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分析,为什么会产生金融危机

合集下载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亚洲金融危机是指1997年亚洲多个国家的货币贬值、股市下跌和金融体系崩溃的一系列事件。

危机的爆发源于泰国,随后迅速蔓延到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

以下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些主要原因。

1.货币投机和资金外流:在危机前夕,亚洲国家积极吸引海外资金流入,大量外资涌入亚洲市场。

但由于大规模投机活动和高风险投资,市场上的资金流动变得异常剧烈。

当投资者对亚洲市场失去信心、开始撤资时,导致了大规模资金的外流,引发了危机。

2.固定汇率制度的弊端:亚洲国家多采用固定汇率制度,即将本国货币与美元或其他主要货币绑定在一起。

然而,这种制度却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一方面,这种制度常常导致通胀率上升,货币的实际价值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当投资者对该国经济出现疑虑和不确定性时,他们往往会大量兑换本国货币,以获取日后汇率下跌时的利润,从而加剧了金融危机。

3.蜂拥外债和经济不平衡:亚洲国家在危机前采取了大量借贷,并将这些借款用于不断扩大的国内投资。

然而,这些国家对外债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而其外汇准备通常相对较少。

当国内和国外投资热潮消退时,这些国家发现其背负了巨额外债,并且无法按时偿还。

这导致了投资者对这些国家的进一步失去信心,加剧了危机。

4.弱势金融体系和监管不力: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过度膨胀,且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在大量不良贷款,资本充足率不足以支持其风险敞口。

同时,监管机构缺乏足够的监督和控制,未能有效管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风险。

5.投资者情绪的恶化:在危机爆发之前,亚洲国家一直被认为是快速增长和潜在高回报的市场,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者。

然而,当危机出现迹象时,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他们开始对亚洲市场感到担忧,并纷纷撤出投资,进一步加剧了危机。

总的来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源于外资的撤离和市场对亚洲国家经济不确定性的忧虑。

货币制度的弊端、外债过高、脆弱的金融体系和监管不力都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和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和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和教训第一章: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概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影响范围涉及亚洲地区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泰国、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台湾等地。

此次危机的影响范围极为广泛,不仅对亚洲地区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而且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形势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和影响的深刻教训对于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发展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第二章: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原因分析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非常复杂,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是资本流动的大规模涌向亚洲地区。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亚洲地区出现了经济发展加速的趋势,资本市场不断扩大并吸引了大量的外资。

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和投资,并且持续的高经济增长日益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和热情。

不过,这些资本流入亚洲国家时,并没有得到有效监管和管理,导致了资本大规模流出。

另一方面,亚洲国家和地区存在严重的内部矛盾和体制问题,政策和经济结构的问题也是导致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许多亚洲国家在经济领域实施了一些非常宏观的政策,导致了一定的经济风险。

例如,泰国在1996年底放松了对汇率的管制措施,并对商业银行实行了类似资产管理公司的形式,引发市场信心下降,导致国民币大幅贬值,许多储户将资金转移到海外,而这也为危机爆发埋下了伏笔。

第三章:危机后的应对措施危机后,亚洲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危机的影响。

在缓解金融体系危机和稳定汇率方面,不同的亚洲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例如,印尼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调整利率和加大监管力度。

韩国对商业银行进行了重组和合并,以削减过度银行间竞争造成的风险,并实行了持续的财政刺激政策。

第四章:教训和启示亚洲金融危机为全球金融领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教训和启示。

一方面,亚洲金融危机再次证明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透明度问题是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引言亚洲金融危机是指发生于1997年的一系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了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

这场危机引起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许多国家的货币贬值,股市暴跌,经济活动受到严重冲击。

本文将探讨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并对其影响和教训进行分析。

原因一:外部冲击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外部冲击。

危机的爆发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密切相关。

1997年,美国利率上升和日本经济衰退导致国际资本从亚洲国家撤离,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动荡。

此外,亚洲各国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一国的危机很容易传播到其他国家,形成连锁反应。

原因二:金融体系弱点的暴露亚洲金融危机揭示了该地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在危机之前,亚洲国家经历了长时间的高速经济增长,加之外资的涌入,导致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过度扩张和不良贷款风险的积累。

许多国家的银行和企业存在严重的财务困难和不健康的经营模式,缺乏透明度和监管。

原因三:固定汇率制度的短期流动性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中,部分国家采用了固定汇率制度,如泰国的泰铢。

