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预处理提取白芷中总香豆素的研究
白芷醇提物的稳定性研究

白芷醇提物的稳定性研究袁园【期刊名称】《绿色科技》【年(卷),期】2017(000)002【摘要】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白芷的有效成分,并使用紫外光谱法,以300 nm为测定波长,研究了白芷有效成分的稳定性.结果发现:白芷随着温度升高,提取物的吸光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60℃时,稳定性最好;光照下不稳定;加入氧化剂后,溶液吸光度增大的幅度较大,不稳定;加入还原剂后,溶液吸光度变小,不稳定;在酸性条件下,物质的吸光度的变化很小,较稳定;在碱性条件下的变化幅度大,不稳定;与Zn2+、Al3+离子共存,与Cu2+、Fe2+离子不能共存.%Ethanol was used to be extraction agent and we used microwave assisted method to extract the effective constituentof angelica ing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and the measuring wavelength of 300 nm,westudiedthe stability of the active constituent of angelica dahurica.After the experiments we found that as temperatures went up,the absorbance value of angelica dahurica extract increased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beststabilityat 60 ℃.Light made it unstable.After adding oxidants, theincreasing amplitudeofsolution's absorbance wastoo big, whichwasunstable.After adding reductants, solution's absorbance was smaller, whichwas unstable.Under the acid environment, its absorbance change was small,whichwasstable;and it was unstable in a alkalineconditions;Zn2+, Al3+could stay together with it, but Cu2+, Fe2+ couldnot co-exist.【总页数】3页(P130-131,134)【作者】袁园【作者单位】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9.9【相关文献】1.白芷香豆素的抑菌及稳定性研究 [J], 杨柳;刘长姣;李玉邯;陈宇飞;王磊;张一2.干燥方法对白芷醇提物有效成分的影响 [J], 董芙蓉;李慧;孙学刚;刘强;陈志良3.白芷提取物的稳定性研究 [J], 何珊珊;武尉杰;谭睿4.白芷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J], 秦梅颂;周国梁;邹玉强5.白芷提取液加热过程中欧前胡素稳定性研究 [J], 姜佳;刘虹;刘芳;郝彧;黄云英;张德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苍术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川白芷总香豆素治疗偏头痛的部分药效学实验研究

川白芷总香豆素治疗偏头痛的部分药效学实验研究秦旭华;李祖伦;朱果夫;饶波;王瑶;谭叶楠;张伟【期刊名称】《四川中医》【年(卷),期】2008(26)6【摘要】目的:研究川白芷总香豆素的镇痛作用及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影响,考察川白芷总香豆素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
方法:镇痛实验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在小鼠上进行;偏头痛药效实验选用硝酸甘油致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进行。
结果:①川白芷总香豆素高剂量组(2.62g/kg)、中剂量组(1.31g/kg)、低剂量组(0.65g/kg)均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以醋酸扭体法镇痛作用表现明显(P<0.05;P<0.01);②对硝酸甘油致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的药效学实验显示,川白芷总香豆素高剂量组(2.62g/kg)、中剂量组(1.31g/kg)的模型动物耳红消失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挠头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爬笼次数明显减少(P<0.05)。
结论:川白芷总香豆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对硝酸甘油所致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表现出较好的治疗作用,提示白芷总香豆素对偏头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进一步开发和研究。
【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川白芷总香豆素;偏头痛;实验研究【作者】秦旭华;李祖伦;朱果夫;饶波;王瑶;谭叶楠;张伟【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延胡索乙素与白芷总香豆素、总挥发油配伍药效学比较研究 [J], 杨倩;王四旺2.白芷总香豆素对偏头痛模型大鼠PGE2和TNFα的影响 [J], 薛艳萍;秦旭华;胡黄婉莹;许玲;党凯茹;王瑞清;吴小莉3.白芷总香豆素联合白芷挥发油对大鼠偏头痛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 [J], 倪红霞;王春梅4.白芷总香豆素和白芷总挥发油配伍药效学比较 [J], 王春梅;孙晶波;刘惠民5.白芷总香豆素对偏头痛模型小鼠5-HT和MAO的影响 [J], 秦旭华;李祖伦;金沈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正交试验法优选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提取工艺

率。
23 水溶 性 生 物碱 的 测 定 .
精密称取干膏1 ,用1 稀氨水溶解 ,D 1 g 0 mL H0 mL
氯仿萃取,氯仿层水洗3 ,每次1 L,合并水层和 次 5 m
碱 水层 ,盐酸调p H为 2 3 滤 去 不 溶 物 , 加 雷 氏 盐 ~ ,
25 结 果 分 析 .
7
8 9 K1
3
3 3
1
2 3
3
1 2
2
3 1
1 .4 04 3
1 08 4. 0 1 45 3. 4
9 . 83
1 . 24 8 1 0 38.
