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晕轴向分带指数的计算

合集下载

东北大学《应用地球化学Ⅰ》在线作业2 辅导资料

东北大学《应用地球化学Ⅰ》在线作业2 辅导资料

下载前先核对是否是你需要的一套题目,如不是,可能随机出题,下载然后复制
题目在该题库里面查找辅导答案。

《应用地球化学Ⅰ》在线作业2
一、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指示元素的选择方法:
(A)类比法 (B)理论分析方法
(C)目测法(D)扫视法
A.
B.
C.
D.
答题解析:ABD
2.
土壤测量的野外工作方法内容:
(A)测网布设原则 (B)挖探槽
(C)样品晾晒、加工、包装与运输(D)采样
A.
B.
C.
D.
答题解析:ACD
3.
土壤测量的野外工作的方法试验中包括
(A)富集层位试验 (B)富集粒度试验
(C)深度试验(D)矿物种类试验
A.
B.
C.
D.
答题解析:AB
4.
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确定方法有:
(A)直观经验对比法 (B)分析测试法
(C)分带指数法(D)分带性衬度系数法
A.。

矿床原生地球化学晕分带性研究

矿床原生地球化学晕分带性研究
D0I 1.9 9js .0 6 0 9 . 1 . .2 : 0 6 /.s 10 - 9 52 1 40 5 3 in 0 0
矿床原生地球化学晕分带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已引起 了很多研究 者和从事找矿勘探地质工作者的重视 ,可用来判断工作地区异常源的风 化剥蚀程度和对矿体 、矿化进行深部推断和预测。在前苏联地球化学家 A・ ・ A 别乌斯和 C・ ・ B 格里戈 良对原生地球化学晕的分带性及其计算 方法启示下 ,以四川会理岔河锡矿为例进行研究和分析 ,用于勘查地球 化学和找矿勘探工作中。

2 原 生晕分带序 列的计算方法
A ・ .0 A 另 乌斯和 c・ 格里戈 良采用指示元素的分带指数排列原生晕的分带序列。在进行分带指数 B・ 计算时 ,要将晕 的线金属量标准化 ,即在一个被研究 的剖面 内,晕的金属量最大值都要用同一种量级表 示 出来 ,再把其余数据转化成与最大值相适应的数值 。
As 1 一 O,S 一 1 0, B 一 1 b 0 i O, M l O As S — 0 。 、 b、 B 、 i
注 :有 + 为每个 指示 元 素的最 大值 。 者
M 分别乘以其标准化系数 K , o n 得到表 2 所列数据。 3)元 素分带 指 数 的计 算 :将每 个 工程 的线金 属量 被 除 以各 元素 线金 属量 之和得 表 3 。
2 1 年 l 月第 3 卷第 4 01 2 1 期
四川地质学报
V 1 1 o D e 2 1 o3 . e. 0 1 . N4 ,
矿床原 生地球 化学 晕分 带性研 究
邢 利琦 ,刘炳璋
(四川 省地 矿局攀西地质 队,四川 西 昌 6 50 ) 1 00
摘 要 :矿床原 生地球化 学晕的分 带性 ,可 以反映 出成矿 成晕元素在成矿地球化 学过程 中于空间上的积聚规 律 ,对找矿勘探 、深部预 测和矿床剥蚀程度 的判断具有 重要 意义。在此 以岔 河锡矿 为例进行 分析 。主要介绍和 推荐 关于岩浆 气液矿床 原生晕指示元 素分 带方向及分 带序 列的计算方法 ,用于勘 查地球化 学、矿产地质和潜在 资 源量预 测工作 中。 关键词 :原生晕 ;分带 ;指 示元 素;计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 :P 3 6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9 5( 0 1 4 0 8 — 4 0 6 0 9 2 1 )0 — 49 0

