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辨证论治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

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证:风热犯表证,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

4、气虚感冒证:益气解表,参苏饮加减。

5、阴虚感冒证:滋阴解表,加减葳汤加减。

二、急性支气管炎(咳嗽)

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加减。

3、燥热伤肺:疏风润燥,清肺止咳,桑杏汤加味。

4、凉燥伤肺症:清宣凉燥,润肺止咳,杏苏散加减。

三、、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1、痰浊阻肺证:治宜燥湿化痰,降气止咳方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寒饮伏肺证:治宜温肺化饮,散寒止咳方用小青龙汤加减。

3、风寒犯肺证:治宜宣肺散寒、化痰止咳,方用止嗽散加减。

4、风热犯肺证:治宜清热解表,止咳平喘,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5、痰热郁肺证:治宜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方用桑白皮汤加减。

6、肺肾阴虚证证:治宜滋阴补肾、润肺止咳,方用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7、肺气虚证:治宜补肺益气,化痰止咳方用补肺汤加减。

8、肺脾气虚证:治宜补肺健脾,化痰止咳方用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悸、肺胀、喘证、水肿)

(1)急性期

1、外寒里饮证:温肺散寒,涤痰降逆,小青龙汤加减。

2、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3、痰蒙神窍证:涤痰开窍,息风止痉。涤痰汤加减,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4、阳虚水泛证: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5、痰浊阻肺证: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2)缓解期

1、肺肾气虚证:补肺纳肾,降气平喘,补肺汤加减。

2、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止咳化痰。

3、肺脾气虚证:健脾益肺,生脉散合六合君子汤加减

五、支气管哮喘(哮病)

1、发作期:

(1)寒哮证:治宜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方用射干麻黄汤加减。

(2)热哮证:治宜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用定喘汤加减。

2、缓解期:

(1)肺虚证:治宜补肺固卫,方用玉屏风散加减。

(2)脾虚证:治宜健脾化痰,方用六君子汤加减。

(3)肾虚证:治宜补肾纳气,方用七味都气丸加减或金匮肾气丸加减。

六、肺炎(咳嗽、喘证、肺炎喘咳)

2、邪犯肺卫证: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用桑菊饮或三拗汤中减。

3、痰热壅肺证:治宜清热化痰,宽胸止咳,方用麻杏石甘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4、热闭心神证:治宜清热解毒,化痰开窍,方用清营汤加减。

5、阴竭阳脱证:治宜益气养阴,回阳固脱,方用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

6、正虚邪恋证:治宜益气养阴、润肺化痰,方用竹叶石膏加减。

七、肺结核(肺痨)

a)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加减。

b)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c)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加减。

d)阴阳两虚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加减。

八、原发性支气管癌(肺积,息贲)

a)气滞血瘀证:活血散瘀、行气化滞,血府逐瘀汤加减。

b)痰湿毒蕴证:祛湿化痰、清热解毒,导痰汤加减。

c)阴虚毒热证:养阴清热,解毒散结,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d)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沙参麦冬汤加减。

九、心力衰竭(心悸、胸痹、水肿)

1、心肺气虚证:补益心肺、养心汤合补肺汤加减

2、气阴亏虚:益气养阴、生脉散加减

3、心肾阳虚证:温补心肾、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5、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人参养荣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5、阳虚水泛证:温阳利水、真武汤加减

6、痰饮阻肺证:泻肺化痰,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十、心律失常(心悸、胸痹)

a)心神不宁证: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加减。

b)气血不足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加减。

c)阴虚火旺证: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加减。]

d)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养心安神,生脉散加减。

e)痰火扰心证: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

f)心脉瘀阻证: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加减。

g)心阳不振证:温补心阳、安神定悸,参附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十一、原发性高血压(眩晕、头痛)

1、肝阳上亢证: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加减。

2、痰湿内盛证:祛痰降浊,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3、瘀血内停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加减。

4、肝肾阴虚证:滋补肝肾,平潜肝阳,杞菊地黄丸加减。

5、肾阳虚衰证:温补肾阳,济生肾气丸加减。

十一、心绞痛(卒心痛、厥心痛)

1、阴寒凝滞证:辛温通阳、开痹散寒,血府逐瘀汤加减。

2、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脉止痛,补阳还五汤加减。

3、痰浊内阻证:通阳泄浊、豁痰开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心血瘀阻证: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

6、心肾阴虚证: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丸加减。

7、心肾阳虚证:益气壮阳、通络止痛,参附汤合右归丸加减。

十二、心肌梗死(胸痛、心痛、心悸)

1、气滞血瘀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

2、寒凝心脉证:散寒宣痹、芳香温通,当归四逆汤合苏合香丸加减。

3、痰瘀互结证:豁痰活血,理气止痛,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4、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祛瘀止痛,补阳还五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益气滋阴,通脉止痛,生脉散合左归饮加减

6、阳虚水泛证:温阳利水,通脉止痛,真武汤和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7、心阳欲脱证: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参附龙牡汤加减

十三、胃炎(胃痛、血证、呕吐)

1、肝胃不和证: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

2、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温中和胃,四君子汤加减。

3、脾胃湿热证:清利湿热,醒脾化浊,三仁汤加减。

4、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益胃汤加减。

5、胃络瘀血证:化瘀通络,和胃止痛,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十四、消化性溃疡(胃脘痛,反酸)

1、肝胃不和证: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柴胡疏肝散合五磨子饮加减。

2、肝胃郁热证:清胃泻热,疏肝理气、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

3、脾胃虚寒证:温中散寒,健脾和胃,黄芪建中汤加减。

4、胃阴不足证:健脾养阴,益胃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5、胃络瘀阻证:活血化瘀,通络和胃,活络效灵丹合丹参饮加减

十五、溃疡性结肠炎(泄泻、肠风)

1、湿热内蕴证:清热利湿、白头翁汤

2、脾胃虚弱证:健脾渗湿、参苓白术散加减

3、脾肾阳虚证:健脾温肾止泻、四神丸加减

4、肝郁脾虚证:疏肝健脾、痛泻要方加味

5、阴血亏虚证:滋阴养血,清热化湿、驻车丸加减

6、气滞血瘀证:化瘀通络、膈下逐瘀汤加减。

十六、胃癌(胃痛,反胃、积聚)

1、肝胃不和证:疏肝和胃、降逆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

2、胃热伤阴证:清热和胃,养阴润燥、玉女煎加减。

3、痰气交阻证:理气化痰、消食散结,海藻玉壶汤加减。

4、痰毒内阻证:理气活血、软坚消积,膈下逐瘀汤加减。

5、脾胃虚寒证:温中散寒、健脾益气,理中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6、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健脾和营,八珍汤加减。

7、痰湿阻胃证:燥湿健脾,消痰和胃、开郁二陈汤加减

十七、肝硬化(单腹胀、鼓胀)

1、气滞湿阻证:疏肝理气,健脾利湿,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2、寒湿困脾证:温中散寒,行气利水。实脾饮加减。

3、湿热蕴脾证: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4、肝脾血瘀证:活血化瘀,化气行水,调营饮加减。

5、脾肾阳虚证:温肾补脾,化气利水,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

6、肝肾阳虚证:滋养肝肾,化气利水,一贯煎合膈下瘀汤加减。

十八、急性胰腺炎(腹痛、脾心痛)

1、肝郁气滞证:疏肝利胆,行气止痛,小柴胡汤加减。

2、肝胆温热证:清利肝胆湿热,清胰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3、肠胃热结证:通腑泄热,行气止痛,大承气汤加减。

十九、细菌性痢疾(滞下、痢疾)

