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川中学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重庆巴川中学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重庆巴川中学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重庆巴川中学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3),(2,0),以线段AB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

内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使∠BAC=90°,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a,1

2

),且

△ABP和△ABC的面积相等,则a=_____.

【答案】-8

3

【解析】

【分析】

先根据AB两点的坐标求出OA、OB的值,再由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度,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ABC的面积;连接OP,过点P作PE⊥x轴,由△ABP的面积与△ABC的

面积相等,可知S△ABP=S△POA+S△AOB﹣S△BOP=13

2

,故可得出a的值.

【详解】

∵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3),(2,0),∴OA=3,OB=2,

∴22

3+213

AB==,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

1113

?1313

222 ABC

S AB AC??

===,

作PE⊥x轴于E,连接OP,

此时BE=2﹣a,

∵△ABP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相等,

111

???

222 ABP POA AOB BOP

S S S S OA OE OB OA OB PE ++

=﹣=﹣,

111113

3322

22222

a

??+????

=(﹣)﹣=,

解得a=﹣8

3

故答案为﹣8

3

【点睛】

本题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象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S△ABP=S△POA+S△AOB-S△BOP列出关于a的方程.

2.如图,在△ABC中,AB=10,∠B=60°,点D、E分别在AB、BC上,且BD=BE=4,将

△BDE沿DE所在直线折叠得到△B′DE(点B′在四边形ADEC内),连接AB′,则AB′的长为_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

【详解】

过点D作DF⊥B′E于点F,过点B′作B′G⊥AD于点G,

∵∠B=60°,BE=BD=4,

∴△BDE是等边三角形,

∵△B′DE≌△BDE,

∴B′F=1

B′E=BE=2,DF=23,

2

∴GD=B′F=2,

∴B′G=DF=23,

∵AB=10,

∴AG=10﹣6=4,

∴AB′=27.

考点:1轴对称;2等边三角形.

3.在ABC ?中,边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边BC 于点D 、点E ,20DAE ∠=?,则BAC ∠=______°.

【答案】80或100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点D 和点E 的位置不确定,需分析谁靠近B 点,则有如下图(图见解析)两种情况:(1)图1中,点E 距离点B 近,根据垂直平分线性质可知,

,BD AD AE CE ==,从而有1,2B DAE C DAE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180B C BAC ∠+∠+∠=?,联立即可求得;(2)图2中,点D 距离点B 近,根据垂直平分线性质可知,,BD AD AE CE ==,从而有3,4B C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180B C BAC ∠+∠+∠=?,联立即可求得.

【详解】

由题意可分如下两种情况:

(1)图1中,根据垂直平分线性质可知,,BD AD AE CE ==,

1,2B DAE C DAE ∴∠=∠+∠∠=∠+∠

(等边对等角),

两式相加得12B C DAE DAE ∠+∠=∠+∠+∠+∠,

又12DAE BAC ∠+∠+∠=∠

20B C BAC DAE BAC ∴∠+∠=∠+∠=∠+?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180B C BAC ∠+∠+∠=?,

20180BAC BAC ∴∠+?+∠=?

80BAC ∴∠=?

(2)图2中,根据垂直平分线性质可知,,BD AD AE CE ==,

3,4B C ∴∠=∠∠=∠

(等边对等角),

两式相加得34B C ∠+∠=∠+∠,

又34DAE BAC ∠+∠+∠=∠,

3420BAC DAE BAC ∴∠+∠=∠-∠=∠-?

20B C BAC ∴∠+∠=∠-?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180B C BAC ∠+∠+∠=?,

20180BAC BAC ∴∠-?+∠=?

100BAC ∴∠=?

.

故答案为80或10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等边对等角)、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本题的难点在于容易漏掉第二种情况,出现漏解.

4.如图,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E BD ⊥,垂足为F ,且交线段BC 于点E ,连

结DE ,若50C ∠=?,设 ABC x CDE y ∠=?∠=?,

,则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答案】80y x =-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 是AE 的垂直平分线,进而得到AD =ED ,求出BED ∠的度数即可得到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

【详解】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E BD ⊥

∴1122

ABD EBD ABC x ∠=∠=∠=?,90AFB EFB ∠=∠=? ∴1902

BAF BEF x ∠=∠=?-

? ∴AB BE =

∴AF EF =

∴AD ED =

∴DAF DEF ∠=∠ ∵180BAC ABC C ∠=?-∠-∠,50C ∠=?

∴130BAC x ∠=?-?

∴130BED BAD x ∠=∠=?-?

∵CDE BED C ∠=∠-∠

∴1305080y x x ?=-?-?=?-?

∴80y x =-,

故答案为:80y x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定理,角的和差倍分等相关知识,熟练运用角的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如图,在ABC 中, 90,ACB ABD ?

∠=是ABC 的轴对称图形,点E 在AD 上,点F 在AC 的延长线上.若点B 恰好在EF 的垂直平分线上,并且5AE =,13AF =,则DE =_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

连接BE ,BF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ABD ≌△ACB ,进而可得DB=CB ,AD=AC ,∠D=∠BCA=90°,再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E=BF ,然后证明Rt △DBE ≌Rt △CBF 可得DE=CF ,然后可得ED 长.

【详解】

解:连接BE ,BF ,

∵△ABD 是△ABC 的轴对称图形,

∴△ABD ≌△ACB ,

∴DB=CB ,AD=AC ,∠D=∠BCA=90°,

∴∠BCF=90°,

∵点B 恰好在EF 的垂直平分线上,

∴BE=BF ,

在Rt △DBE 和Rt △CBF 中

BD BC EB FB =??=?

∴Rt △DBE ≌Rt △CBF (HL ),

∴DE=CF ,

设DE=x ,则CF=x ,

∵AE=5,AF=13,

∴AC=AD=5+x ,

∴AF=5+2x ,

∴5+2x=13,

∴x=4,

∴DE=4,

故答案为:4.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6.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E 在BC 的延长线上,G 是AC 上一点,且CG =CD ,F 是GD 上一点,且DF =DE .若∠A =100°,则∠E 的大小为_____度.

【答案】10

【解析】

【分析】

由DF=DE ,CG=CD 可得∠E=∠DFE ,∠CDG=∠CGD ,再由三角形的外角的意义可得

∠GDC=∠E+∠DFE=2∠E ,∠ACB=∠CDG+∠CGD=2∠CD G ,进而可得∠ACB=4∠E ,最后代

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

解:∵DF=DE,CG=CD,

∴∠E=∠DFE,∠CDG=∠CGD,

∵GDC=∠E+∠DFE,∠ACB=∠CDG+∠CGD,

∴GDC=2∠E,∠ACB=2∠CDG,

∴∠ACB=4∠E,

∵△ABC中,AB=AC,∠A=100°,

∴∠ACB=40°,

∴∠E=40°÷4=10°.

故答案为10.

【点睛】

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确定各角之间的关系.

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180°,E、F分别在BC、CD上,且AB=BE,AD =DF,M为EF的中点,DM=3,BM=4,则五边形ABEFD的面积是_____.

【答案】12

【解析】

【分析】

延长BM至G,使MG=BM,连接FG、DG,证明△BME≌△GMF(SAS),得出FG=BE,∠MBE=∠MGF,证出AB=FG,证明△DAB≌△DFG(SAS),得出DB=DG,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DM⊥BM,由五边形ABEFD的面积=△DBG的面积,可求解.

