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梗塞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

合集下载

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导语:肺部感染这种疾病我们想要在生活中对于它进行护理,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心理护理以及给患者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等,这样对于肺部感染患者来说,
肺部感染这种疾病我们想要在生活中对于它进行护理,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心理护理以及给患者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等,这样对于肺部感染患者来说,你们在生活中治愈这种疾病的几率比较大。

一般肺部感染患者应该要定时翻身以及适当的协助排痰,这样可以让肺部的废弃物更好的排出体外。

肺部感染主要由致病菌引起肺组织的炎症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老年肺部感染多指发生在下呼吸道(包括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由致病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最终波及肺泡实质形成肺小叶病变成为肺炎,甚至导致肺间质纤维化。

肺癌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 定期翻身和协助排痰经常更换体位或活动,可预防分泌物的积聚和促进血液循环,若无禁忌,每2小时翻身1次,同时配合拍背、咳嗽,对神志不清、昏迷患者翻身前先吸净口腔内及鼻腔内的分泌物,以防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肺泡萎缩及肺不张的发生,并保证呼吸道的通畅。

2 发热的护理患者寒战时注意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注意足底部置热水袋保暖;大量出汗时应及时更换衣服和被褥,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 心理护理以及创造良好环境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其了解疾病与干预护理的相互关系,积极配合治疗;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加强管理,保持病室整洁及时更换被服,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老年中风患者恢复期伴肺部感染的护理

老年中风患者恢复期伴肺部感染的护理

老年中风患者恢复期伴肺部感染的护理【关键词】脑梗塞肺炎支气管肺炎中风护理学老年中风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体质虚弱,排痰无力,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患者呼吸微弱,容易形成痰痂,进而造成肺部感染,甚至痰痂堵塞气管引起窒息[1]。

因此,在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治疗肺部感染、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对2006-2008年神经内、外科60岁以上的中风并肺部感染的50例患者进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材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50例老年患者中,男 31人,女19 人,平均年龄75岁。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19例,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31例。

入院时伴有咳嗽33例,咯痰18例,发热16例、伴寒颤者4例。

查体:湿性罗音29例,干性罗音17例,支气管呼吸音6例,呼吸音低9例,呼吸音粗5例。

查血常规,中性白细胞>10×109/L 47例。

X线检查均有肺部阴影,提示支气管肺炎36例,大叶性肺炎8例,混合型6例。

1.2 护理干预1.2.1 综合护理加强急性脑血管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搞好个人卫生,保持口腔卫生及皮肤的清洁,对吞咽困难的患者特别注意观察,做好饮食护理。

病室定时通风换气、紫外线消毒和环境卫生监测,减少呼吸道病菌的繁殖生长。

对患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口腔、气管内分泌物,以利痰液排出。

掌握吸痰指征,吸痰时,动作要轻柔、敏捷,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过长,不超过15 s。

1.2.2 按摩护理50例中风患者除常规营养支持、对症、抗生素药物治疗外,同时予以按摩护理干预。

风痰阻络者37例,按摩丰隆、肺俞、合谷、化痰熄风;痰热腑实者13例,按摩曲池、丰隆,清热豁痰。

每日1次,每次30 min。

1.3 治愈标准参考文献[2]。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血常规正常,X线胸片示炎症完全吸收;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血常规和X线胸片至少一项好转;无变化:临床症状、血常规、X线胸片均无好转。

2 结果治愈41例,占82%;好转6例,占12%;加重1例,占2%;无变化2例,占4%;总有效率94%。

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查房

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查房

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查房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血管堵塞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

对于脑梗塞病人,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有效促进病人康复进程,预防并发症,并帮助病人提高生活质量。

首次查房时,护士首先应对脑梗塞病人进行详细的询问,并了解病人的病史、症状、治疗经过等情况。

接着,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测量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指标,以及详细记录。

护士在查房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意识状态:脑梗塞病人常常出现意识障碍的情况,包括嗜睡、昏迷、语言障碍等。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报告给医生。

