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中2020届高三下自主测试1生物试题

北京八中2020届高三下自主测试1生物试题
北京八中2020届高三下自主测试1生物试题

北京八中高三生物学习质量自我检测(一)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有助于理解它们的功能。下列关于生物分子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蛋白质中不同的氨基酸种类决定了其空间结构和功能

B.DNA中复杂的碱基序列使其具有携带遗传信息的功能

C.转运RNA互补碱基间的氢键使其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

D.磷脂分子的结构使其在水环境中形成双分子层生物膜

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

..的是

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

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3.科研人员测定了航天诱变番茄突变体与野生型在6:00~18:00内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研究还发现早晨和傍晚突变体的气孔开放程度明显高于野生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突变体和野生型均于6:00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突变体和野生型体内光合与呼吸相关酶的活性

相同

C.16:00~18:00突变体与野生型净光合速率下降的

主要原因是环境中CO2供应不足

D.6:00~18:00时间段内突变体有机物的积累量高

于野生型

4.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5.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表示某一个体的基因组成,若不考虑交叉互换,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右图中A与B互为等位基因,A与D互为非等位基因

B.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四种

C.控制翅长与翅形的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若该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l:1:1:1

6.下列过程涉及基因突变的是

A.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获得果实更大的四倍体

B.运用基因编辑技术剪切掉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片段

C.黄瓜开花阶段用2,4-D诱导产生更多雌花,提高产量

D.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培育抗虫棉

7.家猪(2n=38)群体中发现一种染色体易位导致的变异,如下图所示。易位纯合公猪体细胞无正常13、17号染色体,易位纯合公猪与四头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母猪交配产生的后

代均为易位杂合子。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上述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均异常导致的

B.易位纯合公猪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72条染色体

C.易位杂合子减数分裂会形成17个正常的四分体

D.易位杂合子有可能产生染色体组成正常的配子

8.桦尺蠖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研究环境对桦尺蠖体色的影响,选择大量消耗燃煤的工业污染区和非污染区,对不同体色的桦尺蠖进行两次捕获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

析正确的是

A.本研究中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来获得相关的数据

B.位于两个不同区域的桦尺蠖的浅体色基因频率相近

C.结果支持桦尺蠖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逃避天敌

D.结果可以说明地理隔离是产生新物种的重要原因

9.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在种子萌发中起重要作用。用35S-甲硫氨酸“饲喂”不同激素处理的大麦种子,

提取蛋白质进行电泳,结果如右图。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在图中所示的蛋白质中,α-淀粉酶分子最大

B.35S-甲硫氨酸是合成淀粉酶等蛋白质的原料

C.ABA能拮抗GA诱导的α-淀粉酶合成

D.GA通过抑制某些蛋白质合成抑制萌发

10.I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比正常人高,但摄入糖后,体内血糖浓度很难降至正常水平,导致患者

尿中出现葡萄糖。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患者摄糖后血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多

B.患者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可能受损而导致胰岛素含量升高

C.患者的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会导致尿量增加

D.患者难以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方法使血糖恢复正常值

11.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樟树的株高明显大于楝树的株高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可在酸雨频发地区种植樟树和楝树混交林

12.下列关于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表述错误

..的是

A.都能催化脱氧核苷酸之间成键B.在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都存在

C.都有识别并结合底物的特定位点D.都可用于PCR反应以扩增DNA

13.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主要利用的微生物的共同特征是

A.具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B.依赖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供能

C.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D.基因的传递遵循分离定律

14.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优良新品种过程中,不需要

...进行的是

A.去除亲本体细胞的细胞壁B.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

C.利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D.诱导杂种细胞愈伤组织的再分化

15.B基因存在于水稻基因组中,仅在体细胞和精子中正常表达,在卵细胞中不转录。为研究B基因表达对卵细胞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来获取能够在卵细胞中表达B基因的转基因植株。

注:启动子﹡指可在水稻卵细胞中启动转录的启动子;

Luc基因表达的荧光素酶能催化荧光素产生荧光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B基因在水稻卵细胞中不转录,可能是B基因的启动子在卵细胞中无法启动转录

B.可从水稻体细胞和精子中提取RNA构建的cDNA文库中获得B基因中编码蛋白的序列

C.过程②在培养基中应加入卡那霉素以检测T-DNA是否整合到水稻细胞染色体DNA上

D.在鉴定和筛选转基因植株时,可以检测加入荧光素的该植株卵细胞中是否发出荧光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16.(12分)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MAP)引起的,以顽固性肠炎和进行性消瘦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会对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吞噬细胞是MAP感染早期的主要宿主细胞,MAP进入吞噬细胞后会在_________中被消化分解。

(2)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吞噬细胞的凋亡对于机体限制MAP的繁殖十分重要。研究人员研究了MAP菌株与小鼠吞噬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如图)。据图可知MAP可以诱导吞噬细胞凋亡,判断的依据是。

(3)当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不能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在内质网中积累,称为内质网应激。研究发现MAP 能引起小鼠吞噬细胞内质网应激,由此有人作出推测:MAP可能是通过引起小鼠吞噬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来诱导吞噬细胞凋亡的。为验证此推测,研究人员设计以下实验,请在横线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注: “+”表示加入该材料或试剂;“-”表示不加入

