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原生晕元素空间分带序列计算方法研究
新疆东天山红石金矿床原生晕特征与矿体叠加模型

新疆东天山红石金矿床原生晕特征与矿体叠加模型王世新;杨毅恒【摘要】红石金矿床是新疆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矿带中的代表性矿床之一.通过对其地表、已开采中段及部分钻孔的岩石系统采样分析和计算统计,研究了各指示元素在不同位置的组合特征.结果表明:指示元素中Au、Ag密切相关,其他元素组合复杂多变,反映了成矿成晕的多期性、多阶段特点.结合实际勘查资料,采用多种计算方法,建立了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模式,即矿床轴向分带(自上而下)为Bi-Mo-Hg-Zn-Pb-Ag-As-Cu-Sb-Au.利用不同中段的7个分带评价值指标确定了矿体的叠加模型.【期刊名称】《世界地质》【年(卷),期】2010(029)003【总页数】9页(P383-391)【关键词】红石金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叠加模式;东天山;新疆【作者】王世新;杨毅恒【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研究所,长春,13002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新疆,昌吉,83110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理学院,北京,1001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P612红石金矿是新疆康古尔塔格金矿带中新近发现的金矿床之一。
前人对康古尔塔格金矿带研究程度较深,尤其对其典型矿床—康古尔金矿和石英滩金矿开展了详细的成矿作用、成因机制、流体来源及原生晕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但对于红石金矿床研究较少。
王义天等从成矿流体来源的角度对矿床进行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10],曹洁等从构造角度分析了韧性剪切作用与金成矿的关系[11]。
而对于红石金矿的元素地球化学及成矿模式和成矿规律的研究,至今仍是一个空白。
笔者通过对矿床地表及深部岩石的系统采样分析和统计计算,研究各部位元素的组合特征,建立矿床原生晕的分带模式,并确定了矿体的叠加模型,为本区金矿勘查、评价与隐伏矿预测提供了依据。
红石金矿位于康古尔塔格地区中偏西部,地处塔里木板块北缘,觉罗塔格晚古生代岛弧带。
矿床原生地球化学晕分带性研究

矿床原生地球化学晕分带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已引起 了很多研究 者和从事找矿勘探地质工作者的重视 ,可用来判断工作地区异常源的风 化剥蚀程度和对矿体 、矿化进行深部推断和预测。在前苏联地球化学家 A・ ・ A 别乌斯和 C・ ・ B 格里戈 良对原生地球化学晕的分带性及其计算 方法启示下 ,以四川会理岔河锡矿为例进行研究和分析 ,用于勘查地球 化学和找矿勘探工作中。
一
2 原 生晕分带序 列的计算方法
A ・ .0 A 另 乌斯和 c・ 格里戈 良采用指示元素的分带指数排列原生晕的分带序列。在进行分带指数 B・ 计算时 ,要将晕 的线金属量标准化 ,即在一个被研究 的剖面 内,晕的金属量最大值都要用同一种量级表 示 出来 ,再把其余数据转化成与最大值相适应的数值 。
As 1 一 O,S 一 1 0, B 一 1 b 0 i O, M l O As S — 0 。 、 b、 B 、 i
注 :有 + 为每个 指示 元 素的最 大值 。 者
M 分别乘以其标准化系数 K , o n 得到表 2 所列数据。 3)元 素分带 指 数 的计 算 :将每 个 工程 的线金 属量 被 除 以各 元素 线金 属量 之和得 表 3 。
2 1 年 l 月第 3 卷第 4 01 2 1 期
四川地质学报
V 1 1 o D e 2 1 o3 . e. 0 1 . N4 ,
矿床原 生地球 化学 晕分 带性研 究
邢 利琦 ,刘炳璋
(四川 省地 矿局攀西地质 队,四川 西 昌 6 50 ) 1 00
摘 要 :矿床原 生地球化 学晕的分 带性 ,可 以反映 出成矿 成晕元素在成矿地球化 学过程 中于空间上的积聚规 律 ,对找矿勘探 、深部预 测和矿床剥蚀程度 的判断具有 重要 意义。在此 以岔 河锡矿 为例进行 分析 。主要介绍和 推荐 关于岩浆 气液矿床 原生晕指示元 素分 带方向及分 带序 列的计算方法 ,用于勘 查地球化 学、矿产地质和潜在 资 源量预 测工作 中。 关键词 :原生晕 ;分带 ;指 示元 素;计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 :P 3 6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9 5( 0 1 4 0 8 — 4 0 6 0 9 2 1 )0 — 49 0
浓集指数法确定矿床原生晕元素轴向分带序列

浓集指数法确定矿床原生晕元素轴向分带序列
