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营养学
中医饮食营养学基本观点和原则

历代本草文献所载具有保健作用的 食物归纳如下:
聪耳(指增强或改善听力)类食物:莲子、山药、 荸荠、蒲菜、芥菜、蜂蜜。
明目(指增强或改善视力)类食物:山药、枸杞 子、蒲菜、猪肝、羊肝、野鸭肉、青鱼、 鲍鱼、螺蛳、蚌。
生发(指促进头发的生长)类食物:白芝麻、韭 菜子、核桃仁。
美容颜(指润肌肤、助颜色等)类食物: 枸杞子、樱桃、荔枝、黑芝麻、山药、松 子、牛奶、荷蕊 轻身(指消肥胖)类食物: 菱角、大枣、榧子、龙眼、荷叶、燕麦、青 粱米。 肥人(指改善瘦人体质,增加肥胖)类食物: 小麦、粳米、酸枣、葡萄、藕、山药、黑芝 麻、牛肉。
29
食物的归经一览表
五 味 归经
代表食物
主治病症
辛味食物 肺经 甘味食物 脾经
葱、姜、芫荽等
表证、肺气不宣咳嗽症 状
红枣、蜂王浆、山药等 贫血、体弱症状
酸味食物 肝经 乌梅、山楂等
肝胆脏腑等方面疾患
苦味食物 心经 苦瓜、绿茶等
心火上炎或移热小肠证
咸味食物 肾经 甲鱼、昆布、海藻等 肝肾不足,消耗性疾患
食调 药理 一阴 体阳 营营 养养 观观
天 人 相 应 整 体 营 养
观
全
相 结 合 营 养 观
面 膳 食 与 审 因 用
膳
天人相应整体营养观
中医认为,人处在天地之间,生活 于自然环境之中,作为自然界的一 部分。因此,人和自然具有相通相 应的关系,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 律。
16
调理阴阳营养观
红枣 薏苡仁
薏苡粥
第二节 饮食禁忌
一、患病期间饮食禁忌 二、服药饮食禁忌 三、孕期和产后饮食禁忌
根据饮食物对胎儿的不同影响,主要有: 1、活血类食物 2、滑利类食物 3、大辛大热类食物 4、酒类饮料 5、其他有关食物
二中医饮食营养学(精)

二、食物性能与药物性能的异同
1、食物的“性” 食物“气”或“性”与药性“四气”或 “四性”说相一致。古人按寒、凉、(平)温、 热基本上把食物分为几大类性质。 以常见三百多种食物统计数字来看,平性 食物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性更次之。寒 凉性质食物多属于阴性,具有滋阴、清热、 泻火、凉血、解毒作用。温热性质食物属于 阳性,具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 等作用。
苦味食物归心经,用苦味食物(如苦瓜、绿茶 等)治疗心火上炎或移热小肠证;
咸味食物归肾经,用咸味食物(如甲鱼、海藻 等)治疗肝肾不足,消耗性疾患(如糖尿病等疾患)。
4、食物的升浮沉降
一般来说,质地轻薄、食性温热、食味辛 甘淡的食物,其属性为阳,多具有升浮的作用 趋向 (如姜、蒜、花椒等),具有发散、宣通开 窍等功效,如香菜、薄荷能解表而治疗感冒, 菊花、绿茶能清利头目而治疗头痛;反之,质 地沉实,食性寒凉,食味酸苦咸的食物,其属 性为阴,多具有沉降的作用趋向(如杏仁、梅 子、莲子、冬瓜等),具有清热、平喘、止咳、 利尿、敛汗、止泻、补益等功效,如西瓜清热 而治热病烦渴,冬瓜利尿而治小便不通,乌梅 收敛而止泻痢等。根据统计,具沉降趋向的食 物多于升浮趋向的食物。
5、食物的补泻
—般是泛指食物的补虚与泻实两方面作用, 这也是食物的两大特性。补性食物一般分别具 有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生津、填精等功 效;泻性食物一般分别具有解表、散热、开窍、 辟秽(防疫)、清热、泻火、燥湿、利尿、祛 痰、祛风湿、泻下、解毒、行气、散风、活血 化瘀、凉血等功效。根据统计泻性食物多于补 性食物,由此看来,中医营养手段不仅为补虚 扶正,更大程度是为了泻实祛邪。
中医饮食营养学培训课件