①实验结果为 ,说明推测正确。 ②若想进一步研究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对MAP 在细胞内繁殖的影响。则还需要在上述实验中检测 。

(4)若某奶牛场发现有奶牛患副结核病,请提出2条可行的防治措施: 。

17.(12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正常雌果蝇的性染色体如图1。科学家发现了在自然界能够

正常存活的某品系雌果蝇,其性染色体中含有Y 染色体和并联X 染色体,组成如图2。

图1

图2 (1)正常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这两条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

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2)科学家将图2品系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交配,发现子代的性染色体组成只有2种,说明性染色体组成为

_______________的果蝇不能存活。

(3)基因型为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X b Y 的雄果蝇连续交配多代,b 基因在此过程中的遗传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基因的基因频率会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4)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可发生由于DNA 分子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的交叉互换。

然而,在研究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实验能够证明交叉互换是发生在染色体复制之后。直到某实验室利用图3品系雌果蝇进行了研究。请你利用图3所示果蝇,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来探究X 染色体臂之间的“交叉互换”是否发生在复制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

18.(11分)兴凯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包括大兴凯湖和小兴凯湖两部分,上游的小兴凯湖可通过两个泄洪闸与大兴凯湖连通?下图为小兴凯湖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请回答问题。

(1)湖内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由图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鲢与浮游动物的关系是。

(2)兴凯湖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对大、小兴凯湖的浮游植物进行采集和统计,结果如下。

在不同采集点采集浮游植物,每个采集点收集三次,用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并计数,取,以确定单位体积中浮游植物的,发现浮游植物以绿藻、硅藻和蓝藻为主。与绿藻相比,蓝藻细胞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4)大银鱼自2000年引入小兴凯湖养殖后, 繁殖迅速,已成为小兴凯湖主要经济鱼类。由于大银鱼对水质要求较高,为了保证小兴凯湖的水质和大银鱼的捕捞量,有人提出打开与大兴凯湖连通的泄洪闸。请你依据所学生态学知识对这个做法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阐述理由。

(5)受周边农业、旅游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湖中N、P污染物超标。湖中N、P污染物超标是当前水环境治理中的重点,请你根据生态学相关知识,提出具体治理措施并说出相关的原理。

19.(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植物病虫害会造成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是世界各国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威胁。植物激素在抵御病虫害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茉莉酸是关键的防卫激素之一,对植物抵御咬食性昆虫和死体营养型病原菌尤其重要。水杨酸是另一个重要防卫激素,对植物抵抗活体、半活体营养型病原微生物起关键作用。

当植物被害虫捕食受损后,损伤叶片和远端未损伤叶片均会产生防御反应。那么,抵御信号是如何由受损部位传递到未损伤部位的呢?有文章报道了植物可通过“神经系统”传递抵御捕食或机械损伤的信号。

科研人员发现,拟南芥叶片在遭受捕食或机械损伤后,2s内就在受损部位细胞内检测到Ca2+浓度显著增加,2min内在远处未损伤叶片细胞内也检测到Ca2+浓度显著增加,15min左右检测到茉莉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以及茉莉酸含量的显著增加。这种信息传递速率大约为1mm/s,比物质扩散速率还要快,这说明植物体内可能存在着一种快速的、长距离的电信号传递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受损拟南芥的韧皮部也有Ca2+浓度的显著增加,当抑制韧皮部细胞间胞间连丝的传导,发现植物在受到损伤时,远距离的未损伤叶片的Ca2+浓度和茉莉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都没有显著增加。由此推测,这种电信号是通过韧皮部细胞间的胞间连丝传递的。

由于植物体内抵御信号的快速传递与谷氨酸样受体蛋白(GLR,受谷氨酸调控)有关,且该蛋白是Ca2+的通道蛋白。因此,科研人员又构建了拟南芥GLR缺失的突变体,研究发现该突变体的叶片受损后,远距离未损伤叶片细胞内Ca2+浓度没有显著变化。进一步用谷氨酸处理未受损的野生型拟南芥叶片,发现该叶片细胞内Ca2+浓度和抵御侵害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科研人员还构建了在细胞壁特异表达谷氨酸敏感蛋白(有谷氨酸存在时,该蛋白会发出绿色荧光)的拟南芥植株,检测发现受损部位的谷氨酸含量显著增加。

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激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起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据文中信息,能够帮助植物抵御病虫害的激素有。

(2)文中构建拟南芥GLR缺失突变体时,需要用诱变处理野生型拟南芥种子或愈伤组织,提取突变植株细胞中的蛋白质,与进行抗原-抗体杂交,筛选出的个体,即为拟南芥GLR缺失突变体。

(3)本文科研人员所进行的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

A.植物细胞具有谷氨酸样受体蛋白

B.植物受到损伤后,Ca2+通过谷氨酸样受体蛋白进入细胞

C.植物长距离传递抵御信号与Ca2+、谷氨酸和谷氨酸样受体蛋白有关

D.植物通过产生茉莉酸、水杨酸等激素抵御病虫害

E.植物叶片受损后,Ca2+通过韧皮部细胞间胞间连丝传递到未受损叶片

(4)综合文章信息,请写出当植物某部位叶片被捕食受损后,抵御信号在损伤叶片产生并传递到远端未损伤叶片,最终引起激素释放的途径:。

(5)结合文章信息及所学知识,从细胞与分子水平总结植物抵御信号传递与动物神经调节中信息传递的相似之处:。(答出1点即可)

