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梁稳定性计算步骤

钢梁稳定性计算步骤
钢梁稳定性计算步骤

钢梁整体稳定性验算步骤

1.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4.

2.1条,判断是否可不计算梁的整体稳定性。 2. 如需要计算

2.1 等截面焊接工字形和轧制H 型钢简支梁

b

1

b 1

t 1

t 1

h

x

x y y

b 1b 2t 2x

x y y

h

t 1y

(a)双轴对称焊接工字形截面

(b)加强受压翼缘的单轴对称焊接工字形截面

b 1

b 2t 1

x

y y

(c)加强受拉翼缘的单轴对称焊接工字形截面

t 2

x h

b 1b 1t 1

h

x

x y y

(d)轧制H 型钢截面

t 1

1)根据表B.1注1,求ξ。

l1——H型钢或等截面工字形简支梁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对跨中无侧向支承点的梁,l1为其跨度;对跨中有侧向支撑点的梁,l1为受压翼缘侧向支承点间的距离(梁的支座处视为有侧身支承)。

b1——截面宽度。

2)根据表B.1,求βb。

3)根据公式B.1-1注,求I1和I2,求αb。如果αb>0.8,根据表B.1注6,调整βb。

4)根据公式B.1-1注,计算ηb。

5)根据公式B.1-1,计算φb。

6)如果φb>0.6,根据公式B.1-2,采用φ’b代替φb。

7)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2.2 轧制普通工字钢简支梁

1)根据表B.2选取φb。

2)如果φb>0.6,根据公式B.1-2,采用φ’b代替φb。

3)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2.3 轧制槽钢简支梁

1)根据公式B.3,计算φb。

2)如果φb>0.6,根据公式B.1-2,采用φ’b代替φb。

3)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2.4 双轴对称工字形等截面(含H型钢)悬臂梁

1)根据表B.1注1,求ξ。

l1——悬臂梁的悬伸长度。

b1——截面宽度。

2)根据表B.4,求βb。

3)根据公式B.1-1,计算φb。

4)如果φb>0.6,根据公式B.1-2,采用φ’b代替φb。

5)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2.5 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的近似计算(均匀弯曲,)

2.5.1 工字形截面(含H型钢)双轴对称

1)根据公式B.5-1,计算φb,当φb>0.6时,不必根据公式B.1-2,采用φ’b 代替φb,当φb>1.0,取φb=1.0。

2)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2.5.2 工字形截面(含H型钢)单轴对称

1)根据公式B.5-2,计算φb,当φb>0.6时,不必根据公式B.1-2,采用φ’b 代替φb,当φb>1.0,取φb=1.0。

2)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2.5.3 T型截面(弯矩作用在对称轴平面,绕x轴),翼缘受压,双角钢T形截面

1)根据公式B.5-3,计算φb,当φb>0.6时,不必根据公式B.1-2,采用φ’b 代替φb。

2)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2.5.4 T型截面(弯矩作用在对称轴平面,绕x轴),翼缘受压,部分T型钢和两板组合T形截面

1)根据公式B.5-4,计算φb,当φb>0.6时,不必根据公式B.1-2,采用φ’b 代替φb。

2)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2.5.5 T型截面(弯矩作用在对称轴平面,绕x轴),弯矩使翼缘受拉且腹板

宽厚比不大于

1)根据公式B.5-5,计算φb,当φb>0.6时,不必根据公式B.1-2,采用φ’b

代替φb。

2)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钢梁局部稳定性验算步骤

1.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4.3.1条,判断钢梁是否需要配

置加劲肋,以及是否需要计算配置加劲肋后腹板的稳定性。

2. 如需要配置加劲肋,根据4.

3.2条,判断加劲肋的布置形式。

3. 如需要计算腹板稳定性

3.1 仅配置横向加劲肋的腹板

1)根据式4.3.3-2d或式4.3.3-2e,计算“用于腹板受弯计算时的通用高厚比λb”;

2)根据式4.3.3-2a、式4.3.3-2b或式4.3.3-2c,计算σcr;

3)根据式4.3.3-3d或式4.3.3-3e,计算λs;

4)根据式4.3.3-3a、式4.3.3-3b或式4.3.3-3c,计算τcr;

5)根据式4.3.3-4d或式4.3.3-4e,计算λc;

6)根据式4.3.3-4a、式4.3.3-4b或式4.3.3-4c,计算σc,cr;

7)根据式4.3.3-1,计算各区格的局部稳定性。

3.2 同时用横向加劲肋和纵向加劲肋加强的腹板

3.2.1 受压翼缘与纵向加劲肋之间的区格

1)根据式4.3.4-2d或式4.3.4-2e,计算λb1;

2)根据式4.3.3-2a、式4.3.3-2b或式4.3.3-2c,计算σcr1;

3)根据式4.3.3-3d或式4.3.3-3e,计算λs1,其中h0要换成h1,h1是纵向加劲肋至腹板计算高度受压边缘的距离;

4)根据式4.3.3-3a、式4.3.3-3b或式4.3.3-3c,计算τcr1;

5)根据式4.3.4-3a或式4.3.4-3b,计算λc1;

6)根据式4.3.3-2a、式4.3.3-2b或式4.3.3-2c,计算σc,cr1;

7)根据式4.3.4-1,计算受压翼缘与纵向加劲肋之间区格的局部稳定性。

3.2.2 受拉翼缘与纵向加劲肋之间的区格

1)根据式4.3.4-5,计算λb2;

2)根据式4.3.3-2a、式4.3.3-2b或式4.3.3-2c,计算σcr2。

3)根据式4.3.3-3d或式4.3.3-3e,计算λs2,其中h0要换成h2,h2=h0-h1;

4)根据式4.3.3-3a、4.3.3-3b或4.3.3-3c,计算τcr2;

5)根据式4.3.3-4d或式4.3.3-4e,计算λc2,其中h0要换成h2,当a/h2>2时,取a/h2=2;

6)根据式4.3.3-4a、式4.3.3-4b或式4.3.3-4c,计算σc,cr2。

7)根据式4.3.4-4计算受拉翼缘与纵向加劲肋区格的稳定性。

3.2.3 在受压翼缘与纵向加劲肋之间设有短加劲肋的区格

1)根据式4.3.4-2a或4.3.4-2b,计算λb1;

2)根据式4.3.3-2a、式4.3.3-2b或式4.3.3-2c,计算σcr1;

3)根据式4.3.3-3d或式4.3.3-3e,计算λs1;

4)根据式4.3.3-3a、4.3.3-3b或4.3.3-3c,计算τcr1,其中将a要换成a1,a1为短加劲肋间距;

5)根据式4.3.5a或式4.3.5b计算λc1;

6)根据式4.3.3-2a、式4.3.3-2b或式4.3.3-2c计算σc,cr1;

7)根据式4.3.4-1计算在受压翼缘与纵向加劲肋之间设有短加劲肋区格的稳定性。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受弯构件的强度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计算.

