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操作规范(2024年版)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操作规范(2024 年版)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指在眼后房植入屈光性人工晶状体以矫正屈光不正的手术方式。
本规范适用于开展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医疗机构。
一、基本要求(一)环境要求参照内眼手术要求,环境标准遵循《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和《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 368 —2012)。
(二)设备要求应具备下列检查设备。
1.眼科常规检查设备(如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前置镜、三面镜、眼压计等)。
2.主、客观验光设备。
3.角膜地形图或眼前节分析仪。
4.角膜内皮镜。
5.房角检查设备。
6.角膜直径测量设备。
7.眼科超声仪。
有条件的建议具备以下辅助检查设备。
1.可测量眼轴的光学生物测量仪。
2.波前像差仪。
3.对比敏感度仪。
4.眼前节及眼后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5.视觉质量分析仪。
6.超声生物显微镜。
7.角膜共聚焦显微镜。
8.干眼相关检测仪器。
手术室配备满足眼前节手术的显微镜,具备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专用器械和符合标准的消毒设备。
(三)术者资质手术医师应依法依规取得医师执业资格并在医疗机构进行执业注册。
建议应具有眼科主治医师及以上资格,具有眼科显微手术基础。
手术医师必须完成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相关培训。
二、术前评估(一)病史1.屈光不正及矫正史、屈光度数稳定性。
2.眼部疾病、外伤及手术史。
3.全身疾病及家族史,包括是否存在未控制的精神类疾病等。
4.药物史、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药物过敏史。
5.职业、生活等社会学资料及用眼习惯等行为学资料。
6.角膜接触镜配戴史,包括配戴、停戴时间等。
如有配戴角膜接触镜,需停戴接触镜至角膜无异常且角膜地形图稳定。
一般建议非散光型软镜停戴1 周或以上,散光型软镜及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停戴 3 周或以上,角膜塑形镜停戴 3 个月或以上。
(二)常规术前检查1.裸眼远、近视力。
2.屈光度数(主、客观验光法)、最佳矫正视力。
可植入后房型接触人工晶体矫治中高度近视眼临床应用

【 关键词 l 可植入 晶体
后房
手术
中高度近视
有 晶体眼
C na p l ainO l tbefr ihmypa W n un u, i u l n , un , t 1D atetfO hh looy i l cl pi t Hi a a l o i o i. a gYa g i LuY ni g H a gP a c o mp n hg a ea. p r n o p t m l , m a g Foir e ne o i l fG ag og rnt f c s t u n dn . eD e H p a o
w r ae w malo e i g t h a e o e c re h tw l b s d t o i o e ln . N x ,h ao a lc d i sd h y o p oe t e c e t d t o s l p nn sa e b s f h o a t a i e u e o p st n t e s t t n l i h e t e n w sp a e n i e t e e e t r tc l
一
4 o一2 . d o tr )h d a I L i ln e . l h a in sr a h d c re t d vs a c i 4 o tp r t e y t 2 6 ip e s a C mp a td Al t e p t t e c e o ce iu a u t i 2 h p so e ai l .Co c u i n I L i ln a e l yn v n l so C mp a t —
有晶状体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护理体会

