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凝视下对现代女性整容现象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男性凝视下对现代女性整容现象的思考
作者:董姣姣
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13期
摘要:在中国,随着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现代女性加入了整容大军,在社会
上掀起一股整容热潮。本文将从男性凝视的角度,全面分析中国女性整容的深层原因和当代审
美文化发展趋势。透过中国女性对整容热衷这一现象本身,分析中国的审美文化环境是怎样将
女性一步步带入到整容队伍中去,最终揭示出整容对于女性而言,既有对男权社会的附庸与无
奈,也有追求自我解放、获取个人利益的目的,更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为自己谋求利益的工
具。这种基于理性思考之后加入整容队伍的行为,不仅凸显了中国审美观念的变化,在更深层
次上更是体现出女性是男权社会的附庸。
关键词:整容;审美观念;现代女性;男权
一、现代女性整容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医美市场快速增长,规模越来越大。据医美APP新氧发布的《2017年医美
行业白皮书》显示,中国医美市场增速是全球的6倍,预计2017年,全球做过医美项目的人
数将超过3400万,比2016年上涨7%。其中,中国有1400万人通过医美变美,与2016年相
比上涨了42%。[1]从医美消费年纪来统计,中国整形用户中53%的人在25岁以下,43%的人
在26岁到35岁之间,只有4%的人在36岁以上。由上面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整容数量正在快
速增长,同时,医美消费的人群呈现年轻化。
从上面显示的数据来看,在当今的中国社会,随着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人们对整容的认
知逐渐发生了改变,整容的人数逐渐增多,而女性则无疑成为了主要力量。很多中国女性不再
“闻整色变”,甚至有些明星公开为整容正名。在中国,不仅仅有演艺圈明星通过整容手术获得
更姣好的面貌,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对整容手术也越来越感兴趣。整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入
了中国女性的日常生活。
二、女性整容背后的根本原因
(一)个人认知与需求的变化
从“闻整色变”到“整容成风”,离不开女性自我认知与需求的改变。按照整容需求,可分为
以下几种类型:
(1)性格内向敏感、缺乏自信,追求变美的欲望非常强烈。这类女性的心理,一种是在
生活中曾遭遇过他人对其样貌的嘲笑、排斥,从而产生心理压力与强烈的自卑感;另一种是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坎坷与危机转而将生活中的焦虑化为对身体的不满。这两种心理的产生会使
女性认为只有改变自己原有的面貌才能得到认可,进而重拾信心。
(2)自信有主见,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判断,喜欢追逐潮流。这类女性按照年纪分为两
种,一种是20岁到25岁的年轻群体。她们思想开放,喜欢体验新鲜事物,也极易受到社会潮
流趋势的影响,比如网红、明星、网络广告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她们的审美观念。另一种
是年纪在4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这类女性经济条件相对优越,这种女性多偏向于微调,把整
容当成是生活的调味品。
(3)拥有姣好的面容,出于利益推动加入整容实践。这类女性本身外在身体条件不差,
但不同阶段的女性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在选择了整容。比如:艺考生希望通过整容提高自身容
貌以考取更好的学校、年轻的女性工作者希望提升自身的容貌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从而获得
优势和资源。
(4)步入中年危机的已婚女性,为了重塑年轻漂亮的身体而加入整容大军之中。这类女
性有明确的目的和更强的需求。生活中与丈夫的情感危机或职业场上的竞争危机,都使这类女
性陷入极度的恐慌和否定之中,她们迫切需要通过整容来改变她们的现状,缓解工作与家庭带
给她们的危机感。
(二)社会审美标准的制定与传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审美标准也在不断的被重新定义。每个国家,每个民族,
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审美标准。人们都喜欢按照当时的审美标准装饰和改造自己
的身体,她们的审美观念都受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女性的外貌作为特定的欲望符号
被规定和规范,这种规范化的审美标准引导着大众的审美观,对大众的审美观念产生了重要影
响。
无论是荧屏、网络,还是杂志、广告等媒介,都在不断制造大量青春、苗条、性感的身体
形象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媒介不断地制造和复制完美的身体形象,一遍又一遍的告
诉大众什么样的身体形象才是美的,有意识、无意识的营造与传达一种“美”的标准。人们通过
这些媒介不自觉的“内化”与认可了这样的标准,这就造成了女性间接丧失了话语权,女性身体
形象被当成了物品一样被人们审视和改变。而女性自身也深受社会审美标准的影响,广大女性
争相通过模仿达到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除了媒介以外,职场上对女性的身体形象也有一定的
标准。这样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女性在工作上的抉择,大多数女性将外在容貌当成是无形
的资产,除了自身能力以外,更多的关注自身外貌的丑美。在这个处处强调视觉效应的社会环
境下,女性怎能不关注自身外在的容貌呢?