【详解】

延长BM至G,使MG=BM=4,连接FG、DG,如图所示:

∵M 为EF 中点,

∴ME =MF ,

在△BME 和△GMF 中,

BM MG BME GMF

ME MF =??∠=∠??=?

, ∴△BME ≌△GMF (SAS ),

∴FG =BE ,∠MBE =∠MGF ,S △BEM =S △GFM ,

∴FG ∥BE ,

∴∠C =∠GFC ,

∵∠A +∠C =180°,∠DFG +∠GFC =180°,

∴∠A =∠DFG ,

∵AB =BE ,

∴AB =FG ,

在△DAB 和△DFG 中,

AB FG A DFG

AD DF =??∠=∠??=?

, ∴△DAB ≌△DFG (SAS ),

∴DB =DG ,S △DAB =S △DFG ,

∵MG =BM ,

∴DM ⊥BM ,

∴五边形ABEFD 的面积=△DBG 的面积=

12×BG ×DM =12

×8×3=12, 故答案为:1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由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AOB =45°,点M 、点C 在射线OA 上,点P 、点D 在射线OB 上,且OD =

,则CP +PM +DM 的最小值是_____.

【答案】34.

【解析】

【分析】

如图,作点C关于OB的对称点C′,作点D关于OA的对称点D′,连接OC′,PC′,D′M,OD′,C′D′,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OC′=OC=2,OD′=OD=32,CP=C′P,DM=D′M,∠C′OD=′COD=∠COD′=45°,于是得到CP+PM+MD=

C′+PM+D′M≥C′D′,当仅当C′,P,M,D′三点共线时,CP+PM+MD最小为

C′D′,作C′T⊥D′O于点T,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

解:如图,作点C关于OB的对称点C′,作点D关于OA的对称点D′,连接OC′,PC′,D′M,OD′,C′D′,

则OC′=OC=2,OD′=OD=32,CP=C′P,DM=D′M,∠C′OD=′COD=

∠COD′=45°,

∴CP+PM+MD=C′+PM+D′M≥C′D′,

当仅当C′,P,M,D′三点共线时,CP+PM+MD最小为C′D′,

作C′T⊥D′O于点T,

则C′T=OT=2,

∴D′T=42,

∴C′D′=34,

∴CP+PM+DM的最小值是34.

故答案为:34.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最短路径问题,掌握作轴对称点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在第1个△A1BC中,∠B=20°,A1B=CB;在边A1B上任取一点D,延长CA1到A2,使A1A2=A1D,得到第2个△A1A2D;在边A2D上任取一点E,延长A1A2到A3,使A2A3=A2E,得到第3个△A2A3E,按此做法继续下去,第2019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度数是

______________.

【答案】

2018

1

80 2

??

? ?

??

【解析】

【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A1C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DA2A1,∠EA3A2及∠FA4A3的度数,找出规律即可得出第2019个三角形中以A2019为顶点的内角度数.

【详解】

解:∵在△CBA1中,∠B=20°,A1B=CB,

∴∠BA1C=

°

180-

2

B

=80°,

∵A1A2=A1D,∠BA1C是△A1A2D的外角,

∴∠DA2A1=1

2

∠BA1C=

1

2

×80°;

同理可得∠EA3A2=(1

2

)2×80°,∠FA4A3=(

1

2

)3×80°,

∴第n个三角形中以A n为顶点的底角度数是(1

2

)n-1×80°.

∴第2017个三角形中以A2019为顶点的底角度数是(1

2

)2018×80°,

故答案为:(1

2

)2018×80°.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DA2A1,∠EA3A2及∠FA4A3的度数,找出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已知,∠MON =30°,点A 1、A 2、A 3在射线ON 上,点B 1、B 2、B 3…在射线OM 上,△A 1B 1A 2、△A 2B 2A 3、△A 3B 3A 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 1=a ,则△A 7B 7A 8的边长为______.

【答案】64a

【解析】

【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 1B 1∥A 2B 2∥A 3B 3,根据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A 2B 2=2B 1A 2,进而得出A 3B 3=4B 1A 2=4a ,A 4B 4=8B 1A 2=8a ,A 5B 5=16B 1A 2…从而得到答案.

【详解】

∵△A 1B 1A 2是等边三角形,∴A 1B 1=A 2B 1,∠3=∠4=∠12=60°,∴∠2=120°.

∵∠MON =30°,∴∠1=180°﹣120°﹣30°=30°.

又∵∠3=60°,∴∠5=180°﹣60°﹣30°=90°.

∵∠MON =∠1=30°,∴OA 1=A 1B 1=a ,∴A 2B 1=a .

∵△A 2B 2A 3、△A 3B 3A 4是等边三角形,∴∠11=∠10=60°,∠13=60°.

∵∠4=∠12=60°,∴A 1B 1∥A 2B 2∥A 3B 3,B 1A 2∥B 2A 3,∴∠1=∠6=∠7=30°,

∠5=∠8=90°,∴A 2B 2=2B 1A 2,B 3A 3=2B 2A 3,∴A 3B 3=4B 1A 2=4a ,A 4B 4=8B 1A 2=8a ,

A 5

B 5=16B 1A 2=16a ,以此类推:A 7B 7=64B 1A 2=64a .

故答案为:64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A 3B 3=4B 1A 2,A 4B 4=8B 1A 2,A 5B 5=16B 1A 2进而发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二、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选择题(难)

11.如图,在射线OA ,OB 上分别截取11OA OB ,连接11A B ,在11B A ,1B B 上分别截

取1212B A B B =,连接22A B ,按此规律作下去,若11A B O α∠=,则1010A B O ∠=

( )

A .102a

B .92a

C .20a

D .18

a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用α表示出22A B O ∠,依此类推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1212B A B B =,11A B O α∠=,

2212

A B O α∴∠=, 同理332111222

A B O αα∠=?=, 443

12A B O α∠=, 112n n n A B O α-∴∠=

, 101092A B O α

∴∠=,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图形的变化规律,依次求出相邻的两个角的差,得到分母成2的指数次幂变化,分子不变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2.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12

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BC 于点D ,连接AD ,若△ADC 的周长为14,BC=8,则AC 的长为

A.5 B.6 C.7 D.8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MN是直线AB的中点,所以可得AD=BD,BC=BD+CD,而△ADC为

AC+CD+AD=14,即AC+CD+BD=14,因此可得AC+BC=14,已知BC即可求出AC.

【详解】

∴=

根据题意可得MN是直线AB的中点AD BD

++=

AC CD AD

ADC的周长为14

++=

AC CD BD

14

=+

BC BD CD

∴+

14

AC BC=

BD=

已知8

∴=,故选B

AC

6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几何中的等量替换,关键在于MN是直线AB的中点,这样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

?的正方形网格中,A,B是如图所示的两个格点,如果C也是格点,且13.在一个33

ABC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C点的个数是()

A.6B.7C.8D.9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结合图形,画出图形即可确定答案.