3 5 5 2 .8 354 3 .3 2.9 83 0 .75 47 4 3 8 3 .0 3 5 4 3 9 4.69 85 3 4.3 4.81
摘 要 : 目的 优 选 莱 菔 子水 溶 性 生物 碱 的 提 取 工 艺 。 方 法 以8 %醇 浸 出物 得 率 和 莱 菔 子 水 溶 性 生 物碱 的 雷 氏 盐 沉 淀 量 为 0
考察指标 ,对加 水量、提取 次数 、提取 时间3 因素进行正交试验 。结果 通 过正交试验优 化确定 的提 取条件为 :药材 以 个 1 倍水提取3 ,每次 1 。结 论 优选确定 的工 艺可用 于提取 莱菔 子水溶性生物碱 。 0 次 .h 5
莱菔 子为十字花科 植物萝 b a h ns ai s . R p a u t u 的 峰教授 鉴定为十字花科植物萝 卜 s t u . s v L .ai sL的干燥成 v 干燥 成熟种子 。具有下气 、化痰 、消食 的作用 。莱 熟种 子—— 莱菔 子 。 ] 菔 子含有 莱菔 素、芥子碱 、芥酸等 ,其水溶性生物碱 12 试 剂 . 有 较 强 的降压 作用 ,其 中芥 子碱 是 降压 的有 效成 分
白芷根中香豆素类成分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 yw r s Rot f n l adh r a C u ai; e rtr su; it h mia alct n Auo u rse c Ke o d 】 o o gi a ui ; o m r S ceo t se H s c e cl l ai ; t oec ne A c c n y i o o o l f
・
药 品鉴定 ・
21 1 第 卷 3 0年2 8第6 1 月 期
白芷根 中香豆素类成分 的组织化学定位研 究
兰志琼 , 卢先 明 , 继 兰 。周 毅 。马逾 英 , 陈 , , 胡友福 1 都 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戚 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四川成都 6 13 ;成都 中医药大学基础 医学 院 , 1 172 . 四川成都
danUr Ca l
l h i  ̄ L i m n , H NJa ̄z o i M t g H o ANZ i o q n UX a ig C E in H U Yl A Y , UY 啦 n l , ,
!Th y L b rtr o h r Sa adz to fMi ity o u ain c o lo a ma y . e Ke a oaoy frt eHeb— tnd r iain o nsr fEd c t .S h o fPh r c .Ch n d iest f o e g u Un v ri o y T CM,S c u n r vn e ih a P o ic ,Ch n d 61 3 ,Chn ;2S h o f Bai Me ia,Ch n d Unv ri f TC ,Sc u n eg u 1 7 l i a .c o l o sc dc l egu ie st o M y ih a
白芷综述

关于白芷及关于白芷研究的综述摘要:白芷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
我这篇章文章将对白芷及其研究做一个综述。
关键词:白芷;香豆素类1. 关于白芷的介绍白芷异名:薛、芷(《楚辞》),芳香(《本经》),苻蓠、泽芬(《吴普本草》),白茝(《别录》),香白芷(《夷坚志》)。
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胃经。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及疮疡肿痛。
来源中国:为伞形科植物禹白芷、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禹白芷主产河南禹州一带。
北方的一些省区有栽培,多自产自销,少数调省外。
1.1 白芷植物的特性伞形科,多年生草本。
茎高大粗壮,高200~300厘米,茎中空,圆柱形,带紫色。
根生叶大,有长柄,为2~3回羽状分裂,边缘有锯齿。
茎生叶小,基部呈鞘状抱茎。
花小白色,形成顶生或腋生的复伞状花序。
果扁圆形,有种翅,成熟后裂开为两瓣。
根粗大、圆锥形、黄棕色。
1.2 白芷的生长特性白芷适应性很强,耐寒、喜温和湿润气候,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喜向阳、光照充足的环境。
白芷是根深喜肥植物,种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而又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在黏土、土壤过沙、浅薄中种植则主根小而分叉多,亦不宜在盐碱地栽培,不宜重茬。
白芷抽蓄后,根部变空心腐烂,不能作药用。
2.白芷的药理作用1)解热、镇痛与抗炎作用:白芷或杭白芷煎剂15g(生药)/kg灌胃, 对背部皮下注射蛋白胨所致发热的家兔有明显解热作用, 其效优于0.1g/kg的阿司匹林.白芷煎剂、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8g(生药)/kg灌胃, 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的抑制率分别为69.6%, 52.86%和40.53%;小鼠热板法试验也使痛哿明显提高, 白芷煎剂4g(生药)/kg灌胃, 对二甲苯所鼓小鼠耳部炎症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另有报道, 白芷对夹尾和烫尾致痛无抑制作用.2)对心血管的作用:白芷和杭白芷醇提醚溶性成分对离休免耳血管有显著扩张作用, 而白芷的水溶性成分有血管收缩作用.白芷的香豆精类成分白当归素对冠状血管有扩张作用.异欧前胡内酯有降低离体蛙心收缩力作用.3)对平滑肌的作用:白芷或杭自芷的醚溶性及水溶性成分均能抑制家兔离体小肠的自发性运动;醚溶性成分尚能对抗毒扁豆碱、甲基新斯的明和氯化钡所致强直性收缩, 水溶性成分也能对抗氯化钡所致强直性收缩.