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基坑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地基基础工程事故案例---文本资料

地基基础工程事故案例---文本资料

地基基础工程事故案例---文本资料地基基础工程事故案列1、1913年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当谷仓装到31822m3时由于地基强度破坏发生整体滑动。

2、香港宝城附近由于边坡残积土的强度本来就不高,加之雨水的渗入使强度更低从而发生滑坡。

3、阪神大地震中的地基液化。

4、某电站汇合渠3号渡槽进口槽台因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发生坍塌事故。

5、比萨斜塔,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使塔体倾斜。

6、虎丘塔,大量雨水下渗加剧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7、关西机场,沉降大且不均匀沉降。

8、墨西哥市艺术宫的地基沉降。

9、浙江萧甬铁路地基整体下沉。

10、陕西韩城市人民医院住院部病房突发坍塌11、徐州繁华路段淮海东路上的济众桥因地基渗流造成工程事故。

12、宁德蕉城区金乡琼堂104国道旁一栋五层民房因软土地基下陷导致工程事故。

13、湖南桂阳县城郊乡中心小学教室倒塌。

由于没有正式设计,没有进行结构计算,砖基础的承载能力大大低于规范要求;再加施工质量低劣,砂浆标号很低,又不饱满,进一步削弱了砖基础的承载能力。

14、福建闽侯县青口乡信用社办公楼的倒塌。

因为地基是软土地基没有处理好,最终地基承载力远远不够造成地基严重下沉,房屋倾倒。

这还是一起无证设计和无证施工造成的重大事故。

15、湖南沅江县建委办公楼倒塌。

主要原因是砖柱基础的设计安全系数只有0.92~1.35,大大低于规范要求的2.42;再加施工采用包心砌筑,进一步削弱其承载能力。

倒塌时,首先是某基础破坏,立即引起其他砖柱基础的连锁破坏。

此外,基础虽埋置在老土层上,但传到地基上的最大荷载大大超出允许地耐力。

这样基础的沉陷又进一步促使砖柱基础的破坏。

这是一起无证设计和无证施工造成的特大事故。

16、河北遵化县西铺村织布厂布机车间倒塌案例。

倒塌的主要原因是质量低劣的毛石基础,在承载能力不足的地基上,在上部结构荷载的作用下,首先发生破坏,随之房屋整体倒塌。

事后现场检查,毛石基础采用块石和卵石混合砌筑,也无拉结石,又是白灰砂浆,毛石基础的整体性很差,强度也很低,基础上也没有钢筋混凝土圈梁,使荷载不能均匀传递到地基上,发生不均沉降。

地基基础工程事故案例

地基基础工程事故案例

地基基础工程事故案列1、1913年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当谷仓装到31822m³时由于地基强度破坏发生整体滑动。

2、香港宝城附近由于边坡残积土的强度本来就不高,加之雨水的渗入使强度更低从而发生滑坡。

3、阪神大地震中的地基液化。

4、某电站汇合渠3号渡槽进口槽台因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发生坍塌事故。

5、比萨斜塔,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使塔体倾斜。

6、虎丘塔,大量雨水下渗加剧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7、关西机场,沉降大且不均匀沉降。

8、墨西哥市艺术宫的地基沉降。

9、浙江萧甬铁路地基整体下沉。

10、陕西韩城市人民医院住院部病房突发坍塌11、徐州繁华路段淮海东路上的济众桥因地基渗流造成工程事故。

12、宁德蕉城区金乡琼堂104国道旁一栋五层民房因软土地基下陷导致工程事故。

13、湖南桂阳县城郊乡中心小学教室倒塌。

由于没有正式设计,没有进行结构计算,砖基础的承载能力大大低于规范要求;再加施工质量低劣,砂浆标号很低,又不饱满,进一步削弱了砖基础的承载能力。

14、福建闽侯县青口乡信用社办公楼的倒塌。

因为地基是软土地基没有处理好,最终地基承载力远远不够造成地基严重下沉,房屋倾倒。

这还是一起无证设计和无证施工造成的重大事故。

15、湖南沅江县建委办公楼倒塌。

主要原因是砖柱基础的设计安全系数只有0.92~1.35,大大低于规范要求的2.42;再加施工采用包心砌筑,进一步削弱其承载能力。

倒塌时,首先是某基础破坏,立即引起其他砖柱基础的连锁破坏。

此外,基础虽埋置在老土层上,但传到地基上的最大荷载大大超出允许地耐力。

这样基础的沉陷又进一步促使砖柱基础的破坏。

这是一起无证设计和无证施工造成的特大事故。

16、河北遵化县西铺村织布厂布机车间倒塌案例。

倒塌的主要原因是质量低劣的毛石基础,在承载能力不足的地基上,在上部结构荷载的作用下,首先发生破坏,随之房屋整体倒塌。

事后现场检查,毛石基础采用块石和卵石混合砌筑,也无拉结石,又是白灰砂浆,毛石基础的整体性很差,强度也很低,基础上也没有钢筋混凝土圈梁,使荷载不能均匀传递到地基上,发生不均沉降。

