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卧式车床课程设计

CA6140卧式车床课程设计
CA6140卧式车床课程设计

卧式车床课程设计

1.溜板部分的机动进给操作

CA6140型车床的纵、横向机动进给(feed)和快速移动采用单手柄操纵。自动进给手柄在溜板箱右侧,可沿十字槽纵、横扳动,手柄扳动方向与刀架运动方向一致。手柄在十字槽中央位置时,停止进给运动。在自动进给手柄顶部有一快进按钮,按下此钮,快移电动机工作,床鞍或中滑板按手柄扳动方向作纵向或横向快速移动;松开按钮,快移电动机停止转动.快速移动中止。溜板箱正面右侧有一开合螺母操作手柄,用于控制溜板箱与丝杠之间的运动联系。车削非螺纹表面时,开合螺母手柄位于上方;车削螺纹时,压下开合螺母手柄,使开合螺母闭合并与丝杠啮合,将丝杠的运动传递给溜板箱,使溜板箱、床鞍按预定的螺距(或导程)作纵向进给。车完螺纹应立即将开台螺母手柄扳回原位。

(1)用自动进给手柄作床鞍的纵向和中滑板的横向进给的机动进给练习。

(2)用手动进给手柄和手柄顶部的快进按钮作纵向、横向的快速移动操作。

(3)操作进给箱上的丝杠、光杠变换手柄,使丝杠回转,将溜板箱向右移动足够远的距离,扳下开台螺母,观察床鞍是否按选定螺距作纵向进给。扳下和抬起开合螺母的操作应果断有力,练习中体会手的感觉。

(4)左手操作中滑板手柄,右手操作开合螺母.两手配合动作练习每次车完螺纹时的横向退刀。

4.操作车床主轴变速手柄得到各挡转速按车床主轴转速铭牌上的主轴转速标记,转动车床主轴变速手柄,调整主轴转速分别为16 r/皿n、450 r/mln和1 400∥…,确认后启动车床并观察。

2.操作车床进给量手柄得到各挡进给量

按车床进给量铭牌确定选择纵向进给量为0 46 mm/r、横向进给量为0 20 mm/r时手轮和手柄的位置,并进行调整。按前面步骤调整车床进给量手轮和手柄,使车床得到各挡进给量。

6.操作车床尾座

尾座的结构中套筒用来安装顶尖、钻头(drill)等工具。

(1)沿床身导轨手动纵向移动尾座至合适位置,逆时针方向扳动尾座紧固手柄.将尾座固定。注意移动尾座时用力不要过大。

(2)逆时针方向转动套筒锁紧手柄(松开),摇动手轮,使套筒作进、退移动。顺时针方向转动套筒锁紧手柄,将套筒固定在选定的位置。

3.手动操作车床床鞍、中滑板、小滑板手柄

(1)摇动床鞍手柄,使床鞍向左或向右作纵向移动。手轮轴t的刻度盘圆周等分.300格,手轮每转动一格,床鞍纵向移动1 mm。顺时针方向转动手柄时,床鞍向右运动;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柄时,床鞍向左运动。

(2)用左手、右手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摇动中滑板手柄,使中滑板作横向进给和退出移动。中滑板丝杠上的刻度盘圆周等分100格,手柄每转过1格,中滑板横向移动o.05 mm。顺时针方向转动手柄时,中滑板向远离操作者方向运动(即横向进刀);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柄时,中滑板向靠近操作者方向运动(即横向退刀)。

(3)用双手交替摇动小滑板手柄,使小滑板作纵向短距离的左、右移动。小滑板丝杠上的

刻度盘圆周等分100格,手柄每转过1格,小滑板纵向移动0 05 mm。小滑板手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小滑板向左运动;小滑板手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小滑板向右运动。

(4)左手摇动车床床鞍手柄,右手同时摇动中滑板手柄,纵、横向快速趋近和快速退离工件。

(5)左手摇动中滑板手柄,右手同时摇动小滑板手柄。

4.启动车床

(1)检查车床各变速手柄是否处于空挡位置.离合器(clutch)是否处于正确位置,操纵杆是否处于停止状态,确认无误后,合上车床电源总开关。

(2)按下床鞍上的绿色启动按钮,电动机(elettdc molor)启动。

(3)向上提起溜板箱右侧的操纵杆手柄,主轴正转;操纵杆手柄回到中间位置,主轴停止转动;操纵杆手柄下压,主轴反转。

(4)按下床鞍上的红色停止按钮,电动机停止工作。

CA6140车床刀架座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设计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个人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指导。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C6140车床刀架座。其作用是通过用螺钉的紧固作用在机床上快速的实现车刀固定、夹紧、转换,为车工提供方便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辅助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属于箱壳类零件,结构较为复杂,但规则。某些加工面和孔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比较高。工艺分析如下:

1. 以φ48H7孔为中心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车床刀架座上下表面,以及8-M16、3-M12螺纹孔。

2. 以C6140车床刀架座下表面为基准面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8-M16、3-M12螺纹孔,R9槽,R4槽,φ48H7孔,φ60H9孔以及φ16H7孔。

3.以C6140车床刀架座上表面为基准面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16H7孔,φ19.2孔。

上面几组加工面中有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1)上表面相对于φ48H7孔的中心线的全跳动为0.05;

(2)φ16H7孔中心线相对于下底面的垂直度要求公差为100:0.1;

(3)下底面要求平面度为0.05,且相对于φ48H7孔的中心线的全跳动为0.05;

(4)四侧面的平面度要求为0.05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45钢。考虑零件在使用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外轮廓结构比较简单,故选择锻造毛坯。

(二)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取上下表面互为粗基准进行加工。

(2)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重复。

(三)制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得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1.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一以下表面为粗基准,粗铣上表面