20.(12分)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是自花传粉的植物。提高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利用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即F1的性状优于双亲的现象。

(1)杂交种虽然具有杂种优势,却只能种植一代,其原因是,进而影响产量。为了获得杂交种,需要对去雄,操作极为繁琐。

(2)雄性不育水稻突变体S表现为花粉败育。在制种过程中,利用不育水稻可以省略去雄操作,极大地简化了制种程序。

①将突变体S与普通水稻杂交,获得的F1表现为可育,F2中可育与不育的植株数量比约为3∶1,说明水稻的育

性由等位基因控制,不育性状为性状。

②研究人员发现了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pms3,该基因并不编码蛋白质。为研究突变体S的pms3基

因表达量和花粉育性的关系,得到如下结果(用花粉可染率代表花粉的可育性)。

表1不同光温条件下突变体S的花粉可染率(%)

图1 不同光温条件下突变体S的pms3基因表达量差异

该基因的表达量指的是的合成量。根据实验结果可知,pms3基因的表达量和花粉育性关系是。突变体S的育性是可以转换的,在条件下不育,在条件下育性最高,这说明。

(3)结合以上材料,请设计培育水稻杂交种并保存突变体S的简要流程:。

21.(11分)甲状腺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甲状腺髓样癌恶性程度较高、预后性差。

(1)由于癌细胞________________,可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免疫发挥主要的抗肿瘤作用。

(2)研究表明,N基因在甲状腺肿瘤组织等多种肿瘤组织细胞中表达水平降低。为研究N基因对癌细胞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细胞划痕实验,实验流程和结果如图1、图2所示。

注:细胞在新更换的培养基中无法增殖。

图1中,A为___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__。由图2结果可知,与另外两组相比,48h后TT-N组细胞划痕的宽度较_______,说明N基因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物体内碘主要集中分布于甲状腺,因此可利用131I(碘的放射性同位素,可杀死细胞)治疗部分种类甲状腺癌,但甲状腺髓样癌细胞摄碘水平极低,难以开展131I治疗。

①131I可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甲状腺细胞。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 可____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A.插入DNA 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

B.替换DNA 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

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

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②已有研究显示,N基因可有效上调TT细胞中碘离子载体NIS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研究N基因是否能够有效

增强131I对甲状腺髓样癌的治疗效果,研究者在裸鼠皮下接种TT-N细胞,形成肿瘤,一段时间后腹腔注射131I制剂,检测肿瘤细胞的131I摄取水平。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结果可以为癌症治疗提供参考。

图1 细胞划痕实验流程图

图2 细胞划痕实验结果

2019高考生物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 ) A.是否是纯合体 B.产生配子的比例 C.基因型 D.产生配子的数量 答案:D 解析:测交实验是将未知基因型的个体和隐性纯合子杂交的交配方式,其主要用途是测定被测个体的基因型,也可由此推测出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比例。2.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的孩子,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是( ) A.单∶双=3∶1,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 B.该遗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 C.这对夫妇每胎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 D.单眼皮基因和双眼皮基因发生了互换 答案:C 解析:根据分离定律这对夫妇每胎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 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答案:C 解析:假说是通过实验、观察,提出假说并解释,“演绎”是对其解释的验证,其过程就是测交。 4.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杂合体约活到50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合体常于30岁左右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一对患有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妻,已生育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如果再生一个男孩,那么这个男孩能活到50岁的概率是( ) A.1/3 B.2/3 C.1/2 D.3/4 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A、a表示),在男女中患病几率相等,男孩中某种类型的概率和在所有后代中某种类型的概率相同。双亲的基因型都为Aa,则后代为1/4AA(30岁左右死亡,即活不到50岁)、1/2Aa(能活到50岁)、1/4aa(正常,即也能活到50岁甚至更长),故生男孩能活到50岁的概率应是1/2+1/4=3/4。 5.下图所示的四种遗传系谱中,能确定不属于色盲遗传的是( ) 答案:B 解析:因为色盲遗传属于伴X隐性遗传,所以正常的双亲不可能生出患病的女儿。 6.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不连锁)的水稻自交,自交后代中两对基因都是纯合的个体占总数的( )

高三生物综合测试试题

高三生物综合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均为单选题,1-21每题1分,22-26题每题 2分,共31分,请将答案 涂在答题卡上) 1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光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叶绿素a 失去电子即成为强氧化剂,失去的电子将转移给水 B .光照条件下叶绿素分子都能不断丢失和获得电子,形成电子流 C .电能转化成的活跃化学能可储存在 ATP 和NADP 中 D .不同季节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色素不同,叶子变黄后主要是依赖叶黄素进行转化 2. 如右图所示,大肠杆菌 DNA 中有a 、b 、c 等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 的是( ) A. 组成a 、b 、c 的基本单位相同 B. a 、b 、c 中都有非编码区和编码区 C ?若利用某药物阻止a 基因的表达,则 D. a 、b 、c 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3.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鼠脾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融合 B. 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 C. 在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只发生结构上的联系 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 4. 关于下图DNA 分子片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①处,解旋酶作用于③处 B. ②处的碱基缺失导致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C. 把此DNA 放在含15N 原料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DNA 中含15N 的DNA 占 3/4 D. 该DNA 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 (C+G 5. 右图是人体肝脏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下 列叙述不正 确的是( ) ① 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 C 液增加 ② 结构2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 ③ 发生过敏反应时,结构1的通透性会降低 ④ A 液中Q 浓度总是比C 液中的高 ⑤ A 液成分包括激素、血红蛋白、尿素、 CO 等物质 a b b 、 c 也不能表达 T AIT k I T GIc 的比例上 AM