勘查地球化学复习题

勘查地球化学复习题

勘查地球化学复习资料序言1.勘查地球化学概念:(一般了解)2.地球化学异常:地质体或天然产物中地球化学指标明显偏离正常的现象。

3.地球化学背景:地质体或天然产物中地球化学指标明显正常的现象。

4.地球化学异常分类(根据赋存介质):(1)岩石地球化学异常;(2)土壤地球化学异常:(3)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4)水文地球化学异常;(5)气体地球化学异常:(6)生物地球化学异常5.地球化学特点:(1)通过微观领域的研究,用直接信息进行勘查(2)以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为主要手段(3)方法适用性强(4)快速,经济,效率高6.展简史:一般了解第一章1.克拉克值的勘查地球化学意义:(1)克拉克值是地质体中元素分散与富集的一种尺度(2)克拉克值是勘查地球化学测试方法灵敏度的总标准(3)可用于预测全球矿产资源2.浓度克拉克值=地质体或区域中元素的丰度/克拉克值3.浓集系数=矿石最低可采平均品味/克拉克值4.计算法步骤:(1)选取正常样品:根据地质观察和研究,选取未受矿化,蚀变影响或影响相对较弱地段样品的分析结果作为计算对象。

(2)处理离群含量:利用迭代法提出那些含量小于均值减去3倍均方差(x i<x P+3S)或大于均值加3倍均方差(x i>x P+3S)d的样品,被剔除的样品不再参加计算(3)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确定背景值(C O)和背景上限值(C A)a.数据如果服从算术正态分布,则:C O=C A= C O+ks k 一般取2b.数据不服从算术正态分布,则把数据转换成对数,然后再进行检验。

如果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则:C l O=C l A= C l O+ks l k 一般取2c.如果数据既不服从算术正态分布,又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则可以用图解法原理来计算背景值及其上,下限值。

5.异常强度:异常强度可用异常峰值(C Max)、异常平均值(C p)、异常衬度(C P/C A或C P/C o)来表示。

6.富集系数:数值上等于C P/C o反映的是相对于异常形成过程中元素的富集程度。

浓集指数法确定矿床原生晕元素轴向分带序列

浓集指数法确定矿床原生晕元素轴向分带序列

浓集指数法确定矿床原生晕元素轴向分带序列
矿床原生晕元素轴向分带序列的确定,主要采用薄片样总量浓集指数法。

该方法旨在从多个Tomaski薄片数据中提取出矿位的连续性,并形成轴向分带序列。

具体步骤为:
(1)准备样品:根据统计原理,采集足够多的样品,以满足结果的稳定性,确保样本数量至少是要测定元素的基本量的2倍以上。

(2)测定断层参数:根据相关研究文献,结合初步观察,定义出断层参数,确定轴向分带范围。

(3)计算指数:用Tomaski薄片测定各样品原生晕元素含量,计算出其他晕元素权重值,得出浓集指数。

(4)绘制指数曲线:统计所有元素在每一断层参数下的浓集指数,绘制出各元素的指数曲线,并结合上下文,对其进行解读。

(5)确定轴向分带:通过绘制和解读各元素指数曲线,确定出矿床原生晕元素的轴向分带序列,从而构成整体的轴向分带特征。

本方法确定的矿床原生晕元素轴向分带序列,对于对矿床原生晕元素的判别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矿床的轴向分带有着更好的统计学分布逻辑,进而为矿床的深入拓展提供更良好的指导意义。

地球深部矿床成矿作用和分带(1)

地球深部矿床成矿作用和分带(1)


矿床原生晕的研究
矿床围岩成矿元素和微量元素, 与地区元素丰度比 较,圈出矿体原生晕异常形态、强度及元素组合特 征. 选取Cu,Ag,Mo,Pb,Zn等指示元素来圈定异常
轴向分带元素分带序列: 原生晕轴向分带梯度, 指示元素比值特征方法,等。
Au
矿床原生晕的轴向分带 ---金属分带与蚀变分带:
二、重要热液矿石形成 于中地壳
热液矿床的矿物流体包体研究提供了丰 富的成矿流体性质数据,如温度、压力、 盐度和溶解的多种化学组分.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推测矿床形成的深度 与矿石共生的热液性质。
深部成矿部位-中地壳
地壳和岩石圈的主要流体 是NaCl-H2O和NaClH2O-CO2。一般地说,地 壳是处于35公里深。温度 是650C和500-600MPa。 上地幔的底界条件大致是 在1000C左右和2GPa, 大致400公里深它是辉石 橄榄石区.
已往一种铜矿剖面原生晕研究结果与地表相同:剖面 里的金属深度分布态势,分为四组:
前缘晕:Au, Bi, Hg和Mo,位于铜矿带的前上方, 与金矿带的产出位置相当;
二组:Ag,As,Sb,Pb和Cu: 在Au矿带下部和Cu矿带前上部中、近程指示
元素; 三组:W(Zn,Sn) ,在Cu矿带的下半部, 四组:Be,在整个Au,Cu矿带部位出现低值区。
蚀变分带-PTX条件分 对应金属分带
带对应:
外带:浅色蚀变
外带:负异常MnSrVCo
内带:暗色蚀变
正异常:Zn,PbBa,AgAu,Cu,Co
金属分带与蚀变分带的一致性:蚀变矿物在矿床(矿
体)的前、中、后部位置和垂直和水平分带中演化。 用蚀变矿物区别不同阶段金属矿化。矿物的UV-NIRIR分析,确定矿物在空间里的变化。蚀变分带确定/ 识别远矿、近矿和根部的标志。

