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晕轴向分带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金矿床构造叠加晕预测模型

金矿床构造叠加晕预测模型

测绘技术M apping technology金矿床构造叠加晕预测模型杨珊福(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三地质队,广西 贵港 537101)摘 要:基于金矿床的化学元素组合分析,存在前晕、近晕、尾晕三种现象。

前晕出现在矿体的上部,呈低温元素组合(Hg、As、Sb、B、F元素异常);近晕接近矿体,主要表现Au、Ag、Cu、Zn元素异常,这又是离矿体较近的缘故;尾晕出现在矿体的尾部,呈高温元素组合(Mo、Mn、Co、Bi),具有明显的热层效应。

复杂的金矿体常常出现元素组合异常,即矿体的尾部出现前晕元素组合,暗示深部存在盲矿。

关键词:金矿;元素组合;前缘晕;化学元素异常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3-0016-2Prediction model of structural superimposed halo in gold depositsYANG Shan-fu(273 geological tea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Guigang 537101,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emical element combination of gold deposits, there are three phenomena: front halo, near halo and tail halo. The front halo appears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ore body, showing low temperature element combination (Hg, as, Sb, B, f element anomaly); the near halo is close to the ore body, mainly showing Au, Ag, Cu, Zn element anomaly, which is close to the ore body; the tail halo appears in the tail of the ore body, showing high temperature element combination (Mo, Mn, Co, BI), with obvious thermosphere effect. The complex gold ore body often appears element combination anomaly, that is, the front halo element combination appears in the tail of the ore body,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blind ore in the deep.Keywords: gold deposit; element association; frontal halo; chemical element anomaly20世纪90年代,李惠教授在深入研究原生晕轴向分带理论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热液矿床成矿理论,发现矿体具有多期多阶段性,提出了利用构造叠加晕成矿信息规律来寻找未知矿体,不仅对原生晕轴向分带出现的反常现象及反分带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而且提出了更多、更好的找盲矿的信息。

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探讨

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探讨

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探讨【摘要】地球化学的勘查技术就决定了看产矿产资源的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地球化学勘查的发展历史,然后详细的说明了当前地球化学勘查的新技术,最后阐述了地球化学勘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中图分类号:p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地球化学方法作为一种战略性的找矿方法,在矿产勘查中越来越明显地起到先导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60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增加,勘查地球化学无论在基础理论上还是在方法技术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我国地质找矿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我国地球化学勘查的发展中国地球化学探矿工作始于1951年,但真正的兴起是源于1978年地质部提出的一项新“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

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现已覆盖全国600多万平方公里,区域化探方法技术及找矿效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区域化探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体表现在:其一,研制了各种不同景观区的区域化探方法。

先后研制了高寒山区、干旱荒漠区、半干旱草原荒漠区、中低山丘陵区、岩溶区和热带雨林区、黄土高原区、森林沼泽区、冲积平原区等景观区的区域化探扫面方法。

其二,建立了39种多方法分析系统。

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需要测定39种元素(包括所有小于2ug/g的痕量和超痕量元素),且要求所有实验室之间分析偏倚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全国化探数据可以对比。

采用以x荧光或等离体发射光谱分析为主体,配以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和极谱、离子选择电极,构成多元素多方法分析系统。

其三,研制了全国分析质量监控方案和标准物质。

1979年~1981年成功研制了8个全国一级水系沉积物标准样,后来又陆续研制了岩石、土壤标准样品系列,从而成功地实现了对分析结果的三个层次的控制,即对投入分析方法可选性监控,对不同分析批次间偏倚的控制,对图幅间、省际间分析偏倚的监测。

其四,研制金矿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

过去多年,由于金颗粒分布不均匀(粒金效应)造成严重的分析误差及金分析灵敏度不够,地球化学找金过分依赖于砷、锑、汞,甚至铜、铅、锌、锡、钨、钼、铋等探途元素,这些探途元素异常的多解性使地球化学方法不可能在金矿勘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金蟾山金矿地球化学原生晕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

