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甘薯新品种“济薯18号”高产栽培与加工利用

合集下载

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制作

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制作

紫甘薯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
一、判断题 1.紫甘薯是当前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中的推荐保健食品。(√) 2.为获紫薯高产,应选择肥力中等偏上、排灌方便、理化性状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较佳,连作2年以
上的土壤种植。 (×)
紫甘薯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
二、问答题
简述紫甘薯无公害栽培田间管理措施要点。 答:1.浇水 移栽当天浇1次透水,以后酌情浇水,直至秧苗成活;2.查苗补缺 栽插后5~8天内应查 苗,若发现缺苗、死苗,立即补栽;3.除草。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兑水40~50 公斤细喷雾进行 土壤封闭;4.追肥 生长期间明显落黄,可趁下雨时每亩撒施7~10 公斤尿素,或在撒施后浇水;5.防治 虫害 对打垄前未撒施农药的田块,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1 400~1 500 毫升进行全田泼浇,或用40%辛 硫磷乳油600~750 毫升兑水700~750 公斤灌根防治地下害虫。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60~80 毫升或 1.8%阿维菌素乳油70~80 毫升,兑水40~50 公斤叶面喷雾防治地上害虫;6.化控 为防止生长中后期 (7、8月份)甘薯藤疯长,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60 g对水40~50 公斤对薯藤叶细喷雾进行 化控。
水。
紫甘薯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
5.防治虫害 (1)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金龟子、甘薯小象甲等,对打垄前未撒施农药的田块,每亩用40%辛 硫磷乳油1 400~1 500 毫升进行全田泼浇或用40%辛硫磷乳油600~750 毫升兑水700~750 公斤灌根防 治。 (2)地上害虫。主要有甘薯天蛾、甘薯麦蛾等,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60~80 毫升或1.8%阿维菌 素乳油70~80 毫升,对水40~50 公斤叶面喷雾防治。 6.化控 为防止生长中后期(7、8月份)甘薯藤疯长,对长势较好的甘薯藤,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40~60 g对水40~50 公斤对薯藤叶细喷雾进行化控。

甘薯如何种植

甘薯如何种植

甘薯如何种植推荐文章干部领导力如何提升快速有效热度:如何端正入党动机早日加入党组织热度:如何加强党性学习热度: 2017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总结热度:政通人和如何成语接龙热度:甘薯属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性喜温,不耐寒,较耐旱。

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南。

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甘薯的栽培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甘薯的栽培技术甘薯(学名:Dioscorea esculenta (Lour.) Burkill):又名甜薯,薯蓣科薯蓣属缠绕草质藤本。

地下块茎顶分枝末端膨大成卵球形的块茎,外皮淡黄色,光滑。

茎左旋,基部有刺,被丁字形柔毛。

单叶互生,阔心脏形;雄花序为穗状花序,单生,雄花无梗或具极短的梗;苞片卵形,顶端渐尖;花被浅杯状,被短柔毛;蒴果三棱形,顶端微凹,基部截形,每棱翅状;种子圆形,具翅。

花期初夏。

甘薯属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性喜温,不耐寒,较耐旱。

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南。

栽培面积以亚洲最多,非洲次之,美洲居第3位。

1994年世界甘薯总面积为938万公顷,总产量为12433.9万吨。

甘薯的生长分布甘薯属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性喜温,不耐寒,根系发达,较耐旱。

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山坡稀疏灌丛或路边岩石缝中。

世界甘薯主要产区分布在北纬40°以南。

栽培面积以亚洲最多,非洲次之,美洲居第3位。

1994年世界甘薯总面积为938万公顷,总产量为12433.9万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常年甘薯种植面积为7500-8000万亩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亩=667米2。

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4.2%,中国甘薯产业占世界60%左右的种植面积,收获了占世界总产80%左右的产量。

甘薯在中国分布很广,以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最多,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四川、河南、山东、重庆、广东、安徽等省(直辖市)。

