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压艇装置

关于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压艇装置
关于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压艇装置

关于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压艇装置

时间:2019/5/17 13:27:56 点击:346

内容提示: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吊艇架上的压艇装置常见的有两种型式,分别压板式和重锤倒钩式两类。(转自宁波海事)...

对于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压艇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救生艇,以避免船舶在大风浪海况航行时救生艇在吊艇架滑道上频繁地发生移动和跳动、撞击吊艇架,甚至跳出滑道。它相当于倒臂式救生艇的固艇索,所以压艇装置的英文名又称lashing plate、lashing unit或是jump stopper。压艇装置不得影响救生艇的正常的自由落水,所以该压艇装置在正常安装情况下,不是紧密压住救生艇艇体的,在使用吊艇架吊放救生艇时能够轻松的被解脱。

目前,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吊艇架上的压艇装置常见的有两种型式,分别压板式和重锤倒钩式两类。

压板式:常见有两种,一种是设置在吊艇架两条滑道上,该装置由压板座架及附属构件组成,压板安装在座架上,设有复位弹簧,压板的一端通过细钢索、转向滑轮、拉环、或与静水压力释放器相连。拉紧压板时,压板与救生艇首尾向垂直,压紧救生艇,松开钢索时,压板由复位弹簧作用使其自动松开。另一种是设置在救生艇艇尾,左右压板直接由松紧螺旋扣和钢索相连,通过松紧螺旋扣进行松开和收紧。

重锤倒钩式:在吊艇架滑道下部横梁上设置有一只重锤式倒钩,通过细钢索、转向滑轮、松紧螺丝扣、拉环、或与静水压力释放器相连。拉紧重锤倒钩钩住救生艇艇底钩,松开钢索时,重锤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倒钩转动而脱开艇底钩。

对于压艇装置的设置,公约中没有明确表述,SOLAS CIII-R13.3提到:存放的救生艇筏应附连于其降落设备。由于船员对压艇装置不熟悉,以及维护保养的缺失,在实际检查中,压艇装置的问题比较多。常见有以下几种:

1. 压艇装置安装不当,与艇体之间存在较大空隙。压艇装置只有紧贴艇体,才能尽可能降低救生艇跳动的幅度,避免救生艇与吊艇架碰撞。比如下图,根据该吊艇架的设计图纸,压艇装置的压艇板与艇体之间是紧贴的,设计图纸中压艇板下缘至底座的距离是252-272cm,而经过实际测量该轮吊艇架压艇装置压艇板下缘到底座距离约为30cm。

2.压艇装置卡死,无法自由转动。如果压艇装置卡死在压紧位置,将阻碍救生艇的正常吊放;如果压艇装置卡死在松开位置,将起不到固定救生艇的作用。

3. 压艇装置控制拉索缺失。没有控制拉索,压艇装置将直接失效。

4.压艇装置复位弹簧失效。部分压艇装置利用弹簧弹力进行复位,由于压艇装置安装位置处不易到达,难以保养,弹簧式压艇装置常常会出现无法复位的情况。

压艇装置只是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吊艇架上的一个小物件,在平时容易被忽视,并且由于它的安装位置通常都在人员难以到达的地方,维护保养起来非常困难,所以经常能发现压艇装置上的各种缺陷。压艇装置虽小,但如果它出现故障,埋下的隐患却不容小觑,所以船员朋友在平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定期检查测试压艇装置的功能性,可结合对救生艇的定期检查同时进行。

2. 对于活动困难的压艇装置,及时做好维护保养,尤其是转动轴和复位弹簧。

3. 对于安装设置不合理的压艇装置,应当及时报修,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实际使用需求安装。

4. 部分重锤倒钩式控制拉索末端还连接有一个静水压力释放器,该静水压力释放器应和救生筏的静水压力释放器一样要求进行年度检修,并在船上留存相应的检修报告。

吊钩的安全要求

吊钩的安全要求 一、吊钩的安全要求 吊钩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因此对吊钩的材料和加工都有严格的要求,不许使用铸造的吊钩,不许用冲击韧性低的材料制作。吊钩分为锻造吊钩和叠片式铆接板钩。锻造吊钩通常用塑性好且不易产生时效应变脆性的20号优质低碳钢整体锻造而成,然后经退火处理;板钩用20号钢、Q235、16Mn钢钢板铆合而成。 吊钩应转动灵活,固定螺母的定位螺栓、开口销等必须紧固完奸,并且吊钩表面应光洁,无剥裂、锐角、毛刺等缺陷。吊钩上的任何缺陷都不得进行焊补,因焊接的高温会引起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金属组织的改变,增加材料的脆性。 二、吊钩的安全检验与安全检查 1.吊钩的负荷试验对于新投入使用的吊钩及使用一段时间的吊钩应做负荷试验,以额定载荷的1.5倍作为试验载荷,载荷悬挂时间不少于10分钟,卸载后不应有永久变形。 对于使用一段时间的吊钩,也可以做负荷试验,确定使用载荷。吊钩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钢丝绳的作用,往往使吊钩表面硬化。为防止这种表面硬化,可每半年到一年作一次退火处理,但必须根据材质控制温度,否则反而会使吊钩金属晶粒变粗,影响使用寿命。对于20号钢制成的锻造钩,退火温度可控制在500℃~600℃,保温后慢慢冷却,这样钢的组织不会发生变化。

2.吊钩的安全检验:吊钩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全面检验,对于频繁使用的吊钩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检验。检验前应用煤油洗净钩体,用20倍放大镜检查危险断面,不得有裂纹、塑性变形、铆钉松动等现象。检验合格的吊钩,其加工面应涂以防锈油,非加工面应涂以防锈漆,并应在低应力区作出不易磨掉的标记。 3.吊钩的安全检查:应根据工作繁重、环境恶劣的程度确定检查周期,但不得少于每月一次。主要检查吊钩有无裂纹、变形及吊钩螺母和防松装置有无松动,检查衬套、心轴、小孔、耳孔以及其紧固件的磨损情况。吊钩装配部分每季度至少要检修一次,并清洁润滑。 三、吊钩的报废标准 1.裂纹:重点是吊钩下部的危险断面和钩尾螺纹部分退刀槽断面,如有裂纹应予报废。 2.由于钢丝绳的摩擦常常产生沟槽,按照规定,危险断面磨损达原尺寸的10%应报废。不超过标准时,可以继续使用或降低载荷使用,不允许用焊条补焊后再使用。 3.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重点是自制的钢筋弯曲的吊钩,容易造成超负荷而引起开口度增加。 4.扭转变形超过10°。 5.危险断面或吊钩颈部产生塑性变形。 6.板钩衬套磨损达原尺寸的50%时,应报废衬套。 7.板钩心轴磨损达原尺寸的5%时,应报废心轴。