《钢结构》网上辅导材料五 受弯构件的强度、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计算钢梁的设计应进行强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和刚度四个方面的计算。 一、强度和刚度计算 1.强度计算 强度包括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局部承压强度和折算应力。 (1)抗弯强度 荷载不断增加时正应力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以双轴对称工字形截面为例说明如下: 图1 梁正应力的分布 f,荷载继续增1)弹性工作阶段荷载较小时,截面上各点的弯曲应力均小于屈服点 y f(图1b)。 加,直至边缘纤维应力达到 y 2)弹塑性工作阶段荷载继续增加,截面上、下各有一个高度为a的区域,其应力f。截面的中间部分区域仍保持弹性(图1c),此时梁处于弹塑性工作阶段。 σ为屈服应力 y 3)塑性工作阶段当荷载再继续增加,梁截面的塑性区便不断向内发展,弹性核心不断变小。当弹性核心完全消失(图1d)时,荷载不再增加,而变形却继续发展,形成“塑性铰”,梁的承载能力达到极限。 计算抗弯强度时,需要计算疲劳的梁,常采用弹性设计。若按截面形成塑性铰进行设计,可能使梁产生的挠度过大。因此规范规定有限制地利用塑性。 梁的抗弯强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单向弯曲时

f W M nx x x ≤= γσ (1) 双向弯曲时 f W M W M ny y y nx x x ≤+=γγσ (2) 式中 M x 、M y —绕x 轴和y 轴的弯矩(对工字形和H 形截面,x 轴为强轴,y 轴为弱轴); W nx 、W ny —梁对x 轴和y 轴的净截面模量; y x γγ,—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对工字形截面,20.1,05.1==y x γγ;对箱形截面, 05.1==y x γγ; f —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当梁受压翼缘的外伸宽度b 与其厚度t 之比大于y f /23513 ,但不超过y f /23515时,取0.1=x γ。 需要计算疲劳的梁,宜取0.1==y x γγ。 (2)抗剪强度 主平面受弯的实腹梁,以截面上的最大剪应力达到钢材的抗剪屈服点为承载力极限状态。 v w f It VS ≤= τ (3) 式中 V —计算截面沿腹板平面作用的剪力设计值; S —中和轴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I —毛截面惯性矩; t w —腹板厚度; f v —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当抗剪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常采用加大腹板厚度的办法来增大梁的抗剪强度。 型钢腹板较厚,一般均能满足上式要求,因此只在剪力最大截面处有较大削弱时,才需进行剪应力的计算。

工字钢计算

工字钢的受力计算 其他回答共1条 2008-5-14 17:56 我是个很憨的人|四级 依据规范: 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计算方式: 计算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构件参数: 抗震调整系数RE:γ0.75 热轧普通工字钢: I25a 钢材牌号: Q235 钢材强度折减系数: 1.00 腹板厚度: tw = 8.00 mm 毛截面面积: A = 48.51cm2 截面惯性矩: Ix = 5017.00cm4 半截面面积矩: Sx = 230.70cm3 回转半径: ix = 10.17cm iy = 2.40cm 截面模量: Wx = 401.40cm3 Wy = 48.40cm3 截面模量折减系数: 0.95 净截面模量: Wnx = 381.33cm3 Wny = 45.98cm3 受压翼缘自由长度: l1 = 2.00m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x = 1.05γ y = 1.05γ 二、构件承载力 构件截面的最大厚度为13.00mm, 根据表3.4.1-1, f = 215.00N/mm2, fv = 125.00N/mm2 根据GB/T 700-1988及GB/T 1591-1994, fy =235.00N/mm2 1. 弯曲正应力控制的单向弯矩设计值 x = 1.00 × 215.00 × 381.33 × 103 × 10-6 × 1.05 = 86.09kN?mγMx1 = 1.00× f × Wnx × 2. 只承受与腹板平行的剪力时, 可承受的剪力设计值 Vmax = 1.00× fv × Ix × twSx = 1.00 × 125.00 × 5017.00 × 104× 8.00 230.70 × 103 × 103 = 217.47 kN 3. 整体稳定控制的单向弯矩承载力设计值(绕x-x轴) 简支梁I25a, 钢号Q235, 受压翼缘自由长度l1为2.00m, 跨中无侧向支承, 集中荷载作用在上翼缘 b为2.400?查表B.2, 并插值计算, 得轧制普通工字钢简支梁的b? > b ) = 0.953?b' = min(1.0 , 1.07 -0.282?0.6, 根据(B.1-2)式, 得 整体稳定控制的单向弯矩承载力设计值(绕x-x轴):

梁的整体稳定系数

3.梁的整体稳定系数b ?计算 (1) 等截面焊接工字形和轧制H 型钢简支梁 等截面焊接工字形和轧制H 型钢简支梁(图3-3-6)的整体稳定系数b ?,应按下式计 算: (a)双轴对称焊接工字形截面 (b)加强受压翼缘的单轴对称焊接工字形截面 (c)加强受拉翼缘的单轴对称焊接工字形截面 (d)轧制H 型钢截面 图3-3-6 焊接工字形截面和轧制H 型钢截面 y b y x y b b f h t W Ah 2354.414320212??? ?????+???? ??+?=ηλλβ? (3-3-11) 式中 b β——梁整体稳定的等效临界弯矩系数,按表3-3-3采用; y λ——梁在侧向支承点间对截面弱轴y-y 轴的长细比,y y i l /1=λ,y i 为梁毛截面 对y 轴的截面回转半径,1l 为梁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 A ——梁的毛截面面积; h 、1t ——梁截面的全高和受压翼缘厚度; b η——截面不对称影响系数: 对双轴对称工字形截面(见图3-3-6a 、d ):0=b η 对单轴对称工字形截面(见图3-3-6b 、c ) 加强受压翼缘时:()128.0-=b b αη 加强受拉翼缘时:12-=b b αη 2 11 I I I b += α,1I 和2I 分别为受压翼缘和受拉翼缘对y 轴的惯性矩。 公式(3-3-11)也适用于等截面铆接(或高强度螺栓连接)简支梁,其受压翼缘厚度1 t

