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一第一学期全市统考期末语文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高一第一学期全市统考期末语文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高一第一学期全市统考期末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第一学期全市统考期

末语文试卷

2016.01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

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请将所有的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

后,将答题卡交回,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

..的一组是(3分)( ▲ )

纸光是金色的,是那种也许还未打磨或打磨过了又随着光阴的▲越来越朴实、贵重的金

色。那些书油墨都很▲,很清新。它的有些灰旧的沉默的色泽和铅字,太与内容▲,太至情

至美地和谐了。

A.流失纯正浑然一体B.流失香纯水乳交融

C.流逝香纯浑然一体D.流逝纯正水乳交融

2.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 A.“互联网+”不仅推动了农产品供需两方直接对接,实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也渐渐地、深刻地改变了农业这个传统产业的质量。

B.防止考生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C.覆盖城乡的文化设施网络已基本建成,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水平仍然较低,距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D.每次大考前的学习无疑都是紧张的,这就需要我们有很强的心理调适能力。难道我们能否认考前复习最忌心浮气躁吗?

3.下列句子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

...的一句是(3分)( ▲)

A.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3分)( ▲ )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审美兼顾了对象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所以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观认为自然环境美,美在生态文明。

①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

②这两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

③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

④综合起来就是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

⑤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

⑥社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的意义

A.①⑥④③⑤②B.③⑤②①⑥④

C.③⑤④①⑥②D.①⑥②③⑤④

5.下列有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B.欧·亨利是世界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常春藤叶》。其小说结尾出乎意料,合乎情理,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中的“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而“传”指史书中的人物传记,如《陈涉世家》。

D.杜牧,晚唐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的《阿房宫赋》一文借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晚唐统治者发出警告,表现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

A.可谓智力

..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智力:智慧和力量

是故弟子不必

..不如师不必:没有必要

B.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杳:没有音信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往,赴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因为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望:接近

D.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厥:其,代词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无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7分)

罗隐,字昭谏,钱塘人也,善属文。恃.才傲物,尤为.公卿所恶,故六举不第。时长安有罗尊师者,深于相术。隐以.貌陋,恐为相术所弃,每与尊师接谈,常自大以沮之。及累遭黜

落,不得已始往问焉.。尊师笑曰:“贫道知之久矣,但以吾子

..决在一第,未可与语。今日之事,贫道敢有所隐乎!且吾子之于一第也,贫道观之,虽首冠群英,亦不过簿尉尔。若能罢举,东归霸国以求用,则必富且贵矣。两途吾子宜自择之。”隐懵然不知所措者数日。邻居有卖饭媪,见隐惊曰:“何辞色之沮丧如此?莫有不决之事否?”隐谓知之,因尽以尊师之言告之。媪叹曰:“秀才何自迷甚焉?且天下皆知罗隐,何须一第然后为得哉!不如急取富贵,则.老婆之愿也。”隐闻之释然,遂归钱塘。

(节选自《旧五代史·梁书·罗隐传》,有删改) 时钱尚父镇东南。隐进谒,投素作。镠得之大喜,以书辟.之。遂为掌书记。镠爱其才,未几,奏授著作郎。镠初授镇,命沈崧草表谢,盛言浙西富庶。隐曰:“今浙西焚荡之余,

朝臣方切贿赂,表奏,将鹰犬

..我矣。”镠请隐为之,有云:“天寒而麋鹿曾游,日暮而牛羊不

下。”又为贺昭宗改名表云:“左则姬昌之半字,右为虞舜之全文。”作者称赏。以诗投相国郑畋,畋有女殊丽,喜诗咏,读隐作至“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由是切慕之,精爽飞越,莫知所从。隐忽来谒,女从帘后窥见迂寝之状,自是绝不咏其诗。

(节选自《唐才子传》,有删改) 及朱温篡唐,隐说鏐举兵伐梁。曰:“虽无成功,犹可退保杭越,奈何交臂事贼,为千古羞?”鏐始以隐不遇于唐,必有怨心,及闻其言,虽不能用,心甚义之,荐表之为吴越给事中。又以诗寿鏐有曰:“大昴分光降斗牛,兴唐宗社作诸侯。”则知隐虽在吴越,心实在唐,惓惓不忘也。

(节选自《咸淳临安志·人物列传》,有删改)

7.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 A.恃.才傲物,尤为公卿所恶恃:拥有

B.但以吾子

..决在一第,未可与语吾子:您

C.镠得之大喜,以书辟.之辟:征召

D.表奏,将鹰犬

..我矣鹰犬:把……当成鹰犬

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3分)( ▲ ) A.不得已始往问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B.隐以.貌陋,恐为相术所弃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六国论》)

C.尤为.公卿所恶,故六举不第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D.不如急取富贵,则.老婆之愿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 A.罗尊师精通看相的方术,认为罗隐即使在科举考试中力压群英,也只不过做个主簿和县尉这样的小官,不如东投地方势力,可以求得富贵。

B.邻居卖饭老太早就知道罗隐内心的痛苦,她开导罗隐,天下没有谁不知他的名声,不要过于迷恋科举考试,并诚恳地劝他尽早求取富贵。

C.罗隐为钱鏐改写奏表,显示了他的才华。他获得女性的仰慕,宰相之女为他神魂颠倒,但见到他之后,大失所望,从此不再吟咏他的诗。

D.罗隐虽然投靠了镇守东南一方、势力极大的钱鏐并得到其的赏识,但始终心在唐王朝。劝钱鏐举兵伐梁和为钱鏐祝寿而写的诗句显露了他的心迹。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分)(《劝学》)

译文:▲

(2)何辞色之沮丧如此?莫有不决之事否?(2分)

译文:▲

(3)虽不能用,心甚义之,荐表之为吴越给事中。(3分)

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8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释】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1)词赋予了“青山”以人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2分)

答:▲

(2)请简要谈谈你对“岁晚太寒生”一句中“寒”字的理解。(2分)

答:▲

(3)最后两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使天下之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杜牧《阿房宫赋》)