湖北三天门金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及深部矿体预测模型

湖北三天门金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及深部矿体预测模型

湖北三天门金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及深部矿体预测模型周顶;庄光军;李纲;张东林;李学虎;束永龙【摘要】三天门金矿床位于秦岭—大别成矿带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小型金矿床.通过对该矿床成晕元素共生组合及分带特征的研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因子分析结果中,F1为Au、As、Sb主成矿因子,肯定了该区Au、Sb矿化的存在;(2)矿体原生晕发育,且分带明显,对比元素异常及矿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大致确定前缘元素为Sb、Pb、As,近矿元素为Au,尾晕元素为Cu、Ag、Bi;(3)由Gorigorian原生晕分带计算方法获得,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自上而下)为:Pb→Sb→As→Au→Cu→Bi→Ag,该分带序列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各元素在深部的相对浓集位置;(4)构建了深部矿体定量预测评价模型,该预测评价指标(Sb×As)D/(Cu×Bi)D在矿体头部(标高735 m)为1.88,矿体中部(标高615 m)为0.86,矿体尾部(标高430 m)为0.32,随着深度的增加急剧降低,是预测深部矿体定量评价模型的有效指标.【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4(005)006【总页数】9页(P897-905)【关键词】三天门;金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湖北【作者】周顶;庄光军;李纲;张东林;李学虎;束永龙【作者单位】武警黄金部队第六支队,西宁8100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武警黄金部队第六支队,西宁810021;武警黄金部队第六支队,西宁810021;武警黄金部队第六支队,西宁810021;武警黄金部队第六支队,西宁810021;武警黄金部队第六支队,西宁81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随着地表矿和浅部矿的逐渐枯竭,将隐伏和深部矿作为勘查目标的“攻深找盲”“探边摸底”已成为我国目前实施深部找矿计划的现实的勘查战略[1-2]。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区深部探矿方向探讨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区深部探矿方向探讨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区深部探矿方向探讨发布时间:2021-11-11T09:05:35.38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3期作者:谢杰桥勾宗洋[导读]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区位于陕甘川交界地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西秦岭南亚带,矿床产于中泥盆统三河口组浅变质岩地层中,受文县弧形构造控制。

谢杰桥勾宗洋中国地质调查局应用地质研究中心,四川成都 610036 摘要:甘肃文县阳山金矿区位于陕甘川交界地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西秦岭南亚带,矿床产于中泥盆统三河口组浅变质岩地层中,受文县弧形构造控制。

成矿与区域上三叠纪末期—侏罗纪早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矿床受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共同控制。

经过20年的勘查工作,阳山金矿带已完成安坝、葛条湾、阳山、高楼山等六个矿段的勘查工作,形成一条近似20km长的成矿带。

虽然阳山金矿已取得重大找矿突破,但缺乏对深部找矿工作开展甚少,阳山金矿面临新一轮找矿瓶颈。

本文详细总结阳山金矿控矿地质特征、分析金矿主控因素和找矿勘查标志,以此建立阳山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综合模型。

综合分析认为,阳山金矿依然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尤其是安坝深部具备较大找矿潜力。