申请适任证书的培训、海上资历和考试要求

附件:申请海船船员适任证书的培训、海上任职资历和适任考试要求

注: 1.表中“海上服务资历”一列中规定的海上服务资历须在参加岗位适任培训前取得,其中申请无限航区适任证书职务晋升所要求的海上服务资历至少有6个月是在无限航区的船舶上任职,其余时间可以在沿海航区的船舶上任职;船长和高级船员船上见习需在适任考试所有科目和项目全部通过后进行,并在船上见习记录簿中记载;申请适任证书的航区扩大、吨位或者功率提高的,可以免予船上见习。 2.已持有适用于货物运输船舶适任证书的船员在各类非运输船舶上的海上服务资历可以视为在货物运输船舶的海上服务资历;在两港间航程50海里及以上的客船上服务的船长和高级船员的海上服务资历按照所持适任证书适用的航区、船舶等级确定。 3.申请适任证书航区扩大者,应当持有有效的沿海航区相同船舶等级和职务的适任证书,并实际担任其职务不少于12个月,并完成相应的岗位适任培训;申请适任证书吨位或者功率提高者,应当持有有效的与所申请的吨位或者功率较低一级但航区和职务相同的适任证书,并实际担任其职务满12个月,并完成相应的岗位适任培训。 4.接受航海类教育和岗位适任培训的学员,可以按照以下情形参加适任考试: (1)接受不少于2年的全日制航海类中职/中专及以上教育的学生或者接受不少于2年三副、三管轮、电子电气员岗位适任培训的学员,完成全部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后,可以相应地申请沿海航

区三副、三管轮、电子电气员的适任考试;或者具有不少于12个月的海上服务资历后,可以相应地申请无限航区三副、三管轮、电子电气员适任考试。 (2)接受全日制航海类高职/高专及以上教育的学生,或者完成全日制非航海类大专及以上教育并接受不少于18个月三副、三管轮、电子电气员岗位适任培训的学员,完成全部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后,可以相应地申请无限航区三副、三管轮、电子电气员的适任考试。 (3)经国家海事管理机构认可,教育培训质量良好的航海院校的全日制航海类本科教育学生,完成全部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后,可以相应地申请无限航区二副、二管轮的适任考试。 (4)正在接受航海类教育的学生和三副、三管轮、电子电气员岗位适任培训的学员,可以在毕业或者结业前6个月内相应地申请参加值班水手、值班机工、电子技工适任考试,免于参加相应的值班水手、值班机工、电子技工岗位适任培训。 接受航海类教育或者岗位适任培训的学员通过三副、二副、三管轮、二管轮适任考试后,应当在相应航区相应等级或者低一航区或者低一等级的船舶上完成不少于12个月的船上见习,其中至少应当有6个月是在船长或者高级船员的指导下履行了驾驶台或者机舱值班职责;接受电子电气员航海类教育和适任培训的学员通过适任考试后,应当在相应等级的船舶上完成不少于12个月的船上见习。 5.国家海事管理机构可以认可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良好的航

【CN209740514U】一种防脱钩装置【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466835.4 (22)申请日 2019.04.09 (73)专利权人 苏州勤美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金枫路 151号 (72)发明人 杨程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汇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282 代理人 王月霞 (51)Int.Cl. B66C 1/3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防脱钩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脱钩装置,包括吊 钩、设置在吊钩中部的转动装置以及设置在转动 装置上侧的浮动卡位装置,转轴通过转轴固定夹 固定在吊钩上,支架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前支 架和后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连接,且前支 架和后支架的底端通过连接杆卡接在吊钩钩体 的内部;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中部与转轴固定连 接,且在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中部均背向吊钩钩体 尖端向下形成折弯结构;浮动卡位固定夹固定在 吊钩的杆体上,套筒设置在浮动卡位固定夹背向 吊钩钩体尖端的一侧,浮动头设置在套筒内部, 弹簧设置在浮动头的上方,预紧螺栓设置在套筒 内部且与套筒螺纹连接,预紧螺栓的底部与弹簧 抵接。本实用新型耐用性高、操作便捷,实用性强 且提高了生产效率。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209740514 U 2019.12.06 C N 209740514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740514 U 1.一种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钩(1)、设置在吊钩(1)中部的转动装置以及设置在转动装置上侧的浮动卡位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支架(2)、转轴固定夹(3)、转轴(4)和连接杆(5),所述转轴(4)通过转轴固定夹(3)固定在吊钩(1)上,所述支架(2)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5)连接,且前支架和后支架的底端通过连接杆(5)卡接在吊钩(1)钩体的内部;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中部与转轴(4)固定连接,且在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中部均背向吊钩(1)钩体尖端向下形成折弯结构;所述浮动卡位装置包括浮动卡位固定夹(6)、浮动头(7)、套筒(8)、弹簧(9)、螺母(10)和预紧螺栓(11),所述浮动卡位固定夹(6)固定在吊钩(1)的杆体上,所述套筒(8)设置在浮动卡位固定夹(6)背向吊钩(1)钩体尖端的一侧,所述浮动头(7)设置在套筒(8)内部,所述弹簧(9)设置在浮动头(7)的上方,所述预紧螺栓(11)设置在套筒(8)内部且与套筒(8)螺纹连接,所述预紧螺栓(11)的底部与弹簧(9)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预紧螺栓(11)与套筒(8)之间还设置有螺母(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中部朝向左下侧形成的折弯结构形成有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为1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动头(7)包括上浮动头和下浮动头,在上浮动头和下浮动头之间设置有卡块,所述弹簧(9)套接在上浮动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螺栓(11)底部中心位置形成有槽孔,所述弹簧(9)的顶端位于槽孔内与预紧螺栓(11)抵接。 2