包括翼缘角钢厚度在内。 当按公式(3-3-11)算得的b ?值大于0.6时,应采用下式计算的'b ?替代b ?值: 0.1282.007.1'≤-=b b ?? (3-3-12) 表3-3-3 H 型钢和等截面工字形简支梁的系数b β 项次 侧向支承 荷 载 0.2≤ξ 0.2>ξ 适用范围 1 跨中无侧向支承 均布荷载作用在 上翼缘 ξ13.069.0+ 0.95 图3-3-6a ,b 和d 截面 2 下翼缘 ξ20.073.1- 1.33 3 集中荷载作用在 上翼缘 ξ18.073.0+ 1.09 4 下翼缘 ξ28.023.2- 1.67 5 跨度中点有一个侧向支承点 均布荷载作用在 上翼缘 1.15 图3-3-6中所有截面 6 下翼缘 1.40 7 集中荷载作用在截面高度上任意位置 1.75 8 跨中有不少于两个等距离侧向支承点 任意荷载作用在 上翼缘 1.20 9 下翼缘 1.40 10 梁端有弯矩,但跨中无荷载作用 2 12 123.005.175.1??? ? ??+???? ??-M M M M 但3.2≤ 注:①h b t l 111=ξ。1b 、1l 是梁受压翼缘的宽度和自由长度。 ② 1M 、2M 为梁的端弯矩,使梁产生同向曲率时,21,M M 取同号,产生反向曲率时取异号,21M M ≥。 ③ 表中项次3、4、7的集中荷载是指一个或少数几个集中荷载位于跨中央附近的情况,对其他情况的 集中荷载,应按表中项次1、2、5、6内的数值取用。 ④ 表中项次8、9的b β,当集中荷载作用于侧向支承点处时,取20.1=b β。 ⑤ 荷载作用在上翼缘系指荷载作用点在翼缘表面,方向指向截面形心;荷载作用在下翼缘系指荷载作 用点在翼缘表面,方向背向截面形心。 ⑥ 对8.0>b α的加强受压翼缘工字形截面,下列情况的b β值应乘以相应的系数: 项次1 当0.1≤ξ时,乘以0.95; 项次3 当5.0≤ξ时,乘以0.90;当0.15.0≤<ξ时,乘以0.95。 (2) 轧制普通工字钢简支梁 轧制普通工字钢简支梁整体稳定系数b ?应按表3-3-4采用,当所得的b ?值大于0.6时,应按公式(3-3-12)算得相应的'b ?替代b ?值。 表3-3-4 轧制普通工字钢简支梁b ? 项次 荷载情况 工字钢型 号 自由长度1l (m ) 2 3 4 5 6 7 8 9 10 1 跨中无 侧向支 承点的梁 集中荷载 作用于 上 翼 缘 10~20 22~32 36~63 2.00 2.40 2.80 1.30 1.48 1.60 0.99 1.09 1.07 0.80 0.86 0.83 0.68 0.72 0.68 0.58 0.62 0.56 0.53 0.54 0.50 0.48 0.49 0.45 0.43 0.45 0.40 2 下 翼 缘 10~20 22~40 45~63 3.10 5.50 7.30 1.95 2.80 3.60 1.34 1.84 2.30 1.01 1.37 1.62 0.82 1.07 1.20 0.69 0.86 0.96 0.63 0.73 0.80 0.57 0.64 0.69 0.52 0.56 0.60 3 均布 荷载 作用于 上 翼 缘 10~20 22~40 45~63 1.70 2.10 2.60 1.12 1.30 1.45 0.84 0.93 0.97 0.68 0.73 0.73 0.57 0.60 0.59 0.50 0.51 0.50 0.45 0.45 0.44 0.41 0.40 0.38 0.37 0.36 0.35 4 下 翼 缘 10~20 22~40 45~63 2.50 4.00 5.60 1.55 2.20 2.80 1.08 1.45 1.80 0.83 1.10 1.25 0.68 0.85 0.95 0.56 0.70 0.78 0.52 0.60 0.65 0.47 0.52 0.55 0.42 0.46 0.49 5 跨中有侧向支承点的梁(不论荷载作用点在截面高度上的位置) 10~20 22~40 45~63 2.20 3.00 4.00 1.39 1.80 2.20 1.01 1.24 1.38 0.79 0.96 1.0 0.66 0.76 0.80 0.57 0.65 0.66 0.52 0.56 0.56 0.47 0.49 0.49 0.42 0.43 0.43 注:① 同表3-3-3的注③、⑤。