金蟾山金矿地球化学原生晕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
化元 素 。
本 次工作地表多元素分 析取样共 4 2件 , 4 采用 不 2 2 统 计 学 分 析 .
规则 网格拣块 法采 集样 品 。选 择 与金 成矿 作用 有关
的 1 2种元 素进 行 分析 , 括 Au A , u S , n P , 包 , s C , b Z , b
相关 性分 析 结 果 ( 表 3 )表 明 , Au 与 Ag
为 : iW , , b S , , o M n Hg Z , , u B , Au P , b Ag M , , , n AsC 。
2 原 生 晕 地 球 化 学特 征
其 中 ,i B 为高分 异富集 元素 , , w Au和 P b为强 分异 浓集元 素 , b Ag Mo Mn Hg Z , s , , , , , n As和 C u为贫
(. 1 ) P ( . 8 ) 关 性 好 , S , 02 9 ,b 0 18 相 与 b Mo无 相 关 聚类分 析结果 ( 2 表 明 , iHg先 聚类组 合 , 图 ) B,
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 院测试 中心完成 , 用仪器 有 性 。 使
分光 光度计 ,0 一 一 米 平面 光栅 摄谱 仪 ; 8 1W 各元 素 检 在经历 Z , n Mn聚类 组合作 用后 , b A , u聚类组 P , gC
矿深 部成 矿 的可能性 。
风峁矿 化带 , 西部 拐棒沟 一头道 沟一 阳坡 矿化带 。
东 部矿化 带 为 主矿 带 , 育 有 多条 矿脉 。控 矿 发
断裂带 总体走 向 l 。 O , 面上 呈舒 缓 波状 , 向 O~3 。平 倾
S 倾 角 5。 5, E, 5~7 。断裂 带 宽 4 51 不 等 , 主断 ~4 1 1 在 裂 带两 侧发育 有 数 十条 次 级 断裂 , 多数 断 裂 中均 大

构造叠加晕法是危机矿山深部预测盲矿的有效新方法

构造叠加晕法是危机矿山深部预测盲矿的有效新方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构造叠加晕法是危机矿山深部预测盲矿的有效新方法构造叠加晕找矿法是在发展原生晕找盲矿理论基础上,根据热液矿床成矿严格受构造控制、成矿成晕多期多阶段叠加特点,提出了原生叠加晕理论,研制了一套特殊的研究方法。

用原生叠加晕理论合理解释了原生晕轴向分带出现的“前尾晕共存”、“反分带”等无规律或反常现象,解决了困惑化探专家几十年的重大难题,大大提高了盲矿预测的准确性和找矿效果,是危机矿山深部预测盲矿方法研究的重大突破。

该方法先后在40 多个危机金矿山应用,都取得了显著找矿效果。

部分矿山验证预测靶位累计己获黄金金属量140.6 吨,潜在价值240 多亿元,延长了十几个危机矿山服务年限,保障了十几万名矿工继续就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践证明,该方法是解决矿山资源危机,预测矿山深部盲矿非常有效的新方法、新技术。

经中国黄金协会组织以翟裕生院士为首专家鉴定:构造叠加晕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构造叠加晕新方法研究》及《陕西太白金矿》、《山东蓬莱黑岚沟金矿》、《河南秦岭金矿》、《辽宁凤城白云金矿》的构造叠加晕研究及深部预测效果等5 项成果,分别于2005、2006 年、2007 年、2008 年、2009 年获中国黄金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发表专著两部、论文60 余篇。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已入选2008 年度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危机矿山深部预测盲矿的新突破——构造叠加晕找矿法》。

该成果是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以李惠教授为首、禹斌、李德亮、张国义等勘查地球化学专家,河南秦岭、陕西太白、陕西东桐峪、河北金厂峪、山东乳山金矿、山东篷莱黑岚沟金矿等几十个金矿合作,为解决矿山深部盲矿预测难题而开创的新方法新技术。

