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学管理创新论文

谈教学管理创新论文
谈教学管理创新论文

谈教学管理创新

引言:本人自1974年参加工作至今,已有39年的教龄了,先后在高兴工农联中教过高中历史、物理、化学、语文、数学,后来为支持农村小学教育,回本村承担邻近四个村的五个年级的小学教学工作,1985年村小学改址新建高兴乡大宋家庄小学,又在大宋家庄小学担任二年级和五年级两个年级的班主任多年,再之后大宋家庄小学撤销到工农完全小学任教并一直担任班主任。多年来,我一直秉承着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致力于教学创新改革与探索。现将本人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心得总结如下。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深知与时俱进的重要性,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向身边的年轻教师学习,向他们虚心请教,关注时事发展和最新的教学理念等,不断提高自己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及时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和手段,并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为教育创新服务。多年来,不管是担任哪个年级的班主任,都能做到和谐民主,能根据学生们的特长进行管理,给学生们创造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和平等自由的学习交流环境。

一、在教学上,突破过去“教参——教材——学生”这一固定的程序模式,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思考并积极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具有表扬性质的言语,如“你做的不错”“你较以前有很大的进步,希望你能更加努力”“这道题这样做是正确的,但是有没有别的同学有其他不同的思路呢”“你这种解题思路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

《浅谈教师的礼仪修养》开题报告 一、选题意义 第一,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考虑,教师的礼仪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转变为人才的竞争,因此,世界各国对教育、教师都十分重视。《科隆宪章——终身学习的目的与希望》中强调指出:“教师在推进现代化和提高现代化水准方面,是最重要的资源。教师的采用、训练、配置及其素质能力实质性提升,是任何教育教育制度取得成功极其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学校教育对几乎所有儿童和青少年生活的重要部分,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决定着他们6—18岁的生活,决定着他们的前途,教师是影响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家长、教科书、电脑和大众传媒都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外在形象和言行举止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教师的仪表端庄、朴实、整洁、大方、自然,风度优雅,可以给学生充实、稳重、积极向上的感觉;而生活懒散、衣冠不整、不讲卫生、做怪动作等不良仪表和习惯,会有损教师的形象。那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严谨求实、无私奉献、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教师总是会得到学生肯定并会影响到学生的终生。教师形象的重要意义决定了想成为教师的人在职前必须接受专门培养,职后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接受继续教育,使教师的内在素养和外在形象相统一,尽可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第二,从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教师礼仪修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适当的形象设计,优雅的举止,潇洒的风度,是影响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其主要意义表现在: 一是对形成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有重要作用。教师良好的内在素养与外在形象的有机结合,会给学生留下美好深刻的第一印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大有益处。 二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举止文雅、穿着朴素、仪态端庄、作风正派的教师形象,有助于在学生中建立起威信。 三是有利于树立学生的形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自身形象能直接影响学生形象的塑造 综上所述,研究教师加强礼仪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在职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有利于师范院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教师。 二、研究现状综述 当前在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形式下,多数教师很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教师利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在一些教师当中,仍然经常发生损害教师职业形象、背离教师职业道德的不文明表现,如穿奇装异服、染彩色头发,涂指甲油,浓装艳抹或珠光宝气;随意对学生说粗话、脏话,甚至侮辱学生人格;随意体罚学生,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等等。有的教师由于不良的言谈举止导致与学生、与同事关系紧张,也在学生家长中造成恶劣影响。造成一些教师礼仪修养缺乏的客观原因,除了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外,主要是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忽视对教师的礼仪教育。 我国现行的师范教育制度和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应试教育的产物,培养的毕业生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知识、轻礼仪修养等弊端,使教师职业目前相当程度上处于可替代的地位。 在教师的继续教育方面,也存在着重学科专业,轻教学技能技法和教师礼仪修养等方面的问题,学习实效大打折扣。

小学学校管理论文

小学学校管理论文 浅析农村小学校长管理策略 【摘要】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同时也对学校管理者的内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作为校长应该认清教育发展的趋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创新,应具备新时期下农村教育管理者的条件,并在工作中不断努力探索使学校各项工作更有效的发展,本文从八个方面阐述这个问题。 【关键词】农村校长有效管理教育策略发展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和人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上升,而农村小学教育在国家教育事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国民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而社会和学生家长对教育更加关注,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作为农村小学校长基层工作难度也日益俱增,现将本人日常工作中的经验拙见笔端,下面简要介绍: 1.校长本身要具备的条件 我认为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校长,校长应具备以下的工作能力,校长的工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学校的前途,因此,校长应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品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具有博大的胸怀、远见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更新治学理念,在原则上果断立决、勇于担当责任、化解矛盾,始终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私怨,秉公办事,做事主动,具有独到的见解,在管理上处处体现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纵观全局,统筹全盘,更要具备一定的调控能力,使学校的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安排的错落有致。 2.校长要注重学校领导班子的建立