(3)▲,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4)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5)元嘉草草,▲,▲。(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五、名著阅读题(10分)

1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红楼梦》中李纨带领众人在芦雪庭(一作“庵”)里依题即景联句。李纨以“一夜北

风紧”句开了个好头。随后大家争先恐后,大展其才。

B. 《边城》三到六章(课文节选部分)在叙述角度上采用“全知视觉”,通过作者“无所

不知“的叙述,让我们了解翠翠生活的环境和故事。

C.《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在海上钓鱼以及钓到那条大鱼后返回港口的几天里,带了足够

的面包,所缺少的是淡水。

D.《边城》中的翠翠聪明、美丽、乖巧、淳朴、善良;天保豪放豁达,不拘小节;傩送

不爱说话,聪明而多情。

E.《红楼梦》中秦可卿死后托梦给凤姐,赠言:“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预示了红楼女儿的不幸命运。

14.《红楼梦》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中“赚”是什么意思?是谁将“尤娘赚入

大观园”?请结合本回情节概括“赚”的过程和结局。(5分)

答:▲

六、课内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把破瓦片留下,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头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

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只几十年功夫,它变成另一个样子。尽管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许多年前他们往这些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他们打那些土墙时,我便清楚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他们挖墙边的土,一截一截往上打墙,还喊着打夯的号子,让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在打墙盖房子了。墙打好后,每堵墙边都留下一个坑,墙打得越高坑便越大越深。他们也不填它,顶多在坑里栽几棵树。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一只早年间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鸣叫唤醒人们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每个午后都照在(已经消失的)门框上的那一缕夕阳······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节选自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 15.第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6.“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土坑“漫长等待的”到底是什么?(2分)

答:▲

17.最后一段中“虚无之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作者回家的脚步踏上的是虚无之途?(3分)

答:▲

七、课外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远与近

(美)托马斯·沃尔夫

①一个小镇,坐落在一个从铁路线连绵而来的高地上。郊外,有一座明净整洁装有绿色百叶窗的小屋。小屋一边,有一个园子,整齐地划成一块块,种着蔬菜。有一架葡萄棚,到了八月底,葡萄就会成熟。屋前有三棵大橡树,每到夏天,大片树阴就会遮蔽这座小屋。另一边是一个鲜花盛开的花坛。这一切,充满着整洁、繁盛、朴素的舒适气氛。

②二十多年来,每天下午两点多,两个城市间的特快列车要在镇上附近暂停一下。列车驶近小屋,司机总要拉响汽笛。每天,一个妇人一听到鸣笛,便从小屋后门出来向他挥手致意。当初有一个小孩缠着她的裙子,现在这孩子已长成大姑娘,也每天和她母亲一起出来挥手致意。

③司机多年操劳,已白发苍苍。他驾驶列车横贯大地已上万次。他曾四次在他面前的铁轨上看到可怕的悲剧所凝聚的小点,像颗炮弹似的射向火车头前的恐怖的阴影:一辆满载小孩的轻便马车和一排密密惊惶失措的小脸;一辆廉价汽车停在铁轨上,里面坐着吓得呆若木鸡的人们;一个又老又聋的憔悴的流浪汉,沿着铁路走着,听不到汽笛鸣声;一个带着惊呼的人影掠过他的窗口。

④所有这些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他懂得一个人所能懂得的种种悲哀、危险和辛劳。但不管见识过多少危险和悲剧,那座小屋,那两个妇女用勇敢从容的动作向他挥手致意的景象,始终印在他的心里,看作美丽、不朽、万劫不变的象征,纵使灾难、悲哀和邪恶,可能打破他的铁的生活规律。

⑤他一看到小屋和两个妇女,就感到从未有过的非凡幸福。他觉得她们生活的图画已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他完全了解她们一天中每时每刻的生活。他决定,一旦退休,一定要去找她们,要和她们畅谈生平,因为她们的生活已经和他自己的生活深深交融在一起了。

⑥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司机在小镇的车站下了车,走到月台,走出车站,来到街上。但所有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好像从未看到过似的。走着走着,他渐渐感到迷惑与慌乱。这就是他经过千万次的小镇吗?这些是他从高高的车厢窗口老是看见的房子么吗?

⑦一切是那么陌生,使他那么不安,好像梦中的城市似的。越向前行,他心里越是疑虑重重。司机在闷热和尘埃中沉重地慢慢走着,最后他站在要找寻的房屋前。他立刻知道他找对了。他看到了那屋前高大的橡树,那花坛,那菜园和葡萄棚,再远,那闪光的铁轨。

⑧不错,这是他要找寻的房子,他梦寐以求的幸福的目的地。现在,他找到了,他到了这里,但他的手为什么在门前抖了起来?为什么这小镇、这小路、这田地,以及他所眷恋的小屋的门口,变得如此陌生,好像噩梦中的景物?为什么他会感到惆怅、疑虑和失望?他终于进了大门,慢慢沿着小径走去。不一会儿,他踏上通向门廊的三步石级,敲了敲门。一会儿,他听到客厅的脚步声,门开了,一个妇女站在他面前。

⑨霎时,他感到很大的失望,深悔来此一行。他立刻认出站在他面前用怀疑的眼光瞧他的妇人,正是那个向他千万次挥手的人。但她那脸严峻、枯萎、消瘦;那皮肤憔悴、灰黄,松弛地打成褶皱;那双小眼睛,惊疑不定地盯着他。原先,他从她那挥手的姿态所想象的勇敢、坦率、深情,在看到她和听到她冷冷的声音后,刹那间消失了。

⑩现在,他结结巴巴地向她解释他是谁和他的来意,拼命把心中涌出来的悔恨、迷惑和怀疑抑制下去,忘却他过去的一切欢乐,把他的希望和爱慕的行为视同耻辱。妇人十分勉强地请他进了屋子,尖声粗气地喊出她的女儿。在一段短短的痛苦的时间里,两个女人始终带着迷茫的敌意和阴沉、畏怯、抑郁、迟钝的眼光瞪着他。最后他结结巴巴生硬地和她们道别。他从小径出来沿着大路朝小镇走去。他忽然意识到他是一个老人了。他知道一切有关迷途获得光明的神话,闪光的铁路的远景,希望的美好小天地中的幻想之地,都已一去不复返了,永不再来了。

