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高新科技园区案例分析-徐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案例分析中关村科技园区是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的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奠定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基础。它历经四次扩区,目前形成了一区多园的空间格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产品涉及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诸多领域,不仅加速了知识、技术向产业的转化,还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人驻,在为当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并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可以借鉴的经验,现在也存在一系列亟待改进的问题。本文旨在对中关村发展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思路。

一、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现状

(一)中关村产业集群情况

《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工程(2013-2015年)》(简称《创新引领工程》),确定了下一代互联网产业集群等六大产业集群为中关村优势产业集群,将享受政府政策和资金的重点支持。到2015年,这六个优势产业集群收入力争超过1.6万亿元。这六个优势产业集群分别是下一代互联网产业集群、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集群、卫星应用产业集群、生物和健康产业集群、节能环保产业集群、轨道交通产业集群。除了六个优势产业集群,中关村还确定了四大潜力产业集群,包括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产业集群、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在这些领域,中关村企业创新能力强,具有技术优势,成长潜力好,但在产业链关键环节上存在薄弱环节。

以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为例,目前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引领创新,创制国际标准率先取得突破。如大唐电信集团牵头创制了全球两大第四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之一——TD-LTE标准,基于该标准的4G服务已于去年年底启动全国商用;信威创制了宽带无线接入McWiLL国际标准;闪联创制了3C协同领域国际标准;威讯紫晶创制了无线物联网芯片国际标准;WAPI联盟创制了TePA信息安全国际标准。目前,TD产业联盟核心成员中有50%是中关村企业;创毅视讯成功开发全球首款支持20兆带宽的TD-LTE终端基带通信芯片;中创信测(600485,股吧)的TD网络测试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优视科技的手机浏览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在俄罗斯位居第二、东南亚市场位居第三……正是因为拥有这些技术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使新一代移动通信成为中关村六大优势产业之一。

(二)自主创新情况

1、2013年度中关村十大创新成果

序号创新成果名企业名称

1 110英寸4K×2K超高清液晶显示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 GD32系列32位通用微控制器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新型精准定位与无线通信系统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4 氢气竖炉直接还原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 PET-CT分子医学影像整机系统北京锐视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6 新型肿瘤标志物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 北京普罗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7 高效节能增强型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组器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 LED小间距电视技术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9 TRS SMAS社会化媒体分析云服务平台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0 无创肿瘤基因检测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产学研合作情况

中关村核心区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成效日益显著。20世纪80年代初,科技人员将科技成果带入新成立的公司进行产品开发,政府鼓励科技人员创办企业,并为科技企业营造发展环境,这是核心区产学研合作的初级阶段。近几年来,通过区域政府的支持、引导,核心区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初步形成了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等各种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产学研合作格局。目前核心区技术创新日趋活跃,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原创型技术成果,在许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自1988年以来,核心区内共有12家企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核心区企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20项、国家标准98项。2008年,海淀区专利申请数20899个,同比增长53.62%,占北京地区企业专利申请数的48.03%。

核心区的创新成果还通过委托研发、技术转让、建立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等产学研合作方式逐步扩散到国内其他地区,对北京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创新发展都产生重要带动作用。2008年,海淀区技术交易额达到660亿元,约占全国的20%,其中约有50%左右流向国内其他地区,核心区已成为我国创新最为活跃的区域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的技术创新源泉。

例如,海淀区在支持以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科技服务平台为主的产学研合作载体建设方面,出台了《海淀区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暂行办法》、《海淀区促进大学科技园发展暂行办法》、《海淀区促进产业聚集区及专业园区发展办法》、《海淀区促进公共技术服务

平台建设实施办法》等相关政策,用于支持以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科技服务平台为主的产学研合作载体建设,夯实产学研合作基础。

(三)知识产权情况

“十一五”期间北京中关村企业申请专利逾5.8万件,授权专利近2.5万件,均为“十五”的4倍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关村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级在这五年间实现了从“千”到“万”的跨越式增长,专利数量持续增长,质量不断提高。

据统计,2008年中关村首次实现了申请量破万件,之后两年更是稳定在1.4万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较“十五”提高了近11个百分点;年申请专利的企业数量从500多家增加到1700家左右;电子信息领域专利申请量占中关村专利申请量半数以上,成为中关村专利最密集的技术领域。从总体上看,示范区企业专利发展态势良好、特点鲜明,无论总量还是专利结构均居全市领先地位,是全市乃至全国创新活动的中心。

(四)中介服务情况

为建设国内一流的科技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管委会出台一批鼓励开展科技中介机构及孵化器发展的政策文件,促进园区中介机构的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例如:支持行业协会发展的政策、鼓励中介服务的政策、支持创业投资的政策、支持大学科技园及孵化器建设的政策、支持科技中介的政策、创新信用中介制度等。中关村政策制定的主旨,以发展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自主创新为主题,形成中关村创新特色的政策体系,推进园区中介机构及孵化器的发展和科技进步。通过政策的导向效应,扶植科技中介及孵化器向规模化与规范化发展,并培育出众多的国内知名中介组织与百余家上市高科技企业。

(五)人才资源情况

现在中关村高科技企业22000家,在高科技企业里从业的人员100万人,这一百万是指,从公司的董事长一直到前台秘书所有的在高科技企业里从业的员工,这100万人里50%以上都有大学本科学历,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硕士和博士学历,除了现有的这一百万的高科技从业大军以外,在中关村每年还要培养很多高校毕业生。例如,2009年大约是22万,22万毕业生从这些大学、科研院所走出去,绝大部分都是名牌大学重点的专业,还有相当一部分获得硕士、博士,这些人也都是高科技企业人才资源需求的重要补充,这些人才都形成了中关村创新研发的生力军。在大学里所有的教授、在科学院里所有的研究员、工程师、科学家,这都是中关村宝贵的人才资源。除此之外中关村还有得天独厚的大量的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这些海归创业者过去十年以来首选中关村,未来他们从国外回来也会认真考虑或者说首选中关村,这一点上中关村的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工作走在前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