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穆旦诗歌的时空意识
《论穆旦的诗》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穆旦的诗》学生谢美妹学号 0920450323009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层次专升本通讯地址福建省建阳市小湖中心小学邮政编码 354211指导教师田义贵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论穆旦的诗摘要穆旦诗歌被认为是足以和郭沫若、徐志摩、艾青等齐名的,其最大特征是在对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表现技巧的借用基础上,立足于自己的现实环境,用诗歌特有的艺术形式来展现自我心灵的搏斗与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从而写出了在混乱而黑暗的现实中分裂、残缺、矛盾、痛苦的生命真相,并致力于展现灵与肉自我搏斗的种种痛苦而丰富的体验,最早有意识的采取叶芝、艾略特、奥登等现代诗人的部分表现技巧,而成为中国新诗史上最具有现代性的诗人。
诗人对诗歌现代性的整体思考和实际操作,使他的诗歌超越了李全发、戴望舒等前辈诗人,我认为是中国大地上的一枝绚丽的艺术奇葩!我想从整体再到他的写作艺术去剖析,最后从他的后期阐述。
从而全面地进行一次穆旦的诗探究。
关键词:焦着矛盾,沉思忧郁,写作风格,后期创作目录摘要 (3)绪论 (5)一、焦着、矛盾中的穆旦 (5)1、现实与自我的矛盾 (5)2、价值观的颠覆 (5)3、纠缠的人生 (6)二、穆旦诗歌的艺术特色 (6)1、沉思忧郁的形象 (6)2、生命与艺术的融合 (7)3、穆旦的写作风格 (8)三、穆旦诗歌后期创作 (9)结论 (11)参考文献 (11)致谢 (12)绪论:近年来诗歌评论界和文学史界对穆旦的评价很高,甚至认为他是足以和郭沫若、徐志摩、艾青等齐名的一流的诗人。
但以往许多文学史著作并未能给穆旦充分的评价。
我想从整体再到他的写作艺术去剖析,最后从他的后期阐述。
从而全面地进行一次穆旦的诗探究。
穆旦诗歌的最大特征是在对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表现技巧的借用基础上,立足于自己的现实环境,用诗歌特有的艺术形式来展现自我心灵的搏斗与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从而写出了在混乱而黑暗的现实中分裂、残缺、矛盾、痛苦的生命真相。
论穆旦诗歌中的主题意象_刘华

论穆旦诗歌词汇组合特征

72
万方数据
论穆旦诗歌词汇组合特征
词汇通过相互间的关系显示出一种全新的现代性 意义。 为什么穆旦要采用意义矛盾的词汇组合人诗? 除了上述功能性原因,还是时代与诗人自身因素使 然。穆旦生活在一个复杂的、动荡多变的时代里,那 种安静、迟缓、古老的表达方式与时代已格格不人,传 统文化的优雅精致雍容已淹没在喧嚣的时代洪流中。 穆旦是时代情绪最忠实的传达者,“穆旦的诗歌充满 动感,他无时无刻不在展示那外在世界的冲突和内心 痛苦的骚动。”①穆旦的心里承载着整个民族的忧患, “他从不排拒他自己灵魂苦难的体验,并且由此深入 推进,由个人到整体,由现在到未来。他拷问自己,拷 问人类,拷问世界,他站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展示自己 和世界全部的复杂性。”㈤他的诗里找不到“纯粹”,也 从不营造“完美”,他永远是矛盾、分裂、复杂和痛苦 的,他的灵魂永远是骚动不安的。要传达这样复杂的 情绪,用含义单一的语言显然是不能胜任的。矛盾对 立的词汇则恰到好处地体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分裂。 “古往今来,语词的冲击力都是由语词的组织形 式而非意义决定的,因为意义从来都不可能是纯粹的 和稳定不变的,相反它会因背景和过程而衰微或者流 变。”③在人类漫长的文学长河中,古今中外的文学艺 术家无不在语词的组合上绞尽脑汁。艾略特在《玄学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FUDAN
2014年第6期
No.6 2014
JOURNAL(Social Sciences)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论穆旦诗歌词汇组合特征
叶琼琼
(武汉理工大学 汉语言学系,武汉430063)
【摘要】穆旦诗歌语言复杂、多义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其诗歌词汇的超常规组合。这种超常规组
合体现为三个特征:一是矛盾词汇的配对使用,穆旦借此隐喻生命循环中种种矛盾境况;二是词汇语法功 能的转换,穆旦诗歌中的名词、动词、副词等语法功能都出现了转换,这是语言“陌生化”的重要技巧之一, 诗人通过语言的陌生化,寻找语言的深层结构,呈现世界的“本相”;三是抽象词与具象词嵌舍,这种组合 方式体现了不同于古典诗歌的思维方式,体现了新批评派诗学观念。穆旦利用词汇的超常规组合创建了 属于自己的语码体系,提升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品质。
论穆旦诗歌“荒原”意识的演绎方式-2019年文档