四小证之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题库[教学]

四小证之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题库[教学]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习题集 第01章 第01节 是非题 1、救生艇是一种具有一定浮力、强度、航速、能搭载一定人数、 属具备品比较齐全的刚性小艇。 2、自由降落入水救生艇具有自行扶正功能,并设有喷水系统和不 少于20分钟供气系统。 3、自由降落入水救生艇不一定具有自行扶正功能。 4、救生艇的编号是右舷为单数,左舷为双数,由船首至船尾顺序 编号。 5、救生艇应设有反光带,其长度为30mm,宽度为50mm。在晴朗 夜晚正常天气情况下,反光见距离不小于500m。 6、救生艇的排气管的布置应能防止水进入正常运转的发动机。 7、救生艇按结构形式分类共有三种。 8、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一般不设供气系统。 9、救生艇应处于即可用状态且能在,分钟内降落水面。 10、救生艇的艇机可以为汽油驱动的舷外发动机。 11、救生艇按其建造材料的不同一般可分为:镀锌板、铝合金、玻璃钢三种。 12、救助艇有刚性和充气式两种。 13、一切救生艇应有足够的强度,在超载,,,的情况下,不发生剩余变形。

14、所有发动机启动用的,无线电用的和探照灯用的电池都应设有再充电的设备。 15、救生艇按其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开敞式和封闭式两种。 16、船舶上配备的救生艇必须是机动的。 17、救生艇的空气密闭箱,主要是贮存备品而用的。 18、耐火救生艇依靠非艇机的动力带动水泵从海里抽水供应喷水系统。 19、救生艇纵坐板是供人员划艇的座位,横坐板是供人员乘坐的座位。 20、救生艇应具有一定的剩余浮力,当艇内破漏通海时,仍足以将满载一切属具的救生艇浮起。 21、开敞式救生艇应配备有效的人工排水或自动排水系统/ 22、不具备自行扶正功能的救生艇,在艇底部应设有供人员攀扶救生艇的扶手。 23、船舶若不止一层存放救生艇,其编号顺序为自上至下。 24、救生艇按其具有的功能可分为具有自行扶正功能、自供气功能、 高温耐火功能、自由降落入水等四种救生艇。 25、恓装件是指放置在艇上并随时可用的器材和物品。 26、所有救生艇都必须具备自行扶正功能,在倾俯时能自动扶正。 27、救生艇的装备是指装配在艇上与艇连接在一起的并随时可用的器材或物品。 28、识别救生艇所从属船舶和救生艇号码、标志应能从上空看清。 选择题 1、救生艇按结构形式可分为: 、开敞式、半封闭式、全封闭式 B、旋转式、摇倒式、重力式、

救生艇及吊架布置图设绘通则

救生艇及吊艇架布置图设绘通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救生艇及吊艇架布置图的设绘依据、基本要求、内容要点、图面要求、注意事项、校审要点、质量要求以及附图。 1.2本标准适用于详细设计阶段救生艇及吊艇架布置图的设绘。 2 引用标准及设绘依据图纸 2.1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2 设绘依据图纸 a) 设计任务书; b) 船体规格书(说明书); c) 总布置图; d) 艇甲板结构图; e) 救生设备布置图; f) 救生艇总图; g) 吊艇架总图; h) 救生艇绞车及救助艇绞车(以下简称艇绞车)总图。 3 基本要求 本图系供船级社送审认可图纸,也供船厂施工之用。 3.1 所选用救生艇、吊艇架及艇绞车必须具有船级社的认可证书。 3.2 应按全船救生设备布置图及总布置图与说明书的基本要求结合本船航区所相应的规范规定,确定救生艇、救助艇(或救生艇兼救助艇)、吊艇架、艇绞车及各种救生设备的类型、规格和数量。 4 内容要点 本图样一般应有俯视图、侧视图、横向视图等组成。 4.1 应全面复校总布置图、说明书及救生设备布置图是否符合规范与国际公约要求,例如救生艇额定乘员是否满足?救生艇的登乘甲板集合处面积是否满足?紧急集合的通道是否畅通?进入救生艇的担架在通道处是否顺利转弯及进入救生艇?救生艇存放高度(距轻载航海水线)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艇存放位置距螺旋桨距离是否满足规定要求?等。如果有疑问应与有关设计者协调解

高空防坠落装置技术条件

高空防坠落装置技术条件 1.适用范围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25米及以上杆塔和110千伏及以上线路杆塔防坠落装置,是相关设备的技术条款。 2.采用标准 使用最新颁布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IEC标准,在需方同意时可以使用其他性能更高的标准。行业标准中已对产品质量分等作出规定的条款,供方所提供的产品性能应达到优等品的标准。 3.设备名称及数量(不含损耗) 4.设备规范 4.1 环境条件 ⑴.海拔高度:≤1200米。 ⑵.环境温度: ⑶.最大风速:≤35 m/s ⑷.最大覆冰厚度:5 mm。 ⑸.相对湿度(25℃):≤90%。 ⑹.年雷暴日数:40日。 ⑺.日照强度(风速0.5m/s时):0.1w/cm2。

⑻.抗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地面垂直加速度0.15,同时作用持续三个正弦波,安全系数1.67。 ⑼.安装及运行环境:野外,并应满足需方提出的其它特殊环境要求。 4.2 运行条件 ⑴.额定电压(kV)110及以上。 ⑵.额定频率(Hz) 50 。 4.3标准化要求