三、女性借整容究竟重建了什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前文从内因和外因两个层面分析了女性整容的原因,在这些原因背后,女性借整容究竟重
建了什么呢?
(一)审美异化:身体成为符号载体
从对女性生殖崇拜之美到病态阴柔之美,再到今天的身体之美。对形态之美的过度关注,
使得审美内涵丧失,导致人们对身体的审美逐渐产生异化。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
稿》中写道,“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异化中,人丧失了
能动性,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甚至畸形发展”。[[]]审美本身是没有功利性的,当
审美观添加了其他因素或条件,异化就产生了,人的审美观开始朝着片面化、畸形的方向发
展。
身体成为了社会化、商业化、审美化的重要符号载体,身体审美成为社会文化思潮下的一
个突出现象。身体的实用功能被逐渐淡化,取而代之是身体的外观、视觉效果、观赏价值和消
费价值。在媒介的传播之下,“青春”、“苗条”、“性感”等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渗入到女性生活
中,使得女性的审美意识逐渐觉醒,屈从于男性的凝视与审美,开始主动去塑造身体,但在自
我塑造的过程中走向了片面化、机械化和单一化,过度关注自身外在容貌的塑造,导致身体美
的内涵由此失落。
(二)消费物化:商品化了的身体
审美的异化离不开媒介的传播与引导,与消费主义的策划也密不可分。消费主义社会中最
突出的特点是商品不再停留于人们基本需求的满足,即商品的价值不至于“使用价值”。在这个
崇尚视觉感受的消费社会中,审美不再是高雅文化的专属,审美已经走向了日常生活化。这也
带动了消费,特别是女性身体的消费,女性因为自身的不满而开始主动的进行身体消费,身体
在消费的指导下一步步被异化,这种异化指的是身体本身的使用价值朝着交换价值转变,身体
的交换价值推动身体的商品化,当商品化发展到物化达到极致时,身体就变成了“最畅销的商
品”。
与此同时,在消费文化背后还隐藏了另一个事实——以男性主导的文化为背景的消费文
化。在男性主义社会的消费文化中,女性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被物化为商品,成为男性目光
凝视下的性对象,这样的凝视既符合消费文化的商业价值,又迎合了男性的审美欲望。正如约
翰·伯格所说,“美女文化的传播过程实际上是完成男性观看者的欲望被对象化为具体的美女形
象的过程”[2]。由此看出,现代社会整体上仍然是男性中心观念占据主流地位,无论男性还是
女性,都在潜移默化、无意识的情况下接受实质上是男权主义论的意识与观念。
(三)话语失衡:男性凝视下的意识形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媒介下的女性形象往往是完美的,视觉符号下女性美的内涵被标准化、固定化,媒介制定
了完美身体的标准,现代女性往往用这样的标准来审视自己,将自己的身体与媒介塑造的标准
进行比较,进而产生自卑感。福柯曾提出了著名的“凝视”模式,在全景敞视监狱中,个人所做
的一切活动完全暴露在其他人的视野范围内,所以人们只好时刻警惕自己的行为,因为他们时
刻在“权利”眼睛的凝视下。现代女性正是将自己置于这样的“凝视”之下,无论是主动呈现的身
体还是被动呈现的身体,都处于他者的凝视之下,这就造成了话语的失衡。
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形象被定义为妻子和母亲的类型,主要表现于外在形象,这样形象往
往与男性的审美一致,女性仍然屈从于男性。虽然女性独立意识在不断觉醒与提高,突破了传
统观念的束缚,趋向于自我的展现,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对男性而言,女性的外在容貌更多
的被赋予了“性”的符号,是为了满足男性的偷窥欲和“看”的欲望;对女性而言,最根本还是为
了迎合男性的审美欲望,是站在男性视野之下对自己身体的一种审视。女性地位看似不断在提
高,实则依然是男权主义的天下,话语权牢牢掌握在男性的手中,现在女性一直处于男性的视
野之下,受男性的监督与审阅。
参考文献:
[1]36氪网.新氧发布《2017年医美行业白皮书》:中国增速是全球6倍,但黑市依然凶猛
[EB/OL].[2017-8-10]http://36kr.com/p/5087273.html
[2](德)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1844年经济学哲
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2.12
[3](英)约翰·伯格著,戴行钺译.观看之道[M].广西师范大学,2005.1
作者简介:
董姣姣,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硕士在读,南京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