工字钢抗弯强度计算方法

工字钢抗弯强度计算方法 一、梁的静力计算概况 1、单跨梁形式:简支梁 2、荷载受力形式:简支梁中间受集中载荷 3、计算模型基本参数:长 L =6 M 4、集中力:标准值Pk=Pg+Pq =40+40=80 KN 设计值Pd=Pg*γG+Pq*γQ =40*+40*=104 KN 二、选择受荷截面 1、截面类型:工字钢:I40c 2、截面特性: Ix= 23850cm4 Wx= 1190cm3 Sx= G= m 翼缘厚度 tf= 腹板厚度 tw= 三、相关参数 1、材质:Q235 2、x轴塑性发展系数γx: 3、梁的挠度控制[v]:L/250 四、内力计算结果 1、支座反力 RA = RB =52 KN 2、支座反力 RB = Pd / 2 =52 KN 3、最大弯矩 Mmax = Pd * L / 4 =156 五、强度及刚度验算结果 1、弯曲正应力σmax = Mmax / (γx * Wx)= N/mm2 2、A处剪应力τA = RA * Sx / (Ix * t w)= N/mm2 3、B处剪应力τB = RB * Sx / (Ix * tw)= N/mm2 4、最大挠度 fmax = Pk * L ^ 3 / 48 * 1 / ( E * I )= mm 5、相对挠度 v = fmax / L =1/ 弯曲正应力σmax= N/mm2 < 抗弯设计值 f : 205 N/mm2 ok! 支座最大剪应力τmax= N/mm2 < 抗剪设计值 fv : 125 N/mm2 ok! 跨中挠度相对值 v=L/ < 挠度控制值[v]:L/ 250 ok! 验算通过 Re: 如何计算角钢的受力---[图,请教] 1、? ? ? ? 设每个支点承载力为p=1875N,根据图所示,支点反力R=2p 2、? ? ? ? 第一受力点弯矩M1=2p×=,第二受力点弯矩M2=2p×(+)-p×== 如弯矩图所示 3、? ? ? ? 查东北大学机械设计手册第一册3-157页的50×5的角钢抗弯W==×10-6m3 4、? ? ? ? 计算弯曲应力σ=M2/w=×10-6=491×106N/m2=491MPa 5、? ? ? ? 角钢材料一般为Q235,其屈服应力为235MPa,故判断491>235,角钢将失效 Q235钢抗弯强度设计值 = = =mm2 < f=205N/mm2 符合要求

钢梁稳定性计算步骤

钢梁整体稳定性验算步骤 1.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4.2.1条,判断是否可不计算梁的整体稳定性。 2. 如需要计算 2.1 等截面焊接工字形和轧制H 型钢简支梁 b 1 b 1 t 1 t 1 h x x y y b 1b 2t 2x x y y h t 1y (a)双轴对称焊接工字形截面 (b)加强受压翼缘的单轴对称焊接工字形截面 b 1 b 2t 1 x y y (c)加强受拉翼缘的单轴对称焊接工字形截面 t 2 x h b 1b 1t 1 h x x y y (d)轧制H 型钢截面 t 1 1)根据表B.1注1,求ξ。 l 1——H 型钢或等截面工字形简支梁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对跨中无侧向支承点的梁,l 1为其跨度;对跨中有侧向支撑点的梁,l 1为受压翼缘侧向支承点间的距离(梁的支座处视为有侧身支承)。

b1——截面宽度。 2)根据表B.1,求βb。 3)根据公式B.1-1注,求I1和I2,求αb。如果αb>0.8,根据表B.1注6,调整βb。 4)根据公式B.1-1注,计算ηb。 5)根据公式B.1-1,计算φb。 6)如果φb>0.6,根据公式B.1-2,采用φ’b代替φb。 7)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2.2 轧制普通工字钢简支梁 1)根据表B.2选取φb。 2)如果φb>0.6,根据公式B.1-2,采用φ’b代替φb。 3)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2.3 轧制槽钢简支梁 1)根据公式B.3,计算φb。 2)如果φb>0.6,根据公式B.1-2,采用φ’b代替φb。 3)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2.4 双轴对称工字形等截面(含H型钢)悬臂梁 1)根据表B.1注1,求ξ。 l1——悬臂梁的悬伸长度。 b1——截面宽度。 2)根据表B.4,求βb。

工字钢受力计算

1、钢受均布荷载 (1)工字钢力学正应力计算: 根据材料力学正应力计算公式:W M max max =σ, 其中: 12#矿用工字钢的许用应力[]510=σMPa 12#矿用工字钢抗弯截面W 系数为144.5 cm 3 最大弯矩2max 125.0ql M = q 为顶板作用在工字钢上的压力 工字钢长度l 按4米计算 得出:626 105.1444125.010510-???=?q , N q 5.368474125.0105.144105102 6 6=????=- (2)工字钢最大弯曲下沉量计算: 根据工字钢挠度计算公式:EI ql 38454max -=ω 其中: q 已计算得出为36847.5N 工字钢长度l 按4米计算 弹性模量E=206GPa 12#工字钢惯性矩为867.1cm 4 得出:068.010 1.8671020638445.368475894max -=??????-=-ω

2、工字钢受集中荷载 (1)工字钢力学正应力计算: 根据材料力学正应力计算公式:W M max max =σ, 其中: 12#矿用工字钢的许用应力[]510=σMPa 12#矿用工字钢抗弯截面W 系数为144.5 cm 3 最大弯矩2max 25.0Fl M = F 为顶板作用在工字钢上的压力 工字钢长度l 按4米计算 得出:626105.144425.010510-???=?F , N F 75.18423425.0105.144105102 6 6=????=- (2)工字钢最大弯曲下沉量计算: 根据工字钢挠度计算公式:EI Fl 483max -=ω 其中: q 已计算得出为18423.75N 工字钢长度l 按4米计算 弹性模量E=206GPa 12#工字钢惯性矩为867.1cm 4 得出:0013.0101.8671020648475.18423893max -=?????-=-ω