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对学校的教职工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形成良好的集体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领导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反思,加强平时的交流,要用情感来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发现问题要及时地解决,不断进取,而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应关心领导成员的工作,监督他们在工作上的力度,同时,更要关切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上有权可用,了解他们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他教职工有向反映及其如何评价,从中不断吸取经验与教训,既要指导他们在工作中的失误又要引导他们办事开展工作,不断广泛听取意见,从而更有利于团结学校的领导班子,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能够及时开展并得到有效的信息反馈,作为校长还应关心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在用人方面,体现人文关怀,使其各尽所能,在工作安排上,充分体现和发挥他们的能力,并利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对其进行鼓励,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懂得工作比生活更有意义,这样使得提高教职工在工作上的积极性,在工作上,教职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既有利于学校各项任务的完成,并且在相互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隐性的竞争力,使教职工不论在教学上,还是在其他工作上都有一个良性的发展势头,况且,对于提高相互间的能力都有不可抹灭的贡献,只有这样教职工在工作中更加埋头苦干。 3.在建立学校的规章制度方面 校长应该广泛听取意见,求同存异、归纳统一、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并且在制定每项条文时兼顾方方面面,一碗水端平,不损害任何人的利益,也不向任何一方倾斜,充分考虑每个人的意见、建议和利益,要让教职工充分参与,突出教职工在学校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本着“社会应当充分尊重人的积极主动精神”??[1]?,使教职工的权利得到充分的发挥,拿出草案后不断地征求意见,对每一条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利的因素或者大家意见较大的、反映强烈的及时听取大家的意见进行整改。“为了确保教师自主权的行使受到尊重,学校居于监督与协助的地位”。??[2]?

课堂教学管理--论文

我对课堂教学管理方法的浅谈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管理,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课堂教学管理必须紧张有序,管理过程应是师生之间信息、思维、情感、人格精神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的自我价值、创新精神和人格魅力得到充分展示。管理应努力做到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的统一。 新课改课堂纪律课堂气氛有效 所为一个刚刚结束半年支教生活的师范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以及对当今教育形式的发展和现行状态的了解。同时也从一个仍未离开学校的学生的角度,我认为当前学校的教学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校的电脑和课件制作也越来越普及,各个学科都开始广泛地使用课件上课,许多老师告别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历史,这时我也开始有了一些困惑和不安:大量的流媒体,学生看得眼花缭乱,一节课下来,笔记本上却一个字也没记;为准备一节课,花上十天一个星期的,花了这么多精力,到底有没有用?喧喧闹闹的课堂,学生动也动了,做也做了,到底能留下多少东西?…因此,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管理

的实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下面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办法,谈谈我的看法。