18.第①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

19.第③段写到“四次在他面前的铁轨上看到了可怕的悲剧”,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答:▲

20.第⑩段写道:“他忽然意识到他是一个老人了。”司机为何有这样的感受?(4分)答:▲

21.题目包含哪几层意思?小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的一个哲理。(6分)

答:▲

八、作文(70分)

22.根据下面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他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他自己的翅膀。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2016.01 1.C(流逝:多指光阴的消逝;流失:大多用在水土、文物、人才的消失。香纯:气味、滋味香而纯正;纯正:纯粹,纯洁正当。浑然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水乳交融: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2.D(A项,搭配不当,“质量”可改为“面貌”;B项,删除第二个“防止”;C项,结构混乱,应为“距离……还很远”或“和……还有较大差距”。)

3.A

4.B

5.C(“传”是解释六经的著作)

6.D(不必:不一定;杳:远得不见踪影;望:农历每月十五)

7.A(倚仗)

8.B(均为“因为”。A.代词,他/于之;C.被/写或替;D.判断副词,是/却)

9.B(卖饭老太起先并不知道罗隐内心的痛苦)

10.(1)借助船桨的人,不是会游泳,却能够横渡江河(每句1分,共3分)

(2)为什么说话和脸色这般沮丧?莫不是有不能作出决定的事?(每句1分,共2分)

(3)虽然没有采用罗隐的建议,但是内心认为他很忠义,于是上表向朝廷推荐他,让他做了吴越的给事中。(每句1分,共3分)

11.(1)①以“招不来”赋予青山傲岸的品格,②以“劝我溪边住”写出了青山对我的深切关怀。(每点1分,共2分)

(2)①气候的寒冷,照应了“岁暮”二字,时值冬季;②政治的寒冷,作者在恶劣的政治气候逼迫下,闲居山野,心境凄寒。(每点1分,共2分)

(3)①被贬徘徊青溪,夜不能寐的孤独。②怀才不遇的忧愤。③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④对明月相伴的感谢之情。(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共4分)

12.(1)强虏(樯橹)灰飞烟灭

(2)不敢言而敢怒

(3)吾尝跂而望矣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5)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3.A.凤姐以“一夜北风紧”句开了个好头;C.老渔夫没带面包,他是靠吃生鱼肉活下来的。(答对一个得2分,答对两个得5分)

14.答:“赚”是诳骗的意思,(1分)王熙凤,(1分)王熙凤趁贾琏外出,假做贤惠,将尤二姐接进园子,(1分)之后便内欺外闹,逼迫二姐,致使二姐吞金自杀。(2分)15.运用了拟人、呼告、排比的手法,(2分,答出任意两种辞即可)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思念之情,对生命证据的珍爱之情,对自己当初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告别的追悔之情。(2分,答出两点即可)

16.等待的是一个个证据的消失,(1分)复归于自然本来的面目。(1分)

17.(1)“虚无之途”的意思是没有生命证据的路途。(1分)(2)因为家园废失了,自己所有生命证据都不见了,没有谁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证明自己了,自己回家的脚步踏上的只能是无法证明的路途。(2分)

18.①描写了人物活动环境的舒适;②为下文写司机充满希望的心情做铺垫;(或衬托了司机充满希望的心情) ③与结局形成对比,先扬后抑,造成心理落差,增加文章波澜曲折之美。(每点2分,共6分)

19.表现了司机生活在充满危险与悲哀的现实中;突出了母女俩勇敢从容、美丽、不朽的形象给他的深刻印象;表现司机虽然在恶劣的环境中,也没有失去对幸福和快乐的憧憬与追求。(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共4分)

20.①火车司机确实已是老人,只是来小镇之前还有许多美好、幸福和诗意的幻想,没有意识到老之已至;(2分)②小镇之旅摧毁了他美好的寄托,没有了幻想和希望的生活对老人而言就意味着老去。(2分)

21.题意:①实际的空间距离:火车经过小镇时,火车司机与小镇母女之间的距离是远的,而当司机来到小镇与母女见面时距离是近的;( 2分②想象的精神距离:距离远时很亲近,感觉心理距离很近,距离近时很冷漠,感觉心理距离很远。( 2分)

人生哲理:①距离产生美;(远的东西总是美好的,而近的东西往往是丑陋的)②梦想总比现实美丽灿烂;(虚幻的东西虽然遥远,但却很美好;真实的东西虽然近在咫尺,但却充满恐惧与悲剧)③人生需要精神寄托,哪怕是一厢情愿的想象,也能带给人希望与热情;④人

不能仅活在梦想之中,而应勇敢面对现实;⑤希望与失望总结伴而行,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是永远不可超越的)

(2分,答出一点得即可。从“远和近、理想和现实、虚和实”等方面作出辩证、合理思考的,皆可。)

22.建议:均分48。

参考译文:

罗隐,字昭谏,是钱塘人,擅长写文章。他倚仗自己的才能轻视他人,很被达官贵人忌恨,所以六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取。当时有一个罗尊师,精通看相的方术。罗隐因为自己相貌丑陋,担心被相术唾弃,每次与尊师交谈,常妄自尊大来堵住对方的口。到他多次遭受落第的命运,才迫不得已前去请教罗尊师。尊师笑着说:“我早已知道你的遭遇了,但只是因为您决意科举获得功名,(知道)不能跟你讲。既然今天你来问我这事,我哪里会隐瞒我的看法!况且对于你一心参加科举一事,从我的角度来看,即使你技压群芳,名列第一,也不过做个主簿或县尉这样的小官罢了。你如果能放弃科举,回到(投靠)东部有实力的诸候来求得重用,那么一定富贵。两条途径你自己应该好好选择。”罗隐还是没有明白,几天不知所措。有个卖饭的邻居老太,见到罗隐大吃一惊说:“(你)为什么说话和脸色这般沮丧?莫不是有不能作出决定的事?”罗隐以为她知道自己的心事,于是把尊师讲的话全部告诉了她。老太吧道:“秀才你为什么对科举痴迷到如此严重的程度?况且天下人都知道你的名声,何必一定要考取功名才认为有得呢!不如马上求得富贵,这也是我这老婆子的希望啊。”听了老太的话,罗隐内心的疑虑顿时消失,于是就回到了钱塘。

