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板检验标准

铸铁板检验标准

一、铸铁板参数指标要求:

金相检验标准汇总表

金相检验标准 GB/T 10561-89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 10561-20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 1979-2001 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6394-2002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 6394-2002 系列图I(无孪晶晶粒++浅腐蚀100×) GB/T 6394-2002 系列图Ⅱ(有孪晶晶粒++浅腐蚀+100×) GB/T 6394-2002 系列图Ⅲ(有孪晶晶粒+深腐蚀75×) GB/T 6394-2002 系列图Ⅳ(钢中奥氏体晶粒++渗碳法100×) GB 224-1987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 226-1991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 2828-1987 逐批检查记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 4236-1984 钢的硫印检验方法 GB 16840.4-1997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第4部分:金相法 GB/T 9450-2005 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13298-1991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18876.1-2002 应用自动图像分析测定钢和其他金属中金相组织、夹杂物含量和级别的标准试验方法第1部分 GB/T 4340.1-1999 金属维氏硬度第一部分:试验方法 GB/T 14999.4-94 高温合金显微组织试验方法 GB/T 230.1-2004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 试验方法( A, B, C, D, E, F, G, H, K, N, T 标尺) GB/T 231.1-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 试验方法 GB/T 3488-1983 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GB/T 3489-1983 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 GB/T 4194-1984 钨丝蠕变试验,高温处理及金相检查方法 GB/T 5617-1985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6401-1986 铁素体奥氏体型双相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GB/T 7216-1987 灰铸铁金相 GB/T 8493-1987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金相 GB/T 8755-1988 钛及钛合金术语金相图谱 GB/T 9441-1988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GB/T 9450-1988 钢件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9451-1988 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11809-1998 压水堆核燃料棒焊缝金相检验 GB/T 13305-1991 奥氏体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GB/T 13320-1991 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 GB/T 13925-1992 铸造高锰钠金相 GB/T 17455-1998 无损检测表面检查的金相复制件技术 GB 1814-1979 钢材断口检验方法 GB 2971-1982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 GB/T 7998-2005 铝合金晶间腐蚀测定方法 GB/T 1298-2008 碳素工具钢 GB/T 1299-2000 合金工具钢

铸铁检查井盖》检验标准

《铸铁检查井盖》检验标准(C J/T3012-19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J/T3012-93 铸铁检查井盖 Cast iron manhole top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2、引用标准 (1) 3、术语 (1) 4、产品瑾和标记示例 (2) 5、承载等级 (2) 6、技术要求 (3) 7、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4) 8、检验规则 (5) 9、标志及证明书 (6) 附加说明 (6)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铸铁检查井盖的承载等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2、引用标准 GB 9439 灰铸铁件 GB 1348 球墨铸铁件 GB 6414-86 铸件尺寸公差 3、术语 3.1检查井 通往地下设施(如自来水、排水、电信、电力、燃气、热力、消火栓、阀门、环境卫生等)的出入口。 3.2检查井盖 检查井盖部的封闭物。由支座和井盖组成。 检查井盖中固定于检查井井口的部分。用于安放井盖。 检查井盖中未固定部分。其功能是封闭检查井口,需要时能够开启。 3.3嵌入深度 支座支承面至支座顶面的高度。 3.4缝宽 支座与井盖之间的间隙 3.5支座支承面 支承井盖的支座平面。 3.6井盖接触面 井盖与支座支承面相接触的平面。 3.7检查井盖净宽D(mm) 支座孔口的最大内切圆直径。 3.8试验荷载(井盖压力试验机) 在测试检查井盖承载能力时规定施加的荷载。 4、产品型号和标记示例 ×宽(mm),设计号四部分组成: 4.2标记示例 JG-D-600 5、承载等级 检查井盖按其承载能力不同分为重型与轻型两个等级(见表1)。 表 1

等级标志设置场合 重型重(Z)机动车行驶、停放的道路、场地 轻型轻(Q)除上述范围以外的绿地,禁止机动车通行和停放的道路、场地 6、技术要求 6.1原材料 a灰口铸铁。 b球墨铸铁 6.2检查井盖的形状宜为圆形,也可以是方形或矩形。 6.3井盖与支座间的缝宽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 2 检查井盖净宽JK(mm)缝宽a=(a1+a2)(mm) ≥600 8 +2 (-4) <600 6 ±2 6.4支座支承面的宽度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检查井盖净宽JK(mm)支座支承面宽度b(mm) ≥600 ≥20 <600 ≥15 6.5井盖的嵌入深度。重型检查井盖应不小于40mm,轻型检查井盖应不于30mm。 6.6井盖表面应有凸起高度应不小于3mm。 6.7井盖与支座表面应铸造平整、光滑。不得有裂纹以及有影响检查井盖使用性能的冷隔、缩松等缺陷。不得补焊。 6.8井盖与支座装配结构尺寸应符合GB6414的要求。其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6414-86 CT10的规定并保证井盖与支座互换性。 6.9井盖接触面与支座支承面应进行机加工,保证井盖与支座接触平稳。 6.10检查井盖的承载能力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检查井盖等级试验荷载(kN)允许残留变形(mm) 重型360 1/300?D 轻型210 1/500?D 6.11井盖与支座间宜采用镀锌链条联接或其它形式的锁定装置。 7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检查井盖应按成套产品(成套的井盖与支座)进行承载能力试验。 7.1试验荷载与允许残留变形应符合表4的规定。 7.2加载设备(井盖压力试验机) ±3%。 a刚性垫块 刚性垫块尺寸应为直径356mm、厚度等于或大于40mm、上下表面平整。 b橡胶垫片 7.3试验程序 以1-3kN/s速度加载,加载到2/3试验荷载,然后卸载。此过程重复进行5次。 第一次加载前与第5次加载后的变形之差为残留变形,其值不允许超过表4中的规定。 8、检验规则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 8.1批量与抽样 按批量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取样。 产品以同一规格、同一种类、同一原材料在相似条件下生产的检查井盖构成批量。 一批为100套检查井盖,不足100套进也作为一批。 8.2出厂检验