根据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的差异,整个中国生产分为五个生态区:①北方春薯区。

包括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北部等地,该区无霜期短,低温来临早,多栽种春薯。

优质叶菜型甘薯新品种福菜薯18号露地越冬栽培技术

优质叶菜型甘薯新品种福菜薯18号露地越冬栽培技术

优质叶菜型甘薯新品种福菜薯18号露地越冬栽培技术
罗晓锋;涂前程;乔锋;叶榕弟
【期刊名称】《三明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菜用甘薯是指甘薯茎尖生长点以下12cm左右嫩茎叶可以作用蔬菜食用
的一类甘薯新品种。

与普通蔬菜相比,菜用甘薯具有更营养,更环保,更绿色的特点,因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而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

菜用甘薯生长过程没有明显的生育期,因而可以周年生产,但当气温低于15℃时其茎
叶生长停滞,低于6-8℃呈现萎蔫状,经霜即枯死。

笔者通过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对福薯18号进行露地越冬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为生产上提供优质种苗,还可以使产品提早上市,品质更佳。

【总页数】2页(P14-14,24)
【作者】罗晓锋;涂前程;乔锋;叶榕弟
【作者单位】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31
【相关文献】
1.直立紧凑型叶菜甘薯新品种福菜薯22的选育 [J], 许泳清;汤浩;阮妙鸿;邱永祥;李国良;邱思鑫;刘中华;张鸿;林赵淼;李华伟;纪荣昌;罗文彬
2.优质菜用型甘薯新品种“福菜薯18号”露地越冬栽培技术 [J], 罗晓锋;涂前程;
乔锋;叶榕弟
3.叶菜型甘薯新品种福薯7-6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J], 蔡南通;黄华康;邱永祥;郑旋;吴秋云;罗文彬;李光星
4.叶菜型甘薯新品种福薯10号高产栽培技术 [J], 蔡章棣
5.叶菜型甘薯新品种福薯7-6高产栽培技术 [J], 邱永祥;陈庆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薯生产新技术—绿色食品甘薯(甘薯生产技术课件)

甘薯生产新技术—绿色食品甘薯(甘薯生产技术课件)

甘薯无公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二、栽植前准备:
(一)选用抗病优质品种,严格挑选种薯 2.不同病区选用的适宜淀粉型品种: 在无病、一般肥力薯区,选高淀粉品种:徐薯22、心香、豫薯7号及其它抗病等品种; 在轻根腐病、茎线虫病薯区,选抗根腐病、茎线虫病品种:商薯19、商薯9号、郑红 22、洛薯10号、豫薯13、苏薯9号等品种;在高水肥地、轻病区选短蔓耐肥品种:徐 薯32(徐食5)、秦薯5号和徐薯27等品种;在重根腐病薯区选用高抗根腐病品种: 徐薯18、济薯15、商薯19;徐薯25、豫薯13、商薯7号、苏薯9号、及徐薯27(徐252)等品种;在重茎线虫病病薯区,选高抗至抗茎线虫病品种:漯薯10号、郑红22、 豫薯13、漯徐薯8号等品种;在黑斑病薯区, 选抗黑斑病淀粉型及淀粉兼食用型黑斑 病品种:秦薯5号、漯薯10号、冀薯98、渝苏151 (淀粉兼食用型,抗黑斑病); 徐 薯28、和西成薯007、南薯99等品种;在薯瘟病区选用抗薯瘟病品种: 湘农黄、皖苏 61 、湘薯75-55;)在蔓割病区选用高抗蔓割病品种:苏薯12号、农大6-2、洛薯 10号、商薯6号、冀薯71、 金山208); 3.生产紫薯全粉、饮料专用型高花青素甘薯优良品种选用:济黑1号、徐紫薯3号、 绫紫、烟紫薯2号、烟紫薯2号等。 4. 生产黄色甘薯全粉、饮料专用型品种选用:郑红22、心香、徐55-2、徐食5,高 胡萝卜素甘薯新品种选用:浙薯81、.维多丽、徐22-5、波嘎等.
培训包四 甘薯无公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二、栽植前准备:
(一)选用抗病优质品种,严格挑选种薯 1.不同薯区淀粉加工用的适宜品种: 北方薯区选:商薯19、徐薯22、商薯9号;重根腐病地选用高抗根腐病的品种:脱毒 徐薯18、商薯19、豫薯13、商薯7号等;夏薯及高肥地轻病区选:广薯87、徐薯32 (徐食5)、及秦薯5号;黑斑病区选:秦薯5号、冀薯98、洛薯10号等;多病区选: 漯薯10号、徐薯25等. 长江中下游薯区选:徐薯22、西成薯007、心香、鄂薯9号、川薯217、渝苏8号、商薯 19等; 南方薯区选:桂粉2号、广薯421、金山208等;