【详解】

解: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共8个.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根据题意、画出符合实际条件的图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如图,四边形ABCD中,∠BAD=120°,∠B=∠D=90°,在BC、CD上分别找一点M、N,使△AMN周长最小时,则∠AMN+∠ANM的度数为()

A.130°B.120°C.110°D.100°

【答案】B

【解析】

根据要使△AMN的周长最小,即利用点的对称,让三角形的三边在同一直线上,作出A关于BC和ED的对称点A′,A″,即可得出∠AA′M+∠A″=∠HAA′=60°,进而得出∠AMN+∠ANM=2(∠AA′M+∠A″)即可得出答案:

如图,作A关于BC和ED的对称点A′,A″,连接A′A″,交BC于M,交CD于N,

则A′A″即为△AMN的周长最小值.作DA延长线AH.

∵∠BAD=120°,∴∠HAA′=60°.

∴∠AA′M+∠A″=∠HAA′=60°.

∵∠MA′A=∠MAA′,∠NAD=∠A″,

且∠MA′A+∠MAA′=∠AMN,

∠NAD+∠A″=∠ANM,

∴∠AMN+∠ANM=∠MA′A+∠MAA′+∠NAD+∠A″=2(∠AA′M+∠A″)=2×60°=120°.故选B.

15.如图,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DG 交ACB ∠的平分线CD 于点D ,过D 作DE AC ⊥于点E ,若10AC =,4CB =,则AE =( )

A .7

B .6

C .3

D .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连接BD 、AD,过点D 作DF ⊥CB 于点F ,利用角平分线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出BD=AD ,DE=DF ,依据HL 定理可判断出Rt △AED ≌Rt △BFD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BF=AE ,再运用AAS 定理可证得Rt △CED ≌Rt △CFD ,证出CE=CF ,设AE 的长度为x ,根据CE=CF 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如图, 连接BD 、AD,过点D 作DF⊥CB 于点F.

∵AB 的垂直平分线DG 交ACB ∠的平分线CD 于点D ,DE⊥AC,DF⊥BC,

∴BD=AD,DE=DF .∴Rt△AED≌Rt△BFD.

∴BF=AE.

又∵∠ECD=∠FCD,∠CED=∠CFD,CA=CA ,∴Rt△CED≌Rt△CFD,

∴CE=CF,

设AE 的长度为x ,则CE=10-x ,CF=CB +BF= CB +AE= 4+x,

∴可列方程10-x=4+x ,x=3,∴A E=3;

故选C.

【点睛】

本题涉及到线段垂直平分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及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解答.

16.如图,Rt ACB ?中,90ACB ∠=?,ABC ∠的平分线BE 和BAC ∠的外角平分线AD 相交于点P ,分别交AC 和BC 的延长线于E ,D .过P 作PF AD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H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连接AF 交DH 于点G .下列结论:①45APB ∠=?;②PB 垂直平分AF ;③BD AH AB -=;④2DG PA GH =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 ①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与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CAP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ABP =

12∠ABC ,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整理即可得解;

②先求出∠APB =∠FPB ,再利用“角边角”证明△ABP 和△FBP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AB =BF ,AP =PF ;

③根据直角的关系求出∠AHP =∠FDP ,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HP 与△FDP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DF =AH ;

④求出∠ADG =∠DAG =45°,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DG =AG ,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两腰相等可得GH =GF ,然后根据2PA 即可得到2DG PA GH =

+. 【详解】

解:①∵∠ABC 的角平分线BE 和∠BAC 的外角平分线,

∴∠ABP =

12∠ABC , ∠CAP =12(90°+∠ABC )=45°+12

∠ABC , 在△ABP 中,∠APB =180°?∠BAP?∠ABP ,

=180°?(45°+12∠ABC +90°?∠ABC )?12

∠ABC ,

=180°?45°?

12∠ABC?90°+∠ABC?12

∠ABC , =45°,故本小题正确;

②∵PF ⊥AD ,∠APB =45°(已证),

∴∠APB =∠FPB =45°,

∵∵PB 为∠ABC 的角平分线,

∴∠ABP =∠FBP ,

在△ABP 和△FBP 中, APB FPB PB PB

ABP FBP ∠∠????∠∠?

===, ∴△ABP ≌△FBP (ASA ),

∴AB =BF ,AP =PF ;

∴PB 垂直平分AF ,故②正确;

③∵∠ACB =90°,PF ⊥AD ,

∴∠FDP +∠HAP =90°,∠AHP +∠HAP =90°,

∴∠AHP =∠FDP ,

∵PF ⊥AD ,

∴∠APH =∠FPD =90°,

在△AHP 与△FDP 中,

90AHP FDP APH FPD AP PF ∠∠??∠∠????

====,

∴△AHP ≌△FDP (AAS ),

∴DF =AH ,

∵BD =DF +BF ,

∴BD =AH +AB ,

∴BD?AH =AB ,故③小题正确;

④∵AP =PF ,PF ⊥AD ,

∴∠PAF =45°,

∴∠ADG =∠DAG =45°,

∴DG =AG ,

∵∠PAF =45°,AG ⊥DH ,

∴△ADG 与△FGH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G =AG ,GH =GF ,

∴DG =GH +AF ,

故DG GH =+.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的性质,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做题时要分清角的关系与边的关系.

17.如图,在Rt△ABC中,AC=BC,∠ACB=90°,D为AB的中点,E为线段AD上一点,过E点的线段FG交CD的延长线于G点,交AC于F点,且EG=AE,分别延长CE,BG交于点H,若EH平分∠AEG,HD平分∠CHG则下列说法:①∠GDH=45°;②GD=ED;③EF=2DM;④CG=2DE+AE,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证明△AEC≌△GEC(SAS),推出CA=CG,∠A=∠CGE=45°,推出DE=DG,故②正确;再证明△EDC≌△GDB,推出∠CED=∠BGD,ED=GD,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

∠HDG=∠HDE,进而得出∠GDH=∠EDH=45°,即可判断①正确;

通过证明△EDC和△EM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ED2MD,再通过证明

△EFC≌△EDC,得到EF=ED,从而可判断③错误;由CG=CD+DG,CD=AD,ED=GD,变形即可判断④正确.

【详解】

∵AC=BC,∠ACB=90°,AD=DB,

∴CD⊥AB,CD=AD=DB,∠A=∠CBD=45°.

∵EH平分∠AEG,

∴∠AEH=∠GEH.

∵∠AEH+∠AEC=180°,∠GEH+∠CEG=180°,

∴∠AEC=∠CEG.

∵AE=GE,EC=EC,

∴△AEC≌△GEC(SAS),

∴CA=CG,∠A=∠CGE=45°.

∵∠EDG=90°,

∴∠DEG=∠DGE=45°,

∴DE=DG,∠AEF=∠DEG=∠A=45°,

故②正确;

∵DE=DG,∠CDE=∠BDG=90°,DC=DB,

∴△EDC≌△GDB(SAS),

∴∠CED=∠BGD,ED=GD.

∵HD平分∠CHG,

∴∠GHD=∠EHD.

∵∠CED=∠EHD+∠HDE,∠BGD=∠GHD+∠HDG,

∴∠HDG=∠HDE.

∵∠EDG=∠ADC=90°,

∴∠GDH=∠EDH=45°,故①正确;

∵∠EDC=90°,ED=GD,

∴△E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EG=45°.

∵∠GDH=45°,

∴∠EDH=45°,

∴△EM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ED MD.

∵∠AEF=∠DEG=∠A=45°,

∴∠AFE=∠CFG=90°.