同时,护士应定期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包括意识、语言、运动等方面。

2.生命体征监测:护士应密切监测脑梗塞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的变化。

高血压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护士应及时测量血压,并记录下来。

对于存在高血压的病人,护士需及时通知医生,并按照医嘱给予降压药物。

3.呼吸管理:脑梗塞病人常常出现吞咽困难、口腔排空障碍等问题,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护士应指导病人采取正确的吞咽姿势,及时帮助清洁口腔,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有吞咽困难的病人,可以考虑利用吸管或鼻饲管进行喂食。

4.血液检查:护士要按照医嘱定期抽取血液进行检查,监测病人的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

特别是对于存在高凝状态的病人,护士应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及时发现异常。

5.卧床护理:脑梗塞病人多伴有肢体无力、平衡障碍等问题,需要进行卧床休息。

护士应指导病人采取正确的卧姿,防止发生褥疮。

定期翻身、按摩肢体,预防肌肉萎缩;同时,护士要协助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增强肌力,提高行动能力。

6.营养支持:脑梗塞病人常常出现吞咽困难,导致摄入量不足。

护士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包括软化食物、高蛋白、高纤维食物等,以确保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

7.导尿护理:脑梗塞病人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尿潴留。

脑梗塞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脑梗塞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脑梗塞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1-12-22T14:27:11.0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6期供稿作者:崔世阳[导读] 在脑梗塞患者所患的肺炎中,坠积性肺炎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崔世阳(河南省南阳市南石医院脑血管六科 473000)【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6-0231-02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的原因、护理及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年来护理的28例脑梗塞并发坠积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痊愈19例,好转6例,死亡3例。

结论排痰是预防和护理坠积性肺炎的关键。

【关键词】脑梗塞坠积性肺炎排痰坠积性肺炎是脑梗塞患者长期卧床而引起的较常见临床并发症,危害较大,是导致脑梗塞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笔者于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共护理脑梗塞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患者28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50~70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坠积性肺炎诊断标准。

病程30~60d,其中治愈19例,好转6例,死亡3例。

1.2临床表现:除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外,出现下述症状:咳嗽25例(89%)咯白黏痰8例(53%),黄脓痰3例(10%),干咳3例(10%),发热22例(79%),不同程度呼吸困难12例(43%)肺部湿罗音22例(78%),干啰音和哮鸣音6例(21%)。

1.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0~20×109/L 20例,>20×109/L者3例;中性粒细胞分类占0.80~0.90者5例,>0.90者21例。

20例痰培养12例阳性,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克雷伯杆菌2例,沙质黏类菌1例,大肠杆菌5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另8例痰涂片发现大量细菌,而需氧培养为阴性,疑为厌氧菌感染。

1.4胸部X线检查:双肺纹理增粗、紊乱、模糊,可见小斑片状阴影5例(18%),大叶性肺炎4例(14%),双下肺炎6例(21%),下叶背段肺炎6例(21%),上叶后段肺炎7例(25%)。

老年人得脑梗怎么护理?

老年人得脑梗怎么护理?

老年人得脑梗怎么护理?谈到脑梗,大家可能听之色变。

在大家印象中,人一旦患了脑梗,可能就生活不能自理,且致残、致死率非常高。

但是如今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脑梗也有了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再加上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减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那么,老年人得了脑梗究竟要怎么护理呢?下面本文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老年人脑梗护理的那些事。

一、什么是脑梗?脑梗就是脑梗塞或者叫脑梗死,它是由于大脑局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脑梗塞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慢性脑血管意外性疾病,这种病发病快,且容易反复,发病之后还容易留下后遗症,并且后遗症恢复比较缓慢,需要长期护理。

根据有关调查发现脑梗患者大多患有其他慢性疾病。

体重超重、缺乏锻炼,长期吸烟、喝酒的这类人群也比较容易引发脑梗。

根据医院患者资料,我们不难发现,脑梗患者大多都是45到70岁的中老年人。

二、脑梗有哪些症状?第一、头晕、头痛。

如果经常有头晕或者头痛一般可能会是缺血性脑梗塞的预兆,如果头痛剧烈并且伴随有恶心呕吐,有可能是出血性脑梗塞的预兆。

第二、短暂性视力障碍。

如果有段时间看东西比较模糊或者视野缺失,看到的事物不完整,在一段时间后又自行恢复,这也是脑梗塞的预报信号。

第三、语言和精神改变。

如果发音困难,不能说话,写字也发生困难,性格突然发生变化,例如从以前的沉默寡言变为现在的急躁且话多,从以前的沉稳冷静变为现在的烦躁不安,或者出现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这些都是脑梗塞的前兆。