五金结构件进料检验规范

五金结构件进料检验规范 五金结构件进料检验规范 1. 目的: 为确保供货商交货之品质,合乎本公司之规格需求,降低制程品质之不良率,特拟定本检验规范作为检验之标准依据对零件、半制程品之进料品质,予以稽核检查,以确保品质。 2. 范围: 凡本公司制造用之通讯类产品五金类零件均属之,针对所检验项目之品质,予以迅速判定允收或批退,其种类包括弹片,螺母,螺钉,屏蔽片, 转轴……….等。 3. 检验方式与基准: 准外观检验参照MIL-STD-105E 调整型计数值抽样检验计划AQL LEVELⅡCR=0, MA=0.65,MI=1.5;尺寸检验,则参照图面重要尺寸量测 3pcs 为基。 4. 使用仪器设备: a) 卡尺. b) 厚薄规. c) 样品. 5. 产品不良时的处理方法: 5.1 IQC 人员在检验或抽验时,发现之缺点应反映给主管。 5.2 IQC 人员应立即以相关文件以通知采购、材料供货商进行立即且有效地处理VQA 应对于厂商品质改善之情况做持续性追踪与确认。 5.3 检验后之处置: a) 在检验时,如发现不良品其数量在允收范围内,应将不良品贴上红色不良卷标,注明料号不良原因,置于不合格区并在验收单上扣除不良数量。 b). 在检验时,如发现不良品其数量超过允收范围内时,应整批批退并贴上红色不合格卷标,并将不良品集中,并在外箱上注明不良品并送至不合格区。 6 检验前准备: 6.1确认材料料号、厂牌之图面资料,承认书及检验注意事项。 6.2 核对料号与验收单之料号是否符合。 6.3 检验记录表。 7. 测试方法与步骤: 7.1 外观尺寸检查: a). 尺寸有无超出规格之外。 b). 螺丝孔径是否正确,位置有否偏移。 c). 螺丝牙径是否正确。 d). 螺母孔径有无毛边。 e). 电镀颜色是否正确。 f). 材质是否正确。 g). 螺丝有无黏合不开。 h). 电镀有无不良。 i). 有无生锈氧化。 j). 无刮伤。 k). 转轴底座有无变形。 l) 屏蔽片之平面度是否符合规格 7.2 机构部份: a) E扣有无松脱。 b) 弹簧松弛。 7.3 包装检验: a) 包装CARTON 有无标示机种型号、厂商料号、品名、规格与数量。 b) 机种是否正确有无混料情形。

铸铁检查井盖检验标准

《铸铁检查井盖》检验标准(CJ/T3012-19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J/T3012-93 铸铁检查井盖 Cast iron manhole top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2、引用标准 (1) 3、术语 (1) 4、产品瑾和标记示例 (2) 5、承载等级 (2) 6、技术要求 (3) 7、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4) 8、检验规则 (5) 9、标志及证明书 (6) 附加说明 (6)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铸铁检查井盖的承载等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2、引用标准 GB 9439 灰铸铁件 GB 1348 球墨铸铁件 GB 6414-86 铸件尺寸公差 3、术语 3.1检查井 通往地下设施(如自来水、排水、电信、电力、燃气、热力、消火栓、阀门、环境卫生等)的出入口。 3.2检查井盖 检查井盖部的封闭物。由支座和井盖组成。 检查井盖中固定于检查井井口的部分。用于安放井盖。 检查井盖中未固定部分。其功能是封闭检查井口,需要时能够开启。 3.3嵌入深度 支座支承面至支座顶面的高度。 3.4缝宽 支座与井盖之间的间隙 3.5支座支承面 支承井盖的支座平面。 3.6井盖接触面 井盖与支座支承面相接触的平面。 3.7检查井盖净宽D(mm) 支座孔口的最大内切圆直径。 3.8试验荷载(井盖压力试验机) 在测试检查井盖承载能力时规定施加的荷载。 4、产品型号和标记示例 ×宽(mm),设计号四部分组成: 4.2标记示例 JG-D-600

