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高炉炉前技术进步
钢铁行业的创新案例介绍行业内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成果

钢铁行业的创新案例介绍行业内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成果钢铁行业一直以来都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撑部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钢铁企业必须不断努力寻找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突破口,以确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钢铁行业内一些成功的创新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以及行业转型等方面的成果,并探讨了其对行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技术创新1. 新型高效节能高炉技术钢铁行业的高炉是钢铁生产的重要设备,传统高炉存在能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高等问题。
某钢铁企业引入了新型高效节能高炉技术,通过在高炉炼铁过程中使用新型燃烧器、废气余热回收装置等,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了炼钢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 智能制造与大数据应用某钢铁企业通过智能制造和大数据应用,实现了钢铁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数字化。
他们引入了现代化的生产线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优化了生产管理和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清洁炼钢技术传统的炼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钢铁企业发展了清洁炼钢技术,采用了先进的碳捕集和储存技术,将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进行有效处理和利用,降低了环境污染,提高了钢铁生产的可持续性。
二、产品研发1. 高性能特种钢材研发某钢铁企业针对特定需求,积极研发高性能特种钢材。
通过优化合金配方和热处理工艺,他们成功开发了一系列满足航空航天、汽车、能源等行业需求的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种钢材,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提升了国内钢材产品的竞争力。
2. 环保型钢材研发为了适应社会对绿色环保的要求,某钢铁企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环保型钢材研发。
他们采用了新型的冶炼工艺和成分调整技术,成功研制出低含铅、低含污染物的环保型钢材,为解决环境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
3. 新型钢铁产品应用某钢铁企业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发展出适应不同领域需求的新型钢铁产品应用。
炼钢工艺发展的趋势

炼钢工艺发展的趋势炼钢工艺是钢铁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钢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炼钢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炼钢工艺的发展趋势。
1. 高炉冶炼技术:高炉是目前主要的炼钢设备,其冶炼技术的发展对整个钢铁行业具有重要影响。
未来的高炉将继续向大容量、高效率和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炉容量将逐渐增大,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单位产品能耗。
另一方面,高炉配套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以实现全程智能化控制和运行优化。
2. 直接还原炼铁技术:传统的高炉炼铁过程消耗大量的焦炭和煤炭资源,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直接还原炼铁技术成为了发展的方向之一。