1、湿热痢:清热利湿、调气行血,方用芍药汤加减。

2、寒湿痢:治宜散寒除湿、调气和血,方用平胃散加味。

3、疫毒痢:治宜清热解毒,凉血理气,方用白头翁汤加味。

4、虚寒痢:治宜补虚温中、涩肠固脱,方用真人养脏汤加减。

5、阴虚痢:治宜养阴清肠,方用驻车丸加减。

6、休息痢:治宜温中清肠、调气化滞,方用四君子汤合香连丸加减。

二十、病毒性肝炎

2、急性黄疸型肝炎:

(1)阳黄证:治宜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方用茵陈蒿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2)阴黄证:治宜健脾和胃,温化寒湿方用茵陈术附汤加减。

(3)肝郁气滞证:治宜疏肝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3、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1)湿阻脾胃证:治宜清热利湿,健脾和胃方用茵陈五苓散加减。

(2)肝郁脾虚证: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和中,方用逍遥散加减。

(3)湿热中阻证:治宜温中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方用茵陈蒿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4)脾肾阳虚证:治宜健脾益气,温肾扶阳方用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或四君子汤合肾气丸加减。

(5)肝肾阴虚证:治宜养血柔肝,滋阴补肾,方用一贯煎加减。

4、肝瘟:

(1)瘀血阻络证:治宜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5、重型肝炎

(1)毒热炽盛证:清热解毒,凉血救阴,神犀丹加减

(2)脾肾阳虚证,痰湿蒙闭证:健脾温肾,行气利水,化痰开窍,茵陈四逆汤合菖蒲郁金汤加减

(3)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益气救阴,活血化瘀,生脉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二十一、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尿血)

(1)急性期

1、风寒束肺,风水相搏证:疏风散寒,宣肺行水,麻黄汤合五苓散加减。

2、风热犯肺,水邪内停证:散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加减。

3、热毒内侵,湿热蕴结证:清热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五味消毒饮加减。

4、脾肾亏虚,水气泛溢证:健脾渗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五苓散加减。

5、肺肾不中,水湿停滞证:益气扶正,利水消肿,防已黄芪汤加减。

(2)恢复期

1、脾气虚弱证:健康益气,参苓白术散加减。

2、肺肾气阴两虚证:补肺肾,益气阴,参芪地黄汤加减。

二十二、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虚劳、腰痛、尿血)

(1)、本证

1、脾肾气虚证:补气健脾益肾,异功散加味。

2、肺肾气虚证:补益肺肾,玉屏风散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3、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附子中丸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4、肝肾阴虚证:滋肝肾,杞菊地黄丸加减。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参芪地黄汤加减。

(2)标证

1、水湿证:利水消肿,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

2、湿热证:清热利湿,三仁汤加减。

3、血瘀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

二十三、肾病综合征(水肿、腰痛、虚劳)

1、风水相搏证:疏风解表,宣肺利水,越婢加术汤加减。

2、湿毒浸淫证: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证: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内蕴证:清热利湿,内水消肿,疏凿饮子加减。

5、脾虚湿困证:温运脾阳,利水消肿,实脾饮加减。

6、肾阳衰微证: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7、肾阴亏虚证:滋补肾阴,兼利水湿,左归丸加味。

二十四、尿路感染(淋证、腰痛、虚劳)

1、膀胱湿热证: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加减。

2、肝胆郁热证:疏肝理气,清热通淋,丹栀逍散合石韦散加减。

3、脾肾亏虚,湿热屡犯证:健脾补肾,无比山药丸加减。

4、肾阴不足,湿热留恋证:滋阴益肾,清热通淋,知柏地黄丸加减

二十五、慢性肾衰竭(癃闭、关格、溺毒,肾劳)

(1)本虚证

1、脾肾气虚证:补气健脾益肾,六君子汤加减。

2、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济生肾气丸加减。

3、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健脾补肾,参芪地黄汤加减。

4、肝肾阴虚证:滋肾平肝,杞菊地黄汤加减。

5、阴阳两虚证:温扶元阳,补益真阴,金匮肾气丸或全鹿丸加减。

(2)标实证

1、湿浊证:和中降逆,化湿泄浊,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

2、湿热证:中焦湿热宜清化和中;下焦湿热宜清利湿热。中焦湿热以黄连温胆汤加减;下焦湿热以四妙丸加减

3、水气证:利水消肿,五皮饮或五苓散加减。

4、血瘀证:活血化瘀,桃红四物汤加减。

5、肝风证:镇肝息风,天麻钩藤饮加减。215

二十六、缺铁性贫血压(萎黄、黄胖、虚劳)

1、脾胃虚弱证:健脾和胃,益气养血,香砂六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2、心脾两虚证:益气补血,养心安神,归脾汤或八珍汤加减。

3、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八珍汤合无比山药丸加减。

4、积证:杀虫消积,补益气血,化虫丸合八珍汤加减。

二十七、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劳、血虚、血证)

1、肾阴虚证:滋阴补肾,益气养血,左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2、肾阳虚证:补肾助阳,益气养血,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3、肾阴阳两虚证:滋阴助阳,益气补血,左归丸、右归丸合当归补

血汤加减。

4、肾虚血瘀证:补肾活血,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5、气血两虚证:补益气血,八珍汤加减。

6、热毒证:清热凉血,解毒养阴,清瘟败毒饮加减。

二十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证、紫癜、紫斑)

1、血热妄行证:清热凉血,犀角地黄汤加减

2、阴虚火旺证:滋阴清火,清热止血,茜根散或玉女煎

3、气不摄血证:益气摄血,健脾养血,归脾汤加减

4、瘀血内阻:活血化瘀止血,桃红四物汤加减

二十九、甲亢(瘿病、心悸、瘿瘤)

1、气滞痰凝证:疏肝理气,化痰散结,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

2、肝火旺盛证:清肝泻火,消瘿散结,龙胆泻肝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消瘿散结,天王补心丹加减

4、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消瘿散结,生脉散加味

三十、糖尿病(消渴病、虚劳、胸痹、中风)

1、无症状期:滋养肾阴,麦味地黄汤

2、阴虚燥热证: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咳方加减

3、胃热炽盛证: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4、肾阴亏虚证: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加减

5、气阴两虚证: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加减

6、阴阳两虚证:滋阴温阳,补肾固摄,金匮肾气丸加减

7、痰瘀互结证:活血化瘀祛痰,平胃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8、脉络瘀阻证:活血通络,血府逐瘀汤加减

9、疮痈: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合黄芪六一散加减

10、白内障:滋补肝肾,益精养血,杞菊地黄丸

三十一、类风湿关节炎(痛痹、疼风、历节)

1、湿热痹阻证:清热利湿。祛风通络,四秒丸加减

2、阴虚内热证:养阴清热,祛风通络,丁氏清络饮加减

3、寒热错杂证:祛风散寒,清热化湿,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4、痰瘀互结,经脉痹阻证:活血化瘀,祛痰通络,身痛逐瘀汤合指迷茯苓丸

加减

5、肝肾亏虚,邪痹筋骨证: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通经络,独活寄生汤

加减

三十二、脑梗死(类中风、中风)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加减

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加减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通腑泄热,化痰理气,星蒌承气汤加减

4、气虚血瘀证: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加减

5、阴虚动风证:滋阴潜阳,镇肝息风,镇肝息风汤加减

6、脉络空虚,风邪人中证:祛风通络,养血和营,大秦艽汤加减

7、痰热内闭清窍证:清热化痰,醒神开窍,首先灌服用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继以羚羊角汤加减