异欧前胡素对兔回肠有解痉作用, 对兔子宫收缩力和蚯蚓肌紧张性有增强作用.4)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和白芷所含呋喃香豆精类成分花椒毒素、欧前胡内酷和水合氧化前胡素等, 在浓度为5×10-4mol/L时与大鼠离体脂肪细胞共孵, 对脂肪代谢虽无明显影响, 但能增强肾上腺素和ACTH 所诱导的脂肪分解作用, 抑制胰岛素诱导的由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的作用, 而发挥间接促进脂肪分解和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5)光敏作用:白芷中所含呋喃香豆精类化合物有光敏作用, 当其进入体内后, 一旦受到日光或紫外线照射, 则可使受照射处皮肤发生日光性皮炎, 使受照部位红肿, 色素增加, 表皮增厚等, 可用于光化学疗法治疗银屑病.6)抗微生物作用:白芷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宋氏和弗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某些革兰阳性细菌及人型结核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试管内对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 1:3水浸剂对奥杜盎小芽胞癣菌, 1:10煎剂对同心性毛癣菌、堇色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 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7)其他作用:白芷有中枢兴奋作用, 白芷毒素在小量时能兴奋延脑呼吸中枢, 血管运动中枢、迷走中枢和脊髓, 使呼吸兴奋, 血压升高, 心率减慢, 并引起流涎;大量时可致间歇性惊厥, 继而导致麻痹.白芷强烈抑制12-0-十四碳酰基佛波醇-13-乙酸酯(TPA, 肿瘤促进剂)促进32P1掺入培养Hela细胞磷脂中的作用, 其有效成分欧前胡内酯和异欧前胡内酯在50μg/ml时即有明显作用.此外, 白芷甲醇提取物腹腔注射对小鼠放射性皮肤损害有保护作用;杭白芷提取物对钙通道阻滞剂受体和卜羟基亏β亏甲基戊二酸辅酶A还原酶有抑制作用, 己烷及醚提取物对肝药物代谢酶有抑制作用, 但从其中分离出的珊瑚菜素和白当归素对肝药酶却有抑制和诱导双向作用.8)毒性:白芷小鼠灌胃的LD50为42~45g/kg;川白芷煎剂和醚提取物小鼠灌胃的LD50分别为43g(生药)/kg和54g(生药)/kg.白芷光敏胶囊小鼠灌胃的LDso为人体剂量的190.6~212.7倍.在亚急性毒性试验中, 白芷光敏胶囊引起肾功轻度改变, 体重增加减慢, 活动减少, 实质脏器有轻度变性, 停药后均恢复正常.3.白芷的化学成分白芷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含有挥发油,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如当归素、白当归醚、欧前胡乙素、白芷毒素等。
白芷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

白芷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作者:张立新孙永娟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05期摘要:本实验以欧前胡素为指标对白芷配方颗粒提取工艺进行研究。
白芷配方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60分钟,连续提取3次。
本工艺稳定、可行、收率高。
关键词:白芷配方颗粒;提取;工艺白芷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名白,芳香,列为中品。
白芷性温,味辛,气芳香,微苦,具有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的功效。
《日华子本草》记载:“治目赤胬肉,及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
”白芷常用于头痛、肠风痔漏、牙痛、鼻渊、痈疽疮疡、皮肤瘙痒等。
白芷含有异欧前胡素(isoimperatorin)、欧前胡素(imperatorin)、当归素、壬烯醇、白当归醚、佛手柑内酯(bergapten)、十一炭烯-4、榄香烯、十六烷酸、珊瑚菜素(phellopterin)、氧化前胡素(oxypeucedanin)等成分。
白芷具有解热、解痉、降压、兴奋运动和呼吸中枢、抗癌、镇痛、平喘、抗辐射、抗菌、抑制脂肪细胞合成、光敏性等方面的药理作用[1-5]。
本实验以欧前胡素为指标对白芷配方颗粒提取工艺进行研究。
1 仪器与试药KQ250DE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检测仪器(烟台鑫康商贸有限公司);LC-310液相色谱系统(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WP-UP-1820“沃特浦”普通型实验室超纯水器(四川沃特尔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PHS-550智能型台式酸度计(杭州陆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P-19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分析天平(上海沪粤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欧前胡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乙腈(东莞市乔科化学有限公司);甲醇(东莞市乔科化学有限公司);乙醇(天津市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2.1 单因素考察2.1.1 提取次数分别取药材,粉碎为20目,精密称定,至于圆底烧瓶内,分别提取四次,第一次加10倍70%乙醇,浸泡2小时,回流提取90分钟,过滤,减压浓缩;第二次加10倍70%乙醇,浸泡2小时,回流提取90分钟,连续提取两次,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第三次加10倍70%乙醇,浸泡2小时,回流提取90分钟,连续提取三次,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
白芷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食品与药品 Food and Drug 2020年第22卷第6期V白芷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吉庆,马宇衡,张烨**收稿日期:2020-05-11基金项目:内蒙古医科大学英才培育项目(YCPY2019045) s 内蒙古医科大学”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SWYT20180⑶作者简介:吉庆,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E-mail: 155*****************通讯作者:张牌,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中蒙药物质基础研% E-mail: ****************(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00)摘 要:白芷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主要含香豆素类、挥发油类、昔类、生物碱类、多糖类、氨基酸类 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抗菌、美白等多种药理作用。