直接还原炼铁技术通过利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直接还原铁矿石,减少了对焦炭和煤炭的依赖,大幅降低了能耗和环境污染。
3. 电弧炉炼钢技术:电弧炉炼钢技术是一种能够高温直接融化废钢、废铁和铁合金的炼钢方法。
相比传统的高炉炼钢工艺,电弧炉炼钢具有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生产周期短等优点。
随着废钢资源的日益丰富和回收利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电弧炉炼钢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4. 超声波技术在炼钢中的应用:超声波技术在炼钢过程中有着很大的潜力。
超声波可以在金属液体中引起超声波振动,进一步改善炼钢过程中的传质和传热效果,提高钢的纯净度和均匀性。
此外,超声波还可以用于检测和监测钢铁产品中的缺陷和杂质,提高质量控制的准确性和效率。
5. 粉煤气化技术:粉煤气化技术是一种利用煤炭资源进行炼钢的新技术。
通过对煤炭进行气化,产生合成气,再利用合成气进行炼钢,既能够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又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和环境污染。
粉煤气化技术属于绿色环保型炼钢工艺,对于改善钢铁行业的能源结构和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来说,炼钢工艺的发展趋势是朝着高效、环保、智能化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
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高炉炼铁技术是金属冶炼工业发展的基础,是保证金属铁质量和产量的关键技术,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近年来,随着金属冶炼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保证金属铁质量、提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进一步提高了金属铁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添加剂和冶炼工艺的改进,使高炉炼铁工艺取得重大进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铁素体组成,同时也能够改善铁水的流动性,有利于铁块的全面成型。
此外,利用新型炉料和改进的热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铁水的含氧量,提高铁液的液相容量,从而获得更高品质的铁。
其次,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还大大提高了铁的产量。
传统的高炉炼铁工艺存在着大量的炉料损失,限制了铁的产量。
随着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炉料损失大大减少,产量得到提高。
通过对炼铁工艺及其参数进行优化调整,获得合理的炉料计算和分配,进而有效提高铁的产量。
此外,结合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可以使高炉炼铁效率更高,产量更大。
最后,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不仅缩短了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产量,而且可以减少能耗消耗和废气排放,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此外,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还可以改善炼铁终端的工作环境,为炼铁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以上是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概述,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简单地总结为以下几点:继续提高高炉炼铁质量和产量,推广智能技术,进一步优化炼铁工艺,合理设计炉料配比,提高炼铁效率,减少能耗和污染,改善炼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绿色经济发展。
未来,相信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将取得更好的发展,为我们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依托。