然而,由于国际投资者信心的下降,这些国家无法维持固定汇率,导致了短期流动性危机的出现。

大量投资者抛售亚洲国家的货币,人民币贬值,加剧了危机的爆发。

原因四:内部结构问题除了外部冲击和金融体系弱点,亚洲金融危机也暴露出许多国家内部结构问题。

有些国家存在政治不稳定、腐败问题和经济体制的不健全。

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和程度也是问题所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市场失灵。

影响与教训亚洲金融危机给该地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货币贬值、股市崩盘和企业破产等问题导致了大量失业和贫困。

此次危机对亚洲国家产生了深远的思考和教训。

首先,加强金融监管和透明度是防范危机的关键。

国家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压缩不良贷款,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其次,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至关重要。

过度依赖外资和特定产业的国家应加强多元化经济,降低对外部冲击的敏感性。

美国金融危机形成原因的深度解析

美国金融危机形成原因的深度解析

美国金融危机形成原因的深度解析2007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不是某一个因素造成的,它是美国国内政策以及全球经济不均衡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化合的结果。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金融,地产及全球经济都受到重大打击。

将对此次的金融危机的形成及原因进行详细剖析。

标签:次级贷款;金融危机;原因1 金融危机产生的背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明显的国际收支失衡。

首先,美国政府的经常项目和外债规模不断扩大;其次,东亚国家和石油输出国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积累巨額的外汇储备。

而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长期以来奉行凯恩斯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政府和美国公民早已养成提前消费的习惯。

正是这个习惯加剧了全球的资本流动,为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

而美国在经历互联网泡沫以后,急需寻找一个新的支柱产业带领国美经济走出低谷,而美国政府这时想到了从古至今都最容易产生泡沫的房地产行业。

2 金融危机的形成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及“9-11”事件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恢复,美联储开始连续降息。

从2000年1月3号到2003年6月25号,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把联邦利率从6.5%左右经过13次下调降到1.0%并维持到2004年6月。

就在次期间,房地产泡沫迅速膨胀。

美国“两房”及各大商业银行以及储蓄机构等金融机构对那些坏款能力差,信用分数较低的发放了大量的次级贷款,鼓励他们贷款买房。

此类贷款占美国房贷市场的13%-15%。

于此同时,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适时的推出了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的金融衍生品,主要有MBS(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CDO(债务抵押支持证券),并将这些具有高风险的金融证券卖给投资银行和普通投资者,使其参与到其中。

2004年,美联储感到美国经济发展过热,为使其降温,从2004年6月30号—2006年6月29号通过17次升息把利率提高到5.25%,这成为刺破房地产泡沫的导火索。

利率的提高使还款能力低的次级贷款者无力还款,房屋出售出现困难,房价开始下降。

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各国的应对措施

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各国的应对措施

08年金融危机原因:(1). 国际经济失衡。

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

(2). 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

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

(3). 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

(4). 中国经济也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打击。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趋势明显,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至9.5%;央行的货币政策在“保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过程:(1).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大体上说,可以划成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借了住房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的危机。

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一些有关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有一个足够的流动性对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

第三个阶段,信用危机。

(2).具体过程: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准备。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

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

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

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金融危机是指金融市场的崩溃和相应经济活动的衰退,影响全球经济体系的稳定。

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

以下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些常见原因。

1.信贷过度扩张:信贷过度扩张是金融危机的常见原因之一、当金融机构过度扩张信贷规模,放贷风险不加控制时,借款人可能无法偿还贷款,导致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恶化,金融系统崩溃。

2.资产泡沫:资产泡沫是指资产价格高估的情况。

当投资者过度乐观并不断买入资产时,资产价格会上涨,导致市场上形成泡沫。

当泡沫破裂时,资产价格会快速下跌,引发金融危机。

3.风险管理不善: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出现问题也会引发金融危机。

例如,金融机构对债券评级的准确性过度依赖,未能及时发现债券的风险,导致金融机构持有价值下跌的资产,损害了金融机构的稳健性。

4.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例如,在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问题可能导致市场无法有效运作,进而引发金融危机。

5.政府政策失误:政府的政策失误也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例如,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制定不合理的金融政策,可能导致市场扭曲,引发金融危机。