矿床原生晕元素轴向分带序列的确定,主要采用薄片样总量浓集指数法。
该方法旨在从多个Tomaski薄片数据中提取出矿位的连续性,并形成轴向分带序列。
具体步骤为:
(1)准备样品:根据统计原理,采集足够多的样品,以满足结果的稳定性,确保样本数量至少是要测定元素的基本量的2倍以上。
(2)测定断层参数:根据相关研究文献,结合初步观察,定义出断层参数,确定轴向分带范围。
(3)计算指数:用Tomaski薄片测定各样品原生晕元素含量,计算出其他晕元素权重值,得出浓集指数。
(4)绘制指数曲线:统计所有元素在每一断层参数下的浓集指数,绘制出各元素的指数曲线,并结合上下文,对其进行解读。
(5)确定轴向分带:通过绘制和解读各元素指数曲线,确定出矿床原生晕元素的轴向分带序列,从而构成整体的轴向分带特征。
本方法确定的矿床原生晕元素轴向分带序列,对于对矿床原生晕元素的判别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矿床的轴向分带有着更好的统计学分布逻辑,进而为矿床的深入拓展提供更良好的指导意义。
夏塞银多金属矿构造原生晕特征及找矿

夏塞银多金属矿构造原生晕特征及找矿胡夕鹏;侯本俊;李泳泉;廖勋;李成杰;王国红;徐禹青【摘要】The Xiasai Ag-polymetallic deposit is a mesothermal filling and metasomatic deposit which is controlled by structure. The hydrothermal ore-formation resulted in tectonic primary halos. Therefore, study of the tectonic primary halos is of importance to the searching for hidden orebodies.%夏塞银铅锌矿床为中低温岩浆热液充填交代脉型矿床,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成矿溶液在成矿过程中,由于溶解、沉淀、迁移等条件不同,导致成矿指示元素及组合的空间分布在相应的构造条件下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根据其距离矿体的远近可划分为前晕、中晕和尾晕。
因此在断裂构造上测定原生晕,是寻找隐伏矿体的一种方法。
【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6页(P249-253,257)【关键词】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构造原生晕;夏塞【作者】胡夕鹏;侯本俊;李泳泉;廖勋;李成杰;王国红;徐禹青【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3地质队,四川峨眉 614200;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3地质队,四川峨眉 61420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夏塞银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 610091;夏塞银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91;夏塞银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 610091;夏塞银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2;P618.522012年四川夏塞银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夏塞矿区开展构造原生晕专项研究,四川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3地质队协作,主要工作内容确定浓度分带(外、中、内带)标准,单一期次成矿形成原生晕发育特点,原生晕轴(垂)向分带:确定前缘晕、近矿晕、尾晕的特征指示元素;原生晕的轴向分带序列,地球化学参数计算及其轴向变化规律;提出深部盲矿预测标志。
地球深部矿床成矿作用和分带(1)

★
矿床原生晕的研究
矿床围岩成矿元素和微量元素, 与地区元素丰度比 较,圈出矿体原生晕异常形态、强度及元素组合特 征. 选取Cu,Ag,Mo,Pb,Zn等指示元素来圈定异常
轴向分带元素分带序列: 原生晕轴向分带梯度, 指示元素比值特征方法,等。
Au
矿床原生晕的轴向分带 ---金属分带与蚀变分带:
二、重要热液矿石形成 于中地壳
热液矿床的矿物流体包体研究提供了丰 富的成矿流体性质数据,如温度、压力、 盐度和溶解的多种化学组分.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推测矿床形成的深度 与矿石共生的热液性质。
深部成矿部位-中地壳
地壳和岩石圈的主要流体 是NaCl-H2O和NaClH2O-CO2。一般地说,地 壳是处于35公里深。温度 是650C和500-600MPa。 上地幔的底界条件大致是 在1000C左右和2GPa, 大致400公里深它是辉石 橄榄石区.