甘薯栽培技术

甘薯栽培技术

甘薯栽培甘薯又称番薯、山芋、地瓜等,属旋花科甘薯属甘薯种,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甘薯是主要旱粮作物。

甘薯营养价值较高,用途也很广。

它是制造淀粉、酒精和糖的原料。

又是重要的饲料作物,鲜、干茎叶和薯块以及加工后的粉渣等副产品都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饲料。

甘薯的叶柄还可作为无公害蔬菜。

甘薯适应性较强,抗逆性很突出,除对温度要求较严外,对土壤及其他生态因子的适应性很广。

比较耐旱,需肥虽较多却又耐瘠。

甘薯为无性繁殖作物,块根及茎叶均可作为繁殖器官。

甘薯在大田生产中主要采用薯块育苗的繁殖方法。

1个薯块一般有5-6列纵向排列的侧根,侧根枯死后,就留下了略微凹陷的根痕,位于根痕附近的不定芽原基萌动并穿透薯皮,即为发芽。

不定芽在薯块上分布,一般头部多于中部和尾部,朝向土表的阳面(背面)多于朝向垄心的阴面(腹面),块根的发芽存在顶端优势。

一、主要品种我市现在种植的主要有赤蓬-1、徐薯18、86-8、红宝宝、浙薯2号等品种。

若加工淀粉,可选用徐薯18、86-8。

作为食用可选用红宝宝、浙薯2号、赤蓬-1。

二、栽培技术1.育苗早育、育足壮苗,有利于形成既早又粗壮的不定根,使幼苗成活快,结薯早而多,产量高。

壮苗的标准是茎皮光滑,叶大色浓,浆汁多,一般苗长20-25厘米,百苗重1-1.5千克,无病虫害。

①准备好酿热温床。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管理方便、未种过薯类作物的地块做苗床,苗床长度依地势和需要而定,一般为4-6米,床宽1.2米,床深20-30厘米,下铺25-35厘米的牲畜粪、作物秸秆及青草等酿热物,撒施一些碳铵促进发酵,用铁锨略为拍实,盖上一层地膜。

床边四周开40厘米的深沟以利排水。

待酿热物增温至35℃左右,再踏实酿热物至不松不紧状态,上铺5厘米左右的细泥土后进行排薯。

②排好种薯。

于大田扦插前1个半月左右,每亩大田选好75千克左右的种薯,排10-13平方米的苗床。

种薯选用具有本品种特征、皮色鲜明、生活力强、单个重150-250克的健康种薯。

彩色甘薯品种介绍

彩色甘薯品种介绍

彩色甘薯品种介绍
大兴区庞各庄镇科技站在北京农学院甘薯专家王寒教授的大力支持下,推出了紫色、五彩、桔红、粉红、红色等多种颜色的彩色甘薯。

这些彩色甘薯以其五彩缤纷的颜色、美好的口味、优良的品质,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现将其特征特性分别介绍如下:
一、五彩甘薯――京变。