8、痰湿壅闭心神证:辛温开窍,豁痰息风,急用苏合香丸灌服,继用涤痰汤加减

9、元气败脱,心神涣散证:益气回阳,救阴固脱,大剂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脑栓塞

三十三、脑出血

1同上

三十四、癫痫(痫症)

1、风痰上扰证:涤痰息风,开窍定痫,定痫丸加减

2、痰热内扰证:清热化痰,息风定痫,黄连温胆汤加减

3、肝郁痰火证:清肝泻火,化痰息风,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4、瘀阻清窍证:活血化瘀,通络息风,通窍活血汤加减

5、脾虚痰湿证:健脾和胃,化痰息风,醒脾汤加减

6、肝肾阴虚证:补益肝肾,育阴息风,左归丸加减

三十五、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三十六、不寐

1、肝火扰心证: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加减

2、痰热扰心证:清化热痰,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

3、心脾两虚证: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加减

4、心肾不交证;:滋阴降火,清心安神,六味地黄丸合黄连阿胶汤加减

5、心胆气虚证: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

6、心火炽盛证:清心泻火,宁心安神,朱砂安神丸加减

三十七、便秘

(1)实秘

1、热秘:泄热润肠,麻子仁丸加减。

2、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加减。

3、冷秘:温里散寒,导滞通便,大黄附子汤加减。

(1)

二)虚秘

1、气虚证:益气润肠,黄芪汤加减。

2、血虚证:养血润燥,润肠丸加减。

3、阴虚证:滋阴通便,增液汤加减。

4、阳虚证:温阳润肠,济川煎加减。

三十八、黄疸

(一)阳黄

一、湿热兼表证:清热化湿解表,甘露消毒丹合麻黄连翘赤小合汤。

二、湿重于热证:利湿化浊,茵陈四苓散。

三、热重于湿证:清热利湿,茵陈蒿汤。

四、胆经郁热证:清泄胆热,清胆汤。

五、热毒炽证:清热解毒,茵陈蒿汤合清瘟败毒饮。

(二)阴黄

一、寒湿困脾证:温中散寒,健脾渗湿,茵陈术附汤。

二、瘀滞肝脾证:化瘀疏肝,膈下逐瘀汤。

三、脾虚营亏证:健康益气,归脾汤。

(三)头痛(头风)

1、风寒头痛:疏风散寒,川芎茶调散加减

2、风热头痛:祛风清热,芎芷石膏汤加减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加减

4、肝阳头痛: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加减

5、肾虚头痛:补肾填精,大补元煎加减

6、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加味四物汤加减

7、痰浊头痛: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8、瘀血头痛:化瘀通窍,通窍活血汤加减

(四)郁证

1、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加减

2、气郁化火证:疏肝气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加减

3、痰气郁结证: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加减

4、忧郁伤神证:甘润缓急,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加减

5、心脾两虚证: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归脾汤加减

6、心肾阴虚证:滋养心肾,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四十一、血证

(鼻鈕)

1、风热伤肺证:清肺泄热,凉血止血,桑菊饮加减

2、肝火上炎证: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栀子清肝汤加减

3、胃热炽盛证: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加减

4、气血亏虚证:益气摄血,归脾汤加减

齿妞

5、胃火炽盛证:清胃泻火,凉血止血,清胃散合泻心汤加减

6、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合茜根散加减

咯血

1、燥热伤肺证: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加减

2、阴虚肺热证:滋阴润肺,凉血止血,百合固金汤加减

3、肝火犯肺证: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加黛蛤散加减

吐血

1、胃中积热证:清胃泄热,凉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2、气虚血溢证:益气摄血,归脾汤加减

3、肝火犯胃证: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加减

便血

1、肠道湿热证:清热化湿,凉血止血,地榆散合愧角丸加减

2、脾胃虚寒证:温阳健脾,养血止血,黄土汤加减

尿血

1、下焦热盛证: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加减

2、脾不统血证:补脾益气生血,归脾汤加减

3、肾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加减

4、肾气不固证: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加减

紫斑

1、血热妄行证: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加减

2、气不摄血证:补气摄血,归脾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加减

四十二节、内伤发热

1、阴虚发热证:滋阴清热,清骨散加减

2、血虚发热证:益气养血,归脾汤加减

3、气血发热证: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加减

4、阴虚发热证:温补阳气,引火归原,金匮肾气丸加减

5、气郁发热证:疏肝理气,解郁泄热,丹栀逍遥散加减

6、痰湿郁热证:燥湿化痰,清热和中,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加减

7、血瘀发热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加减

四十三,急性阑尾炎

1、瘀滞证:行气活血,通腑泄热,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减

2、湿热证:通腑泄热,利湿解毒,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败酱草加减

3、热毒证:通腑排毒,养阴清热,大黄牡丹汤和透脓散加减

四十四、急性胆道感染

1、蕴热证:疏肝清热,通下利胆,金铃子散合大柴胡汤加减

2、湿热证:湿热证,清胆利湿,通气通腑,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加减

3、热毒证:泻火解毒,通腑救逆,黄连解毒汤合茵陈蒿汤加减

四十五、乳腺囊性增生病(乳癖)

1、肝郁气滞证:疏肝理气,散结止痛,逍遥散加减。

2、痰瘀凝结证:活血化瘀,软坚祛痰,失笑散合开郁散加减。

3、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散瘀止痛,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4、冲任失调证:调理冲任,温阳化痰,活血散结,三仙汤加减

四十六、前列腺增生症(癃闭、)

1、湿热下注证:清利湿热,通闭利尿,八正散加减

2、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通窍利尿,沉香散加减

3、脾肾气虚证:健脾温肾,益气利尿,补中益气汤加减

4、肾阳衰微证:温补肾阳,行气化水,济生肾气丸加减

5、肾阴亏虚证:滋补肾阴,清利小便,知柏地黄丸加减

四十七、脱疽

1、寒湿阻络证:温阳散寒,活血通络,阳和汤加减

2、血脉瘀阻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桃红四物汤加山甲,地龙,乳香,没药等

3、湿热毒盛证: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四妙勇安汤

4、热毒伤阴证:清热解毒,养阴活血,顾步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黄芪鳖甲汤加减

四十八、盆腔炎(带下,痛经,腹痛,月经不调)

急性盆腔炎

1、热毒壅盛证:清热解毒,化瘀止痛,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皮汤加味

2、湿热瘀结证:清热利湿,活血消痈,仙方活命饮

慢性盆腔炎

1、湿热壅阻证:清利湿热,祛瘀散结,银甲丸加减

2、寒湿凝滞证: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少腹逐瘀汤加减

3、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消()散结,膈下逐淤汤加减

4、气虚血瘀证:益气健脾,化瘀散结,理冲汤

血热证

1、虚热证:滋阴清热,止血调经,保阴煎合生脉散加味

2、实热证: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热固经汤加减

肾虚

1、偏肾阳虚:温肾固冲,止血调经,右归丸加味

2、偏肾阴虚:滋养肾阴,调经止血,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减

3、脾虚证:补气摄血,固冲调经,固本止崩汤合举元煎加味

4、血瘀证:活血化瘀,止血调经,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

排卵性出血(月经失调)