已往一种铜矿剖面原生晕研究结果与地表相同:剖面 里的金属深度分布态势,分为四组:
前缘晕:Au, Bi, Hg和Mo,位于铜矿带的前上方, 与金矿带的产出位置相当;
二组:Ag,As,Sb,Pb和Cu: 在Au矿带下部和Cu矿带前上部中、近程指示
元素; 三组:W(Zn,Sn) ,在Cu矿带的下半部, 四组:Be,在整个Au,Cu矿带部位出现低值区。
蚀变分带-PTX条件分 对应金属分带
带对应:
外带:浅色蚀变
外带:负异常MnSrVCo
内带:暗色蚀变
正异常:Zn,PbBa,AgAu,Cu,Co
金属分带与蚀变分带的一致性:蚀变矿物在矿床(矿
体)的前、中、后部位置和垂直和水平分带中演化。 用蚀变矿物区别不同阶段金属矿化。矿物的UV-NIRIR分析,确定矿物在空间里的变化。蚀变分带确定/ 识别远矿、近矿和根部的标志。
大水金矿床2#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研究

现
代
矿
业
总 第5 3 1 期 2 0 1 3 年 7月第 7期
J u l y . 2 0 1 3
M 0RDEN MI NI NG
大 水金 矿床 2 # 矿体 原 生 晕轴 向分 带序 列研 究
钟炎 良 彭秀 红 张江苏
( 1 . 成都理工大学核技 术与 自动化工程 学院; 2 . 地 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 实验室;
大水矿 区经历 了多期 构造 活动 叠加 和改 造 。矿
区N WW 向主断裂 带不仅 控制 了岩浆岩 的分布状 态 , 也是 本地区 的导矿 、 控 矿构 造。容矿 构造 主要是 N W
赋存 在热 液作用 形成 的硅 质岩 内 , 矿化 强度 与硅化 、 赤 铁矿 化 紧 密 相 关 1 。大 地 构 造 位 于 西 秦 岭南 亚 带, 南 亚带是 西秦 岭构 造 带 主要 的成 矿 带 , 它 南 与
综合 利用 各种方 法进行 科学 预测 。
虚 脱空 间 ,为成矿 流体 的运移 和矿 质 的富集 提 供 了
有 利 的构 造部 位 。
2 . 2 构 造
甘肃 西秦 岭地 区的大水 金矿 床 的勘 探和 开发工 作 已经进 行 了 2 0余年 , 各种 坑道 和 中段 的勘探 已经 比较 成熟 , 这使得 所采 的样 品真实 可信 , 具 有较 高 的
其北为西倾山隆起带 , 其南为巴西复向斜 。区域主 要 发育着 碳 酸盐 岩 和 碎 屑 岩沉 积 ,岩 浆 活 动较 弱 ,
与造 山作用 有关 的岩浆 活动 主要在 晚印支一 晚燕 山 期 ,以陆相 中酸性 岩浆 侵入 和火 山喷发 为主 l 2 J 。
东天山红石金矿原生晕轴向分带研究

部找 矿挺 t J t  ̄ ' t 毕 证据
共1 0 个指 示 元素 测 试分 析 。样 品测试 由长安 大学 应
1矿床地质特征
用 化学 与分 析测 试巾心 完成 , 分 析方 法 为 : A i i 采用 化 学光谱法 ; C u , P b , Z n 采 用 原子 I I 发收 法 ; A s , S I 1 , H g , B i
新
I NI 1 ^
地
质
; E( ) I | OG5
文章 编 号 : l 0 ( 砌一 8 8 4 5 ( 2 0 l 3 ) 0 3 — 2 0 1 — 0 5
中 图分 类 号 : P 5 7 8 . 1 1
文献标识码: A
东天 山红石金 矿原生晕轴 向分 带研 究
陈 新蔚 , 王世新 , 甘继军
矿f ) ( 周 的一 些 金 矿 床 , 并 与 西 安 地 院 共 同 完 成 的 等 对 矿 床 地 球 化 学 进 行 了详 细 研 究 , 探 讨 了成 矿 流 1 。 本 文 通 过 对 新疆 红 石 金 矿 原 生 晕 分 带 研 《 康r f 尔塔 格 金成 矿带 地 物 化综 合 研 究 及 找 矿 靶 区 体 来源 优选研究报告》 , 首 次 建 立 了该 区金 矿 床成 矿 3阶段 究 , 分 别 采用 “ 格 氏” 法、 “ 克 氏” 法 和“ 重心” 法, 确 定 为 深 模式 , 提 m r金 、 铜 成 矿最 有 利地 区 为阿 齐 山 岛弧 北 了该 矿 床 原 生 晕 分 带 模 式 并 建 立 了叠 加 模 型 ,
L I 熔 岩 及 火 山碎 屑 岩 , 应 在 海 沟 带 和 岛 弧 区 秋 格 明塔 什 一 黄 山 韧性 剪 切 带 南 缘 , 阿 奇 山一 雅 满 苏 酸 性 火 l
