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转换专题复习一(图表类)

图文转换专题复习一(图表类)
图文转换专题复习一(图表类)

沉沦中的涅盘

——公开课教后感

公开课对我来说是一种“折磨”,更是一种历练。

一、准备

在得知学校要对外开公开课时,我就抱定了一种想法,高三语文组高手如云,公开课这种“美差”绝对与我无缘——让我开课这种几率可真是比火星撞地球还要小。可偏偏事与愿违,开课的任务竟然就落到了我头上。

开课通知我在开课前两星期就知道了,可这两星期的时间带给我的不是充分准备,而是无尽的折磨。所谓战线拉得越长就越有可能败阵,一想到开课我就连觉也睡不好。然而,内心深处却有一个声音在提醒着我,对外公开课绝非儿戏,上得不好,丢掉的不仅是自己的尊严,还有高三语文组乃至整个学校的荣誉,我必须得好好准备。

准备开课内容时恰逢会考停课,我每天所做的事除了看班,就是上网查资料。由于高三都是专题复习,我又是第一年上高三,一直不敢确定开哪个课题比较合适,所以在确定课题上我就浪费了三四天时间。后来经过组里几位资深老教师的帮忙,我们最终确定了一个新课题——图文转换。

老实说图文转换题我听都没听过,更何谈要将他开成一堂对外公开课呢。我感觉一切都太难了。可开课前朱老师已在会上说过定要有独立意识不可依赖他人,所以这事再难也没退路了:没办法,也得想出办法;没条件也得创造条件。于是,我只好苦巴着查找资料。

二、试上

几乎搜遍了所有的跟图文转换有关的信息,我头脑中还是不知道该如何组织起这些材料。我是硬逼着自己熬了一夜,才算有了个讲课思路的雏形。试上,我当然要请上组内老师还有师父,可没想到朱老师也来听课了。说实话,课实在是上得没底气,既没体现趣味性,又没体现创新性,只等着听课人指点迷津。结果先前的讲课思路几乎完全被推翻,接下来的两天就是要将思路重新理出来。小芬老师和晓岚老师都给了我很多不错的意见,但具体的操作还得靠自己。我心里很着急,不知道自己能把课弄成什么样子。可我越急就越没头绪……

三、开课

终于开课了,只有两位校外老师来听课。我们组里的其他四位老师也都来了,我既感激又心虚。感激的是他们都来为我助阵,心虚的是我真的没底,我怕我会上得很差,丢大家的脸。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结束那堂课的。上玩之后,

我就冲出了教室,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找个地洞钻了最好。但我还是硬着头皮进了办公室,我趴桌上就哭了。组里的老师都还以为我是因为来的人太少了而哭。其实不是的,我觉得自己比想象中上得差多了,我觉得实在是愧对学生,愧对大家。可组里老师都说上得可以的,高三课没什么花哨的,就该这样实打实地上。他们这么一说,我更是惭愧了,我知道自己上得很差,他们都在安慰我呢……

四、评课

上完课,我一直都耿耿于怀,晓岚老师正好没课,就在旁边帮我开导了一节课。后来要评课,我都不愿去,最后还是晓岚老师鼓励我并陪我一起去的。当时我就特希望听我课的老师已经走了,这样就不用评我课了。可出乎我意料的是两个老师都在,没办法今天是注定要挨批了。更出乎我意料的事还在后头,两位老师都觉得我讲课前的准备做得很充分,讲课切入点也较好,解题思路较有针对性……啊?听起来似乎都是优点呢。晓岚老师也笑着对我说:“你看其他几位开课老师都被提了许多不足。还有的老师,人家都去听她课了,但是都没评她的课,说明你真上得不错,我们真的没有安慰你……”

说实话我到现在还是不相信自己把课上象了,我只能说自己的确是花了不少工夫,也非常在乎这次开课。也许太在乎了,反而让自己的压力太大,甚至有些喘不过气来。当然在这次痛苦的历程中,我也的确收获了很多。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准备高三专题复习;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我也可以成为高三语文组高考复习计划的真正参与者;我甚至暗暗地对自己说,以后要将其他题型也好好研究一下,争取更快的成长。