1、气虚证:补气摄血,调经固冲,举元煎加减

2、虚热证:滋阴清热,调经止血,两地汤加减

3、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止血调经,固经丸加减

4、血瘀证:活血化瘀,调经止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

黄体功能不足

1、脾气虚弱证:健脾益气,固冲调经,补中益气汤加减

2、肾气不固证:补肾调冲,归肾丸加减

3、阴盛血热证: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经散加减

4、肝郁血热证:疏肝解郁,清热调经,丹栀逍遥散加味

5、阴虚血热证:滋阴清热,凉血固冲,两地汤合二至丸加减

黄体萎缩不全

1、脾虚气弱证:健脾益气,调经止血,归脾汤

2、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调经止血,四妙丸加减

3、气滞血瘀证:活血化瘀,调经止血,血府逐瘀汤加减

排卵期出血

1、肾阴虚证:滋胃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两地汤合二至丸加减

2、肾阳虚证:补肾助阳,益气止血,健固汤加味

3、湿热证:清热利湿,调经止血,清肝止淋汤加减

4、肝郁气滞证:疏肝清热,化瘀止血,丹栀逍遥散加减

五十、围绝经期综合证

1、肾阴虚证:滋肾养阴,佐以潜阳,左归饮加减

2、肾阳虚证:温肾扶阳,右归丸加减

3、肾阴阳两虚证:益阴扶阳,二仙汤合二至丸加减

五十一、子宫内膜异位症

1、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化瘀止痛,膈下逐淤汤加减

2、寒凝血瘀证:温经散寒,活血祛瘀,少腹逐瘀汤加味

3、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活血祛瘀,清热调血汤加味

4、痰瘀互结证:化痰散结,活血逐瘀,丹溪痰湿方合桃红四物汤加味

5、气虚血瘀证:益气化瘀,理冲汤加减

6、肾虚血瘀证:益肾调经,活血祛瘀,归肾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味

五十二、痛经

1、气滞血瘀证:理气行滞,逐瘀止痛,隔下逐瘀汤加减。

2、寒湿凝滞证:温经祛寒,活血止痛,少腹逐瘀汤加减。

3、湿热瘀阻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加减。

4、气血虚弱证:益气补血,活血止痛,八珍益母汤加减。

五十三、胎露、胎动不安

1、肾虚证:补肾健脾,益气安胎,寿胎丸加味。

2、气血虚弱证:益气养血,固肾安胎,胎元饮加味。

3、血热证:滚阴清热,养血安胎,保阴煎加味。

4、血瘀证:祛瘀消(应),固冲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加减

外伤:益气养血,固肾安胎,圣愈汤加减。

五十四、产后发热

1、感染邪毒证: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味。

2、热人营血证:清营解毒,散瘀泄热,清营汤加味。

3、热陷心包证:清心开窍,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五十五、不孕证

(一)肾虚证

1、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填精益髓,毓麟珠加减。

2、肾阳虚证:温肾助阳,化湿固精,温胞饮加减。

3、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加减。

(二)肝郁症:疏肝解郁,养血理脾。开郁种玉汤加减

(三)瘀血阻滞证:活血化瘀,温经通络,少腹逐瘀汤加减。

(四)痰湿内阻证:燥湿化痰,调理冲任,苍附导痰丸加减。

五十六、小儿肺炎

(一)、常证

1、风寒闭肺证:辛温宣肺,化痰止咳,华盖散加减。

2、风热闭肺证:辛凉宣肺,清热化痰,银散散合麻杏甘汤加减。

3、痰热闭肺证:清热涤痰,开肺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4、毒热闭肺证:清热解毒,泻肺开闭,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加减。

5、阴虚肺热证:养阴清肺,润肺止咳,沙参冬汤加减。

6、肺脾气虚证:补肺健脾,益气化痰,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二)、变证

1、心阳虚衰证: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2、邪陷厥阴证:平肝息风,清心开窍,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加减。五十七、小儿腹泻

(一)、常证

一1、湿贽泻:清肠解热,化湿止泻,葛要黄苓黄连汤加减。

2、风寒泻:疏风散寒,化湿和中,藿香正气散加减。

3、伤食泻、运脾两和胃,消食化滞,保和丸加减。

4、脾虚泻:健脾益气,助运止泻,参苓白术散加减。

5、脾肾阳虚泻:温补脾肾,固涉止泻,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二)变证

1、气阴两伤证,健脾益气,酸甘敛阴,人参乌梅汤加汤减。

2、阴竭阳脱证:挽阴回阳,救逆固脱,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五十八、流行性腮腺炎

(一)、常证

1、温毒在表证:疏风清热,散结消肿,柴胡葛根汤加减。

2、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普济消毒饮加减。

(二)、变证

1、邪陷心脏病:清热解毒,息风开窍,清温败毒饮加减。

2、毒窜睾腹证:清肝泻火,活血止痛,龙胆泻肝肠加减。

五十九、水痘

1、邪郁肺卫证:疏风清热,解毒利湿,银散加减。

2、邪炽气营证:清气凉营,化湿解毒,清营汤加减。

六十、骨远端骨折:无

六十一、劲椎病

六十二、腰椎间盘突出症:无

疮疡中医辨证论治

一.疮疡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感染性疾病,是外科范围中最常见的疾病。临床有一般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两种,一般性感染有痈、疖、疔、发、有头疽等;特异性感染有流痰、烂疔、疫疔等。疮疡的临床特点,在肿疡阶段一般以红、肿、热、痛为主,在溃疡阶段则多以溃腐流脓及机体组织损伤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功能障碍及全身中毒症状。 痈 痈是指发生在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但不同于西医所称的“痈”。痈有内外之分,内痈生于脏腑,外痈生于体表,两者虽同属“痈”,但因其发病部位不同,辨证论治和护理也不同,本节仅叙述外痈。痈的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结块范围直径多在6~9cm,有红肿热痛,易起、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损伤筋骨和内陷。 西医学中的体表浅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蜂窝织炎等疾病,均可参照本病症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外感六淫之邪,或过食肥甘厚味,湿热火毒内生,或外伤邪毒导致经络阻隔,营卫不和,气血凝滞所致。热毒蕴结,故患部赤热。热毒较盛,腐血烂肉乃成脓。气血虚弱之体,因毒滞难化,不易透毒外出,常致病情加重。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本病有许多名称,如颈痈、腋痈、脐痈胯腹痈、委中痈等,但多数性质、诊治护理原则基本相同。根据所兼邪毒的差异,辨证有所侧重。一般地说,发于头面部者,常夹风温和风热;发于下肢者,多夹有湿火和湿热;发于中部者,多夹有气郁或火郁。 (二)辨证分型 1.风热毒盛(初期) 证候表现:初起时皮肉间突然肿胀,表皮灼红,疼痛,逐渐高肿,可见发热、头痛等热象,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护治法则:祛风清热,行气活血。(治疗代表方:仙方活命饮加减) 2.湿热火毒(成脓期) 证候表现:患处肿热高突,痛如鸡啄,纳呆口苦,壮热不退。若局部中软应指,示脓以形成,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护治法则:清热活血,托毒透脓。(治疗代表方:黄连解毒汤合透脓散)外治宜切开排脓。初溃时用九一丹纱条填塞引流,外敷金黄散。 3.脓泄邪退(溃后期) 证候表现:患处脓出,症状减轻。若排脓通畅,则肿消痛止。若脓出而疮口四周仍坚硬,或脓水稀薄,疮面新肉不生,为流脓不畅,或体质虚弱,不易收口。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在生命物质系统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概念中,气是最大的概念。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絪緼运动,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故曰:“人之生死" ,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总之,气是连续性的一般物质存在,充塞于整个宇宙,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气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万物是