(完整版)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试题.doc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试题 必修二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第I卷(选择题共5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某区域一个种群的某一性状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假设该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该性状没有作用,也不存在突变。该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有若干只,理论上Aa的基因型频率N为A.0≤N≤100%B.0<N≤50%C.0≤N<50% D.50%<N<100% 2.相同条件下,小麦植株哪一部位的细胞最难以产生新的基因 A.叶肉B.根分生区C.茎尖D.花药 3.下列与物种形成无关的是 A.不可遗传的变异B.地理隔离C.生殖隔离D.生态位分化 4.a基因纯合会导致某种生物胚胎致死,现已知该生物某自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接近50%,则该种群中杂合子大约占 A.1% B.10% C.50% D.99% 5.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一个生物物种可以发生单独进化 B.生物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产生 C.共同进化可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7.要将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培育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aBBC;③AAaaBBBB;④aB。则对应的育种方法依次是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花药离体培养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8.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后,病菌的抗药性增强,杀菌效果下降,原因是 A.抗生素诱发了病菌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抗生素对病菌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病菌的数量增加 C.抗生素能诱导病菌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病菌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9.江苏里下河农科所通过如右图育种过程 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基因突变 B.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

高三生物阶段考试测试题(附参考答案).doc

高三生物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 ? ? 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分子都含有碳、氢、氧、氮 B.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20种 C.每种蛋白质分子都由多条肽链组成 D.蛋白质发生热变性后不影响其功能 2.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溶酶体只能消化细胞A的衰老的细胞器 B.线粒体含有核糖体且能发生转录和翻译 C.高尔基体分拣蛋白质分别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 D.粗面内质网内的蛋白质会送到高尔基体和细胞其他部位 3.下列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需经解离、压片等操作才能将细胞分散 B.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需转动光圈冰能换上高倍物镜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从胞内单向动物到胞外导致液泡变小 D.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速度逐步减慢 4.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核膜解体成磷脂和蛋白质 B.中期染色体的显微照片可制作染色体组型图 C.后期着丝粒断裂导致染色单体数目加倍 D.末期囊泡聚集成的细胞板形成新的膜 5.在实验条件下,矮牵牛叶片细胞能能发育成完整植株。这说明该细胞具有 A.普遍性 B.统一性 C.企能性 D.特异性 6.基因型为AaBb的某岛等动物细胞,其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阁如下。 下列叙述与该图不相符的是? ? ? A.该细胞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其子细胞为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B.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 C.分裂产生该细胞的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 D.该细胞讨能巾初级卵母细胞经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片段交换产生的 7.人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阶段的发病风险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③所指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 B.羊水检查的结果可用于诊断①所指遗传病 C.②所指遗传病受多个基因和坏境因素影响量

华附高三综合测试(生物)

2007-2008学年度高三综合测试(一) 生物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n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 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 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 GHN6(Z > 12, W> 13)。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 列氨基酸。该"十二肽”分子水解后有 ( ) COOH CH :- COOE CCH :) j-NH : CH : - CH I NH:- CH- CH:阳 半胱氨麗 I NR- CH- COOH I ML- CH-COOH 天门冬氨醯 I 無-CFf- COOH I NH:- CH- COOH A. 12个赖氨酸 B. C.13个天门冬氨酸 D . 2. 下列与水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既有水的生成,又有水的分解 B. 人体由于花粉过敏,会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降低, 水分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导致组织 水肿 C. 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 D. 如果白天用含18O 的水浇花草,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中都可能检测出 18 O 3 ?若以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 固在试管壁上。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6. 人工脂质双层膜两侧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 钾离子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 其他离子不能通过。对此现象的正 (Z-12 )个赖氨酸 (W-13)个天门冬氨酸 A .鸡蛋蛋白液不是合适的实验材料 B 剂B C.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D 4?不在内质网上合成或加工的生物分子是 A. 抗体 B.胆固醇 5. 细胞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A.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细胞保持完整性 D .只添加了双缩脲试剂 A ,未添加双缩脲试 .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 C.维生素D D.核酸 ( ) B. 线粒体的能量转换作用 .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精心整理)高三生物易错题测试