药膳调理:通 过药膳,改善 慢性病患者的
体质和症状
营养补充:通 过补充营养素, 提高慢性病患 者的免疫力和
抵抗力
食物选择:选择具有美容养颜功效的食物,如红枣、枸杞、黑芝麻等 饮食搭配:合理搭配食物,如蔬菜、水果、肉类等,以达到营养均衡 饮食禁忌: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高糖等 饮食调理: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变化,进行饮食调理,以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添加标题
脂肪:提供能量,保 护内脏,维持体温
添加标题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 量,维持生命活动
添加标题
维生素:调节生理功 能,维持健康
添加标题
矿物质:构成人体组 织,调节生理功能
添加标题
膳食纤维:促进肠道 蠕动,预防便秘
添加标题
水:维持生命活动, 调节体温,润滑关节
添加标题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与 功能是相互关联的, 需要合理搭配,才能 保证身体健康。
食物搭配: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功效进行合理搭配,以达到营养均衡、增强疗效 的目的
食物禁忌: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功效,避免与某些食物同时食用,以防止产生不 良反应或降低疗效
食物相克:某些食物同时食用会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疗效,如柿子与螃蟹、羊肉与西 瓜等
食物相宜:某些食物同时食用可以增强疗效或提高营养价值,如豆腐与菠菜、鸡肉与 蘑菇等
中医饮食营养学实践应用
阳虚体质:宜食温热食物,如羊肉、牛 肉、生姜等
阴虚体质:宜食滋阴食物,如银耳、百 合、枸杞等
气虚体质:宜食补气食物,如黄芪、党 参、红枣等
血虚体质:宜食补血食物,如阿胶、红 枣、枸杞等
痰湿体质:宜食祛湿食物,如薏米、红 豆、冬瓜等
湿热体质:宜食清热利湿食物,如冬瓜、 苦瓜、绿豆等
中医饮食营养学

中医饮食营养学中医饮食营养学的概念和内容概念饮食:泛指固态、流态、半流态的食物或食品。
食物:给人提供养分,满足心理要求的自然界的一种物质。
食品:食物进一步的加工品。
“营养”一词并非外来语,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养生说》中即有“营养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劳”。
“营养”古代又作“荣养”。
[例如] (《晋书?赵至传》云:“至年十三,请师受业……至日,吾小未能荣养,使老父不免勤苦。
”)至今,在日本仍沿用“荣养”一词。
营:经营,营造。
荣:荣盛,繁荣。
养:养护,补养。
营养,系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养料,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过程。
近百年来,西方医学传入我国,其中一门与营养学性质相近的学科(nutrition)被译为“营养学”,而实际上,我国固有的中医饮食营养学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自成体系,渗透于中医各科之中。
中医饮食营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
它和药物疗法、针灸、推拿、气功、导引等学科一样,都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医饮食营养学在预防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领域中,更占有重要地位。
补充: 天然营养保健品:介于药食之间的天然物质,古称为“饵”。
食品的标准:色、香、味、形、器(器皿)、意(含义、意义)、质(营养成分、中医作用)、效(效果)、量,或营养成分、心理满足、饱腹感。
内容中医饮食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两大部分,从历代有关文献记载和临床实际情况分析,基本包括饮食养生、饮食治疗、饮食节制和饮食宜忌四个方面,前两者是指饮食在实际生活与临床中应用的范围;后二者是指饮食在生活与临床中应用的方式方法。
四者密切相关,不可分离或孤立。
所以1有一种看法,认为使用添加药物的药膳,如黄芪炖鸡之类,就是“中医饮食营养学”,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
中医饮食养生习称“食养”、“食补”,是泛指利用饮食来达到营养机体、保持健康或增进健康的活动。
《中医饮食营养学》

《中医饮食营养学》1.第二章中医饮食营养学发展史概述我们中华民族祖先应用饮食养生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伴随着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从现有资料估计,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历史。
早期食事活动择食《淮南子》中有:“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螺蚌之肉”。
饮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原始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有治疗作用的食物,可作为食,也可作为药,同时,通过进一步的实践(这个过程是很长的),逐渐把一些天然物产区别为食物、药物、毒物。
据《山海经》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这里所指的“毒”就是包括食物、药物和毒物的天然品。
因此,药、食均来源于天然产物,即“药食同源”。
火的利用对于火的利用,《周礼》说:“燧人氏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
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
火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第一次掌握了一种神奇的自然力。
上古时代的人由吃生食(寒食)进步到吃熟食(套食)是食疗由萌芽到形成雏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周《古史考》中谓:“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穴居野处。
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饮血茹毛;近水则食鱼鳖螺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胃肠。
于是圣人造作钻燧出火,教民熟食,民人大悦,号曰燧人。
”这些记载,说明了上古时代人类从吃生食进步到吃熟食这一历史过程。
在农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人类开始利用火以烧煮食物,从而有了烹调技术的发展,这与后来食疗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
农业的发展,火的应用,人们开始能吃熟食,提高了食物的利用率,扩大了食物的来源,同时由于食物营养成分的改变,改变了营养状况,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加快了人类的进化。
另外,由于燔生为熟,起到了消毒灭虫,防止胃肠疾病和寄生虫病的作用。
这就大大保证了古代人民身体的健康和强壮,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和种族的繁衍,开辟了新纪元。
汤液的应用随着火的利用,能被人利用的食物品种的日益增多,烹调技术便受到重视。
中医饮食营养学培训课件