工字钢的公式

工字钢的公式|工字钢HW HM HN H型钢的区 别 钢管知识加入时间:2010-7-11 10:44:35点击:573 工字钢的公式 截面高度H 截面宽度 B 腹板厚度Tw 翼缘厚度Tf 交接圆弧半径Rw RA=RB=P/2 Mc=Mmax=Pl/4 fc=fmax=Pl^3/48EI θA=θB=Pl^2/16EI 符号意义及单位P ——集中载荷,N;q ——均布载荷,N;R ——支座反力,作用方向向上者为正,N;M ——弯矩,使截面上部受压,下部受拉者为正,Nm;Q ——剪力,对邻近截面所产生的力矩沿顺时针方向者为正,N; f ——挠度,向下变位者为正,mm;θ——转角,顺时针方向旋转者为正,°; E ——弹性模量,Gpa; I ——截面的轴惯性矩,m^4;ξ=x/l,δ=x'/l,α=a/l,β=b/l,γ=c/l 从两方面考虑:第一,从梁的剪切应力考虑第二,从弯曲正应力考虑。从型钢表中可以查到它的最大可用剪切强度T Tmax=Q/Ib[BH^2/8-<(B-b)h^2>/8]式中: Tmax为最大剪切强度。把可用剪切强度T代进去,可算出梁的最大承受载荷。Q为均布载荷I为工字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cm^4). B为工字钢截面的最大宽度。b为工字钢截面的最小宽度h为工字钢最小宽度截面的高度。H为工字钢最大宽度截面的高度正应力的计算:Ysigma=M/W M=最大弯矩=载荷乘距离W=抗弯模量。设Ysigma=允许的最大应力,可得出载荷的最大值。 工字钢简介 工字钢结构图工字钢也称钢梁,是截面为工字形的长条钢材。其规格以腰高( h)*腿宽(b)*腰厚(t)的毫数表示,如“工160*88*6”,即表示腰高为160毫米,腿宽为88毫米,腰厚为6毫米的工字钢。工字钢的规格也可用型号表示,型号表示腰高的厘米数,如工16#。腰高相同的工字钢,如有几种不同的腿宽和腰厚,需在型号右边加a b c 予以区别,如32a# 32b# 32c#等。工字钢分普通工字钢和轻型工字钢,热轧普通工字钢的规格为10-63#。经供需双方协议供应的热轧普通工字钢规格为12-55#。工字钢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桥梁、车辆、支架、机械等。普瑞工字钢 工字钢理论重量表 型号高度*脚宽*腰厚理重 10 100*68*4.5 11.261 12 120*74*5 13.987 14 140*88*6 20.513 18 180*94*6.5 24.143 20a 200*100*7 27.929 20b 200*102*9 31.069 22a 220*110*7.5 33.07 22b 220*112*9.5 38.105

钢结构的-稳定性验算

第七章 稳定性验算 整体稳定问题的实质:由稳定状态到不能保持整体的不稳定状态;有一个很小的干扰力,结构的变形即迅速增大,结构中出现很大的偏心力,产生很大的弯矩,截面应力增加很多,最终使结构丧失承载能力。 注意:截面中存在压应力,就有稳定问题存在!如:轴心受压构件(全截面压应力)、梁(部分压应力)、偏心受压构件(部分压应力)。 局部稳定问题的实质:组成截面的板件尺寸很大,厚度又相对很薄,可能在构件发生整体失稳前,各自先发生屈曲,即板件偏离原来的平衡位置发生波状鼓曲,部分板件因局部屈曲退出受力,使其他板件受力增加,截面可能变为不对称,导致构件较早地丧失承载力。 注意:热轧型钢不必验算局部稳定! 第一节 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 一、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 注意:轴心受拉构件不用计算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 轴心受压构件往往发生整体失稳现象,而且是突然地发生,危害较大。构件由直杆的稳定状态到不能保持整体的不稳定状态;有一个很小的干扰力,结构的弯曲变形即迅速增大,结构中出现很大的偏心力,产生很大的弯矩,截面应力增加很多,最终使结构丧失承载能力。这种现象就叫做构件的弯曲失稳或弯曲屈曲。不同的截面形式,会发生不同的屈曲形式:工字形、箱形可能发生弯曲屈曲,十字形可能发生扭转屈曲;单轴对称的截面如T 形、Π形、角钢可能发生弯曲扭转屈曲;工程上认为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厚,主要发生弯曲屈曲。 弹性理想轴心受压构件两端铰接的临界力叫做欧拉临界力: 2222//λππEA l EI N cr == (7-1) 推导如下:临界状态下:微弯时截面C 处的内外力矩平衡方程为: /22=+Ny dz y EId (7-2) 令EI N k /2 =,则: 0/222=+y k dz y d (7-3) 解得: kz B kz A y cos sin += (7-4) 边界条件为:z=0和l 处y=0; 则B=0,Asinkl=0,微弯时πn kl kl A ==∴≠,0sin 0 最小临界力时取n=1,l k /π=, 故 2 2 2 2 //λππEA l EI N cr == (7-5) 其它支承情况时欧拉临界力为: 2 222/)/(λπμπEA l EI N cr == (7-6) 欧拉临界应力为: 22/λπσE cr = (7-7)

简支钢梁计算书

简支钢梁计算书

单跨钢梁计算书 一. 设计资料 示意图如下: 恒载下的荷载示意图如下: 活载下的荷载示意图如下:

长度:12600mm,截面: H-500*200*10*16-Q235 左端支座为:竖向铰接;右端支座为:竖向铰接; ------------------------------------------------------------------------------------------ 荷载序号 荷载 1 工况D-整体Z轴-均布q:-6kN/m 2 工况L-整体Z轴-均布q:-2kN/m ------------------------------------------------------------------------------------------ 计算时叠加自重; 采用《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进行验算; 2轴的挠度限值为:L/400; 3轴的挠度限值为:L/400;

2轴的刚度限值为:200; 3轴的刚度限值为:200; 强度计算净截面系数: 0.98 绕2轴的计算长度为:5000mm; 绕3轴的计算长度为:12600mm; 采用楼面梁标准组合验算挠度; 是否进行抗震设计: 否 腹板屈曲后强度: 不考虑 加劲肋设置间距: 0 - 不设置 二. 验算结果一览 验算项验算工况结果限值是否通过 受弯强度 1.35D+0.98L 118.724 215 通过 2轴受剪强度 1.35D+0.98L 16.5207 125 通过 整稳 1.35D+0.98L 152.776 215 通过 翼缘宽厚比 1.2D+1.4L 5.125 13 通过 腹板高厚比 1.2D+1.4L 44.2 80 通过 2轴挠度D+L 31.0741 31.5 通过

