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

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和整理分析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本院2017年9月至2021年8月应用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物4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过胸腔镜辅助的纵隔肿物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恢复平稳,可以达到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效果,并且创伤小,恢复快。
结论:对纵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可确保手术成功,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胸外科;胸腔镜;纵隔肿物切除;围手术期;护理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术是胸外科临床中的一种新型手术治疗方式,技术成熟,安全性较高,可操作性较强。
在临床中,就现有治疗情况来看,该手术创伤小、切口小、比较美观,预后良好,可以治愈病症。
但每种手术都具有一定的风险,不论是患者自身身体因素或者是手术操作的外部影响因素都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而要想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改善预后,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影响,必须要在围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
但由于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护理效果,如何选择制定更为有效的护理方式便是关键。
本研究为研究实施胸腔镜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护理的效果,特对本院48例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9月至2021年8月应用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物48例相关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35.9±21.5)岁。
术前常规行胸壁X线、CT检查、痰细菌检查、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MRI、PET-CT检查。
1.2 方法(1) 术前护理干预:根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术前禁食6 h, 禁水2 h, 无糖尿病患者术前2 h口服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 缩短禁食禁饮时间,减轻术中饥饿感。
(2) 术中护理干预:麻醉前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树立信心,保持放松;注意术中保温措施,以免低体温;加强胸管固定以免晃动脱落;提醒外科医生手术关胸前用0.2%盐酸罗哌卡因进行肋间神经阻滞镇痛预处理。
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术后24小时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研究进展

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术后 24小时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4小时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效果,为后期医护人员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方法:收集我院近三年接诊的实行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若干名,近三年持续展开对接诊患者实施积极的干预护理工作,期间,医护人员必须要重视记录患者的各项指标,尤其是记录术后24小时下床活动人数以及我院外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在对此类患者实施了积极的护理干预后,在术后24小时内科进行下床活动的人数持续增长,各项措施的落实率得到提升,2021年与2019年在护理干预措施的落实率方面相比明显更高,差异相对较大,P<0.05。
而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也明显降低,差异较大,P<0.05。
结论: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我院医护人员越发注重做好对患者的护理工作,注重积极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因而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在手术后24小时内下床活动的患者数量持续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越发降低。
因而在此类患者的护理中必须要重视做好积极的护理干预。
关键词: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早期下床活动;护理普外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主要接诊胆管结石、胆囊结石相关疾病患者。
而针对常见胆管结石、胆囊炎等疾病,普外科通常会通过在腹腔镜下实施手术。
腹腔镜常用于外科手术治疗中,其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较小,具备着较高的安全性,对于推进患者的康复治疗,提升康复速度等均有着重要作用,就腹腔镜技术的优势而言,其能够代替许多传统的开腹手术,缓解医护人员的救治工作开展压力[1]。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腹腔镜手术治疗工作的开展也将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影响,通常若在实施腹腔镜手术时,医护人员未能注重实施细节,未能很重视对各类并发症的防范问题,将对患者的康复造成阻碍。
对此,我院展开了有关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研究工作,详细情况如下所示: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我院2019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接诊的实行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若干名,为确保患者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保障研究工作的稳定开展以及保障最终研究结果对医护人员后期工作具备指导意义,就需要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出调查,发现,其中2019年接诊患者353例,男性176例,女性177例,均龄为(51.43±5.96)岁;2020年全年接诊此类患者377例,男性193例,女性184例。
探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2 . 3 . 2 患者只有 适应 社会 ,心理压 力才会 消 除。与患者 共同制 定活动
计划 ,鼓励患者 参加社会 活动 ,比如 加入 “ 造 口病友”俱乐 部 ,通过 与病友 的相互 关心和 了解 ,获得支持 与帮助 。医务人员可利 用各种信 息 、网络平 台,普 及宣传相 关知识 ,呼吁社会群 体关爱接纳 结肠造 口 患者 ,帮助 患者 重返社会 。