气可以感知的有形存在形式。气规定万物的本质,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天地之气动而不息,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或絪緼;清浊, 或升降、屈伸,以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形式。天地运动一气,毂万物而生。 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和气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气的相互转化则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气之聚散。 气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具有可入性、渗透性和感应性。未聚之气稀微而无形体,可以和一切有形无形之气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能够衍生和接纳有形之物,成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把天地万物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感应,即交感相应之谓。有感必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气有阴阳是两,两存在于一之中。气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气之阴阳两端相互感应而产生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之生死由乎气,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生命的物质——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气的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对气化过程的概括。 人体的脏腑经络,周身组织,都在不同的角度、范围和深度上参与了

中医辨证论治常见问题分析

中医辨证论治常见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13-07-31T14:20:58.1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2期供稿作者:徐建宏1 温俊贤1 王耀祖2 杜彦军2 周军2 杜军平2 [导读] 西医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多请教中医师,对于中医病历的正确书写,和临床正确选用中成药,当会有所裨益。 徐建宏1 温俊贤1 王耀祖2 杜彦军2 周军2 杜军平2 (1秦安县千户乡中心卫生院 741618;2秦安县王窑乡卫生院 741600) 【中图分类号】R2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2-0381-02 【摘要】为了提高临床科室中医辨证论治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群,在有关医院的支持下,我们随机抽查了2008-2012年部分医疗机构中医住院病历200余份,从病史资料、中医辨证论治分析、证侯诊断、治则治法、依法组方,合理选药、体现理法方药的完整统一等六个方面,分析中医辨证论治中常出现的问题,以期对中西医临床工作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辨证论治病历问题 中医辨证论治是以四诊所得的临床资料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判断得出证候诊断,进而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故中医辨证分析强调有理有据,逻辑严密,判断准确,结论正确,遣药组方合理。我们在抽查时发现,部分中医病历病史资料和辨证论治有较多的问题。 一、中医辨证论治常见错误 (1)病史资料不详细、不具体,舌、脉象描述不准确、缺如,或在个人不同病历中形式雷同;(2)辨证依据不充分,说理不透彻,缺乏严密的逻辑,或将中医辨证论治分析写成病因病机分析;(3)证侯诊断不全面,不准确;(4)治则治法不全面,不妥当;(5)遣药组方不合理;(6)理法方药不完整,不统一。 二、典型病历分析 如某院消化内科病历:(1)病史资料:患者于2年前无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嗳气,呃逆,伴间歇性便秘,曾在基层某医院钡餐透视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给予奥美拉唑、654-2、吗丁啉、消化酶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其后病情反复,2月前因饮食不当,疼痛加重,遂来我院求治……(2) 体格检查:面色无华,形体消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3)中医辨证论治分析:本病属中医胃脘痛范畴,患者收纳、腐熟水谷及通降功能失常致食欲不振,中气不能运行。胃痛、痞满、便秘、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嗳气、恶心、呕吐、呃逆,感受外邪,内伤饮食,劳倦过度,伤及于胃,胃气失和,气机郁滞(气滞血瘀,食宿停滞,胃气郁滞),不通则痛。(4)证候诊断:胃脘痛,湿热中阻证。(5)治则治法:益气健脾,养血止血。(6)方药:白芨+云南白药。 详细、准确的中医四诊资料是进行辨证论治的前提,这则病历在病史资料中对上腹部疼痛的性质(如喜温喜按与否,疼痛发生在食前或食后等),程度,有无反酸等均未予描述,主要症状描述不清楚或不透彻,中医辨证论治缺乏依据,本身容易导出错误的辨证论治;依据体格检查,似属脾胃虚弱证,但证候诊断却为“湿热中阻证”;辨证分析中未经分析论证,先入为主地提出“胃脘痛”的中医病名,然后毫无逻辑和调理地堆砌了一些中医名词,与辨证分析几乎谈不上关联;其辨证分析结论是“胃脘痛,肝郁气滞”,证侯诊断却是“胃脘痛,湿热中阻证”,辨证与诊断相互矛盾,且与病史资料不符合;治则治法是“益气健脾,养血止血”,又与本人的证候诊断相矛盾;所选方药是“白芨+云南白药”,方药非中非西,不能体现中医理法方药特色;理法方药风牛马不相及,互不统一。 三、讨论 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是通过正确掌握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得出准确的中医证候诊断,从而有效地指导临床选方用药,目的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故提高中医中医辨证论治水平需要具备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经验,对西医专业医师来说,写好中医病历确非易事,这需要不断学习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在实践中逐步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我们发现,部分医师所写的中医辨证论治,漏洞百出,反映出对中医理论不熟悉,为了应付中西医结合病历要求,胡乱编凑,或复制同类病例,使得中医辨证论治分析表现出较严重的形式化倾向。 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还须要有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中医辨证论治病历记录的另一重要意义是承担法律文书的作用。从病历中列举的证素来分析,因辨证论治结论不准确,直接影响到选方用药的正确性,更为严重的是部分较为合理的辨证论治分析,并没有指导正确的临床遣药组方,这在某些基层医疗单位表现较为突出。如有些病历中列举的方药和实际医嘱选方用药呈两套方案,如此做法,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生首先置自己于被动不利的境地。 还有选用中成药不符合辨证论治精神的情况较为多见,临床选方用药比较混乱。某地曾发生过高血压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引发的医疗纠纷,但我们抽查发现,高血压病使用参麦的情况较普遍。参麦注射液之主要成分为人参,其性热而补气,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应属不妥。还有如冠心病中医辨证属心气不足,中药选方保元汤,但同时静脉滴注丹参酮等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患者在气虚的同时,是否合并血瘀,病历中并未提及血瘀的诊断依据,故选用活血化瘀药就不合理,从理论上说,单纯的气虚证,如使用化瘀消伐药物,会加重气血的耗散,属虚虚之弊。 甘肃省卫生厅近年来举办西学中培训班,给西医临床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提高机会。西医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多请教中医师,对于中医病历的正确书写,和临床正确选用中成药,当会有所裨益。

中医基础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中医学概论 一,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治疗 整体观念:1,把人作为整体,内脏五官皮肤经络都是一体的,通过气血津液完成统一的功能2,天人合一,人受四季和昼夜地区的影响 辨证治疗:1,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钢辩证 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二,中医治病三大原则:审查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 第二章:脏象 脏是内脏,象是内脏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象。 脏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 五脏:心肺脾肝肾 六腑:小肠大肠胃胆膀胱三焦 奇恒之府:脑,骨与髓,脉,胆,女子胞 第一节五脏 一,心 位于胸腔之上,两肺之间,偏左,形似倒垂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 心的功能:主血脉,主神明,在体合脉,开窍于舌耳,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小肠互为表里,互为表里就是相互传导作用的意思。在五行属火。 1.心主血脉:心是血液的起动泵,通过血管(脉)向全身输送血液供给各个器官。 心的正常有赖于心的气血充盈和血管的通畅。 心健康的表现: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均匀有力,舌淡红,心胸无不适感。 心病的表现:面色苍白,脉象无力,舌淡白,心悸,甚至血脉淤阻导致面色灰暗,唇舌青紫,脉象结代,心胸部憋闷刺痛。 2,心主神明 神明就是人的精神,思维等 心主神明正常表现为: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 异常表现为:精神亢奋(失眠,多梦,神志不清,狂躁)和抑制(健忘,萎靡,昏迷) 3.人的五志(情绪):喜怒忧思恐 心在志为喜 喜则气缓,过喜可以使心神涣散,精神不敛。 我们小学就有个乐起来没完的人,上着课没人搭理他就乐,估计他就是心的问题。 喜伤心,恐胜喜,内经文字简练,里面讲的喜伤心意思是过喜伤心。 由于过喜可以导致心气四溢,精神涣散,所以用恐则气下的办法可以收敛涣散的心气,当然还要看病人的承受能力。 内经阴阳别论篇:阳加于阴谓之汗。 晚上睡觉出汗是盗汗,阴虚的表现。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功能上互相协调、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上的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贯穿到生理、病理、辩证和护理等各个方面。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器管和组织所组成、各脏器、器官和组织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如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又有通调水道和朝百脉之功能等。但五脏各自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人体各脏器、器官和组织和生理上是互相影响,以维持其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人体局部和整体也是辩证的统一,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因此,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必须从整体出发,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了解机体内脏病变,从而提出护理问题和采用护理措施,使疾病早愈。如临床上见到口舌糜烂的局部病变,实质是心火亢盛的表现。因心开窍于舌,心又与小肠相表里,病人除口舌糜烂外,还可有心胸烦热、小便短赤等证候表现。在护理上除局部给药外,还须嘱病人保持情志舒畅,不食油腻煎炸辛辣等助热生湿之品,宜食清淡泻火之物,如绿豆汤、苦瓜等。以通过泻小肠之火而清心火,使口舌糜烂痊愈。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相应地产生生理性反应,若超越生理范围,则产生病理变化。 (1)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在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中,有春温、夏热、秋凉和冬寒的气候变化规律。万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等相应的变化。人体也不例外,必须与之相适应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2)昼夜黄昏对人体的影响:在昼夜黄昏的阴阳变化过程中,虽在幅度上不象四季气候变化那样