∵∠EDC=90°,

∴∠EFC=∠EDC=90°.

∵EH平分∠AEG,

∴∠AEH=∠GEH.

∵∠FEC=∠GEH,∠DEC=∠AEH,

∴∠FEC=∠DEC.

∵EC=EC,

∴△EFC≌△EDC,

∴EF=ED,

∴EF MD.

故③错误;

∵CG=CD+DG=AD+ED=AE+ED+ED,

∴CG=2DE+AE,

故④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

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

18.如图所示,在等边△ABC 中,E 是AC 边的中点,AD 是BC 边上的中线,P 是AD 上的动点,若AD =3,则EP +CP 的最小值为( )

A .2

B .3

C .4

D .5

【答案】B

【解析】 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点B ,C 关于AD 对称,连接BE 交AD 于点P ,则EP+CP=BE 最小,又BE=AD ,所以EP+CP 的最小值是3.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轴对称的性质,求一条定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到定直线的同旁的两个定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常用的方法是,①确定两个定点中的一个关于定直线的对称点;②连接另一个定点与对称点,与定直线的交点就是两线段和的值最小时,动点的位置.

19.已知:如图,ABC ?、CDE ?都是等腰三角形,且CA CB =,CD CE =,ACB DCE α∠=∠=,AD 、BE 相交于点O ,点M 、N 分别是线段AD 、BE 的中点.以下4个结论:①AD BE =;②180DOB α∠=-;③CMN ?是等边三角形;④连OC ,则OC 平分AOE ∠.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①根据∠ACB=∠DCE 求出∠ACD=∠BCE,证出ACD BCE ?△△即可得出结论,故可判断; ②根据全等求出∠CAD=∠CBE,根据三角形外角定理得∠DOB=∠OBA+∠BAO,通过等角代换能够得到∠DOB=∠CBA+∠BA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CBA+∠BAC,即可求出

(最新最全)全等三角形练习题综合拔高题

全等三角形拔高题 如图,在厶ABC 中,D 是边BC 上一点,AD 平分/ BAC 在AB 上截取AE=AC 连结DE 已知DE=2cm BD=3cm 求线段BC 的长 2. BD = CE, AD 与BE 相交于点P,求ZAPE 的大小。 3. A 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中, 若/ BAE 的平分线AF 交BE 于F , AC=8求DC 的长 已知:如图所示,BD 为/ ABC 的平分线,AB=BC 点P 在BD 上 , PMLAD 于 M ?PN1 CD 于 N , 5. 判断PM 与PN 的关系. 4. 如图所示,P 为/ AOB 的平分 线上一点,PCI OA 于 C, ?/ OAP+Z OBP=180° , 若 OC=4cm 求 AO+B (的值. 如图所示,A , E , F , C 在一 条直线上,AE=CF 过E , F 分别作DE?LAC, BF 丄AC,若 EF,为什么?若将△ DEC 的边EC 沿 AB=CD 可以得到BD 平分 AC 方向移动,变为如图所示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是否 成立?请说明理由. 6.如图,△ ABC 中 , D 是BC 的中点,过D 点的直线GF 交AC 于F ,交AC 的平行线BG 于G 点, DE 丄DF,交AB 于点E,连结EG EF. 求证:BG=CF; 请你判断BE+CF 与 EF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7.已知:如图 E 在厶ABC 的边 AC 上,且/ AEB= / ABC ⑴求证:/ ABE " C; FD// BC 交 AC 于 D ,设 AB=5 0 (1) (2) 于点N ,试判断线段BN 与CN 的数量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9.已知:如 C 8.如图,在厶ABC 和厶DCB 中,AB= DC AC= DB AC 与 DB 交于点M 求证:△ ABC^A DCB ; 过点C 作CN// BD,过点B 作BN// AC CN 与BN 交 且DOAE, E 为AB 的中点, 1.

《全等三角形》数学培优作业

A B C D E 固始三中八年级上期《全等三角形》数学培优作业 (考查内容:边角边) 命题人:吴全胜1、已知:如图,AB=AC,F、E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证:△ABE≌△ACF。 2、已知:点A、F、E、C在同一条直线上,AF=CE,BE∥DF,BE=DF. 求证:△ABE≌△CDF. 3、已知:如图AB=AC,AD=AE,∠BAC=∠DAE,求证:△ABD≌△ACE 4、如图,△ABC中,AB=AC,AD平分∠BAC,试说明△ABD≌△ACD。 A B D C 5、已知:如图,AD∥BC,CB AD=。求证:CBA ADC? ? ?。 6、已知:如图,AD∥BC,CB AD=,CF AE=。求证:CEB AFD? ? ?。 7、已知: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DB AC=,DF AE=,AD EA⊥,AD FD⊥,垂足分别是A、D。求证:FDC EAB? ? ?

8、已知:如图,AC AB=,AE AD=,2 1∠ = ∠。求证:ACE ABD? ? ?。 9、如图,在ABC ?中,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FE DE=,CE AE=, AB与CF有什么位置关系?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10、已知:如图,DBA CAB∠ = ∠,BD AC=。求证∠C=∠D 11、已知: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OC OA=,OD OB=。 求证:DC∥AB。 12、已知: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DC AB=,DB AC=。求证:C B∠ = ∠。 13、已知: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点F在DE的延长线上,且EF=DE. 求证:(1)BD=FC (2)AB∥CF 14、已知: 如图 , AB=AC , EB=EC , AE的延长线交BC于D.求证:BD=CD. 15、已知,△ABC和△EC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C,D在一条直线上求证: BE=AD D C A B E

全等三角形证明中考题(有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全等三角形证明题 一 . 解答题(共10 小题) 1. (泉州)如图,已知 AD 是厶ABC 的中线,分别过点 B 、C 作BE 丄AD 于点E , CF 丄AD 交AD 的延长 线于点F ,求证:BE=CF . 2. (河南)如图1,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 (1)操作发现 如图2,固定△ ABC ,使△ DEC 绕点C 旋转,当点 ①线段DE 与AC 的位置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 ②设厶BDC 的面积为S 1, △ AEC 的面积为S 2,则S 1与S 2的数量关系是 (2)猜想论证 当厶DEC 绕点C 旋转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小明猜想(1)中S 1与S 2的数量关系仍然成立,并尝试分 别作出了 △ BDC 和厶AEC 中BC 、CE 边上的高,请你证明小明的猜想. (3)拓展探究 已知/ ABC=60 °点D 是角平分线上一点, BD=CD=4 , DE // AB 交BC 于点E (如图4).若在射线 BA 上存在点F ,使DCF =S A BDE ,请直接写出相应的 BF 的长. D 恰好落在AB 边上时,填空: 團1 區2