坍塌事故案例

坍塌事故案例

工程地质复杂,此段拱顶上方为泥岩与砂岩的接触
带,存在顺层滑动和层间切向节理,易形成滑坍。
对泥岩段的地质特征及施工难度认识不足。前期多
处收敛变形累计达到10cm以上(目前预留变形量为
18cm),未采取加固措施便可安全通过。平导多处
出现初支开裂现象,未出现大的变形,受这种惯性
思维的影响,对地质复杂性认识不清、经验不足,
(三)、山岭隧道坍塌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原因分析: 1、复杂地质是造成坍方的主要原因,没有应对地质变化的专项 方案和技术措施 2、现场管理薄弱,三违现象突出 3、施工方法不当或未按相关施工方案措施进行施工 4、相关监测未进行全面有效实施。
主要对策 1、严格超前地质预报及根据地质情况,及时正确调整施工方案。 2、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各项施工措施的落实执行。 3、在施工前必须认真掌握施工环境,并提前作好相关的措施。 4、严格各项施工监测,保证各项监测全面和贯穿施工全过程。
2014-2-27
(二)、市政工程坍塌的主要原 因及对策 主要原因:
1、施工方法不当或未按相关施工方案措施进行施工。 2、城市地下工程管线及复杂地质的影响。 3、相关监测未进行全面有效地实施。 主要对策 1、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各项施工措施的落 实执行。 2、在施工前必须认真进行管线普查,并提前作好相关 的措施。 3、严格各项施工监测,并保证各项监测全面和贯穿整 个施工全过程。
(二)基坑坡顶严重超载 事发当天,土方运输队在南侧坑顶进行土方运输 施工,在基坑坡顶边放置有自重达23吨吊装汽 车1台,自重17吨的履带反产车1台和满载后重 达25吨的自卸车,致使基坑南边支护平衡打破, 坡顶出现开裂。 (三)基坑变形监测资料未引起重视 根据基坑变形检测资料显示,自开工以来基坑南 边出现过变形量明显增大、坑顶裂缝宽度显著增 大和裂缝长度明显增长的现象,说明基坑南侧在 坍塌前已有明显征兆。业主方对基坑水平位移监 测数据未予以重视,没有及时对基坑做有效加固 处理。当存在不利的外荷载作用时,就引发了失 稳坍塌事故。

建筑基坑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基坑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从2004年开始,我国房屋和市政工程建筑 施工事故连续三年以较大幅度下降。
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统计(一)
2004年1至8月份,广州市共发生重大建筑 安全事故33宗,死亡33人。在这些事故中,民 用建筑工程事故总数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事故 宗数分别占总数的51.5%和48.5%;而在市政基 础设施工程事故中,地铁工程事故最多,共有7 宗,占事故总宗数的21.2%,死亡6人,占总死 亡人数的18.2%。
243项事故工程调查结果(曾宪明)
基坑事故原因统计表
事故基坑支护结构类型统计表
海珠城广场基坑周边概况:
•基坑位于广州江南大道与江南西路十字路口的西南角。
•基坑周长约330米,开挖深度为20.3米。
•基坑东侧距地铁二号线隧道结构边线为5.7~6.6米(隧 道埋深约20米),南侧距7层海员宾馆和7层隔山1号楼约 16米,西侧距马涌约6米。
基坑破坏
城市基坑开挖引起附近道路路面破坏
加固排险
设计因素
1.支撑和地下连续墙设计存在严重的问 题是造成结构局部破坏的主要原因。 支撑与墙体连接部位没有设置围檩支 撑,连杆系节点设计不当,抗剪强度 不要求,地下连续墙设计强度不足。
2.邻近基坑比本工程先完工,降水可能 导致地下土流失,引起马路下方土体 局部掏空,使本工程情况更加严重。
⑵从地质勘察资料反应和实际开挖揭露,南边地 层向坑里倾斜,并存在软弱透水夹层,随着开挖深度 增大,导致深部滑动。
⑶本基坑施工时间长达2年9个月,基坑暴露时间大 大超过临时支护为一年的时间,导致开挖地层的软化 渗透水和已施工构件的锈蚀和锚索预应力损失,强度 降低,甚至失效。
⑷事故发生前在南边坑顶因施工而造成东段严 重超载,成为了基坑滑坡的导火线。
建筑基坑工程事故的原因主要有:

深基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深基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据靠近西侧地下连续墙静力触 探试验表明,在绝对标高-8m~-10m 处(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坑底部), qc值为0.20MPa (qc仅为原状土的30%左右),土 体受到严重扰动,接近于重塑土强 度,证明土体产生侧向流变,存在 明显的滑动面。
西侧地下连续墙墙底(相应标 高-27.0左右),C1孔静探qc值约为 0.6MPa(qc为原状土的70%左右) ,土体有较大的扰动,但没有产生 明显的侧向流变,主要是地下连续 墙底部产生过大位移而所致。
液 限
塑 限
塑 性 指 数
液 性 指 数
(m)
W (%)
ρ (g/cm
3)
Gs
e
ωl
ωp
(%) (%)
IP
IL
②2
粘质 粉土
4 30.5 1.90 2.70 0.85
④2
淤泥质 粘土
16 48.6 1.71 2.74 1.37 41.8 22.3 19.5 1.35
淤泥质粉
⑥1
质粘 17 45.2 1.72 2.73 1.30 37.5 21.5 16.0 1.48

粉质粘土
⑧2
夹粉 >9 33.0 1.83 2.72 0.94 33.5 20.1 13.4 0.96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各土层的力学指标
土层
②2 粘质粉土
④2 淤泥质粘土
⑥1 淤泥质粉质粘土
⑧2 粉质粘土夹粉砂
固结快剪值
c
φ
3.9
28.8
13.5
10.6
13
14.5
12.2
16.8
三轴CU值

深基坑工程事故案例

深基坑工程事故案例

90年代中期的基坑工Hale Waihona Puke 事故案例3.拱圈围护结构的垮塌
拱圈逆作法
拱圈逆作法的主要问题
1.大面积的建筑基坑平面受力状态不 同于圆拱的受力条件; 2.从上而下修筑的栏墙没有插入深度, 对于敞开开挖的施工条件,会发生从底 部涌入坑内的塑性流动; 2.止水措施不足以阻止地下水从坑外 向坑内流动。

案例4.引水渠道基坑边坡失稳

4孔箱涵,单孔尺寸为3.25m3.60m,总长75m 地面标高+4.2~4.7m,设计基坑底面标高- 5.33m,开挖深度近10m 按三级放坡,从上至下依次为1:1.5 、 1:2 和 1:3,变坡处留1.0m宽的马道 二级轻型井点降水 采用水冲法施工,泥浆沉淀池设置在基坑顶部 南北两侧,距基坑外缘12m~15m
发生在90年代初期的基坑工程事故
案例2. 地下连续墙的垮塌

基坑面积2600m2 ,周边长度260m ,开挖深度 12.35m,采用 600mm厚、24m深 的地下连续墙,设 四道支撑,第一道 钢筋混凝土支撑, 其余为609mm的 钢管支撑
几点教训

设计:荷载用标准值,抗力用设计值, 设计表达式两端不匹配,降低了安全度。 钢支撑直接支承在与其斜交的地下连续 墙上,没有用围檩,更无平衡剪力垛。
s S k S d Rd
Rk
R

施工:未按设计 图纸的要求施工 ,包括超挖、不 及时支撑,坑底 没有加固。
监测:没有及时发现险情,没有发出警 报。 管理:邻近工程的负责人发现问题,向 这个项目的经理提出忠告,但项目经理 却置若罔闻,没有引起警觉。事故发生 前晚,已发现预兆,但没有及时采取工 程措施抢险。