高三生物易错题测试(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该题序号的前面。 1.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组织性水肿,这是因为 A.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率降低B.组织液回流速率降低 C.淋巴生成速率降低D.淋巴循环受阻 2.下列关于植物水分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根细胞一旦形成液泡,则依靠渗透作用吸水 B.根系所吸收的水分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 C.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与光合作用产物在导管内的运输 D.蒸腾作用是植物水分吸收和运输的唯一动力 3.某个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的地区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 据如下表。试推断:Array A.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B.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C.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 D.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 4.将甲品系的小鼠和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同时移植于a小鼠身上。不久,甲品系小鼠的皮肤在 a小鼠身上生长良好,乙品系小鼠的皮肤肿胀潮红,最终死亡脱落。此时,将所用乙品系小鼠 的皮肤再取一小块,第二次移植到a小鼠身上,移植的皮肤比第一次更快地死亡脱落。下列对第二次植皮后出现的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 A.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功能 B.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属于抗原,甲品系小鼠的皮肤不属于抗原 C.特异性免疫细胞具有记忆功能 D.乙品系和a小鼠的亲缘关系较远 5.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高尔基体参与的是 A.植物细胞壁的形成B.分解葡萄糖产生A TP C.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肽链D.以核苷酸为原料合成核酸 6.胃酸能杀死病原微生物,在生物学上叫做 A.非特异性免疫B.体液免疫C.细胞免疫D.特异性免疫 7.人在寒冷环境中,所产生的反应是 A.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导致代谢增强,产热增加 B.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减少,皮肤散热减少 C.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骨骼不自主战栗,使产热增加 D.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加,产热增加 8.发高热对人体是不利的,下列叙述的原因中错误的是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综合检测及答案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综合检测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各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中全部内容。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 意。 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A.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生物大分子 B.生物大分子的主要功能是为细胞提供能量 C.核酸是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大分子 D.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2.下表为病毒、细胞及其他结构的大小。分析表格数据,指出表中原核细胞直径的大小范围 A.0.02~0.2微米B.0.1~2微米C.1~2微米D.0.1~数千微米 3.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储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 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 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尾部相对 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 4.右图表示以洋葱表皮为材料,用0.3g·mL—1蔗糖溶液、 0.5g·mL—1蔗糖溶液、0.3g·mL—1尿素溶液及清水 进行相关实验(时刻m表示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 理洋葱表皮;时刻n表示开始用清水处理洋葱表皮), 测得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能正确代表图中结果的 是() A.a:0.3g·mL—1蔗糖溶液、b:0.5g·mL—1蔗糖溶液、c:0.3g·mL—1尿素溶液、d: 清水B.a:0.5g·mL—1蔗糖溶液、b:0.3g·mL—1蔗糖溶液、c: 清水、d: 0.3g·mL—1蔗糖溶液C.a: 清水、b: 0.3g·mL—1尿素溶液、c: 0.3g·mL—1蔗糖溶液、d: 0.5g·mL—1蔗糖溶液D.a: 0.3g·mL—1尿素溶液、b: 清水、c:0.5g·mL—1蔗糖溶液、d: 0.3g·mL—1蔗糖溶液 5.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人教版高三生物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三生物练习题及答案全套1.(2018?新课标Ⅱ卷.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2.(2018?江苏卷.17)为了探究一种新型碱性纤 维素酶的去污效能,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 实验,结果如下图。由图中实验结果能直接得出 的结论是 A.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的去污力最强 B.不同类型洗衣粉影响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力 C.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3的去污力不同 D.加大酶用量可以显著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 3.(2018?天津卷.3)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 时加入酶C。下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 曲线。叙述错误 ..的是 A.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 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 4.(2017海南卷.3)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或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根细胞膜上存在运输离子的蛋白质 B.植物叶肉细胞中液泡膜与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不同

C.光合作用中,催化ATP 合成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D.呼吸作用中,催化ATP 合成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外膜上 5.(2017江苏卷.8)过氧化物酶能分解H 2O 2,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黄色。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设计实验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号管为对照组,其余不都是实验组 B.2号管为对照组,其余都为实验组 C.若3号管显橙红色,无需对照就能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 D.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可明白菜梗中无氧化物酶 6.(2017课标1卷.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7.(2017·海南卷.3)ATP 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 生成 B .ATP 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C .ATP 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 D .ATP 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管号 1%焦性没 食子酸 /mL 2%22O H /mL 缓冲液 /mL 过氧化物酶溶液/mL 白菜梗提取液/mL 煮沸冷却后 的白菜梗提取液/mL 1 2 2 2 - - - 2 2 2 - 2 - - 3 2 2 - - 2 -

2021年高三5月综合测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5月综合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本试卷共12页,36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上。 2.选择题在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今年我校师生赴南极科考,刚抵达时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A.体温下降B.皮肤血管舒张 C.机体耗氧量降低D.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2.右图为某种高等绿色植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无叶绿体,此种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这是一种需氧型生物,此细胞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C.图中①、②、③结构中都有核酸 D.该细胞不适合用来做质壁分离实验 3.赤霉素和生长素的部分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赤霉素能增加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 B.从根本上讲,生长素的合成与分解由基因决定C.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到达作用部位 D.图中a表示促进,也可以表示抑制 生长素 赤霉素 合成 色氨酸 细胞伸长 分解 促进 a 氧化产物 抑制

衡中同卷2020年高三一轮复习周测卷答案(生物)