该品种是由京薯1号杂交变异的品种,故称”京变”。

产量中等,亩产约为1500-2000公斤,具有耐湿、耐肥的特色。

薯皮为粉红色,肉色为粉红色,略带紫心(颜色从里往外依次分别为:紫色、红色、黄色、白色、粉红五种颜色)。

甜度高,品质好,属食用型新品种。

二、紫色甘薯――京薯6号。

在京薯系列品种中其特征特性表现最为明显:薯皮、薯肉均为紫色,颜色鲜艳,甜度高,品质好,亩产量为1500-2000公斤,出干率高。

该品种主要用于工业深加工,可加工成甘薯片、薯脯等,颜色鲜艳自然,不用另加色素;还可做成饮料、提炼色素等。

三、红色甘薯――双季短蔓红心王。

薯皮为粉红色,肉色红色,产量极高,一年可种两茬,每茬产量在2500公斤以上,双季可达万斤以上。

适用于早春保护地种植。

四、粉红色甘薯――138。

该品种是北京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

肉色粉红色,属鲜食品种。

产量为1750-2250公斤,出干率中等。

五、桔红色甘薯――徐薯55-2。

薯皮黄色,肉桔红色,含
糖量较高,口味、品质上乘。

适于烤食、蒸食吃,薯形长锤形,块形均匀,亩产2500-3000公斤,耐贮、抗病。

福薯18号帝王菜高产栽培技术

福薯18号帝王菜高产栽培技术

福薯18号是叶菜专用型甘薯新品种,松溪县通俗名称帝王菜,这种菜在松溪县有广泛的应用,深得当地群众的喜爱。

该菜茎叶鲜嫩、清甜、口味适中,营养价值高,具有一定的防癌、延缓衰老等养生保健作用,因此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在松溪县选用甘薯新品种福薯18号进行生产,这是由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决定的,由于其适应性强、便于种植,所以可在松溪县推广。

帝王菜的种植特点首先是其再生能力特强,抗性好,这是该蔬菜的一大特点,也消除了种植上的很多技术隐患;其次是只要温度、水肥合适,可以全年栽植,为实现全年市场供应奠定了基础。

1繁育壮苗选择薯皮光滑、薯块匀称、无病虫害、单块重200~ 250g的薯块作种薯适时育苗。

选择避风向阳、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地势高燥、土壤肥沃的田块作为苗地,于雨水节气前后下种,要保证土壤无病虫危害。

下种前1d 起畦做苗地,规格为畦面宽120cm、沟宽20cm。

排种前1d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种10m in消毒灭菌。

排种时薯蒂朝上斜排放于苗床中,每隔10cm排放1行,每个种薯间隔10cm左右,排放时保持种薯斜度和表面平整一致,上平下不平。

排放好后再盖上5cm左右细土,并浇水保湿,最后用竹片搭架盖上薄膜。

当地温高于15℃时,薯块开始萌动。

当薯苗长至10cm时用0.5%含硫复合肥溶液浇施,气温稳定在15℃时,应及时揭去地膜以防烧苗。

苗长到10cm后,1周追肥1次。

下种后约30d,当苗长至25cm左右时即可进行剪苗,若出苗太密时也可进行拔苗,晴天应在午后进行。

剪苗时基部保留2个叶节让其再长,剪下的薯苗插植在预先准备好的苗床(采苗圃)里扩大繁育,一般每隔5~7d剪1次苗,剪苗后第2天追肥1次。

苗圃栽插行距20cm、株距15cm,栽插后浇水,春分以前气温仍较低,应用竹片搭架盖上薄膜,成活后进行追肥,用0.5%含硫复合肥溶液或1.0%尿素浇施。

苗长25cm时剪苗继续扦插扩大繁育。

或者剪下的薯苗直接进行大田种植,节约用工。

甘薯

甘薯

甘薯一、物种特性异花授粉植物:异花授粉植物指在自然条件下,用异株的花粉受精以产生后代的类植物。

自然杂交率一般在50%以上。

短日照作物:短日照植物(short day plant)指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否则只进行营养生长。

甘薯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本是多年生常绿在草本植物,在温带地区栽培,因受无霜期限制,成为一年生植物。

甘薯喜温,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只要温度适宜,肥力充足就可以长年生长。

甘薯不耐低温,15℃停止生长,秧苗在16℃以上才能发根,18-20℃为发根适宜温度,26-30℃茎叶生长旺盛,块根膨大最适宜温度22-23℃,日夜温差大,有利于同化作用和养分向块根转移。

甘薯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耕层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并有一定浇水条件的地块为好。