内蒙古边家大院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内蒙古边家大院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内蒙古边家大院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刘怀金;杨永强;孙引强;辛江;温海成;李浩【摘要】边家大院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为大兴安岭中南段新发现的一个典型的热液脉型矿床,矿体呈脉群状产出.文章通过对矿区5个钻孔岩心进行系统采样和光谱测试分析,运用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和数理统计方法(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对矿区A A'勘探线矿脉群的原生晕特征进行了详细系统的研究.认为矿脉群原生晕分带明显,前缘晕元素为Sb、Hg、As,尾晕元素为Mo、W、Sn、Bi,近矿晕元素为Pb、Zn、Ag、Cd、Cu、Au;垂向分带序列为Sb-Co-Zn-As-Mo-W-Bi-Cd-Pb-Hg-Sn-Ag-Cu-Ni-Au,出现了Mo、W、Bi的“反向分带”现象,具有两个阶段成矿作用;成矿元素(Pb、Zn、Ag)和前缘晕元素(Hg、As)在矿脉群下部异常值较高,且异常向深部延伸,推测矿区深部可能存在隐伏矿脉群.综合上述特征,初步建立了矿区的成矿成晕理想模型.【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年(卷),期】2016(031)002【总页数】8页(P245-252)【关键词】原生晕;深部矿产预测;边家大院;大兴安岭中南段;内蒙古【作者】刘怀金;杨永强;孙引强;辛江;温海成;李浩【作者单位】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01001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核工业二四三地质大队,内蒙古赤峰024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乌鲁木齐830011;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01001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5;P618.4边家大院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是内蒙古林西县境内继著名的大井铜多金属矿床发现之后,找矿勘查工作的又一重大突破。

自2013年矿山投入建设以来,已有地质学者对此矿床的成因[1]、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2]、控矿因素[3]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胶东莱州新立金矿床深部三山岛断裂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靶区预测

胶东莱州新立金矿床深部三山岛断裂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靶区预测

第57卷第3期2021年5月地质与勘探GEOLOGY AND EXPLORATIONVol.57No.3May2021祂瑋務adoi:10.12134/j.dzykt.2021.03.009胶东莱州新立金矿床深部三山岛断裂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靶区预测杜利明匕胡创业匕付世兴-梅贞华・2,王璐V,陈琦1,冯娜1(1.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山东济南250101;2•深部探测综合地球物理技术工程试验室,山东济南250101)[摘要]三山岛断裂是胶东重要的控矿断裂,自三山岛北部海域至仓上地区,包括新立金矿床在内的多个金矿床受其控制」以往地质勘查资料显示,三山岛断裂在新立金矿床深部2000m以下仍有延深,但深部断裂及矿化蚀变带的形态及找矿靶区尚不清楚,」本次选用区内典型剖面0勘探线的CSAMT测深、钻孔原生晕资料,结合已知地质资料综合研究认为,电阻率断面能够客观反映深部断裂带的展布规律,为推测蚀变带赋存形态提供了证据,矿体深部尾晕元素不发育、尾晕和前晕共存、呈反分带等轴向分带及叠加特征,指示深部仍存在盲矿体。

本文运用综合物化探方法,综合研究莱州新立矿区深部三山岛断裂带赋存规律,预测一处深部找矿靶区,为今后该地区的深部金矿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山岛断裂带新立金矿床CSAMT钻孔原生晕找矿预测胶东半岛[中图分类号]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95-5331(2021)03-0563-09Du Liming,Hu Chuangye, Fu Shixing, Mei Zhenhua,Wang Lu,Chen Qi,Feng Na.Characteristics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anomalies and prospecting target prediction around the Sanshandaofault in the Xinli go^d deposit,Laizhou,Jiaodong Peninsula[J].Geo^ogy and Exploration,2021,57(3):0563-0571.0引言三山岛断裂带是胶东重要的控矿断裂,•三山岛北部海域至仓上地区的多个金矿床受其控制。