工序二以上表面为粗基准,粗铣下表面

工序三在专用夹具上粗铣四侧面

工序四上下底面互为标准,磨削上表面

工序五上下表面互为基准,精铣下表面

工序六钻孔

工序七粗,精镗孔并倒角

工序八粗,精镗孔,,并倒角

工序九插R4槽

工序十铣R9槽,达到表面粗糙度6.3

工序十一粗,精铣四侧面槽132mm×38mm,槽的上表面粗糙度达到Rz50,下表面粗糙度达到3.2,并倒角

工序十二钻,攻8-M16螺纹

工序十三钻,攻3-M12螺纹

工序十四钻,铰孔Φ16H7

工序十五钻,铰孔Φ10H7

2.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一钻孔

工序二粗,精镗孔并倒角

工序三粗,精镗孔,,并倒角

工序四以下表面为粗基准,粗铣上表面

工序五以上表面为粗基准,粗铣下表面

工序六在专用夹具上粗铣四侧面

工序七上下底面互为标准,精铣上表面

工序八粗,精镗孔,,并倒角

工序九参观插R4槽

工序十铣R9槽,达到表面粗糙度6.3

工序十一粗,精铣四侧面槽132mm×38mm,槽的上表面粗糙度达到Rz50,下表面达到3.2,并倒角

工序十二钻,攻8-M16螺纹

工序十三钻,攻3-M12螺纹

工序十四钻,铰孔Φ16H7

工序十五钻,铰孔Φ10H7

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上述两个工艺方安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是先加工主要的几组表面,然后以这几个表面为基准,加工后续的孔Φ40,Φ48,Φ60;而方案二恰好相反,先加工孔Φ40,Φ48,Φ60,然后以孔的内表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几个表面。虽然孔定位比较准确,但是以孔定位时铣上下两表面不是很方便,而且孔的深度是由几个表面所决定的,先加工孔不免造成工时延长。所以方案二不是很合适。方案一与方案二刚好相反,做了加工工艺中的先面后孔,面加工好了以后孔的尺寸就基本不用测量。面加工时可以用专用夹具夹紧和定位,解决了定位与夹紧的问题。综合以上分析,先选择确定方案一。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四方刀架的材料是45钢,硬度207~241HB,生产类型中批量,锻造毛坯。

据以上原始资料及加工路线,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以下称《工艺手册》)表2.2~2.5,

1.铣削上下表面及四侧面的加工余量:

粗铣5mm

精铣0.5mm

2.镗孔余量:

粗镗:

Φ48孔 3.8mm

Φ60孔9.5mm

精镗:

Φ48孔0.2mm

Φ60孔0.5mm

三、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经过分析,决定设计第十二道工序钻8-M16的螺纹底孔的专用夹具,本夹具将用在钻床上。(一)、设计时注意的问题

利用本夹具主要用来加工8-M16的螺纹底孔,由于还要攻螺纹,所以这个孔没有表面粗糙度要求。因此本工序的加工精度容易保证,主要考虑如何定位夹紧以节省操作时间提高生产率。

(二)、夹具设计

⒈定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知,加工8-M16的螺纹底孔最合适的方法是以φ48mm孔的内表面以圆柱心轴定位。心轴的工作表面一般按h7、g6或f7制造,装卸工件方便、但

定心精度不高。为了减小因配合间隙而造成的工件倾斜,工件常以孔和端面联合定位。因而要求工件定位孔与定位端而之间、心轴的圆柱工作表而与端而之间有较高的垂直度.最好能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来。所以再设计一固定心轴和提供端面的夹具体底座。夹紧则用一块圆形压板和螺母就可以了。x,y方向的移动自由度由心轴限制,转动自由度则由夹具体的上表面限制。z方向的移动自由度由夹具体的上表面限制,转动自由度则由分度台控制。因此工件的定位为完全定位,所以这一定位方案可行。

⒉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钻孔刀具为高速钢麻花钻φ15mm

钻孔时的轴向力

查机械设计手册

由于工件所受加紧力与切削力方向相互平行且竖直向下,故z方向夹紧即可,不需太大的加紧力,固定即可。由于钻削的时候在x,y方向的水平的分力很小,心轴完全可以承受,故这里不再计算水平方向的分力。

⒊定位误差分析

前面已经谈到心轴的定心精度不高,而这里心轴是最主要的定位,所以我们这里就只分析心轴的定位的误差。

心轴的工作表面一般按h7、g6或f7制造,在前述中是以φ48mm孔的内表面以圆柱心轴定位的,所以根据设计和经验这里确定心轴和孔的配合尺寸为

。由零件图查手册可知Φ48H7的公差数值为,和Φ48K6的公差数值为,两配合处产生的最大侧向间隙为

由此而引起的零件最大转角a为

即最大侧隙能够满足零件的精度要求。

⒋夹具设计及操作说明

工件在夹具中装夹包括定位相夹紧两个过程。工件的定位是指在夹具中,工件的定位基准与定位元件相接触或配合,从而使同一批工件在夹具中都能获得正确的位置.这就是工件在夹具中定位的实质。工件的正确定位将保证加工精度的稳定性.工件的定位是夹具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前面已经确定心轴完全能够承受水平方向的切削力,所以心轴的尺寸可以按照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确定,固定心轴的夹具体的尺寸也可按照经验得到。

考虑到钻8个孔需要分度,这里引入端齿分度台,因为端齿分度台是通用件,所以这里不必

设计,安装到钻床上即可。

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可设计一钻套。因为是钻同一尺寸的孔,故可设计一固定钻套。其尺寸根据所钻孔的直径,可查设计手册得到。

钻床夹具的装配图及夹具体零件图分别见图纸。

参考文献

[1] 赵家齐等.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2] 王小华.机床夹具图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吴圣庄.金属切削机床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4]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 徐鸿本.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