【 关键词 ] 有 晶状体 I ; t 后房型 ; 1  ̄ 人工 晶体植入 ; 高度 近视 ; 护理
中 图分 类 号 文章编号 10 0 8 ( 0 2 1 0 4. 18 2 1 )0.11 . 2 16 0
有 晶状体后房型人工 晶体植 入术是 近年来发展 起来 的
升高或视力 降低等情况 , 要讲 明虹膜周切对于整个手术的重 要性 , 打消患者 的顾虑 。对期 望值 过高 的患者 , 要强 调手术 存在危险 , 并非完美 , 要尽量让 患者 能正确认 识手 术。在 患
() 2 近视 稳定 , 矫正视力 良好 , 内眼疾病 ;3 房角结构 、 无 () 眼
压正常 ;4 前房深度 I2 8mm; 5 角膜 无异常 、 () > . () 内皮细胞 计 数 > 50个/ m ; 6 具备 合 理 的摘 镜愿 望 和术后 期待 20 m ()
心态 。植 入 晶 体 为 瑞 士 S A R Sria T A ug l公 司 生 产 的 c IM10 4 t u n / IM15 4 该 产 品 于 19 C 2 V S aman TC 2 V ( r 9 7年 获得 欧 洲C E认证 ,05年 获 得美 国 F A认 证 ,0 6年获 得 中 国 20 D 20
及 时就诊 。术后早期 有畏 光 、 物感 无需 处 理 ; 异 1月 内不做 眼部美 容。 2 5 术后 用药 和复诊指 导 . 术后按 时复诊 和正确用药是 预 防并发症 的重要措施 。告知患者按时用药 的重要性 , 让患者 了解药物的作用 、 用药 的时 间及 量 、 正确滴 眼液 的方法 。如 术后 1 2h常规用妥布霉素 +地塞米松眼液 ( 必殊 眼液 ) 典 滴
SD F A通 过 。 )
2 , 4h 密切观察眼压 、 瞳孔大小 。告知 患者头部勿剧 烈活 动 、 过度低头 、 咳嗽 、 打喷 嚏 、 力大 便 ; 用 严禁 揉 眼 , 严禁 剧烈 运
有晶体眼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围手术期处置

J o u r n a l o f Ae r o s p a c e Me d i c i n e
J a n 2 0 1 4
3 . 4 产 程 观 察 在 进 行 硬 膜 外 麻 醉 以后 , 需 要 连 续 的进 行 心电监护 , 当出现异 常情 况时 , 应 当及 时 的通知 医生 采取 相应的处理措施。当实行麻 醉阻滞 以后 , 可 能会导 致 内源 性宫缩的分泌降低 , 对宫 缩产生影 响 。产妇 对官缩 疼痛敏 感性不强 , 需要 进行 阴道 检查 , 应 用胎 心监 护仪 进行 全程 监测 。当宫 口增加到 9至1 0 c mS  ̄ , , 将镇 痛泵关 闭 , 避免 对 第二产程产生 影 响。为防 止 出现尿潴 留, 在 分娩 过程 中, 护理人员应当帮助患者进行 排尿 , 并应用 温水进 行阴部 冲 洗, 在下腹 部用 温热 毛 巾热 敷 , 听 水 流声 , 让患 者产 生 尿 意。
( 9 ) : 8 2 2~ 8 2 4 .
镇痛分娩能够消除分娩 产生 的痛感 , 并能够 确保母 婴 的安全 。实施分娩镇痛 , 能够增 加产妇 分娩 信心 , 此外 , 还 可 以让害怕疼痛希望进行剖 宫产产 妇改变 自己的想法 , 选 择 自然分娩 , 实施镇痛 , 有助 于分娩J f l  ̄ , , q 进行 , 降低剖宫 产 发生率 。本组资料研究显示 , 观察组 有 3例 患者选择 剖 宫产 , 对 照组 有 1 1例产妇选 择剖宫 产 , 对照组 刮宫产率 大 于观察组 。对照组有 7例患 者由于不 能承受分 娩期 的疼痛
有 晶体 眼后 房 人 工 晶体 植 入 术 矫 治 高 度 近 视 围手 术 期 处 置
侯 英芳 许 丹
[ 摘 要] 目的 分析 有晶体 眼后 房人 工晶体植 入术 围手术期 的准备 与配合 。方法 收 集 2 0 1 1年 5月至 2 0 1 2 年 3月 1 3例 2 5眼有晶体眼后房人工 晶体植 入 术治疗 的患者 , 予 以精 心的 术前检查 并讲解 术 中、 术后 的注意事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 RK 术后屈光回退一例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㊀2020年3月第34卷第2期JournalofOtolaryngologyandOphthalmologyofShandongUniversityꎬVol.34ꎬNo.2ꎬ2020收稿日期:2020 ̄01 ̄02通信作者:邓应平ꎮE ̄mail:dyp558@163.comdoi:10.6040/j.issn.1673 ̄3770.1.2020.009病例报告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RK术后屈光回退一例岳沙利ꎬ邓应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ꎬ四川成都610041㊀㊀邓应平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主任医师㊁科室副主任ꎮ四川大学博士㊁眼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ꎬ主要从事眼角膜病及近视激光治疗专业方面的研究ꎮ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ꎬ中华医学会角膜病学组委员ꎬ四川省眼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ꎬ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常委ꎬ中国老年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ꎬ四川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前任会长ꎮ学术成就: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ꎬ发表科技论文100多篇ꎬ主编«屈光手术学»等㊁参编10余部ꎮ199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ꎬ1996年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ꎬ1998年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ꎮ关键词: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ꎻ放射状角膜切开术ꎻ屈光回退ꎻ散光ꎻ视觉质量中图分类号:R779.6㊀㊀㊀文献标志码:B㊀㊀㊀文章编号:1673 ̄3770(2020)02 ̄0085 ̄03引用格式:岳沙利ꎬ邓应平.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RK术后屈光回退一例[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ꎬ2020ꎬ34(2):85 ̄87.YUEShaliꎬDENGYingping.Implantablecollamerlensimplantationforregressionofrefractionafterradicalkeratot ̄omy:casereport[J].JournalofOtolaryngologyandOphthalmologyofShandongUniversityꎬ2020ꎬ34(2):85 ̄87.Implantablecollamerlensimplantationforregressionofrefractionafterradicalkeratotomy:casereportYUEShaliꎬDENGYingping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ꎬWestChinaHospitalꎬSichuanUniversityꎬChengdu610041ꎬSichuanꎬChinaKeywords:ImplantableCollamerLensimplantationꎻRadicalkeratotomyꎻRegressionofrefractionꎻAstigmatismꎻVisualquality㊀㊀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calkeratotomyꎬRK)是上世纪80年代由前苏联引入我国的一项屈光不正矫正手术ꎬ曾广泛应用于低㊁中度近视的矫正ꎮ由于其手术方式本身的缘故ꎬ术后常出现视觉质量不佳ꎬ屈光回退以及不规则散光等问题困扰患者[1]ꎮ随着屈光手术的不断丰富与发展ꎬ人们越来越希望能够再次手术矫正RK术后屈光回退㊁散光等并发症ꎮ针对这部分人群ꎬ临床医生们曾通过角膜表层屈光术及角膜板层屈光术进行矫正ꎬ术后获得一定成效ꎬ但仍存在角膜相关问题无法解决ꎮ此时我们将目光转向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ꎬ因为其良好的有效性㊁安全性㊁可预测性以及可逆性等ꎬ我们试对RK术后屈光回退患者行人工晶体植入术(ImplantableCollamerLensꎬICL)进行矫正并观察其术后情况ꎮ现将我科于2019年4月收治的1例双眼RK术后屈光回退患者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患者男ꎬ28岁ꎬ因 