本文对白芷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总结,旨在为白芷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芷;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284 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9X (2020) 06-V-06DOI : 10.3969/j.issn.l672-979X.2020.06.019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AngelicaeDahuricae RadixJI Qing, MAYu-heng, ZHANG Ye(School ofPharmacy, Inner M 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010100, China)Abstract: Angelicae dahuricae radix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monly used in clinic, mainly containing coumarins, volatile oils, glycosides, alkaloids, polysaccharides, amino acids and other chemical components, with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 anti-tumor, antibacterial, whitening and othe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A ngelicae dahuricae radix in order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i A ngelicae dahuricae radix.Key Words: Angelicae dahuricae radix; chemical constituent; pharmacological effect; mechanism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或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in.) Benth. et Hook,f var. Formosana (Boiss.) Shan et Yuan 的干燥根,具 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之功效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 品与 药 品
F o n r g o da dD u
2 1 年第 1 卷第 0 期 0 1 3 1
2 1
微波预处理提 取 白芷 中总香豆素 的研 究
董 自亮 , 张 小 维 , 肖 丹
(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 院,四川 成都 6 13 ) 11 7
摘 要 : 目 的 研 究 提 取 白芷 总 香 豆 素 的方 法 。方 法 采 用 微 波 预 处 理 技 术 ,考 察 药 材 粉 碎 粒 径 的 大 小 、 时间和后续提取 溶剂浓度对提 取率的影响 ,运用 正交试验优化预 处理工艺参数 。结果 确定 提取工艺参数 为: 白芷药材过2 4目筛 ,汽 化剂为6 0%乙醇 ,用量为25 .倍物料量( / mL g),辐射时 间10S 5 ,后续提取溶剂
7 5%乙 醇 , 常 规 回 流 提 取 2 ,每 次4 n 次 0mi,提 取 率 可 达 到 08 5%。结 论 此 工 艺 稳 定 、 合 理 、可 行 。 . 4
DON G -ing ZHANG io we , A O a Zil a , X a — i XI D n
(c o l P amay C eg uU iesyo rd in l hns dc e C e g u6 13 , hn ) S h o o h r c, hn d nvri a io a iee f t fT t C Meii , h n d 117 C i n a Abtat Ob et e T x lr ee t c o rc s o tl o mai o A g l ad h r a M eh d s c: jci oepoet xr t npo es foa cu r f m n ei a ui . t o s r v h ai t nr c c A
关键词 :微波预处理 ;总香豆素 ;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R2 27 8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7 X (0 1 10 2 .5 6 29 9 2 1 )0 .0 10
Ex r c i n o t lCo t a to fTo a um a i r m rn f o Ang lc hurc i r w a e r a m e t ei a da i aby M c o vePr t e t n
白芷 为 常用 中药 , 《 中国药 典 》2 1 年 版收 载 (i he f ) e t. o kf afr oa a( os. 00 Fs . Ho m.B n e H o .vrom sn B i ) c x ht . s
的 白 芷 为 伞 形 科 植 物 白 芷A g l ad h rc Fsh S a t u n n ei a u ia( ic . h ne Y a 的干燥根 ,具有 散风 除湿 、通窍 止痛 、 c e f 1 e t. o . 杭 白芷 A g l ad h r a 消肿排脓 的作用 ,临床用 于感 冒头痛、眉棱骨痛 、鼻 xHo m.B nhe Hok戚 t n e c a ui i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