12例;年龄3~54岁。

病史1周~8年。

囊肿部位:位于颈部中线偏左者3例,中线部位23例。

囊肿大小2cm~5cm。

见表1。

讨论诊断依据:颈前中线或中线外侧出现肿块,无痛,随吞咽上下移动而不影响呼吸和进食。

形成瘘管者,先有肿块史,瘘形成后有透明或浑浊黏液流出,可暂时闭合,不久又破溃。

检查可见甲状舌骨以上舌骨下,有圆形胡桃大小、表面光滑、周界清楚有弹性感的肿块或瘘口。

合并感染者肿块可有触痛。

嘱病人仰头触诊,可扪及索状物从肿块上缘向上到舌骨即甲状舌管。

高位甲状舌管囊肿与舌骨相连则扪不到此管,但伸舌时肿块向上移动。

鉴别诊断:一般诊断比较容易,但也有误诊。

我们曾有6例术前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而术后诊断为其他疾病。

在通常情况下,甲状舌管囊肿与瘘应与下列疾病相区别[1,2]。

口底皮样囊肿:与高位甲状舌管囊肿较难鉴别,当皮样囊肿位于下颌舌骨肌之下时,亦随吞咽活动而上移,但囊肿完整时可触及生面团样感觉。

甲状舌管囊肿的预防课件

甲状舌管囊肿的预防课件
甲状舌管囊肿的预防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介绍甲状舌管囊肿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甲状舌管囊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 甲状舌管囊肿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4. 甲状舌管囊肿的预防措施 5. 甲状舌管囊肿的治疗和预后
介绍甲状舌管囊肿的基本概念 和重要性
介绍甲状舌管囊肿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什么是甲状舌管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鉴别诊断
需要与颈部其他囊肿、淋巴结炎和甲状腺肿等疾 病进行鉴别。
综合防措施
甲状舌管囊肿的预防措施
早期筛查
通过定期体检和超声波检查,早期发现和诊 断甲状舌管囊肿。
特别是在有家族史的高风险人群中,应进行 更频繁的筛查。
甲状舌管囊肿的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 动和避免环境污染,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戒烟限酒也有助于预防甲状舌管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的预防措施
早期干预
在发现甲状舌管囊肿后,及时进行治疗,如 手术切除,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彻底解 决问题。
甲状舌管囊肿的治疗和预后
甲状舌管囊肿的临床表现和诊 断
甲状舌管囊肿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甲状舌管囊肿通常表现为颈部中线的无痛性肿块 ,但在感染时可能出现红肿、疼痛和发热。
肿块可能随吞咽或舌头运动而移动。
甲状舌管囊肿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诊断方法
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波检查和CT扫描等影像学检 查可以确诊。
细针穿刺活检可以帮助排除恶性病变。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在其中起到一定 作用。
甲状舌管囊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甲状舌管未闭合,形成囊肿,囊肿内可能含 有甲状腺组织。

32例甲状舌管囊肿患者临床分析

32例甲状舌管囊肿患者临床分析
魏 占辉
( 吉林省辽源市 中心 医院耳鼻喉科 ,吉林 辽 源 16 0 ) 3 2 0
【 键词 】 甲状 舌 管囊肿 ;发病原 因;诊 断 ;治疗识码 :B
文 章编 号 :I 7- 14 (0 1 8 0 1— 2 6 1 89 2 1 )2- 14 0 见 瘘管经 颈内外动脉交叉处 进入咽部 。碘 油照影可见 瘘管走形 方向不 同。 ⑤颈部 脂肪瘤 :触诊 多呈分叶状 ,压 之无波动感 ,穿刺无 液体 。 ⑥副胸腺 :肿物 与舌骨不 连接 ,且 肿物不 随吞 咽而上 下移动 ,B 检 超 查为实质 性肿块 ,非囊 性。 同位素碘 扫描 11 3 可见 正常 甲状 腺部 位有

