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中最美的女性形象
花间词中的女性形象

花间词中的女性形象花间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以描写花草为主题,以娓娓动听的词句展现自然美景,才情风华的女性形象也成为其中的一大亮点。
花间词中的女性形象既具有柔美婉约的特点,又展现了坚强独立的一面,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中国女性的多样性和魅力。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的花间词中的女性形象入手,探讨其形象特点和所传递的深层含义。
第一篇花间词是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沉醉于游玩的女子,她忘却了时间,进入了一个仙境般的世界。
女子坐在舟中,船行入藕花丛,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空间,给人以幽静神秘的感觉。
女子融入了自然环境之中,与藕花相得益彰,表现出她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此外,女子的迷失和愉悦也在表达她对自由、游玩的渴望。
这一女性形象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体现出李清照独特的感性和开放的个性。
第二篇花间词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以元夕的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一位沉浸在喜悦和浪漫之中的女子。
女子手持酒杯,与忘情境界相融,暗香扑鼻。
她对行将逝去的时光保持乐观,认为人的精神与心境比外貌更为重要,这种态度体现了她的聪慧和独立的精神。
同时,女子的瘦弱形象也凸显了她坚韧不拔的品质,她虽然外貌残破,但内心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魅力。
第三篇花间词是纳兰性德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这首词以离别为主题,描写了一个被命运所困扰的女子。
女子和意中人分别已久,思念之情让她心如刀割。
她既表达了对离别的悲伤和无奈,又展现了坚定的坚守和对未来的希望。
她心灵的痛苦、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尽的等待,凸显出她的情感丰富和善于表达的特点。
这一女性形象让我们感受到她的深情和坚强,对于爱情的向往和承诺。
以上几篇花间词中的女性形象展现了花间词创作中崇尚自然、渴望自由、主张情感表达的思想和审美观念。
唐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地位的变迁

唐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地位的变迁引言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艺繁荣的时期之一,许多杰出的作家和诗人涌现出来。
在这个时期,女性形象在文学作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唐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特点,以及她们在社会地位变迁过程中所经历的转变。
唐代女性形象的特点1.田园女性: 许多唐代诗歌中描绘了农村女子所面对的生活和情感,她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淳朴、纯洁、贤良轻柔的美德。
2.花间仙子: 在一些诗歌中,女性被描绘成妖娆而神秘的存在。
她们身姿曼妙、容貌美丽,在花丛中舞动着轻盈的步伐。
3.文雅才女: 有些作品描写了知书达礼、才情出众的女性形象。
她们通常具备博学多才、聪慧绝顶和卓越才华等特点,能够在男性主导的文化圈中脱颖而出。
唐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1.武则天时期: 作为唐朝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打破了传统的男权制度,使女性能够更多地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
2.受儒家思想影响: 随着儒家思想在社会上的盛行,对于女性的限制和压抑逐渐增加。
女性被要求依循传统的三从四德,在家庭中充当贤良淑德的角色。
3.张九龄、韩愈等理学派大师倡导平等观念: 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提倡男女平等观念,认为女子也应该接受教育,并有机会参与社会事务。
结论唐代文学中描绘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从田园女性到才情出众的文雅才女。
随着时间推移,在社会地位方面也经历了起伏和变化。
虽然受到儒家思想和传统观念的限制,但是唐代仍然出现了一些具备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女性。
唐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对于女性社会地位变迁的认知和探索。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女性形象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女性形象妇女从遥远的他方,从常规,从“没有”中回来了,从还住有巫婆的荒野回来了,从文化的潜层和彼岸回来了,从男人拼命使她们忘却的诅咒它去见阎王的孩提时代回来了。
——[法]埃莱娜.西苏近年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给世界文坛带来一股旋风,使人们用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文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
本专题以批评古典文学、尤其是男性作家的作品中对女性的刻画为主要内容,以揭示文学作品中女性居从属地位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根源为主要目的。
一、封建时代的女性1、汉魏六朝至唐代的女性——“先时而婚,任情而动”汉魏六朝至唐代,女性的生活环境比较宽松。
葛洪《抱朴子外篇.疾谬》,有一段文字专“疾”西晋妇女交游之“谬”:“今俗妇女,休其蚕织之业,废其玄沈之务。
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舍中馈之事,修周旋之好。
更相从诣,之适亲戚,承星举火,不已于行。
多将侍从,炜晔盈路,婢使吏卒,错杂如市,寻道亵谑,可憎可恶。
或宿于他门,或冒夜而反。
游戏佛市,观视渔畋,登高临水,出境庆吊。
开车褰帏,周章城邑,杯觞路酌,弦歌行奏。
特相高尚,习非成俗”。
那个时代的妇女已经不愿执守蚕织玄沈、中馈酒食一类的妇业,更不愿终其一身幽居深处,密潜户庭。
她们常常结伴而行,举火而游,佛市是她们游戏周流之所,山峦和泽畔是她们怀春羡鱼之处。
她们不仅敢在各种公开的场合抛头露面,而且大胆地与男士交际,其亲密甚至到了“促膝之狭坐,交杯觞于咫尺”的程度,无怪乎正统而古板的抱朴之士要骂她们“背理叛教”了。