死 的原 因, 比如腹带 过紧 、造 V I 袋开 1 3 : 过小等 。指导患者 每 日手 指扩
张造 口1 ~2 次 ,防止造 1 : 3 狭 窄。 ②减少 结肠液 、粪水对皮 肤的腐蚀刺
激 ,及时 清理 流 出的大便 ,保 持皮肤清 洁干燥 ,可在造 口周围皮肤涂 抹 凡士林 、氧化锌软 膏。 ③饮食 少量多 餐 ,清淡 易消化 ,不宜进食胀 气 、产异 味、粗纤维 食物 ,促进 规律大 便形成 。④指导患者 正确使用 造E l 袋 ,造 口袋的开 口应剪 至合适大小 ,过大 或过小都会 影响使用效 果 ,一 般说 来 ,应 比造 口大 约0 . 3 7 5 c m ] 。 了解 患者 的经 济状 况 ,对 于 难以长 期接受造 1 2 1 袋费用 的家庭 ,医务人员应 充分发挥 科研 创造 能 力 ,应用 医学 小发 明 ,起到 即能达到治疗 、护理 的作用 ,又能为患者 减 轻经 济负担 的作 用 。朱 新青 等p 】 、谭 海燕 等 设计 的改 良人 工肛 门 袋 ,加用一 次性保鲜 袋的方 式 ,即经济 又实惠 ,取 得 良好 效果 。④指 导造1 2 1 灌洗 ,通过灌 洗不仅 能使 排便得 到控制 ,还 可减少造 口袋 的使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作者:谢慧彬丘宇慧黎嘉欣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24期[摘要]目的:分析低溫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围手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对腺样体肥大患儿的效果。
方法:将80例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
参照组围手术期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用优质护理,对比相关情况、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相关情况好于参照组;观察组并发症较少,参照组明显较多;观察组为护理满意度较高的组别,参照组略低,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
结论:优质护理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围手术期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辅助作用强,能免除患儿较多痛苦,尽量保障相关情况,减少并发症,让护理措施更受认可,推广价值高。
[关键词]优质护理;腺样体肥大;围手术期[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4-0142-02很多儿童都会出现腺样体肥大,常因鼻炎等诱发扁桃体发炎,病症反复等减低患儿呼吸质量。
呼吸质量差对患儿周身供氧会造成影响,部分患儿还容易出现脑轻微缺氧、呼吸急促等现象。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可改变腺样体肥大,围手术期对护理的要求也明显上升。
常规护理无法高质量的保障患儿安全,推动优质护理能解决围手术期多种问题,提高患儿在围手术期中的依从性,家属更理解护理事项,配合度变高[1]。
优质护理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保障术前到术后的良好性,让患儿尽快恢复,机体更健康,详见下述。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用2019年~2020年院内收治的80例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
参照组有27例男患儿和13例女患儿,年龄均值为(4.59±2.31)岁,包括9例听力下降、8例渗出性中耳炎导致的耳鸣、11例鼻窦炎、7例鼻炎、5例腺样体面容;观察组有29例男患儿和11例女患儿,年龄均值为(4.78±2.34)岁,包括6例听力下降、5例渗出性中耳炎导致的耳鸣、14例鼻窦炎、12例鼻炎、3例腺样体面容。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围手术期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围手术期护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逐渐向微创、精准、快速康复的方向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和围手术期护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指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为目的。
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术前评估与教育:在患者术前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其身体状况、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手术及康复过程的认知。
术中优化:采用微创、镇痛等技术,减少手术创伤、应激反应和并发症;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输液量,减轻患者负担。
术后康复: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早期活动、营养支持、疼痛管理等,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案例:某医院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成功救治了一名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
在围手术期,医生采用微创技术,减轻手术创伤;同时,给予患者全面的心理支持,帮助其克服恐惧、焦虑等情绪。
最终,患者在短时间内康复出院。
围手术期护理是指在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中,根据手术及康复需要,提供的一系列护理措施。
其关键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术前护理:协助医生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病史、家族史等信息;开展健康教育,介绍手术及康复过程;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禁食、禁水等。
术中护理:协助医生完成手术,确保患者安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异常情况。
术后护理: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注意观察伤口情况,预防感染;加强疼痛管理,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协助患者进行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及组织修复。
心理护理:围手术期患者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倾听患者诉求,帮助其克服恐惧、焦虑等情绪。
案例:某医院一名需要在全麻下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受益良多。
术前,护理人员进行了全面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对手术及康复过程有了充分的了解;术中,他们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护理人员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疼痛管理、早期活动等。
ERAS理念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黄甜黄师菊王巧瑞陈美红杨叶