5、承载等级 检查井盖按其承载能力不同分为重型与轻型两个等级(见表1)。 表 1 等级标志设置场合 重型重(Z)机动车行驶、停放的道路、场地 轻型轻(Q)除上述范围以外的绿地,禁止机动车通行和停放的道路、场地 6、技术要求 6.1原材料 a灰口铸铁。 b球墨铸铁 6.2检查井盖的形状宜为圆形,也可以是方形或矩形。 6.3井盖与支座间的缝宽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 2 检查井盖净宽JK(mm)缝宽a=(a1+a2)(mm) ≥600 8 +2 (-4) <600 6 ±2 6.4支座支承面的宽度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检查井盖净宽JK(mm)支座支承面宽度b(mm) ≥600 ≥20 <600 ≥15 6.5井盖的嵌入深度。重型检查井盖应不小于40mm,轻型检查井盖应不于30mm。 6.6井盖表面应有凸起高度应不小于3mm。 6.7井盖与支座表面应铸造平整、光滑。不得有裂纹以及有影响检查井盖使用性能的冷隔、缩松等缺陷。不得补焊。 6.8井盖与支座装配结构尺寸应符合GB6414的要求。其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6414-86 CT10的规定并保证井盖与支座互换性。 6.9井盖接触面与支座支承面应进行机加工,保证井盖与支座接触平稳。 6.10检查井盖的承载能力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检查井盖等级试验荷载(kN)允许残留变形(mm) 重型360 1/300?D 轻型210 1/500?D 6.11井盖与支座间宜采用镀锌链条联接或其它形式的锁定装置。 7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检查井盖应按成套产品(成套的井盖与支座)进行承载能力试验。 7.1试验荷载与允许残留变形应符合表4的规定。 7.2加载设备(井盖压力试验机) ±3%。 a刚性垫块 刚性垫块尺寸应为直径356mm、厚度等于或大于40mm、上下表面平整。 b橡胶垫片 7.3试验程序 以1-3kN/s速度加载,加载到2/3试验荷载,然后卸载。此过程重复进行5次。 第一次加载前与第5次加载后的变形之差为残留变形,其值不允许超过表4中的规定。

铸铁件通用检验标准

目的: 规范公司对铸铁件的检查验收。 适用范围: 适用于铸铁件。 ※本标准是铸件的通用标准,铸件有特殊要求时,参见相关铸件分类验收标准。 3 验收标准: 铸铁件材质检验标准: 3.1.1球墨铸铁件材质检验标准: 球墨铸件材质验收标准应符合GB1348或EN1563:1997球墨铸铁的标准,以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延伸率)、球化率和渗碳体含量为验收依据,硬度、其它金相组织及化学成份做为参考。

灰铸件材质验收标准应符合GB9439或EN 1561:1997灰铸铁件的标准,以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和硬度为验收依据,金相组织及化学成份做为参考。 3.1.3.1机械性能检查:机械性能测试的试棒,每班次每种牌号至少浇一组,有新产品时增加一组,每组浇三根,若铸件进行退火处理,必须连同试棒(试块)一同进行热处理(若是渗碳体超标需热处理的件,按热处理后铸件本体的金相组织来验收)。机械性能试验:二根用于生产厂测试性能(第一根合格则该批次合格,余下试棒留存(留有生产日期、包次标识),在工厂存放,存放期三年;若第一根试棒不合格,测试剩余二根,若第二根不合格则该批次产品全部报废;若第二根合格,应加试第三根,合格则判定该炉产品合格,若第三根不合格则该批次产品全部报废)。材质检测报告存根(原始记录)保留11年。 常规灰铸铁试棒见下图:

常规球墨铸铁试棒见下图: 其余

其余 ASTM536标准(美标)试棒见下图 3.1.3.2金相组织检查:球铁铸件从每包铁水的最后一型附铸金相试块或铸件本体进行检验,依次往前直到合格(或本包铁水所浇铸件检验完)为止。附铸试块应能代表本体。试块不好,破件进行检验。对于灰铸铁件每炉铁水至少分析一件附铸试块或本体废件。若金相有问题,加倍抽查。金相本体试块应按天分类以月为单位保存,保持期6个月。检验报告保留11年。 3.1.3.3化学成份检查:每天必须分析每炉铁水(炉前)及至少两炉铸件(炉后)的化学成分。炉前主要化验碳、硅和硫;炉后碳、硅、锰、硫、磷、稀土、镁(灰铸铁件无稀土、镁两元素)全部化验。每天第一炉熔清后必须检测C、Si、Mn、S,之后C、Si每炉化验检测。化学成分记录要求齐全,归档存放保留11年。 铸件尺寸精度 3.2.1 铸件尺寸符合图纸要求,未注尺寸公差采用CT9公差,具体数值见下表:

金相检测国家标准汇总

金相检测国家标准汇总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检验类别 1、金属平均晶粒度【001】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 GB 6394-2002 【010】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测定…GB 10852-89 【019】珠光体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062】金属的平均晶粒度评级…ASTM E112 【074】黑白相面积及晶粒度评级…BW 2003-01 【149】彩色试样图像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304】钨、钼及其合金的烧结坯条、棒材晶粒度测试方法(面积法) 【305】钨、钼及其合金的烧结坯条、棒材晶粒度测试方法(切割线法) 【322】铜及铜合金_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YS/T 347-2004 【328】彩色试样图像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2 2、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002】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GB 10561-89 【252】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561-2005/ISO 4967:1998 3、贵金属氧化亚铜金相检验【003】贵金属氧化亚铜金相检验…GB 3490-83 4、脱碳层深度测定【00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 224-2008 【130】脱、渗碳层深度测定…GB 224-87 5、铁素体晶粒延伸度测定【005】铁素体晶粒延伸度测定…GB 4335-84 6、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006】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GB 4462-84 7、不锈钢相面积含量测定【007】不锈钢相面积含量测定…GB 6401-86 8、灰铸铁金相【008】铸铁共晶团数量测定…GB 7216-87 【056】贝氏体含量测定…GB 7216-87 【058】石墨分布形状…GB 7216-87 【059】石墨长度…GB 7216-87 【065】珠光体片间距…GB 7216_87 【066】珠光体数量…GB 7216_87 【067】灰铸铁过冷石墨含量…SS 2002-01 【185】碳化物分布形状…GB 7216-87 【186】碳化物数量…GB 7216-87 【187】磷共晶类型…GB 7216-87 【188】磷共晶分布形状…GB 7216-87 【189】磷共晶数量…GB 7216-87 【190】基本组织特征…GB 7216-87 【235】石墨长度(自动分析)…GB 7216-87 【251】灰铸铁多图多模块评级:石墨分布&石墨长度&基体组织&共晶团【255】灰铸铁金相_基本组织特征(灰度法) 【256】石墨分布&石墨长度&基体组织&共晶团(灰度法)…GB 7216-87 【316】灰铁金相等级图_石墨类型…SS 2007-6 【317】灰铁金相等级图_石墨尺寸…SS 2007-7 【318】灰铁金相等级图_铁素体的大约百分含量…SS 2007-8 【319】灰铁金相等级图_珠光体的大概间隔…SS 2007-9