第四、突然眩晕。

眩晕是脑梗前兆很常见的症状,发生在脑梗病前的任何时候,早晨起床的时候发生的最多,其次在疲劳时、洗澡后有时也会发生。

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如果在1到2天内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那么发生脑梗的风险性将会大大增加。

第五、易困、嗜睡。

随着脑动脉硬化加重,动脉管腔越来越窄,脑缺血严重恶化,这时患者就会容易疲惫且嗜睡,并伴随有一直打哈欠。

根据有关数据反映,缺血性脑血栓患者,80%会在发病前5到10天出现哈欠练练的现象。

老年中风患者恢复期伴肺部感染的护理

老年中风患者恢复期伴肺部感染的护理
第3 4卷 第 2期 20 0 9年 4月
贵 阳 医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GUI YANG EDI M CAL CoLLEGE
Vo . 4 No. 13 2
2 0 4 0 9.
老 年 中风 患 者 恢 复 期 伴 肺 部 感 染 的 护 理
杨 红 , 许 静
( 贵阳医学 院附院 针灸推拿科 , 贵州 贵阳 5 00 50 4)
[ 关键 词 ]脑梗塞; 肺炎 ; 支气管肺炎;中风; 护理学
【 中图分 类号 ]16.; 733 1 31 R4. 5
[ 献标识 码 ]B [ 文 文章 编 号 ]10- 0(090- 3 1 o02 720)20 1 7 2
2 31
13 治 愈 标 准 .
参考文献 [ ] 2 。治 愈 : 床 症 状 临
消失, 常规正 常, 血 x线 胸 片 示 炎 症 完 全 吸 收 ; 好 转 : 床症状 减轻 , 常规 和 x 线胸 片 至 少一 项 好 临 血 转 ; 变化 : 无 临床症 状 、 常规 、 血 x线胸 片均 无好转 。
致肺 部 感 染 。在 对 症 治 疗 的 同 时 , 理 的护 理 干 合 预 , 疾 病 的康 复 具 有 重 要 的 意 义 j 对 。祖 国 医学 认为 , 部感染 的发 生 多 与痰 湿 有 关 , 为储 痰 之 肺 肺
肺 部感 染 3 1例 。人 院 时 伴 有 咳 嗽 3 3例 , 痰 1 咯 8 例, 热 l 、 发 6例 伴寒 颤 者 4例 。查 体 : 湿性 罗 音 2 9 例 , 性 罗音 1 干 7例 , 气管 呼吸 音 6例 , 吸音 低 支 呼
4 参 考 文 献
[ ]毛金兰 , 1 黄龙珠 , 曹秋红 , . 等 脑卒 中患者医院感染 的临 床分析及预防对策 [ ] 实用 临床 医药 杂志 ,0 8 4 : J. 2 0 ( )

肺部感染存在护理措施

肺部感染存在护理措施

肺部感染存在护理措施1. 引言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会导致肺部组织受损并引起呼吸困难等症状。

护理措施在肺部感染的治疗和康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2. 护理措施2.1 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对于患有肺部感染的患者,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通风环境应该保持清新,避免空气污染和二手烟。

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空气清新剂可以帮助净化空气。

2.2 鼓励合理休息和睡眠患有肺部感染的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来帮助机体恢复。

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每天保持一定的休息时间,并确保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

2.3 维持良好的营养良好的营养对于肺部感染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摄入,包括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高纤维的饮食。

同时,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以免刺激消化系统。

2.4 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肺部感染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当的锻炼计划。

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患者的肺功能和免疫力。

3. 康复护理3.1 药物治疗肺部感染的治疗通常需要药物干预。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在给药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医生。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肺部感染容易导致呼吸道阻塞和黏液积聚,护理人员应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包括帮助患者进行胸部物理治疗、使用呼吸器辅助呼吸等。