当时钱鏐镇守东南。罗隐进去拜见他,献上了自己平进写的文章。钱鏐看后非常高兴,用公文来征召他。罗隐就担任掌书记一职。钱镠喜爱他的才能,不久,又上奏授他为著作郎。钱镠被任命为镇海军节度使之初,命令沈崧起草奏章以谢恩,奏章上极力描述浙西的富饶。罗隐说:“如今浙西正当兵火战乱之后,朝中大臣们正急迫地想索求贿赂,这个奏章递上去,他们看了就要把我们当鹰犬任意地驱使。”钱镠就请罗隐来起草,罗隐写道:“天寒而麋鹿曾游,日暮而牛羊不下。”罗隐还在为庆贺昭宗改名的奏章上写道:“左则姬昌之半字,右为虞舜之全文。”文人称赞不已。罗隐还曾用诗投献宰相郑畋,郑畋有个女儿极为美丽,爱好诗歌,她读罗隐的诗读到“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两句,从此十分爱慕罗隐,她的神魂颠倒,不知该做什么。一天罗隐忽然来拜见郑畋,这个姑娘从门帘后面偷看罗隐,见他相貌丑陋不通世故的样子,就不再吟咏他的诗文了。

到朱温篡夺唐王朝的地位,罗隐劝说钱鏐率军队伐梁。说“即使不成功,还可以退兵坚守杭越。怎么能够恭敬地侍奉反贼,酿成千古羞辱之事呢?”钱鏐起初以为罗隐不被唐王朝重用,一定有怨恨之心,等到听了他的这番话,虽然钱鏐没有采用他的进言,内心还是认为他很忠义,于是上表向朝廷推荐他,让他做了吴越给事中。又用诗为钱鏐祝寿,写道:“大昴分光降斗牛,兴唐宗社作诸侯。”钱鏐知道,他虽然身在吴越,实际上心还在唐朝,念念不忘为唐王朝建功立业。

高一地理期末段考试成绩分析教学反思

高一地理期末段考试成绩分析教学反 思 高一地理期末段考试成绩分析教学反思 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中地理符妹 随着段考的结束,自己正式步入教师这一职业也有将近3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科组老师帮助下,我收获良多。本学期我从事的初一和高一两个年级的地理教学,所教班级是初一5、6、7班和高一14、15、16班。下面就针对高一的3个班级的成绩,回顾这半个学期以来的教学,总结与反思自己的工作情况。 这三个班级都是普通班,但是成绩也太差了,都是倒数,倒数第一、倒数第 五、倒数第六,最差的与其他老师所教的成绩最好的普通班有9分之差,自己真是没脸见人!他们都说新老师比较缺乏经验,考试的重难点把握得不是很准,这样子很正常。但不能一味地以此作为挡箭牌,因为“新教师”这个挡箭牌的有效期也就那么一两年,自己要好好反思,早点成长,早点积

累够经验! 与初一的教学相比,高一的教学难度要大很多,自然地压力也要大很多。因为初一的内容比较简单,每次备课时,都是先备好初一的课程,再备高一的课程。虽然这学期初一内容和高一内容的关联性很大,先备初一后备高一,有助于把握好高中的度,但还是感觉自己把心思主要偏移于初中压力小的那一侧,有些逃离高中压力大的那一侧。就像学生做题时,老是挑简单的题来做,表面上看他的做题量很大,但实际上他会做的还是那简单的几道题,一遇难题就露馅了!“挑肥拣瘦”的这种心态不好,自己要拾起学生时代的那喜欢攻破难题的劲头,重振“啃硬骨头”的精神。 刚开始备课时,不知道怎么备课,因为实习时都是用多媒体上课,没了多媒体有些措手不及。第一周的课就不知道怎么上,很是紧张,所以开学第一天一大早就去听了吴婷婷老师和程范松老师的课,听完课后,心里才有了底。所以,足以见得听课是有多么地重要!你可以借鉴老教师的一些经验和方法,知道这节课的重难点在哪,用什么方式去讲什么知识点学生接受的效果较好,在这节课里哪里讲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1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嫉.(ji)恨媛.(yuan)女残羹冷炙.(zhi) B.伎俩.(liang)敛裾.(ju)睚眦.(ci) C.冠冕.(mian)蹩.(bie)进擢.(zhao)将移 D.楔.(xie)子矫.(jiao)正孱.(chan)头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全正确的一组是 A.诅.(诅咒)自诩.(夸耀) B.残羹冷炙.(烤熟的肉)艳.(鲜明优美)歌 C.垂涕.(鼻涕)而道民不聊.(依赖)生 D.嬉.(不严肃)游藏蛰.(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3.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豁然开郎勃然大怒故弄玄虚 B.胸有成竹烦芜丛杂羡慕不已 C.慷慨激昂信口开河挥洒自如 D.卓有成效乌烟瘴气礼上往来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种恐惧蔓延到全身,使他无法再在会场里静静地坐着了。 ②新规定将于明年一月一日起开始,届时原规定将停止使用。 ③对方故意说得,企图减轻罪责,甚至蒙混过关。 A.无名施行含糊其辞 B.无明施行含混不清 C.无明实行含混不清 D.无名实行含糊其辞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似乎从没有见过他的音容笑貌 ....。 B.他俨然像个大款,头上冠冕堂皇 ....,身上大衣笔挺,脚上皮鞋锃亮。 C.走出峡谷,眼前便豁然开朗 ....。 D.他慷慨激昂 ....地把多年的积蓄捐献给希望工程。 6.揣摩语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A.“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意思是即使珍贵的东西,也要按照正确的原则去使用,要抵制腐朽的生活方式。 B.“只送到药房里,以供治病之用”,意思是鸦片固然是毒品,但是在医药上又是有用的东西,既不必抛弃,也不能像旧主人那样抽鸦片,可以也必须在一定范围里使用。 C.“鸦片”一喻说明具有两面性的东西,要利用有利的一面,反对有害的一面。 D.“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意思是不作商品出售,仅供内部控制使用,防止卖出去人家吸鸦片。 7.下列句子横线处应填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鸟和花虽有连带关系,然而,,几乎没有一个是雷同的,惟有杜鹃却是花鸟同名,最为难得。 (2)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和地进行斗争。 A 鸟有鸟名,花有花名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 B 鸟有鸟名,花有花名坚忍不拔、卓有成效和满腔热情 C 花有花名,鸟有鸟名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 D 花有花名,鸟有鸟名坚忍不拔、卓有成效和满腔热情 8.下列四个句子都用了“像”字,其中不表示比喻的是: A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B 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C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D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的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9.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双音词古今意思一致是: A.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 B.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 ..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C.而又与大国执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此寡人之罪也 D.吾不欲匹夫 ..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10.对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数.罟不入池多数 B、无乃尔是过.与过错是谁之过.也过错 C、固.不如也本来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坚固