若在游玩途中遇见像潘安仁这样的美男子,她们还敢“连手萦绕,投之以果”,友好而亲热地与之戏耍。
婚姻方面,寡妇改适亦不遭人非议,魏曹丕娶了袁绍次子袁熙甄氏为妻,还立为皇后。
唐高宗娶了太宗的妃子武则天为妻,亦立为皇后。
玄宗夺了儿媳杨玉环做了自己的妃子,还封为贵妃。
2、理学钳固下的宋元至明清时代的女性——恪守妇道,抑情静志(1)贞节观念浓厚——“臣不事二主,女不事二夫”。
随着理学的盛行,宋代贞节观念极为浓厚,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青年男女不能为自己选择对象。
中国文学名著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中国文学名著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中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独特的文化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女性角色在这些经典作品中扮演着各具特色的角色。
下文将对中国文学名著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的中国文学作品,塑造了许多深刻而丰富的女性角色。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林黛玉、贾元春和史湘云。
首先,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她聪明敏感,情感复杂。
她追求自由和真实,对社会的虚伪充满不满,因此常常表达自己的伤感和忧愁,被称为“情感代言人”。
其次,贾元春是贾府的贵妃,她的形象深受作者关于儿女情长的描写。
她是一个温柔贤淑、有母爱的形象,用她的智慧和理解力去缓和家族内部的争斗。
最后,史湘云是贾府中的第三代女子,她有着果敢坚定的性格和独立自主的思想。
她因为自己的才华和超越时代的观念在贾府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
二、《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西游记》作为一部史诗般的文学巨著,其中的女性形象同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中最著名的有白晶晶、沙僧师太和女儿国国王。
白晶晶是唐僧师徒团队中的女儿国公主,她的形象代表着纯洁和勇气。
白晶晶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她善于保护自己和自己心爱的人。
沙僧师太是唐僧护法之一,她非常聪明和机智。
她的形象追求自由,她在西行取经的路上,不断为团队提供帮助。
她展示了女性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和智慧。
最后,女儿国国王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女性形象。
她有着很高的权力和地位,她勇敢地保护着她的国家,代表了女性在领导地位上的能力。
三、《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水浒传》作为一部描写草根起义的文学巨著,虽然男性形象占据主导地位,但其中的女性形象同样具有一定影响力。
最突出的是林冲妻黄氏、武松妻潘金莲和孟康家的姐妹三人。
黄氏是林冲的妻子,她在丈夫遭受逆境的时候表现出了巨大的母爱和胆识。
她用自己坚强的心态和智慧帮助丈夫摆脱困境。
潘金莲是武松妻子,她是一个有着强烈欲望和野心的女性。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高二年级组郑思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物性格:2、激发学生课下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拓展文学知识,修炼文学素养;3、理解和探究中国古代女性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独立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不能类型的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制造人物命运的原因;2、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探究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鉴赏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回忆下曾经在课本中学过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并简要分析下这些形象的人物性格二、初步感知接下来用四个课时分四个方面归纳中国古代的女性形象1、中国古代才女;2、被誉为“红颜祸水”的女性;3、聊斋中的女鬼;4、中国古代妓女。
三、中国古代才女卓文君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
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卓文君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
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
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
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卓文君酒舍卖酒。
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
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
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后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
传说后来两人生有一女,唤名琴心。
因正月初一生,故皇后赐名元春。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
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
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
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
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
试论《诗经》中的美女形象

试论《诗经》中的美女形象《诗经》是中华民族千年的智慧结晶,它所收集的各类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最让人记忆深刻、念念不忘的是其众多生动的女性形象,《诗经》描写的女性细腻生动,引人入胜,展现了女性独特的魅力。
一、外貌美说到美,尤其是女性美,人们首先想到的定会是她的容貌如何,身形如何,毕竟外貌是给人留以第一印象的关键所在。