感冒中医辨证论治

一.感冒 感冒是指因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及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地一种外感病证,感冒病情有轻重之分,轻者多称伤风或冒风、冒寒;重者多因感受非时之邪所致,称为重伤风.如感受时行疫毒,具有较强地传染性且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称为时行感冒.若正气虚弱,易受外邪,导致感冒发作者,称为体虚感冒.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见, 西医学中地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均可参考本病证辩证施护. 【病因机制】 感冒地发生与外邪侵袭及正气失调有关.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或时行疫毒之气,均可侵袭人体而致病.风邪为主因,在不同季节,常与其他当令时气相兼伤人,如冬季多风寒,春季多风热,夏季夹暑湿,秋季兼燥邪,其中尤以风寒、风热为多见.感受外邪是否发病,关键在于正气地强弱,正气不足,卫外能力减退易感受邪气而发病. 本病病位在肺卫,病理性质多属于表实证.风夹时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犯肺卫,卫阳被遏,营卫失和,邪正相争,肺气失宣而至感冒.本病地主要机制是表卫失司、肺气失宣.若感受时行疫毒则病情较重,且有变生他症地可能.

【辩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变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普通感冒以风邪为主因,冬、春季节气候多变时发病率升高,病情较轻,多无传变;时行感冒以疫疠之毒为主因,发病不限季节,常暴发流行,症状严重,且可以发生传变,合并他病. 辨风寒与风热主要从寒热、有汗无汗、咽部红肿及舌脉特点来辨别.风寒感冒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咽痒不肿或淡红微痛,苔白,脉浮紧为主症;风热感冒已发热重,恶寒轻,咽痛、苔白少津或薄黄,脉浮数为主症. 辨气虚阴虚气虚感冒者,在感冒诸症地基础上兼有恶寒甚,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身痛无汗,咳嗽无力,脉浮等气虚症. 阴虚者兼见身微热,手足发热,心烦口干,少汗,干咳少痰,舌红,脉细数等症. (二)辨证分型 1.风寒束表 症候表现: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咽痒咳嗽,痰白清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护治法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治疗代表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扶正祛邪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扶正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祛邪是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恢复健康的目的。所谓“实者泻之”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要认真仔细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定扶正或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一般情况下,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若属虚实错杂证,则应扶正祛邪并用,但这种兼顾并不是扶正与祛邪各半,乃是要分清虚实的主次缓急,以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先后。总之,应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具体情况如下: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而邪不盛实的虚证。如气虚、阳虚证,宜采取补气、壮阳法治疗;阴虚、血虚证,宜采取滋阴、养血法治疗;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未虚衰的实证。临床上常用的汗法、吐法、下法、清热、利湿、消导、行气、活血等法,都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根据邪气的不同情况制定的;先攻后补:即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可耐攻,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若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因瘀血不去,出血不止,故应先活血化瘀,然后再进行补血;先补后攻:即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证而正气虚衰不耐攻的情况。此时先祛邪

更伤正气,必须先用补法扶正,使正气渐渐恢复到能承受攻伐时再攻其邪。如臌胀病,当正气虚衰为主要矛盾,正气又不耐攻伐时,必须先扶正,待正气适当恢复,能耐受攻伐时再泻其邪,才不致发生意外事故;攻补兼施:即扶正与祛邪并用。适用于正虚邪实,但二者均不甚重的病证。具体运用时必须区别正虚邪实的主次关系,灵活运用。如以正虚为主要矛盾,单纯用补法又恋邪,单纯攻邪又易伤正,此时则应以扶正为主兼祛邪。如气虚感冒,则应以补气为主兼解表。若以邪实为主要矛盾,单攻邪又易伤正,单补正又易恋邪,此时治当以祛邪为主兼扶正。 治则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又称“治之大则”。治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在对疾病进行全面地分析、综合与判断的基础上,而制订出来的对临床立法、处方、遣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律。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而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它从属于一定治疗原则。 “治病必求于本”,治病求本,就是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它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中医治疗中最基本的原则。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乖戾,疾病乃起。阴阳失调是人体失去生理状态而发生病理变化的根本原因,治疗疾病就是要解决阴阳失调——偏胜偏衰的矛盾,使之重归于新的动态平衡。所以,治病求本,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第一章绪论 二、填空题 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 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 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 B、张仲景 C、华佗 D、叶天士 四、简答题 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 四、简答题 1、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②重视食疗③生活起居④饮食护理⑤精神调养⑥老年人的护理⑦投药护理⑧护理操作技术:首创细葱管进行导尿。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 (1)对饮食宜忌做了详细的说明,对中医临床饮食调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做好生活起居护理,顺应四时气候,避免疾病的发生。 (3)重视情志护理,认为情志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诱发或加重疾病。同时强调医护人员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第二章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第三章整体护理 一、名词解释 1、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但其实质通泄症的病因本质是实证,如因积滞伤食所致腹泻,因瘀血内滞所致崩漏,但取攻下治护法,就是“通因通用”法。 2、寒因寒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的症状的方法。但其实质塞证为其假象,又称假塞,故治疗护宜取补塞。 3、辨证施护:就是运用中医的理论,对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病史、症状、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从而找出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并在辨证的基础上,即从疾病的证候定性中确立相应的施护原则和方法,并按其实施,从而达到护理目的。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血病治则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血病治则 血病治则:血为水谷之精华,出于中焦,生于脾,宣于肺,统于心,藏于肝,化精于肾,功司濡养、滋润,调和五脏,洒陈六腑,维持着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临床上,血之为病,证有血虚、血瘀、出血、血寒、血热之分。其治疗则有补、行、止、凉之异。血虚则补: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变化。心主血,肝藏血,脾生血统血,肾精可化而为血,所以血虚多与心肝脾肾有密切关系。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血能载气,根据阳生阴长的理论,血虚之重证,于补血方内常配人补气药物,可收补气生血之效。血虚与阴虚常常互为因果,故对血虚而兼有阴虚者常配伍补阴之品,以加强其作用。补血药多滋腻,可妨碍消化,故对湿滞中焦、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慎用。如必须应用,则应与健脾和胃药同用,以免助湿碍脾,影响脾胃之健运。血脱则固:下血不止,崩中漏下,诸大出血,皆属血脱,用涩以固脱。凡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温平品,以敛其耗伤。凡治血脱者,于止涩药中加入气药。如,大失血又当用固脱益气之法。气能行血,血能载气,所以血脱必然导致气脱,即气随血脱,并非单纯的血脱,甚则阴竭阳脱,出现亡阳亡阴之危候。血瘀则行: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血实者宜决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瘀者行之,总以祛瘀为要。祛瘀又称消瘀:在具体运用活血化瘀法时,应注意以下原则:辨证精确:运用活血化瘀法,除正确地掌握瘀血的诊断指征外,还必须分清其病位之表里脏