铸造件通用检验标准 -

铸造件通用 检验标准 前言 铸造件的检验,以图纸为依据,如本标准与图纸不符,以图纸为检验标准。为了使检验工作走向标准化,加强中间过程质量控制,特制定本检验标准。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压铸件及机加工的检验、验收。 2.引用标准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标准的条款.本标准发布时,这些引用标准均为有效版本.所有标准将进行修定,因此,鼓励依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尽可能采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GB4054—83 金属涂覆层外观分级 GB/T 9286—88 色漆和清漆划痕试验 GB/T 6739—96 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GB/T 1733—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6742—93 漆膜弯曲试验(园柱轴) GB/T1732-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1771—91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污性能的测定

GB 5267—85 螺纹紧固件电镀层 GB 2792—81 压敏胶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 GB5935—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孔隙率测试方法 GB6463—86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GB10125-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5270-86 金属覆盖层结合力及脆性测试 GB/T1182-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GB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3.目的 3.1确保压铸件判定的统一标准; 3.2指引QC检验,将所有检验动作标准化。 4.定义 磨花/磨痕:产品表面由于摩擦而造成的擦花痕 刮伤/划伤:产品表面由于与尖硬物摩擦而造成的刮痕/划痕。 刀痕:因用锉刀或机加工时刀具所留下的痕迹 砂带痕:因用砂带打磨所留下的痕迹 拉模伤:顺着出模方向遗留在铸件表面上的拉伤痕迹。 凹陷:平滑表面上凹瘪的部分或者成型过程中填充不完整的部位 压伤:切边模冲压或机加工时挤压所留下的痕迹 碰伤:产品表面,边角受碰撞引起的变形痕迹

结构件外观标准(通用)

1 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本厂和外协结构件进料检验及出货检验的质量特性及其要求,目的在于确立合格结构件的判别依据,使供货商和内部能有一个共同的量化的标准,以保证零件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和公司正常生产需要。 2 适用范围 2.1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结构零件的进料检验及出货检验的判定依据。 2.2 本标准适用于进料检验员和外协采购人员作为外协厂生产的执行文件。 2.3 本标准适用于工程师开发新产品的外观指导依据。 2.4 供应商送IQC的所有产品必须符合此标准。 3 定义 3.1 缺点度量代码 N: 数目 D: 直径 L: 长度 H: 深度 W: 宽度 S: 面积 J: 缺陷间距 V: 其它 T: 偏移量P: 平面度 3.2 检测面定义 第一检测面(A面): 零部件或产品在装配后最常或最容易在用户使用时被看到的表面,如产品的 正面和WT的商标位。 第二检测面(B面): 零部件或产品在装配后能够被看到,但不易被看到或须经转动才可看到的表 面,如产品的两侧面或后面。 第三检测面(C面):零部件或产品在装配后不易被看到的表面,这类表面只有在拆缷或去掉面板模 块后才能被看到,如机框及机柜的底面和内面装配后在客户端不能被看到的 表面,原则上外观不做要求,但不得有油污和锈斑。 4. 4.1 检验所需的光源为不低于40W的日光灯环境。 4.2 检验员的纠正视力不得低于1.0, 检验时间不超过8秒。 4.3 被检验工件的检验面须放于垂直光源的平面上,人眼与检验面成大于45度角度。 4.4 不需在反光或阴影的状态下对工件进行多角度检验。 4.5 外观检测环境 (1)第一检测面,在40瓦日光灯下用目测,人眼距被检工件约40CM。 (2)第二检测面,在40瓦日光灯下用目测,人眼距被检工件约60CM。 (3)第三检测面,在40瓦日光灯下用目测,人眼距被检工件约80CM。 5. 缺陷累积判定 A面累积总缺陷接受数量:小面不超过2处,中面不超过3处,大面不超过4处 B面累积总缺陷接受数量:小面不超过3处,中面不超过4处,大面不超过5处 C面累积总缺陷接受数量:小面不超过4处,中面不超过5处,大面不超过6处 6. 名词注解 6.1 无手感浅划痕: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受阻感且未伤及材料基材的划痕,通常表现为线型,点 状和其他不规则形状。 6.2 有手感深划痕: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明显受阻感且已伤及材料基材的划痕,通常表现为线型, 点状和其他不规则形状。

《GBT+9441-2009+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新修订的四项 铸铁国家标准
东南大学材料学院 孙国雄

新修订的四项铸铁国家标准
? GB/T 1348-(2009) 球墨铸铁件 ? GB/T 9439-(2009) 灰 铸 铁 件 ? GB/T 9441 -(2009)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 GB/T 7216 -(2009) 灰铸铁金相检验