基坑工程案例分析-基坑工程案例分析

基坑工程案例分析-基坑工程案例分析

严 格 按 设 计 要求坡 度放坡 开挖; 应 随 开 挖 及 时做好 土钉及 面层锚 喷施工 ; 做 好 地 下 水 及大气 降水的 疏排工 作,避 免坡外 及坑内 土体被 水体浸 泡
严 格 按 设 计 要求限 制基坑 外超载 ; 严 禁 基 坑 暴 露时间 过长, 开挖到 底后及 时施工 垫层及 底板。
案例十:苏宁徐庄软件园基坑工程滑坡案例
事 故 原 因 : 因基坑 暴露时 间过长 ,基坑 内大气 降雨积 水未得 到有 效 疏排 ,削弱 了被动 区土体 强度, 导致边 坡局部 失稳。
案例十:苏宁徐庄软件园基坑工程滑坡案例
事 故 原 因 : 因基坑 暴露时 间过长 ,基坑 内大气 降雨积 水未得 到有 效 疏排 ,削弱 了被动 区土体 强度, 导致边 坡局部 失稳。
江苏银行基坑工程抢险措施
1、在中华路50#车库西北角施工26根高压旋喷桩,保护车 库基础不发生塌陷。 2、自水公司将中华路满管自来水供水口关闭。 3、在基坑西南角(南京市第一中学操场东北角)呈扇形施 工45根压密注浆孔,深度7~14m,注入水泥浆和水玻璃。操 场的地基得以加固。 4、在一中操场东北角注浆孔外侧打两口降水井,及时降水 和观测。 5、在中华路50#车库西北角打一口观测降水井。在基坑西 南角,原止水帷幕外侧再打一排旋喷桩止水帷幕,两台旋 喷钻机从西北角两侧向中间同时施工。基坑内渗水已逐渐 减少变清。
案例六高压旋 喷桩而 非三轴 深搅, 而在-7. 5—13. 98米之 间存在 粉砂层 。开挖 后水量 较大。
案例六:省国税数据处理中心基坑涌水案例
采取措施 :1、对 第二、 三层围 檩间现 浇薄壁 砼止水 墙(坑 内堵) 2、在 新老楼 交接处 补打旋 喷桩( 坑外挡 )
土 方 开 挖 前 应针对 止水帷 幕渗漏 做专项 应急预 案; 基 坑 开 挖 过 程中应 加强巡 视,对 止水帷 幕渗漏 应及时 处理, 避免漏 点扩大 ; 基 坑 降 水 达 设计要 求后方 可进行 土方开 挖。

深基坑与模板事故案例分析

深基坑与模板事故案例分析
这是最为灾难性的事故,其风险不仅存在于施工阶段
常见事故之四:坑底隆起,整体失稳
与地层条件、围护设计和施工方法有关。
常见事故之五:设计不合理
上海昌都大厦基坑事故
1994年9月1日上午7时许, 上海黄浦区昌都大厦工地靠马 路一侧40m长基坑围护结构破坏, 造成地下连续墙倒塌,马路路 面下陷500m2,下陷最深处达 6~7m。地下所埋设各种管线 (包括煤气管,自来水管,雨 水管,各种电缆等)遭受严重 损坏,煤气外溢,大面积停气 停水停电,交通中断,造成了 重大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二、事故原因分析
1、基坑围护设计存在第二道对撑主梁安全度不足, 栈桥设计未满足使用荷载,部分支撑出现较大拉 力,基坑抗倾覆安全度偏小等。
2、设计发生重大变更(增加栈桥,第二道支撑标高 提高50cm,三轴搅拌桩水泥标号由P42.5降为 P32.5等)未通过相关审批手续,未经过专家组复 审或重新评审。
影响位移沉降控制的因素与措施
① 优化围护结构插入比
◆适度增加围护结构插 入比可以明显减小周围 建构筑物沉降。 ◆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 实际情况,与设计院协 商优化。
3.4 影响位移沉降控制的因素与措施
⑤ 基坑开挖的时间效应
土模
预设支 撑
增设支 撑
限时开挖、限时支撑,对混凝土支撑的基坑尤其应该重视
广州暗挖施工隧道引起地面大面积塌陷
▪ 2019年10月 5日凌晨3时多, 广州如意坊正在进行暗挖施工的工
地,突然有股巨大不明涌水涌出,致使地表塌陷,呈现一个深约 五六米、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大坑,一座面积80平方米的餐厅当 场被埋进了泥水当中。幸好未造成人员伤亡。
基坑坍塌事故
2019年2月28日下午16:00 左右,松江区 九亭镇上海七欣科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 的工业厂房及辅助用房配套综合楼发生基 坑坍塌事故,造成涞寅路三分之二路面 (长约60米)下沉,南侧已投入使用的一 幢2#三层厂房产生较大的倾斜和位移,直 接经济损失约为703.6098万元,未造成人 员伤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整体失稳
整体失稳是指在土体中形成了滑动面,围护结构连同基坑外侧及坑底的土体一起丧失
稳定性,一般的失稳形态是围护结构的上部向坑外倾倒,围护结构的底部向坑内移动,坑底
土体隆起,坑外地面下陷。
龙潭空中花园基坑事故。
2005年8月3日,凌晨约30m宽位置坡顶出现开裂并出现沉降,坡脚水泥土搅拌桩
出现断裂。早晨7时,下起大雨,半小时后该段出现塌滑。原因主要是基坑北侧东端滑塌
地段出现超挖,开挖后放置了较长时间;坑内大量积水未及时抽排;坡脚土层受水浸泡,降
低了土层强度,势必导致边坡蠕动变形;紧邻坑边下水管长期漏水,边坡蠕动变形积累到一
定程度后,坡顶道路下的下水道出现开裂,大量水浸入边坡土体内,导致边坡失稳 。
2005年**日12时,武昌区彭刘杨路金榜名苑已开挖至设计深度5.2M的深基坑东侧
(cd)段约40余米长的边坡发生滑塌险情。