自古以来,在各类文学作品中表现女子貌美的诗词举不胜举,最常见的无非是“倾国倾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等,但这些都是从侧面去形容的,究竟怎样美法,只能凭读者自己去想象。
但在《诗经》中,我们却能看到不少从正面直接描写女性外貌形象的诗句,如:《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魏风?汾沮洳》“美如英”、“美如玉”;《召南?何彼?矣》“唐棣之华”“华如桃李”;《召南?野有死》“有女如玉”;《卫风?竹竿》“巧笑之,佩玉之傩”等等。
似乎古人特别喜好用花和玉来形容美人,难怪我们今天都用“如花似玉”形容人长得漂亮,看来就是从《诗经》中学来的。
对于任何事物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当然对于女子也一样,正如我们所知“环肥燕瘦”,不同的历史对女性美亦有不同的认识。
那么《诗经》时代,什么样的女子才算美女呢?《卫风?硕人》中的卫庄公之妻庄姜夫人可视为当时美女的典型:硕人其颀,衣锦?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继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郑笺》说:“硕,大也。
言庄姜仪表长丽俊好硕硕然。
”这位美人身材高挑,一双纤纤玉手美丽纤弱,像细草般柔软灵活,雪白的皮肤像凝脂一般光洁平滑,脖子像天牛的幼虫那样既白且长,牙齿像瓜子儿一样扁而整齐,额头丰满眉毛弯弯,浅笑盈盈,还有两个酒窝,眼睛黑白分明、美目顾盼生辉,回眸一笑魅力无穷。
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与意义

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与意义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其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形象多以柔弱、贤良为主,代表着家庭的和谐与美好。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女性形象也逐渐多样化,展现了女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角色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并探讨其所代表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往往以贤良淑德的妻子、母亲为主。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贾母等人物形象就是典型的代表。
她们以柔弱、善良和忍让为特点,为家庭的和谐和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些形象传递了传统儒家伦理观念中女性应有的美德和责任,强调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
这种形象的意义在于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并传递了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女性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也开始多样化。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更加独立和自主。
例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的凤姐就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女性形象。
她不仅在家庭中承担了照顾家人的责任,还积极参与社会运动,为女性争取平等的权益。
这样的形象代表了女性在社会中的自主性和进取心,强调了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除了现实主义的女性形象,中国文学中也存在着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女性形象。
例如,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是一个智慧、慈悲的女性形象,代表了救苦救难的精神。
她通过智慧和慈悲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是一个具有超凡力量和智慧的形象。
这样的女性形象在文学中扮演着启示和引导的角色,给予读者力量和希望。
女性形象在中国文学中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性别和社会角色,还涉及到对人性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表妹林黛玉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形象。
她既有着敏感和柔弱的一面,又有着坚强和独立的一面。
她的形象代表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命运的抗争。
通过林黛玉的形象,作者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引发了对命运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女性形象在中国文学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和女性地位的提升。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五大名著”之首。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作者曹雪芹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塑造了许多丰满生动的女性形象。
她们各具特色,有的刚强坚毅,有的温柔婉约,有的聪慧机智。
今天,我们将一一探讨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展现她们的个性与魅力。
1. 林黛玉:妒忌与悲情的化身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为独特的女性之一,她是作者的表妹,也是情感纠葛最复杂的角色。
黛玉天生聪颖,有极高的文学才华,但由于命运的安排,她不得不与贾府里的其他女性展开竞争。
她常常被妒忌与压抑所困扰,这使得她内心充满了悲伤与痛苦。
然而,黛玉并不是一个完全无助的受害者,她拥有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思想。
尽管她最终赴了黄泉,但她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
2. 薛宝钗:温婉贤淑的典范薛宝钗是贾府的公主,其温婉贤淑的性格使得她备受赞誉。
她是一个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女性,对待事物的处理总是从容淡定。
她的美貌与才华让她成为贾府族人的宠爱,但她从不因此自傲,反而对家族的兴衰感到忧虑。
宝钗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聪慧和善良让人为之动容。