公开课让我痛苦,也让我在痛苦中获得重生。感谢公开课。

《图文转换之图表题》教案设计一、学习目

《图文转换之图表题》教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1)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教材分析 图文转换题,就是把图片、徽标等所蕴含的内容转换成文字。表面来看只是单纯的“看图说话”,实际上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综合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其特点是:综合性强,紧扣时代脉搏。 3.中招考点 纵观河南历届中招语文试题,考查的题型主要有:直接概括图表内容或图表反映的信息,如:2009河南第5(1)题;介绍画面内容,表述含义,谈谈对图画的构思等的理解,或谈谈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或感悟,如:2008河南第6题、2011河南第7(2)题、2012河南第7题、2013河南第6(2)题、2014河南第6(2)、2015河南第6题。 4.学情分析 此类试题更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挥,对学生来说不易把握,是中考复习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中考试题,学生能说出图文转换题的四种类型。 2.通过探究中考试题,学生能说出图表转换类型的解题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一,设计一个活动,学生通过看幻灯片,能说出的图文转换题的四种类型。 2、针对目标二,设计四个活动,学生通过分析例题,能总结出各图表类的答题方法。

。 目标二:通过回答问题,学生能总结出漫画题的答题方北京国庆阅兵资料: 时间1949年1984年1999年2009年 变化步 兵、骑兵 为主,技 术兵仅占 3%,海军 只有两个 排面,空 军只有17 架飞机, 甚至还有 骡马炮兵 通过天安 门广场。 现代化 武器反坦克 导弹、火箭 炮等已经是 国产,受阅 部队中首现 中国战略导 弹方队。 陆军航 空兵、海军 陆战队、武 警特警、预 备役等兵种 首现受阅部 队,武器 95%为国产 新装备。 参阅要 素将更加齐 全,装备类 型将更加多 样。兵种专 业将更加全 面,还将展 示新型武器 装备。 二、【河南2011】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9分) 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 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类的即时言论,人们 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 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 方便。 材料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 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 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 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 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 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 主要特点的词语。(4分)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 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3分) 三、【河南2012】7.3月22日昌“世界水日”,学校要办节水宣传画 展。请你从下面两幅画中任选一幅,结合画面内容,从寓意、构思等 角度写一段推荐语。(60个字左右)(5分) 识。

2019年中考语文考点过关清查_图文转换“图表题”(有答案)

中考语文考点过关清查——图文转换“图表题” 班级完成情况 【清查容】考点知识——图文转换“图表题” 【解题密码】 图文转换综合考察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和语言的概括能力。 图表题一般是给出一幅图表,要求考生能根据图表中的有关信息,对题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图表题常见类型: (1)直接概括图表中的容; (2)说说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 (3)与图表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等。 图表题解题的方法: 1.三看:看标题看数据看注释。 ①看标题:清楚说明对象。(表头) ②看数据:重视数据变化。我们要重视图表中的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出观点的源头。 ③看注释:注意图表细节。细节不可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面的“注”等。 2.两比:主要是横比和纵比。 主要是从横向、纵向比较,复杂的表格还有斜向比较等。 3.一抓:抓特点。 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空、先后逻辑顺序等。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遗漏信息。 4.组织答案: (1)表述对象一般为图表名称的关键词。

(2)文字转换题概括时不得遗漏信息。 (3)作结论时针对性要强。 (4)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增长(加)了”“增 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近一半(50%左右)”“大部分(比例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词语的选用。 最后要检查答案: (1)信息是否多余或遗漏缺失。(2)信息推断是否错误。(3)答案是否存在语病。 【典型题例】 典例1.表格阅读概括题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多项选择)