上述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条件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上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4.4 主要技术要求 ⑴. 防坠落装置制造应遵守本技术条件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图纸的要求,严格按照Q/GDW 162-2007杆塔作业防坠落装置进行,还应符合现行国家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⑵. 防坠落装置承受安装、维修及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有关机械载荷,并能经受工作温度及环境条件等各种情况的考验。 ⑶. 防坠落装置的安装不能影响电气间隙。导向型防坠落装置的防坠器在不同型式杆塔及部位均能有效锁止。导向型防坠落装置的导轨在不同型式的杆塔及部位均能安装。 ⑷. 防坠落装置与杆塔连接安全可靠、构造简单,不改变或影响杆塔的正常使用,不损害杆塔结构,且能适应目前国内常见的杆塔型式(例如铁塔、钢管塔等)。 ⑸. 金具应采用合适的材料和生产工艺制造。金具材料的选用应符合DL /T 768.(1~7)-2002标准以及有关其他金具材料标准要求,金具制造应严格按照有关金具制造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的生产工艺进行制造。 ⑹. 经镀锌后的可锻铸铁件的外观质量: ⑺. a)铸件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允许有裂纹,缩松等缺陷; b)铸件的重要部位(指不允许降低机械载荷的部位,以产品图样标注为准)不允许有气孔、砂眼、渣眼及飞边等缺陷存在; c)在与其它零件连接不允许有涨砂、结疤、毛刺等妨碍连接及损坏铁塔的缺陷。 ⑻.经热镀锌后的锻制件、冲压件的外观质量: a)冲裁件的剪切断面斜度偏差应小于板厚的十分之一; b)锻件、冲压件、剪切件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开裂和叠层等缺陷; c)锻件、热弯件不允许有过烧、叠层、局部烧熔及氧化皮存在;

吊钩的安全要求

吊钩的安全要求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吊钩的安全要求 一、吊钩的安全要求 吊钩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因此对吊钩的材料和加工都有严格的要求,不许使用铸造的吊钩,不许用冲击韧性低的材料制作。吊钩分为锻造吊钩和叠片式铆接板钩。锻造吊钩通常用塑性好且不易产生时效应变脆性的20号优质低碳钢整体锻造而成,然后经退火处理;板钩用20号钢、Q235、16Mn钢钢板铆合而成。 吊钩应转动灵活,固定螺母的定位螺栓、开口销等必须紧固完奸,并且吊钩表面应光洁,无剥裂、锐角、毛刺等缺陷。吊钩上的任何缺陷都不得进行焊补,因焊接的高温会引起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金属组织的改变,增加材料的脆性。 二、吊钩的安全检验与安全检查 1.吊钩的负荷试验对于新投入使用的吊钩及使用一段时间的吊钩应做负荷试验,以额定载荷的1.5倍作为试验载荷,载荷悬挂时间不少于10分钟,卸载后不应有永久变形。 对于使用一段时间的吊钩,也可以做负荷试验,确定使用载荷。吊钩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钢丝绳的作用,往往使吊钩表面硬化。为防止这种表面硬化,可每半年到一年作一次退火处理,但必须根据材质控制温度,否则反而会使吊钩金属晶粒变粗,影响使用寿命。对于20号钢制成的锻造钩,退火温度可控制在500℃~600℃,保温后慢慢冷却,这样钢的组织不会发生变化。

2.吊钩的安全检验:吊钩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全面检验,对于频繁使用的吊钩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检验。检验前应用煤油洗净钩体,用20倍放大镜检查危险断面,不得有裂纹、塑性变形、铆钉松动等现象。检验合格的吊钩,其加工面应涂以防锈油,非加工面应涂以防锈漆,并应在低应力区作出不易磨掉的标记。 3.吊钩的安全检查:应根据工作繁重、环境恶劣的程度确定检查周期,但不得少于每月一次。主要检查吊钩有无裂纹、变形及吊钩螺母和防松装置有无松动,检查衬套、心轴、小孔、耳孔以及其紧固件的磨损情况。吊钩装配部分每季度至少要检修一次,并清洁润滑。 三、吊钩的报废标准 1.裂纹:重点是吊钩下部的危险断面和钩尾螺纹部分退刀槽断面,如有裂纹应予报废。 2.由于钢丝绳的摩擦常常产生沟槽,按照规定,危险断面磨损达原尺寸的10%应报废。不超过标准时,可以继续使用或降低载荷使用,不允许用焊条补焊后再使用。 3.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重点是自制的钢筋弯曲的吊钩,容易造成超负荷而引起开口度增加。 4.扭转变形超过10°。 5.危险断面或吊钩颈部产生塑性变形。 6.板钩衬套磨损达原尺寸的50%时,应报废衬套。

WWRC海船水手机工适任培训考试和发证管理办法

W W R C海船水手机工适任培训考试和发证管 理办法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中华人民共和国 海船水手、机工适任培训、考试和发证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海船水手、机工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环境,根据《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1995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以下简称“97规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 (一)申请参加水手、机工适任培训、考试和发证的人员 (二)开展水手、机工适任培训的培训机构。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是实施本办法的主管机关。 经主管机关授权的海事机构负责水手、机工适任培训的监督管理和值班水手、值班机工的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工作。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四条水手、机工适任培训系指在海船上服务的水手、机工,在其任职前接受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英语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 第五条申请适任培训的人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年龄不小于18周岁,不大于45周岁 (二)身体健康,符合海员的基本条件; (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第六条培训机构满足下列条件后,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的规定,向海事机构提出书面申请: (一)师资、培训设施和设备应符合本办法附录1、3的标准;

(二)建立相应的的训练规范、实操程序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建立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 (四)取得开展“熟悉和基本安全专业培训”、“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专业培训”的资格。 海事机构接到申请后,应审核确认并报主管机关核准。培训机构在主管机关核准公布后方可开展培训。 第三章适任培训 第七条培训机构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培训时间不少于645学时; (二)培训内容和培训学时数不低于本办法附录2、4的纲要要求; (三)每班学员不超过40人; (四)实操训练时必须分组,每组必须配备一名助理教员。 第八条培训机构应在每期培训之前,将受训人员的名册(内容包括培训班的编号、学员的照片、姓名、性别、文化程度、所属单位等)以及具体培训计划报海事机构核准,未经核准,不得开展培训。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应在培训班名册上填妥“基本安全”和“救生艇筏”培训班的期次以及每人的《培训证明》编号。 第九条培训机构应将水手、机工适任培训纳入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接受海事机构对培训的监督管理,并对培训过程实施连续的质量控制。 培训机构应严格按照海事机构核准的教学计划进行培训,当需要变更培训计划时,应经过海事机构同意。 第十条培训机构应加强对受训人员组织性、纪律性的管理,采取有效的管理和预防措施,确保受训学员在训练中的的人身安全。 第十一条培训机构应做好受训人员的考勤工作,缺课累计超过15天者,必须重新进行培训。