原标准已经迫切需要修订
? 原标准分别修订于20年前(灰铸铁金相标准修订于 1987年,其余三项修订于1988年)。20年来中国的铸 造业无论从规模、产量、技术、装备及管理都有了极大 的变化与发展。2001年起我国就已经成为世界铸件产量 最大的国家。 ? 20年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于清洁生产的迫切化, 提高了对铸件的要求,促进了铸造技术(工艺、材质、 铸造方法、装备及控制等)及铸造工厂现代管理的快速 发展。 ?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中国的铸造业已经进入国际竞争的 阶段,出现了“国际竞争国内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的状 况。中国的铸件已经销往世界上大多数制造业大国。因 此我们的国家标准也应该与相应的国际标准接轨。

修订国际标准的目的:
? 解决我国国家标准总体技术水平低、市 场适应性差、体系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 建立先进科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标准体系 ; ? 全面落实国家标准的维护和管理任务, 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国 家标准的时效性。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9441-XXXX 代替GB/T 9441-1988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Metallographic test for spheroidal graphite cast iron

灰球铸铁铸件检验标准 完成版

液压铸铁铸件检验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灰铸铁和球墨铸铁铸造的液压铸铁件的技术要求和验收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和液压阀等液压元件的铸造承压壳体或结构件的铸件。 本标准使用于砂型或导热性与砂型相当的铸型中铸造的灰铸铁件,使用其他铸型铸造的灰铸铁件也可以参考使用。 2.术语和定义 GB/T 5611确立的术语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铸件的主要壁厚 relevant wall thickness 铸件的主要壁厚是指用以确定铸件材料力学性能的铸件断面厚度,由供需双方商定。 2)石墨球化处理 graphite spheroidizing treatment 在铁液中加入球化剂,使铁液凝固过程析出的碳形成以球状石墨形态为主的工艺过程。 3.灰球铸铁件 3.1 灰铸铁件 3.1.1 灰铸铁牌号 本标准的材料牌号表示方法,符合GB/T 5612的规定。 本标准中,单铸试棒是以直径Φ30mm的单铸试棒加工的标准试样所测得的最小抗拉强度。附铸试棒(块)是根据铸件的实际壁厚,选择相应的截面尺寸与铸件一同冷却的附铸试棒(块)加工的标准拉伸试样。本体试样为取自铸件本体材料制成的标准拉伸试样。标准拉伸试样的形状和尺寸应按GB/T 9439-2010的规定。本公司常用的HT200、HT250、HT300及HT350灰铸铁件的力学性能及金相组织见表1。 3.1.2 灰铸铁件的化学成分 若需方的技术条件中包含化学成分的验收要求时,按需方规定执行。 若需方对化学成分没有要求时,化学成分由供方自行确定,化学成分不作为铸件的验收依据。但化学成分的选取必须保证铸件材料满足本标准所规定的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的要求。 化学成分的检测频次和数量,供需双方商定或由供方自行确定。 3.1.3 灰铸铁的力学性能 在单铸试棒上还是在铸件本体或附铸试棒上测定力学性能,以抗拉强度还是以硬度作为性能验收指标,均必须在订货协议或需方技术要求中明确规定。铸件的力学性能验收指标应在订货协议中明确规定。 本标准规定的力学性能指标和金相组织是铸件验收的主要指标。 3.1.3.1 抗拉强度 1)单铸试棒的抗拉强度 本标准依据直径Φ30mm单铸试棒加工的标准拉伸试样所测得的最小抗拉强度值,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常用的HT200、HT250、HT300及HT350四个等级的铸铁件抗拉强度,各等级的最小抗拉强度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2)附铸试棒(块)的抗拉强度 附铸试棒的抗拉强度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3)铸件本体试样的抗拉强度

进料检验标准书

xxxxxx 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进料检验规范 编号: 版本:A 制定部门:品质部 制定日期: 1.目的

为保证进料的的质量、数量、规格等符合本公司的要求,提供良好的物料,满足生产和服务之所需。 2.范围 本检验标准适用于所有原材料、半成品、辅料等进入公司的所有物料。 3.职责 仓管员收到物料后将物料放置于指定待检区域并填写《进料检验通 知单》通知IQC检验。 IQC 接到《进料检验通知单》后到待检区抽取物料。按照来料检 验标准书和相关工程图纸,对来料进行检验与判定,并填写 《IQC进料检验记录》对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4.作业内容检验检验方式:抽样检验.抽样标准: 元器件类:按照GB2828-87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平H 进行。 非元器件类按照GB2828-87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特殊检查水平 合格质量水平:A类不合格AQL二B类不合格AQL二定义: 主要原材料:指对本公司产品性能、安全、起主要作用的材料。

辅助材料:包装材料等。 5.检验仪器,仪表,量具的要求所有的检验仪器、仪表、量具必须在校正计量 期内。 6.检验结果6. 1检验合格后,IQC贴绿色合格标签于物料包装上,将物料放入 检 验合格区,并填写《物料合格入库单》通知仓管。 6. 2对于公司没有能力检验的物料,可要求供应商提供检验报告, IQC可依供应商提供之合格检验报告视同合格处理。 6. 3检验为不合格物料时,IQC贴红色不合格标签于物料包装上,将 不合格物料放入不合格品区。不合格品的处理依《不合格品管制程序》 执行。 7. 将检验结果记录在《IQC来料检验报告》中. 相关表单 ?进料检验通知单》?IQC进料检验记录》《不合格品管制程序》《品质异常处理单》

金相检测国家标准总结

金相检测国家标准总结

————————————————————————————————作者:————————————————————————————————日期:

