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船舶吃水的问题
关于船舶吃水的问题

结构吃水是指该船设计时,船体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吃水,只在船舶结构设计过程中使用.设计吃水是指设计状态下,船舶满载时所对应的吃水,此时空船重量等一些数值都是估算出来的.满载吃水是指船舶建造完成后,满载时对应的吃水结构吃水就是船舶结构能承受的最大吃水,简单说在做强度计算时采用的是结构吃水而不是设计吃水。
结构吃水的提出有很长时间了(应该有30年)。
现在说来很简单,但这个概念有一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一开始,结构吃水比设计吃水大得不是很多,常常是200-300mm,是船厂选取的,作为设计裕度用来保证船东在载重量上的要求,与所装载的货物性质无关。
后来,这个概念被船东加以发挥,使结构吃水大大增加,现代船舶的结构吃水有大出设计吃水3m多的。
船东是从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加大结构吃水的。
过去各种使费例如港口使费常按吃水来收取,由于没有结构吃水的概念,所以按设计吃水收取。
因此船东为了少付钱就要求船厂保持设计吃水不变而加大结构吃水,这样做载货量增加但港口使费不增。
后来港口当局采取措施扼制,但结构吃水仍然保留着,船舶在装载轻抛货时用设计吃水,装载重货时用结构吃水,使得港口收费更加合理,船东仍然可以节省费用。
应该这样说,结构吃水和过去的“遮蔽甲板”一样,都是船东为了节省港口使费的产物如果“结构吃水”和“设计吃水”相同又会如何?这样的设计不行吗?没有规范或公约这样规定吧?答案是:当然可以!从船舶的经济性考虑,取结构吃水与设计吃水相同是最好的!如果各位注意一下当今国外的一些设计图纸上标注就可以发现:当今的船舶结构图纸上都是只标注有“结构吃水”。
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设计吃水”就是“结构吃水”了。
当然一些船舶同时也会标注有“夏季吃水(Summer Draft)”,但这个吃水与“结构吃水”是相同的。
当然,这样的设计在校核船舶的结构、干舷和稳性时,都是取这一吃水进行校核的。
总结:最专业的、精到的设计应该是:只标注“结构吃水(Scantling Draft)”和“夏季吃水(Summer Draft)”!“结构吃水”是针对船级社的;“夏季吃水”是针对法规或公约的。
船舶吃水差保证及调整—吃水差基础知识

B.减少首部甲板上浪,保证主机均衡工作,便于驾驶台瞭望。
2.万吨级货船的吃水差值 满载时要求 t = -0.3~-0.5 m; 半载时要求 t = -0.6~-0.8 m ; 轻载时要求 t = -0.9~-1.9 m。
3.大吨位船舶要求平吃水,以免搁浅,也有利于在吃水受限的情况下多 装货。
船舶吃吃水与尾吃水的差值
t = dF - dA
当t = 0时,称为平吃水(Even keel); 当t > 0时,称为首倾(Trim by head); 当t < 0时,称为尾倾(Trim by stern)。
二、吃水差对船舶的影响
1.影响船舶操纵性、快速性和耐波性。 2.船舶稳性。 3.船体纵向受力状况。 4.影响装载量。 5.部分港口使费的支出。 6.影响码头装卸。
快速性
操纵性
耐波性等
首倾时
轻载时螺旋桨沉深比 下降,影响推进 效率。
轻载时舵叶可 能露出水面, 影响舵效。
满载时船首容易上 浪。
过大尾 倾时
轻载时球鼻首露出水 面过多,船舶阻
水下转船动力 点后移,回
轻载时船首盲区增 大,船首易遭海
力增大。
转性变差。
浪拍击。
三、对船舶吃水及吃水差的要求
1.船舶航行时要求有一定的尾倾
船舶吃水术语