首钢1,3号高炉出铁口维护和改进炮泥质量的生产实践

No 3 BF o ho g n te r umma ie n t i a e . Byt i y,ag e tp o r s a ema e . fS u a g S e la e s rz d i hsp p r h swa r a rg e sc n b d
维普资讯
首钢 1 ,3号 高炉 出铁 口维 护 和 改 进 炮 泥 质 量 的 生产 实践
王自亭 王春生 余鸿林
( 炼
摘 要
铁
厂 )
介绍了首钢 1 ,3号高炉 出铁 口维护 和改进炮 泥质量 的生 产实践 。通 过改善 出铁 口维护 和炮泥 质
手段 。
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实际出渣铁作业过程中,往 往 由于 泥套质 量 不好 而造 成堵 口时发 生 冒泥 ,甚 至造成高炉减风 、休风堵 口,从而影响出铁 口深 度 的稳 定和 高炉 的正 常生 产 。 19 94年以前 ,1 ,3号高炉采用水质泥套 泥 制作泥套 ,常因泥套破损而打泥时跑泥 ,导致出 铁 口深度不够 ,造成排不净渣铁 ,使高炉憋风 、
f rt ef r a ec sh u e o e ai n h c r vd st e n c s a y b sst e p t e b a t u a e h g o n c a t o s p r t ,w i h p o i e h e e s r a i ok e h ls f r c i h h u o n
高炉炼铁技术创新实践及未来展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炉炼铁技术创新实践及未来展望高炉炼铁技术是钢铁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钢铁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炉炼铁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实践。
本文将介绍高炉炼铁技术的创新实践及未来展望。
高炉炼铁技术主要包括焦炭冶炼、铁矿石还原和炉渣处理三个方面。
近年来,针对这几个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以提高钢铁产量和质量,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首先,在焦炭冶炼方面,高炉炼铁技术实践了煤炭气化技术,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或制备气,用来代替部分焦炭。
这样可以减少焦炭的消耗量,提高炉温和炉效,提高炼铁效果和节约能源。
其次,在铁矿石还原方面,高炉炼铁技术实践了混合还原技术,将不同种类的铁矿石混合使用,以提高还原效率和减少还原剂的消耗。
同时,还运用了制粒和球团矿技术,提高了炉料的密实度和还原性能,使得炼铁效果更好。
再次,在炉渣处理方面,高炉炼铁技术实践了炉渣处理技术,包括高炉渣套料、炉渣粉磨和炉渣稳定化等。
这些技术可以减少炉渣的生成和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能回收利用一部分有价值的元素。
未来,高炉炼铁技术仍将继续创新和发展。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拓宽原料的来源,包括使用青海盐湖等资源,以降低对传统铁矿石的依赖程度。
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炉渣的利用率,实现钢铁工业的循环经济。
此外,还可以用高效节能的加热方式替代传统的冶炼方法,以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综上所述,高炉炼铁技术的创新实践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高炉炼铁技术将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为钢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做出更大贡献。
同时,需要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实现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钢烧结生产技术近年来的发展与进步

需要的同时 ,实现 了低耗 、清洁 的目标 。
关键词
The De eo m e ta d Pr g e so i t rn o c in v lp n n o r s fS n e i g Pr du to Te h i u fS ug ng i c ntYe r c n q e o ho a n Re e a s
时
间/ 年
图 2 一级品 率 变化 趋势
维普资讯
1 2 烧结 矿 的生产 能力 与 . 高 炉 需 求 存 在 缺 口