救生艇操作规程

天龙星轮单船操作补充文件 救生艇操作规程 1、目的 本规程旨在规定本船救生艇放/收安全操作的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以保证该操作中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2、设备标准:L/7.4xB/2.8xH/1.1(m);定员:50人;全封闭式塑钢艇。 3、总则 3.1 除演习和弃船行动须按应变部署表规定执行外,当营救落水人员和其他紧急行动放艇时,操艇人员由船长指定(驾驶员1人;轮机员1人;水手2人;机匠1人)。驾驶员任艇长,携带双向无线电话随时保持与大船联系。所有登船人员须穿妥救生衣,一切行动听从船长指挥。 3.2 按应变部署表同时放两艇时,由各艇长分别负责仔细检查艇内及脱/挂钩装置。 3.3 放艇前,艇长和随艇轮机员负责安排本艇人员仔细检查艇内各操纵设备是否正常,属具及备品是否齐备;检查燃料是否足量,动力系统、制动系统是否正常;正倒车实验一次;检查放艇装置;上妥艇底塞;备妥首尾缆;安放好碰垫。 3.4 放艇准备完毕,检查艇下无障碍后,艇长应向船长报告,得到船长同意放艇的指令后方可放艇。 3.5 随艇下人员不得超过2人,其余人员由软梯下艇;随艇下的人员必须穿妥救生衣,系妥安全带,一水带妥安全帽。 3.6 一般情况下应在大船已停车,相对水面余速不大(<3节)时放艇。紧急情况下,无论如何也应在大船余速<5节时放艇。 3.7 风浪大时应放大船下风舷侧的艇,必要时可施放镇浪油。 3.8 救生艇的脱钩操作须做到同步,并采取必要措施以防脱钩后吊环碰伤人员。 3.9 救生艇行使中须遵守相关的航行规则。 3.10 救生艇行驶回大船后须尽快吊上大船复位,不得系于大船边过夜。 4、放艇操作步骤 4.1 放艇准备(首先将保险索连接上)此举只限演习时用 4.1.1 打开起艇机罩,检查周边有无障碍物;检查遥控放艇钢丝是否在导向滑轮槽内。 4.1.2 打开固艇索/固艇插销。 4.1.3 随艇人员登艇,关闭艇门,乘员在座位系妥安全带。 4.2 放艇操作 4.2.1 艇长手拉遥控拉索环(或艇长指定专人以手动抬起放艇刹车),缓慢地将艇降落水中。 4.2.2 首尾各一名水手解掉固定钢丝,做好随时应急脱钩的准备。 4.2.3 当收到脱钩的命令后,艇长或由艇长指定的一名操作人员在艇内打开安全插销,将锁定拉杆向后拉,即自动脱钩。 4.2.4 如由于某些原因脱钩失败,首尾一水用手动脱钩(利用止回爪,将钩环脱开)。 4.2.5 艇脱钩成功即启动艇机驶离大船。 5、收艇操作步骤 5.1 艇长(驾驶员)将锁定拉杆置于开放位置,(即向艇尾向拉至最大) 5.2 首尾一水分别检查吊钩是否在正确位置,如不在正确位置,将其手动扶正,然后报告艇长(驾驶员)。 --------------- 42 --------------

防坠落装置技术规范书

2.2 技术要求和性能参数 2.2.1 一般要求 1)刚性导轨及其安装附件的产品正常寿命与杆塔结构寿命相同,自锁器和速差式自控器的产品正常寿命不小于3年,系带、连接器及其他等部件的产品正常寿命按照GB 6095的规定执行。 2)除本招标文件规定的技术要求外,其他技术参数须满足《国家电网公司新建线路杆塔作业防坠落装置通用技术规定(试行)》(国家电网公司基建[2010]184号)的要求。 3)防坠落装置应在不同型式杆塔及部位均能有效锁止。防坠落装置的导轨在不同型式的杆塔及部位均能安装。 4)作业人员及可能携带备品、备件的质量总和最大为100kg。 5)作业人员使用防坠落装置时应佩戴全身系带。 6)防坠落装置与杆塔连接应安全可靠、构造简单,不改变或影响杆塔的正常使用,不损害杆塔结构。 7)防坠落装置螺栓采用6.8级,导轨与杆塔连接应全部使用1螺栓1平垫圈1普通螺母1薄螺母(与铁塔要求一致)。其中,从塔脚基础顶面以上钢管塔12m、角钢塔10m高度范围内(长短腿铁塔以最短腿的塔脚计算)连接部件的所有连接螺栓,应使用防卸螺栓(应与普通螺母同厚度)。 8)防坠落装置中与作业人员身体接触的部件,其材料应避免对皮肤产生刺激、导致过敏等现象。 9)防坠落装置中的所有金属部件必须采取防腐措施,如热浸镀锌等。 10)本工程铁塔在一个塔腿上安装防坠落装置,垂直和倾斜导轨采用T型,水平导轨采用不锈钢钢绞线。 11)单回路角钢塔的塔身导轨利用主材脚钉孔采用螺栓连接,并采取防松措施,横担导轨可采用夹具连接。防坠落装置导轨与塔厂放样后的铁塔加工图配合制作。 12)双回路钢管塔的塔身导轨安装在爬梯杆上,采用夹具与爬梯杆连接,不需要焊接,防坠落装置导轨与塔厂放样后的铁塔加工图配合放样制作。 13)铁塔施工图中脚钉间距按铁塔放样后的尺寸进行布置,导轨的安装孔间