关键词:甘肃;阳山金矿区;深部找矿阳山金矿区位于川陕甘交界地带甘肃省文县境内,地理坐标为104°39′27″E-104°40′50″E,33°02′27″N-33°03′06″N。

该区原以开采砂金为主,1997 年,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在进行水系沉积物测量时发现了该金矿床。

目前,矿床勘查出推断的金资源量已超过390吨,为一超大型金矿床。

本文主要从构造叠加晕等因素进行总结,进而进行成矿预测,希望为今后探矿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1.矿区地质阳山金矿带西起泥山、汤卜沟,东至张家山一带,全长近30km,基本沿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分布。

1.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为泥盆系中统三河口组第三岩性段和第三岩性段(图1-1)。

地球化学异常及地球化学找矿jiang

地球化学异常及地球化学找矿jiang

资料的整理
• 1原始资料的整理:包括采样记录本、地质 观测记录本、各种送样单、分析及鉴定报 告、现场测定记录、测量成果、有关照片、 各种统计资料等。 • 2图件的编制: 实际材料图:采样位置图、原始数据图、 地球化学平面剖面图及剖面图和塔状图 综合图件:等浓度图、等衬度图、晕的分 带图、异常分布图。
地化异常评价依据
• 地质依据: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地貌和第 四纪特点、水文地质 • 矿产的形成与分布,受岩性、时代、构造的控制, 特定的矿床,总是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产出,如 斑岩型铜矿总与浅成中酸性岩浆有关,钨锡矿总 与酸性岩浆岩有关,蚀变岩型金矿,大都产在构 造破碎带内 • 化探依据:异常区的指示元素的组合关系、异常 强度、异常点的集中程度、异常面积的大小、变 化梯度、分带特点、异常形态和规模大小等特征 是化探对比分类的依据。
采样布局
• 格子采样法(预查、普查) • 规则测网:如方形网、矩形网、菱形网 • 以一定测线间距和测点间距布置采样点: 原则上普查应使1-2条测线和2-3个测点落于 异常内;详查应使3-5条测线及3-5个测点落 于异常内。 • 不规则测线:岩体、构造
采样
• 水系沉积物:采样点上下游5-10米或垂直于流向采2-3个 样组合,最新的表层物质。取样物质:抵抗风化力弱的矿 如 Cu、Pb、Zn、Ni、Co、U等热液矿,一般取淤泥、粉 砂,对于抗风化力强的矿如Nb、Ta、W、Sn、Au、Pt、 稀土取细砂,样品重量100-150g 。 • 土壤测量:层位:一般在B层;粒度:Cu、Pb、Zn、Co、 Ni及热液铀矿取细粒物质,如细砂、粉砂、粘土;Nb、 Ta、W、Sn、Au、Pt、稀土取样粒度较粗,如粗砂土; 风成物分布广泛地区,一般取粗粒物(0.3-0.1mm) ;重 量:细粒物质50-100g,粗粒物质100-200g,过筛后不小 于20g。 • 岩石测量:采样物质:基岩、断层泥、裂隙充填物,地表 和坑道采样是在采样点附近(1m内)采5-7块,岩芯是在 采样点上下1m内采5-7块。重量:150-200g,断层泥、裂 隙充填物20g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方法与步骤 1、在被研究的矿区 选择一条有代表性的勘 探线剖面. 探线剖面 . 列出不同指 示元素在不同标高上的 含量值。 含量值 。 本练习采用东 北某金矿11号勘探线5 北某金矿11号勘探线5个 11号勘探线 中段采取的岩石样品所 得8个元素数据的原始数 据 ( 略 ) 进行练习计算 。 进行练习计算。
表3 某金矿区 线不同中段各元素的分带指数值 某金矿区11线不同中段各元素的分带指数值
初步确定分带序列: 初步确定分带序列:
4 、 若在每个深度中段仅有一个元素的最大分带指数值 , 则就可按照计算 若在每个深度中段仅有一个元素的最大分带指数值, 结果由上往下排列元素的分带序列;当同一截面同时出现两个以上元素分带 结果由上往下排列元素的分带序列; 指数最大值时,其在分带序列中的确切位置,需要用分带指数的变异性指数 指数最大值时,其在分带序列中的确切位置,需要用分带指数的变异性指数 及变异性指数梯度的差值来进一步确定。 变异性指数梯度的差值来进一步确定 来进一步确定。 1 ) 当两个以上元素的分带指数最大值同时位于剖面的最上截面或最下截 面时, 变异性指数G来进一步确定它们相对顺序位置, 面时 , 用 变异性指数 G 来进一步确定它们相对顺序位置 , 值大者排在相对高 (低)的位置。 的位置。 变异性指数G 变异性指数 G 指的是出现在某个中段的最大分 带指数与其余中段分带指数之比的和, 带指数与其余中段分带指数之比的和,即:
Dmax G=∑ i =1 D i
n
式中: Dmax为某元素的分带指数最大值; Di 为某元素在第i中段的分带 为某元素的分带指数最大值; 为某元素在第i 式中: 为中段数( 指数(不再考虑分带指数最大值所在的中段) 指数(不再考虑分带指数最大值所在的中段);n为中段数(不包括分带指数 最大值所在的中段) 最大值所在的中段) 。
附东北某金矿11 号勘探线 附东北某金矿 11号勘探线 元素线金属量数据 (表附表 1及附图1) 及附图1
图1 某金矿区11勘探线剖面略图 某金矿区11 1
120m
160m
某金矿区11线元素的线金属量 × 表1 某金矿区 线元素的线金属量 (×10-6)
2、线金属量标准化得到标准线金属量 并按中段算出累加标准线金属量。 线金属量标准化得到标准线金属量 按中段算出累加标准线金属量。 标准线金属量,并 标准化的方法是, 标准化的方法是,乘以各指示元素最高含量之间相差的数量级
变异性指数梯度差:∆G越大说明该元素倾向于向下聚集 越大说明该元素倾向于向下聚集。 变异性指数梯度差:∆G越大说明该元素倾向于向下聚集。
5、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列出矿区完整、确切的轴向分带序列。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列出矿区完整、确切的轴向分带序列。
某金矿区11线元素的线金属量标准化数据 线元素的线金属量标准化数据(× 表2 某金矿区 线元素的线金属量标准化数据 ×10-6)
3、计算分带指数并列出分带指数表 计算分带指数并列出分带指数表
某元素的线金数量 分带指数= 某研究水平面上(某中段)的所有指示元素的线金数量总和
根据表2求得的各元素在不同深度中段面的分带指数值, 根据表2求得的各元素在不同深度中段面的分带指数值,可确定每个 元素的最大分带指数值。其中,某元素分带指数的最大值所在截面的位置, 元素的最大分带指数值。其中,某元素分带指数的最大值所在截面的位置, 就是该元素在轴向分带中的位置。 就是该元素在轴向分带中的位置。
实验一 原生晕轴向分带指数的计算
潘爱芳
一 目的与要求
原生晕的分带性特征。尤其是其轴向分带特征. 原生晕的分带性特征。尤其是其轴向分带特征.是原生晕特征的重 大发现.它无论在地球化学理论方面, 大发现.它无论在地球化学理论方面,还是在地球化学找矿的实践方面 都是具有重大的意义。 都是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练习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确定的定量计算方法,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练习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确定的定量计算方法, 要求用C 要求用C、B、格里戈良的轴向分带指数计算来确定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 格里戈良的轴向分带指数计算来确定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 的方法. 的方法.
2)当两个以上元素的分带指数最大值Dmax同时位于中部截面时,用变 当两个以上元素的分带指数最大值D 同时位于中部截面时, 异性指数梯度差ΔG来确定相对顺序位置,值大者排在相对高( 异性指数梯度差ΔG来确定相对顺序位置,值大者排在相对高(前)的位 ΔG来确定相对顺序位置 置。
变异性指数梯度差:ΔG= 或者G 变异性指数梯度差:ΔG=G上-G下(或者G下-G上)
式中: G上——分带指数最大值所在中段以向上的变异性指数值; ——分带指数最大值所在中段以向上的变异性指数值 分带指数最大值所在中段以向上的变异性指数 式中: G下——分带指数最大值所在中段以向下的变异性指数值。 ——分带指数最大值所在中段以向下的变异性指数值 分带指数最大值所在中段以向下的变异性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