双眼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视物不清10年 于2019年3月来我院近视屈光中心就诊ꎮ2010年患者于外院(非正规医院)行双眼RK手术ꎬ术前近视度数约-2.00DSꎬ无散光ꎮ患者术后视物清晰ꎬ在术后第3个月时出现视力下降ꎬ以远视力下降为主ꎬ验光发现近视及散光(具体度数自诉不清)并戴镜矫正至今ꎮ患者双眼屈光度数已稳定3年ꎬ无其他眼部及全身不适ꎮ既往体健ꎬ无特殊病史ꎮ至我院后ꎬ行眼科专科检查ꎬ视力:右眼0.04ꎬ左眼0.02ꎻ非接触式眼压:右眼16.2mmHgꎬ左眼16.7mmHg(1mmHg=0.133kPa)ꎻ双眼结膜无充血ꎻ角膜全周可见12条放射状瘢痕ꎬ见图1ꎮ角膜无水肿ꎬ前房清亮ꎬ瞳孔圆ꎬ晶体透明ꎬ眼底未见明显异常ꎮ58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㊀2020年3月第34卷第2期JournalofOtolaryngologyandOphthalmologyofShandongUniversityꎬVol.34ꎬNo.2ꎬ2020图1.㊀患者有晶体眼后房型ICL术前左眼前节情况Figure1.㊀TheanteriorstructureoflefteyebeforeICLimplan ̄tation㊀㊀角膜厚度:右眼540μm最薄处523μmꎬ左眼539μm最薄处516μmꎬK1值:右眼39.75@131ꎬ左眼40.16@72ꎮK2值:右眼42.28@41ꎬ左眼40.67@162ꎮ角膜内皮细胞数:右眼2525.4/mm2ꎬ左眼2640.7/mm2ꎮ总像差(TotalaberrationꎬTA):右眼2.48μmꎬ左眼1.68μmꎮ低阶像差(Loworderaberra ̄tionꎬLOA):右眼1.81μm左眼0.24μmꎮ高阶像差(HighorderaberrationꎬHOA):右眼1.69μmꎬ左眼1.66μmꎮ诊断: 双眼屈光不正ꎬ双眼RK术后 ꎮ见图2ꎮ验光:右眼-6.50DS/-1.75DCˑ115ʎ=1.0ꎬ左眼-8.00DS=1.0ꎮ图2.㊀患者ICL术前双眼角膜地形图Figure2.㊀Theresultsofbinocularcornealtopographypreoperatively1.2㊀手术治疗㊀术前3d双眼常规使用可乐必妥眼液ꎬ同时进行围手术期处理ꎬ双眼手术分次进行ꎬ期间间隔1dꎬ其中右眼术前于裂隙灯下行角膜散光轴标记ꎮ术前30min美多丽散瞳ꎬ蓓诺喜眼表麻醉后于角膜缘12点钟位行大小约2.75mm切口(注意切口避开RK术后周边部角膜瘢痕)ꎬ推注器于角膜切口处植入ICLꎬ前房注入少量爱维保护内皮ꎬ调整ICL至位正ꎬ超乳吸出爱维ꎬ平衡盐溶液冲洗残余爱维后前房注入卡米可林缩瞳ꎬ水密角膜缘切口ꎬ指测眼压正常ꎮ双眼术中植入ICLV4c型ꎬ大小为132ꎮICL屈光度数:右眼-9.5D/+2.0Dˑ24ʎꎬ散光轴向逆1ʎꎬ左眼-9.0Dꎮ术中术后双眼无RK切口裂开ꎬ术后双眼角膜透明ꎮ1.3㊀术后处理㊀双眼可乐必妥眼液4次/dꎬ持续2周ꎻ典必殊眼液4次/dꎬ持续1周ꎮ2㊀结㊀果㊀㊀术后1dꎬ右眼裸视0.8ꎬ矫正视力-0.50DCˑ110ʎ=1.0ꎻ左眼裸视1.0ꎬ矫正视力-0.25DCˑ100ʎ=1.2ꎮ术后1周㊁1个月双眼裸眼视力均为1.0ꎬ术后1个月TA:右眼1.52μmꎬ左眼0.71μmꎮLOA:右眼1.45μmꎬ左眼0.31μmꎮHOA:右眼0.47μmꎬ左眼0.64μmꎮ术后9个月双眼裸视均为1.0ꎬ验光结果:右眼-0.50DCˑ100ʎ=1.0ꎬ左眼PLꎮ随访期间患者双眼眼压㊁拱高以及角膜内皮数均正常ꎮ3㊀讨㊀论㊀㊀1979年Fyodorov等报道通过在角膜中央光学区外作放射状切开ꎬ使角膜中央变扁平ꎬ曲率变小ꎬ从而改变角膜屈光力ꎬ有效矫正近视ꎬ即RKꎮ即便手术设备和技术不断得到革新及进步ꎬ但常年的随访观察中仍可发现术后早期屈光回退ꎬ医源性散光的产生或散光的增加ꎬ长期出现远视漂移等问题[1]ꎮ随着屈光手术的不断发展ꎬ再次手术矫正RK术后屈光回退等成为可能ꎮ其中ꎬ国内外曾报道以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 ̄tectomyꎬPRK)为代表的表层屈光手术以及以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 ̄isꎬLASIK)为代表的层间手术在矫正RK术后屈光回退及不规则散光上均具有一定作用ꎬ但相关研究表明由于RK术后切口瘢痕化导致PRK表层切削不足ꎬ甚至由于RK术后瘢痕可向表面切削区域扩展ꎬ使得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㊁视力回退㊁上皮反复脱落等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提升[2]ꎮ68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㊀2020年3月第34卷第2期JournalofOtolaryngologyandOphthalmologyofShandongUniversityꎬVol.34ꎬNo.2ꎬ2020由于传统LASIK需要制备厚度较大的角膜瓣ꎬ而RK手术切口位于角膜周边以及角膜旁中央且切口多达角膜厚度30%~95%ꎬ故而可能引发角膜瓣破裂甚至眼球破裂ꎬ同时也会明显影响术后角膜生物力学以及导致术后干眼的发生[3]ꎮ而飞秒/全飞秒激光辅助下的LASIK手术开展最大的困难在于制瓣与掀瓣ꎮ由于角膜瘢痕的存在ꎬ使得飞秒/全飞秒激光不易穿透ꎬ影响制瓣ꎮ同时瘢痕处基质不易分开ꎬ导致掀瓣困难ꎬ增大了获得完整瓣的困难度[4]ꎮ在Muñoz等的研究中发现[5]ꎬ8条以上RK切口的患者在飞秒激光制瓣术中易发生切口裂开ꎬ术后角膜炎症等概率显著升高ꎮ眼内屈光手术则可以避免上述问题ꎮ美国FDA临床试验证实ICL手术矫正近视以及散光具有良好的有效性㊁安全性㊁可预测性以及术后良好的视觉质量ꎮ在Martin ̄Escuer等[6]的研究中ꎬICL矫正RK术后屈光不正的有效指数为0.86ꎬ安全指数为1.17ꎬ其中准确的验光与人工晶体屈光度的有效计算成为主要关注点ꎮ临床上有很多关于RK术后行白内障手术相关晶状体度数的生物测量法[7]ꎬ可为我们提供部分参考ꎮ本案例中的患者曾行双眼RK手术ꎬ现双眼高度近视ꎬ其中右眼存在散光ꎬ患者双眼屈光度数已稳定3年且有手术脱镜的需求ꎮ同时ꎬ患者要求术后能尽快投入工作与生活ꎮ综合术前检查情况ꎬ患者双眼RK切口瘢痕深达基质层ꎬ切口深浅不一:①若行PRK手术ꎬ术后易出现haze等可能ꎬ同时伴有术后明显的疼痛感[8]ꎻ②若行LASIK手术ꎬ由于患者角膜较为平坦ꎬ术中不易安置负压吸引环ꎬ同时在安置负压吸引环时需要挤压角膜ꎬ增加相关瓣风险ꎻ③患者双眼高度近视ꎬ虽然角膜厚度可满足LASIK手术要求ꎬ但是术后相对较薄的基质层ꎬ明显降低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ꎬ降低角膜对外力等的抵抗力ꎬ增加了远期角膜扩张㊁屈光异常等风险ꎻ④眼表屈光术后用药时间长ꎬ尤其是激素类滴眼液的使用ꎬ可能增加药物性青光眼发生的风险ꎬ影响患者生活质量ꎻ而ICL手术对角膜几乎不产生影响ꎬ同时ICL手术具有可逆性㊁术后用药时间短等优点ꎮ综上考虑ꎬ与患者沟通后最终选择行ICL手术ꎮ术后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ꎬ且术后屈光度在-0.50D内ꎮ患者双眼总像差㊁低阶相差以及高阶像差均较术前明显减少ꎬ同时患者自身对术后视力以及视觉质量表示满意ꎮ该案例提示我们ICL手术可有效矫正RK术后的屈光回退ꎬ但我们仍需注意:①不管是IOL还是ICLꎬ其晶体屈光度都依赖于准确的验光ꎮRK术后白内障患者由于其晶状体混浊ꎬ验光结果并不能真正反映其屈光度ꎬ相对而言ICL的验光结果更接近患者眼部真实屈光状态ꎬ但我们仍需提高对RK术后验光的准确性ꎬ并进一步探究RK术后ICL晶体度数的计算等问题ꎻ②手术中作角膜缘切口时应尽量避免RK术后角膜瘢痕ꎬ减少对角膜的再次伤害ꎻ③对于再次手术的患者ꎬ术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沟通ꎮ参考文献:[1]徐康ꎬ褚仁远ꎬ李秋华.角膜放射状切开术后5~8年屈光稳定性观察[J].眼视光学杂志ꎬ2001ꎬ3(2):76 ̄77.doi:10.3760/cma.j.issn.1674 ̄845X.2001.02.003.XUKangꎬCHURenyuanꎬLIQiuhua.Stabilityofrefrac ̄tion5to8yearsafterradialkeratotomy[J].ChineseJour ̄nalofOptometry&Ophthalmologyꎬ2001ꎬ3(2):76 ̄77.doi:10.3760/cma.j.issn.1674 ̄845X.2001.02.003. [2]KaisermanIꎬSadiNꎬMimouniMꎬetal.Cornealbreak ̄throughhazeafter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withmito ̄mycinC:incidenceandriskfactors[J].Corneaꎬ2017ꎬ36(8):961 ̄966.doi:10.1097/ICO.0000000000001231. [3]LaHayeLCꎬRiekeHꎬFarshadF.CleanerLASIKispos ̄sible[J].JLaStateMedSocꎬ2007ꎬ159(1):30 ̄36. [4]LeccisottiAꎬFieldsSV.Femtosecond ̄assisted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forconsecutivehyperopiaafterradialkera ̄totomy[J].JCataractRefractSurgꎬ2015ꎬ41(8):1594 ̄1601.doi:10.1016/j.jcrs.2015.08.014.