炼 铁 厂有 2个 烧结 作业 区 ,共 有 8台机 上冷 却烧 结机 ,总 烧 结 面 积 为 65m ,年 烧 结 矿 产 7 量 为 70万 t 5 ,而 炼 铁 厂现 有 生 产 高 炉 4座 ,年 产 生铁量 70万 t 7 左右 。高炉 入 炉原 料 中按 烧 结 矿配 比为 7 % 考 虑 ( 括 筛 下 物 1% ) 5 包 9 ,年 消 耗 烧结 矿 10 20万 t ,缺 口为 40万 t 5 。随着迁 钢 1
时
间/ 年
的需要 ,烧 结 生产 结 合 现 有 条 件 ,在 不 更 新 换 代 、没有 大量投 入情 况下 ,实现 了烧 结矿产 量 年
年 有提高 ,烧结 矿质 量年 年有进 步 ,为高炉 生 产 Leabharlann 图 1 产 量 变化趋势
的稳定顺 行打 下 了坚 实 的基础 。
1 烧结生产的现状
1 3 烧结 原料成 分不 稳定 .
配 料 品 种 受 限
c ns m p in. o u t o
Ke o d s trn ,t c n lg r n fr q i me tr b i i g yW r s i e i g e h o o y ta se ,e u p n e u l n n d
首钢3号高炉改造项目-涂装技术难点及质量管控

首钢 3号高炉改造项目 - 涂装技术难点及质量管控一、简介首钢老工业园区改造3#高炉及秀池改造项目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工业主题园区的北侧。
基地内3#高炉、热风炉等为原有保留建筑,首钢的三高炉改造中,通过涂装工艺的研究尽量忠实地封存“旧”,表达对历史的尊重。
对于一些影响空间效果的建筑谨慎地“拆”,打开工业和自然对话的通廊。
适度增加的“新”,是塑造一根独具魅力的动线引领观者游走于自然景致和工业遗存之间,完成了心底对于基地的虔诚解读。
“封存旧”、“拆除余”、“织补新”这三者的并存体现了一种积极的历史观,即历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不泥古不伪装,让时间自由地去铭刻、去纪念。
二、技术难点分析高炉改造项目涉及到新老结构的防腐涂料涂装、防火涂料涂装、罩棚耐候钢板做锈等几个方面,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实施难度大,涂装工艺复杂,防腐涂料涂装主要是老结构的透明漆涂装,防火涂料涂装主要是老结构原有涂层脱漆除锈。
三、老结构防腐涂料涂装---透明漆1、St2处理等级适用标准根据GB/T 8923.1-201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和GB/T 8923.2-2008《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2部分:已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局部清除原有涂层后的处理等级》中St2处理等级标准进行验收。
2、涂装工艺流程按高差单元进行高压水除锈---压缩空气吹扫---晾干---检查除锈效果---进行手工处理---压缩空气吹扫---改性环氧封闭底漆涂装2道---检查验收合格---改性丙烯酸聚氨酯中间漆1道---检查验收合格---改性亚光氟碳面漆2道---检查验收---处理2个单元接口的位置。
3、基层处理方法根据设计要求及标准规范,结合三高炉工程实际情况,本着操作可行、经济适用、高效环保的原则,经过反复试验,最终确定高压水喷射清理后进行手工和动力工具清理相结合的除锈方法。
首钢长钢3#高炉快速开炉生产实践

通过开炉前的充分准备 、 开炉料的精确计算 以及制定合理的烘炉和开 炉方案 , 确定适宜 的开炉工作参数, 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图分类号 : T F 5 4 4 . 7
文献标识码 : A
长钢 3 # 高炉于 2 0 1 5年 1 月2 3 日停 炉 大 修 , 停 炉 期 间对 F e M n s l P 高炉本体及附属设备进行 了系列维修 ,同时对高炉炉缸进行 9 9 . 5 6 0 1 。 l 1 。 。 了浇 注 ,对 热 风炉 和 炉 体 进 行 了重 新 砌 筑 并 更换 了部 分 冷 却 1 . 3 . 2装 料 壁。 2 0 1 5年 4月 1 8日 1 8 : 0 0点 火送 风 , 1 9日 0 2 : 0 8 见 铁 并 过 选定装料参数后,根据高炉实际炉容和 原燃料质量和堆 撇渣器, 2 0日零 点班喷煤 、 富氧 , 全风作业 , 炉况稳定顺行。 比重 进 行 了详 细 的 装 炉料 单 计 算 , 并于 1 8日 0 2 : 1 0时 开 始 装 1 开炉前 的准备工作 料, 分段 装 入 高 炉 , 当装 到 炉 腰 部位 时要 进 行 实测 料 面 进 行 核 1 . 1高 炉烘 炉 算 。0 7 : 1 0时 装 炉 完 毕 , 与 理 论装 炉 参 数 基 本 一 致 。 高炉本体烘烤 ,主要是使用 己烤好的热风炉 提供 的热风 2开炉 过程 进行烘烤 , 以风温升温为依据 , 以风量为调剂手段, 控制合适 开炉送风制度选择:4个 1 1 0 a r m( 2 ≠ } 、 5 ≠ } 、 9 ≠ ≠ 、 1 2 ≠ } ) , 1 0 的 炉 顶温 度 , 严 格 按 烘 炉 曲 线进 行烘 烤 。 