3. 贾迎春:温柔和善的化身贾迎春是贾府中最加善良的女性之一。
她性格温和,善解人意,不善争斗,更懂得关心他人。
迎春对待生活充满了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她以幽默和风趣的言辞,给家族带来了欢乐。
她也是红楼梦中少有的幸福女性之一,对待婚姻和感情,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 贾元春:仪态端庄的圣洁之美贾元春是红楼梦中最尊贵的女性之一,她是贾府的主母,也是贾府女性中地位最高的。
她以端庄的仪态示人,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她不可侵犯的尊严。
元春在家族中承担着许多重要的事务,她是贾府的精神支柱。
她的形象给人以敬意和崇高,代表着贾府的荣耀和庄严。
5. 贾探春:富有智慧的知性美人贾探春是红楼梦中最富有智慧的女性之一,她对文学艺术有着深厚的造诣,对各种学识也非常熟悉。
探春的聪慧和才情赋予她与众不同的魅力,她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度思考,使得她成为红楼梦中最具有知性美的女性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中最美的女性形象
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最美的有两个--山鬼和洛神。山鬼表现出来的实际上是一种淳朴,
原始,自然的美;而洛神表现的却是那种雍容华贵,精雕细作的美。
尽管二者属于不同形式的美,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她们都是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洛
神赋》当然受宋玉的《神女赋》影响较大,但他并非《神女赋》的简单翻版。在《洛神赋》
中,对洛神之美的描写应用了多层次多侧面的描写,加之语言中使用大量排比和对偶以及众
多的比喻,使得《神女赋》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山鬼》中山鬼的出场则象一部优秀的电影,
开始是远景,颇具朦胧之美,继而镜头由远及近,女神的形象逐渐清晰可见,使人感到了具
体的美,仪态万方,历历在目。山鬼的苦苦等待和她的失恋,让人感受到了一个有血有肉,
充满感情的女性形象。
可以说:山鬼是可以亲近的,是人性化了的。而洛神是高高在上的,可望而不可及的。
附1:
屈原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
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
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孰划予?
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
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
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附2:
《洛神赋》
曹植
并序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
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城,言归东藩,背伊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
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
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
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之所见也,无乃
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
松。仿佛兮若青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逼而察之,灼
若芙蓉出渌波。穠纤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束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
加,铅华复御。云髻峨峨,修眉连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
逸,仪静体娴,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碧之华
琚。带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裙。微幽兰之芳蔼西兮,步
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邀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
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震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
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O 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
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至兮,申礼防以
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
椒途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群灵杂还,命俦啸侣,
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皮
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桂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散步,罗
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生若还。转盼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
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
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
是,越北 过南冈。纡素领。回清扬。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
盛年自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
效爱兮,献江南之明。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霄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象,顾望怀愁騑辔以抗策,怅盘眼,而不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