检验类别 1、金属平均晶粒度【001】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010】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测定…GB 10852-89 【019】珠光体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062】金属的平均晶粒度评级…ASTM E112 【074】黑白相面积及晶粒度评级…BW 2003-01 【149】彩色试样图像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304】钨、钼及其合金的烧结坯条、棒材晶粒度测试方法(面积法) 【305】钨、钼及其合金的烧结坯条、棒材晶粒度测试方法(切割线法) 【322】铜及铜合金_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YS/T 347-2004 【328】彩色试样图像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2 2、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002】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GB 10561-89 【252】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561-2005/ISO 4967:1998 3、贵金属氧化亚铜金相检验【003】贵金属氧化亚铜金相检验…GB 3490-83 4、脱碳层深度测定【00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 224-2008 【130】脱、渗碳层深度测定…GB 224-87 5、铁素体晶粒延伸度测定【005】铁素体晶粒延伸度测定…GB 4335-84 6、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006】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GB 4462-84 7、不锈钢相面积含量测定【007】不锈钢相面积含量测定…GB 6401-86 8、灰铸铁金相【008】铸铁共晶团数量测定…GB 7216-87 【056】贝氏体含量测定…GB 7216-87 【058】石墨分布形状…GB 7216-87 【059】石墨长度…GB 7216-87 【065】珠光体片间距…GB 7216_87 【066】珠光体数量…GB 7216_87 【067】灰铸铁过冷石墨含量…SS 2002-01 【185】碳化物分布形状…GB 7216-87 【186】碳化物数量…GB 7216-87 【187】磷共晶类型…GB 7216-87 【188】磷共晶分布形状…GB 7216-87 【189】磷共晶数量…GB 7216-87 【190】基本组织特征…GB 7216-87 【235】石墨长度(自动分析)…GB 7216-87 【251】灰铸铁多图多模块评级:石墨分布&石墨长度&基体组织&共晶团 【255】灰铸铁金相_基本组织特征(灰度法) 【256】石墨分布&石墨长度&基体组织&共晶团(灰度法)…GB 7216-87 【316】灰铁金相等级图_石墨类型…SS 2007-6 【317】灰铁金相等级图_石墨尺寸…SS 2007-7 【318】灰铁金相等级图_铁素体的大约百分含量…SS 2007-8 【319】灰铁金相等级图_珠光体的大概间隔…SS 2007-9 【320】灰铁金相等级图_碳化物及磷化物共晶体大致含量…SS 2007-10 9、定量金相测定方法【009】定量金相测定方法…GB/T 15749-95 10、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

金相检验规范

1.目的 通过对锻件进行金相检验,使产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产品的在质量符合国家法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2.适用围 适用于本公司有金相试验要求的产品。 3.执行标准: ①ASTM E381-01-2006 棒材、锻坯、大方坯和锻件的宏观侵蚀试验标准 ②ASTM E45-2013 测定钢材夹杂物含量的试验方法 ③ASTM E112-2013 测定平均晶粒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4.检验人员必须经考核培训并取得相应岗位书。 5.检验设备:光学显微镜、放大镜 6.操作程序: 6.1试样的制备 a)试样截取方向、部位、数量应依据检验的目的、技术标准或双方技术合同进行; b)试样的尺寸见附图; c)试样的制备:磨平磨光(粗磨、细磨)抛光浸蚀观察 6.2金相检验 6.2.1非金属夹杂物的检验: 6.2.1.1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标准图谱评定压缩比大于或等于3的轧制或锻制钢材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的显微评定方法。这种方法广泛用于对给定用途钢适应性的评估。但是,由于受试验人员的影响,即使采用大量试样也很难再现试验结果,因此,使用本方法时应十分慎重。 6.2.1.2原理 将所观察的视场与本标准图谱进行对比,并分别对每类夹杂物进行评级。这些评级图片相当于100倍下纵向抛光平面上面积为0.50mm2的正方形视场。 根据夹杂物的形态和分布,标准图谱分为A、B、C、D和DS五大类。 这五大类夹杂物代表最常观察到的夹杂物的类型和形态: ——A类(硫化物类):具有高的延展性,有较宽围形态比(长度/宽度)的单个灰色夹杂物,一般端部呈圆角; ——B类(氧化铝类):大多数没有变形,带角的,形态比小(一般<3),黑色或带蓝色的颗粒,沿轧制方向排成一行(至少有3个颗粒); ——C类(硅酸盐类):具有高的延展性,有较宽围形态比(一般≥3)的单个呈黑色或深灰色夹杂物,一般端部呈锐角; ——D类(球状氧化类):不变形,带角或圆形的,形态比小(一般<3),黑色或蓝色的,无规则分布的颗粒; ——DS类(单颗粒球状类):圆形或近似圆形的,直径≥13μm的单颗粒夹杂物。 非传统类型夹杂物的评定也可通过将其形状与上述五类夹杂物进行比较,并注明其化学特征。例如:球状硫化物可作为D类夹杂物评定,但是试验报告中应加注一个下标(如:D sulf表示;D cas表示球状硫化钙;D RES表示球状稀土硫化物;D Dup表示球状复相夹杂物,如硫化钙包裹着氧化铝。 沉淀相类如棚化物、碳化物、碳氮化合物或氮化物的评定,也可以根据它们的形态与上述五类夹杂物进行比较,并按上述的方法表示它们的化学特征。 注:在进行试验之前,可采用大于100倍的放大倍率对非传统类型夹杂物进行检验,以确定其化学特征。 每类夹杂物又根据非金属夹杂物颗粒宽度的不同分成两个系列,每个系列由表示夹杂物含量递增的六级图片组成。附录A列出了每类夹杂物的评级图谱。 评级图片级别i从0.5级到3级,这些级别随着夹杂物的长度或串(条)状夹杂物的长度(A,B,C类),或夹杂物的数量(D)类,或夹杂物的直径(DS类)的增加而递增,具体划分界限见表1。各类夹杂物的宽度划分界限见表2。例如:图谱A类i=2表示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夹杂物的形态属于A类,而分布和数量属于第2级图片。 表1评级界限(最小值)