2020最全高考语文漫画类图表类徽标类图文转换8种形式归纳

2020最全高考语文漫画类图表类徽标类图文转换8种形式归纳 图文转换成为高考的一种热门题型,这需要引起考生的注意。一起来看图文转换三大类型(漫画类、图表类、徽标类)的题目怎么破! ·漫画类·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给漫画拟出标题。要求: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做标题。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不超过30字。 易误分析 解答此类试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1.描述画面时观察不准,从而不能准确地概括漫画有关内容等。如本题中,未注意从屏幕中探出头来的人、“e”形的鱼钩以及写有“优惠”字眼的诱饵等,从而不能从“e”(网购)、“优惠”等角度切入给漫画拟出标题。 2.概括寓意、说明启示时就事论事,不能上升到道德、哲理、人性等层面阐述事理。如本题中,其寓意是网购中的“优惠”多有欺诈性等。 参考答案 (1)钓或欺骗何时休或警惕网购中的“优惠”欺诈 (2)网购要谨慎,细心防范在各种“优惠”条件下店家的欺诈行为。

技法点拨 1.读画面,把握画面要素。 漫画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因此应当先对漫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并提取关键信息,如主要人、物的特征,画中人物的言行等。 2.巧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将画面信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挖掘漫画隐含的信息,比如讽刺对象是什么等,再结合漫画整体,进一步提炼画面的寓意。 3.抓关键,客观描述画面。 描述画面,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描述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人或物,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一般有以下几种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主后次等。 ·图表类· 典型例题 (14新课标全国卷Ⅰ)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易误分析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图文转换之图表类复习说课稿

图文转换之图表类 一、教材分析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考语文对考生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的考查也逐渐深入,命题者往往紧扣时代脉搏,注重挖掘现实生活内容,创设特定情境,对考生的创造性能力进行检测。在此大背景下,“图文转换”题型应运而生。 “图文转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中考语文题的新宠。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的数学课已接触过类似的题目,另外,在之前的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做过类似的题目,积累了一定的解题经验。这一次系统的复习,只是更规范答题。 三、教学目标 1. 了解图文转换题的考试方向。 2. 掌握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步骤。 3.根据题干要求把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合,连词成句。 四、重点、难点分析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步骤。 2.根据题干要求把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合,连词成句。 方法:理论讲解和实践练习相结合重实践轻理论 五、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六、教学环节 一、导入 复习中,你见过下面的题型吗?(PPT展示) 二、讲授新课 1、考纲解读

“图文转换”就是根据图表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挖掘隐含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图文转换中的“图”包括: 1.图画 2.图表 2、图文转换(图表类)试题考什么? ①.介绍内容介绍图表相关内容,传递图表的信息 ②.结论推断根据图表内容,概括总结合理的结论 ③.提出建议根据图表,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3、读懂图表——规范答题 怎么解答图表类题? 例题探究1: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方法指导:图表题说到底其实就是材料分析题的变型,我们依旧可以按照“对象+怎么了”的模式进行解读。第一步:找出叙述对象第二步:对对象进行描述(怎么了) 方法1:横读竖读看对象,比多比少抓变化 例题探究2:由图表可得出怎样的结论? 方法指导:找叙述对象时,关注表头标注。在找到叙述对象后,抓描写的主要部分。 方法2:表头标注仔细看,比较分析作归纳 小结:方法:横读竖读看对象,比多比少抓变化表头标注仔细看,比较分析作归纳 思路: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 表头和表脚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 明确:句式要求和字数限制答案的主语 2、仔细分析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如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 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答题。

图文转换题及答案-优秀实用

《图文转换》专题练习 一、考点阐释 图文转换是指把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 图文转换综合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二、基本分类 (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 1、表(格)文(字)转换题; 2、图文转换题; 3、(漫)画文(字)转换。 (二)从表达角度分为:直接表述图表信息和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题两种 三、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 (一)表文转换题 1.对下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语文学习》杂志刊登了1993年至1999年中学“优秀教师名录”,对此分别按出生年代和年龄进行统计,见下表: 由此可见,当前优秀语文教师的群体,以为主, 次之。 这说明:;“论资排辈”评价教师的 优秀与否的做法,已成为历史。 设题方式: 第一问往往是对图表表面内容的概述。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把握重点内容,主要信息。 第二问需要分析图表-导出结论(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蕴含的意义 .....),要懂得利用题目及表格中的词语。 1.阅读下面图表,完成后面题目。 某校学生图书馆阅览室共有十万册图书,再最近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 【直接表述图表信息】题 1.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试根据这个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图文转换练习题答案