此外,政府对不合规行为监管不力,也会导致金融市场风险增加。

6.全球经济不平衡:全球经济不平衡也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例如,一些国家长期出口导向,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而另一些国家则消费过度,导致债务上升。

当外汇储备国降低购买债券的意愿时,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7.隐藏的金融风险:金融市场中存在许多隐藏的金融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被识别。

例如,衍生品市场的复杂性导致了风险无法被准确评估,进而引发金融危机。

总之,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包括信贷过度扩张、资产泡沫、风险管理不善、市场失灵、政府政策失误、全球经济不平衡以及隐藏的金融风险等。

了解这些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应对金融危机至关重要。

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

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

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一、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的过程及原因自1997年7月起,爆发了一场始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业井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仅半年时间,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幅度高达30%~50%,最高的印尼盾贬值达70%以上。

同期。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跌幅达30%~60%。

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仅汇市、股市下跌给东南亚同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

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

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这场危机首先是从泰铢贬值开始的,1997年7月2日.泰国被迫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当大泰铢汇率狂跌20%。

和泰国具有相同经济问题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迅速受到泰铢贬值的巨大冲击。

7月11日,菲律宾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当大比索贬值11.5%。

同一天,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贬值。

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贬值了14%。

继泰国等东盟国家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台市贬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10月17日,台市贬值0.98元,达到1美元兑换29.5元台币,创下近千年来的新低,相应地当天台湾股市下跌165.55点,10月20日。

台币贬至30.45元兑1美元。

台湾股市再跌301.67点。

台湾货币贬值和股市大跌,不仅使东南亚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而且引发了包括美国股市在内的大幅下挫。

10月27日,美国道,琼斯指数暴趴554.26点,迫使纽约交易所9年来首次使用暂停交易制度,10月28日,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股市分别跌4.4%、7.6%、6.6%、6.7%和6.3%。

特别是香港股市受外部冲击,香港恒生指数10月21日和27日分别跌765.33点和1200点,10月28日再跌1400点,这三大香港股市累计跌幅超过了25%。

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2008 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2008 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这场危机迅速从美国扩展到全球,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都陷入了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减缓,世界经济正面临着20 世纪30 年代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由2007 年8 月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起的。

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从直接原因、深层原因和根源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一)直接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新自由主义政策下金融产品过度创新以及金融市场的过度投机引起的:1、放松管制的新自由主义政策。

美国解除对金融机构的管制,使得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被吸引从事投机性业务,缺乏监管的金融市场为金融泡沫的产生埋下了祸根;2、货币政策的操作不当。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美国货币政策长期坚持低利息率的取向,而长期的低利息率推动美国股票市场周期性地出现繁荣和泡沫;3、金融创新的过度滥用。

美国的金融政策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外部条件,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金融衍生品的种类和规模急剧膨胀;4、养老保障体制的市场化刺激了金融产品的需求。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普遍推行削减福利开支的养老金市场化改革。

家庭对增加避险和流动性金融衍生工具的需求,不仅推动了金融市场的过度繁荣,也进一步削弱了面向实体经济的投资。

(二)深层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是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长期失衡造成的结果。

美国的实体经济是指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虚拟经济是指金融、保险服务业和房地产及租赁服务业。

战后至今,美国GDP 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实体经济不断衰落,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业的脆弱性带给了整个美国经济。

(三)根源。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以及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构成了这场危机的赖以发生的制度环境。

从根源上来看,美国金融危机既不仅仅是金融市场问题,也不单纯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问题,更不是资本家人性贪婪的问题,而是美国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腹有诗书气自华
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分析,为什么会产生金融危机
为什么会产生金融危机?关于金融危机,书面上的定义是指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
的危机。一般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
的恶化,从而造成的一系列的危机。

通俗点说,就是当金融系统的某个部分出现故障,使得借款人尤其是存款人和投资人对金融
机构和金融市场失去信任的时候,金融危机就会产生。

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全球化,金融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适应性越来越强、创新
程度越来越高、国内外相互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这个庞大金融网络的正常运作取决于
良好的信息传播、透明度、信任和信心。不计其数的各种原因会增加金融系统的风险和不确
定性,引起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分析,仅供参考。
1.债务太多
金融危机的产生根源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金融系统承担了太多来自
家庭、金融机构、公司、甚至政府(希腊就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的债务。