[6] 王伯平.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

致谢

感谢周教授,杨老师,在本次课程设计期间给予的帮助和指导。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本设计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望老师批评指正。

零件号8401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零件名称刀架座

生产类型批量

安装

工位

工步

工序

说明工序简图

I

1

1

粗铣上表面

立式铣床

X52K

II

1

1

粗铣下表面立式铣床X52K

III

1

1

2

3

4

粗铣四侧面

立式铣床

X52K

IV

1

1

精铣上表面

立式铣床

X52K

1

1

精铣下表面立式铣床X52K

VI

1

1

2 钻、扩孔60mm

钻孔40mm

扩孔55mm

立式钻床

Z575

1

1

2

3 粗、精镗孔60mm 并倒角

粗镗孔59.8mm

精镗孔60mm

倒角

T68

1

1

2

3

4

粗、精镗孔48mm、48.2mm 并倒角

粗镗孔47.6mm

精镗孔48H7mm

精镗孔48.2mm

倒角

T68

Ⅸ 1 1 插R4槽插床

B5020

1

1

铣R9槽

立式铣床X52K

XI

1

1

2

3 粗、精铣四侧面槽132mm×38mm 并倒角

粗铣四侧面槽

精铣四侧面槽

倒角

立式铣床

X52K

XII

1

1

2

钻、攻8-M16螺纹

钻15mm底孔

攻M16螺纹

立式

钻床

Z535

XIII

1

1

2

3

4 钻、攻3-M12螺纹

钻2- 11mm深26mm螺纹底孔钻11mm深85mm

螺纹底孔

攻M12深26mm螺纹

攻M12深30mm螺纹

立式

钻床

Z535

XIV

1

1

2 钻、绞孔16H7 扩孔19.2mm

钻、绞孔16H7

扩孔19.2mm

立式

钻床

Z535

XV

1

1

钻、绞孔10H7

立式

钻床

Z535

材料45钢编制日期毛坯重量 6.05kg 指导

毛坯种类锻件审核

夹具

辅助工具刀

具量

具走

数走刀

长度

(mm) 切削

深度

(mm) 进

(mm/r) 主轴

转数

(r/min) 切削

速度

(m/min) 工时定额(min)

基本时间辅助

时间服务

专用

夹具

卡板

2 1

42

2.5

60

mm/min 37.5 26.5 2.37

专用

夹具

立铣

卡板

2

142 2.5

60

mm/min 37.5 26.5 2.37

专用

夹具

卡板

2

142 2.5

60

mm/min 37.5 26.5

2.37

专用

夹具

卡板

2 1 42

2.5

60

mm/min 37.5 26.5 2.37

专用

夹具

立铣

卡板

2

142 2.5

60

mm/min 37.5 26.5 2.37

专用

夹具

麻花

钻40

塞规

1

1

97

C650车床的PLC改造

2010届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C650车床的PLC改造设计 专业系轨道交通系 班级动车组113 学生姓名周鹏程 指导老师黄俊 完成日期

2011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C650车床控制系统PLC改造 二、指导教师:黄俊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1、课题概述: 题选自C650车床电气的实际线路,学生在掌握基本电气控制的知识基础上,掌握机床的电气线路识图和故障排除方法,能过对部分电器的控制电路进行分析。课题涉及基本继电器控制,通过本课题的分析设计,是学生了解基本电器控制的工作原理和优点。掌握PLC 控制技术,理解PLC可编程控制的程序。本课题着重培养学生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并利用其中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来分析解决本专业内的相关问题,是学生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完成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的训练。同时,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2、设计内容及要求 本课题的设计要求是:要求学生在熟悉继电器接触电器电路控制的基础上,可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对C650车床继电器接触电器电路进行改造,改造后机床的性能、稳定性要很大的提高,操作方便简单并有故障显示便于维修,控制装置选择合理,控制系统设置可靠,保护措施完备。 四、设计参考书 1)《工厂电气控制设备》 2)《电气制图及图形符号国家标准汇集》 3《可编程控制器实用手册》 4)《电气控制设备》 5)《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6)《三菱FX2NPLC使用手册》 五、设计说明书要求 1、封面 2、内容摘要(200~400字左右,中英文) 3、目录 4、引言 5、正文(设计方案比较与选择,设计方案原理、计算、分析、论证,设计结果的说 明及特点) 6、结束语

C650卧式普通车床PLC改造

第一章可编程控制器(PLC)的简介 1.1 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历史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技术、现代的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自动化控制设备。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为核心的PLC得到了迅速发展,使PLC在设计、性能、价格以及应用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不仅控制功能增强、功耗和体积减小、成本下降、可靠性提高、编程和故障检测更为灵活方便,而且随着远程I/O和通信网络、数据处理以及图像显示等技术的发展,PLC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PLC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自动控制的一大支柱设备。 1.2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 (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PLC在设计与制造过程中,考虑了工业现场电磁干扰、电源波动、机械振动、温度和湿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设备硬件上采用了隔离、屏蔽、滤波、接地等抗干扰措施,主要模块采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I/O电路设计有完善的通道保护和信号调理电路;在软件上采用数字滤波等抗干扰和故障诊断措施,所有这些使PLC具备了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特别是大量的开关动作由无触点的电子存储器完成,大部分继电器和繁杂的硬件接线被软件程序所取代,故其可靠性大大提高。 PLC一般平均无故障时间可达几十万至上千万小时,组成系统时亦可达4万~5万小时甚至更长,这是一般微型计算机不能比拟的。 (2)通用性强,使用方便 PLC具有功能齐备的各种硬件配置,可以组成能满足各种控制要求的控制系统。用户硬件确定之后,若生产工艺流程改变或生产设备更新,也不必改变PLC 的硬件设备,只需改编程序就可以满足控制要求。 (3)功能强,适应面广 现代PLC不仅有逻辑运算、计时、计数、顺序控制等功能,还具有数字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功率驱动、通信、人机对话、自检、记录显示等功能,既可控制一台生产机械、一条生产线,又可控制一个生产过程。 (4)编程简单,容易掌握 PLC程序的编制,一般都采用继电控制形式的梯形图编程语言。梯形图编程语言既继承了传统控制线路的形象直观,又兼顾大多数企业电气技术人员的读图习惯及编程水平,所以非常容易接受和掌握。 (5)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PLC是将微电子技术应用于工业设备的产品,其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1.3 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 随着PLC功能的不断完善,性价比的不断提高,其应用面也越来越广。目前,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