个 1 0 5 mm, 总进 风面 积 为 0 . 1 2 4 5 m , 开炉点火时堵 3 ≠ } 、7 ≠ } 、 3 样 高 炉停 炉前 出铁 口部 位 温 度 偏 高 ,停 炉后 观 察 炉 缸 陶 8 ≠ ≠ 、 1 1 ≠ ≠ 四 个风 口操 作 , 进 风 面积 为 0 . 0 8 8 2 m 。 瓷杯 损毁殆尽 , 侧壁碳砖 内侧也有一定程度侵蚀 , 炉底温度检 1 8日 1 8 : 0 0点火 , 1 8 : 0 5时 6 ≠ ≠ 风 口着火, 1 8 : 2 0 所有风口着 测 处 于 正 常 范 围 。风 口组合 砖 区域 损 毁 约 一 半 。本 次 大 修 对 火, 高 炉开 始 逐 步 增 加 风量 , 2 1 : 3 0日铁 口见渣 , 炉 渣碱 度 0 . 7 5 炉缸 侧 壁 及 风 口区域 进 行 浇 注 修 复 ;出铁 口局部 加 厚 以恢 复 倍, 流动性较好 。2 3 : 5 7 开始引煤气, 开始转高压操作。 1 9日 至 原 设计 铁 口深 度 。 0 2 : 0 8时, 出第一炉铁并顺利过撇渣器 , 含硅量 4 . 1 4 %, 炉渣碱 本次烘炉充分考虑浇注炉缸 的影 响,在原烘炉计划 曲线 度上升至 O . 9 3倍 。 1 1 : 3 0风量 增 加 至 8 8 O m / mi n后 捅 开 7 ≠ } 风 的基础上增加 3 5 0 ℃恒温时间 2 4小时 , 烘炉时间达 到 4天, 以 口, 高炉逐步转入正常生产模式, 2 3 : o 0风量增加至 1 0 8 0 1 3 3 / 确保水分缓慢蒸发和砖衬的稳定。 ai r n , 风压 1 7 0 k p a , 高炉风量达到全风 8 0 %风 量 , 炉况正常, 2 O 安装 好 烘 炉 导 管 及 制 作 完 铁 口泥 包 后 , 4月 1 3日 2 2 : 0 0 日O 1 : 5 0时 , 喷煤 富氧 , 高 炉 点 火后 3 2小 时 全风 , 整 个 开 炉 过 开始对高炉本体进行烘烤, 分阶段进行 , 逐步升温 , 最高入炉 程无悬塌料。 风温 4 7 0  ̄ C, 以炉 顶 废 气 含 水量 达 到大 气 湿 度 为 主 要 依 据 , 结 3 快 速 开 炉 经 验 总结 合炉体各部温度 、 炉 壳 上涨 量 、 排 水量 等 综 合 判 断 烘 炉 效 果 。 本次开炉 3 2小 时全 风 是 长钢 历 史 上 最 快 及 炉 况 顺 行 度 1 . 2系统 查 漏及 试 车 最 好 的 一 次开 炉 , 主要 基 于 以下 几 点 经 验 : 因三高炉停炉时间较长 , 各部存在不 同程度的锈腐现象 , ( 1 ) 开炉料的选择打破常规, 以往长钢 的开炉均采取机烧十 炉体及管道设备受热应力影 响有 可能变形开裂 ,造成跑风漏 球团配萤石的炉料结构 , 由于开炉碱度选择较低 , 炉料结构中 气, 因此有必要对高炉等系统进 行压力试验 , 查找 出跑风漏气 往往球团比例达到4 0 %以上, 本次开炉料制固定7 0 %烧结+ 3 O % 地方和安全隐患, 并对查出的问题做到及时完善处理, 以保 证 球团的主料结构 , 增加硅石平衡炉渣碱度 , 球 团比例 的减少, 在 高炉将来 的生产安全的需要, 确保开产后能尽快达产达 效。 开炉 初 期 软熔 带 形成 时, 软 化 温度 升 高 , 软熔 区间变 窄 , 对 于 软 本 次 试 压 制 定 了详 细 的试 压 方 案 , 并 确 定 了试 压 路 线 , 从 熔 带透 气 性 有 很 大 的 改善 , 防止 了开 炉过 程 中悬 料 的发 生 。 高炉 鼓 风 机 一 混 风 阀 一 高炉 一 重 力 除 尘 器 一荒 煤 气 总 管 一 总 ( 2 ) 本 次 开炉 对 高 炉 及 热风 炉进 行 了充 分 的 预 热 , 且 装 料 管放散 , 按煤气走 向逐断进 行试压 , 每段均有不 同的压力标准 后, 炉 料 在 炉 内预 留时 间长 达 1 1 小时, 焦炭、 炉 料 水 分 得 到 充 和保压时间。 通过用手 、 目、 视、 听和抹肥皂水的方法进行测漏 。 分 的蒸 发 , 使 点 火 送风 后 焦 炭 快 速 燃 烧 , 腾 出 了 下部 空 间 , 同 1 7日 1 4 : 4 6时 开 始 试压 , 1 6 : 5 1 试 压 完 毕休 风 , 对 查 出 的 时很 好 的加 热 了炉 缸 , 且炉 内水 分 较 少 , 顶温上升较快 , 可 快 漏 点进 行 处 理 。 速 对 煤 气 进 行 回收 , 转 高压 操 作 , 加 快 了后 续 进 程 。 1 . 3装 炉料 的 设 定 及 装 料 ( 3 ) 本次开炉料, 金 属 料 由 以往 的 炉 身 下 部 2 m 下沉 至 炉 1 。 3 . 1 装 炉 参 数 的 选 择 身下部 l m, 炉缸快速加热后, 软熔带快速形成 , 且 由于炉渣碱 通 过 对 以往 长 钢 高 炉 开 炉 过 程 及 装 炉 参 数 的 分析 ,确 定 度控制较低, 前 几 炉渣 流动 性 较 好 , 减 少 了炉 渣在 炉 内 的滞 留 本 次 装 炉参 数 如 下 : 率, 腾 出大量 的下部空间, 给炉料下降创造了条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