ERAS理念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黄甜黄师菊王巧瑞陈美红杨叶香*发布时间:2023-05-17T05:01:19.227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8期作者:黄甜黄师菊王巧瑞陈美红杨叶香* [导读] 目的:探究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广州 510630摘要:目的:探究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护理)与实验组(n=30,ERAS理念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1d、3d、5d疼痛度(V 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ERAS理念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护理效果显著,能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感,加快患者康复,护理模式值得借鉴。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ERAS理念;临床护理路径;围术期护理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的终极有效手段。
虽然手术效果良好,但作为创伤性手术患者易出现各种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较多[1]。
为改善术后康复效果、尽快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本次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ERAS理念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30例/组。
对照组男女比例12:18,年龄26-91岁,平均(66.91±24.58)岁;实验组男女比例12:18,年龄27-95岁,平均(64.72±26.54)岁。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普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在ERAS 的推动下,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这一新的护理 降低患者住院费用;④减少心肺疾病等术后并发症;
模式已在普外科临床护理中逐步推广,并越来越受到 ⑤加强肌肉运动能力;⑥增加肠内营养摄入[1]。尽
更多护理专家的关注。ERAS 体现在围术期的各个 管ERAS 很早就被国外学者提出并实施,但其在我国
环节,包括院前、术前、术中、术后及出院后等整个过 起步较晚,2007 年,黎介寿院士率先引入此概念并加
者及实践者是丹麦外科医生Kehlet,他早在1997 年 样的健康教育形式,包括多媒体视频播放、情景式健
就提出了此概念,并在腹部手术中积极探索其临床可 康教育以及一对一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等,责任护士对
行性和优越性,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最初Kehlet 医生 手术过程进行情景模拟,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知
将该理念应用于结肠癌手术中,结果发现其术后感染 识,包括手术、麻醉方法,术后不适及应对方法,尤其
程。内容围绕对患者ERAS 健康教育、营养管理、术 以应用,2008 年江志伟教授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后早期功能锻炼、尽早拔除引流管、疼痛管理、静脉血 发表了《加速康复外科用于直肠癌前切除病人价值
栓(VTE)预防、术中及术后早期保温、液体管理等进 探讨》的文章,2008 年朱桂玲等在《中华护理杂志》上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腹部手术;围术期护理;普外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R473. 6
A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 - 7256. 2019. 04. 001
1006 - 7256 2019 04 - 0001 - 04
行,我院普外科在探索和开展ERAS 护理中取得一定 发表了国内护理领域最早的一篇文章。之后十余年
优质护理在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组( 6 o例 ) 和观察组 ( 6 0例 ) , 对照组 实施青 光眼 围手术期常规护理 ; 观 察组 实施优质护理 , 从 患者住 院期 间, 固定的 责任 护士对每位
患 者提 供 全 程 、 高效、 优 质 的护 理 服 务 。观 察 2组 患 者 的 住 院 天 数 及 对 护 理 工 作 满 意 度 。结 果
了解病情 , 测量并记 录生命体征 。手术前 了解患者 的心理状 态 ,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 , 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 手术的方法及 意义 , 以及早期手术 的必要性 。消除患者 的紧张 、 焦虑和恐惧心
护理难度 , 优 质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 了 比传统护理模式更 高效 、
优质的护理服务模式 , 使患者获得最佳 的护理服务 , 顺 利进 行手 术及术后康复奠定 了 良好的基础 。
比性 。
我护理知识和技能 。由于青光 眼患者视力 下降 , 活动不方便 , 病
房 内的常用物 品要 固定摆放 , 活动空间不 留障碍物 , 避免跌倒 。 给予易消化饮食 , 多进食蔬菜水果 。 1 . 2 . 2 术 中病情观察 手术 当天责 任护 士 7: 3 0进 入病 房 详 细询 问前 晚 的睡 眠 情况 及术 晨 的大 小便 情况 , 测量 生命 特征 。再 次 向患 者解 释
( P < O . 0 5 ) , 对疾病知识 的掌握及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高于对照组 ( P < O . 0 5 ) 。结论 天数 , 提 高患者对疾病知 识的掌握 及对护理 工作 满意度。
优 质护理服 务 可以减 少青 光眼 患者的住 院
关键词 : 优质护理 ; 老年人 ; 青光眼 ; 围手 术期 ; 护理
止痛 药 。 1 . 2 . 3 术 后 护 理 及 健 康 指 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外科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普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普外手术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和优质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伤口愈合时间(6.8±1.7)d,住院时间为(9.8±1.8)d,这些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在普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外科手术;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术后并发症
我院普外科临床上常见的手术类型,如阑尾炎手术、胆囊、胃肠、甲状腺手术等[1],其中有些手术风险大,操作步骤复杂,创伤大,若护理服务不到位,可能出现大出血、伤口感染等意外事件,严重影响手术效果,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
有研究证实提高护理水平是防止意外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其中优质的护理方法对患者手术的影响较为显著[3]。
