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王》——文明与野蛮的较量
《蝇王》——文明与野蛮的较量

《蝇王》——文明与野蛮的较量《蝇王》——文明与野蛮的较量“野蛮的核战争把孩子们带到了孤岛上,但这群孩子却重现了使他们落到这种处境的历史全过程,归根结底不是什么外来的怪物,而是人本身把乐园变成了屠场。
”——《蝇王》序言《蝇王》是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在1954年写作出版的一部小说,并因其“以清晰的现实主义叙事手法和家喻户晓但变化多端的神话,阐明了当今世界人类的状况”,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故事发生于想象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群六至十二岁的儿童由于飞机失事被困于一座荒岛上。
起初,孩子们齐心协力,团结一心,共同应对随之而来的困难。
小岛上环境恶劣,对侥幸生存下来的孩子们构成威胁。
然而,最大的危险竟然来自于这些原本天真烂漫的孩子本身。
对于“野兽”的恐惧使脱离了文明世界的他们分裂成了两派——一派是坚持会有人来救他们的民主派;另一派则是沉浸于血腥的狩猎中的专制派。
矛盾日益激烈,他们相互残杀,最终邪恶和野蛮的本性压倒了善良和文明。
在我记忆中,描写荒岛历险故事的作品并不少,虽然不少都是以宣扬“文明战胜野蛮”为主题,如《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不仅用文明世界中的知识统治了荒岛,还驯服了野人星期五,这完全就是现代文明的胜利。
然而,其中也不乏与本书主题类似的作品,如《感恩岛谋杀案》等,流落荒岛的人们因为食物和交配权而进行的兽性的残杀。
但是只有《蝇王》作为文学瑰宝流传下来,这与小说本身的寓言性和象征性是分不开的。
本书中充满了各类象征与矛盾。
首先是整个故事发生的大背景。
“蝇王”即苍蝇之王,源于希伯莱语Baalebub,在《圣经》中Baal 被当做“万恶之首”;而在英语中,“蝇王”是污秽物之王,代表着丑恶的灵魂。
除了这个大家普遍接受的主题象征外,我认为在小说开头孩子们由于空难而落入大海,跟随海水来到荒岛这一设置与《圣经》中世间大雨,诺亚方舟的场景相似,同样表明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的到来。
其次便是书中充斥着的人物与物品的象征。
《蝇王》主题浅析

《蝇王》主题浅析摘要:人性的善恶,自古处于争论之中。
然而我们在戈尔丁的《蝇王》中清晰地看到了人性的本恶,作者对此甚为担忧。
人性恶一旦脱离文明的管制和道德的束缚,我们就难以估计其所能造成的可怕后果和损失。
《蝇王》以孩子为对象,通过孩子们的种种作为,透彻地展示了人性之恶,和文明在与人性斗争中的无力,引发了人们的反思。
关键词:人性文明救赎人性是善是恶,一直以来都是伦理学家和文学家们苦苦求索的主题。
东西方的观点截然相反,西方世界的观点也莫衷一是。
在1856年,英国作者罗伯特?巴伦坦出版了小说《珊瑚岛》。
故事描述的是三个英国少年流落到海岛上,三个人牢记了文明社会给予的教育,行为始终在文明的约束内,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击退了海盗,感化了土著,还救助了一个女孩,克服了所有苦难,展示了西方文明发挥的巨大作用,体现了人性和文明的一致。
然而20世纪以来,世界战火不断,危机重重,人类对人性产生了怀疑。
《珊瑚岛》出版一百多年后,《蝇王》出版,戈尔丁本人曾就《蝇王》这部小说的主题说过这样一句话:“企图从人性的缺陷中追溯社会弊病的根源”。
作者亲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目睹了20世纪西方社会的黑暗:无辜的人丧失生命,真理被践踏,正义难伸张。
正如他所言,“人类为自身创造了地狱”。
海恩斯在谈到戈尔丁创作目的时说:“要帮助人类认识自己的人性,这是他的心愿”。
《蝇王》是一部展现人性的小说,其中体现了冲破文明约束后的人性恶和作者对此的深深忧虑。
一、人性恶《蝇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次未来的战争中,一架飞机正在执行疏散儿童的任务,载着一群男孩从英国本土向南方疏散,结果遭到了敌人的袭击被迫降落在太平洋的一个荒无人烟的热带小岛上,孩子们最大的有十二岁,最小的是五六岁,孩子们一进入小岛仿佛进入了一个神话般的世界,小岛依山傍水,有森林和野果,孩子们暂时脱离了文明的世界。
没有大人,没有约束。
海岛的环境有着孩子们未曾见过的残酷和恶劣,但是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环境而是孩子们本身。
《蝇王》读后感——朋友与敌人