高一下语文期末试卷(全国卷)含答案汇总

必修二期末测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1-3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数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2,3,4,6A =,{}1,2,3,4,5B =,则A ∩B=( ) A .{}1,2,3,4 B .{}1,2,3 C .{}2,3 D .{}2,3,4 2.计算12 94??= ? ?? ( ) A . 32 B . 8116 C . 98 D . 23 3.函数 y = ) A .[1,]-+∞ B .[]1,0- C .()1,-+∞ D .()1,0- 4.一个球的表面积是16π,那么这个球的体积为( ) A . 163 π B . 323 π C . 643 π D . 256 3 π 5.函数3 ()21x f x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 A .()1,2 B .()2,3 C .()3,4 D .() 4,5 6.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的是( ) A .3y x = B .||=2x y C .lg y x =- D .x x y e e -=-

7.函数()2 3x f x a -=+恒过定点P ( ) A .()0,1 B .()2,1 C .()2,3 D .()2,4 8.已知圆柱的高等于1,侧面积等于4π,则这个圆柱的体积等于( ) A .4π B .3π C .2π D .π 9.设20.9 20.9,2,log 0.9a b c ===,则( ) A .b a c >> B .b c a >> C .a b c >> D .a c b >> 10.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 ,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单位:cm 2)是( ) A .16 B .32 C .44 D .64 11.() ( ) 2 ln 32f x x x =-+的递增区间是( ) A .(),1-∞ B .31,2?? ??? C .3,2??+∞ ??? D .()2,+∞ 12.已知(3)4,1 ()log ,1a a x a x f x x x --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 高一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基础题阅读题(共61分) 一、课内基础选择题1~8(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蓊.郁(wěng)窈.窕(yǎo)癸.丑 (kuǐ) 叱咤.风云 (zhà) B.伶俜. (pīng) 长篙. (hāo) 平仄. (zè) 前仆.后继 (pū) C.愀.然 (qiǎo) 百舸. (gě) 袅娜. (nuó) 一椽.破屋 (chuán) D.颤.动 (zhàn) 婆娑. (suō) 猗.郁 (yī) 峥嵘.岁月 (róng) 2.下列各项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敛裾杂揉踯躅夙兴夜寐 B.落寞羁鸟侘傺忸怩不安 C.斑阑垝垣芰荷惠风和畅 D.葳蕤阡陌嗔目不绝如缕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失其所与,不知 B.偭规矩而改错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便可白公姥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侣.鱼虾而友.麋鹿 A.舞.幽壑之潜蛟 B.死生亦大.矣 C.越国以鄙.远 D.火尚足以明.也 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A.哽咽 ..不能语 B.同心 ..而离居 C.叶叶相交通 .. D.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

6.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何厌之有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而又何羡乎 C.客有吹洞箫者 D.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7.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其声呜呜然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其孰能讥之乎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国文学史上素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源头,《楚辞》则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传统。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文人雅士之间互相唱和的赠序。 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又称《文选》)而成。 二、古代诗文阅读(31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夏侯胜字长公。少孤,好学,从始昌受《尚书》及《洪范五行传》,说灾异。善说礼服。征.为博士、光禄大夫。会昭帝崩.,昌邑王嗣立,数出。胜当乘舆前谏曰:“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王怒,谓胜为妖言,缚以属.吏。吏白大将军霍光,光不举法。后十余日,光卒.与安世白太后,废昌邑王,尊立宣帝。光以为群臣奏事东宫,太后省政,宜知经术,白令胜用《尚书》授太后。迁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以与谋废立,定策安宗庙,益千户。 宣帝初即位,欲褒先帝,于是群臣大议廷中,皆曰:“宣如诏书 ..。”长信少府夏侯胜独曰:“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无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公卿共难胜曰:“此诏书也。”胜曰:“诏书不可用也。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议已出口,虽死不悔!”于是丞相义、御史大夫广明劾奏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及丞相长史黄霸阿纵胜,不举劾,俱下狱。 胜为人质朴守正,简易亡威仪。尝见,出道上语,上闻而让胜,胜曰:“陛下所言善,臣故扬之。尧言布于天下,至今见.诵。臣以为可传,故传耳。”朝廷每有大议,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

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卷

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卷 考试虽然从上学开始就始终伴随, 但真正理解考试的意义的学生,其实对于学生来说,考试是巩固的一种形式,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卷,赶紧来学习一下吧! 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1小题,共14分,每空1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4分) (1)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徐志摩《再别康桥》) (3)总角之宴,。,不思其反。(《诗经氓》) (4)还顾望旧乡,。,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5)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6)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7)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二、阅读(本大题9小题,共4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0小题。

(一)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5分,每小题1分) ①或取诸怀抱:②放浪形骸之外:③况修短随化 ④不能喻之于怀:⑤亦将有感于斯文: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②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4.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5分) (二)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