腑经络、病性之寒热、病势之或虚或实,方能收到预期效果。如活血化瘀虽是治瘀血证的总则,但瘀血有轻重缓急之分。故活血化瘀又有“和血行瘀”、“活血化瘀”、“破血逐瘀”之别。一般来说,应根据瘀血程度的轻重,分别按和血行瘀、活血化瘀、破血逐瘀三法之序,先轻后重。切勿不分轻重,动辄破瘀攻逐,虽能取快于一时,但瘀去而正伤;掌握药性:活血化瘀疗法的作用是通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和方剂来体现的。因此,必须掌握药物的特性。其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血瘀之因有寒热之分。“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医林改错》)。因此,要根据药物之寒热温凉分别选用。其二,活血化瘀药物除具有通行血脉、调畅血气、祛除瘀滞的共同功效外,每味药还可兼有行气、养血、凉血、止血、消症、通络、利水、疗伤、消痈等不同作用:其三,某些活血化瘀药物,对疾病或病变部位具有敏感性。如消症除痞之三棱,莪术、阿魏,治疗肿块之黄药子、刘寄奴,瘀血在上部用川芎,下部用牛膝,瘀血人心用郁金,在肝用泽兰等等。掌握这些药性,选药组方可恰到好处;熟悉配伍:血瘀往往是由多种原因而引起的,所以活血化瘀必须根据辨证的结果,视具体情况配合其他疗法,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效。临床常用的配伍有:理气行气、补气益气,补血养血、止血消症、凉血温经、清热解毒等。血寒则温:血寒是指寒邪侵袭经络,气血流行不畅,或素体阳虚,虚寒内生,而致气血凝滞而言,以寒痛为其临床特征。以温经散寒药通经活络,和和血行血之品相配伍。血热则凉:血热是脏腑火热炽盛,热迫血分,或外感温热邪气侵入血

乙肝的中医辨证论治

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论治及其预防与忌宜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是国家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之一。 一、肝炎的分型 肝炎,从临床病情病程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急性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②慢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③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④淤胆型肝炎。⑤肝炎后肝硬化。 从病原学分型亦可分为五种类型:①由甲型肝炎病毒(HAV)所致的甲型肝炎;②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乙型肝炎;③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所致的丙型肝炎;④由丁型肝炎病毒(HDV)所致的丁型肝炎;⑤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所致的戊型肝炎。 其中甲型肝炎自愈率高,愈后良好,转为慢性者极少,如1987 年上海甲型肝炎大流行,在31万甲型肝炎患者中,仅有11人死 亡(其中有一人是自杀),占万,基本都获得痊愈。戊型肝炎的 临床表现和甲型肝炎基本相同,一般发病六周内痊愈,也不会转为慢性肝炎。其余的乙型、丙型、丁型三种肝炎,因其治愈率低、病程长、预后差,对人类的危害极大。不上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常由输血而感染,因此患病率比较低,但是乙型肝炎除血行感染外,还有唾涎、精液等接触感染,其患病率比较高,因此,下面重点谈谈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论治及其预防与忌宜。 二、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所引起的一种世界性传染性疾病,它具有传染性强、流行面广、病毒携带率高和易转慢性等特点。而且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亚洲、非洲和南欧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高达15-20%。我国则为10%左右。当今世界约有亿以上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我国竟达⒈2–⒈3亿人。因此,我国属乙肝病的高发区,有人称我国是乙肝大国。据有关资料报道,仅上海市区,每年因乙型肝炎而损失的劳动日约360万个,相当于在一年中有一万人因患乙型肝炎而病休。 由此可见,乙型肝炎已成为近十年来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党和政府对此十分关心,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把对于乙型肝炎的防治,列为我国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由于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研究和技术的应用,对乙型肝炎病毒结构、检测方法、病毒复制、发病机理及感染过程等,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而且在某些方面(如乙肝疫苗的制备及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治疗方面,尚缺乏一种肯定有效的药物。 目前,国内外对乙型肝炎的治疗研究方法,不外有三个方面。有人认为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试图应用抗病毒化学制剂(如干扰素之类药物)来解决问题;还有人认为乙型肝炎与免疫学有关,采用免疫调节剂(如人参多糖、云芝胞内多糖、胸腺因子D之类药物)治疗;也有人认为,对于乙肝病人来说,保护肝脏极为重要,应用抗肝损伤药物(如慢肝灵等)进行治疗等等。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笔记

第一章绪论 5)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一事物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重、极、甚都是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因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定义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的认识,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体整体联系的统一性 a.形态结构的统一性 b.生命物质的统一性 c.机能活动的统一性 2)人与外环境之间的统一性 a.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b.人与社会的统一性 整体观念的意义 1)整体生理观 2)整体病理观 3)整体诊断观 4)整体防治观 5)整体观现实意义:a.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b.强调天地人三才一体;c.强调人命至重 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察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论治,则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 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单个的独立的具体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 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的 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四要素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病变本质。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精气学说 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1)精: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 (2)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在中医学中,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是无形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1)气机:指气的运动。 2)气化: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中各种变化的过程。 (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 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是研究事物阴阳的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代朴素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阴阳的基本特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凡运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的范畴。 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的范畴。 阴阳的属性 1)阴阳的普遍性 2)阴阳的相关性 3)阴阳的相对性 在一定条件下,阴阳之间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4)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

咳嗽的中医辨证论治(142619)

咳嗽的中医辨证论治 【概说】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要点、证治分类、临证要点 一、概念: 咳嗽是指肺气不清,肺失宣降而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咳嗽是内科病证中最为常见的,发病率高,如上呼吸道感染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多发,多为散发性,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疾病所见的咳嗽,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对于咳嗽来讲,虽然为常见病,但临床的治疗仍然存在许多误区,如有些人一旦咳嗽,首先选用抗生素治疗;或者到药店买一些止咳化痰的成药,结果效果不佳,导致咳嗽反复发作,或者缠绵难愈。我们临床遇到很多这类的患者。有一4岁男孩,咳嗽平均每月发作一次,上幼儿园只上半天,一旦咳嗽发作,家人立即带往医院挂水治疗。后来到门诊经中药治疗后,咳嗽发作次数减少,才得以正常上幼儿园。即使中医治疗,也须仔细辨证,如果辨证失误,用药欠妥,也往往导致咳嗽较难治愈。自古以来,就有咳嗽难治之说。徐灵胎著《咳嗽难医论》,谓其研求咳嗽治法,四十余年后而后稍能措手。 【病因病机】 《素问.咳论篇》既认为咳嗽是由于“皮毛先受邪气”所致,又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均能导致咳嗽。 一、病因 (一)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 在天气冷热失常,气候突变的情况下,寒温失宜,或过度疲劳,肺的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外邪入客于肺导致咳嗽。