[5]MuñozGꎬAlbarrán ̄DiegoCꎬSaklaHFꎬetal.Femtosec ̄ond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forconsecutivehyperopiaafterradialkeratotomy[J].JCataractRefractSurgꎬ2007ꎬ33(7):1183 ̄1189.doi:10.1016/j.jcrs.2007.03.023. [6]Martín ̄EscuerBꎬAlfonsoJFꎬEsteve ̄TaboadaJJꎬetal.Implantationofimplantablecollamerlensesafterradialkeratotomy[J].JRefractSurgꎬ2017ꎬ33(6):395 ̄398.doi:10.3928/1081597X ̄20170426 ̄01.[7]CuradoSXꎬHidaWTꎬVilarCMCꎬetal.IntraoperativeaberrometryversuspreoperativebiometryforIOLpowerselectionafterradialkeratotomy:aprospectivestudy[J].JRefractSurgꎬ2019ꎬ35(10):656 ̄661.doi:10.3928/1081597X ̄20190913 ̄01.[8]崔长霞ꎬ陶祥臣ꎬ朱伟.表层角膜屈光手术后疼痛及角膜刺激症状的观察[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ꎬ2015ꎬ29(6):60 ̄63.Doi:10.6040/j.issn.1673 ̄3770.0.2015.205.CUIChangxiaꎬTAOXiangchenꎬZHUWei.Postoperativepainandcornealirritationaftersurfacecornealrefractivesurgery[J].JournalofOtolaryngologyandOphthalmologyofShandongUniversityꎬ2015ꎬ29(6):60 ̄63.doi:10.6040/j.issn.1673 ̄3770.0.2015.205.(编辑:李纬)78。
高度近视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96例

丞
堡
医
堂
堂
塑
V0 . 7 No 1 0 0 12 . 2 1
J OURNAL OF CHE NGDE M EDI AL C COL EGE L
前给予阿托 品 , 术前晚灌肠 ; TAH组常规术 前准备。 1 2 2 手术步骤 : L . . ①T H组 : 患者取膀胱截石头低足高 位。 消毒下腹 部手 术野皮肤 , 巾, 铺 穿刺孔 取脐孔 上缘 , 注 入 C , 立 人 工 气 腹 , 力为 l rmHg 1mm a o O建 压 2 a 。0 Trc 置入腹 腔镜 , 检查子 宫附件 及 周围脏器 情况 , 常规 消毒 外 阴 及 阴 道 , 入 杯 状 举 宫 器 。 右 下 腹 部 分 别 置 入 置 左 1 rm及 5 m r c ; 举 宫 器 前举 并 偏 向一 侧 , 声刀 0 a a r T ao将 超 离断 圆韧 带 、 输卵管 及 卵巢固有 韧带 , 如需切 除附件 则 离断骨盆漏斗韧带 ; 开膀胱 , 剪 反折腹膜并 下推膀胱 , 分 离宫旁疏 松结缔 组织 , 显露 子宫动 静脉 , 双极 电凝 后剪 断子宫动静脉 , 断双 侧子宫骶韧带 、 韧带 , 切 主 单极 电钩 打 开 阴道 穹 窿 部 , 自阴 道 取 出 子 宫 ; 子 宫 体 积 过 大 则 如 行肌瘤剥 出或子 宫楔 形切除 , 以缩 小子 宫体积 ; 复盆 恢 底正常解剖结构 , —0 2 可吸 收线经镜下或经 阴道连 续扣 锁缝 合 , 闭 阴道 顶端 。 腔 留 置 T管 引流 一 根 。 关 腹 ②TAH 组 : 传统手 术方 式进 行。 按 1 2 3 术后处理 : . . 术后严 密观察 病情 、 生命体征 , 根据 术 中情 况 给 予 抗 感 染 药 物 , 后 2 - 8 时 根 据 引 流 量 术 4 4 小 取腹腔 引流管 , 术后留导尿4 小时 , 4 , 8 2 d 时后进流质 , 术 后第三天 复 查血常规 。 1 3 统 计 学方 法 计量 资料 采 用 t 验 , 数 资 料 采 用 . 检 计 卡 方检验 。 2 结果 2 1 一般 情况 TL . H组 l 患者 因术中膀胱损伤 中转 例 开腹 ; TAH组 l 例患者发生切 口液化 , 例患者术后第三 2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人工晶体植入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人工晶体植入