护理人员还需教育患者正确的咳嗽和排痰技巧。

3.3 心理支持肺部感染不仅对身体造成影响,还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温暖的关心和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康复信心。

3.4 定期复查和康复评估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复查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同时,进行康复评估,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康复目标的达成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更科学的康复护理方案。

脑梗塞患者的护理

脑梗塞患者的护理
临 床医 I 学
医学信息 21年 7 02 月第 2 卷第 2 M d aIo ao.u 21.o 2. o2 5 期 eiln r tnJ1 02V1 5N. e fm i . .
4 小 结
少量饮水 , 可进食少量鸡汤 , 术后 1h 2 后可进食 流质 饮食 , 门排气 肛 后可进食高蛋 白 、 高热量 、 高维生素等饮食 , 禁食 酸 、 、 、 冷 辣 产气食
易使群j 样硬化 的小 动脉破裂出血 ; 血乐过低 , 脑供 血不足 , 微循环瘀 滞时 , 易形成脑梗塞。所以要积极治疗高血压 、 高血脂 、 糖尿病 , 每周 监测血压 至 3 4次 , ~ 根据血压 来调整 降压药 , 稳控制 血压在正常 平 范 围。生活要有规律 , 注意劳逸 结合 , 避免身心过度 劳累 , 当进行 适 运动锻炼 , 强血管 的应激能力 。 增 戒除不 良习惯如吸烟 、 饮酒等 。 进食 低盐低脂 、 易消化 、 高维生 素饮食 , 脑梗塞的患者要经常饮水 , 尤其在 清晨和晚间。这样 可以稀释血液 , 防止血栓的形成。避免身体姿势变
1病 情 观 察
鞋;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教会患者保持关 节的功能位。当患者发生脑梗 塞后 , 如生命体 征平稳 , 神经系统症状 不再加重 , — 8 后 即可进行康复训练。 2 4h 4 临床上在进行康复训练时 , 运动量的确定 一般根据极限心率来定 ,公式为 10 年龄= 8一 最大心率 数 X ., O 当患者年龄在 6 岁 以上时 , 9 O 公式为 10 年龄= 7一 最大心率数 , 第2 天还要 根据次 日 患者的 自我感觉决定运动量。对 于不能 自主翻 身 的患者 , 至少每 2 翻身拍背 1 , 防止压疮和肺部感染 等并发 h 次 可 症 。保持 良肢位 , 防止骨盆后倾和髋关节外展 、 外旋 , 预防和缓解肢 体痉挛并早期诱发分离运动 ; 给予被动运动 , 保持关节活 动范 围 , 防 止肌 肉、 结缔组织的挛缩 , 防深静脉血栓 的形成及组织问粘连 。在 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脑梗塞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
发表时间:2009-07-21T10:02:21.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5期供稿作者:陆怡辛(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结三科广西南宁 5300
[导读] 做好脑梗塞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也是降低病死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脑梗塞后合并肺部感染是脑梗塞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发生率为40%~60%,直接影响病情和预后[1]。

因此,做好脑梗塞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也是降低病死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3年5月~2008年12月共收冶脑梗塞合并肺部感染病人30例,全部经CT扫描和痰培养结果证实诊断。

其中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66岁~85岁,平均年龄70岁。

其中重症肺部感染8例,瘫痪肢体肌力0级1例,Ⅰ级1例,Ⅱ级3例,Ⅲ级8例,Ⅳ级17例。

住院天数16天~82天,平均35天。

全部肺部感染治愈,瘫痪肢体未发生关节僵硬、变形。

2 护理
2.1 注意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出入量的变化。

掌握患者刚发病时的意识状态,然后持续观察、评估意识程度的变化。

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及对光反应情况。

如发现瞳孔不等大、针尖样瞳孔、瞳孔散大等应考虑脑疝发生的可能;如体温升高、脉搏和呼吸加快应考虑有感染加重或继发感染的可能;如体温过低、四肢厥冷则有休克的可能;如呼吸变慢、不规则、叹息样呼吸则提示颅内压升高、脑干受压,病情危重;如脉搏细弱则有循环衰竭的可能,如脉搏加快时有血压升高的可能,脉搏变缓有颅内压升高的趋势[2]。