青海省曲麻莱县大场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青海省曲麻莱县大场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青海省曲麻莱县大场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原生晕找矿法(prospecting by primary halos)是通过发现和研究基岩中的原生晕进行找矿的方法。

本文主要总结以往大场金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和应用原生晕分带序列法进行深部找矿预测。

标签:大场金矿床原生晕深部找矿大场金矿田是我国新的十大资源接替基地之一,处于青海省的金腰带——巴颜喀拉山金锑成矿带的中段,成矿带蕴藏着丰富的金锑资源,是我省重要的金矿产地,已发现矿床、矿化点30多处,全区金资源量已达230t。

位于玉树州曲麻莱县麻多乡境内,距格尔木市约320公里,距都兰县诺木洪乡约160公里,从214、109国道均有便道通行。

1区域地质概况大场金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北巴颜喀拉造山亚带,北以布青山南坡断裂为界与阿尼玛卿华力西期缝合带毗邻,南东以巴颜喀拉主峰北侧断裂为界与中、南巴颜喀拉造山亚带相邻。

区域主要发育二叠纪、三叠纪地层。

二叠纪布青山群为区内最老的地层,断续沿昆仑山口-久治区域性断裂呈断块状分布,岩性以中基性火山岩和碳酸盐岩为主,碎屑岩次之;三叠纪地层为是区内的主要赋矿地层,分布广泛,为一套砂泥质复理石-类复理石沉积,多为浅海-深海相浊流沉积环境。

区域岩浆活动较弱,侵入岩多沿区域性大断裂出露,岩体规模一般较小,多呈小岩株状侵入于三叠纪地层中;火山岩仅在石炭纪-中二叠世布青山群中局部发育,以中基性熔岩为主,局部有少量火山碎屑岩;区内石英脉很发育,构成区内一大特点,多沿断裂构造分布。

区域二叠纪和三叠纪地层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二叠纪地层为高压低温变质作用,形成了蓝闪-绿片岩相,三叠纪地层变质程度相对较低,为低绿片岩相。

2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北巴颜喀拉造山亚带及其北侧,北以布青山南坡断裂为界与阿尼玛卿华力西期缝合带毗邻,南东以巴颜喀拉主峰北侧断裂为界与中、南巴颜喀拉造山亚带相邻。

区内构造演化历史最早始于华力西期,形成二叠纪马尔争组火山岩、碳酸岩夹碎屑岩建造,构成区内三叠纪浊积盆地的基底;印支期是区内的主体,形成的三叠纪浊积岩盆地,沉积了大面积的巴颜喀拉山群砂板岩建造;印支晚期,巴颜喀拉山群浊积盆地闭合,广泛形成北西-南东向褶皱构造、断裂构造,为成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成矿区带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新方法