高青;陈才根
【期刊名称】《浙江实用医学》
【年(卷),期】1996(1)4
【摘要】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植入人工晶体的临床意义。
在眼科显微手术中,作白内障常规囊外摘除的同时樾主低度人工晶体。
结果在46例中白内障手术中,对11例高度近视患者作了+4D-8D的低度人工晶体植入,不但可获得满意的矫正视力,而且可降低眼内并发症,
【总页数】1页(P56)
【作者】高青;陈才根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眼科;上海二医大附属新华医院眼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6.1
【相关文献】
1.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 [J], 寇婷;刘武装
2.MI60人工晶体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深度及视力水平
的影响分析 [J], 尹炜炜; 张所涛
3.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技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轴变化及视觉质量分析 [J], 刘凤桐;刘彦铄;仇秀娟
4.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及对CCT、
SPEED评分的影响 [J], 江晓春;董胜华;吴彬
5.超声乳化摘除结合人工晶体植入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视觉功能的影响 [J], 苏文华;王雪林;程艺;汪日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临床观察

L I Z h i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p h t h a l mo l o g y , R e d C r o s s Ho s p i t a l i n C h o n g q i n g C i t y , C h o n g q i n g 4 0 0 0 2 0 , C h i n a )
・
6 5 4・
局 解 手 术 学 杂 志 2 0 1 3年 第 2 2卷
第 6期
J R E G A N A T O P E R S U R G , 2 0 1 3 , V o 1 . 2 2 , N o . 6
有 晶体 眼后 房 型 人工 晶体 植入 治 疗超 高 度近 视 临床观 察
李 治 ( 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 重庆 4 0 0 0 2 0 )
[ 摘 要] 目的 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 入治疗超高度近视 的临床效果 。方法 我 院收治 2 0例 超高度 近视患者采
用有 晶状 体眼后房型人 工晶体植入手术 , 观察 患者术后视力 、 眼压 、 角膜 内皮细胞 等变化情 况 , 以及 手术并 发症情况 和转归 。结果 手术 前 , 患者的视力为( 0 . 1 0± 0 . 0 5 ) , 而术后为( 0 . 6 0± 0 . 2 0 ) ,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而手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i m p l a n t a b l e c o l l a m e r l e n s( I C L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s u p e r h i g h my o p i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