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

【精品】江苏省苏州大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宽带中国”战略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指出,【精品】要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光纤到户(FTTH)要达0.7亿用户。光纤(光导纤维的简称)的主要成分是 A.晶体硅 B.二氧化硅 C.硅酸钠 D.铝硅合金 2.在实验室,下列试剂中需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的是 A.浓硝酸B.浓硫酸C.浓盐酸D.浓氨水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强电解质,后者是弱电解质的是 A.硫酸,三氧化硫 B.食盐,酒精 C.氯化钙,氢氧化钙 D.碳酸氢钠,醋酸 4.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必须防止泄露。若储存液氯的钢瓶发生泄露,立即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用浸有水的毛巾捂住口鼻B.将人群逆风向疏散 C.将人群向低处疏散D.向泄露地点撒一些石灰 5.现有硫酸钠、石灰石、二氧化硅三种白色物质,若用一种试剂将它们区别开来,该试剂是 A.碳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稀盐酸 6.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A-N-2 B.A-N+2 C.A+N-2 D.A+N+2 7.铝分别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NaOH和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 B.2:1 C.1:3 D.3:1 8.为验证铜与稀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是NO而不是NO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应先打开活塞和旋塞再从U型管右侧加入稀硝酸

人教版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Ι卷阅读题(60分)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韵外之致——苏轼的意义 苏轼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因他是一个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另一面才是苏轼所以为苏轼的关键所在。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空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他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因其多才多艺、异常聪明敏锐,而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读书人的喜爱。 B.作者认为,虽然苏轼的文艺成就不及屈、陶、李、杜,但他在中国美学却有重要的影响。 C.因为苏轼在中国文艺有巨大影响,所以作者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 D.作者认为,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不是谨守儒家思想,而是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比前人任何退隐要更深刻、更沉重的人生空漠之感。 2.根据原文内容,不能说明苏轼在中国文艺史和美学的意义和影响的一项是() A.苏轼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B.苏轼的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无法超脱,难以排遣,使苏轼奉儒家而出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 “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厚稳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道德人格,保证人生价值的实现。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道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期待和追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行。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信心等品质。 “厚德载物”督促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促进个人幸福。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理性重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如正义、诚实、信任、宽厚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提高后,人的幸福感并不一定增加,人们领悟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追求的乐趣。“厚德载物”思想能够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使人克制人欲、减轻自私自利之心,爱他人、爱社会、爱人类、爱万物。道德高尚、胸怀博大的人才能得到最快的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厚德载物”的人文特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厚德载物”作为一种博大的精神素养,它是播种和谐的种子。“厚德”强调个人内在道德修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实中,如果我们注重自我修养,在人际互动中约束个人行为,减少人际摩擦,化解人际中的紧张与冲突,自然有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当今多元化、多样性的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对于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商品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但这并不排除道德领域中的宽容、宽厚。儒家“厚德载物”思想,对于培养现代公民的良好品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 12月21日) 1.关于“厚德载物”,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作为最高道德境界,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影响。 B.“厚德载物”,是说人是顺天而动的,应效法大地,用“大德”、“高激”宽容待人。 C.“厚德载物”,就是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不仅德泽万物,而且首先要德泽一切人。 D.“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做人既要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2.关于“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有利于现代道德人格的培养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B.“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内容,要求现代人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等。 C.“厚德载物”能培养现代人的仁爱之心,促使他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使他们道德高尚、胸怀博大,得到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D.“厚德载物”有利于引导现代人加强自我修养,规范个人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中的“物”,应该包括“人”和“物”两方面的内容,而且应该首先包括社会的“人”。 B.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必定是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因为人的道德品行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高度。 C.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构成了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他们的精神境界是后人无法企及的。 D.在当今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是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强化人们竞争意识的重要因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

最新高中语文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通过这次考试,不仅看到了学生的不足,更看出了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不足。望自己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逐步改进,争取更好的期末成绩。 一、成绩分析: 1.均分:14班上次月考83.9分,这次期中98.3分;15班上次月考84.5分,这次期中98.1分。两班平均提高13分。 2.超107分:14班月考1人,这次期中9人;15班月考无,这次期中13人。平均多10人。 3.超97分:14班月考7人,这次期中26人;15班月考5人,这次期中27人。平均20人。 4.不及格:14班月考27人,这次期中9人;15班月考30人,这次期中9人。 5.最分值:14班月考最高116,期中120;15班月考103,期中122. 最低69,期中80分;15班月考52,期中65。 二,试卷分析 本着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出卷时加大了基础知识的题量和质量,综合性难易适中。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答题情况来看,虽然学生对近一个月所学知识的掌握比较理想,但从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1)答题习惯 卷面整洁,态度依旧很好。书写认真,无任意涂抹现象。 第二卷没有大面积留白现象。作文字数写够。大阅读和诗歌答题较到位。无乱蒙。 (2)能力 唐诗宋词本书重在背育和对诗歌的理解,这段时间做综合题较少,我也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带领着学生背诵重点名句上。除了学案与测评,及部分练习题,没有加强对综合题的练习。出于时间按排和普通班背诵知识的懒散,只好把时间放在了背诵上。 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第二卷多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造句应用能力。一卷选择题重在测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的语文字音形意句的基础知识是否掌握的牢固。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较多,而且这一个月提前做了声明,必须用一个月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从平均对4个到8个的提高。从每次阅卷来看,普通与名校甚至精英在第二卷上拉分并不大,重在第一卷上,人家错一两个,我们班对一两个,实属不应该。能过一个月的强化训练和兴趣引导,效果明显的很。上次干掉文科实验普通甚至名校,理科末班,难度有,逼近。 (3)潜能无限 普通班的学生不是不喜欢上学,而是不喜欢上课。学校的体育,艺术,课间,卧谈,宿舍,校园风景,师生感情,都是他们喜欢并且乐于学习的。只是文化课的听不明学不会强于迫,搞得人心惶惶的周清更是杀伤力在增。不清不学,使得平常教学反而难进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应该改改:兴趣是最好的醒神剂。普通班学生让课睡觉现象历来是任课老师的头疼大病。班主任的课还好,任课老师就难把控制了。学生之所以睡觉,有几个原因:不愿意学,没得玩。前一个是建立在听不明学不会基础上,后一个是在学校不让干别的之后。所以,只能睡觉,睡觉而且睡得也提心吊胆。