土壤通气好,地温上升快,能促进钾的吸收,钾对块根形成层活动有促进作用,能加速光合产物的运转,提高碳素代谢水平,并能提供充足的氧气。

二、甘薯品种类型甘薯品种类型:食用型品种、加工型品种、特用型品种、菜用型品种、兼用型品种1.食用型品种:一般指甘薯薯块蒸熟、煮熟或烤熟后,食用性较好的品种。

可溶性糖含量5%以上,粗纤维含量少,肉色黄或橘红,微生物E含量每百克鲜薯含10mg以上。

遗138、冀薯4号、龙薯9号、徐薯23、密薯、北京553、徐薯43-14。

2.加工型品种:指用于淀粉加工的品种和食品加工品种。

淀粉加工型品种一般以徐薯18位对照,一般应达到薯块光滑整齐、薯肉洁白;淀粉含量春薯在25%以上,夏薯20%以上;洛薯96-6、川薯34、冀薯98、徐薯22、商薯19、烟薯20、西成薯007、冀薯71、苏薯12、阜(fù)徐薯6号、阜(fù)徐薯20号、商薯6号、桂粉2号、烟薯24、烟薯23、广薯42、徐薯29、川薯217、商薯7号、漯薯10号、漯薯11号、洛薯10号、鄂薯9号、徐薯30、川薯218、苏薯17、洛薯11、万薯5号、万薯6号、南薯011、济徐23、冀薯65、苏薯18、皖苏178、龙薯24、商薯9号、绵南薯10号、黔薯2号、川薯219、商薯12、济薯25、苏薯23、苏薯24、苏薯26、龙薯28、赣薯3号、广薯08-6、万薯8号、黔薯6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时 为扦 插 适 期 , 植 一 般 在 4 8 栽 月下 旬 ~5 初 进 行 ; 薯 月 秋 应 掌握 在立 秋 前 插 完 , 育 期 应 保 证 在 10~10 。 生 2 3 d
2 1 一1 0l
甘薯片表面淀粉。( ) 4 糖煮: 切好的薯片加水、 白糖、 蜂蜜、
柠檬酸 , 放入 不锈钢锅 中旺火煮 1 ~2 mi 以熟而不烂为 0 0 n, 宜。 ( )浸渍:将煮后的薯 片用糖 水浸渍 2 h左右 , 5 0 然后捞 出薯片 , 去糖 液 , 滤 单层平铺 于笼屉 或竹垫上。 把笼屉放入 烤房 干烘 烤 ,保持温度在 6 ~7 ℃ , 0 O 连续烘烤 1h,中间翻 2 动 2次,待薯片含水量 降至 1%~1%时 出箱 。( )整形包 6 8 6
装 : 掉 碎 屑 及 不 成 型 的 薯 片 , 塑 料 袋包 装 即 可 。 去 用 3 2 紫 色甘 薯软 糖 .
3 2 1 配料 。“ 薯 1 号”鲜 甘薯 、白砂糖 、 .. 济 8 蜂蜜 、 食品添
加 剂 ( 脂 、卡拉 胶 、柠 檬 酸 、食 品级 焦 亚 硫 酸 钠 、苯 甲酸 琼
量化学 氮肥 , 占总施肥量 的5 %~6 %。“ 外追 肥” 0 0 根 在生长
后 期 察 看 茎 叶 生 长 情 况 而 定 , 茎 叶 生 长 衰 退 严 重 , 进 行 如 可 根外追肥 , 用 1 尿素液 、 %过磷酸钙液 及 5 施 % 5 %草 木 灰 液 。 2 26 加 强 田管 , 治病 虫 害 。生 长 期 问 要 注 意 排 灌 水 , .. 防 一 般 以保 持 土 壤 最 大 持 水量 6 % ~7 %为 宜 。 水分 过 多 , 响 0 0 影 土壤 通 气性 , 其 生 长 不 利 。 灌 水 以能 湿 透 畦 心 为 度 , 对 一般