C650普通车床说明书

技师核心技术专题研修 设备大修报告课题名称 C650普通车床大修报告 专业班级 07电气工程(四) 学生姓名虞耘梓 学生姓名时翔宇 学生姓名张印 学生姓名姚峰 指导教师王柏华 指导教师吴银富 宁波技师学院电气技术系 二零壹零年肆月 摘要

C650型普通车床模拟实训设备是宁波技师学院电气系为了进行教学需求而进行研发设计制造的一型模拟机床排故设备。该设备具有体积小、仿真度高、容易操作、标准化程度高、安全系数好等一系列特点,这些年来一直作为电气系中级段模拟排故练习设备和中级工考评设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对这批C650普通机床进行大修,首先是因为本批机床使用时间较久,导致模拟机床损坏较为严重;其次,通过对模拟机床进行大修和制作大修报告,可以锻炼本届技师班的理论能力和实际水平。通过对C650普通车床大修,模拟机床焕然一新,本届技师班的能力和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达到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C650普通车床;模拟;排故;大修 目录 1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C650普通车床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C650普通车床运行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运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进给运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冷却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C650普通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工作原理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气控制线路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电路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控制电路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辅助电路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部分工作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元器件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隔离开关............................................. 错误!未定义书签。 空气开关............................................. 错误!未定义书签。 熔断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熔断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熔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C650模拟机床操作使用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面板操作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使用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维护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大修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修前的设备使用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见故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维修配件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维修后的技术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修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c650_车床开题报告类

开题报告 学号姓名指导教师 系别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902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步进电机的普通车床控制系统设计 题目类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软件工程□理论研究和方法应用□管理模式设计□其他 选题目的及意义 车床是一种用途极广并且很普遍的金属切削机床,目前采用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的普通车床在中小型企业中仍大量使用。由于继电器系统接线复杂,故障诊断与排出困难,并存在着固有缺陷。由于它利用布线组成各种逻辑来实现控制,需要大量机械触点,因此可靠性不高。本人选择此题是想结合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并联系实际,设计出一套适用、经济、高效、可靠的车床电气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本设计车床电气系统控制单元采用目前工控适用的PLC,为保证车床安全快速运行,在运行设备有可能出现故障的各个重要环节设有各种检测,控制,以及保护装置。本设计对传统的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控制方式的革新和改造,降低了成本,大大降低了系统线路连接的繁杂成度,降低了企业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控制的精度,加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传统的车床都采用继电器控制系统,由于继电器使用了大量的机械触点,导致设备的响应速度慢、可靠性差、故障率高、接线复杂、维修时很麻烦,加工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可靠保障。而可编程控制器具有通用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等特点,运用其控制逻辑的软件设计功能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车床电控系统的柔性。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可编程控制器与变频技术迅猛发展、以PLC控制为核心的电控技术在各类机械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它将逐渐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上升为交流电器控制的主流。随着PLC的广泛应用和车床电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PLC实现对专用机床的自动控制,无疑是今后车床的发展方向,而针对这种控制的PLC程序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

c650车床毕业设计

c650车床毕业设计 【篇一:c650车床毕业设计】 摘要 可编程控制器是在继电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 来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集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为一体,以工业自动化控制为目标的新型控制装置。它具 有结构简单、编程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工业过程和 位置的自动控制中。据统计,可编程控制器是工业自动化装置中应 用最多的一种设备。专家认为,可编程控制器将成为今后工业控制 的主要手段和重要的基础设备之一,plc、机器人、cad/cam将成为 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由于plc具有对使用环境适应性强的特性,同时其内部定时器资源十分丰富。 它的功能主要是:控制功能、数据采集、储存与处理功能、通信、 联网功能、输入/输出接口调理功能、人机界面功能。在系统构成时,可由一台计算机与多台plc构成“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分布式控制网络,以便完成较大规模的复杂控制。 本次设计的内容主要是利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对c650型车床的电器部分进行改造。首先我对本设计进行总体的分析,使自己有一个大致的总体概念,然后仔细分析c650车床,对车 床主运动和进给运动还有其它的辅助运动,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控 制电路的线路图,编译plc的梯形图,编译通过后,利用plc实验台进行实验仿真。因此使c650车床在完成原有的功能特点外,还具有 安装简便、稳定性好、易于维修、扩展能力强等特点。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c650车床,梯形图,电气控制。 目录 第一章引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当今 迅猛发展的社会的现代化生产要求,于是我们在选毕业设计课题之际,一切从实际出发,选定了毕业设计课题——车床plc控制系统设计。我们选定了c650车床为改造对象,进行传统控制系统的改造, 以plc控制系统取代之前的传统控制系统。改由plc控制后,其控制系统大大的简单化,并且维修方便,易于检查,节省了大量空间, 机床的各项性能有了很大的改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1.1 c650型普通卧式车床简介

毕业设计C650卧式车床PLC电气控制系统

畢業設計(論文) 畢業設計題目: C650普通車床的PLC電氣控制系統學生姓名: 學號: 系別:機電工程系 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 指導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講師