本研究对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行普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进行护理研究,以及分析优质护理在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为该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以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普外行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37.53±6.4)岁;阑尾炎患者26例,疝气手术患者18例,胃肠手术患者11例,肝胆手术5例,甲状腺手术20例。
所有患者在研究前均详细了解了本研究的目的、方法、步骤等,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纳入患者40例,经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进行常规的心理疏导、手术器材的准备、病房保持清洁整洁、合理用药指导、术前各项指标的检查、术前相关知识宣教,告知手术注意事项等等。
1.2.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服务,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及时针对患者社会、心理、生理情况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针对性、专业专科的个案护理计划,并按计划认真落实。
其护理情况落实如下:
1.2.2.1术前护理术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
①心理护理:术前,大多数患者都会担心手术的效果,惧怕手术引起的疼痛,从而产生恐惧、紧张情绪,这些不良反应往往会影响手术的效果。
因此,本研究护理人员在术前积
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采取安慰、鼓励的方式,缓解患者情绪,使其能够直面手术,与患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让其治疗依从性提高,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承受手术的疼痛。
②手术器材的准备:先是对患者进行各项身体机能的检查,并及时上报结果,同时了解患者的禁忌情况,如药物过敏史等。
手术前充分备齐各手术药品与仪器用具等。
③术前对手术室环境进行优化,保证充足光线和空气清新,保证手术室的无菌环境,术前做好手术方式,将手术流程和需要配合事项、麻醉方式、手术经验告诉患者家属,并将手术风险告知,解答家属疑问。
1.2.2.2术中护理①护士协助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并保持固定。
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3℃~25℃,湿度在45%~60%;②手术过程中,护士密切配合医生开展手术,并通过语言、握手的方式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③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生情况,立即向医生报告;④尽量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身体暴露,保护其隐私。
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可以帮助其实施局部按摩,让血液保持通畅。
1.2.2.3术后护理①术后在患者清醒的第一时间告诉患者手术情况,让患者有积极的心态进行术后恢复。
②术后转移病房。
手术结束回病房即将患者转移至安静、舒适的病房,并协助其调整好舒适的体位。
③疼痛护理:手术麻醉消失后,患者会有显著的疼痛感,在术后24 h内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疼痛情况等,对疼痛情况进行评估给予适当的疼痛护理,可适当的给予药物缓解不适感。
④引流护理:设置了引流管的患者,除在术前给予详细的健康指导训练外,术后要定时检查引流管折叠、弯曲和堵塞情况,并对引流管进行固定,防止脱落。
护理人员还要注意引流液的颜色、形状、量、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及时上报医生。
⑤创伤护理。
密切监测患者的手术创口恢复情况,定时换药,消毒处理,防止感染。
⑥术后做好基础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
做好压疮预防护理,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及时对患者进行翻身、按摩、擦洗、更换床单和更换药物,防止长期挤压出现压疮。
加强饮食指导,防止便秘,对患者实施腹部按摩,加速肠道蠕动,和患者加强交流,积极鼓励和帮助,让患者积极对抗疾病。
1.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统计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见表2。
3 讨论
外科手术种类较多,且均有创口,发生感染等的并发症可能性大,如何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术后感染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周丽军
[3]、朱丹[4]等人针对外科手术患者围绕围手术期开展优质护理,结果发现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较高,表明优质护理服务对该类患者具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在其他专家经验的基础上,将优质护理用于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引流管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χ2=7.2),并且研究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这是因为优质护理将“患者为中心”作为核心,给予常规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可以让患者从心理、生理上得到舒适、满意感,减少不适程度,提高治疗护理配合度,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康復[5]。
综上所述,针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的降低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童红芹.对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9(13):112-113.
[2]贾曼.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的优质护理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14(04):84-85.
[3]周丽军.对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对降低其术后应激反应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7(14):165-166.
[4]朱丹刘丽影.实施优质护理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养生,2015,16(13):178.
[5]盛才华,苏静.腹外科手术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07(1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