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数学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统考考号、座位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不可以使用计算器.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试卷不用上交. 5、参考公式:球的体积公式,其中是球半径. 锥体的体积公式锥体,其中是锥体的底面积,是锥体的高. 台体的体积公式台体,其中分别是台体上、下底面的面积,是台体的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则 A.B.C.D. 2.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是 A.1 B.C.D. 3.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B.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C.平面与平面相交,它们只有有限个公共点 D.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4.下列函数中,在区间上为增函数的是 A.B.C.D. 5.直线和平行,则实数 A.3 B.C.1 D. 6.若函数是函数且的反函数,其图像经过点,

A C O B P 则 A . B . C . D . 7.如图,三棱锥中,,面 ,垂足为,则点是的 A .内心 B .外心 C .重心 D .垂心 8.已知函数,则 A .0 B .1 C .2 D .3 9. 已知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它的表面积是 A. B. C. D. 10.设函数和分别是R 上的偶函数和奇函数, 则下列结论恒成立的是 A .是偶函数 B .是奇函数 C .是偶函数 D .是奇函数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11.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倾斜角 . 12.若幂函数的图象经过点,那么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是 . 13.如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那么在这个正方体中,异面 直线与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 14.某同学利用图形计算器对分段函数 作了如下探究: 根据该同学的探究分析可得:当时,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填第5行的a 、b );若函数在R 上为增函数,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B A C D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检阅我们的家底(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估量(liáng)菁华(qīng)汗涔涔(cén)繁芜丛杂(wú)B.肇造(zào)濒临(bīn)忙不迭(dié)荷枪实弹(hè)C.澎湃(péng)引擎(jíng)混凝土(hùn)盛筵难再(y án) D.唠叨(láo)犄角(jī)一沓钱(dá)缄口不语(jiā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 B.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果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赝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C.他蜷缩在绳绑里,一阵惊惶和痛苦的抽畜散布到他脸上每一根筋络。 D.他打破了一直固执地保持着的缄默,用又嘶哑又愤怒的声音吼叫,这声音不像人的声音,倒很像动物的咆啸。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任何无益于表现主题的旁逸斜出的描写,不管多么细腻,多么逼真,都应该果断割弃。 B.目明耳聪,也就是明察秋毫的视德和从善如流的听德,才是雄辩的基础。能说善道固然很好,巧言令色就背离仁厚的核心价值了。C.事实证明核辐射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因此核电问题不能只从国家

地区角度来看,而必须从区域与地球村角度思考,不可见树不见林。D.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现实。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耸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北京的城墙无疑可当“中国的颈环”乃至“世界的颈环”的尊号而无愧。它不但是人类的文物遗迹,也是我们的国宝。 B.作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教养与风度。 C.演讲是诉诸于听觉的,想要让听众听明白演讲者的观点,必须把握听的规律。 D.《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对小学生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中学生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5. 不直截了当地表达本意,只用委婉的方式、含蓄的言辞,流露或 暗示想要表达的本意,这种修辞手法叫“婉曲”。下列各句中没有用“婉曲”的修辞格的一项是(3分) A.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B.“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老了。”“死了?” C.冷不防,水龙头喷出一股股水流,女人们又发出一阵尖叫,只见水花四溅,女人们四处躲避,死神仿佛已经降临。 D.凤姐……到了尤氏上房坐下,尤氏道:“你冷眼瞧媳妇是怎么样?”

(职高)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3-2014上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___ 总分 说明:本试卷共12页,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A (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点缀.(zhuì) 中.肯(zhòng) 脍.炙人口(huì) B.栖.息(qī) 婀娜.(nà) 游目骋.怀(chěng) C.踟躇.(chú) 奖券.(quàn) 安静宁谧.(mì) D..睥.睨(pì) 伫.立(chù) 阡.陌(qi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黝黑慰籍羞涩无影无踪 B.馈赠白皙胆怯心喜若狂 C.隔模笨拙炫耀良师益友 D.踌躇积攒寂寥恰如其分 3.下列各句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在集资办厂的过程中______了种种磨难,尝尽了苦辣酸甜。 ②人们将从异彩纷呈的表演中_____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美国众议院今天通过一项提案,明目张胆地干涉别国内政,___鼓吹占领别国领土的合法性。 A.经受体味公开 B.经历体味公然 C.经历体验公然 D.经受体验公开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在废墟里埋了一天一夜的他竟安然无恙,简直是个奇迹。 < B.他的演讲太出色了,我只好甘拜下风。 C.司空见惯的现象,未必都合乎道德规范。 D.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的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参加理论物理学习班呢 B.白领人士中,“文明病”与“生活方式病”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血压病、冠心病、颈椎病和心理方面的疾病等。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主题班会方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主题班会方 案 一、活动时间:XX年11月22日 二、活动目的: 1、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明确奋斗目标,在总结中成长,在交流中进步。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学习目标。 3、查漏补缺,明确前段学习中问题。 4、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喜悦,提高学习能力。 5、总结考试得失,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三、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总结考试得失,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争取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寻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完善自己的学习计划,完成学习目标。 难点:通过有目的的交流探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启发他们从中获得经验总结,树立适合自己的能够在预期之内达成的学习目标。 四、活动准备: 1、认真统计期中考试班级学生成绩,从多方面、多角