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 學生姓名:學號: 年級:專業: 班級:系部: 畢業設計 C650普通車床的PLC電氣控制系統論文題目: 完成日期:2011年9月20日 設計地點: 指導教師: 系部負責人: 發任務書日期: 2011年 7 月 1 日 畢業設計(論文)任務內容

一、設計內容: 1.對本課題的總體介紹: 傳統的自動控制系統由繼電器—接觸器控制組成,存在故障多、可靠性差、工作壽命短、不易檢修等缺點。隨著PLC的普及和完善,以及PLC本身所具有的高可靠性、易編程修改的特點,在自動控制系統中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C650普通車床示意圖如下所示。 C650臥式車床屬中型車床,加工工件:回轉半徑最大可達1020mm,長度可達3000mm。 工藝過程:為了加工各種旋轉表面,車床具有切削運動(主運動和進給運動)和輔助運動。主運動是主軸通過卡盤或頂尖帶動工件作旋轉運動。進給運動是溜板帶動刀架的縱向和橫向的直線運動。輔助運動是指刀架的快速移動及工件的加緊與放鬆。 2.主要內容: 2.1主電動機M1採用全壓空載直接啟動。 2.2要求主電動機M1能實現正、反向連續運轉。停止時,由於工件轉動慣量大,採用反接制動。 2.3.為便於對刀操作,要求M1能實現單向點動控制,同時定子串入電阻獲得低速點動。 2.4.主軸啟動之後,再啟動冷卻泵電動機. 2.5.有必要的保護和聯鎖,有安全可靠的照明電路。 3. 對完成課題內容的具體要求: 3.1.編制電氣控制總體方案說明; 3.2. 設計電氣控制原理圖; (1) 主電路設計; (2) 交流控制電路設計; (3) 主要器件參數計算; (4) PLC控制電路設計:包括PLC硬體結構配置及PLC控制原理電路設計; (5) PLC控制程式設計:系統控制流程圖和PLC控制梯形圖程式;用仿真軟體和編程軟體將程式錄入電腦並進行模擬調試。 二、時間安排與要求:

C650卧式车床的PLC改造设计毕业论文

C650卧式车床的PLC改造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前言 (3) 1PLC控制系统设计与概述 (2) 1.1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2) 1.1.1 流程图功能说明 (2) 1.1.2 PLC系统设计流程图 (2) 1.2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4) 1.2.1 系统设计的主要容 (4) 1.2.2 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4) 2C650卧室车床电气功能的主要分析和特点 (5) 2.1 C650型卧式车床的主要结构及运动情况 (5) 2.2 车床对电力拖动的要求 (5) 2.3 控制线路特点 (6) 2.4 C650卧式车床电气原理图 (7) 2.5电气控制线路改造分析 (8) 3C650卧式车床PLC改造硬件及软件的概述 (8) 3.1项目分析 (8) 3.2选配PLC型号 (9) 3.3外部接线图 (11) 3.4硬件的设计 (12) 3.5梯形图 (13) 4硬件电路的组装工艺 (15) 5注意事项 (16) 6系统调试 (16)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附件 (21) 附件Ⅰ车床原理图及PLC外部硬件接线图 (21) 附件Ⅱ实物照片及试验箱仿真照片 (23)

前言 普通车床是应用非常广泛的金属切削工具,目前采用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的普通车床在中小型企业仍大量使用。由于继电器系统接线复杂,故障诊断与排除困难,并存在:①触点易被电弧烧坏而导致接触不良,②机械方式实现的触点控制反映速度慢,③继电器的控制功能被固定在线路中,功能单一、灵活性差等缺点。因而造成了这些企业的生产率低下,效益差,反过来这些企业又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新的数控车床。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对这些普通车床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企业的设备利用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由于可编程控制器(PLC)具有:①通用性、适应性强,②完善的故障自诊断能力且维修方便,③可靠性高及柔性强等优点,且小型PLC的价格目前亦很便宜,因此在普通车床的控制电路改造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PLC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综合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为它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可靠性高,抗干扰强;编程简单,易于掌握;功能完善,灵活方便;体积小,质量轻,功耗低。

基于三菱PLC的C650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图书分类号: 密级: 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三菱PLC的C650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DESIGEN OF CONTROL SYSTEM FOR C650 LATHE BASED ON MITSUBISHI PLC 学生姓名 班级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了解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本校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所拥有。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纸本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拷贝,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提交至各类数据库进行发布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摘要 生产和实践中,机床采用继电器控制电路,占用空间大,接线复杂、用到的元器件也多,常常由于安装的问题影响工作进度。因此,选用PLC控制机床电路,解决继电气控制电路所造成的不足,并且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小成本。 通过对C650机床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确定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对主电机、冷却泵电机和快速移动电机运动形式的分析,确定系统的I\O分配,设计电路接线图,采用三菱PLC FX2N-32MR-001型号控制。选择CJ20-63的接触器实现对主轴电机的正反转功能,选择CT-10的接触器来实现冷却泵以及快移电机的快速移动。利用GX developer仿真软件来对电路进行仿真调试,与继电气控制电路相比提高了工作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c650车床;PLC;控制

C650型普通卧式车床的电气控制与故障分析

题目:C650型普通卧式车床的电气控制与故障分析系 (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 姓名: 准考证号: 班级名称: 09机电自考大专( )班 提交时间:年月日