滑、边界清 楚 ,质软 ,触 之有波动感 , 般不感染 时无压痛 ,与皮肤 一 及 周围正 常组织无粘连 ,可随吞咽 而上 、下移动 ,伸舌时肿块 向上 移
旦 确诊应及 时治疗 。手术切 除是治疗的根 治方法 。切开 及囊 内 果
动的囊性肿块。也有少数囊肿偏离颈前正中线,并位于舌骨上方,此
Oco e 0 , o ., .8 t b r 1 V 1 No 2 2 1 9 渗 出 ,有 利于视力恢 复[。我们 应用施 图伦 眼水 治疗 中心性 浆液性 视 3 】
网膜 脉络膜病变总 有效率达9 . %,疗效优于单 纯用 药物治疗 组 ,且 25 7
无 明显不 良反应。
参考文献 【] 陈宝军. 1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心性浆液性视 网膜脉络膜病变 l2 1 例[ . 中医杂志, 0,1 ) 9 . J浙江 】 2 6 (:6 0 4 73 [ 李风鸣. 2 ] 中华眼科学[ .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0 :182 2. 2 5 1-10 0 2
局部 穿刺检查 :局部穿刺 是一种方便有 效的检查 方法 。如 甲状舌 管囊 肿较 小时穿 刺不 易抽 出液 体 。当囊 肿较 大时 才可 抽出 淡黄 色液 体 。B 超是 甲状舌管囊 肿 的重 要检查 方法 。不仅有助于 检查而 且有助 于鉴别诊断 。为 甲状 舌骨 囊肿诊断 中必不可少 的检查 手段。 1 . 5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3年2月第10卷第2期ChinJMedUltrasound(ElectronicEdition),February2013,Vol10,No.2
·浅表器官超声影像学·
甲状舌骨囊肿超声表现分析
邓美玲 陈冬军 张成生
DOI: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3.02.010
作者单位:014040 包头,解放军第二九一医院特诊科
甲状舌管是连接舌基底盲孔和甲状腺的临时性通道。

甲状舌管囊肿又称甲状舌骨囊肿,是常见的颈部先天性肿物,占原发于颈部肿物的40%,占先天性颈部疼痛的70%
[1]。

本病是常见病,但对边防医院又是少见病。

本研究
拟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例甲状舌骨囊肿患者超声检查资料,总结其超声声像图特征。

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对象:我院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6例甲状舌骨囊肿患者。

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7.8±2.9)岁。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均为单侧发病。

患者多以颈前下颌无痛性肿块行超声检查。

2.仪器与方法:采用美国GELogiq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7.5~10.0MHz。

患者取仰卧位,颈后加枕垫,头后仰,颈部过伸。

先观察甲状腺大小、形态、回声,在颈中线喉结上方舌骨水平扫查,观察囊肿大小、形态、内部回声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距皮肤表面的距离。

二、结果
在6例患者颈前皮下、喉结略上方,舌骨与甲状腺之间可见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形态规则,表面光滑,透声好,后方回声增强,最小为1.7cm×1.2cm×1.1cm,最大为3.3cm×2.4cm×2.0cm;4个病灶为单纯性囊肿,2个病灶囊内有分隔。

所有病灶内均未探及血流信号(图1),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舌管囊肿(图2)。

讨论 甲状舌骨囊肿患者超声检查时首先应确定颈部肿块位置,然后寻找有无与之相连的管状无回声或低回声结构(即甲状舌管回声)。

颈部肿块临床发现容易,如发现囊肿与管状结构相连甚至穿过舌骨中段达口底,诊断便可成立,但确定其性质仍较困难。

常见囊肿较固定,不能向上及左右推移,但吞咽或伸舌时肿块向上移动为其特征
[2]。


状舌骨囊肿应与颈部皮样囊肿鉴别,鉴别的关键点是两类囊肿的内容物不同。

皮样囊肿的内容物除了无回声区外,尚有分布不均、排列无规律的斑块及团块回声,如软组织的中等回声、骨与牙组织的强回声等。

腮裂囊肿为腮弓融合时上皮残余形成的窦腔,一般偏于颈部一侧,多见于颈侧面胸锁乳突肌内,不随吞咽移动;有些甲状舌骨囊肿可发现中间有“尾状”回声伸入舌骨,
而鳃裂囊肿与舌骨无关,不随吞咽上
注:Cy为甲状腺舌骨囊肿
图1 常规二维超声示甲状腺舌骨囊肿低回声(仰卧位) 图2 病理学检查结果示甲状舌骨囊肿(HE×10)
下移动。

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常多发,其后方无回声增强,不随吞咽而运动,内部存在实性回声;若为颈中线单个淋巴结肿大,鉴别难度加大。

而甲状舌骨囊肿加压时有囊性感,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显示淋巴门强回声结构及血流信号。

本组6例患者高频超声检查时,甲状舌骨囊肿未发生感染,手术治疗后也未发现甲状舌骨瘘形成。

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舌骨囊肿方法简单、方便,无痛无创,且能动态观察囊肿的变化。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864.
2 李宝英,高淑芳.超声诊断甲状舌骨囊肿40例分析.实用医学影
像杂志,2008,9(2):108-109.
(收稿日期:2012-06-27)
(本文编辑:曹静)
 邓美玲,陈冬军,张成生.甲状舌骨囊肿超声表现分析[J/CD].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3,10(2):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