《蝇王》读后感——朋友与敌人引:无论文学角度还是在对人性的深刻探讨方面,《蝇王》都不失为一部巨著。
胡青善·《蝇王》的寓意和预意——及其象征体系的构建再析:“野蛮的核战争把孩子们带到了孤岛上,但这群孩子却重现了使他们落到这种处境的历史全过程,归根结底不是什么外来的怪物,而是人本身把乐园变成了屠场。
”——引自《蝇王》序言那么人本身究竟是什么?人本身何以能够将乐园变成屠场?笔者认为这正是《蝇王》的寓意所系。
它主要构建了这么一些冲突,那就是:人性与兽性,善与恶,理性与非理性以及文明与野蛮的矛盾冲突;冲突的结果无疑显现出文明和理性的脆弱性,这一点与《迷惘》所体现的思想意义是相一致的;即在人类的欲望和野蛮面前,文明是显得如此的不堪一击。
无疑这正是《蝇王》的思考所在。
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未来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人类愈来愈相信科学和民主的力量能够征服一切,人类的理性和智慧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二十世纪的两次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却给人类带来几乎毁灭性的灾难,这就不得不引起人类开始反思:人和人类本身的存在(笔者认为尽管是人构成了人类,但决不就此可以将人和人类随意混同,事实上,个体的人和群体的人有其一致性,然而也更有其矛盾乃至背反性,因此个体的理性和非理性也是有别于群体的理性和非理性,这里笔者不加以细究。
);反思人类的理性以及人的本能欲望,更不得不反思人类社会发展的可能性前景,美妙的抑或恐怖的?是美丽的乌托邦还是马克思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或者正如《美妙新世界》里描写的一般:一切都用理性来加以控制,包括总统也用专门的试管进行培养。
然而,现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类却无疑处在一个人类自身创造的火山口上;人类拥有的核武器足以整个地毁灭人类自身,试想如果某天那位总统真的神经失控,引发了核战争,其结果如何?真让人不可思议。
就此而言,《蝇王》又是一部预言小说。
否极泰来。
一旦当恶发展到了极至,人类才会得救。
戈尔丁《蝇王》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

戈尔丁《蝇王》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戈尔丁《蝇王》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导语】:《蝇王》外国文学作品简析英国小说家戈尔丁(1911 )的第一部长篇寓言体小说。
《蝇王》:文明中的人性,荒蛮中的兽性

《蝇王》:文明中的人性,荒蛮中的兽性被置于一座荒岛会怎么样?一个成人版的荒岛求生可能会演变成《鲁滨逊漂流记》,而在威廉·戈尔丁笔下,一群少年版的荒岛探险演变成了《蝇王》。
“因为他的小说用明晰的现实主义的叙述艺术和多样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神话,阐明了当今世界人类的状况。
”威廉·戈尔丁——这位于198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被如此评价道,而《蝇王》就是他的代表作。
“这些苍蝇黑乎乎的,闪闪发绿,不计其数;在西蒙的面前,挂在木棒上的苍蝇之王露齿而笑。
西蒙终于屈服了,他掉过头去:看到了白晃晃的猪牙,昏暗的眼睛,一摊鲜血——西蒙的眼光被古老的,令人无法逃避的招呼所吸引住了。
”——这是《蝇王》中殉道者殉道的前奏。
这本书的主角是一群孩子,但即使在这个群体里仍然存在分化:以拉尔夫为代表的、脱离成人掌控的孩子,有着毫不掩饰的开心;以猪崽子为代表的孩子,在意识到被放逐到荒岛之后,能意识到他们将呆在这儿等死;至于那些更小的小家伙,始终处于无意识的从属之中。
这个群体除了可以用思维划分,还可以用阶级划分,不过在这个规则未定的世界里,“阶级”划分的方式简单而粗糙:海螺。
海螺是个象征,因其稀缺性和珍贵性,更因其代表着尚在起作用的文明世界。
有人说海螺象征着民主,因为谁拿着海螺才有发言权,在我看来,海螺代表着权威。
就像过去,孩子们会无条件服从带话筒的大人一样,吹响海螺可以把这群人召集起来开会。
一个群体有了共同的目标之后,才称之为群体。
这群孩子开始尚且有自救的想法,因为这个共同的想法,需要一个领导来对某些事情下决定。
至此,这个群体分成了以拉尔夫领导的自救派,主张在山顶上升起烟来以吸引过往船只的注意;和以杰克领导猎手派,主张捕猎野猪以饱腹。
不同求生方式,意味着秩序与野蛮生长之间的对抗。
开始,旧生活的禁忌虽然无形无影,却仍然是强有力的。
席地而坐的孩子的四周,有着父母、学校、警察和法律的庇护。
然而,规则会被吞没,希望会被淡忘,尤其是对一群还未被文明世界塑造成功的孩子们而言。
人性的荒岛——读《蝇王》心得分享