目录 一、C650型车床的主要结构和运动情况 (1) 二、C650车床对电气控制的要求 (2) 三、C650型车床电气控制电路分析 (2) (一)主电路分析 (2) (二)控制电路分析 (3) 四、C650型车床电器控制特点与故障分析 (6) (一)电气控制电路特点 (6) (二)常见故障分析 (6)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C650型普通卧式车床的电气控制与故障分析 摘要:普通卧式车床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金属切削机床,主要用来车削外圆、内圆、端面、螺纹和定型表面,并可通过尾架进行钻孔、铰孔、攻螺纹等加工。 关键词:车床电气控制操作原理故障分析 一、C650型车床的主要结构和运动情况 C650型卧式车床属于中型普通车床,加工工件回转半径最大为1020mm,最大工件长度为3000mm,其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车床、主轴变速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架、丝杆和光杆等部位组成。 图1 普通车床的结构示意图 车床的主运动为工件的旋转运动,它是由主轴通过卡盘带动工件旋转。车削加工时,应根据工件材料、刀具、工件加工工艺要求等来选择不同的切削速度,所以主轴要求有变速功能。普通车床一般采用机械变速。车削时,一般不要求反转,但在加工螺纹时,为避免乱扣,要求反转退刀,再以正向进刀继续进行加工,所以要求主轴能够实现正反转。 车床的进给运动是溜板带动刀具(架)的横向或纵向的直线运动。其运动方式偶手动和机动两种。加工螺纹时要求工件的切削速度与刀架横向进给速度之间

C650车床说明书电气图

绪论 车床是机械加工中最广泛的金属切削机床,它可以用于切削各种工件的外圆、内孔、端面、螺纹、螺杆及车削定型表面等。现代生产机械多采用机械、电气、液压、气动结合的控制技术。其中电气控制技术起联接中枢作用,应用最为广泛。电气控制系统是生产机械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J机械设备按生产工艺要求,完成各种运动状态与协调工作,并保证机械设备安全可靠工作以及实现操作自动化。本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车床的工作情况确定电气设计的技术条件、电力拖动形式的选择、电动机的选择及其他电器元件、电气控制原理图,绘制机电设备的位置图和接线图,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报告,绘出设计图样。 第一章车床的运动形式 1.1主运动 车床的主运动是工件的旋转运动,它是由主轴通过卡盘或顶尖带动工件旋转。 电动机的动力通过主轴箱传给主轴,主轴一般只要单方向的旋转运动,只有在车螺纹时才需要用反转来退刀。 1.2进给运动 车床的进给运动是溜板带动刀具作纵向或横向的直线移动,也就是使切削能连续进行下去的运动。所谓纵向运动是指相对于操作者的左右运动,横向运动是指相对于操作者的前后运动。 车螺纹时要求主轴的旋转速度和进给的移动距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所以主运动和进给运动要由同一台电动机拖动,主轴箱和车床的溜板箱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来联接,刀架再由溜板箱带动,沿着床身导轨作直线走刀运动。 1.3辅助运动 车床的辅助运动包括刀架的快进与快退,尾架的移动与工件的夹紧与松开等。 第二章电力拖动的特点及控制要求 2.1电力拖动的特点 (1)采用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 (2)传动方式采用多电动机拖动,即一台设备由多台电动机分别驱动各个工作

C650普通车床PLC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第1章引言 (1) 第2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 2.1 C650卧式车床控制要求………………………………………… 2.2 C650卧式车床控制原理分析…………………………………… 2.2.1 主电路分析………………………………………………… 2.2.2 控制电路分析………………………………………………第3章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3.1 PLC的选型……………………………………………………… 3.2 I/O地址的分配…………………………………………………… 3.3 I/O接线图………………………………………………………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4.1 控制系统的梯形图程序设计…………………………………………结论 设计总结………………………………………………………………… 谢辞……………………………………………………………………… 附录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次设计介绍了C650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运动形式,编写了PLC控制梯形图程序和指令表程序。利用PLC控制系统,实现了车床启动、正转反转、反接制动、刀架快速移动、冷却泵在作等一些列功能,改由PLC控制后,其控制系统大大的简单化,并且维修方便,易于检查,节省大量的继电器元件,机床的各项性能有了很大的改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卧式车床;PLC控制

第1章引言 本设计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代替继电器对机床进行控制,因为可编程控制器组成的控制系统在设计、安装、调试和维修等方面,不仅减少了工作量,而且减少了开支,缩减了成本,效益更高。通过使用PLC改造该机床电气系统后,去掉了原机床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等等,使线路简化,维修方便。 同时要达到的要求有: (1)车床正反向工作及反接制动; (2)主电动机点动; (3)刀架快速移动及冷却泵工作; (4)对主电动机进行电流监控; 设计PLC控制系统首先要对控制要求进行分析,选择最佳的系统方案,然后对系统硬件设计进行选择,比如:交流接触器;中间继电器;保护电器等。最关键的是选择合适的PLC,对I/O地址分配,再进行梯形图设计。

C650卧式车床改造方案

C650卧式车床电气控制安装及调试改造记录

目录 一、改造对象说明 C650为卧式车床,其主要功能有车削外圆、内圆、端面、螺纹和螺杆,能够车削定型表面,并可用钻头、镗孔、割槽及切断等加工工作。最大回转直径1020,最大工件长度3000。 机床原有机械结构完好,但电气线路老化,部分电气元件损坏。 驱动电机及功能如下。 1)主轴电动机:用于主轴的正反向运动和刀具的工步进 给运动,通过手柄的操纵机械变速箱改变主轴和进给 的转速。额定数据如下。 型号:Y2556额定转速:980 额定电压:380V50功率引述:0.85 额定电流:59.5A连接方式:三角型 额定功率:30绝缘等级:B 2)快速电动机:用于Z轴的快速进给,额定数据如下。 型号:Y902额定转速:2840 额定电压:380V50功率引述:0.86 额定电流:4.8A连接方式:星型