2019-2020学年高高三一轮复习周测卷生物 周测卷(一) 1-5.CDDAD 6-10.BBABD 11-15.DCBCB 16-20.DBCBB 21-25.BBBAB 26.(1)五肽氨基酸 3 D (2)-CO-NH- (3)排列顺序 27.(1)C、H、N (2)第一步:平均分成两组,分别编号甲、乙第二步:饲喂不含三聚氰胺的食品饲喂等量含三聚氰胺的食品实验结果:甲组小鼠健康成长,乙组小鼠的死亡率高于甲组小鼠 28.(1)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 (2)①②③胸腺嘧啶尿嘧啶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DNA 29.(1)脱氧核糖胞嘧啶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胸腺嘧啶 (3)碱基(3)磷酸和脱氧核糖 30.(1)脱氧核糖核苷酸该物质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另一种核酸中含有核糖和尿嘧啶(2)②④⑧⑨ (3)2 2 3 周测卷(二) 1-5.BBABA 6-10.BCCDC 11-15.DCAAC https://www.360docs.net/doc/b818096974.html,DAC 21-25.CDCDB 26.(1)核酸和蛋白质(2)单糖淀粉、糖原(3)细胞膜脂质(4)磷脂脂肪磷脂 27.(1)糖类(葡萄糖、蔗糖)(2)磷脂性激素维生素D (3)O 下降 28.(1)自由水自由水和结合水(2)25% 13% (3)水(4)麦芽糖、葡萄糖淀粉斐林由蓝色变为砖红色 29.(1)核糖体、线粒体(2)抗体(3)乳糖不能(4)肌肉抽搐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5)花生 30.(1)淀粉(2)H2O 二肽-CO-NH- (3)催化物质(催化或酶)运输物质(运输或载体) (4)核糖核苷酸细胞质(5)脂肪 周测卷(三) 1-5.BABAB 6-10.ADCDB 11-15.BCABD 16-20.CDDDC 21-25.DCDCB 26.(1)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统一性(2)叶绿素藻蓝素(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4)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拟核细胞核 27.(1)⑥⑧①②③④⑤⑦(2)A B D 28.(1)染色排除选择透过性(2)双缩脲试剂紫色(3)磷脂(脂质)(4)A 29.(1)血液受体(2)细胞膜接触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3)发出信号靶受体蛋白质(通常为糖蛋白)(4)通道胞间连丝 30.(1)人的成熟红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膜结构(2)蒸馏水(清水)渗透(3)S/2 (4)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细胞器膜的蛋白质围护结构较高,磷脂含量较低(或蛋白质和磷脂的比例不同或细胞膜都含有糖类而细胞器膜不含糖类,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5)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是运动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周测卷(四) 1-5.DABDB 6-10.CDBDB 11-15.BDBDD 16-20.BBBDD 21-25.BCCAA 26.(1)核孔(2)E (3)内质网(4)B→C→M→G→N (5)胞间连丝(6)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7)中心体 27.(1)细胞核的亚显微(2)核孔多(3)1、4 (4)DNA 双缩脲试剂 (5)末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不能解旋(6)线粒体 28.(1)原生质层 2 4 (2)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3)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①高②降低③乙 29.(1)[甲]磷脂(2)被动运输(或协助扩散)(3)A被动运输 B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或完全不吸收,主动运输 30.(1)主动运输 I-的吸收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2)乙载体蛋白数量和能量供应 (3)该毒素抑制了Mg2+载体蛋白的活性(4)选择透过性

江苏高考生物试题和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 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 2.下列关于探索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 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 标记 3.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琢鄄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 个肽键 B.蛋白质是由2 条或2 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

C.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 D.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4.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 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 C.苏丹芋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 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 5.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下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 B.转速150 r/min 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冶型 C.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 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 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 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踿踿的是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高三生物期末测试卷

高三生物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起着调节、控制物质与能量代谢的作用。下列关于人体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膜岛素作为信息分子可催化细胞中糖类物质的氧化分解 B. 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使其兴奋或抑制 C. 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可作为信息分子作用于脑干细胞 D. 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答案】D 【解析】膜岛素分子有调节作用,无催化作用;神经递质也可作用于肌肉或腺体细胞,引起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会产生CO2 ;T 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促进B 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故选D。 2. rRNA和RNA聚合酶是人体细胞内的两种重要的大分子物质,下列有关二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A.rRNA的单体是核糖核昔酸,RNA聚合酶的单体是氨基酸 B.二者都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二者的合成场所不同且合成都需要ATP水解供能 D.二者都可以自由进出核孔 【答案】D 【解析】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与翻译过程,离不开rRNA和RNA聚合酶的参与。B是正确的。rRNA 在细胞核的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核糖体亚基),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RNA 聚合酶则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合成后由核孔进入细胞核参与DNA 转录成RNA 的过程。D是错误的。 3. 经研究发现,豌豆种子中含有的SBEI酶能够催化淀粉的合成,SBEI酶受SBEI基因控制合成。皱粒豌豆种子中SBEI基因中插入了少量碱基对导致SBEI酶不能合成,从而不能合成淀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皱粒豌豆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浙江省考试院高三生物测试卷试题浙科版