工字钢弯矩计算方法

工字钢计算受力分析方法 基本要求 悬挑式钢平台是施工临时结构。主要承受施工过程中垂直和水平荷载,也是传递施工中周转材料,钢平台必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失稳、倒塌,并不能超过结构的容许强度、变形、倾斜、摇晃或扭曲现象,以确保安全。 二、受荷情况 采用工字钢与槽钢电焊连接是主要受力件,钢板与钢丝绳上部连接,保证钢平台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并具在抵抗垂直作用能力,固定墙体物体,能承受风荷载。 三、构造与搭设要求 1. 钢平台用工字钢作主梁,槽钢作次梁,槽钢间距为800 [40,主梁要用工字负140×80×5.5,钢丝绳ф14。 2. 钢平台搁支点与上部拉结点设置在砼剪力墙上,搁支点放置在剪力墙离地面高3cm左右预留洞,上部拉结点放置在剪力墙穿螺杆预埋的管子内。 3. 钢平台的地板用3mm厚钢板,全部用电焊连接,每个侧面栏杆用ф32焊管。 4. 钢丝绳前后两道,后一道作预防作用,每根钢丝绳用3只钢丝夹具夹牢,用花篮螺栓固定,上部拉结点用两套卸甲连接,再用钢丝绳镶饼连接。

5. 所有钢平台接触点全部用电焊连接,焊点符合规范要求。 四、钢平台验算 1. 钢平台结构布置见后附图。钢平台宽 2.1米,水平杆采用14#变通热轧工字钢,拉杆采用(每边2ф14(6*61)型钢丝绳) 注:14#工字钢 h=140mm b=80mm d=5.5mm Ix=712cm4 Wx=102cm3 Sx=59.3cm3(查表) 2. 计算钢平台的承载力 1) 工字钢抗弯强度计算 Mmax= Wx[б]=102×103×215=21.93kN?m 2) 工字钢抗剪强度计算 Vmax= Iz d[ъmax]/ Sx=120×5.5×125=82.5 kN V=ql/2≤Vmax q≤24.64 kN/m 3) 工字钢整体稳定性验算 N/A≤[б]Q A=bH-(b-d)h=8×14-(8-0.55) ×11 =30.05cm2 i=(I/A)1/2=(712/30.05)1/2=4.8cm λ=ul/2=(1×6.7×103)/48=139.58 查表得Q=0.349 N≤215×0.349×30×102=225.1 kN 当钢丝绳水平分力Fx=N≤225.1 kN时就满足要求。

简支钢梁计算书

单跨钢梁计算书 一. 设计资料 示意图如下: 恒载下的荷载示意图如下: 活载下的荷载示意图如下: 长度:12600mm,截面:H-500*200*10*16-Q235

左端支座为:竖向铰接;右端支座为:竖向铰接; ------------------------------------------------------------------------------------------ 荷载序号荷载 1 工况D-整体Z轴-均布q:-6kN/m 2 工况L-整体Z轴-均布q:-2kN/m ------------------------------------------------------------------------------------------ 计算时叠加自重; 采用《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进行验算; 2轴的挠度限值为:L/400; 3轴的挠度限值为:L/400; 2轴的刚度限值为:200; 3轴的刚度限值为:200; 强度计算净截面系数: 0.98 绕2轴的计算长度为:5000mm; 绕3轴的计算长度为:12600mm; 采用楼面梁标准组合验算挠度; 是否进行抗震设计: 否 腹板屈曲后强度: 不考虑 加劲肋设置间距: 0 - 不设置 二. 验算结果一览 验算项验算工况结果限值是否通过 受弯强度 1.35D+0.98L 118.724 215 通过2轴受剪强度 1.35D+0.98L 16.5207 125 通过整稳 1.35D+0.98L 152.776 215 通过翼缘宽厚比 1.2D+1.4L 5.125 13 通过 腹板高厚比 1.2D+1.4L 44.2 80 通过2轴挠度D+L 31.0741 31.5 通过 2轴长细比- 114.679 200 通过 3轴长细比- 62.469 200 通过 三. 受弯强度验算 最不利工况为:1.35D+0.98L 最不利截面位于第1个分段离开首端6300mm处 绕3轴弯矩:M3= 223.248kN·m 计算γ: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γ2=1.2 γ3=1.05 验算强度: 考虑净截面折减: W nx=1790.852cm3 W ny=209.524cm3 A n=110.005cm2 σ1=σ2=223.248/1790.852/1.05×103=118.724N/mm2 σ3=σ4==-(223.248)/1790.852/1.05×103=-118.724N/mm2 118.724≤215,合格!

工字钢计算

钢材知识(十四)-工字钢抗弯强度计算方法 作者:475762317提交日期:2009-5-29 13:50:00 钢材知识(十四)-工字钢抗弯强度计算方法 钢材知识/jimmy 工字钢抗弯强度计算方法 一、梁的静力计算概况 1、单跨梁形式:简支梁 2、荷载受力形式:简支梁中间受集中载荷 3、计算模型基本参数:长 L =6 M 4、集中力:标准值Pk=Pg+Pq =40+40=80 KN 设计值Pd=Pg*γG+Pq*γQ =40*1.2+40*1.4=104 KN 二、选择受荷截面 1、截面类型:工字钢:I40c 2、截面特性: Ix= 23850cm4 Wx= 1190cm3 Sx= 711.2cm3 G= 80.1kg/m 翼缘厚度 tf= 16.5mm 腹板厚度 tw= 14.5mm 三、相关参数 1、材质:Q235 2、x轴塑性发展系数γx:1.05 3、梁的挠度控制[v]:L/250 四、内力计算结果 1、支座反力 RA = RB =52 KN 2、支座反力 RB = Pd / 2 =52 KN 3、最大弯矩 Mmax = Pd * L / 4 =156 KN.M 五、强度及刚度验算结果 1、弯曲正应力σmax = Mmax / (γx * Wx)=124.85 N/mm2 2、A处剪应力τ A = RA * Sx / (Ix * tw)=10.69 N/mm2 3、B处剪应力τ B = RB * Sx / (Ix * tw)=10.69 N/mm2 4、最大挠度 fmax = Pk * L ^ 3 / 48 * 1 / ( E * I )=7.33 mm 5、相对挠度 v = fmax / L =1/ 818.8 弯曲正应力σmax= 124.85 N/mm2 < 抗弯设计值 f : 205 N/mm2 ok! 支座最大剪应力τmax= 10.69 N/mm2 < 抗剪设计值 fv : 125 N/mm2 ok! 跨中挠度相对值 v=L/ 818.8 < 挠度控制值[v]:L/ 250 ok! 验算通过!