铸铁件检验标准

铸铁件检验标准 一、检验项目、装配尺寸、性能、外观颜色包装。 二、检验方式:实配、测量。 三、抽样设计及允收水准 3.1依照一般检查水平:Ⅰ级进行抽样。 3.2、每批从四点以上分散随机抽样。 3.3严重缺陷[CR]AQL=0,主要缺陷[MA] AQL=,次要缺陷[MI] AQL= 四、检验内容: 4.1 尺寸: 4.4.1 烤板、烤网类一般检验长度与宽度尺寸,除特殊要求外,公差一般为±1.5mm。 4.4.2 炉头类除了检验长度与宽度尺寸外,依照相应进料检验标准对其它重要装配尺寸进行检验。 4.4.3 其它不便检测之装配尺寸可利用检具或实配件进行检验。 4.2 外观、亮度及颜色: 4.2.1铸铁烤漆件 a. 刮边平直,无披锋、利边及尖角,无裂纹,无气孔起皮,浇铸不足、冷隔、沙粒、蚀料 等铸造缺陷。所有孔洞<3mm x 1mm(深),且在100mmx200mm范围内不超过3处。 烤板烤网变形量:面≤ mm ,边≤2mm ,四脚(四角)≤2mm. b. 炉头类所有燃烧孔均匀及引火槽无堵塞,无明显扭曲,任何方向弯曲变形量<3mm. c. 烤板烤网类需无毒黑漆处理,炉头类普通黑漆处理。颜色、亮度与确认的检验样板一致。 整体涂层均匀,油漆层完全烘干,无刮花、碰伤、气泡、漏喷、喷流、生锈等不良情形。 4.2.2 搪瓷铸件 a. 瓷层均匀并完全覆盖基体,无烧焦、正面无明显焦点,无明显气泡,无毛刺。表面瓷层 无开裂,无裂纹,无污点,无杂色点等。 b. 无掉瓷爆瓷,正面无疤痕,侧面背面疤痕≤3mmx3mm且不超过3处,表面流痕≤3mm且不 超过3处。正面无搪瓷缺失,背面侧面搪瓷缺失≤3mmx3mm 且不超过3处。 c. 搪瓷铸件颜色、光泽与确认之样板一致. d. 铸件变形量:面≤3mm,边≤2mm , 四脚(四角)≤2mm。 1

球铁件验收标准

球墨铸铁件验收标准及缺陷分析 一.验收引用标准 GB1348 球墨铸铁件 GB9441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GB228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229 金属冲击试验方法 GB231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6060.1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 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二.材质要求 1.机械性能 球铁件的牌号应符合GB1348和图纸要求的规定。 1.1球铁件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1到表4的规定

1.2球铁件的机械性能以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两个指标为验收依据。 1.3须做屈服强度、冲击韧性和硬度试验时,应在图样上或在有关的技术文件中注明。其数值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2. 金相组织 2.1 金相组织标准 按GB9441-88《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2.2球化分级 (jia ) 铸件毛坯本体的球化率在70%以上,球化级别80%为1-3级,最差部位原则上不低于4级 2.3.石墨等级 原则上球径为5-7级。 2.4 基体组织(参考) 3 .化学成分 原则上化学成分不作为验收依据,客户明确要求的除外。

球铁体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及热处理工艺应符合图样或技术文件中的注明。三.几何形状与尺寸 球铁件的几何形状与尺寸应符合图样中的规定要求。 1.尺寸公差 1.1本标准规定的尺寸公差,是指球铁件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应达到的公差。1.2球铁件的尺寸公差数值应符合表5的规定;公差等级按表6的规定选取。 现我公司球铁件主要用户的公差等级一般为CT9级 2.其他尺寸要求铸件应符合相应的毛坯图尺寸规定。 铸件错型≤1.0mm,砂芯歪斜量≤1.5mm。

四..表面质量 1 .铸件毛坯表面应无粘砂、氧化皮等缺陷,铸件毛坯表面的浇冒口、出气孔、 多肉、飞边、毛刺等清除干净。加工面浇冒口残余不大于1mm。其 余原则上不大于2 mm 2. 铸件毛坯不允许有裂纹、缩孔、疏松、冷隔等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3铸造毛坯非加工表面粗糙度Ra≤100粗糙度评定按GB6060.1-85的规定进行。 4 铸造毛坯不允许有锈蚀。 5 铸件外表气孔和渣孔缺陷 加工部位:最大深度不大于加工余量的2/3 非加工部位:原则上直径≤Φ3mm,最大深度≤1.5mm, 6.批次的标识(参考) 铸件毛坯必须在其本体的表面铸出永久性炉次标志即炉号。炉号用六位组成。第一位表示年号,取年号尾数,第二、三位表示月号,第四、五位为H号,第六位为流水号(当一炉铁水分作多包球化浇注时) ×××××× 年号尾数月号日号流水号 五、检验方法 1在提供最初样件时,铸件必须经解剖检测,X射线检测或Y射线检测无缩孔、缩松、裂纹等缺陷;在正常生产时,为确保质量稳定,要定期进行上述方式检测。并且抽1‰铸件进行解剖检测。生产设备改变、材料改变、更换模具、更改工艺或更换操作方法时,铸件必须经以上解剖与检测。 2 每炉铁水必须用广谱或色法进行成分分析,每包铁水浇注的最后一箱产品抽

