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素材:生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恋爱话术”是骗傻瓜的又一桩生
意
“不会和女生聊天?找不到女朋友?大数据告诉你怎么回答。”近
日,一些“高情商交友聊天软件”打出了让不少单身男士心动的广告语,
引发了网友热议。有媒体记者探访发现,部分软件中的“话术”驴唇不
对马嘴,甚至是对女性进行侮辱。
好一个“大数据”!如果我们去探究一番,这个世界上到底是哪个
群体对各种“高科技”流行词汇最上心?答案一定是:骗子。反过来,
我们也可以这样倒推:凡是没有确凿依据就吹嘘自己是“大数据”“人
工智能”的,十有八九都是骗子们的生意。眼下引发热议的这些吹嘘基
于“大数据”而开发的所谓“恋爱话术”APP,说白了就是欺骗傻瓜的
又一桩大生意。
别说没有什么“大数据”的事儿,就算是真有所谓大数据,它对真
正的恋爱也几乎帮不上一丝一毫的忙。恋爱是什么?恋爱就是一对男女
之间情投意合的交往过程,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跟另一个活生生的人之间
的相识相知相恋。它是两个灵魂的坦诚相见,靠别人教,靠高科技帮,
都是很扯的事。即便“恋爱专家”贾宝玉亲自出马,教会薛蟠说几句
“我为的是不辜负我的心”,一转身,呆霸王脱口而出的仍然不过是
“一只蚊子哼哼哼”。
既然如此,有人还要处心积虑地推出什么“恋爱话术”APP,是不
是吃饱了撑的呢?也不。所有的骗子都认定了,这个世界上除了正常人
之外,还有一些傻子。这些傻子,在赚钱的问题上,不相信“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却愿意盲从“天上掉馅饼”。同样,在婚姻家庭的问题上,
他们也不愿意走正常交往的大路,非要相信什么“话术撩妹”。互联网
“长尾理论”告诉我们,韭菜永远割不完,傻子永远教不聪明,所以骗
子的生意永远都有得做。
除了真傻瓜之外,网上当然也不缺乏一些心里常常装着暧昧的人。
这些APP说好了是“恋爱话术”,憋着一肚子坏去使用它们的,却未必
都是找不到女朋友的大龄男青年。要不说“三观”很重要呢,不正常的
“三观”往往会影响智商。这些“话术”APP聊不到三句,就会动员用
户办会员、听讲座、请“专家”代聊,正经人一看就知道这些下三烂的
行为只是为了骗钱。之所以有人还要勇往直前,说穿了就是被“撩妹”
的火烧昏了头。
说来也奇,既然是谈恋爱的辅助APP,帮助男生也应当帮助女生才
对。可是,几乎所有的此类APP所设定的用户群体都是男性,而女性偏
偏都只是它们用“话术”来蒙骗的对象。从此之后,上网聊天的女生们
可都擦亮你们的眼睛吧。你以为自己遇到了一个口吐莲花、机智幽默的
白马王子,说不定只是抠脚大汉买了一个APP。话说,真到了这般田地,
APP们也算没有骗人。以骗子们的智商和心性,这怎么可能?
拒绝“二选一”才能“让天下没有
难做的生意”
10月1日,三只松鼠通过微博发表声明称:未在拼多多开设官方旗
舰店,且从未授权任何经销商及店铺在拼多多进行售卖。对此,拼多多
方面回应表示:商家被迫发表声明称自己在拼多多平台销售的正品“未
经授权”,压力必然已经山大,拼多多对此表示理解。今年的“双十一”
营销战比去年提前了10天,电商行业“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尚未
实现,但形势比人强。(10月2日 观察者网)
目前来看,三只松鼠不是唯一一家发这种声明的商家,美妆品牌韩
后也发表了类似声明,与拼多多撇清关系。而类似的套路也在几个月前
上演,今年“618”前夕,美的、九阳、苏泊尔先后发表声明称将关闭
拼多多旗舰店,该消息被广泛投放和传播。
原因何在?毫无疑问,是商家可能遭遇了某些电商平台的“二选
一”。有电商业内人士透露,在“二选一”力度空前的状况下,要想报
名强势平台的“双十一”活动,前置条件是“通过包括发表声明在内的
各种方式”,公开宣告并没有在其他平台授权开店。之后,相关电商平
台会投入资源对商家声明进行大规模渲染传播,以影响消费者的视听,
从而达成自身的商业目的。
因为一己之私就强制相关品牌商家“二选一”,完全无视相关品牌
商家的自身权益、无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弱弱问一句,这是否符合“开
放、平等、协作、快速、分享”的十字互联网精神?
毫无疑问,对于商家而言,“二选一”之后,自身利益的缩水是非
常明显的。可以预见的是,与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撇清关系的声明一出,
自然也会一定程度消解消费者在拼多多上购买相关品牌商家产品的热
情,进而让商家销售量减少、利益受损。这不仅是对商家信誉的公然侮
辱,也是在给人家平台泼脏水。
别以为在这场“二选一”游戏中,受伤的只有那些被搞得心力交瘁
的商家,更有背后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及其家庭。如果相关商家被强
迫退出一个电商平台,那损失更是不可估量。据相关知情人透露,有些
商家退出平台之后,动辄就会裁员。这背后,是多少父母失业?是多少
孩子陷入成长的困境?是多少家庭陡生变故?