测试卷生物 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产生于线粒体外膜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B.植物体内的葡萄糖是植物细胞直接利用的能量载体 C.水体的pH影响藻类的细胞呼吸而不影响光合作用 D.叶片中各种色素的含量多少与植物的种类和发育阶段有关 2.在“稻-鸭-鱼”生态工程中,水稻为鸭和鱼提供了荫蔽条件和适宜的生存环境,鸭的粪便可作为鱼的饵料,鸭和鱼可减少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其活动又可增加水中的氧含量。 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B.促进了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C.成本核算时应包括投入的人工费用 D.水中氧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水稻生长 3.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研究发现,皮肤破损后,抑素释放量减少,细胞分裂加快。伤口愈合时,抑素释放量增加,细胞分裂又受抑制。由此推断 A.抑素对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 B.皮肤细胞培养时,加入一定量的抑素有利于细胞分裂 C.抑素能抑制皮肤细胞G2期的活动,使其细胞周期缩短 D.抑素抑制DNA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胞分裂 4.据研究,抗青霉素葡萄球菌是一种突变型。将未接触过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结果有极少数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葡萄球菌在相同培养基中经多代培养后,对青霉素的抗性明显增强。原因是 A.青霉素在葡萄球菌内的增加提高了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抗性 B.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C.葡萄球菌的定向突变提高了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D.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是在使用青霉素后产生的 5.下列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相关结构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坐骨神经中有许多条神经纤维 B.神经系统中有支持(胶质)细胞 C.突触后膜受前一个神经元树突末梢的支配 D.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脊髓 6.一位B型血且色觉正常的女性,其父亲为O型血且患红绿色盲。该女性与一位O型血且色觉正常的男性结婚。从理论上预测,他们所生的子女 A.男孩均为O型,且色觉正常 B.女孩均为O型,且色觉正常 C.男孩为B或O型,且色盲的概率为1/2 D.女孩为B或O型,且色盲的概率为1/2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2020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备考第五单元分子与细胞综合检测教师用卷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五) 第五单元《分子与细胞》综合检测 (90分钟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带状疱疹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皮肤病,也被称为“串腰龙”或“缠腰火丹”。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与原核生物均有无膜细胞器 B.在进化上,病毒晚于单细胞生物出现 C.病毒体内只有A、C、G、T四种碱基 D.病毒通过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解析:病毒无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器;病毒是寄生生活,晚于单细胞生物出现;病毒体内的核酸可能是DNA或RNA,不一定有A、C、G、T四种碱基;病毒通过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答案:B n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图,其中二硫键“-S-S-2.右图是由”是一种连接蛋白质中两条肽链之间的化学键(-SH+-SH→-S-S-+2H)。则 n-2)个氧原子( A.该蛋白质至少含有n-2)个水分子( B.合成该蛋白质时生成n+2)个羧基该蛋白质至少含有C.(n-4)个氢原子 D.该蛋白质水解产物增加(2解析:如图所示,该蛋白质由两条多肽链和一个环状肽组成。由结构分析可知,该蛋白质nn-2)个水分子;每条肽链(除环状肽外-2)个肽键,故合成该蛋白质时生成()含有(至少含有1个羧基,故该蛋白质至少含有2个羧基;每个肽键中含1个氧原子,每个羧基含有2个氧原nnn-2)分子水,破+2)个氧原子。该蛋白质水解时需加入子,故该蛋白质至少含有2+2×2=(-(nn个氢原子。-2)+4=2,故该蛋白质水解产物增加2×( 坏两个二硫键需要4个氢原子答案:B 3.核酸已经成为刑侦人员侦破案件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DNA能携带遗传信息 B.DNA、RNA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场所不同 C.核酸与遗传、变异有关,与催化作用无关 D.生物体细胞中的核酸均由两条核苷酸长链构成 解析: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核酸在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极少数酶的化学成分为RNA;绝大多数生物体细胞中的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 答案:B 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4.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A.RNA分子中存在核糖 B.核糖、半乳糖含六个碳原子,属于单糖

2020-2021年浙江高考生物7月选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 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氟利昂大量逸散到大气层中会直接导致() A.臭氧层破坏 B.酸雨形成 C.水体污染 D.温室效应 2.下列关于生物体中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的结构单元是蔗糖 B.胆固醇是人体所需的物质 C.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 D.人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RNA 3.某DNA片段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胞嘧啶 B.②表示腺嘌呤 C.③表示葡萄糖 D.④表示氢键

4.溶酶体是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的细胞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断裂后的囊泡结构可形成溶酶体 B.中性粒细胞吞入的细菌可被溶酶体中的多种酶降解 C.溶酶体是由脂双层构成的内、外两层膜包被的小泡 D.大量碱性物质进入溶酶体可使溶酶体中酶的活性发生改变 5.对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不会感染各种流感病毒 B.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 C.接种破伤风疫苗比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可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 D.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6.下列关于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厌氧呼吸产生的ATP比需氧呼吸的多 B.细胞的厌氧呼吸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嵴上进行 C.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丙酮酸 D.若适当提高苹果果实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会增加酒精的生成量 7.下列与细胞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增加,使其容易在组织间自由转移 B.高等动物衰老细胞的线粒体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减小,呼吸变慢 C.高等植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是通过编程性细胞死亡实现的D.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这些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上海市2020年高中生物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2020年高中生物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90分,考试时间40分钟。其中第7~10题为必答题,第11~12题为选考题。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 遗传学的研究使人们对基因的认识经历了多个重要的阶段。下列对科学家的研究或成果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A. 孟德尔提出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遗传物质 B. 摩尔根的研究表明基因的物质载体是染色体 C. 科学家普遍认为基因是决定蛋白质结构中氨基酸序列的遗传物质单位 D.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2.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物质或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受体只存在于细胞膜且具专一性 B.载体只存在于细胞膜且具专一性 C.胞体是反射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3. 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实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验的成败,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不 正确的有 ①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适宜用作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 ②以人的成熟红细胞为观察材料可以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用过氧化氢为实验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④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加无水碳酸钠作为提取液 ⑤以淀粉和蔗糖为实验材料探究淀粉酶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作指示剂进行鉴定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4. 图是某自然区域中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高三生物复习测试试卷