内蒙古边家大院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内蒙古边家大院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刘怀金;杨永强;孙引强;辛江;温海成;李浩【摘要】边家大院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为大兴安岭中南段新发现的一个典型的热液脉型矿床,矿体呈脉群状产出.文章通过对矿区5个钻孔岩心进行系统采样和光谱测试分析,运用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和数理统计方法(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对矿区A A'勘探线矿脉群的原生晕特征进行了详细系统的研究.认为矿脉群原生晕分带明显,前缘晕元素为Sb、Hg、As,尾晕元素为Mo、W、Sn、Bi,近矿晕元素为Pb、Zn、Ag、Cd、Cu、Au;垂向分带序列为Sb-Co-Zn-As-Mo-W-Bi-Cd-Pb-Hg-Sn-Ag-Cu-Ni-Au,出现了Mo、W、Bi的“反向分带”现象,具有两个阶段成矿作用;成矿元素(Pb、Zn、Ag)和前缘晕元素(Hg、As)在矿脉群下部异常值较高,且异常向深部延伸,推测矿区深部可能存在隐伏矿脉群.综合上述特征,初步建立了矿区的成矿成晕理想模型.【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年(卷),期】2016(031)002【总页数】8页(P245-252)【关键词】原生晕;深部矿产预测;边家大院;大兴安岭中南段;内蒙古【作者】刘怀金;杨永强;孙引强;辛江;温海成;李浩【作者单位】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01001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核工业二四三地质大队,内蒙古赤峰024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乌鲁木齐830011;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01001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5;P618.4边家大院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是内蒙古林西县境内继著名的大井铜多金属矿床发现之后,找矿勘查工作的又一重大突破。
自2013年矿山投入建设以来,已有地质学者对此矿床的成因[1]、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2]、控矿因素[3]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床原生晕元素空间分带序列计算方法研究【摘要】矿床原生晕元素的分带是指不同化学元素的异常在一定地质作用下呈现有规律空间分布的现象,通过计算元素垂直分带指数,确定元素的垂直分带序列。
本文系统研究归纳了元素分带序列的计算方法,并且提出了元素分带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元素空间分带理论与当前的区域成矿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元素分带理论已经逐步走向成熟。
矿体原生晕元素分带现象的发现和元素分带序列的确定,同时为盲矿预测和矿体剥蚀程度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关键词】矿床原生晕;元素空间分带;方法
前言
矿床原生晕找矿方法是利用矿体或其他地质体周围赋存在岩石中的地球化学分散晕进行找矿的地球化学方法。
从20世纪50年代起到现在,已发展成为地球化学找矿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尤其是在找隐伏矿床方面更具优势。