论穆旦诗歌“荒原”意识的演绎方式荒原”一词,源于艾略特在1922 年发表的著名长诗《荒原》。
艾略特的《荒原》通过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伦敦的荒凉、混乱与虚无,深刻地批判了战后整个西方世界的物质危机和精神危机,一切都在不停地崩塌、溃烂和消亡,人类面临着无尽的灾难、痛苦和绝望。
艾略特《荒原》的发表,不仅震撼了西方诗人的心灵,当被译成中文介绍到中国时,对于当时的知识界,特别是青年诗人的创作,同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穆旦的诗歌创作便是典型。
由于“荒原”批判意识的浸润,诗人穆旦开始了对人类意识的探求和对于中国社会现实批判性的思考,他的诗作中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荒原”意识。
孙玉石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中谈到了“荒原”问题:“所谓‘荒原’意识,就是在T?S艾略特《荒原》的影响下,部分现代派诗人头脑中产生的对于整体人类悲剧命运的现代性观照,和对于充满极荒谬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的批判意识。
”穆旦笔下的“荒原”与艾略特笔下的“荒原”是有区别的。
西方的荒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中国的“荒原”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化的产物,穆旦深刻地揭示出这个“荒原”的原因在于“一个封建社会搁浅在资本主义的历史里”(《五月》)。
艾略特把整个西方文明的衰落概括为一个抽象的“荒原”,其笔下的《荒原》拥有深广的历史意识和深厚的宗教意蕴。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穆旦的诗歌没有获得这种深远的历史感和宗教意识,但诗人却获得了《荒原》所具有的社会批判精神,并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
穆旦主要从社会历史和人的生存境遇的角度批判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荒诞和灰暗,揭露社会现实对人性的扭曲、形乃至丑恶,以此来揭示人类的悲惨命运。
穆旦以“荒原”的意象和意象系列、意象组合,表达对中国冷漠黑暗的现实世界的绝望和否定,对荒芜寂寞的人生的批判与诀别,这些批判与反思的精神所体现的“荒原”意识,便成为诗人笔下特有的文化心态和创作母题。
在穆旦的笔下,现代主义的艺术形式与现代自我的生命体验融合在一起,深邃的玄理思考与凝练、富于弹性和张力的语言凝结在一起,既告别了内涵的浅白,也远离了表层的晦涩,显示出现代白话新诗的真正生命力。
探索与思考后的忧郁——论穆旦四十年代的诗歌

探索与思考后的忧郁——论穆旦四十年代的诗歌
穆旦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他在四十年代的诗歌创作中,表现出一种探索与思考后的忧郁情绪。
穆旦的四十年代诗歌,主题多元,既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有对人性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
他在诗中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历史的沉重和无奈、自然的美和恐惧等话题。
诗人的思考和探索常常使他陷入一种忧郁的情绪中,这种情绪在他的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在他的《天地之间》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思考,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人类命运的无奈。
他用“一团乌云遮住了月亮”来表达他对人类命运的疑惑和忧虑。
在《长夜之歌》中,他则通过对“长夜”的描绘,表现了他对历史的沉重和无奈。
他用“长夜漫漫,谁给我一盏明灯”来表达他对历史的迷茫和无助。
穆旦的忧郁情绪也与他的思想和观念密切相关。
他的诗歌中体现了一种对理性的追求和对人性的关注。
他强调人类应该以理性和自由为指导,保护人性的尊严和权利。
他的思想和观念往往使他感到忧郁和沉重,但同时也为他的诗歌注入了深邃的思考和探索。
总之,穆旦的四十年代诗歌充满了探索和思考的气息,通过对社会现实、人性、自然和历史的思考和描绘,展现了他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认识和感悟。
这种思考和探索常常使他陷入一种忧郁的情绪中,但也为他的诗歌注入了深刻的思考和探索的内涵。
- 1 -。
论穆旦诗歌的自我意识。

论穆旦诗歌的自我意识。
穆旦诗歌是中国唐代的一个著名诗人,其诗歌具有自我意识的特点。
本文将从穆旦诗歌中具体剖析其自我意识的表现,并探讨其原因以及影响。
一、穆旦诗歌的自我表现穆旦的诗歌中,常常出现自我表现的元素。
他在自己的诗歌中经常用第一人称表述,如“吾”、“我”,这代表了他对自己的关注和认同。
同时,他对于自己的外貌、性格、自然情感以及感情体验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表达。
比如在《赋得残荷》中,“自谓高心方自复,怜君终爱故园情。
”在这段诗中,穆旦将自己的性格特点展现出来,表达出其“高心方自复”的低调自信,而“怜君终爱故园情”则表达了他对于故乡的感情依恋。
在《答刘倮》中,“万缕吴丝一线愁,离人还向故园头”的句子中,穆旦体现了他的感情体验。
从穆旦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自我认知的关注,以及自我表现的自信和积极性。
二、穆旦诗歌自我意识的原因首先,穆旦是一位文化素养高、见识广的人,对于自我表达有一定的能力和意识。
其次,作为一位文人,穆旦的职责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也促使了他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再次,作为一位渴望接近自然的诗人,穆旦关注自然景物,也就不可避免地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穆旦诗歌中自我意识的表现。
三、穆旦诗歌自我意识的影响穆旦诗歌中自我意识的表现对于中国古代诗歌及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其注重个人感受和情感表达的特点反映了唐代诗歌逐渐发展为个人的表达形式,标志着古代诗歌和文学中“主体性”的形成。
其次,穆旦诗歌独特的个人表达方式也影响了后世的诗歌和文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综上所述,穆旦诗歌具有自我意识的表现,这是其文化素养、文学角色、自然情感等因素的共同结果。
其自我表达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诗歌个人化的趋向,对于后世诗歌和文学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自我与时代的纠缠——论穆旦20世纪50年代的诗歌创作