船舶吃水术语1. “吃水深度”- 嘿,你知道船舶的吃水深度不?这就好比人站在泥地里,脚陷进去多深一样。
船在水里,吃水深度就是船身没入水中的垂直距离。
比如说那艘大货船,装满了货物,吃水深度就比空载的时候深得多。
要是吃水太深,在浅水区可就麻烦喽,就像个大胖子想挤进窄小的门,那肯定是挤不进去的,搞不好还会搁浅呢。
2. “平均吃水”- 平均吃水啊,这可是个很实用的术语呢。
想象一下,船就像一个长长的面包,有的地方沉下去多一点,有的地方少一点,把这些不同地方的吃水情况平均一下,就是平均吃水啦。
像那种长长的油轮,船头和船尾的吃水可能不一样,这时候平均吃水就能告诉我们船整体大概在水里的状况。
要是不了解这个,就像你给一群人分蛋糕,都不看看平均每人能分多少,那肯定会乱套的。
3. “设计吃水”- 设计吃水可是船舶出生就定好的一个重要指标呢。
这就像你买鞋子,有个标准尺码是最适合的。
船在设计的时候,工程师们就根据它的用途、载货量等定好了设计吃水。
比如说一艘渡轮,它的设计吃水是为了能在日常运行的水域里安全行驶,并且能搭载适量的乘客和车辆。
如果超过了设计吃水,哎呀,那可就像你硬要穿小一号的鞋子,难受不说,还可能把鞋子撑坏了,船也可能面临危险呢。
4. “满载吃水”- 满载吃水一听就知道啦,船装满东西时候的吃水状态。
你看那艘运煤船,每次装满了煤,船就像一个吃饱了的大怪兽,深深地扎进水里。
满载吃水是船舶载货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要是一艘船满载吃水比预计的浅,就像你去超市买东西,本来能装一大袋,结果只装了半袋就满了,要么是东西少了,要么就是船的空间没利用好。
这可不行啊,对于船主来说就亏大了。
5. “空载吃水”- 空载吃水呢,就是船什么都没装的时候在水里的吃水情况。
就像一个空瓶子放在水里,只占了一点点空间。
一艘船空载吃水很浅,在港口的时候就比较灵活。
我有个朋友是码头工人,他就说看到空载的船像个轻巧的小鸭子在水里晃悠。
但是可别小看这个空载吃水,它也能反映出船本身的一些特性呢,就像你看一个空盒子,也能知道它大概能装多少东西的感觉。
轮机管理船舶吃水错题

轮机管理船舶吃水错题引言船舶的吃水是指船体处于水中时,船体下沉的深度。
合理管理船舶吃水对保证船舶的安全运行、降低沉船风险、提高航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轮机管理船舶吃水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分析可能出现的错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船舶吃水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船舶吃水是船体浸入水体的深度,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 船舶的载重量:船舶装载的货物数量和重量决定了船舶的吃水深度。
吃水深度越大,说明船舶所承载的货物越多。
2. 船舶结构和设计:船舶的船型、船体材料、船舶的前后部分设计,都会影响船舶的吃水情况。
不同的船舶结构和设计会导致吃水深度的差异。
3. 运载物的稳定性:船舶在水中的浮力和容积决定了船舶的稳定性和浮力,进而影响船舶的吃水深度。
4. 船舶经营管理的合理性:船舶的运营管理对吃水深度的控制也起到关键作用。
船舶吃水常见的错题及解决方案1.错题:船舶吃水超出设计值,导致超载。
解决方案:在船舶装载货物前,严格按照设计值确定船舶的最大吃水深度,并对船舶进行称重,确保不超过设计的载重量。
船舶管理人员应监督和控制装载操作,确保负载始终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船舶超载。
2.错题:船舶吃水过浅,影响船舶的航行性能和安全性。
解决方案:船舶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船舶的吃水进行测量和检查,确保船舶的吃水深度符合航行要求。
如果发现吃水过浅,应及时采取措施,如适当卸载货物或重新调整货物的分配,以确保船舶的吃水深度满足航行需求。
3.错题:船舶吃水过深,影响船舶的稳定性。
解决方案:船舶管理人员应控制船舶的装载量,避免过度装载,导致船舶吃水过深。
同时,船舶管理人员应确保船舶的结构和稳定性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以确保船舶在吃水深度正常情况下拥有良好的稳定性。
4.错题:船舶吃水过深或过浅,导致能源消耗和航行效率降低。
解决方案:船舶吃水的深度会影响船舶的水动力性能,进而影响到能源消耗和航行效率。
船舶管理人员应合理调整船舶的吃水深度,以达到最佳的航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简述船舶吃水对船舶操纵的影响。