度进行分析对比。 2、认真统计期中考试平行班级成绩,列表对比。 3、总结上次月考到这次期中考试学生的进退情况。 4、总结班级优、缺点,提出要求。 五、活动过程: 1、班主任进行考试情况对比分析。 2、表扬进步显著的同学: 3、鞭策退步显著的同学: 4、督促学习成绩不动的学生: 5、将本班成绩与其他平行班对比,找出差距,找出优势,增强自信心,增强紧迫感。 6、主题发言: (1)成绩较好的学生代表发言:陈雨来、李宝瑞 (2)部分学生下一步学习的想法建议 (3)退步同学自己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正 7、班主任总结班级优缺点,对一些苗头性的现象加以提醒,提出学习建议: (1)保持干劲,明确目标; 人生并不是百米赛跑,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暂时的好与差不能代表什么,关键是看你怎么明确自己的目标,怎么样去坚持,保持你的劲头,到高二的学测会考,到高三的高考等等。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数学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数学试题 含答案 2017.1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填写在答卷规定的地方. 2.试题答案均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答在其它地方无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1.4tan 3 π = ▲ . 2.计算:2lg 2lg 25+= ▲ . 3.若幂函数()f x x α=的图象过点(4,2),则(9)f = ▲ . 4.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2,)(0)P m m > ,且cos α= ,则m = ▲ . 5.在用二分法求方程3210x x --=的一个近似解时,现在已经将一根确定在区间(1,2)内,则下一步可断定该根所在的区间为 ▲ . 6.某扇形的圆心角为2弧度,周长为4 cm ,则该扇形面积为 ▲ cm 2. 7.若3a b +=,则代数式339a b ab ++的值为 ▲ . 8.已知0.6log 5a =,45 2b =,sin1c =,将,,a b c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不等号“<”连接为 ▲ . 9.将正弦曲线sin y x =上所有的点向右平移2 3π个单位长度,再将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 变为原来的1 3倍(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到的图象的函数解析式y = ▲ . 10.已知函数()f x 为偶函数,且(2)()f x f x +=-,当(0,1)x ∈时,1()()2x f x =,则7 ()2 f = ▲ . 11.已知21 ()ax x f x x ++=在[2,)+∞上是单调增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 12.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4AB =,3AD =,E 是边CD 的中点,1 3 D F D A = ,若4A E B F ?=-,则E F D C B A (第12题)

最新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语文》期未试卷 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D) A.孤雏.(chú)脚踝.(huái)沮丧.(sàng)两靥.(yàn) B.清澈.(chè)炫.耀(xuán)熹.微(xī)央浼.(měi) C.纨绔.(kù)庇.佑(pì)敕.造(shè)仓廒.(áo) D.搠.倒(shuò)黄麂.(jǐ)怜悯.(mǐn)濒.临(b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A.迤逦茶洞残忍价值连城 B.军裂飞骑褶皱无与沦比 C.接风羞惭刹那蓊蓊郁郁 D.鸟娜白皙倩影快炙人口 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 的荷塘上面,弥望的事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A.曲曲折折层层的袅娜地羞涩的 B.弯弯曲曲层层的袅娜地羞涩的 C.曲曲折折片片的羞涩的袅娜地 D.弯弯曲曲片片的羞涩的袅娜地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伍六一愤怒了:“干什么?这样跑得过吗?你们放开啊!” B.成才:“三个人,三个位,三个位都是我们的。” C.“它还是条腿,不是吗!它长我身上我自己知道。”嘶声力竭,俩个人都沮丧而又愤怒。 D.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5.下列标语,用语最得体的一项是( C) ①(公路旁)出车在外,亲人盼归! ②(学校)请讲普通话! ③(医院)欢迎再次光临! ④(楼梯口)不准停车,违者放气! ⑤(草坪旁)小草也是生命!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 6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但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反问) B.壳如红缯,膜如紫绡。(比喻) C.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比喻)“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里”(夸张) 7.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A.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 B.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 ....。 C.我们是十多年前的老同学,这次在武汉萍水相逢 ....,彼此都格外兴奋。D.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 是各有千秋 ....。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人教版)期末考模拟试题和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测试语文(人教版)模拟题说明:本试卷共六大题,包括作文纸,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请考生用钢笔或黑色水性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 相应的位置上。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轧票(gá) 否(pǐ)泰将( qiāng)子无怒渐( jian)车帷裳 B.相勖(xù)估量(liàng) 乘彼堍(guǐ)垣小人所腓(féi) C.给(jǐ)予羁(jī)鸟流觞(shāng)曲水冯( píng)虚御风 D.伶俜( pīng) 侘傺(chì) 义愤填膺(yīng) 何时可掇( chuò)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0 A.嘻游蜕变信誓旦旦义愤填膺 B.掂记商榷靡室劳矣安之若素 C.葱茏猗郁蓊蓊郁郁再接再励 D.譬如訾詈没精打采旁稽博采 3.填入下列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永嘉之山,虽不及五岳之山体高大起伏,但小巧娇秀,静谧,脱尽脂粉气,雅气 天然,总能引领许多人前来唱酬交往。 ②千里瀚海、万顷荒原、巍巍高山、茫茫苍穹,这样一些在时间上、在空间上浩大的景象,往往可以成为与之直接对话的生命之灵。 ③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近处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凡是 到过杭州的人,无不为西湖的美景而忘返。 A.偏僻悠远流连B.幽僻悠远流连 C.幽僻幽远留恋D.偏僻幽远留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辛亥志士后裔、民间爱心人士联合捐资兴建的“辛亥首义百年纪念墙”,包括纪念广场、英雄名录、首义第一枪、祭扫花台、辛亥志士衣冠冢等组成。 B.随着局势的恶化,反政府武装团体和叙利亚政府军双方都实施了严重的侵犯人权行为, 因为导致伤亡人数不断增加。 C.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如果驾驶人注意力集中,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行经交叉路 口时减速慢行,那么,“抢黄灯”和追尾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D.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由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措施不到位,致使一些有历 史意义的古建筑、碑碣、遗址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5.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郁达夫,现代作家,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发起人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其作品虽不乏积极意义,但也不无颓废情绪。 B.《孔雀东南飞》是刘向编撰的《玉台新咏》中的名篇,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 璧”。它原来有一个题目叫“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C.《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成书于春秋时期。它集中体现了孔子在 政治、伦理、哲学、文学、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思想。 D.《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怍者以善恶对立、真假不相容 的对比手法突出了人物性格特征。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