薏苡粥
第二节 饮食禁忌
一、患病期间饮食禁忌 二、服药饮食禁忌 三、孕期和产后饮食禁忌
根据饮食物对胎儿的不同影响,主要有: 1、活血类食物 2、滑利类食物 3、大辛大热类食物 4、酒类饮料 5、其他有关食物
孕妇产后,瘀血内停,不宜进食酸 涩收敛类食物,如乌梅、莲子、芡 实、柿子、南瓜等,以免不利恶露 排出;
康或增进健康的活动。 饮食物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维持人体的正
常生命活动,它还具有补养作用,所谓 “无病强身”,这是与现代营养学观点不 同的。
食养的内容按历代中医中药有关 文献统计,常用的近百种食物的 补养作用,计有聪耳、明目、乌 发、生发、增力、益智、安神、 健肤、美容、轻身、固齿、肥人、 强筋、壮阳、种子(助孕)、益 寿等二十余种。
2、饮食:泛指固态、流态、半流态的食 物或食品。
3、食物:给人提供养分,满足心理要 求的自然界的一种物质。
4、食品:食物进一步的加工品。
5、营养,系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 和利用食物或养料,以维持正常生命活 动的过程。
饮食治疗
习称“食治”、“食疗”。 是泛指利用饮食来治疗或辅助治疗疾
病的活动。 食疗的作用和药疗基本一致,主要体
现在扶正与祛邪两方面。
近年来,中医食疗成果已有不少被现代科 学所证实,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芹菜
高血压病
燕麦 防 高血脂症
红枣
治
贫血症
木耳
眼底动脉出血症
阿胶
饮食节制
习称“食节”、“食用”。 是泛指饮食的方式方法,包括饮食的合
四、饮食的治疗作用
食物与药物都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历代医家都主张“药疗”不如“食疗”。 古时人们称道能用食物治病的医生为
走进中医饮食营养学

走进中医饮食营养学一、中医饮食营养学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中医饮食营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
2、中医营养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⑴饮食养生:习称“食养”“食补”是泛指应用饮食来达到营养机体,保持健康或增进健康的活动;营养是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养料,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过程。
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医家就认识到饮食对人的作用。
认为饮食是必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
按中医中药有关文献统计。
常用的近百种食物的补益养生作用,计有聪耳、明目、乌发、生发、增力、益志、安神、健肤、美容、轻身、固齿、肥人、强筋、壮阳。
种子(助孕)益寿……等二十余种。
这些作用在提高人体健康素质和预防保健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⑵饮食治疗:习称“食疗”“食治”是泛指利用饮食来治疗或辅助治疗疾病的活动。
孙思邈曾指出:“食能祛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
”如今,中医食疗不少成果也逐渐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如:临床应用芹菜防治高血压病;应用燕麦防治高血脂;应用红枣防治贫血;应用木耳防止眼底动脉出血;应用百合、苦瓜等防治病毒和细菌性感染等疾患。
⑶饮食节制:习称“食节”“食用”,泛指饮食的方法、方式,包括饮食的合理习俗、饮食卫生制度;中医食节内容极为丰富,它体现了中华民族饮食文明和古代卫生学水平,如中医提倡的全面膳食而不偏食;不暴食暴饮,食量有限度;讲究食物卫生清洁,食前食后有良好卫生习惯,进茶进酒要适量等等。
⑷饮食宜忌:习称“食忌”“食禁”。
饮食的宜与忌实质上是强调饮食的针对性,得当则为益,失当则为忌。
二、中医饮食营养的基本观点中医营养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科,其理论基础是中医基础理论,下面,我们就在中医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论述中医饮食的基本观点。
㈠天人相应的整体营养观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⑴人是有机的整体1)组织器官的整体联系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
中医饮食营养学的研究内容