宽松的信贷和贷款标准经常导致信贷泡沫,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经济稳定增长和低利率的温
和期之后。借款人和贷款人过于相信:过去这个经济稳定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时期在未
来会继续下去。结果,贷款标准下降,杠杆率上升。

由于杠杆率提高、风险增加,金融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以至于即便一个小事件都会给金融
系统和整个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极端情况下,这种风险会变成系统性的,从而将整个
金融体系置于危险境地。

2.外汇借款
如果国内货币走弱,外债将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负担,公司、国家最终可能不得不拖欠债务。
这是已经发生过无数次的事情,而且通常会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这种情况会因高通货
膨胀而恶化,而高通货膨胀会使货币贬值,还会影响汇率。

3.主权债务
近年来,主权债务在金融危机产生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而主权债务违约已经存在数十年
之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似乎会周期性地爆发主权债务危机。

20世纪80年代,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以及其他一些新兴国家出现了主权债务违约。同样,
北欧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有了主权债务问题,近来一些欧元区国家如希腊、爱尔兰、葡萄
牙、西班牙和意大利则跟随其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腹有诗书气自华
4.资产泡沫
一些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归因于资产泡沫。所谓资产泡沫可以被定义为投资者对某种资产类
别(股票,房地产,大宗商品等)的集体兴奋,或被定义为艾伦·格林斯潘所创造的“非理
性繁荣”。

在资产泡沫的情形下,投资者购买一项资产不是因为其潜在的基本价值因素,而仅仅是因为
其价格涨了,并且预计价格将继续上涨。换句话说,投资者将过去价格的上涨可以持续到未
来的推断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依据。

5.过度自信
大多数金融危机,尤其是资产泡沫,有其行为基础,例如过度自信。人们一向对他们的知识、
技能和能力作过高的评价,从而产生控制幻觉。我们高估信息的精确度,低估风险。如果成
功的话,我们会有更过于自信和承担更多风险的倾向。

如果每个人都臆断将来与不远的过去是一样的,就会产生“旅鼠偏差”。旅鼠在集体迁移时
通常采取直线行进方式,遇到障碍不避开,最后一大群随着领头者跳下悬崖摔死或溺死,常
用来形容盲从群众的不理性行为。同样地,人们认为随波逐流是非常安逸的,与其他人一起
赚钱或亏钱时会获得安慰。

6.庞大复杂的银行系统
许多金融危机发生是因为银行系统出现了问题。在大多数国家,银行系统是最重要的金融机
构。银行存在重要问题,因为他们的资金是短期的而贷款或投资是长期的。只要收益曲线是
向上倾斜的(短期利率低于长期利率),银行就能正常运转。然而,如果短期借款成本超过
长期贷款利率或投资率的话,银行就会遭受损失。如果短期债务不能转滚(资金危机)或者
更长期投资的价值下降的话,也会产生问题。

7.影子银行系统
金融危机也可能是由影子银行系统——那些承担了许多和商业银行一样职能的非银行金融
机构引起的。例如,在美国的金融危机中,一些最严重的问题就源自一家保险公司(美国国
际集团)和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贝尔斯登公司)。由于缺乏监管、缺乏透明度,风险
遍及整个影子银行系统,引起资金危机或流动性危机。由于整个金融系统是相互连接的,问
题会影响到整个金融框架,产生系统性风险。

8.金融创新
人们普遍认为创新(包括金融创新)是件好事情。然而,自从近来发生金融危机之后,人们
开始怀疑是否所有的金融创新对于金融系统而言都是有益的。沃伦·巴菲特曾经说过,“金
融衍生品”是“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对“金融衍生品将使交易更安全”的说法嗤之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腹有诗书气自华
以鼻。
9.模型失效
最后,经济模型、金融模型并未发挥评估有价债券价值、衡量风险、预测经济活动的作用。
尤其是银行风险模型,没有测量出一些资产公司的内在风险以及资金债务的风险。例如,有
债券评级机构给予CDO优先段AAA级别,而其肯定是达不到AAA级别的。模型需要假设和
实证数据,而其中有一些是错误的或无法获得的。自从金融危机以来,金融模型已经丧失了
一些可信度。

免责声明:文章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分析,为什么会产生金融危机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修改或删除,另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

本站无关。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腹有诗书气自华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
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