. 一。强化课堂管理要在抓纪律上下功夫。 课堂气氛要和谐,并不等于放弃课堂管理,学生爱干什么就干什么,若是那样的话,就变成了放任自流。因此,任何一个班级要想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纪律,都要制定纪律规则,当然,规则也不能太多,要简明扼要,易于操作。有了规则就必须严格执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要是自己违反规则,就必须承担责任,就必须得接受批评和惩罚。 尤其是小学以及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天性活泼、爱动贪玩,自我约束遵守课堂纪律的能力差。各班都有严明的班风制度,,但仍有同学自控能力差,时不时的会乱发言,摆弄钢笔或铅笔转着玩的,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的,故意起哄喧哗的……。学生不良习惯,打断教师的上课思路,教师教学方案的实施,从而也就影响了课堂教学和教学质量。,教师上课时要强调课堂纪律,规范学生听课的坐姿、语言等,培养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课堂上的种种不良习惯,教师视而不见、听之任之,那么课堂教学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如何对待这些不良行为,也许每个教师都有各自的办法,但无论是什么办法,最起码的是要遵循两个原则,即消退原则和相反替换原则。根据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普通中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对于教育管理的论文应该怎么写?一起来看看! 物理实验与素质教育论文 【摘要】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是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而实验则是学生在亲自观察深思、测量分析,从而通过现象找到本质并掌握住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素质教育 “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是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而实验则是学生在亲自观察深思、测量分析,从而通过现象找到本质并掌握住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下面就谈一谈实验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以物理实验教学为例)。 物理学是实验性学科,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的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也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环节。重视开展实验教学对素质教育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物理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学生可通过物理实验动手操作,对现象进行观察深思,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得到内在物体运动规律,逐步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 (一)物理实验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事物的外在属性或事物之间外部联系的一种活动。它是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感知与思维总是紧密相关的,所以观察不但要看,还要深思,在做物理实验时,不但要引导学生看现象,还要要求学生积极深思,使其从现象中发现规律,从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二)物理实验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要顺利的做好一个实验,要考虑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在各个环节中进行深思、想象。譬如,高中第一册课本中讲牛顿第一定律时,介绍了伽利略想象的一个实验,把两个斜面对接起来,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斜面。如果没有摩擦,球将上升到原来静止时的高度。问: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直至让它成为平面,又如何?让学生根据理由展开想象。 (三)物理实验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验是一种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要使实验仪器按人的指令运转,就要求学生不但要认识仪器,还要运用物理知识调节、安装仪器。所以做物理实验一来可以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二来可以让学生用已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理由,使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开了高分低能情况的发生。以前,由于缺乏对实验教学的评估,动手操作实验常被师生看做是与学科教学毫不相干的工作,弃繁从简,用“黑板上讲实验”来代替,这样学生就不可能形成高水平的操作技能。更有害的是,这种用不科学的策略向学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总001 课程质量与学生发展问题研究 002 课程与教材评价问题研究 003 教师素质与学生发展研究 004 师范教育改革与教师能力结构研究 005 多元智能教学法研究 006 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007 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学制教学改革研究008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教材编写质量评价 009 基础教育校内考试改革研究 010 基础教育学生评价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 011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012 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 013 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研究 014 中考制度改革研究 015 高中招生录取制度研究 016 中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实证研究 017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的新探索 018 中小学生课后作业问题研究 019 中小学生学习效率问题研究 020 中小学生学习方法问题研究 021 从教材编写质量看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 022 科学发展观下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研究 023 科学发展观下的学校教学改革研究 024 科学发展观下的学制教学与学生发展研究 025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026 成功智力理论与中小学教学改革 027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学科教学改革研究

028 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研究 029 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研究 030 儿童“数一形”能力发展的研究 031 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研究 032 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 033 青春期性教育的研究 034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 035 学生考试焦虑的研究 036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037 学生择业心理研究 038 当代学生婚恋心理的研究 039 社区居民迷信心理的研究 040 各社会群体婚姻关系的研究 041 老年人生死观研究 042 各心理学流派心理咨询技术研究 043 中小学教师心理调适问题研究 044 儿童言语能力的发展 045 邪教心理探秘 046 强迫症(包括洁癖)心理矫治 047 恐惧症心理矫治 048 人际障碍的心理矫治 049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问题 050 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051 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05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研究 053 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05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055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咨询研究

浅谈学校教学管理之我见

浅谈学校教学管理之我见 浅谈学校教学管理之我见_教学管理论文 浅谈学校教学管理之我见 所谓教学管理是指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教学原理和方法对教学系统的人、财、物、事进行有效地组织、协调的活动过程。也就是对教师个人的备、讲、练、批、辅、研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这是教师天天面对的日常工作更是保证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都对此制定了具体要求和评价办法。作为学校它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学教学工作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整个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抓好教学管理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管理阶层其管理工作的重心无疑应定位在教学管理。所谓教学管理就是学校管理者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过程的全面管理。它的管理对象是教师是有着强烈自尊心和进取心的知识分子。 那么作为学校的管理阶层校长该如何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抓好教学管理工作: (一)把好教学管理的指挥权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内主持学校的全面工作对外全权代表学校拥有学校工作的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和财务权。作为一名校长坚决摒弃只听教学管理人员报告或简单过问了解表面现

象的做法要深入教学管理工作中把握指挥权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序列化向教学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首先: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学校工作的好坏关键在校领导。为此我们首先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例如为了使校园卫生更加洁净达到环境育人的功效除每个班有卫生责任区外我校每名教师也都有自己的卫生责任区也不例外。作为校长必须亲自审定相关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保证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理念。 其次:突出教学管理的”有序”性。所谓教学管理的有序性就是组织教学的手段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活动有序地进行不能随意组织、随意发号施令。要根据教学的客观规律和教学活动的阶段性特点对教学管理进行”序列化”安排提高教学管理的针对性。 再次:突出把握对师生的人文关怀。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处理得相得益彰是校长应该努力追求的艺术方向。校长要关注教师的工作、教学状态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使他们幸福快乐地从事教学和学习。特别是在评价教师教学问题上校长要参与进去在定性与定量评价、自由与规范、标准与个性化等关系上要高瞻远瞩、以人为本立足教师发展关注教师思想和情感解决评价中的相关矛盾让评价充分发挥促进教师发展和工作发展的作用。 (二)正确把握教学的方向