钢板计算公式

钢板计算公式 扁铁/圆钢/钢管/铁板计算每米公斤的计算公式 钢的密度为:7.85g/cm3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 )。其基本公式为: W(重量,kg )=F(断面积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 断面积F=a*£其中a代表—-边宽£代表—厚度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名称(单位) 计算公式 符号意义 计算举例 圆钢盘条(kg/m) W= 0.006165 ×d×d d = 直径mm 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 螺纹钢(kg/m) W= 0.00617 ×d×d d= 断面直径mm 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0.00617 ×12 2=0.89kg 方钢(kg/m) W= 0.00785 ×a ×a a= 边宽mm 边宽20 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202=3.14kg 扁钢 (kg/m) W= 0.00785 ×b ×d b= 边宽mm d= 厚mm 边宽40 mm ,厚5mm 的扁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40 ×5= 1.57kg 六角钢 (kg/m) W= 0.006798 ×s×s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50 mm 的六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798 ×502=17kg 八角钢 (kg/m) W= 0.0065 ×s ×s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80 mm 的八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5 ×802=41.62kg 等边角钢 (kg/m) = 0.00785 ×[d (2b – d )+0.215 (R2 – 2r 2 )] b= 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20 mm ×4mm 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4mm ×20 mm 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2 ×20 – 4 )+0.215 ×(3.52 – 2 ×1.2 2 )]=1.15kg 不等边角钢 (kg/m) W= 0.00785 ×[d (B+b – d )+0.215 (R2 – 2 r 2 )] B= 长边宽 b= 短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30 mm ×20mm ×4mm 不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30 ×20 ×4 不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30+20 – 4 )+0.215 ×(3.52 – 2 ×1.2 2 )]=1.46kg 槽钢 (kg/m) W=0.00785 ×[hd+2t (b – d )+0.349 (R2 – r 2 )] h= 高 b= 腿长 d= 腰厚 t= 平均腿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80 mm ×43mm ×5mm 的槽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该槽钢t 为8 ,R 为8 ,r 为4 ,则每m 重量=0.00785 ×[80 ×5+2 ×8 ×(43 – 5 )+0.349 ×(82–4 2 )]=8.04kg 工字钢(kg/m) W= 0.00785 ×[hd+2t (b – d )+0.615 (R2 – r 2 )] h= 高 b= 腿长 d= 腰厚 t= 平均腿厚 R= 内弧半径

钢梁1计算书

------------------------------- | 梁构件设计 | | | | 构件:GL1 | | 日期:2014/07/22 | | 时间:08:22:45 | ------------------------------- ----- 设计信息 ----- 钢材等级:235 梁跨度(m):8.000 梁截面:箱形截面: B*H*T1*T2=250*250*16*14 梁平面外计算长度:8.000 强度计算净截面系数:1.000 截面塑性发展:考虑 构件所属结构类别:多层钢框架(<=12层) 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 设计内力是否地震作用组合:是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0.75 梁上荷载作用方式:均布荷载 梁上荷载作用位置:上翼缘 设计内力: 绕X轴弯矩设计值 Mx (kN.m):100.000 绕Y轴弯矩设计值 My (kN.m):150.000 剪力设计值 V (kN):80.000 ----- 设计依据 -----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 梁构件设计 ----- 1、截面特性计算 A =1.4104e-002; Xc =1.2500e-001; Yc =1.2500e-001; Ix =1.2676e-004; Iy =1.3386e-004; ix =9.4802e-002; iy =9.7420e-002; W1x=1.0141e-003; W2x=1.0141e-003;

W1y=1.0709e-003; W2y=1.0709e-003; 2、梁构件强度验算结果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γx=1.050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γy=1.050 梁构件强度计算最大应力(N/mm2): 170.491 < f=215.000 梁构件强度验算满足。 3、梁构件整体稳定验算结果 平面外计算长度(m):8.000 平面外长细比λy:82 受弯整体稳定系数φb:1.000 梁构件整体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 174.013 < f=215.000 梁构件整体稳定验算满足。 4、梁构件抗剪验算结果 计算点(形心点)以上对中和轴面积矩(m3):Sx =3.0507e-004 梁构件计算最大剪应力(N/mm2): 9.025 < fv=125.000 梁构件抗剪验算满足。 5、梁构件折算应力验算结果 计算点(翼缘与腹板交点)以上对中和轴面积矩(m3):Sx2 =2.0650e-004 梁构件计算最大折算应力(N/mm2): 66.523 < 1.1f=236.500 梁构件折算应力验算满足。 6、局部稳定验算 翼缘宽厚比 B/T=15.57 < 钢结构规范GB50017容许宽厚比 [B/T] =40.0 翼缘宽厚比 B/T=15.57 < 抗震规范GB50011容许宽厚比 [B/T] =36.0 腹板计算高厚比 H0/Tw=13.88 < 钢结构规范GB50017容许高厚比[H0/Tw]=80.0 腹板计算高厚比 H0/Tw=13.88 < 抗震规范GB50011容许高厚比[H0/Tw]=85.0 ****** 梁构件验算满足。****** ====== 计算结束 ======