图表漫画练习题 1?阅读漫画这里没有水”,对其寓意理解贴切的一项是() A. —切要从实际出发,不要妄下断语。 B. 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中途放弃往往会功亏一篑。 C. 客观实际往往与人的主观判断不一致。 D. 实践出真知,只有反复实践,才能获得成功。 解析从漫画里可以看出,此人三次挖洞都没有见到水,位于中间的一次已经接近了水, 但挖洞的人仍然说这里没有水”,说明做事情有时就差关键的一步,其寓意的核心是讲做事要锲而不舍,不要半途而废。 答案B 2?阅读漫画坏了一锅汤”,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坏了一镐汤 A.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大局意识,不能因为一件事而毁坏整体。 B.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事物都有其局限性。 C. 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认识的角度并不相同。 D. 人言可畏,它可以让好的东西彻底毁坏。 解析需要注意漫画中的文字传闻”,它掉在一锅汤里;并联系漫画的题目坏了一锅汤”,就可以准确做出解读:传闻十分可怕,它可以毁掉美好的东西。 答案D

3 .阅读下面的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 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告诉我们要面对现实。 B. 光是空想是没有用的,必须付诸实践。 C. 不珍惜光阴,只能面对理想空嗟叹。 D. 知足常乐,即使收获得很少,与理想有距离,也应该满足。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漫画中各构图要素之间的关系,一筐愿望和一颗流星实际上构成 了多与少的对比,为什么愿望很多,却只等到一颗流星呢?推究原因,说明人的主观努力不够,只是在空想,没有落实到实践中。 答案B 4 .阅读右面的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 不要为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C. 角度往往比距离更重要。 D.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要辩证看待。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整体理解漫画,漫画中一只苹果放在中间,一个人近距离观察,甚至是贴在苹果上看,伸出手指评价优”另一个人从远处观察,看到了苹果的一侧有 虫子。对于观察者来说,角度往往比距离更重要,要学会对事物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答案C 5 .阅读下面的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图文转换之图表类(2017)

图文转换之图表类(或称表文转换) 【学习目标】 1.了解表文转换的常见题型。 2.掌握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知识储备】 一、概念:所谓表文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换成文字表述。“表”一般包括四种类型:表格、坐标曲线图、柱状饼式图、生产流程图。 二、常见的表文类转换题有以下几种: 1、表格阅读概括题。 此类题将详细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这些数据按规律排列,做题时要认真研读出它的规律,依题目要求用文字准确地把规律表述出来。 2、柱形图表阅读概括题。 此类题目将数据以直观的图形显示出来,用坐标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向阅读者介绍或展示某个情况。答题者需认真弄清题设,搞清关系,然后准确地把握住规律,解决问题。 3、曲线图表阅读概括题。 这类题是将数据用坐标轴加曲线的方式来表示,其实也可以换成柱形图表,答题方法与之相似。 4、饼式图表阅读概括题。 这类题一般用切饼的方法将几个不同部分所占的比例形象地展示给读者,答题时只要用文字表达出这种比例就可以了。 5、结构图表(流程图、框架图)阅读概括题。 此类题采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是要注意箭头方向所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将所示内容表现出来。 三、命题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题型一:写图表结论 2.题型二:围绕图表结论:提建议、析原因、写启示、写宣传语 四、如何阅读图表: 1、三看:看标题看数据看注释。 ①看标题:清楚说明对象。(表头) ②看数据:重视数据变化。我们要重视图表中的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 说明了某个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出观点的源头。 ③看注释:注意图表细节。细节不可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面 的“注”等。 2、两比:主要是横比和纵比。 主要是从横向、纵向比较,复杂的表格还有斜向比较等。 .一抓:抓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