教育管理专业的论文

教育管理专业的论文 导读:摘要:随着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创新发展,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也备受关注。笔者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教育管理队伍现状,明确指出了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供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进行交流和参考。 关键词:教育管理;队伍建设;高校 近年,随着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教育管理机制正在创新进展中。高校教育管理队伍专业水平直接影响了高校教育管理质量。高校教育管理人员队伍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是保障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变革的必要条件。 一、高校教育管理队伍现状 教育管理人员是日常教育管理主体之一,在全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运行当中起到服务和教育等作用。高等教育管理队伍设置目的就是要保障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管理人员来执行和衔接教与学的'每日发展,管理人员是主要的执行者,是高校中负责制定、规划、指导、协调的核心组织者。以服务和教育为宗旨,在教与学相关活动中承担着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其职能现状主要体现在服务和教育上。 1.服务现状。当前高校中教育管理工作人员主要组织和协调各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专业的发展规划、人才的培养方案,还包括学生、考务、教学、科研等诸多方面的管理工作。基于职业特点,

教育管理岗位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显得更强,不仅在观念上已经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更表现在实际生活中的服务实效。切实深入去感知师生需求,并及时给予解决、整理、反馈,有自主服务于社会学校、服务于师生这种意识,但管理队伍参差不齐,整体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2.教育现状。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内容紧贴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是亦师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辅助教师师德素养中突显出教育职能。这就需要教育管理工作人员,既要有正确的政治取向,也要有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更要具备行政岗位管理素质,目前在管理队伍中达标比例尚且有待提高。 二、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教育管理队伍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状调查中,存在各类教育管理人员观念守旧、缺乏专业性、团队意识薄弱、待遇差距大以及整体素质提升缓慢等问题。教育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的核心工作之一,是保障高校教育学质量的关键工作之一。为了能构建优质的教与学环境,保障教育管理工作有秩序的顺利实施,为了高校提高教学质量,为了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全面素质型人才,建立一支专业水平高、能力强的新型教育管理队伍迫在眉睫。 三、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就是要进行引导、激励、学习,提升等这些过程,是为实现管理目标服务的。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当前,许多地方高校将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为: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和适应性的人才,并据此而构建大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实验 实践教学为突破口,构建“实验+实训+实习”实践教学模式。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企事业单位见习、顶岗实习。时间短则一个月,长则一年。从几年的运行情况来看,此期间的学生教育管理还存在 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试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 出一些建议。 一、工学结合新常态下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工学结合新常态下学生管理的模式 1.以企业为主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为两种情况:一是企业从人才培养计划到课程设计 再到顶岗实习都全方位参与。如校企订单式合作培养,合作方一般是 较大型企业。企业参与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学校按其要求培养所需的 专门技术人才。另一种是企业在顶岗实习期间参与管理,视学生为 劳动力,按劳动力要求进行管理,合作方通常是中小型企业或快速发 展行业中的小微企业。 2.以学校为主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为一些大型企业为顺应形势要求将校企合作打造成形象工程或某些国企为完成政府下达的“任务”,以获得政府其他方 面的支持或赢取良好社会口碑,企业将一条次要生产线、一个非主 要经济实体交由学校管理与经营,学生的学习与管理,完全由学校规 划与实施。 3.企业与学校联合协同的管理模式 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必需的场地、设备、师资及其他条件, 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完全按照专业的要求进行,双方派专人负责学生 在实践基地的管理[1]。这种模式当前最为普遍。