谁都知道,偏激的“二选一”,既影响着公平竞争,伤害着行业环
境,也不利于消费市场的扩大与升级,更是在给相关个体和社会“添
乱”。这背后,透露出的是深深的个体无奈、商家无奈,甚至影响社会
的和谐与稳定,值得警惕和深思。
明眼人不难看出,“二选一”背后,其实是追求普惠、人为先、更
开放的“新消费主义”,与加强品牌商渠道管控的“新零售主义”之间
的博弈。从经济学角度看,博弈本无可厚非,背后的最大受益者也本该
是消费者,而不是让商家生意难做、让消费者受到伤害。
进一步看,“新零售”与“新消费”之间当然可以博弈,但不应该
从具有垄断属性的“二选一”行径开始,因为这会伤到无辜的企业、消
费者、商家和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任何企业与平台,都不能凌驾于
法律之上、凌驾于商业道德与公共利益之上。
目前,电商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电商平台
不得有限制竞争的行为,第三十五条强调平台对经营者不得进行不合理
限制。但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法律虽然已亮剑,但让“二选一”现象真
正成为历史,仍任重道远。法律仍需进一步明确细化,相关的执法和司
法也需要更加严苛规范,这仍不可懈怠。
1994年4月20日,互联网的历史上浓墨重彩地记下了这样一笔——
这一天,我国通过一条64K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了互联网世界,开启了
中国20年高歌猛进的网络变迁。如今,电子商务、互联网精神,早已
深植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因素,才让商家更容易销售
产品、赚到更多的钱,让消费者更容易买到心仪的商品,让每一个身处
其中的人都能够受益,“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成为一个激动人心
的梦想。
然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不该仅仅是一句口号、不该仅
仅是窗前的明月光、不该仅仅是一个无法抵达梦想。互联网+时代,要
让梦想照进现实。
“乔碧萝事件”收官,审丑生意链
咋办?
8月1日凌晨,斗鱼直播平台就其平台主播“萝莉变大妈“事件发
布处理公告,经平台调查核实,该事件系主播“乔碧萝殿下”自主策划、
刻意炒作,并永久封停主播“乔碧萝殿下”直播间,下架所有相关视频,
并关闭主播个人鱼吧。(8月1日《南方都市报》)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萝莉变大妈”的戏码——你以为是穿帮的
大妈傻,结果吃瓜群众才是最傻的一波韭菜。真相就是,事主“乔碧罗
殿下”自称花28万炒作,露脸并不是平台的BUG,而是自己故意为之,
就是为了出现话题和关注度。这网络盛世果真如其所愿:据了解,该直
播间关停之前,“乔碧萝殿下”通过此次炒作已然收获了过百万的关注
量。
人世间的成语已经概括不了眼球效应下的“审丑生意”了:弄丑、
露拙、示劣、装弱,让围观者在虚荣的优越感里狂欢,最后,粉墨登场
的小丑在这场狂欢中收割沸腾的流量。究竟谁比谁傻呢?就像歌里唱的,
“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这羞愤的酸爽度,让人怀疑自己的智商。
“乔碧萝事件”至少有两点启示:一是网红不都是“无脑”的,智商税
防不胜防;二是直播这些APP娱乐,容易上瘾,但别入戏太深。
值得注意的是,平台方倒是把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所谓“自主策
划、刻意炒作”,大概是想撇清协助做戏的嫌疑;加上永久封停、下架
所有相关视频等罚单,也能部分地止歇沸反盈天的舆情。不过,不管怎
么说,丑闻是出现在自家平台上的,在分享了粉丝打赏的“赏金”之后
摊手耸肩装没事儿人,这恐怕在情理上都说不过去。更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没有制度约束与预防,封禁了“乔碧罗殿下”这一家,如何确保类
似事件不会翻版重演?
这让人想起2004年左右的芙蓉姐姐,彼时还是“低端审丑”的年
代,但网络推手这个职业已经显山露水出来。尝到甜头之后,后继者就
“突飞猛进”很多,比如凤姐、比如天仙妹妹、比如杨二车娜姆等,遗
憾的是,她们的下场都很美好,有的移民海外,有的收获代言,有的成
了秀场女王。至于网络推手这个行当,胃口越来越大、花活越来越多,
终于弄成了“立二拆四”等典型案例。而今,“乔碧罗殿下”自称花28
万炒作,那么,如果所言不虚,这背后的“审丑生意链”是不是该拎出
来遛遛、顺带着让法治的试纸检测检测?
说得更直白一些:“乔碧萝事件”貌似收官了,但其背后的审丑生
意链还隐身着。一方面,要看看这个“接单”的链条创设过怎样的奇迹;
另一方面,更要看看这个庆父不死的灰黑产业如何做着妖娆的生意。如
果仅仅点到封禁“乔碧罗殿下”为之,估计我们都会深陷在网络怀疑论
的漩涡而认知分裂——谁知道亲眼所见的网络生活,会不会是别人花钱
炒作的一出?
修复网络信任、降低社会成本,就从挖开“乔碧萝事件”背后的审
丑生意链开始吧。
号码标记的“生意”不能这么做
法制日报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名调查记者用自己的手机叫
了一辆出租车,一上车司机就问:“你是记者吧?”自己的身份轻易被
识破,这让记者感到很惊讶。司机爽快地告诉他,自己的手机安装有号
码标记软件,这名记者的手机号码已经被公开标记为“记者”,所以一
接到电话就知道了他的身份。
对于调查记者而言,这的确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记者身份被公
开标注,这就意味着暗访工作根本没法开展。不但各种“公关”可能如
影随形,而且有可能对记者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实际上,被一些
号码标记软件“祸害”的人不仅仅是记者。其他媒体的报道显示,一些
普通民众的手机号码莫名其妙地被标记成了“房产中介”“教育培
训”“骚扰电话”“营销电话”等等。这不仅仅导致他们的正常电话被
拒绝接听,而且各种不实的身份标签也弄得他们十分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