颅内压升高和血压升高互相影响,血压改变反映脑供血情况的改变,如血压过低会造成脑供血不足,加重脑缺血。

当血氧和度持续下降且伴有呼吸困难,应考虑痰液阻塞,及时给予叩背或电动吸痰,同时观察痰的色、量、性质。

经常进行肺部听诊,掌握肺部感染进展、转归情况。

观察抗生素疗效及不良反应,注意大便性状,如有黑便则提示有消化性溃疡、出血;如有腹泻不止则可能有肠道菌群失调,二重感染。

2.2 预防、控制感染。

室内空气清新、定期通风,保持室内温度18℃~22℃,湿度以60%左右为宜,注意防寒保暖。

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减少探视,尽量固定家属陪伴。

加强口腔护理和会阴部护理,观察有无口腔霉菌感染,预防泌尿道、生殖道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头高脚低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口腔内分泌物流入气管。

定时翻身、叩背,无心衰及水肿的病人鼓励其多饮水,促进排痰。

教会有效咳嗽、咳痰方法,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及时排出,预防坠积性肺炎发生,必要时吸痰,吸痰管一用一更换。

能配合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也可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沐舒坦或糜蛋白酶等稀释痰液。

抗生素现配现用,严格按时间使用,保证血药浓度,观察有无腹泻、霉菌斑等二重感染症状。

工作人员应注意手部卫生,严格各项操作规程、无菌操作。

对于经口进食的患者,食物应细软,喂食应均匀、慢速,防止食物呛入气管造成感染或窒息。

做好皮肤护理,保持清洁无异味,勤帮患者剪指甲、趾甲,保持甲端平整,以免刮破皮肤。

肢端感觉不灵敏的患者勿使用热水袋、电热毯,以免造成烫伤。

2.3 功能障碍的护理。

护理上主要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注意偏瘫肢体的摆放和被动训练,维持肢体在正常的功能位置,每日将偏瘫肢体进行被动伸屈、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改进皮肤营养及张力。

关节做肩外展、外旋,踝关节环形活动,幅度由小到大。

早期关节活动度小于正常活动幅度,以免损伤关节。

鼓励患者自我练习,防止坠床和跌碰伤。

按摩可用揉、搓、捏等手法,以皮肤发红为度。

肢体功能训练应有计划、定时、定量、坚持不懈进行。

有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应鼓励其发声,重复其语言,以刺激其逐渐扩展语言的应用能力。

教会其用手势、表情、点头或摇头或眨眼来表示所需表达的语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定期播放音乐、电视节目、广播节目,有利于语言功能的恢复。

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应进行鼻饲,保证营养物质的供给。

妥善固定胃管,防止意外拔管。

随着病情好转,吞咽功能渐恢复,可给予吞水试验,如吞水无呛咳,可拔出胃管,给予流质饮食,再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质饮食。

禁食粗糙、刺激性、高胆固醇食物。

2.4 心理护理。

患者常表现为抑郁、焦虑心理,拒绝治疗。

在护理活动中,我们要善于收集病人的心理信息,了解病人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的开展个体化心理护理。

对于抑郁的患者,应多关心、体贴,及时表扬患者的点滴进步,用热心和真诚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抑郁对疾病的负面影响;对于焦虑的患者,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护理人员应有良好的心态和语言,置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使病人感到温暖、关怀、受尊重。

密切观察,及时发现病人思想波动,与家属一起抚慰患者,避免不良刺激。

尽可能为病人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环境,使之心情舒畅。

3 体会
脑梗塞患者多为老年人,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低下,发病时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成为肺部感染的高发人群,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清除肺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成为肺部感染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23.
[2] 郭秀菊,刘军艳.糖尿病并脑梗塞的护理[J].中原医刊.2000(27):64.病时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成为肺部感染的高发人群,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清除肺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成为肺部感染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