1、四时六气有别 由于四时主气不同,因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别。因而临床表现风寒、风热、燥热等不同证候,其中尤以风寒咳嗽为多。 2、常以风为先导 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所以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或挟寒,或挟热,或挟燥,表现为风寒、风热、风燥相合为病。 (二)内伤咳嗽——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 可分其他脏腑病变涉及于肺和肺脏自病两端。 1、它脏及肺 饮食不调:嗜烟好酒,熏灼肺胃;或因过食肥甘辛辣炙煿,酿湿生痰;或脾运不健,痰湿内生,上渍于肺。 情志刺激: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日久气郁化火,气火循经犯肺。 2、肺脏自病 常因肺系疾病迁延不愈,阴伤气耗,肺的主气功能失常,以致肃降无权,肺气上逆作咳。 二、病机 (一)咳嗽的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肺主气,司呼吸,上连气道、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内为五脏华盖,其气贯百脉而通它脏,不耐寒热,称为“娇脏”,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而致宣肃失司。肺主宣发肃降,宣降失常,肺脏为了祛除病邪外达,以致肺气上逆,冲激声门而发为咳嗽。 肝与肺的关系:有经络内在的络属关系,又有五行相克的内在联系,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同时从气机升降角度分析,肝主升,肺主降,肝气上逆,易致肺气肃降不及;肝主疏泄,如果肝失疏泄,郁而化火均可影响肺的功能。 脾与肺的关系:脾为肺之母,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的同时,运化水湿。脾的特点为喜燥恶湿,脾运不健,不能正常运化水湿,导致痰浊内生,上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的哲学基础: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 气一元论: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气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注:感觉类似于波粒二象性,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粒子既有波的性质,又有粒子的性质,粒子具有运动的性质,能量与实体】 阴阳学说:阴阳对立,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五行学说:任何一个十五的内部包含着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按一定规律互相联系形成整体功能结构。 中医医学理论体系核心:脏象学说。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 脏象学说:研究人脏腑活动规律及相互关系。人体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内而脏腑,外而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统一。 气血精津液学说:气、血、精、津液既是腑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腑脏功能活动的产物。气血精津液学说主要探讨生命的物质组成以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泛言之,气血精津液学说应包含于脏象学说之中。 体质学说: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和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的学说。体质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与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理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纵横交贯,网络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练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包括病因、发病与病机三部分内容。 病因学说: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学说。中医认为基本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正常生理活动遭到破坏导致腑脏经络、阴阳气血失调所致。病因分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适当,外伤,胎传等。

中医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三)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的( ) A.阴消阳长过程 B.阳消阴长过程 C.寒极生热过程 D.相互对立斗争 2.肾精以养肝属五行的( ) A.相侮关系 B.相乘关系 C.相生关系 D.相克关系 3.以下不属肺生理功能的是( )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通调水道 D.主宣发,肃降 4.与爪甲荣枯变化有关的是( ) 来源: A.心血的盛衰 B.脾气的运化 C.肝血盛衰 D.肾精的盛衰 5.老人骨脆易折,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多因( ) A.肾阴不足 B.肾阳不足 C.髓海空虚 D.肾精不足 6.两目干涩多因( ) A.肝血不足 B.肝火上炎 C.肝阴不足 D.肝经风热 7.血液的组成包括( ) A.原气 B.营气 C.宗气 D.卫气 8.元气根源于肾,通达全身须通过( ) A.经络 B.血脉 C.肺 D.三焦 9.寒邪的性质和特点之一是( ) A.其性开泄 B.其性重浊 C.其性收引 D.易伤肺 10.崩漏小腹疼痛拒按者,可给予腹部热敷的是( ) A.血热妄行证 B.气不摄血证 C.瘀血阻滞证 D.肾虚证 11.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食是( )的表现。 A.有神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2.望诊患者形体消瘦、手足心发热者一般多( ) A.痰湿 B.虚火 C.气滞 D.气虚 13.舌体肿胀满口,色深红多属( ) A.脾肾阳虚 B.气血两虚 C.阴虚火旺 D.心脾热盛

14.苔灰黑、舌质谈白润泽的主( )证 A.大热 B.大寒 C.食积 D.气滞 15.患者口气酸馊多见于( ) A.胃热 B.龋齿 C.胃有宿食 D.口腔不洁 16.瘀血引起的疼痛以( )为主。 A.刺痛 B.胀痛 C.隐痛 D.重痛 17.黎明时腹泻多属( )证。 A.湿热证 B.虚寒证 C.肾阳虚 D.伤食证 18.脉形细小如线属( )脉。 A.浮脉 B.数脉 C.弦脉 D.细脉 19.患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咳痰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按脏腑辨证属( )证。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养生问题母婴保健养生小常识 A.肺气虚 B.肺阴虚 C.风热犯肺 D.风燥犯肺20.急性阑尾炎伴有弥漫性腹膜炎时的饮食要求应是( ) A.半流质饮食 B.流质饮食 C.禁食 D.普食 21.熟地、当归属( ) A.补阴药 B.补阳药 C.补气药 D.补血药 22.参三七、云南白药属( ) A.凉血止血药 B.收敛止血药 C.化瘀止血药 D.温经止血药 23.升浮的药物能( ) A.平喘 B.潜阳 C.发汗 D.利尿 24.风热咳嗽的代表方是( ) A.桑菊饮 B.止嗽散 C.泻白散 D.二陈汤 25.痰浊头痛的代表方是( ) A.川芎茶调散 B.桑菊饮 C.天麻钩藤汤 D.半夏白术天麻汤 26.阴虚阳亢之体须禁忌( )食物。 A.辛辣类 B.生冷类 C.油脂类 D.海腥类 27.有收涩作用的中药,一般为( )味。 A.甘 B.辛 C.

自己整理中医学期考笔记大全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学科。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医学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 1 春秋战国、两汉时期——中医理论体系的萌芽和奠基阶段 (中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难经》:在《黄帝内经》基础上有所补充和发展 《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2 两晋隋唐时期——中药学理论体系充实、融合和临床学科发展阶段 (唐: 我国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3 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理论突破、派系丛生阶段 金元四大家 ①刘完素:火热论,擅用寒凉药物以清泄火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 ②张从正:攻邪论,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 ③李杲:创立内伤脾胃学说,治病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 ④朱震亨:力倡在“相火论”基础上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说,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 4 明清时期——综合集成和发展阶段 5 近现代——中医药学在坎坷中发展中孕育着新的腾飞 ★不治己病治未病(未病先防、即病防变) 《难经》从既病防变的角度与《内经》共同支撑了“治未病”的理论;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 被尊为医祖的医学家——扁鹊 被尊为医圣的医学家——张仲景 ★《神农本草经》将药物如何分类 上品120种为上,无毒,主养命,多服久服不伤人,如人参、阿胶;中品120 种为臣,无毒或有毒,主养性,具补养及治疗疾病之功效,如鹿茸;下品125种为佐使,多有毒,不可久服,多为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主治病,如附子等。 ★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唐·孙思邈编撰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并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药王”。 ★中医提出《温疫论》的年代 明.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温疫”的病源“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将病因学推进了一步。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恒动观念——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分析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⒈生理上的恒动观 ⒉病理上的恒动观 ⒊疾病防治上的恒动观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与论治 ⒈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多方面病理特性的概括 ⒉辨证四诊→中医理论分析→辨病因→概括为“证”综合病性、病位正邪关系 ⒊论治辨证结果→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二)辨证与辨病 ⒈辨病——确诊疾病——总体的认识⒉辨证——确立证候——阶段或类型 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再辨证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 (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⒈同病异治——同病证不同←治疗方法不同; ⒉异病同治——不同病类似证←相同治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