简述船舶吃水对船舶操纵的影响。
船舶的吃水是指船舶在水中的下沉深度,也就是船体下部在水中的浸没部分。
船舶的吃水对船舶操纵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释。
1. 稳定性影响:船舶的吃水会直接影响其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船舶的稳定性随着吃水的增加而增强。
较大的吃水可以提供更大的浮力,使得船舶更难倾覆或失去平衡。
然而,过大的吃水也可能降低船舶的稳定性,因为过高的重心可能导致倾覆风险。
2. 操纵性影响:船舶的吃水对操纵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较大的吃水可以提供更好的船舶操纵性能,因为它可以增加船舶的侧向稳定性和舵效。
此外,较大的吃水还可以降低船舶在海浪中的受力和纵向运动,从而提高操纵的可靠性和舒适性。
3. 速度影响:船舶的吃水也会对船舶的速度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较小的吃水可以减少水的阻力,从而提高船舶的速度。
然而,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吃水也可以提高速度,因为它可以减少波浪对船舶的阻力。
但是,如果吃水过大,会增加摩擦阻力和波浪阻力,从而降低船舶的速度。
4. 水深限制:船舶的吃水还受到水域深度的限制。
如果船舶的吃水超过了水域的最大深度,船舶将无法通过该水域。
因此,船舶的吃水必须小于或等于水域的最大深度,以确保船舶的安全航行。
综上所述,船舶的吃水对船舶操纵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涉及到船舶的稳定性、操纵性、速度和水深限制等方面。
船舶设计和操作中需要合理考虑和控制船舶的吃水,以确保船舶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船舶吃水计算方式

船舶吃水计算方式
船舶吃水是指船舶在水中的部分深度,即船体下沉的深度。
船舶吃水的计算方式如下:
1. 定义船舶结构:确定船舶的几何形状和主要结构特征,包括船身形状、各部分尺寸和凸起物等。
2. 确定吃水线:吃水线是船舶在水面下沉的深度。
根据船舶的设计要求和航行条件,确定吃水线的位置。
3. 计算留用余量:留用余量是指船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为避免意外情况,在吃水计算结果上额外增加的安全余量。
常见的留用余量为1%至5%,根据船舶设计和航行要求确定。
4. 考虑舱内载荷:如果船舶携带货物或燃料等,需要考虑舱内的载荷对船舶吃水的影响。
根据舱内载荷量和其在船舶上的位置,进行相应的计算和调整。
5. 进行吃水计算:根据船舶的几何形状、吃水线位置、留用余量和舱内载荷等信息,进行吃水计算。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船舶在水中下沉的深度。
需要注意的是,船舶吃水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如船舶的稳定性、浮力平衡等。
因此,船舶的吃水计算通常由专业的船舶设计师或工程师进行。
简述船舶吃水对船舶操纵的影响。