3. (大庆)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形 ACB (/ ACB=90 °绕着顶点B 顺时针旋转60°使得点C 旋转到 AB 边上的一点 D ,点A 旋转到点E 的位置.F , G 分别是BD ,BE 上的点,BF=BG ,延长CF 与DG 交 于点H . (1) 求证:CF=DG ; (2) 求出/ FHG 的度数. 4. (阜新)(1)如图,在△ ABC 和厶ADE 中,AB=AC , AD=AE , / BAC= / DAE=90 ° ① 当点D 在AC 上时,如图1,线段BD 、C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直接写出你猜想的结论; ② 将图1中的△ AD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角(0°< aV 90° ,如图2,线段BD 、C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 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2)当△ ABC 和厶ADE 满足下面甲、乙、丙中的哪个条件时,使线段 BD 、CE 在(1 )中的位置关系仍 然成立?不必说明理由 . 甲: AB : AC=AD : AE=1 , / BAC= / DAE M 90° 乙: AB : AC=AD : AE M l , / BAC= / DAE=90 ° 丙: AB : AC=AD : AE M, / BAC= / DAE M 90°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训练 (1) 1.如图,在ABC ?中,,AD BC CE AB ⊥⊥,垂足分别为,,,D E AD CE 交于点,H EH 、3,4EB AE ===,则CH 的长是( ) A. 4 B. 5 C. 1 D. 2 2.如图,在Rt ABC ?中,90C ∠=?,以顶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边 ,AC AB 于点,M 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 MN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交边BC 于点D ,若4,25CD AB ==,则ABD ?的面积为( ) A. 15 B. 30 C. 45 D. 60 3.如图,在Rt ABC ?中,90,12,6C AC BC ∠=?==,一条线段,,PQ AB P Q =两点分别在线段AC 和以点A 为端点且垂直于AC 的射线AX 上运动,要使ABC ?和QPA ?全等,则AP 的长为 . 4.如图,//,,,,2,3AD BC AB BC CD DE CD ED AD BC ⊥⊥===,则ADE ?的面积为 . 5. (1)观察推理:如图①,在ABC ?中,90,ACB AC BC ∠=?=,直线l 过点C ,点,A B 在直线l 的同侧,,BD l AE l ⊥⊥,垂足分别为,D E .求证:AEC CDB ???. (2)类比探究:如图②,在Rt ABC ?中,90,4ACB AC ∠=?=,将斜边AB 绕点A 逆时

针旋转90°至AB ',连接B C ',求AB C '?的面积. (3)拓展提升:如图③,在EBC ?中,60,3E ECB EC BC ∠=∠=?==,点O 在BC 上,且2OC =,动点P 从点E 沿射线EC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连接OP ,将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F .要使点F 恰好落在射线EB 上,求点P 运动的时间t . 6.【初步探索】 (1)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 中,,90AB AD B ADC =∠=∠=?. ,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F BE FD =+.探究图中,,BAE FAD EAF ∠∠∠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延长FD 到点G ,使DG BE =.连接AG .先证明ABE ADG ???,再证AEF AGF ???,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 . 【灵活运用】 (2)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 中,,180AB AD B D =∠+∠=?. ,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F BE FD =+,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延伸拓展】 (3)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 中,180,ABC ADC AB AD ∠+∠=?=.若点E 在CB 的延长线上,点F 在CD 的延长线上,仍然满足EF BE FD =+,请写出EAF ∠与DAB ∠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过程.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训练

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专题训练 一、全等三角形实际应用问题 1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间的距离,先在过B点的AB的垂线L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在过D点的垂线上取点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ED=AB这时,测ED的长就得AB得长,判定△ACB≌△ECD的理由是() A. SAS B. ASA C. SSS D .AAS 2.如图,小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池塘两端M、N的距离,如果△PQO≌△NMO,则只需测出其长度的线段是() A.PO B.PQ C.MO D.MQ

3、如图所示,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O连在一起,使A A′,BB′可以绕着点O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则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OAB≌△OA′B′的理由是()A、SSS B、SAS C、ASA D、HL 4、如图: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是:如图在∠AOB的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得到∠AOB的平分线OP,做法中用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 A、SSS B、SAS C、ASA D、HL

5、如图,有两个长度相等的滑梯靠在一面墙上.已知左边滑梯的高度AC 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 DF 相等,则这两个滑梯与地面的夹角∠ABC+∠DFE= 度 6、如图,小明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 、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①②③都带去

二、证两次全等相关问题 1:如图:已知AB=AE,BC=ED,∠B=∠E,AF⊥CD,F为垂足,求证: CF=DF

全等三角形证明过程训练习题及答案

E B 1 2 G C E G ? ? 全等三角形证明过程训练(习题) 例题示范 例 1:已知: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AB =CB ,∠ABC =90°.E A D 为正方形内一点,BE ⊥BF ,BE =BF ,EF 交 BC 于点 G . 求证:AE =CF . 【思路分析】 A D ① 读题标注: B C F ② 梳理思路: F 要证 AE =CF ,可以把它们放在两个三角形中证全等.观察发现,放在△ABE 和△CBF 中进行证明. 要证全等,需要三组条件,其中必须有一组边相等. 由 已知得,AB =CB ;BE =BF ; 根据条件∠ABC =90°,BE ⊥BF ,推理可得∠1=∠2. 因此由 SAS 可证两三角形全等. 【过程书写】(在演草部分先进行规划,然后书写过程) 证明:如图 ∵BE ⊥BF ∴∠EBF =90° ∴∠2+∠EBC =90° ∵∠ABC =90° ∴∠1+∠EBC =90° ∴∠1=∠2 在△ABE 和△CBF 中 ? A B = CB ? ∠1 = ∠2 ?BE = BF (已知) (已证) (已知) ∴△ABE ≌△CBF (SAS ) ∴AE =CF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过程规划: 1.准备不能直接用的条件: ∠1=∠2 2.证明△ABE ≌△CBF 3.根据全等性质得,AE =CF

E 巩固练习 1. 如图,PD ⊥AB ,PE ⊥AC ,垂足分别为点 D ,E ,且 P D =PE , 将 上述条件标注在图中,易得 ≌ , 从而 A D = . D A D A P E B C 第 1 题图 第 2 题图 2. 已知:如图,AB ⊥BD 于点 B ,CD ⊥BD 于点 D ,如果要使 △ABD ≌△CDB ,那么还需要添加一组条件, 这个条件可以是 ,理由是 ; 这个条件也可以是 ,理由是 ; 这个条件也可以是 ,理由是 ; 这个条件还可以是 ,理由是 . 3. 已知:如图,C 为 BD 上一点,AC ⊥CE ,AC =CE ,∠ABC = ∠CDE =90°.若 A B =4,DE =2,则 B D 的长为 . A B C D 4. 已知:如图,点 A ,E ,F ,B 在同一条直线上,CE ⊥AB 于点 E ,DF ⊥AB 于点 F ,BC =AD ,AE =BF . 求证:△CEB ≌△DFA . A C D E F B

三角形培优训练 题集锦

E D F C B A 三角形培优训练专题【三角形辅助线做法】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 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6、已知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那么可以在垂直平分线上的某点向该线段的两个端点作连线,出一对全等三角形。 7、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1、已知,如图△ABC中,AB=5,AC=3,求中线AD的取值范围. 2、如图,△ABC中,E、F分别在AB、AC上,DE⊥DF,D是中点,试比较BE+CF与EF的大小.