其 中五十年 代的作 品完全加入 了当时 口号诗和 教条诗的大 评 并 不 是 出于 意 识 形 态 号 召 ,而 是 有 其 一 贯 的 思 想 逻 辑 。
合唱 。”_ J ] 可是如果穆 旦的诗歌 真是 符合 “ 大 合 唱 ”主 旋 因此 ,他 的诗 歌 也 就 不 是遵 循 当时 普遍 的诗 歌 模 式 。
中感 慨 道 : “ 很 多 中 国 诗 人 从 五 十 年 代 开 始 , 创 作 质 量 就 灯 、玻璃 的城市住 着 “ 带着 陌生的亲切 ,和 亲切 中永远 的 呈 下 降 ,跟 风 、 写 口号 诗 、教 条 诗 、 搞 大 跃 进 。 我 一 直 以 隔离 ”的人们 ; 《 线上》讽刺和 同情 “ 八 小时躲开 了阳光 为 穆 旦 是 少 数 的 例 外 ”, “ 现 在 我 才 发 现 ,穆 旦 也 不 能 免 和泥土 ,/ 十年二十年在一件事的末 梢上 ”的现代 社会 八小 俗 。从 一 九 五一 年 到 一九 七 六年 ,穆 旦共 写 了 三十 八 首诗 , 时 工 作 制 的 人 们 。穆 旦 2 0 世纪5 0 年 代 对 资本 主 义 文 明 的批
在5 0 年代 的九首诗 中, 《 美国怎样教育 下一代 》 《 感 社 会 现 实 、体 验 内 心 情 感 , 而 不 是 像 其 他 诗 人 那 样 一 味 地 恩节——可耻 的债》 《“ 也 许 ”和 “ 一 定 ”》 是 以 新 中 国 歌 颂 或 者 批 判 。 比 如 《 美 国 怎 样 教 育 下 一 代 》 这 首诗 叙 述 政 权 以 外 的 国家 和势 力 为 题 材 ,但 是 穆 旦 并 没 有 采 用 “ 敌 了美 国 一 个 “ 愁眉 不展 ”的母亲询 问 “ 我” “ 救救孩 子 ” 人 — — 中 国 ;批 判 资 本 主 义 ,歌 颂 社 会 主 义 ;批 判 资 产 阶 的办 法 , 母 亲 告诉 “ 我 ” , 小 彼 得 和 邻 居 没 啥 两 样 , 不 爱 级 ,歌 颂 广 大 工 农 兵 等 无 产 阶 级 ” 在 当 时 符 合 诗 歌 写 作 规 学 习 , 总 是 对 暴 力 、 杀 人 沉 醉 不 已 ,却 又 欺 软 怕 硬 。对 于 范 的从 政 治 、阶 级 斗 争 角 度 的简 单 二 元 对 立 的 写 作 模 式 , 这样 一个 “ 每 天 在 街 上 以杀 人 当游 戏 ,/ 说 话 讲 究 狠 , 动
论穆旦诗歌对现世的关怀与对生命的思考

论穆旦诗歌对现世的关怀与对生命的思考
蔡惠英
【期刊名称】《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19)6
【摘要】穆旦作为诗人在中国新诗史上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是由于动荡和异化的时代有意或无意地忽略甚至剥夺诗人说话的权利,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对现世社会和人性中弊病的追问和揭露致使他缺席于时代合唱之潮流.他对民众苦难的关注,对文明社会的虚伪的嘲讽,对内部精神世界的审视,以及对生命存在意义的形而上的思索,无不显示了他对现世的强劲的介入精神和可贵的担当意识.
【总页数】4页(P25-28)
【作者】蔡惠英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穆旦,一颗沉思的诗魂--试论穆旦诗歌中的玄学思考 [J], 郝蕾
2.穆旦诗歌中的空间意象与生命境界 [J], 王玉国;李华
3.生命的体验之思与深切的现实关怀——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比较 [J], 史红华
4.生命的体验之思与深切的现实关怀——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比较 [J], 史红华
5.穆旦诗歌的战争记忆与生命意识 [J], 洪思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论穆旦诗歌的时空意识
作者:田敏
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刊名: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13,33(11)
1.李俊国时间意识与中国现代写实小说的叙事类型[期刊论文]-{H}文学评论 2007(2)
2.曹元勇蛇的诱惑 1997
3.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 1999
4.胡塞尔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 1999
5.张岩泉论"九叶诗派”的抒情表达方式[期刊论文]-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6)引用本文格式:田敏论穆旦诗歌的时空意识[期刊论文]-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