简述船舶吃水对船舶操纵的影响。
【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一、船舶吃水对船舶操纵的影响简述1.船舶吃水的定义及其意义2.船舶吃水对船舶操纵的影响表现3.影响船舶吃水的主要因素4.船舶吃水在船舶操纵中的应用二、船舶吃水对船舶操纵的影响的具体表现1.船舶吃水对航道选择的影响2.船舶吃水对港口适应性的影响3.船舶吃水对避让行动的影响4.船舶吃水对靠泊和离泊的影响三、影响船舶吃水的主要因素1.船体设计2.船体材料3.船体结构4.船体建造工艺四、船舶吃水在船舶操纵中的应用1.船舶吃水在选择航道中的应用2.船舶吃水在港口适应性中的应用3.船舶吃水在避让行动中的应用4.船舶吃水在靠泊和离泊中的应用正文(篇1)船舶吃水是衡量船舶在静水中浮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船舶操纵的重要因素之一。
船舶吃水指的是船舱内水面与船桥面之间的距离,它决定了船体的浸入水中的深度。
目录(篇2)一、船舶吃水对船舶操纵的影响1.船舶吃水的定义2.船舶吃水对船舶操纵的影响3.影响船舶吃水的主要因素4.船舶吃水与航道水深的关系5.船舶吃水与船体结构的关系二、船舶吃水对航道安全的影响1.船舶吃水对航道安全的影响2.船舶吃水对船只操纵性的影响3.船舶吃水对航道清理的影响三、如何解决船舶吃水与航道水深不符的问题1.如何降低船舶吃水对航道安全的影响2.如何处理船舶吃水与航道水深不符的问题3.如何加强船只的操纵性,以适应不同的航道环境正文(篇2)船舶吃水对船舶操纵有着重要的影响。
船舶吃水是指船体底部与水面的接触面积,也就是船体的吃水量。
船舶吃水对船舶操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船舶吃水会影响船只的操纵性。
当船只吃水增加时,船只的浮力也会增加,这会导致船只的稳定性增加,但也会使船只的操纵性变差。
当船只吃水减少时,船只的浮力也会减少,这会导致船只的稳定性降低,但也会使船只的操纵性变好。
因此,船舶吃水对船只的操纵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船舶吃水还会影响航道的安全。
船舶吃水差解析

装载状况
装载状况对船舶吃水差的影响显著。当货物、燃料和人员等载荷增中,合理的配载和安排能够减小吃水差的影响。例如,通过合理安排 货物和燃料的位置,可以降低船体中心部位的载荷,减小吃水差。
风浪
风浪对船舶吃水差的影响取决于风浪的大小、方向和持续 时间。强风或巨浪可能导致船体振动和摇摆,增加船舶的 吃水差。
船速对吃水差的影响还与船型和水域 环境有关。例如,在浅水区域,高速 航行可能导致船底与海底的摩擦增加 ,进而影响船舶的吃水差。
船型
01
不同船型对吃水差的影响不同。 例如,球鼻艏船型的船舶在航行 时会产生额外的兴波阻力,导致 船体下沉和吃水增加。
02
船型的吃水差特性还与其设计、 结构和材料有关。例如,采用双 层底设计的船舶能够提供更好的 浮力支撑,减少吃水差。
06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船舶吃水差的形成与船舶装载状态、 航道水深、船舶操纵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合理的装载和操纵可以减小吃水 差。
船舶吃水差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复 杂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综 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预测和控制。
船舶吃水差对船舶航行安全和经济效 益具有重要影响,过大的吃水差可能 导致搁浅、触礁等事故,同时增加船 舶阻力、降低航速。
开展船舶吃水差对船舶操纵性 能和经济性能的影响研究,为 船舶设计、航道规划、港口建 设等领域提供更加全面的技术 支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 进船舶吃水差的研究进展和应 用推广,提高全球航运的安全 和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解析船舶吃水差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 和变化规律,为船舶设计、建造和运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 指导。
船舶吃水差的概念
船舶吃水差是指船舶在正浮状态下, 船体在不同位置所浸入水中的深度不 一致的现象。通常情况下,船的前部 浸入水中较深,后部浸入水中较浅, 形成所谓的“抬头”或“埋头”状态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