(二)工学结合新常态下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想法各异,以致参与热情不一 当前,学生对待工学结合这种人才培养摸式态度各异,有的认为是提高实践能力的不二选择,积极参与。有的则认为与自己的就业 地区、方向差距较大,只是充当廉价的劳动力,进而消极对待。不 同专业、不同的工学结合形式,使学生对该项工作的评价和配合度 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2.课程标准难以把握,以致实效评价困难 工学结合课程中的实习实施计划、实习班级工作职责、实习手册和实习须知、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办法等内容的制定主体本应是校 企双方,只有双方共同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 实施,才能保证课程实施的科学性并主体清晰[2]。然而当前,基本 上是学校单方面制定,高校过度依赖企业,仅游说企业接纳学生, 以致弱化了“学”的目的,企业关注的是工学结合的经济效益,看 重的是“工”。因此,实施的实效性难以得到保证。 3.学生管理问题较多,以致学校企业压力加大 (1)安全事故易发、多发学生进入企业后,工作、学习、生活环 境发生变化,较为陌生的企业内部环境以及较为复杂的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加之安全培训不到位,操作程序不规范,防范意识不强,容易引发工伤事故及一些其他人身伤害事故。 (2)学生心理问题较多一是学生个人职业规划与现实的矛盾,参 加工学结合的学生大多是大三或毕业班学生,此阶段他们对个人未 来和所学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就业行业和区域有一定的预期, 但大多数学生因能力、阅历等原因,还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 正确的规划。学生刚进入企业的时候,感觉新鲜,能服从企业安排,遵守员工条例,但时间一长,部分学生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产 生失落感,如果学校此时不及时进行关注帮助,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其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要求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要通过企 业和学校各阶段的考核测试,并与毕业成绩和各类评奖挂钩,成绩 较差或实践能力不强的学生就表现得较为焦虑。此外,企业和学校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论文学校教学管理论文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论文学校教学管理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研究 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家宝总理强调:"只有职业教育才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真正面对社会需求,面对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实行学分制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和提高学生特长,也有利于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的实施 学分制起源于18世纪末,其首创是德国的选课制。在选课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分制,是19世纪下半叶在美国哈佛大学得以确立的。它所依据的思想基础,是一种尊重个人发展的教育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把个人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发展的个别差异视为教育的基础,把个人的和谐、自由发展视为教育的直接目的。 我国正式推行学分制的标志是1918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实行选课制。抗战时期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其课程参照当时的哈佛大学,也是采用的学分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用的是前苏联的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自20世纪末以来,在我国高校以及职业学校的部分院校率先开始了改学年制为学分制的试点工作。 中国是拥有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的国家,也是明确提出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国家。2008年我国有14767所中等职业学校、1184所高等职业学校,在校中职生2056万,高职生900多万,各占据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在校生人数增加以后,给教学管理带来的一定难度。传统的教学管理形式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行学分制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在2005年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招生100万人,招生规模近750万。2006年秋全国107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始实施学分制试点工作。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等职业学校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这也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教学管理制度。 二、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后教学管理中的问题 目前职业学校已普遍推行了学分制,作为一种评价制度,它对职业学校的发展、对学生的发展都起到促进作用。但学分制的推行给传统教育教学体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学分制的重点是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导致的教学管理工作量成倍增加与管理复杂程度的大幅度提高是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而学分制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课程管理、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常规管理等各个方面。 (一)课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重必修课,轻选修课。学校课程设置上往往过多考虑行业、岗位的需要,而忽视了受教育者本身的需要。课程类型上多数是必修课,即使开设选修课,其种类也很少,多属于对专业课的补充,学生选择的余地小。课时安排不当,必修课课时过多,任意选修课的课时过少。 课程专业面窄。随着各专业的指向加强,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导致学生知能结构单一、适应性差。课程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气息。 (二)教学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办学条件日显不足。随着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资源生均占有量在逐年减少,给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附论文范文两篇)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附论文范文两篇)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篇一:浅谈小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情感伴随人的一生,而儿童时期的完善适合的情感教育是奠定良好性格、人格的关键,小学是情感教育和情感形成的重要场所。如何在小学中建立适合儿童的情感教育是本文的讨论主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育情感教育 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儿童教育学科的进步,越来越的教师和家长都认识到了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学龄儿童在小学中接受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将伴随着他们的一生,其中是情感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小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在最近几年中被重视的,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需求,无论从哪方面都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和研究。 一、以学生作为主体对象 作为教育对象,学生自然是主体,无论是在知识教育还是情感教育中,教师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探讨教育方法和方式判断这一方法正确与否的标准之一。小学生通过观察、接触来感知身边的环境,从而形成最初的经验和认识,这种经验和认识需要反复的感受才能最终形成向儿童的记忆,影响他的选择,表现为最后的行为,这时,教育者才能发现早已形成的道德情感。在情感教育过程中,应充分激发主动引导学生内在的“情感动力”,发挥其主体作用,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帮助学生去认识各种行为背后的道德选择性。

在面对儿童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过程,操之过急和过分放松都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感,必须把儿童情感发展的概念与儿童的年龄水平联系起来考虑。从一方面来讲,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没有明显地区别,这是因为还处于道德情感的初期,特征还不是很明显,也易于引导,教育者必须善于引导,帮助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积极让学生参与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做到情感与行动相配合。学校和老师要重视校外实践活动重要性,鼓励学生参加。例如科技知识馆,福利院,甚至是春游秋游活动,让学生接触正面的社会事物,产生积极的情感,将这种积极的情感同行动相结合,最终产生正面的情感积累。 二、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职责和义务 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小学生对教师充满了依赖性,教师不仅需要在知识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更要成为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的榜样。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通过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真诚地面对学生,与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以自身做典范去积极地影响和感染他们。 (一) 保护学生的情感健康 小学生的情感活泼外向且变化快。作为单独的个体,他们逐渐开始产生自我意识和集体意识,开始对身边的事情好奇,这时候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适合儿童接触的,而作为教师的职责之一是避免小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这样做的关键不是将他们关在象牙塔内。 (二) 帮助学生学会调节情感 情感的调节指的是个体本身对于自己不良情绪反应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参考选题1