金相检验安全操作规程

金相检验安全操作规程 (ISO45001-2018/ISO9001-2015) 1.0目的 为使金相检测的操作有所依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0范围 凡本公司需做金相检验的检测作业,均适用。 3.0作业内容 3.1检验标准 检验项目和标准根据客户要求定。 3.2操作程序 3.2.1金相试样的制备 取样-粗磨-细磨-抛光 3.2.1.1取样 取样要具有代表性,截取过程中应防止组织发生变化。 3.2.1.2粗磨 粗磨一般在专用的砂轮和砂布上进行,目的是将取样所形成的粗糙表面、不规则外形的试样修整成形,为以后的磨制和抛光作好准备。在砂轮上磨制后,为使试样的检验面进一步磨平,在0号或00号砂布上再进行磨制,磨至试样磨面看不到砂轮磨痕为止。粗磨后,将试样和双手清洗干净,以防粗沙粒带入砂纸。 3.2.1.3 细磨 细磨一般在金相砂纸上对粗磨好的试样进一步磨制,为抛光作好准备。细磨一般要由粗到细依次经过800#1000#1200#金相砂纸。每更换一道砂纸转动90

○角,以观察上道砂纸划痕是否全部磨掉。细磨后,将试样和双手冲洗干净。 3.2.1.4抛光 抛光的目的是除去试样磨面上磨痕,使其呈光亮无痕的镜面。抛光在涂有金刚石研磨膏的专用抛光机上进行,并在抛光机上沿半径方向往复移动或转动,以防产生抛光道痕或拖尾。抛光好的试样冲洗干净,并迅速用吹风机吹干。 3.2.2金相组织的浸蚀 3.2.2.1溶液的配制 2—5%硝酸酒精溶液:2—5mL硝酸 95-98mL无水乙醇 3.2.2.2金相组织的显示 一般过程:冲洗抛光试样-酒精擦洗-吹干-浸蚀-冲洗-酒精擦洗-吹干。方法有揩擦法和浸入法两种。 a)揩擦法 揩擦法是用药棉球沾上浸蚀剂揩擦抛光面,直至抛光镜面变成灰暗色,冲洗吹干。 b)浸入法 浸入法是将试样浸入浸蚀剂中,再轻微移动试样,促使气泡逸出,镜面变成灰暗色,取出冲洗吹干。 3.2.3金相试样的观察判定 3.2.3.1铸铁的金相检验 a)灰铸铁(执行标准 GB/T7216-87) 用未浸蚀的试样检验石墨形状和石墨长度。如在同一试样中有不同形状石墨,应观察估计每种形状石墨的百分数,并在报告中依次说明。检验石墨长度,应

自动化设备机械加工件来料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版次A0 页码第1页共6页 文件修订记录 序号日期版本修改内容承办人 12018-12-15 A0 初版发行李蔚华 2 3 4 5 6 7 8 9 10 11 编制审核批准 文件会签分发部门 部门会签分发(份数) 生产部 品质部 研发部 采购部 生效日期: 2018-12-15 制定部门:品质部制定日期: 2018-12-15

文件编号版次A0 页码第2页共6页 1.目的 规范机械加工件的来料检验标准,以使各工序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加工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如与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冲突时,以技术文件为准。 3.引用标准 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为 mm。 GB/T 1031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 1800.4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T 32535 《普通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和倒角》 GB/T 197 《普通螺纹公差》 GB/T 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804-M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5277 《紧固件螺栓和螺钉通孔》 4 .检验方案: GB/T2828 最新版;特殊抽样水准S-1 ,尺寸 / 性能类 AQL=AC/Re(0/1 );外观 AQL=0.4;月综合抽检良率 外观< 1%,尺寸结构< 0.1%。 5 .检验设备 / 工具: 1. 游标卡尺 (0.01mm) 2. 千分尺( 0.01mm) 3. 内径千分尺 4. 塞尺5. 高度仪 6. 螺纹规、 环7. 针规8. 大理石平台9. 万用表 / 兆欧 表10. 色板 6 .术语及定义 外观面定义: A 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被客户看见且被关注的部分(如:作业平台,操作面板等)。 B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很少被客户看见的部分且不会过分关注(如:底部机加件、设备内部件)。 这些表面允许有轻微外观不良。 C 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被客户看到的表面部分(如:结合部位)。此表面的外观缺陷应合理而且不至 于给客户觉得该产品质量不佳。 7.检验步骤: 7.1 包装要求: 7.1.1 所有物料必须使用相应的垫料、间隔物、填充物包装,避免运输过程遭到破坏,每单片产品之间必 须隔开,避免相互碰撞导致不良,检验前发现有不符合的包装方式,检验人员有权拒绝接收。 7.1.2 外包装必须具有足够的抗外力强度,以便能保护内部包装物,有色金属制品如铜、铝制品需用报纸 或塑料膜包覆;黑色金属需涂覆防锈油。检验人员发 现有外包装破损或有产品裸露的,有权拒绝接收。 7.1.3 所有产品来料必须附带我司提供的技术图纸,或经我司认可的技术图纸,图纸清晰明了,图纸不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