额定功率:2.2绝缘等级:E 3)冷却泵电动机:用于驱动冷却泵,额定数据如下。 型号:Y2-631-2额定转速:2730 额定电压:380V50功率引述:0.8 额定电流:0.35A连接方式:星型 额定功率:0.18绝缘等级:E 二、改造要求 用200改造原有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改造要求如下: 1)原车床的工艺加工方法不变。 2)不改变原控制系统电气操作方法和按钮、手柄等操作 元件的功能。 3)改造原继电器控制中的硬件接线,改为编程实现。 4)有完善的限位保护、电动机过流保护等保护功能。 5)原有控制功能不变的情况下,把主轴电动机启动改为 星三角启动后、取消降压电阻。具体要求如下: ●主轴具有正、反转启停功能和正转点动功能。 ●主轴正转、反转启动时采用星三角启动 ●主轴制动时采用星型接法 ●冷却泵电动机启停控制功能 ●快速电动机点动功能

毕业设计C650卧式车床PLC电气控制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题目: C650普通车床的PLC电气控制系统学生姓名: 学号: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指导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讲师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学号: 年级:专业: 班级:系部: 毕业设计 C650普通车床的PLC电气控制系统论文题目: 完成日期:2011年9月20日 设计地点: 指导教师: 系部负责人: 发任务书日期: 2011年 7 月 1 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内容

一、设计内容: 1.对本课题的总体介绍: 传统的自动控制系统由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组成,存在故障多、可靠性差、工作寿命短、不易检修等缺点。随着PLC的普及和完善,以及PLC本身所具有的高可靠性、易编程修改的特点,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C650普通车床示意图如下所示。 C650卧式车床属中型车床,加工工件:回转半径最大可达1020mm,长度可达3000mm。 工艺过程:为了加工各种旋转表面,车床具有切削运动(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和辅助运动。主运动是主轴通过卡盘或顶尖带动工件作旋转运动。进给运动是溜板带动刀架的纵向和横向的直线运动。辅助运动是指刀架的快速移动及工件的加紧与放松。 2.主要内容: 2.1主电动机M1采用全压空载直接启动。 2.2要求主电动机M1能实现正、反向连续运转。停止时,由于工件转动惯量大,采用反接制动。 2.3.为便于对刀操作,要求M1能实现单向点动控制,同时定子串入电阻获得低速点动。 2.4.主轴启动之后,再启动冷却泵电动机. 2.5.有必要的保护和联锁,有安全可靠的照明电路。 3. 对完成课题内容的具体要求: 3.1.编制电气控制总体方案说明; 3.2. 设计电气控制原理图; (1) 主电路设计; (2) 交流控制电路设计; (3) 主要器件参数计算; (4) PLC控制电路设计:包括PLC硬件结构配置及PLC控制原理电路设计; (5) PLC控制程序设计:系统控制流程图和PLC控制梯形图程序;用仿真软件和编程软件将程序录入计算机并进行模拟调试。 二、时间安排与要求:

毕业设计内容模板

毕业设计内容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毕业设计内容 题目一 650-2型普通车床的PLC控制系统改造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封面 2、目录 3、毕业论文(设计)摘要、关键词 4、前言 5、正文 正文包括如下内容:一.C650-2型普通车床分析 1. C650-2型普通车床概述 2. C650-2型普通车床结构与运动形式分析 3. C650-2型普通车床电气原理图分析 二.硬件设计 1. PLC选型 2.选型结果 3. I/O地址分配表 4. I/O口接线图 三.软件设计 1.改造方案的确定 2.梯形图程序 3.指令表程序

四.调试 1.画出仿真调试I/O口接线图 2.模拟仿真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6、结论 7、谢词 8、参考文献 注:C650-2型普通车床电气原理图、I/O口接线图、仿真调试I/O 口接线图需用CAD绘制,要保存为AUTOCAD 格式 题目二 T68型卧式镗床的PLC控制系统改造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封面 2、目录 3、毕业论文(设计)摘要、关键词 4、前言 5、正文 正文包括如下内容:一. T68型卧式镗床分析

1. T68型卧式镗床概述 2. T68型卧式镗床结构与运动形式分析 3. T68型卧式镗床电气原理图分析 二.硬件设计 1. PLC选型 2.选型结果 3. I/O地址分配表 4. I/O口接线图 三.软件设计 1.改造方案的确定 2.梯形图程序 3.指令表程序 四.调试 1.画出仿真调试I/O口接线图 2.模拟仿真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6、结论 7、谢词 8、参考文献 注:T68型卧式镗床电气原理图、I/O口接线图、仿真调试I/O口接线图需用CAD绘制,要保存为AUTOCAD 格式

C650车床简介

二、C650车床电气控制 图5是C650型卧式车床电气控制原理图。该车床共有三台电动机:M1为主轴电动机,拖动主轴旋转并通过进给机构实现进给运动,主要有正转与反转控制、停车制动时快速停转、加工调整时点动操作等电气控制要求。M2是冷却泵电动机,驱动冷却泵电动机对零件加工部位进行供液,电气控制要求是加工时起动供液,并能长期运转。M3是快速移动电动机, 拖动刀架快速移动,要求能够随时手动控制起动与停止。

图5 C650型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线路 1. 动力电路 1)主电动机电路 电源引入与故障保护 三相交流电源L1、L2、L3经熔断器FU后,由QS隔离开关引入C650车床主电路,主电动机电路中,FU1熔断器为短路保护环节,FR1是热继电器加热元件,对电动机M1起过载保护作用。 主电动机正反转 KM1与KM2分别为交流接触器KM1与KM2的主触头。根据电气控制基本知识分析可知,KM1主触头闭合、KM2主触头断开时,三相交流电源将分别接入电动机的U1、V1、W1三相绕组中,M1主电动机将正转。反之,当KM1主触头断开、KM2主触头闭合时,三相交流电源将分别接入M1主电动机的W1、V1、U1三相绕组中,与正转时相比,U1与W1进行了换接,导致主电动机反转。 主电动机全压与减压状态 当KM3主触头断开时,三相交流电源电流将流经限流电阻R而进入电动机绕组,电动机绕组电压将减小。如果KM3主触头闭合,则电源电流不经限流电阻而直接接入电动机绕组中,主电动机处于全压运转状态。 绕组电流监控 电流表A在电动机M1主电路中起绕组电流监视作用,通过TA线圈空套在绕组一相的接线上,当该接线有电流流过时,将产生感应电流,通过这一感应电流间显示电动机绕组中