全等三角形证明过程步骤练习

全等三角形训练 一、知识点填空 (1)能够 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能够 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 ,重合的边叫做 ,重合的角叫做 . (3)全等三角形的 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 角相等. (4)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或 ). (5)两边和它们的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或 ). (6)两角和它们的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或 ). (7)两角和其中一角的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或 ). (8) 和一条 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 或 ). (9)角的 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如图,图中有两对三角形全等,填空: (1)△CDO ≌ ,其中,CD 的对应边是 , DO 的对应边是 ,OC 的对应边是 ; (2)△ABC ≌ ,∠A 的对应角是 , ∠B 的对应角是 ,∠ACB 的对应角是 . 3. 如图,OA ⊥AC ,OB ⊥BC ,填空: (1)利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 的距离相等”,已知 = , 可得 = ; (2)利用“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已知 = ,可得 = ; 4.如图,AB ⊥AC ,DC ⊥DB ,填空: (1)已知AB =DC ,利用 可以判定 △ABO ≌△DCO ; (2)已知AB =DC ,∠BAD =∠CDA ,利用 可以判△ABD ≌△DCA ; (3)已知AC =DB ,利用 可以判定△ABC ≌△DCB ; (4)已知AO =DO ,利用 可以判定△ABO ≌△DCO ; (5)已知AB =DC ,BD =CA ,利用 可以判定△ABD ≌△DCA. 二、推理填空,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 5. 如图,OA =OC ,OB =OD. 求证:AB ∥DC. 证明:在△ABO 和△CDO 中, OA OC , AOB __________,OB OD ,?=? ∠=??=? ∴△ABO ≌△CDO ( ). ∴∠A = . A B C D E O A B C D O 12O A B C

“全等三角形”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16、全等三角形 要点一:三角形的全等判定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2009·江西中考)如图,已知AB 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败涂地 ABC ADC △≌△的是( ) A .C B CD = B .BA C DAC =∠∠ C .BCA DCA =∠∠ D .90B D ==?∠∠ 【解析】选C.根据SSS 可知添加A 正确,根据SAS 可知添加B 正确, 根据HL 可知添加D 正确. 2.(2009·江苏中考)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 ①AB DE BC EF AC DF ===,,; ②AB DE B E BC EF =∠=∠=,,; ③B E BC EF C F ∠=∠=∠=∠,,; ④AB DE AC DF B E ==∠=∠,,. 其中,能使ABC DEF △≌△的条件共有( )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解析】选C. ①②③均可. 3.(2009·太原中考)如图,ACB A CB ''△≌△,BCB ∠'=30°,则A C A '∠的度数为( ) A.20° B.30° C.35° D.40°

【解析】选B.由ACB A CB ''△≌△得A C B BCA ''∠=∠, ∴ACA '∠.30 ='∠='∠-''∠='∠-∠=B BC A BC B C A A BC BCA 4.(2010·温州中考)如图,AC 、BD 是矩形ABCD 的对角线,过点D 作DE ∥AC 交BC 的延长线于E ,则图中与△ABC 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解析】选D.在矩形ABCD 中,△CDA 、△BAD 、△DCB 都和△ABC 全等,由题意不难得出四边形ACED为平行四边形,得出△DCE也和△ABC 全等. 5.(2009·黄冈中考)在△ABC 和C B A '''?中,∠C =C '∠,且b-a=a b '-',b+a=a b '+',则这两个三角形( ) A.不一定全等 B.不全等 C.全等,根据“ASA” D. 全等,根据“SAS” 【解析】选D.由b-a=a b '-',b+a=a b '+'可得a a '=,b b '=,又∠C =C '∠,根据“SAS”,可得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6.(2010·凉山中考)如图所示,90E F ∠=∠=,B C ∠=∠,AE AF =,结论: ①EM FN =; ②CD DN =;③FAN EAM ∠=∠;④ACN ABM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解析】选C ∵90E F ∠=∠=,B C ∠=∠,AE AF =,∴△ABE ≌△ACF, ∴∠EAB=∠FAC,∴FAN EAM ∠=∠ ∴△EAM ≌△FAN,∴EM FN =.易证△ACN ≌△ABM. A E F B C D M N

全等三角形过程训练(二)(人教版)(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过程训练(二)(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6道,每道16分) 1.如图,已知,在△ABC中,AD平分∠BAC,DE⊥AB于E,DF⊥AC于F. 求证:△AED≌△AFD. 证明:如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AED和△AFD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 ∴△AED≌△AFD(AAS) ①;②;③; ④;⑤. 以上空缺处依次所填最恰当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①⑤ D.②⑤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2.如图:AB∥DE,AB=ED,BF=DC.求证:△ABC≌△EDF. 证明:如图, ∵BF=DC ∴BF+FC=DC+CF 即BC=DF 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ABC和△EDF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EDF(______) ①;②;

③;④;⑤; ⑥SAS;⑦SSA. 以上空缺处依次所填最恰当的是( )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⑤⑦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且AD∥BC.求证:△ABD≌△CDB.

证明:如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ABD和△CDB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 ∴△ABD≌△CDB(ASA) ①;②;③;④.以上空缺处依次所填最恰当的是( )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A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4.如图,在△ABC中,∠ACD=90°,AC=BC,AE⊥BF于点E,交BC于点D.求证:△ADC≌△BFC.

全等三角形判定综合训练

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综合训练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 能够识别并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几种判定方法。 二、知识回顾:全等三角形有哪几种判定方法? 1、如图:△ABC 与△DEF 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 ≌△DEF ( ) 2、如图:△ABC 与△DEF 中,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 ≌△DEF ( ) 3、如图:△ABC 与△DEF 中,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 ≌△DEF ( ) 4、如图:△ABC 与△DEF 中,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 ≌△DEF ( ) 5、如图:∠____=∠_____=90° Rt △ABC 与Rt △DEF 中, ∵??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Rt △ABC≌Rt △DEF( )

三、练习: 1、已知AB=CD,BE=DF,AF=CE,则AB与C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已知O是AB中点,OC=OD,AOD BOC ∠=∠,求证:AC BD = 3、已知:如图, ∠1=∠2 , ∠3=∠4求证:AC=AB. 4、已知:如图, E、D、B、F在同一条直线上, AD∥CB , ∠BAD=∠BCD , DE=BF. 求证:AE∥CF. 5、如图,△ABC中,D是BC上一点,DE⊥AB,DF⊥AC,E、F分别为垂足,且AE=AF, 试说明:DE=DF,AD平分∠BAC.

全等三角形培优训练一(整理)

全等三角形提优训练(一)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知识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面积相等. 寻找对应边和对应角,常用到以下方法: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常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常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常是对应角. (6)两个全等的不等边三角形中一对最长边(或最大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一对最短边(或最小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 要想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找出对应的元素是关键.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一、全等三角形 注:①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有一组边对应相等; ②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全等三角形证明的思路:

?? ? ?? ??? ???? ? ? ????? ?? ? ?? ?????? ???????)找任意一边()找两角的夹边(已知两角)找夹已知边的另一角()找已知边的对角()找已知角的另一边(边为角的邻边)任意角(若边为角的对边,则找已知一边一角)找第三边()找直角()找夹角(已知两边AAS ASA ASA AAS SAS AAS SSS HL SAS 练习: 1、如图,在平面上将△ABC 绕B 点旋转到△A’BC’的位置时,AA’∥BC ,∠ABC =70°,则∠CBC’为________度. 2、如图∠1=∠2=200,AD =A B, ∠D=∠B ,E 在线段BC 上,则∠A EC= 3、如图所示,ABC ADE △≌△,BC 的延长线交DA 于F ,交DE 于G , 105ACB AED ∠=∠=,15CAD ∠=,30B D ∠=∠=,则1∠的度数为 4、已知:如图,△OAD ≌△OBC ,且∠O=70°,∠C=25°,则∠A EB=________度. 5、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AC ,BC 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DE 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P 处.若48CDE ∠=°,则APD ∠等于 6、如图,在Rt △A BC 中,已知∠A CB =90°,∠A=50°,将其折叠,使点A 落在边CB 上点A ′处,折痕为CD,则∠A′DB = 7、如图,已知△ABC 为 等 边三角形, 点D 、E 分别在变边BC 、AC 上,且AE=CD,AD 与BE 相交于点F,则:∠BFD= 8、如图,点A 、C 、B 在同一直线上,△DAC 和△EBC 均是等边三角形,AE 与BD 交于点O ,AE 、