中医饮食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一、中医饮食营养学研究的食物本身中医饮食营养学可离不开对食物本身的研究呢。
食物的种类超级多,像谷类呀,那就是我们的主食来源,像大米、小麦,它们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给我们提供能量,让我们有力气干活、玩耍。
蔬菜类就更丰富多样啦,什么菠菜、胡萝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吃了对身体特别好。
水果也是这个研究里的大明星,像苹果,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含有果胶等营养成分,有助于消化。
肉类呢,猪肉、牛肉、羊肉等,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但不同的肉营养成分和功效也有些差别哦。
二、食物的营养成分与功效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比如说枸杞,它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还有枸杞多糖等特殊成分,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
红枣呢,富含铁元素,对于补血可有帮助啦,同时还能养血安神。
山药不仅好吃,还能健脾益胃、滋肾益精。
这些食物的营养成分相互搭配起来,还能产生奇妙的效果呢。
像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温热,当归养血,生姜散寒,三者搭配起来就特别适合虚寒体质的人在冬天吃,可以起到很好的驱寒补血的作用。
三、中医饮食与不同体质的关系人的体质有很多种,像阳虚体质的人就比较怕冷,手脚冰凉。
对于他们来说,在饮食上就适合多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像刚才说的羊肉,还有韭菜等。
阴虚体质的人容易口干舌燥,就适合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像百合、银耳。
湿热体质的人呢,就需要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像薏仁、绿豆。
根据不同的体质来调整饮食,这可是中医饮食营养学的重要内容呢。
四、饮食的搭配原则中医饮食营养学很讲究食物的搭配。
有相生相克的说法呢。
相生就是说两种食物搭配起来可以相互促进营养的吸收,像荤素搭配就很不错,肉里的蛋白质和蔬菜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相互补充。
相克呢,就是有些食物搭配在一起可能会影响营养吸收或者对身体不好,比如说菠菜和豆腐,菠菜里的草酸和豆腐里的钙结合,可能会形成草酸钙,影响钙的吸收。
不过呢,如果把菠菜先焯水,去掉草酸,就可以和豆腐一起吃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饮食营养学
《中医饮食营养学》教学大纲
学时:36
学分:2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师范类学生或其他对中医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选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理论与应用调护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生活及饮食等提供基础、也为师范类学生安排学生饮食及建议方面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4学时,
1.掌握中医饮食营养学的概念和基本观点。
2.熟悉中医饮食营养学发展简史。
3.掌握食物性能的概念和应用意义;了解常用食物性能归类及不同作用。
4.熟悉食物的配伍应用;掌握患病期、服药期及妊娠期饮食禁忌。
掌握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要求。
5.
第二章常用食物 ,26学时,
第一节粮食类
1、掌握粳米、玉米、小麦、黄豆、绿豆、赤豆等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2、熟悉糯米、粟米、大麦、薏苡仁、黑豆、豆腐等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3、了解高粱、豌豆、扁豆等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4、了解粮食类食物营养特点。
第二节蔬菜类
1、掌握:白菜、芹菜、韭菜、菠菜、葱、萝卜、黄瓜、番茄、土豆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2、熟悉:包心菜、茄子、洋葱、油菜、蒜、芫荽、生姜、胡萝卜、藕、山药、番薯、苦瓜、冬瓜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3、了解:莴笋、金针菜、油麦菜、空心菜、茼蒿、茭白、南瓜、辣椒、百合、荸荠、芋艿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了解蔬菜类食物营养特点。
第三节食用菌
1、掌握:蘑菇、白木耳、木耳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2、熟悉:竹荪、发菜、猴头菇等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了解食用菌类食物营养特点。
第四节果品类
1、掌握:梨、苹果、橘、葡萄、龙眼、荸荠、大枣、花生、核桃仁、西瓜等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2、熟悉:香蕉、橙子、甘蔗、山楂、荔枝、桃子、樱桃、猕猴桃、白果、南瓜子、杏仁等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3、了解:菠萝、杏、李子、柿子、桑椹、枇杷、莲子、栗子、松子、榛子、甜瓜等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了解果品类食物营养特点。
第五节肉类
1、掌握:猪肉、牛肉、羊肉、鸡肉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2、熟悉:鸭肉、狗肉、鹿肉、雀肉、鹌鹑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3、了解:鹅肉、驴肉、兔肉、鸽肉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了解肉类食物营养特点。
第六节水产品类
1、掌握:虾、带鱼、石首鱼、鲫鱼、鲤鱼、鳝鱼、海带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2、熟悉:海参、海蜇、蟹、紫菜、草鱼、泥鳅、龟、鳖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3、了解:墨鱼、鲢鱼、平鱼、鲍鱼、淡菜、牡蛎、干贝等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了解水产品类食物营养特点。
第七节奶蛋类
1、掌握:牛乳、鸡蛋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2、熟悉:羊乳、鸭蛋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3、了解:鹌鹑蛋、鹅蛋、鸽蛋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了解奶蛋类食物营养特点。
第八节:调味品及其他佐料类
、掌握:醋、糖、食盐、酒、蜂蜜、茶叶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1
2、熟悉:酱油、食盐、麻油、花椒、玫瑰花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3、了解:大茴香、黑芝麻、茉莉花、桂花等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第三章常用药膳,6学时, ,(熟悉药膳的概念及分类(
,(熟悉常用药膳的制作方法
,(掌握常用药膳的功效及用途(
三、教学方法与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演示、重点讨论等方法,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科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与期末试卷考试。
五、教学参考书
《中医饮食营养学》翁维健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医饮食调护》郭瑞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