C650车床原理分析

课题二 C650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线路分析与检修 在金属切削机床中,车床所占的比例最大,而且应用也最广泛。它能够车削外圆、内圆、端面、螺纹和螺杆,能够车削定型表面,并可用钻头、铰刀等刀具进行钻孔、镗孔、倒角、割槽及切断等加工工作。 一.主要结构、运动形式、电力拖动形式及控制要求 图2.1为C650卧式车床外形图,它主要由床身、主轴变速箱、尾座、进给箱、丝杠、光杠、刀架和溜板箱等组成。 车削加工的主运动是主轴通过卡盘或中心夹头带动工件的旋转运动,它承受车削加工时的主要切削功率。进给运动是溜板带动刀架的纵向或横向运动。 为保证螺纹加工的质量,要求工件的旋转速度与刀具的移动速度之间具有严格的比例关系。为此,C650卧式车床溜板箱与主轴变速箱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来连接,用同一台电动机拖动。 车削加工时一般不要求反转,但在加工螺纹时,为避免乱扣,加工完毕后要求反转退刀,所以C650车床通过主电动机的正反转来实现主轴的正反转,当主轴反转时,刀架也跟着后退。有些车床,也可通过机械方式使主轴反转。 车削加工时,刀具的温度往往很高,为此,要配备冷却泵及电动机。 C650车床的床身较长,为减少辅助工作时间,专门设置了一台2.2kW 的电动机来拖 图2-1 C650卧式车床外形图

动溜板箱快速移动,并采用点动控制。 一般车床的调速范围较大,常用齿轮变速机构来调速,调速范围可达40倍以上。C650 车床的主电动机采用普通笼型异步电动机,功率为30kW。为提高工作效率,该机床采用了反接制动。 二.主电路分析 图2-2是C650车床的电气原理图。 图2-2 C650卧式车床电气原理图 图2-2中组合开关QS为电源引入开关,空气开关QF为电源总短路保护。FUl为主电动机M1的短路保护用熔断器,FRl为其过载保护用热继电器。R为限流电阻,在主轴点动时,限制起动电流,在停车反接制动时,又起限制过大的反向制动电流的作用。电流表PA用来监视主电动机M1的绕组电流,由于M1功率很大,故PA接入电流互感器TA 回路。机床工作时,可调整切削用量,使电流表PA的电流接近主电动机M1额定电流的对应值(经TA后减小了的电流值),以便提高生产效率和充分利用电动机的潜力。KMl、KM2为正反转接触器,KM3用于短接电阻R接触器,由它们的主触点控制主电动机M1。 图2-2中KM4为接通冷却泵电动机M2的接触器,FR2为M2过载保护用热继电器。

C650卧式车床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 C650型卧式车床简介 1.2 C650卧式车床改造主要内容 1.3 电气系统改造为PLC控制的意义 第二章 C650型卧式车床的电气控制线路设计2.1主电路设计 2.2控制电路设计 第三章系统的概述选型 3.1 PLC类型简介 3.2 PLC型号的选择 3.3 电动机的选择 3.4 其他器件的选择 PLC控制电路的设计 4.1 PLC硬件连接框图 4.2 PLC输入输出接口分配表电气原理图 第五章 C650卧式车床PLC控制系统软件设计5.1 欧姆龙PLC编程软件介绍 5.2 梯形图设计 5.3 语句表 第六章总结及参考文献

第一章绪论 1.1 C650型普通卧式车床简介 C650卧式车床属于中型车床,可加工的最大工件回转直径为1020mm,最大工件长度为30000mm。 C650型卧式车床由主轴运动和刀具进给运动完成切削加工,车床的主轴、冷却泵、刀架快速移动均由三相异步电动机拖动。车床有三种运动形式:车削加工的主运动是主轴通过卡盘或者鸡心夹头带动工件的旋转运动,它承受车削加工时的主要切削功率;进给运动是溜板带动刀架的纵向或横向运动;辅助运动为溜板箱的快速移动,尾座的移动和工件的夹紧与放松。主轴的旋转运动由主电动机,经传动机构实现。机床车削加工时,要求车床主轴能在较大范围内变速。通常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材料性能、零件尺寸精度要求、车刀材料、冷却条件及加工方式等来选择切削速度,采用机械变速方法。车床纵、横两个方向的进给运动由主轴变速箱的输出轴,经挂轮箱、进给箱、光杆传入溜板箱而获得,其运动方式有手动与机动两种。 1.2 C650卧式车床改造主要内容 ⑴主电动机M1采用全压空载直接启动。 ⑵要求主电动机M1能实现正、反向连续运转。停止时,由于工件转动惯量大,采用反接制动。 ⑶为便于对刀操作,要求M1能实现单向点动控制,同时定子串入电阻获得低速点动。 ⑷主轴启动之后,再启动冷却泵电动机. ⑸有必要的保护和联锁,有安全可靠的照明电路。 ⑹原车床的工艺加工方法不变。 ⑺不改变原控制系统电气操作方法和按钮、手柄等操作元件的功能。 1.3电气系统改造为PLC控制的意义 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由于其结构简单、容易掌握、价格便宜,在一定的范围内能满足控制要求,因而使用面甚广,在工业控制领域中曾占主导地位,但是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有着明显的缺点:设备体积大、寿命短、可靠性差、动作速度慢、功能少、程序不可变;因此对于程序固定,控制过程不太复杂的系统还是适合的。但是由于它是靠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