人性的荒岛——《蝇王》心得分享《蝇王》是由威廉?戈尔丁撰写的小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
它描述的并不是人性的光明和美好,而是与其它作品所不同的,具有标新立异的人性的扭曲。
读了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
威廉?戈尔丁生于1911年9月19日,他居住在英国西南部康沃尔郡。
父亲是马堡中学的高级教师,母亲是个争取妇女参政的女权运动者。
作者在乡村安适地度过了他的童年。
在1945到1954年的十年间,他完成了《蝇王》,虽然曾被二十一家出版社拒绝,但最终还是得到出版,颇受好评,并于当年被评为当年最佳小说。
小说讲述的是作者幻想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几个英国孩子流落到一座无人的荒岛上,原本素不相识的孩子们在友情和生存必须的促使下,开始齐心协力,共同生活。
但随着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对于地位,名利以及对“野兽”的恐惧中孩子们分为了两个派别。
一个是由杰克领导的野蛮,本能的“猎手”,另一派是坚持人性,并要使全岛孩子们获救的拉尔夫一派。
两派互相斗争,“杰克派”逐渐变得野性,残忍,而“拉尔夫派”的人也被“杰克派”的人招揽或杀死。
猪崽子,一个具有理性而懂得科学的人,但手持海螺的他最后就死于罗杰撬下的大石。
他的死和海螺的毁灭也意味着野蛮终于战胜了文明。
拉尔夫被追也不过是尾声罢了。
西蒙是一个先知先觉,神秘主义者。
他具有理性,正义感,科学,在人人以为有“野兽”时,他果断上山看个究竟,居然发现了腐臭的飞行员尸体,正当他打算诉说事情时,杰克等人倒把他当作“野兽”活活打死,到底谁是野兽?是他们自己!卡珊德拉式的悲剧,西蒙的遭遇就是这种悲剧。
第一个说出真理的人常难逃被毁灭的命运,据说第一个直立行走的猴子也是被其他猴子打死的。
这群孩子们流落荒岛,是大人们战争的结果。
因此,大人们并不比小孩明智。
《蝇王》中孩子们正是类比了当时的社会,残忍,没有理性。
像猪崽子和西蒙那样挺身而出,能够拯救社会的理性主义者们被“野兽”残忍地对待,甚至杀害。
野蛮吞噬了理智,只剩下拉尔夫一人,他被追赶,被通缉,是军舰的军人发现了这群孩子,否则,最后一点童心和理性也不复存在了吧。
《蝇王》,一场孩童之间的绝地求生大逃杀