全等三角形证明中考题选(答案齐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全等三角形中考证明题 一.解答题(共10小题) 1.(2013?泉州)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分别过点B、C作BE⊥AD于点E,CF⊥AD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BE=CF. 2.(2013?河南)如图1,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ABC和DEC重合放置,其中∠C=90°,∠B=∠E=30°.(1)操作发现 如图2,固定△ABC,使△DEC绕点C旋转,当点D恰好落在AB边上时,填空: ①线段DE与A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②设△BDC的面积为S1,△AEC的面积为S2,则S1与S2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 (2)猜想论证 当△DEC绕点C旋转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小明猜想(1)中S1与S2的数量关系仍然成立,并尝试分别作出了△BDC和△AEC中BC、CE边上的高,请你证明小明的猜想. (3)拓展探究 已知∠ABC=60°,点D是角平分线上一点,BD=CD=4,DE∥AB交BC于点E(如图4).若在射线BA 上存在点F,使S△DCF=S△BDE,请直接写出相应的BF的长.

3.(2013?大庆)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形ACB(∠ACB=90°)绕着顶点B顺时针旋转60°,使得点C 旋转到AB边上的一点D,点A旋转到点E的位置.F,G分别是BD,BE上的点,BF=BG,延长CF与DG交于点H. (1)求证:CF=DG; (2)求出∠FHG的度数. 4.(2012?阜新)(1)如图,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90°. ①当点D在AC上时,如图1,线段B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直接写出你猜想的结论; ②将图1中的△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α角(0°<α<90°),如图2,线段B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2)当△ABC和△ADE满足下面甲、乙、丙中的哪个条件时,使线段BD、CE在(1)中的位置关系仍然成立?不必说明理由. 甲:AB:AC=AD:AE=1,∠BAC=∠DAE≠90°; 乙:AB:AC=AD:AE≠1,∠BAC=∠DAE=90°; 丙:AB:AC=AD:AE≠1,∠BAC=∠DAE≠90°.

全等三角形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专项训练:全等三角形 一、选择题 1.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垂直平分BD,垂足为E,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AB=AD B.AC平分∠BCD C.AB=BD D.△BEC≌△DEC 2.如图,在△ABC和△DEB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 ≌△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A.BC=EC,∠B=∠E B.BC=EC,AC=DC C.BC=DC,∠A=∠D D.∠B=∠E,∠A=∠D 3.如图,已知OP平分∠AOB,∠AOB=? 60,CP2 =,CP∥OA,PD⊥OA于点D,PE⊥OB于点E.如果点M是OP的中点,则DM的长是 A.2 B.2 C.3D.3 2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B=AD,CB=CD,若连接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5.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BC上,连接AD、AE,如果只添加一个条件使∠DAB=∠EAC,则添加的条件不能为() A.BD=CE B.AD=AE C.DA=DE D.BE=CD 6.如图,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CBE的是() A.∠A=∠C B.AD=CB C.BE=DF D.AD∥BC 7.如图,已知△ABC中,∠ABC=90°,AB=BC,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 条直线l 1,l 2 ,l 3 上,且l 1 ,l 2 之间的距离为1 , l 2 ,l 3 之间的距离为2 , 则AC的长是()

A .26 B .52 C .24 D .7 二、填空题 8.如图,已知∠C=∠D ,∠ABC=∠BAD ,AC 与BD 相交于点O ,请写出图中一组相等的线段 . 9.如图,在Rt△ABC 中,∠A=Rt ∠,∠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AD=3,BC=10,则△BDC 的面积是 。 10.如图,已知BC=EC ,∠BCE=∠ACD ,要使△ABC≌△DEC ,则应添加的一个条件为 .(答案不唯一,只需填一个) 11.如图,在Rt△ABC 中,∠ACB=90°,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C 于E ,交BC 的延长线于F ,若∠F=30°,DE=1,则BE 的长是 . 12.如图,△ABC 中,AD 是中线,AE 是角平分线,CF ⊥AE 于F ,AB=5,AC=2,则DF 的长为 . 13.如图,在△ABC 和△DEF 中,点B 、F 、C 、E 在同一直线上,BF = CE ,AC ∥DF ,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 ≌△DEF ,这个添加的条件可以是 .(只需写一个,不添加辅助线) 14.如图,点O 是△ABC 的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若∠BOC =118°,则∠A

全等三角形综合练习

全等三角形综合练习(四) (补充资料一) 1. 已知:如图,△ABC 中,∠C =2∠B ,∠1=∠2。求证:AB =AC+CD 。 2. 已知:AD 平分BAC ∠,AC AB BD =+。求证:2B C ∠=∠。 3. 如图,已知AB AC =,AD AE =,BAC DAE ∠=∠。求证:BD CE =。 4. 如图,在ABC △中,90C ∠=o ,D E ,分别为AC AB ,上的点,且AD BD =,AE BC =, DE DC =。求证:DE AB ⊥。 B 1 2 D C A A E D B C B C D

5. 如图1所示,A ,E ,F ,C 在一条直线上,AE =CF ,过E ,F 分别作DE ⊥AC ,BF ⊥AC ,若AB =CD , 可以得到BD 平分EF ,为什么?若将△DEC 的边EC 沿AC 方向移动,变为图2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6. 如图,△ABC 中,D 是BC 的中点,过D 点的直线GF 交AC 于F ,交AC 的平行线BG 于G 点,DE ⊥DF ,交AB 于点E ,连结EG 、EF 。 (1)求证:BG =CF 。 (2)请你判断BE +CF 与EF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C A B F E G D C A B G E F D C D B A F E G 图1 图2

7. 已知:∠AOB =90°,OM 是∠AOB 的平分线,将三角板的直角顶P 在射线OM 上滑动,两直角边分 别与OA 、OB 交于C 、D 。PC 和PD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8. 如图:BE ⊥AC ,CF ⊥AB ,BM =AC ,CN =AB 。求证:(1)AM =AN ;(2)AM ⊥AN 。 A B M O P C D A M N E F B C 1 2 3 4

全等三角形培优竞赛训练题

全等三角形培优竞赛训练题 1、已知正方形ABCD中,E为对角线BD上一点,过E点作EF丄BD交BC于F,连接DF , G为DF中点,连接EG, CG. (1 )直接写出线段EG与CG的数量关系; (2)将图1中厶BEF绕B点逆时针旋转450,如图2所示,取DF中点G,连接EG, CG. 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3)将图1中厶BEF绕B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3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 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图1图2图3