钢结构的稳定性验算

第七章 稳定性验算 整体稳定问题的实质:由稳定状态到不能保持整体的不稳定状态;有一个很小的干扰力,结构的变形即迅速增大,结构中出现很大的偏心力,产生很大的弯矩,截面应力增加很多,最终使结构丧失承载能力。 注意:截面中存在压应力,就有稳定问题存在!如:轴心受压构件(全截面压应力)、梁(部分压应力)、偏心受压构件(部分压应力)。 局部稳定问题的实质:组成截面的板件尺寸很大,厚度又相对很薄,可能在构件发生整体失稳前,各自先发生屈曲,即板件偏离原来的平衡位置发生波状鼓曲,部分板件因局部屈曲退出受力,使其他板件受力增加,截面可能变为不对称,导致构件较早地丧失承载力。 注意:热轧型钢不必验算局部稳定! 第一节 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 一、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 注意:轴心受拉构件不用计算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 轴心受压构件往往发生整体失稳现象,而且是突然地发生,危害较大。构件由直杆的稳定状态到不能保持整体的不稳定状态;有一个很小的干扰力,结构的弯曲变形即迅速增大,结构中出现很大的偏心力,产生很大的弯矩,截面应力增加很多,最终使结构丧失承载能力。这种现象就叫做构件的弯曲失稳或弯曲屈曲。不同的截面形式,会发生不同的屈曲形式:工字形、箱形可能发生弯曲屈曲,十字形可能发生扭转屈曲;单轴对称的截面如T 形、Π形、角钢可能发生弯曲扭转屈曲;工程上认为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厚,主要发生弯曲屈曲。 弹性理想轴心受压构件两端铰接的临界力叫做欧拉临界力: 2222//λππEA l EI N cr == (7-1) 推导如下:临界状态下:微弯时截面C 处的内外力矩平衡方程为: /22=+Ny dz y EId (7-2) 令EI N k /2 =,则: 0/222=+y k dz y d (7-3) 解得: kz B kz A y cos sin += (7-4) 边界条件为:z=0和l 处y=0; 则B=0,Asinkl=0,微弯时πn kl kl A ==∴≠,0sin 0 最小临界力时取n=1,l k /π=, 故 2 2 2 2 //λππEA l EI N cr == (7-5) 其它支承情况时欧拉临界力为: 2 222/)/(λπμπEA l EI N cr == (7-6) 欧拉临界应力为: 22/λπσE cr = (7-7) 实际上轴心受压杆件存在着各种缺陷:残余应力、初始弯曲、初始偏心等。此时的极限承载力N u , y u Af N /=?叫整体稳定系数。

钢梁稳定性计算步骤

钢梁整体稳定性验算步骤 1.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4. 2.1条,判断是否可不计算梁的整体稳定性。 2. 如需要计算 2.1 等截面焊接工字形和轧制H 型钢简支梁 b 1 b 1 t 1 t 1 h x x y y b 1b 2t 2x x y y h t 1y (a)双轴对称焊接工字形截面 (b)加强受压翼缘的单轴对称焊接工字形截面 b 1 b 2t 1 x y y (c)加强受拉翼缘的单轴对称焊接工字形截面 t 2 x h b 1b 1t 1 h x x y y (d)轧制H 型钢截面 t 1 1)根据表B.1注1,求ξ。

l1——H型钢或等截面工字形简支梁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对跨中无侧向支承点的梁,l1为其跨度;对跨中有侧向支撑点的梁,l1为受压翼缘侧向支承点间的距离(梁的支座处视为有侧身支承)。 b1——截面宽度。 2)根据表B.1,求βb。 3)根据公式B.1-1注,求I1和I2,求αb。如果αb>0.8,根据表B.1注6,调整βb。 4)根据公式B.1-1注,计算ηb。 5)根据公式B.1-1,计算φb。 6)如果φb>0.6,根据公式B.1-2,采用φ’b代替φb。 7)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2.2 轧制普通工字钢简支梁 1)根据表B.2选取φb。 2)如果φb>0.6,根据公式B.1-2,采用φ’b代替φb。 3)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2.3 轧制槽钢简支梁 1)根据公式B.3,计算φb。 2)如果φb>0.6,根据公式B.1-2,采用φ’b代替φb。 3)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2.4 双轴对称工字形等截面(含H型钢)悬臂梁 1)根据表B.1注1,求ξ。 l1——悬臂梁的悬伸长度。 b1——截面宽度。 2)根据表B.4,求βb。 3)根据公式B.1-1,计算φb。 4)如果φb>0.6,根据公式B.1-2,采用φ’b代替φb。 5)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2.5 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的近似计算(均匀弯曲,) 2.5.1 工字形截面(含H型钢)双轴对称 1)根据公式B.5-1,计算φb,当φb>0.6时,不必根据公式B.1-2,采用φ’b 代替φb,当φb>1.0,取φb=1.0。 2)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2.5.2 工字形截面(含H型钢)单轴对称 1)根据公式B.5-2,计算φb,当φb>0.6时,不必根据公式B.1-2,采用φ’b 代替φb,当φb>1.0,取φb=1.0。 2)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工字钢计算

工字钢弯矩、剪力计算 30m跨径的盖梁: 两桥墩之间的跨径,混凝土为C30。 混凝土体积V:质量密度:2500kg/m3质量:94625kg 则重量:946250N 钢筋质量:[+ (f32)+ 183+(f12)+(f14)]=6064kg,则重量60640N 模板:3000kg 即30000N 安全系数: 施工人员:4人×80kg/ =320kg 人 冲击荷载和相应系数: 在改良的浇筑过程中主要的冲击荷载是每次浇筑的混凝土荷载和人群活荷载,单次浇筑的混凝土体积约1m3,即相应的质量为2500kg ,人320kg,冲击系数为。 荷载作用组合: 在整个盖梁的现浇过程中,以最后一次的浇筑产生的作用力最大,原有混凝土体积为-1= m3,冲击荷载最不利位置在跨中,当作集中力处理、计算。 均布荷载q=(×2500×10+60640+30000)÷÷2=m 冲击荷载P=(320×10+2500×10)×÷2=20445N 受力图示 计算后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图1. 剪力图

图2. 弯矩图 跨中:M 中=·m 支座1:M 1= kN ·m F S1左= kN F S1右= kN 支座2:M 2= kN ·m F S2左= kN F S2右= kN 截面抗剪、抗弯计算:(在计算时用d 代替b 计算,一般b>d ) [][]σσττ≤==≤?=?=*Z Z Z z S Z z S W M I y M I S d F bI S F max max max *:正应力:剪应力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工字钢的材料为Q235,屈服强度为235MPa ,容许强度为[]MPa 1575.1235=÷=σ,容许剪应力:[][]MPa 1107.01577.0=?=?=στ 反算截面抗弯截面系数:[] 363 max 944101571016.148cm M W Z =??==σ 查工字钢参数表,可以假定为40a 工字钢: MPa MPa MPa MPa 15713610 10901016.14811055.46101.3410105.01068.1666323≤=??=≤=???=--στ 工字钢主要剪力分布在腹板上,可假设剪力整个腹板承受,对上述40a 工字钢进行剪应力力复核。 MPa A F S 254.43105.103671068.1666 3 =???==-τ 上述可以表明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为保证施工的安全,以防止有未考虑到的荷载作用在施工过程和实际工字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