6 一 0
上海农业科技
的 。 同 时 采 用 高 畦 栽 培 ,以畦 带 沟 宽 9 ~ l0 m、 高 3 ~ 0 0c 畦 O 3c 为宜 , 加 受 光 面 , 善 通 风 透 光 条 件 , 利 于薯 块 膨 5m 增 改 有 大, 有利于排灌水 。 也 2 22 选 用短 壮 顶 苗 。选 用苗 龄 3 ~3d、 叶 齐 平 、 片 .. O 5 顶 叶 较 大 而 肥 厚 、茎 粗节 匀 、无 气 生 根 、无 病 虫 害 的 苗 ,以苗 长 2 ~2 c 、 苗 重 lg左 右 为宜 。 0 5m 百 k 2 2 3 适 时早 插 。 早 薯 当气 温 稳 定 在 1 ℃ 以上 、 温 1 ~ .. 5 地 7
苗 前 2~3 只要 气 温 不 太 低 ,夜 间 可 不 盖 膜 。 d,
肉质细腻 ;薯块膨大早 , 结薯集 中,大 中薯率较高 ;薯皮光
2 14 苗床施肥 。在施 足基肥的基础上 一般在苗高 5 .. ~
滑, 商品性 好, 商品率高达9 %以上 。单株结薯数 4 2 , 0 .个 单
抗病等特点 , 适宜作鲜食保健用甘 薯品种 , 特别适合用于地
瓜 干 系 列产 品 的加 工 。 现将 其特 征 特 性 、 产栽 培 技 术及 加 高
工 利 用情 况 介绍 如 下 。 1 主要 特 征特 性
种薯。一般采用温水浸种和药剂浸种两种。温水浸种是用5 ~ O
5 ℃温水浸种 1 ~7 ri 药剂 浸种 可用 甲基 托布津 5 0 4 0 2 n; a 0 倍
上海农业科技
2 1— 0 11
紫 色 甘 薯 新 品 种 “ 薯 l 号 产 栽 培 与 加 工 利 用 济 8 ’高
张志 勇 吴 文明 杨立 明 ( 建 省龙岩 市农业 科 学研究 所 3 4 0 ) 福 6 0 0
蔡南 通 ( 建省农 业科 学院作 物研 究所 300 ) 福 50 3
2 作 父本 , ” 通过 有性 杂 交 选育 而 成 的 紫色 甘 薯新 品 种 。20 07
年 通 过 国家 农作 物 品 种 审定 委 员会 审 定 。 龙 岩 农科 所 于 20 05 年 引 进 并进 行 多点 示范 种 植 , 于 紫 色 地 瓜 干 系列 加 工 产 品 用 的 研 发 。 该 品种 经 多 年 多点 的试 验 示 范 , 现 出 高产 、 质 , 表 优
3 3 1 配料 。“ .. 济薯 1 号”鲜甘薯、 8 食用油 、 白砂糖 、 食盐 、
调 味料 、柠 檬 酸 。
后覆土 , 肥料 以土杂肥 、火烧土或草 木灰为主 ,配合施用少
332 生产工艺。原料选择 一洗 涤去皮一切片一热烫 一冷却 .. 沥干 一冷冻一低温真 空油炸 一脱 油一包装。 3 3 3 生产要点 。( )原料 选择 :选择 粗细适 中、表皮光 .. 1