救生艇(兼救助艇)及其降落装置试验报告

大富6/HC09001/ 2009TC4511救生艇(兼救助艇)及其降落装置试验 一,核对左舷救生艇及其降落装置证书铭牌,产品证书与铭牌一致: 1,艇架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2,绞车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3,救生艇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二,核对右舷救生艇兼救助艇及其降落装置证书铭牌,产品证书与铭牌一致: 1,艇架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2,绞车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3,救生艇兼救助艇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三,试验 一),绞车1.1倍满载负荷刹车试验 1,试验替代重量为沙袋,试验替代重量=1.1*小艇满载总重量-空艇含属具重量。空艇含属具重量=小艇满足总重量-乘员定额*82.5Kg。每袋重Kg,共袋。 2,试验前淋湿绞车。 3,提升重锤让小艇下降至最快速度,刹车两次,每次下降距离不小于3m。钢丝绳应无明显打滑现象,刹车试验结束后钢丝绳及绞车均正常。 二),满载放艇试验 1,试验替代重量为沙袋,替代重量=(乘员定额-艇内操作人员数)*82.5Kg。每袋重Kg,共袋。 2,将小艇降至舷边,开启艇机,艇机运转、螺旋桨正车倒车及转向系统均正常。(注意:艇机最多允许离水运转5分钟,但螺旋桨轴只允许啮合几秒钟的时间已检查是否能正常操作) 3,测量舷边距水面距离H= m。 4,试验提升重锤释放,舷边释放及艇内释放与刹车均正常。 5,测量小艇以最快速度下降至水面的时间T= s,释放速度V1=H/T,为m/s,大于 0.4+0.02H= m/s,且小于1.3m/s。 6,降落至接触水面,满载脱钩正常。 7,降落入水后轻载脱钩正常。 8,利用潮水模拟5kn放艇,正常。 三),小艇效用试验 1,首缆脱钩装置动作正常。 2,小艇入水后启动,正车,倒车及转向均正常。 1,洒水系统工作正常。(耐火救生艇) 四),小艇回收试验 1,艇架绞车具备收回载有艇员(一般为2P,如果降落设备注明其起升负荷有明确限制,则为防止起升过载负荷损坏绞车,应在降落设备附近张贴相应告示牌)的救生艇的能力。2,救助艇回收用时s,回收速度为m/s,大于0.3m/s。 3,验证艇架回收限位器动作正常。 4,验证手动回收装置正常,手动回收装置动作时电动回收装置自动切断。 厂检:船东代表:船检: 试验时间: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难题标注)

Z02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训船员 1.救助艇的航速要求,应6海里/小时,并可连续航行几小时 A、6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2.500总吨及以上的客船应在船舶的每舷至少配备几艘救助艇 A、2艘 B、1艘 C、3艘 3.公约要求,充气式救助艇无论何时均应始终保持______。 A、可充气状态 B、准备状态 C、满充气状态 4.充气式救助艇任一浮力胎破损后要求其干舷______。 A、在载足额定乘员抛弃备品后其干舷值为正数 B、在满载时艇的四周干舷值为正数 C、在空载时艇的四周干舷值为正数 5.救助艇额定乘员至少是_____。 A、6个 B、10个 C、12个 6.在船舶倾斜20°一舷放艇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A、先在艇首、尾中设滑撬、便于艇的降放 B、先在艇首尾与船舶之间系上拉紧索、便于人员登艇 C、先使用钩篙抵撑、扩大艇与船之间的距离 7.大风中浪降落救生艇、救助艇,艇落水后解开前后吊艇钩最好应______。

A、先解艇首钩 B、先解艇尾钩 C、同时解开前后吊艇钩 8.大风浪中施放救生艇、救助艇应放哪一舷的艇 A、上风舷 B、下风舷 C、随便 9.在有风浪的情况下,降落救生艇入水时,对于没有联动脱钩装置的艇,应将救生艇放落 在_______。 A、浪谷中 B、浪峰上 C、任何位置 10.在风浪中放艇最好争取首尾吊钩同时解脱如果不能同时最好_____。 A、先脱掉尾钩、再脱掉首钩 B、先脱掉尾吊钩、砍断首吊钩吊索 C、先脱掉首吊钩、再脱吊尾钩 11.镇浪油应在船舶何处施放______。 A、上风舷 B、船首或船尾 C、下风舷 12.海上求生者可以饮用的水是_______。 A、海水 B、雨水 C、尿水 13.弃船人员登上艇筏后,哪些人员可视情况给予适当的淡水 A、船长 B、干部船员

救生艇的全面介绍

第一部分全封闭救生艇的介绍 1.1、主要参数 总长7.10m 型长7.00m 总宽2.80m 型宽2.70m 型深1.10m 最大高度3.10m 吊距6.60m 吊钩中心距基线高度(约)前1585m,后1645mm 乘员(最大)50P 航速(大于)6knots 空艇重3030kg 乘员重(75KG/人)3375 kg 满载艇重6405kg 机型380J-3 油箱容量195L 螺旋桨直径400mm 吊钩工作负荷(每钩)4000kg 救生艇属具清单

2、登陆 (1)、所有仓盖均设有把手,并分别标有“开”和“关”标记。 (2)、转动把手至“开”位置,然后推或拉,该舱即可 打开,并可固定在打开位置。

(3)、前舱、侧门、驾驶舱操作类似。 (4)、当关闭门窗时,首先从固定处松开,如是侧门,一旦关闭应检 查头靠和安全带。 (5)、救生艇内每一座位用黑色标记标明。 (6)、在束紧安全带前,确保两肩处皮带在正确位置。 (7)、安全带为交互带扣式,通过拉动右边突出部分来束紧。 第二部分操作 步骤1、放艇前准备 1、船员携带SART(搜索和救助的雷达收发机)到集合区。 2、驾驶员或其他指定人员携带VHF(双向甚高频)无线电话设备到集合区并检查其操作。 3、指定人员收集多余的燃料、水、衣物/毯子和其他设备,并穿上救生衣。 4、驾驶员和指定的操作员进入舱内,并执行以下任务: a、确定艇架控制缆接通艇内部; b、艇底塞关闭; c、蓄电池开关位于开位置(必要时) d、断开充电电缆; e、检查燃油和冷却水水位,开关是否在(打开)位置; f、检查吊钩释放互锁位置是否在安全位置; 5、指定人员到大船甲板执行以下任务并同时检查: a、首缆固定在艇首并和大船相连; b、免维护“悬—挂”式吊艇和艇相连; c、另外,设备属具递给艇内人员存放; d、检查降放区是否有障碍物,如无,通知操作人员并报告“准备”放艇; e、操作人员发出命令登艇和放艇。 步骤2、登艇 1、乘员从储放位置直接登陆,担架上的伤员安全进人艇内,然后束紧安全带,驾驶员启动机器; 2、最后登艇人员再次确认释放区无人;