《蝇王》,一场孩童之间的绝地求生大逃杀“人来源于动物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程度上的差异。
”人类的前途无疑是光明的,但通向光明的道路上不见得没有黑之蔽日的时候;人类的未来是可以乐观的,但盲目的乐观主义者不见得比认真的悲观主义者更高明。
最近读到蝇王这本书,本想着是当着小说看看而已的,但是不知不觉就认真了起来,想要认真想想在荒岛求生究竟是如同珊瑚岛一般,人们齐心协力,靠着智慧与勇气,战胜自然,战胜邪恶,还是如同蝇王中所述,文明终被兽性吞噬,最终演化成一群野蛮人之间的大逃杀。
当人类暴露出本性,到底是理性与文明,还是兽性与嗜血?1 蝇王,人性或许一直如此蝇王讲的是一个一群天真无邪的孩童流落荒岛的故事。
故事开始时,孩子们通过海螺聚到一起,他们选出拉尔夫作为头头,定下了点燃火堆,利用烟作为求救信号的求生方针;他们共同搭建遮风避雨的窝棚,作为岛上的家;孩子们享受着岛上新奇的新环境,享受着自由、愉快的生活,故事平淡毫无冲突,唯一的冲突也仅仅体现在拉尔夫和杰克在维持火堆和打猎两件事情意见不同的冲突上。
但是当“野兽”被提起的那一刻之后,似乎像一个导火索一般,瞬间引燃了拉尔夫与杰克两排的矛盾,岛上的生活急转直下,文明和秩序开始失去了他的地位,杀戮和暴力逐渐开始占了上风,在黑夜的山顶目睹了所谓的“野兽”之后,孩子们再次召开大会,看似是为了解决眼前的危机,最后却成为了对权力渴求的杰克分裂团队的契机。
杰克扭曲拉尔夫的发言,将他污蔑成一个只会发号施令的胆小鬼,将矛盾转化为他与猎手们之间的矛盾,此时文明与野蛮正式决裂。
杰克带着他的猎手们走了,他们赤裸上身,在脸上涂满颜料,放弃了文明人类的身份和羞耻感,变成了活在假面下的野蛮人,他们崇拜图腾,将猪头献祭给了“野兽”,对肉类的向往,使得越来越多人加入他们。
故事在一个风雨交加的黑夜被推向高潮,孩子们在“杀野兽呦!割喉咙呦!放它血呦!”的歌声中癫狂的起舞,逐渐失去理智,在狂风暴雨中杀死了那可怜的小西蒙。
蝇王读后感

蝇王读后感蝇王读后感(精选11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蝇王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蝇王读后感篇1“蝇王”讲述的是一群孩子的孤岛生存故事。
说是孤岛生存,却和另一本也讲孤岛生存的书《手斧男孩》不一样,它展现给观众的是现实世界的丑恶。
“蝇王”讲述的是一群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为求生,起先在岛上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后来却因为纠纷逐渐分裂成两派,再到抢夺生存的必需品,最后互相残杀、死伤无数,直到撞见一群军人才得以获救。
这些,丧失人性的事情都是一群孩子的所作所为,这也是这部电影中最残酷的地方。
“蝇王”从一群孩子的角度,展现了这个世界的残酷和悲哀。
影片在孩子们获救的地方戛然而止,引发了我许多的思考。
为什么原本天真的孩子,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变得如此凶残?蝇王和那个野猪头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这群孩子没获救,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又是什么,使得这些孩子变得没有了人性?……在我看来,这座荒岛其实是代表了我们生活的这个大背景。
现实其实是无情的、残酷的,环境也是人们无法左右的。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需要的就是团结一心,努力面对并且改变这样的情况。
而电影中的这群孩子却因此互相争执,斗殴。
因此,作者把这群孩子,以及现实中的人比作苍蝇,没有头脑,而人人都想争这个“苍蝇王”。
在争抢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野猪”这样的“怪兽”。
在这部影片中,“怪兽”其实是指孩子们心中的心魔,这也是一个导火索,孩子们是因为在怪兽的事情上有争议才逐渐分为了两拨,而这也是第一个孩子赛门的死因。
如果这群孩子没有获救,我觉得只会有一种可能发生。
拉尔夫也会被无情地杀害,杰克那伙人得到了短暂的平息。
后来却又因为某些原因引发了争执,导致分裂帮派,群殴某一个孩子,知道其致死。
这种个情况可能会一直反复循环。
我想,直到这个岛上就剩下杰克一个孩子时,他才会感受到,在恶劣的条件下,能有一群同伴陪伴自己是多么好,可为时已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