勘查地球化学家邵跃、李善芳、吴承烈、格里戈良等[1—3]对某些热液金属矿床周围的微量元素分布进行
研究后,同样发现了成矿元素和伴生元才、素的分带现象,并且成功地将它用于盲矿预测和矿体剥蚀程度的评价[4]。
元素的分带是指不同化学元素的异常在一定地质作用下呈现有规律空间分布的
现象,就水平面而言,元素分带分为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对地质体而言,元素分带分为横向分带和轴向分带[5—9]。
水平分带特征一般通过综合异常平面图来表征,通过对异常元素的圈定,划分元
素水平分带序列;垂直分带一般通过采集钻井不同中段的岩石样品进行分析,计算元素垂直分带指数,确定元素的垂直分带序列。
到目前为止,元素分带理论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并且在找矿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10—13]。
热液矿床矿体中的矿物和元素组合,是在不同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析出的,它们是时间或空间的函数[14]。
从矿体形成的机理来看,矿体元素浓度梯度分带现象,可以是不同成分热液脉动式贯入的结果,也可以是相同原始成分热液沉淀分带所造成。
斯米尔诺夫提出了热液成矿作用的脉动说。
他认为矿液是多次分泌出来的,矿物沉淀也是多次进行的。
成矿溶液在时间上的演化与构造裂隙的多次发生相配合,造成了分带[15]。
邵跃认为,热液成矿作用过程,也是一个沉淀作用的过程。
它从开始沉淀一大量沉淀一继续沉淀,到沉淀终止,热液中金属都有其结晶温度,在未到达某个矿物的结晶温度时,沉淀已经开始,然后是大量沉淀,超过矿物结晶沮度沉淀逐渐减少,最后沉淀终止,由于各种矿物结晶的温度不同,因而造成了金属元素的沉淀分带。
1.元素分带理论研究的意义
1.2对矿体剥蚀程度的评价
当前,化探在找矿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从大量不同元素组合的致矿异常中区分出矿体中一上部异常、矿化异常和矿尾残留异常,是十分重要的。
这项工作可用分带性规律来实现。
即在矿体元素浓度分带序列中,不同的元素组合处于矿体的不同部位。
矿体所
处剥蚀深度不同,其地化分带元素组合亦有差异,处于分带序列左边的元素是矿体头部的特征元素,处于分带序列右边的是矿体尾部的特征元素。
据此,可对地球化学异常和矿脉剥蚀部位进行定性评价[17]。
国外是用元素对比值法评价异常的剥蚀程度、确定矿体位置,如苏联采用分带评价值(ba+ag+pb/cu+bi+co)判断异常与矿体的关系,如果地表未见矿化,异常的分带评价值甚高,可推断地下深部有盲矿。
地表已见矿化露头,而分带评价值较高,推测矿化在深部尚有较大的延伸。
地表已见矿化,而分带评价值甚低,可以推断矿体已被剥蚀到尾部。
近年来,国外采用正负异常结构研究这个问题,如索科洛夫(1990)曾在从不同尺度研究了金矿地球化学场,运用成矿与主要伴生元素含量的乘积与亲石(或亲铁)元素组合含量乘积之比作为异常强度的系数,来划分成矿系统中带出带入物质的分布情况。
结果表明,核心带的正晕显示矿体及近矿空间部位,外围为负晕的交替带,再向外围则是分散的矿化带。
这种不同的地球化学场的正负结构较好地划分了分散矿化,确定了有利成矿部位。
1.3丰富了“成矿系列”理论
依据岩浆热液多金属成矿带上矿集区中的元素分带现象,在勘查中应按元素分带及成矿系列进行勘查,将会取得明显的地质效果。
1979年,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程裕淇提出了“成矿系列”的概念,指出“在一定的地质单元内,在主要地质作用的影响下,可以形成两个或更多个的矿床类型,彼此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并构成一
个四维成矿整体”。
成矿系列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是构造体系和元素分带的延伸和发展,把单个矿床的控矿构造、组分分带(元素分带)和矿床成因的研究,扩大到在同一主要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多种矿床[4]。