二、坑底隆起
坑底隆起是一种向上的位移,产生的原因一是深层土的卸荷回弹,二是由开挖形成的
压力差导致的土体塑流。
由于土体是连续体,坑底的隆起和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必然导致坑外土体产生沉降和
水平位移,带动相邻建筑物或市政设施发生倾斜或挠曲,这些附加的变形使结构构件或管道
可能产生开裂,影响使用,危及安全。

一般解决的方法是被动区加固,提高土的抗力,减少变形,同时解决整体稳定和坑底
隆起问题。

三金.鑫城国际C地块事故

三、围护结构倾覆失稳
围护结构倾覆失稳主要发生在重力式结构或悬臂式围护结构,重力式结构在坑外主动
土压力的作用下,围护结构绕其下部的某点转动,围护结构的顶部向坑内倾倒。抵抗倾覆失
稳的力矩主要由围护结构自身的重力形成,坑底的被动抗力也是构成抵抗力矩的因素。

如武汉火炬大厦开挖深度10m,上部为老钻土,下部为基岩,采用¢900mm人工挖
孔嵌岩排桩支护,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由于老粘土局部浸水,强度降低,土压力剧增,由于
桩嵌人岩层,变形不易谐调,造成十余根支护桩折断,危及邻近六层综合楼,使该楼楼梯间
悬空,情况危急。经紧急回填,增设锚杆后。得以稳定。

四、围护结构滑移失稳
围护结构底部地基承载力失稳是指重力式围护结构的底面压力过大,地基承载力不足
引起的失稳。由于在围护结构的外侧还作用着土压力,因此其合力是倾斜的。在倾斜荷载作
用下,地基土发生向坑内的挤出,围护结构产生不均匀的沉降,可能导致部分围护结构的开
裂损坏。
如天恒大厦开挖深度约5m,淤泥及淤泥质土的厚度近20m,工程桩采用1000m钻孔
灌注嵌岩桩,开挖支护方案采用格构式水泥土重力式挡墙,坑底被动区采用格构式水泥土暗
撑。

当时施工工期紧张,十数台粉喷桩机昼夜施工水泥土挡墙及暗撑,桩的咬合情况及成
桩质量不佳,在龄期不足的情况下,匆忙开挖,加上坑边堆载不当、局部开挖接桩、暴雨袭
击等不利因素,导致大面积边坡失稳和坑底隆起,坑内工程桩大多偏斜,塔吊基础脱空、基
础下桩开裂。

经过全面检测,确认倾斜桩的桩身完整性,采用了独立承台改为筏板,另增补56根钻
孔灌注桩.同时对坑底淤泥采用注浆加固。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才成功处理完事故隐患。

五、围护结构滑移失稳
围护结构滑移失稳亦主要发生在重力式结构中,在坑外主动土压力的作用下,围护结
构向坑内平移。抵抗滑移的阻力主要由围护体底面的摩阻力以及内侧的被动土压力构成。当
坑底土软弱或围护结构底部的地基土软化时,墙体发生滑移失稳。
华瑞大厦位于卓刀泉南路与雄楚大街交汇处,一幢26层高层建筑,基础埋深约-10.8m。
基坑支护地面以下约6m,坡率1:03喷锚支护,6m以下为人工挖孔桩锚杆支护。2005
年6月26日,基坑西侧产生滑坍,支护桩严重内倾,部分护坡桩断裂;西侧坡顶地面沉降,
坡面外鼓;南侧、东侧坡顶地面(含人行道产生裂缝),险情严重。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红粘土
层遇水后强度迅速降低,导致浅层滑坡。