参考文献: 页脚内容2 陕西师大远程教育学院函授生 教育管理、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师范院校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与对策研究。 2.师范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实证分析。 3.“新课改”与高师院校某一学科或专业改革。 4.儒家德育思想与方法研究。 5.洋务运动时期教育的扩展与现代化问题研究。 6.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7.知识教学方式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作用。 8.“高分低能”原因与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改革。 9.教育本质观对教学方式的影响。 10.教育价值观对教育本质形成的作用。 11.主体性哲学的变革与小学生主体性的提高。 12.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需要。 13.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14.论艺术美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 15.论社会实践的主体——人的美。 16.论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17.谈谈我国普通教育学制年限的改革。 18.谈谈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9.对教学过程规律的再认识。 20.论我国新时期德育方法的改革。 21.X 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经验及现代启示。 22.西北贫困地区发展农村教育之我见。 23.乌申斯基民族性教育原则及我国教育本土化。 24.国外教育公平理论述评。 25.学习化社会理论述评。 26.建构主义教学的条件与我国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适切性研究。 27.论有效教学行为的特点。 28.大学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革对策——来自对一所大学调查的启示。 29.多元智力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30.反思性教师的行为特点。 31.新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向教师教育转型的必要性可能性分析。 32.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政策的选择。 33.教师专业化与师范大学教师培养活动方式研究。 34.教师专业化与师范大学课程设置的研究。 3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高师院校教师培养相衔接的研究。 36.新课程实施与教育评价的改革。 37.试论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 38.教学地位变化对教学评价提出的新要求。 39.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构建。 40.师生关系问题研究。 41.新时期教学评价的特点。 42.教学本质的新认识。 43.教师素质问题研究。 44.中国古代教师观研究。 45.孔、孟教学思想之比较研究。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总3534612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001 课程质量与学生发展问题研究 002 课程与教材评价问题研究 003 教师素质与学生发展研究 004 师范教育改革与教师能力结构研究 005 多元智能教学法研究 006 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007 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学制教学改革研究 008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教材编写质量评价 009 基础教育校内考试改革研究 010 基础教育学生评价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 011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012 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 013 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研究 014 中考制度改革研究 015 高中招生录取制度研究 016 中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实证研究 017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的新探索 018 中小学生课后作业问题研究 019 中小学生学习效率问题研究 020 中小学生学习方法问题研究 021 从教材编写质量看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 022 科学发展观下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研究 023 科学发展观下的学校教学改革研究 024 科学发展观下的学制教学与学生发展研究 025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026 成功智力理论与中小学教学改革 027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学科教学改革研究 028 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研究 029 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研究 030 儿童“数一形”能力发展的研究 031 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研究 032 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 033 青春期性教育的研究 034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 035 学生考试焦虑的研究 036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037 学生择业心理研究 038 当代学生婚恋心理的研究 039 社区居民迷信心理的研究 040 各社会群体婚姻关系的研究 041 老年人生死观研究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一、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实现教师高水平,教学高质量,办学有特色,就必须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扎实有效地搞好教研活动,特制定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1、学期初,教务处须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订学校的教研计划,学科教研组要制订组的教研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要求具体详实,切实可行、严禁形式化、任务性、应付检查。 2、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两周定时活动一次。按照活动计划研究材料,讨论新课程标准,说课做课评课,试卷分析,研究科研课题,教学经验交流等等。杜绝走过场、熬时间,要落实到实处。有详细活动记录。 3、建立各学科师徒队伍,组织新老挂钩,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帮助新老师熟悉业务,协助老教师总结教学经验。 4、“四课活动”经常化。每学期每位教师做一次汇报课,每学科搞一次研究课,学校组织一次优质课评选,组织一次观摩课。力争每学期都能涌现出新的教学能手。 5、同年级同学科要坚持集体备课(详细要求令附),在每位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共同分析研究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分析重点难点,切磋教学方法,探讨双基训练和能力培养。 6、教研组要详实记载每次教研活动的情况,及时向教务处报告工作,反馈教师的意见和要求,以便于领导改进工作。 7、学期末,教研组和教导处要写好教研工作总结,教师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和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存入学校业务档案。教导处要整理编辑论文集交流或推荐到报刊、出版社发表。对教科研有突出成绩的个人或教研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中的不足,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更深刻的领会教材及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更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更灵活地实施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特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1、集体备课要定时、定主讲人。数学、英语、语文每周至少一次,其他学科两周至少一次。 2、以同年级同学科为集体备课组,其他学科可以打破年级阶限,由备课组长组织,任何教师不得缺席。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要主动参与活动。 3、集体备课内容要求:要做到“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练习。“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课型与方法、统一练习与作业。与此同时,发挥各个的特长与优势,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与特色,体现个人加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4、所有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其他参考资料,明确本章节与其他章节、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所处的地位。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实际,为集体备课,深入切磋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5、集体备课首先由主讲教师介绍讲课的内容,叙述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整体构思、理论框架、重点和难点、逻辑结构、内涵外延、教学方法、讲课艺术等,提出疑难问题,讲明注意事项。然后同参加备课的教师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补充完善,达成共识。 6、考试命题也是集体备课地一项重要内容,对考试的题型、题量、知识点、检测形式等需要教研组集体教师各抒己见,优中选优确定最佳考试命题。 7、考试结束后的试卷分析,仍需要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共同反思,根据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一、管理学和管理心理学部份 1、大四学生学习心态研究 2、扩招生学习态度与人际交往情况调查 3、师范毕业生求职心理调查 4、师范生教学实习心理研究 5、师范生勤工俭学情况研究 6、贫困大学生勤工俭学问题研究 7、从事家教对师范生教学能力与专业思想的影响 8、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 9、贫困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 10、大学生闲暇时间的支配研究 11、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调查分析 12、大学生恋爱问题研究 13、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l4、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15、大学生对待网络文化的态度研究 16、大学生的公共课学习态度研究 17、师范生的专业心理研究 18、师范生考研情况调查与分析 19、影响大学生求职面试的心理分析 20、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原因分析 21、教师的教学态度与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22、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教学特点的调查分析 23、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教学特点分析 24、教育专业学生对教育专业课和设置的意见调查 25、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26、大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类型、特点与原因分析 27、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28、高校扩招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影响 29、不同类型民办学校管理体制研究 30、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学历)情况调查 31、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调查 32、农村民办小学网点布局与办学规模调查 33、农村民办小学办学条件的调查 34、农村地区教师劳动报酬兑现情况的调查 35、农村小学生辍学情况调资 36、农村中小学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情况调查 37、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8、农村中小学教师收入情况调查 39、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情况的调查 40、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情况调查 41、中小学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之研究 二、教育统计与测量部分 1.文理专业考试方式的比较研究 2.素质教育与考试制度的关系 3.人才评价标准与方法的研究 4.各种评分制度的比较研究 5.教学与考核关系的研究 6.教育统计方法的应用研究 7.教育测量方法的应用研究 8.素质测评的研究 9.考试与学生负担的关系 10.不同性质课程考核方法的比较研究 11.教育调查科学性的探讨 12.教育实验科学性的探讨 13.大学生考核科学化的探讨 14.大学考试种种弊端的分析 15.大学校园生活的统计与调查 16.大学生素质发展的统计与调查 17.现代大学生特点的分析与调查 18.中学生素质发展的统计与调查 19.小学生素质发展的统计与调查 20.教育管理中的人事考核方法研究 三、学校管理学部份 1.学校管理的现代化 2.学校管理职能论 3.《学记》中的学校管理思想 4.《学校管理学》的概念体系 5.学校目标管理 6.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7.学校管理的科学化 8.学校管理的效率化 9.学校管理物方法论研究 10.主体学校管理观 11.学校管理过程的优化问题 12.管有方法、管无定法 13.行政管理方法的评价