杆塔作业防坠落装置主要技术规定

杆塔作业防坠落装置主要技术规定 一、总体要求和原则 1.为规杆塔作业防坠落装置推广应用,统一导轨型式、材料材质、安装尺寸、关键部件,以确保防坠落装置安全可靠、通用互换,方便运行维护。 2.本规定杆塔作业防坠落装置是指永久性导向型防坠落装置,不包括施工、检修过程中临时采取的防高空坠落设施。 3.钢管杆塔、30m及以上杆塔和110kV及以上新建线路杆塔应装设杆塔作业防坠落装置。 4.杆塔作业防坠落装置采用单侧全程安装(包括杆塔垂直部分、曲臂、横担、地线支架),杆塔横担部分可采用与垂直部分同一型式不同腹板厚度的导轨,并与垂直导轨采用同一自锁器。 5.新建线路杆塔作业防坠落装置应与杆塔设计、制造、安装、验收、投运一并考虑,做到“五同时”。 二、杆塔作业防坠落装置应满足的标准 6.杆塔作业防坠落装置应符合企业标准Q/GDW162《杆塔作业防坠落装置》要求,以及国家、行业和公司相关标准、规程、规要求。 7.杆塔防坠落装置的生产厂家必须具有国家相关部门

(省级及以上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或企业标准已在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备案以及必须通过省级或省级以上产品鉴定机构的鉴定;产品必须经过国家授权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的型式试验,并且试验合格。 三、装置选型及主要参数 8.为规防坠落装置产品,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比分析,推荐出符合我国国情、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统一产品型式。 9.导轨选型应确保导轨设计强度、刚度,且不易积灰、积雪(冰),保证全天候使用。 垂直(含倾斜)导轨宜采用T型导轨;水平导轨宜采用T型导轨。 10. 自锁器选型。 结合T型导轨,自锁器推荐采用杠杆式原理。 11.转向器选型。 转向器应具有防脱和定位功能,材质宜采用Q345热浸镀锌钢材。推荐采用转盘式。 12.连接件选型。 垂直导轨与杆塔连接件推荐在导轨端采用夹具连接,在杆塔端采用螺栓连接,也可在导轨端采用螺栓另端采用夹具连接;倾斜导轨与杆塔连接件两端均采用夹具连接。 水平T型导轨与杆塔连接件两端均采用夹具连接,个别地方可增设支撑件。 所有导轨的连接设计时均应一并考虑。

申请三副适任考试者,应参加下列理论考试科目的考试和评估项目的评估(参考模板)

(一)职务晋升的理论考试科目 1.航行职能 (1)航海学; (2)船舶值班与避碰; (3)航海气象与海洋学; (4)航海英语; 2.货物装卸和积载职能 (5)海上货物运输; 3.船舶作业管理和人员管理职能 (6)船舶管理; (7)船舶结构与设备。 (二)评估项目: 1.海图作业; 2.航线设计; 3.船舶定位; 4.航海仪器的正确使用; 5.测罗经差; 6.货物积载与系固; 7.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 每个申请甲板部船员适任考试者,还应完成下列相应的海员专业培训项目,并取得培训合格证: (一)申请甲板部适任考试者,应完成: 1.熟悉和基本安全培训; 2.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训。 (二)申请三副适任考试者,还应完成: 1.高级消防培训; 2.精通急救培训; 3.雷达观测与标绘培训和雷达模拟器培训; 4.自动雷达标绘仪培训; 5.GMDSS通用操作员培训,并取得GMDSS通用操作员适任证书。但申请近岸航区未满500总吨船舶三副适任证书者,可完成GMDSS限用操作员培训,并取得适任证书 序号资格证书名称 1 基本安全证书 2 高级消防证书 3 精通急救证书 4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证书 5 雷达观测与雷达模拟器证书 6 自定雷达标绘仪证书 7 GMDSS通用操作员证书 8 甲类三副白皮书

(一)职务晋升的理论考试科目 1.轮机工程职能 (1)轮机工程基础; (2)主推进动力装置; (3)船舶辅机; (4)轮机英语。 2.电气、电子和自动控制职能 (5)船舶电气; 3.维护和修理职能 (6)轮机维护与修理; 4.船舶作业管理和人员管理职能 (7)船舶管理。 (三)评估项目: 1.动力设备拆装; 2.动力设备操作; 3.金工工艺; 4.船舶电工工艺和电气测试; 5.船舶电站操作; 6.轮机英语听力与会话。 每个申请轮机部船员适作考试者,还应完成下列相应的海员专业培训项目,并取得培训合格证: (一)申请各级轮机部船员适任考试者,应完成: 1.熟悉和基本完全培训; 2.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训。 (二)申请三管轮适任证书者,还应完成: 1.精通急救培训; 2.高级消防培训。 序号考核项目考核要求 1 基本安全取得合格证书 2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取得合格证书 3 高级消防取得合格证书 4 精通急救取得合格证书 5 金工工艺通过评估 6 动力设备操作通过评估 7 动力设备拆装通过评估 8 船舶电站通过评估 9 电工工艺与电气测量通过评估 10 轮机英语听力与会话通过评估 11 岗位适任(三管轮)证书取得合格证书 三.关于培训问题 基本安全、精通艇筏、精通急救、高级消防培训可以安排到广西交通运输学校进行培训,培训所需时间如下。