2004年6月4日中午,汉口新华下路新华豪庭的基坑护坡突然出现塌方,一墙之隔
的中鑫汽车修理公司的维修车间坍塌 。
六、“踢脚”失稳
“踢脚”失稳在单支撑的基坑中,可能发生挠支撑点转动,围护结构上部向坑外倾倒,
围护结构的下部向上翻的失稳模式,故形象地称为“踢脚”失稳。在多支撑的围护结构中一
般不会产生踢脚失稳,除非其它支撑都已失效,只有一道支撑起作用的情况。

2005年7月21日中午12点左右,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中——海珠城广场B区施
工工地发生基坑坍塌,基坑南边支护结构坍塌,东南角斜撑脱落。基坑支护坍塌范围约
104.55延米,面积约2007平方米,南侧海员宾馆的基础桩折断滑落,结构部分倒塌。同
时造成3人死亡、8人受伤。
产生由于:
1.施工与设计不符,基坑施工时间过长,基坑支护受损失效,构成重大事故隐患。
2.南侧岩层向基坑内倾斜,软弱强风化夹层中有渗水流泥现象,施工时未及时调整设
计和施工方案,错过排除险情时机。

3.基坑坡顶严重超载,致使基坑南边支护平衡打破,坡顶出现开裂。
4.基坑变形量明显增大及裂缝增长时未能及时作加固处理。

七、围护结构的结构性破坏
围护结构的结构性破坏是指围护体本身发生开裂、折断、剪断或压屈,致使结构失去
了承载能力的破坏模式。 如支撑体系不当或围护结构不闭合;也可能是设计计算时荷载估
计不足或结构材料强度估计过高,支撑或围檩截面不足导致破坏;此外,结构节点处理不当,
也会因局部失稳而引起整体破坏,特别在钢支撑体系中,节点多,加工与安装质量不易控制。
节点处理包括支撑和墙体的连接处,如不设置围檩或连接强度不够。

杭州萧山湘湖段地铁施工事故
2008年11月15日15时20分,杭州萧山湘湖段地铁施工现场发生塌陷事故。风情
大道坍塌形成了一个长75米、宽21米、深15.5米的深坑,附近的河流决堤,河水倒灌,
一度水深达6米多。正在路面行驶的11辆车陷入深坑,数十名地铁施工人员被埋,遇难工
人数达到21名,同时造成了风情大道中断,距事故现场仅一墙之隔的萧山区城西小学,校
园东边的围墙已全部垮塌。附近民房倾斜破坏,地面下管线破坏等一系列连锁破坏效应。

初步判定基坑破坏形式,基坑产生整体失稳,坑底隆起,从而使得围护墙倾斜,而钢支撑与
围护墙连接刚度很弱,基本可以看作铰接,当对撑的两侧轴力不在一条线上时,钢支撑非常
容易产生失稳破坏,从而产生类似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最后基坑失稳破坏,坑边土体塌陷,
支撑破坏。

八、支、锚体系失稳破坏
支、锚体系失稳破坏包括两种不同的破坏模式。锚杆的破坏主要表现为锚杆的**、断
裂或预应力松弛,土锚的破坏大多是局部的;支撑的失稳很可能是整体性的,其形态因体系
不同而不同,支撑体系大多是超静定的,局部的破坏会造成整体的失稳,尤其是钢支撑体系,
局部节点的失效概率比较大。

九、止水帷幕功能失效和坑底渗透变形破坏

止水帷幕功能失效和坑底渗透变形破坏是指止水帷幕丧失挡水功能,产生渗漏、涌水、
流土或流砂。由于水土流失使基坑外地面下沉、塌陷,导致邻近建筑物的开裂和损坏。

引起围护结构止水帷幕功能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因素,其次是设计因素和材料的因
素。由于施工质量低劣,止水帷幕有空洞或裂缝,成为漏水的通道是最普遍的现象;止水帷
幕设计过短,没有全部切断透水层也是漏水的可能原因。由于止水帷幕失效产生过大的水力
坡降引起坑底渗透变形破坏。如不及时制止,由渗透变形引起的坑外土体的位移和陷落是严
重的。

止水帷幕功能失效

坑底渗透变形破坏
总结一下,基坑的九种失效模式
1.整体失稳 2.坑底隆起 3.围护结构倾覆失稳 4.围护结构滑移失稳 5.围护结构底
部地基承载力失稳 6.“踢脚”失稳 7.围护结构的结构性破坏 8.支、锚体系失稳破坏 9.
止水帷幕功能失效和坑底渗透变形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