学校管理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学校管理决策及其优化 姓名:王建林 指导教师:陈平 专业:教育管理专业 年级:2007级 类别:专升本 学习中心:中山教学中心 完成时间:2009年10 月19 日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论学校管理决策及其优化 ——以中山市某小学为个案 [摘要]一所学校的决策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其管理效能的高低。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以来,学校执行性、事务性的决策效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然而,面对知识和信息的日新月异,学校管理决策还普遍存在了一些不能与之相适应的问题。本文以中山市某小学为研究个案,对学校管理决策的含义、特征进行探讨,指出目前学校管理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五项促进学校管理决策优化的对策。 [关键词]管理决策优化 现代著名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决策是管理的核心,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可见,学校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校管理决策的过程。学校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制定决策、执行决策和实现决策目标进行的。一个学校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管理效能的高低,决策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必须促进学校管理决策的发展与创新,提升学校管理决策的水平和质量,从而推进学校深化改革与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普遍实行校长负责制,相当一部分的学校在校长的引领下,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效能,学校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扑面而来、知识经济的全面兴起、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权力重心的逐渐下移和学校组织的日益开放,现行学校管理决策封闭性、集权式、简单化的弊端愈加凸显,不能与当前学校管理的复杂性和创新性相适应。因此,有必要对学校管理决策的现存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研究,以切实提高学校管理决策的水平和质量。 一、学校管理决策的含义 学校管理随着学校教育的出现应运而生,并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而发展。在开放的社会,学校也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学校管理已经成为学校的独特的职能活动。学校管理与其他管理之间,具有共同的管理因素和职能活动,但是,学校管理是以“育人”为目的的管理活动,这是有别于其他领域管理的特点。 决策是什么?不同的学者看法不尽相同。简单的定义是,“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周三多认为:“所谓决策,是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有国外学者则将决策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也有人从不同角度为决策下定义:从选择的角度看,决策是对一些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所做的抉择;从信息的角度看,决策是将信息转换为行动的过程①。 结合学校管理以“育人”为目标的特点,学校管理决策可认为是学校组织或管理者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对学校教育活动未来的方向、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进行选择的过程。其中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决策的主体是学校组织和组织中的成员;二是决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组织或个人活动的选择问题以实现目标;三是决策的对象是未来活动的方向和内容、活动的方式。 二、学校管理决策的特征 决策是学校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分析并把握好学校管理决策的主要特征,有助于管理者更好地行使决策职能。一般来讲,学校管理决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目标性。目标是组织在未来特定时限内完成特定任务程度的标志。决策是以目标为基础的,目标是决策的核心。学校管理决策应围绕教育目标的确定和实现来进行。没有目标,就没有学校教育发展的努力方向和评价依据。 2、可行性。学校管理决策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学校的未来活动,实现办学的预期目标。