种气候及土壤条件种植 。
2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2 1 培 育 壮 苗 . . 2 11 苗床选择。选背 风向阳、 .. 土壤 肥 沃 、 检 疫 性病 虫 、 无 排 灌方 便 的 田块 。 采用 露地 塑料 薄 膜 覆 盖 温床 育苗 。 2 12 种 薯 消毒 。 严格 选 用 无病 种 薯 , .. 下种 前 应 用药 剂 消 毒
株薯重 0 6 k 左右 , .8 g 一般鲜薯产量 3 0 0 7 0 k / m- 00 ~3 50 g h ' 。
品质 经 检 测 , 青 素 色价 为 1 .5 色 值 为 15 , 量 为 1 .3 花 55 , .4 含 6 2
1c 0m时撒施一 次过 筛火烧 土或草木灰拌细土 , 并泼施l2 :稀
33 紫 色甘 薯 脆 片 .
起畦前开沟施入畦心 , 占施肥量 的3 %左右 。“ 穴肥 ” 约 0 点 于
薯 苗插 后 l ~1d 用 人 粪 尿 或 速 效 氮 肥 结 合 中耕 松 土 开 穴或 0 5, 开沟施于株旁 , 占总 施 肥 量 的 l% ~ 1% “ 边 肥 ” 茎 叶 O 夹 5 于 封 垄 时 施 用 , 薯 在 插 后 4 d、 薯插 后 3d左 右 施 人 , 早 0 秋 0 此时 薯 块 已开 始 形 成 ,犁 田畦 边 土 , 施 夹 边 肥 ,经 晒 白 、施 肥 重
液 或 多 菌 灵 60 0 倍 液 浸 种 5 O n, 菌 效 果 显著 。 0 ~8 0 ~1 mi 杀 2 1 3 苗 床管 理 。 前 期 3 ℃高 温催 芽 、防病 ;中期 2J .. 0 S ℃左 右 适 温 长 苗 ;后期 2 ℃ 左 右 常 温 炼 苗 。 苗高 5 0m时 , 0 ~1c 遇
滑、无条沟 、无病斑 的秋 薯块 。 ( ) 2 洗净 去皮:用流动水漂
洗干 净 , 人工去 皮。( ) 3 切片:通常切成厚度 3 0 .mm左右的 薯片。切片应根据薯形 、 薯块大小切成 圆片、 微椭 圆片等。( ) 4 热烫 :在 煮开 ( 9 ℃ )的 1O 约 8 .%~2 0 .%Na 1 C 溶液 中热 烫
粪水 ,每隔 3 d施 1 ~5 次。 2 2 大田厚的沙壤 土, 土壤 团粒结构 、 透气性和排水性 好 , 利于根 系生长和薯 块膨大 。早春结合施基肥深翻土层2c 5m以上 , 创造疏松深厚
mg 1O {水分含量为 7 .%;可溶性糖含量为 8 8 %;硒 / Og 74 .2 元素含量为4 8 .8×1 u / 0’g g。该品种早 熟 , 应性 强, 适 抗病 性好 , 高抗甘薯根腐病 ,较抗茎线虫病 ,耐瘠耐旱 ,适宜各 收稿日期: 00 1 0 21— 卜3
钠 、山梨 酸钾 ) 。
2 2 4 合理 栽 植 。 依 据 地 力 , 植 密 度 以 4 5~52 万 株 / .. 栽 . .5
h m 为宜 ,行 距 9 ~ l0m 、株 距 2 0 0c 0~2 c 。 5m
2 2 5 科 学 施 肥 。 施 肥 应 掌 握 以基 肥 为 主 、 肥 为辅 , .. 追 以农 家 肥为 主 、 肥 为 辅 , 肥 以 前 期 为主 、 期 为 辅 的 原 则 。 总 化 追 后 的 要求 是前 期 肥 效快 ,促 苗 早 发 ;中期 肥 效 稳 , 持 茎 叶 旺 保 盛 不徒 长;后 期肥 效 长 , 茎叶 不 早 衰 , 要 注 意 平 衡 施 肥 , 还 一一 般 生产 10 k 鲜 薯 需 从 土壤 中 吸 收 N 3 7 k PO .k 、 00g . 1 g, , 1 7 g K O 74 k 其 比例 约 为 2: : 。 因 此 ,在 施 肥 技 术 上 主 .8 g, l4 要 是 施 好 包 心 肥 、 穴 肥 、 边 肥 和 根 外 追肥 。 “ 心 肥 ” 点 夹 包 在
表 5 “ 薯 8号 ” 产 量 性 状 统 计 ( 苏 9月 2 t 2E )
的土壤条件 , 使土壤肥 、 水、气相协调 , 合深耕晒 白增施 结
有机肥 , 改善土壤物理特性 , 达到改 良土壤 , 培肥地 力的 目
表6 “ 苏薯 8号”产量性状统计 ( 0月 2 1 5目)
摘 要:为促进 紫色甘薯新 品种 “ 济薯 l 号 ”的推广应用 ,笔者 介绍 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甘薯 8
脯、甘薯软糖 、甘薯脆片等 的生 产工艺 。 关键词:济薯 1 ;特征特性 ;栽培 技术 ;加工利用 8号
紫 色 甘薯 “ 薯 l 号 ” 山 东 省 农 科 院 植 物 研 究 所 与 国 济 8 系 际 马 铃 薯 中心 合 作 , “ 薯 1 ” 以 徐 作母 本 , 国 外 品种 “ C 9 8 以 P 9
木半木木木枣木枣章木章率术丰牛丰宰木幸车幸书丰半书枣木幸木木木半术牛木丰木丰章牛牛牛奉木丰卓丰术率木木木宰年木术木卑木半卓半幸木术木术乖幸枣木木术率车率牢丰率幸牛木车宰枣丰半木木牢木事枣木枣牛宰枣宰率率木木}木牛木牛木木掌●
2 7 露地栽培甘 薯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规律 .
从表7
表 7 露地栽培地 上部 分与地下部 分生长 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