学习参考

2、数学课上,张老师出示了问题:如图1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边BC的中点. AEF 90°,且EF交正方形外角DCG的平行线CF于点F,求证:AE= EF. 经过思考,小明展示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取AB的中点M ,连接ME,则 AM = EC,易证△ AME =△ ECF ,所以AE EF .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1)小颖提出:如图2,如果把点E是边BC的中点”改为点E是边BC上(除B, C外)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颖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2)小华提出:如图3,点E是BC的延长线上(除C点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 件不变,结论AE= 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华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图1图2图3

3、已知Rt A ABC 中,AC BC,Z C 90, D 为AB 边的中点,EDF 90° EDF绕D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C、CB (或它们的延长线)于E、F. 1 当EDF绕D点旋转到DE AC于E时(如图1),易证S A DEF S A CEF S A ABC- 2 当EDF绕D点旋转到DE和AC不垂直时,在图2和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 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S A DEF、S A C EF、S A ABC又有怎样的数量关 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F 图 1图2

全等三角形证明中考题精选(有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全等三角形证明题 一.解答题(共10小题) 1.(2013?泉州)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分别过点B、C作BE⊥AD于点E,CF⊥AD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BE=CF. 2.(2013?河南)如图1,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ABC和DEC重合放置,其中∠C=90°,∠B=∠E=30°.(1)操作发现 如图2,固定△ABC,使△DEC绕点C旋转,当点D恰好落在AB边上时,填空: ①线段DE与A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②设△BDC的面积为S1,△AEC的面积为S2,则S1与S2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 (2)猜想论证 当△DEC绕点C旋转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小明猜想(1)中S1与S2的数量关系仍然成立,并尝试分别作出了△BDC和△AEC中BC、CE边上的高,请你证明小明的猜想. (3)拓展探究 已知∠ABC=60°,点D是角平分线上一点,BD=CD=4,DE∥AB交BC于点E(如图4).若在射线BA 上存在点F,使S△DCF=S△BDE,请直接写出相应的BF的长.

3.(2013?大庆)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形ACB(∠ACB=90°)绕着顶点B顺时针旋转60°,使得点C 旋转到AB边上的一点D,点A旋转到点E的位置.F,G分别是BD,BE上的点,BF=BG,延长CF与DG交于点H. (1)求证:CF=DG; (2)求出∠FHG的度数. 4.(2012?阜新)(1)如图,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90°. ①当点D在AC上时,如图1,线段B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直接写出你猜想的结论; ②将图1中的△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α角(0°<α<90°),如图2,线段B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2)当△ABC和△ADE满足下面甲、乙、丙中的哪个条件时,使线段BD、CE在(1)中的位置关系仍然成立?不必说明理由. 甲:AB:AC=AD:AE=1,∠BAC=∠DAE≠90°; 乙:AB:AC=AD:AE≠1,∠BAC=∠DAE=90°; 丙:AB:AC=AD:AE≠1,∠BAC=∠DAE≠90°.

全等三角形证明过程训练(习题及答案)

E B 1 2 G C E G ? ? 全等三角形证明过程训练(习题) 例题示范 例 1:已知: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AB =CB ,∠ABC =90°.E A D 为正方形内一点,BE ⊥BF ,BE =BF ,EF 交 BC 于点 G . 求证:AE =CF . 【思路分析】 A D ① 读题标注: B C F ② 梳理思路: F 要证 AE =CF ,可以把它们放在两个三角形中证全等.观察发现 ,放在△ABE 和△CBF 中进行证明. 要证全等,需要三组条件,其中必须有一组边相等. 由 已知得,AB =CB ;BE =BF ; 根据条件∠ABC =90°,BE ⊥BF ,推理可得∠1=∠2. 因此由 SAS 可证两三角形全等. 【过程书写】(在演草部分先进行规划,然后书写过程) 证明:如图 ∵BE ⊥BF ∴∠EBF =90° ∴∠2+∠EBC =90° ∵∠ABC =90° ∴∠1+∠EBC =90° ∴∠1=∠2 在△ABE 和△CBF 中 ? A B = CB ? ∠1 = ∠2 ?BE = BF (已知) (已证) (已知)∴△ABE ≌△CBF (SAS ) ∴AE =CF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过程规划: 1.准备不能直接用的条件: ∠1=∠2 2.证明△ABE ≌△CBF 3.根据全等性质得,AE =CF

E 巩固练习 1. 如图,PD ⊥AB ,PE ⊥AC ,垂足分别为点 D ,E ,且 P D =PE , 将 上述条件标注在图中,易得 ≌ , 从而 A D = . B D A D A P E B C C 第 1 题图 第 2 题图 2. 已知:如图,AB ⊥BD 于点 B ,CD ⊥BD 于点 D ,如果要使 △ABD ≌△CDB ,那么还需要添加一组条件, 这个条件可以是 ,理由是 ; 这个条件也可以是 ,理由是 ; 这个条件也可以是 ,理由是 ; 这个条件还可以是 ,理由是 . 3. 已知:如图,C 为 BD 上一点,AC ⊥CE ,AC =CE ,∠ABC = ∠CDE =90°.若 A B =4,DE =2,则 B D 的长为 . A B C D 4. 已知:如图,点 A ,E ,F ,B 在同一条直线上,CE ⊥AB 于点 E ,DF ⊥AB 于点 F ,BC =AD ,AE =BF . 求证:△CEB ≌△DFA . A C D E F B

全等三角形培优训练

D A B C E 全等三角形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2009·江苏中考)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 ①AB DE BC EF AC DF ===,,; ②AB DE B E BC EF =∠=∠=,,; ③B E BC EF C F ∠=∠=∠=∠,,; ④AB DE AC DF B E ==∠=∠,,. 其中,能使ABC DEF △≌△的条件共有( )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2.(2009·太原中考)如图,ACB A CB ''△≌△,BCB ∠'=30°,则ACA '∠的度数为( ) A.20° B.30° C.35° D.40° 3.(2010·温州中考)如图,AC 、BD 是矩形ABCD 的对角线,过点D 作DE∥AC 交BC 的延长线于E ,则图中与△ABC 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2007·中山中考)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 ) (A)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5.将长为13 的木棒截成长度为整数的三段,使它们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则不同的截法有( ) A. 5种 B. 6种 C. 7种 D. 8种 6.如图所示,90E F ∠=∠=,B C ∠=∠,AE AF =,结论:①EM FN =;②CD DN =;③FAN EAM ∠=∠;④ACN ABM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2009·温州中考)如图,OP 平分AOB ∠,PA OA ⊥,PB OB ⊥,垂足分别为A ,B .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PA PB = B.PO 平分APB ∠ C.OA OB = D.AB 垂直平分OP 8.如图,△ABC 是不等边三角形,DE=BC ,以D 、E 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得所作的三角形与△ABC 全等,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以作出( ) A .4个 B .6个 C .8个 D .10个 9、尺规作图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 OB 于C 、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1 2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 于点P ,作射线OP ,由作法得OCP ODP △≌△的根据是( ) A .SAS B .ASA C .AAS D .SSS 10、下列叙述: ①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至少有一条在此三角形内部;②以a,b,c 为边,且a+b=c, 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③一个三角形内角之比为3:2:1,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④两个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⑤两条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⑥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有( ) A 、① ③ ⑤ B 、② ④ ⑥ C 、①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O D P C A B E D C B A 第8题图 A E F B C D M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