3.结论
矿体原生晕元素分带现象的发现和元素分带序列的确定,为盲矿预测和矿体剥蚀程度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这种方法在勘查地球化学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也取得了许多成功的实例,但使用中仍存在不少向题,内生及外生的多种地质作用都可形成某些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带现象,并非内生金属矿床周围单独出现,另外,大的地质作用也会使元素空间分带变得更加复杂。
地质作用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用单一热源体周围元素的分带模式去拟合各种复杂的成矿过程,在许多情况下不符合单一的理想分带模式是很自然的。
结合地质作用和已知矿区规律研究矿床原生晕元素分带理论,指导矿区外围及成矿带上的矿点或异常评价,提高中大比例尺的矿产预测水平,发现新矿床,为区域性化探工作所发现的大量异常进行分类评价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陈能松,孙敏,杨勇等.变质石榴石的成分环带与变质过程[j].地学前缘.2003(3): 315—320.
[2]李善芳.地球化学勘查工作进展[j].物探与化探.1989,vol.13(no.5):333—346.
[3]吴承烈.加强矿区化探研究[j].物探与化探.1980(no.1): 1—4.
[4]伍宗,金仰芬.元素分带及其在地质找矿中应用的几个问题[j].物探与化探.1993(1): 7—13.
[5]段祝龄.确定元素分带序列程序[j].矿产与地质.1984(1):72—77.
[6]于家明,张辉,陆学普等.区域化探异常元素分带与找矿远景分析[j].吉林地质.2007(2): 37—46.
[7]李扬,邱德同,季峻峰.确定金矿床元素分带序列的新方法[j].地质与勘探.1993(12): 47—48.
[8]吴锡生.原生异常中元素分带序列的计算方法[j].物探与化探.1981(2): 106—109.
[9]邱德同.确定矿床原生晕指示元素分带序列的新方法[j].地质与勘探.1989(8): 51—53.
[10]温得银,宋顺昌,薛万文等.青海纳日贡玛矿田元素分带序列与剥蚀程度研究[j].青海国土经略. 2005(4): 38—42.
[11]张乾,潘家永.论蔡家营多金属矿床成矿元素分带[j].地质与勘探. 1994(1): 58—62.
[12]周明道,陈鸿达.大义山地区硼矿床微量元素分带性研究及在找矿中的应用[j].湖南地质. 1992(s1): 82—85.
[13]窦晓黎.元素分带指数法在滇西云龙锡矿区的应用[j].云南地质.1986(1): 46—58.
[14]朱作山.胶东新城蚀变岩型金矿矿体元素分带性及矿体剥
蚀程度评价[j].地质与勘探. 1988(11): 1—6.
[15]邵跃.矿床元素原生分带的研究及其在地球化学找矿中的
应用[j].地质与勘探.1984(2): 47—55.
[16] i s goldberg g y a. depletion and enrichment of primary haloes: their importance in the genesis of and exploration for mineral deposits[j]. geochemistry. 2003, 3(3): 57—73.
[17] nigel w brand. elementratios in nickel sulphide exploration:vectoring towards ore environments[j].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xploration. 1999, 67(01): 145—165.
[18] 潘勇飞.确定原生晕元素分带序列的计算[j].地质与勘探.1983(7): 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