高三生物复习测试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考试时量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答题时,请教师将选择题的答案代号写在第5页相应栏目中,简答题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生物教育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本部分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两道大题,共135分。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代号填入第5页答题栏内,共28道小 题,每小题3分,共计84分) 1.“久处兰室,不闻其香”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性B.应激性?C.反射D.遗传性 2.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 B.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 C.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 D.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3.甲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 布情况。当用某种化合物处理该细胞并培养几小 时,DNA含量的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化合物所起的 作用是: A.抑制DNA复制的起始 B.刺激不受控制的细胞分裂 C.在任何阶段都抑制DNA的复制 D.抑制细胞质分裂 4.将少量酵母菌接种于恒定容积培养液中进行培养,下列曲线对应的物质或结构正确的一组是 1 2 3 4 A RNA 蛋白质DNA 菌体 B DNA RNA 蛋白质菌体 C 菌体蛋白质RNA DNA D 蛋白质DNA菌体RNA 5.近年来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逐渐增大,地表紫外线照射量增加。紫外线为高能量光线,在生物体 内易激发超氧化物形成,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据此分析,植物短暂暴露在高紫外线条件下,光合作用能力立即明显受到抑制的原因主要是 A.光合作用酶受到破坏B.囊状膜受到破坏 C.暗反应受抑制 D.DNA受到破坏6.去年7月,四川资阳市发现20多名感染“猪链球菌”患者。菌体裂解释放类毒素,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症。从病愈患者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猪链球菌”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类毒素是大分子化合物,抗毒素是小分子化合物 B.类毒素是一种抗原,抗毒素是一种抗体C.类毒素是一种过敏原,抗毒素是一种抗原 D.抗毒素是效应T细胞产生的一种淋巴因

【市质检-生物】内江市2020届高三在线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3月)

内江市高2020届自测试题 (生物)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农作物苗期缺氮往往表现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薄而小、叶色缺绿发黄等症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氮既是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又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之一 B.农作物苗期缺氮症状可通过及时补充适量氮肥来得到缓解 C.氮在细胞中可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ATP、叶绿素等化合物 D.氮肥施用过量,会导致作物根系吸收氮素过多出现“烧苗”现象 2.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中产生了过量运动神经元,神经元如果无法接受足够量的神经生长因子(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则会发生细胞凋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神经元凋亡 B.可用台盼蓝染色判断神经元是否死亡 C.细胞凋亡只发生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 D.运动神经元的凋亡不需要其细胞表面受体的参与 3.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运用了对比实验 B.对比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的结果通常都是事先未知的 C.对比实验往往没有对照组,而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 D.对比实验中因变量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无关变量只需相同即可 4.下列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A.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促进其成熟 B.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芹菜植株,可以明显提高其产量 C.青鲜素可用于延长马铃薯、大蒜等贮藏期,其残留不会损害人体健康 D.利用高浓度2,4-D 作除草剂,可抑制甚至杀死玉米田间双子叶植物杂草 5.2019年7月,澳大利亚因高温、干旱天气爆发了森林大火,持续燃烧数个月,使当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火灾过后的森林中进行的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B.火灾加快了生物群落中碳的释放速率,破坏了碳循环平衡 C.火灾后森林中物种丰富度降低,生物群落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更高 D.森林局部火灾后仍能逐步恢复原状,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6.下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Ⅰ3个体不含该病致病基因。以下分析正确 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与抗维生素D 佝偻病相同 B.Ⅱ3个体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其祖父或祖母 C.图中一定为杂合子的个体有Ⅰ2、Ⅰ4、Ⅱ2 D.要判断Ⅲ1个体是否患该病,可先用B 超筛查

成都高新区高2016级高三12月理综合测试生物题与答案

高新区高2016级高三12月理综合测试生物题 生物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6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细胞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A.细胞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B.人体细胞O2/CO2的比值,线粒体比细胞质基质低 C.神经纤维膜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低 2.埃博拉病毒(EB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其引起人类发生的埃博 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目前该病毒 已经造成超过4000人死亡。如图是该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所发生的免疫 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①对埃博拉病毒有特异性识别作用 B.埃博拉病毒中存在A-U、G-C间的配对 C.人体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会发热,调节患者体温的中枢是大脑皮层 D.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浆细胞会分泌相应抗体但不进行增殖 3.若测定A、B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 率结果如下图所示。对照实验是在30 ℃时进行的。下列错误的是: A. A、B两种植物中,最可能原产于热带地区的是B 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气温由40℃升至45℃的过程中,植物B的叶绿体中ATP的合成速率降低 C.对A、B植物而言,相对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对高温较为敏感,导致植物A受热致死的临界温度是57℃左右 D.水果在生长季节如果长期处于不致死的高温环境中,甜度会较低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几项 ①从根本上说,人类遗传病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②无子番茄的无子性状不能遗传,无子西瓜不可育但无子性状可遗传 ③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④真核细胞中,转录出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 ⑤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的tRNA由3个核糖核苷酸组成 ⑥杂交育种都需要很长的时间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5.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