论文浅谈学校教学管理

浅谈当前农村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实施新一轮课改以来,各个学校都开展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校本培训。力争使教师尽快适应新一轮课改的需要。但是,学校的教学管理仍然没有跳出陈旧的“老套式”。 对于课程改革,任何一项目标都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教师的教学方式更不是在短时期内就转变得了的。它除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个人素质等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因而,致力于学校教学管理的改革,同样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很难设想,用应试教育的教学管理方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是否能让教师产生出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因此,重建教学管理制度,势在必办! 当前农村小学的教学管理,主要是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常规管理在这里指的是对教师个人的备、讲、练、批、辅、考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对教师教学工作量化检查的制度,这是进行过程性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重要的一环,也是教师天天面对的日常工作和检查的内容,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都对此制定了具体要求和检评办法,下面分别浅析存在的问题: 1、过分依赖制度,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学校便依靠制度管理强制推进。抹杀了教师的主动地位,其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这样,造成了被检查与检查者的对立,致使学校教学管理有效性的缺失,导致教师能动性的丧失与教研创新精神的淡化。教师教学工作就成了追求考试高分,参加教研活动仅是为了不受制度的处罚,而不是主观的需要。如:备课则要求书写认真与否,环节完备与否以及量的要

求;上课是否讲普通话,学生是否发言积极,教学效果是否好,回答问题正确率是否高,作业次数是否达标和是否有批有改,每个单元是否进行考测、讲评小结;教师相互间听课要达多少节次,组织教师业务学习要达多少次,组织教研活动要有多少次等都写进了教学管理制度中,且与津贴、评优、推先等利益挂钩。显然,过分依赖制度管理,忽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需要。 2、从各校教学常规管理的进程中看,仍停留于形式的多,没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体现为: (1)备课:备课是教师对教材的重新加工处理,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情的分析,教学预案的制定,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学校在教学工作月查记载中记录的是:备课认真,备课环节完备,按进度备课,详案(或略案)等。从课堂中了解的情况看(随机听课):一是个别教师上课不带教案,说教案放在家里没带来;二是个别教师仍有抄《备课教案》书的现象;三是个别教师还有课后补教案以应付检查的现象;四是教师用书“保存完好”,没有一点阅后勾画的痕迹,更谈不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问题;五是教案上体现用教具和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非常少。 (2)、上课: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主要途径,因为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都主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但就我镇对课堂教学的检评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上课赋分主要是依据县教研室对教师的课堂评定要求笼统地给分评定;二是没有形成自下而上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没有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反思;三是教师“独霸”课堂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教师讲的多,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少。 (3)、作业: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作业不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