成矿区带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新方法

成 矿 区带 构 造 叠 加 晕 找 矿 预测 新 方 法
李惠 , 禹斌 , 李德 亮 , 张 国义 , 马久菊 , 孙凤舟 , 李上 , 魏江, 赵佳祥 , 王俊 , 翟培
( 中国冶金地 质 总局 地球 物 理勘查 院, 河北 保 定 0 7 1 0 5 1 )
摘 要: 总结了成矿 区带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 的基础 和依 据 , 并 以山东乳 山金矿成 矿区带为预测示 范 区, 提 出了构 造叠加晕找矿 预测的新思 路 、 内容及流程 。乳 山金矿带 预测成 果显示 , 构造 叠加晕 法应用 于 区域 成矿预测 是一种 直接 、 快速 、 有效 的新 方法 。 关键词 : 金矿成矿 区带 ; 构 造叠 加晕 法 ; 成矿预测 中图分 类号 : P 6 3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0—8 9 1 8 ( 2 0 1 3 ) 0 2— 0 1 8 9— 0 5
构造 叠加 晕研究 , 对 该 区进行 了五 级 预测 , 即 区域 内 成矿 远景 区预测 、 5条 主要 构 造带 成 矿 远 景排 序 、 各
成 矿 区带 的地质 、 成矿 特 点是成 矿预 测 的基础 。
在预测 前 , 应广 泛 收集 区域 地 质 成矿 特 点 及 成 矿规 律 的成果 资料 , 研 究 区域 成 矿 背 景 、 控矿因素 , 特别
根据 热 液 矿床 严 格 受 构造 控 制 的原 理 , 在 构 造
带 中采 取 成矿热 液 蚀 变 叠加 样 品 , 研 究 构 造 蚀 变带
中的构造 叠加 晕 特 征 , 提 取构 造 中 的成 矿信 息 。这 不但 强化 了晕 的强 度或盲 矿 信息 , 加 大 了预测 深度 ,
而且 大大 减少 了采 样及分 析 工作量 , 比原 生晕 、 原 生 叠加 晕法 更经 济 、 快速 、 有效¨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分带性衬度系数法
H·H·索切诺夫(1964)提出的,所谓分带性衬度系数是指同一元素在上截面与下截面原生晕的线金属量比值。

它反映了不同截面间该元素富集的方向和富集的程度。

对比各元素的分带性衬度系数,就可以了解不同截面间各元素向上(或向下)富集趋势的大小。

实际计算时:Ml= △X
苏联一个铀矿的原生晕分带
分带序列(由上到下):Pb、Zn、Cu、U
(3) 分带指数法
以表中数据为例,计算出各截面元素的线金属量,并标准化至同一数量级。

就得到所谓的分带指数。

每一元素的分带指数最大值所在的标高即为该元素在分带系列中的位置。

当两个以上的元素分带指数最大值同时位于剖面的最上中段或最下中段时,可以用变异性指数来直一步确定它们的相对位置。

变异性指数
Dmax—某元素的分带指数最大值;
Di —某元素在i中段的分带指数值(不考虑分带指数最大值所在的中段);n —中段数(不包括分带指数最大值所在中段)。

表苏联某多金属矿床原生晕的线金属量数据(m·%)
对砷和锑来说,它们的Dmax同时位于地表,故可求得:
GAs>GSb说明砷自地表向下的变异性指数大于锑自地表向下的变异性指数,反映出砷比锑更具有向上积聚的倾向。

当多元素的Dmax位于中部中段时,可用△G的比较来确定它们在分带序列中的位置。

变异性指数梯度差△G=G上-G下(或G下-G上)。

在同一中段里,某元素的G上-G下越大,说明该元素倾向于向下积累。

反之亦然
(4)浓集中心法
本法以经验法浓集中心比较为依据,吸收了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考虑不同截面数据的作用,借鉴其计算方法的基本程式,计算每一元素的浓集中心。

(1)表某金属矿床原生晕的线金属量(m·%)
(2)计算各元素在各中段的富集系数Ki
表浓集系数表
(3)精确计算同一中段同浓集中心元素的先后顺序。

对最上或最下截面的元素,用浓集系数变异指数(H)来衡量:
浓集系数变异指数
Kmax —某元素最大浓集系数;
Ki —某元素在i 中段的浓集系数(不考虑最大值所在中段);n —中段数(或截面数)。

HAs > HSb。

因此,在分带序列中,As排在Sb之前。

对于中部中段的元素,则用浓集系数变异差(△H)
来度量其浓集趋势差异:
浓集系数变异差△H=H上-H下
H上指浓集系数最大值所在中段以上的变异指数,
H下指浓集指数最大值所在中段以下的变异指数。

差值越大,反映该元素向下聚集的趋势越大,
则应越排在后面。

△HBi>△HCu,表明Bi向下聚集趋势越强,
分带序列中,Bi应排在Cu之后。

整个分带序列自上而下为:As—Sb—Pb—Cu—Bi—Mo。

表各类矿床原生晕横向分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