救生艇操作说明

救生艇操作说明 Operation manual for lifeboat 一.救生艇释放操作规程 LAUNCH PROCEDURE OF LIFE BOAT 1.解开救生艇的捆绑钢丝,拔掉充电电源 Remove lashings and electrical supply. 2.人员登艇 Embarkation. 3.坐好位置,系好安全带 Take seated positions and secure seat belt. 4.确保救生艇内没有松动的物品 Ensure no loose or movable objects in boat. 5.关闭救生艇门窗 Secure hatches. 6.去掉安全栓的保险插销,向上拉开安全栓再向前推 Remove red safety pin on safety lever, and lift safety lever up and forward. 7.启动引擎 Start engine. 8.确定救生艇下方水面无障碍物 Ensure clear landing area. 9.逆时针操作主释放装置盘,直到救生艇脱钩. Turn main release anti-clockwise ,until hook is open and boat is released. 10.驶离大船。 Steer away. 二 .使用吊臂放艇步骤 Procedure for launch life boat by davit. 首先按下液压电源,启动动力装置。 Switch on the power of hydraulic pump. 1.解开小艇顶部及尾部的绑扎绳。 Remove the lashes and secures. 2.用LEVER A控制杆控制横向吊钩,使之与小艇的吊环连接,然后絞紧 Operate lever A, connect the hook and the ring of life boat, make it tight. 3.用LEVER A控制杆使小艇沿着滑道下滑,直到小艇的前部超过滑道的末端。 Operate lever A, let the boat slid downward , until the bow of the boat go out of the davit. 4.LEVER B控制杆控制吊臂甩出,直到最大限度。 Operate lever B , make the davit move outbound, until the max angle. 5.用LEVER A控制杆控制吊艇钢丝使小艇下降。

高塔防坠落装置介绍

输电线路杆塔作业高空防坠落装置 一、产品介绍 目前,我国输电线路杆塔由水泥杆、铁塔组成,高度基本都在20米以上,近年来作业人员上下杆塔时因没有安全保护而发生高空坠落事故时有发生,给作业人员及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我公司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规定,通过对国内外防坠落装置及试验方法的分析研究,以及现阶段防坠落装置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研制的高空作业防坠落装置,彻底解决了杆塔作业人员在登高作业的安全问题,做到高空作业过程不离保护。 二、产品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输电线路杆塔高空作业中的安全防护及全过程保护。 三、产品组成 防坠落装置主要由防坠器、轨道和安装夹具组成,其中单根导轨的长度为2m。 四、产品性能特点 1、安全可靠; 轨道和防坠器优质钢材,强度高,设计安全可靠,防坠器锁止性能好。 2、防护全面; 作业人员在杆塔高空作业时全过程都不脱离防坠落装置。 3、使用方便; 作业人员在使用防坠装置时只需将与防坠器连接的安全带一端系在安全带的挂点上,然后将防坠器按箭头方向平稳放入轨道,防坠器可以随作业人员上下滑动,按正常方式攀登即可。该装置采用了人性化设计,整个登高过程不需要用手推动防坠器,整个作业过程非常方便。 4、安装简单; 本装置可根据用户需求和杆塔结构形状任意选择,已具备爬梯的杆塔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装防坠落装置,无爬梯的可直接安装,连接金具简单,易于安装。 5、具有较强的防盗功能。

各连接全部采用防盗螺栓组件。 6、防腐蚀性能好 装置的轨道、爬梯、连接金具均由碳素结构刚制作,同时经过热镀锌处理,可与塔材同使用寿命。 防坠落装置安装运行图 五、型号及技术参数 XFZJ15型防坠器 XFZM15型防坠器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 EZ021_荡(划)桨-在500总吨或750千瓦及以上船舶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GMDSS限用操作员除外)、值班水手、值班机工、高级值班水手、高级值班机工、电子技工;未满500总吨或未满750千瓦的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客船、高速船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值班水手、值班机工 EZ022_机动艇艇机的启动及艇的操作-在500总吨或750千瓦及以上船舶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GMDSS限用操作员除外)、值班水手、值班机工、高级值班水手、高级值班机工、电子技工;未满500总吨或未满750千瓦的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客船、高速船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值班水手、值班机工 EZ023_全封闭救生艇的操纵-在500总吨或750千瓦及以上船舶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GMDSS限用操作员除外)、值班水手、值班机工、高级值班水手、高级值班机工、电子技工;未满500总吨或未满750千瓦的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客船、高速船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值班水手、值班机工 EZ024_降落与回收救生艇操作-无限航区在500总吨或750千瓦及以上船舶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GMDSS限用操作员除外)、值班水手、值班机工、高级值班水手、高级值班机工、电子技工;未满500总吨或未满750千瓦的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客船、高速船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值班水手、值班机工 EZ025_降落与回收救生艇操作-沿海航区在500总吨或750千瓦及以上船舶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GMDSS限用操作员除外)、值班水手、值班机工、高级值班水手、高级值班机工、电子技工;未满500总吨或未满750千瓦的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客船、高速船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值班水手、值班机工 EZ026_应急无线电救生设备、视觉求救信号的示教-在500总吨或750千瓦及以上船舶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GMDSS限用操作员除外)、值班水手、值班机工、高级值班水手、高级值班机工、电子技工;未满500总吨或未满750千瓦的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客船、高速船上服务的船长、高级船员、值班水手、值班机工 试卷代号 章 节 小节 小小节 难度 知识层次 EZ021 1 0.4 1 题干 荡(划)桨操作(登离艇、荡桨口令及运用、操艇航行回转及避让) 试题初始状态描述 1、考场设立在能够进行荡(划)桨的安全水域; 2、备有至少2艘可以用来进行荡(划)桨的艇,艇内各配有10支桨、各配有一支钩篙、舵叶;秒表数量与艇数量相同. 3、考生身着救生衣集合待考。 操作流程及评估方法 1、评估员集合考生、清点人数、确认身份,将考生分成每10人左右为一小组、并通过抽签随机选定艇长、舵手及桨手位置; 2、评估员提出本次评估的要求及注意事项;考试顺序按3.1;3.2;3.3逐项完成。 3、可以同时进行2艘艇的评估考试 4、评估员向艇长下达本次评估考试内容及任务;交待清楚后下令艇长指挥(评估开始);依次进行直至结束; (1)3.1项登艇要求在发出指令后3分钟内登艇完毕,超过3分钟,3.1项计(0-40%)。 (2)3.3操艇航行回转避让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行进50米后掉头并返回出发地点,10分钟内不能完成的3.3项计(0-40%)(注:记分时间从考生登艇完毕,出桨待命后,评估员下达出发命令开始;到艇任意位置触碰到出发泊位(或指定位置)后结束.若存在较大风流影响到操作,评估员可酌情增加考试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