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

一、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伴Z51.1,Z51.1伴Z85.006),符合以下情形:

1.II期-III期需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

2.结肠癌肝转移和/或肺转移,可切除及潜在可切除的患者可行围手术期化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2012年)》和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2年)》等。

1.症状:便血,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贫血,腹部肿块等。

2.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评价:体力状态评分、是否有贫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2)腹部检查:是否看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触及肿块、叩及鼓音、听到高调肠鸣音或金属音;

3.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及粪便潜血;血清肿瘤标记物CEA和CA19-9,必要时可查CA242、CA72-4、AFP和CA125。

4.病理检查:经手术或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结肠腺癌。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结肠癌诊疗规》(2012年),《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2年)

化疗方案(以下方案选一)

1) FOLFOX 2周

奥沙利铂 85mg/m2 +5%GS500ml ivdrip 3-6h D1

CF 400mg/m2 +5%GS或NS 250ml ivdrip D1

5-FU 400mg/m2 + NS 20-40ml iv D1

接 5-FU 2.4g/m2入泵 civ 46小时

2)CAPOX 3周

奥沙利铂 130mg/m2+5%GS500ml ivdrip 3-6h D1

卡培他滨 1000mg/m2 bid D1-14

3)5-FU/CF 双周方案

CF 400mg/m2 +5%GS或NS 250ml ivdrip D1

5-FU 400mg/m2 + NS 20-40ml iv D1

接 5-FU 2.4g/m2入泵 civ 46小时

4)卡培他滨

卡培他滨 1000mg/m2 po bid d1-14 每三周重复×24周(四)标准住院日为3-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8伴Z51.1,Z51.1伴Z85.006结肠癌疾病编码。

2.符合化疗适应症、无化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路径。

(六)化疗前准备需 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及粪便潜血;

(2)生化全套、电解质和/或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必须检测CEA、CA19-9;建议检测CA242、CA72-4;有肝转移患者建议检测AFP;有卵巢转移患者建议检测CA125)。

(3)心电图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结肠镜检查和/或钡剂灌肠造影。

(2)彩超检查。

(3)提示转移时,可进行相关部位CT/MRI。

(4)合并其他疾病相关检查:心肺功能检查等。

3.签署化疗及其他相关同意书。

(七)化疗日为入院第2-9天。

结合病情给予个体化化疗方案

(八)化疗后恢复。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生化全套、电解质、血糖和或消化道肿瘤标志物。

2. 必要时对症处理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以及化疗相关的反应。

(九)出院标准。

1.化疗结束,无明显副反应。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化疗期间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肿瘤的复发或转移、病情进展退出临床路径。

3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需要对症处理,导致治疗时间延长、费用增加,退出临床路径。

4.药物不良反应需要特殊处理,如过敏反应、神经毒性、

心脏毒性等。

5.出现影响结肠癌治疗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治

疗。

6.医师认可的变异原因分析,如药物减量使用。

7.其他患者方面的原因等。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

患者:性别:年龄:门诊号或ID号:住院号:

结肠癌化疗临床路径流程图

肝胆管细胞癌化疗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肝胆管细胞癌化疗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胆管细胞癌(ICD-10:C24.001),需术后化疗、姑息性化疗,但无化疗禁忌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1.临床症状:乏力、纳差、腹胀、腹痛、黄疸。 2.临床体征:一般状况评价、全身浅表淋巴结情况,腹部视诊和触诊,检查有无肝脏肿大、肝区叩痛、腹部肿块。 3.辅助检查:全腹部CT、胸片/肺部CT,心电图,心超。 4.病理学诊断明确:术后病理,或经皮肝穿刺活检,或淋巴结等转移灶穿刺活检。 (三)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为肝胆管细胞癌。

2. 术后病理有淋巴结阳性等高危因素;伴不可手术的远 处转移或局部无法根治的肝胆管细胞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 3. 符合化疗适应证,无化疗禁忌证。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7-10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 (3)腹部超声、腹部CT/MRI,胸部CT; (4)心电图。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的检查项目: (1)提示肿瘤有转移时,相关部位CT、MRI;

(2)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CA72-4,AFP等; (3)骨扫描; (4)合并其他疾病相关检查。 (六)化疗前准备。 1.体格检查、体力状况评分。 2. 排除化疗禁忌。 3. 患者、监护人或被授权人签署相关同意书。 (七)治疗方案的选择。 结合患者的病理分型、分期和身体状况选择方案和剂量。肝胆管细胞癌患者常规化疗药物:氟尿嘧啶或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或单药化疗。 (八)化疗后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建议每周复查1-2次。根据具体化疗方案及血像变化,复查时间间隔可酌情增减。 2.肝肾功能:每化疗周期复查1次。 (九)化疗中及化疗后治疗。 化疗期间脏器功能损伤的相应防治:止吐、保肝、水化、

结肠癌手术后到底要不要化疗呢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类肿瘤疾病,具有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预后差的特点。近年来,结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上升,值得人们时刻警惕。结肠癌与其它肿瘤已有,早发现、早治疗病人康复效果越理想。临床上,很多病人及家属对“结肠癌手术后到底要不要化疗?”纠结不已,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 临床上,众所周知,手术是治疗结肠癌早期病人的首选,通过对癌灶的直接切除,可以快速控制病情,实现临床康复。手术治疗结肠癌除了肉眼可以看到的肿瘤,直接去掉身体内部最大的瘤体负荷,但是眼睛看不到,血液和淋巴液中的癌细胞都是手术不能达到的,一旦患者体内还残留有癌细胞,那么术后就有复发或转移的可能。 为了降低术后癌细胞的复发率,一般医生会建议进行化疗治疗,术后能否化疗,需不需要化疗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分析,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需要进行化疗,也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适合化疗。 化疗的确对杀死残留癌细胞,降低复发率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化疗药物同样也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不良伤害,目前很多化疗药物除了对癌细胞有杀伤力外,对正常细胞,比如骨髓造血干细胞,消化道黏膜,皮肤等也是有一定损伤的,所以患者化疗后回出现相应的毒副作用。 临床常见的毒副作用有: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神经毒性等,有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差,免疫机能比较弱,常常耐受不了化疗的毒副作用,所以对于术后化疗一定要慎重,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综合考虑分析。术后化疗的患者还可以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减少对结肠癌患者机体造成的伤害,提高化疗的治疗效果,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结肠癌术后并不一定非要进行化疗辅助治疗,耐受不了化疗毒副作用的患者,可以采用纯中药辅助治疗,中药不仅无毒副作用,也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伤害,且并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在抑杀残留癌细胞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使患者恢复抗肿瘤能力,从而降低复发和转移机率,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由于中医治疗无毒副作用,且费用比较低,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伤害,术后定期服用中药,不仅可以降低复发率,还能为患者补充元气,使患者机体和精神面貌各方面都恢复如常,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众多的中医疗法中,很多病人选择汲取中医药精华的“三联平衡疗法”。该疗法具有简明扼要、辨证灵活、兼容性强、绿色无毒、患者易接受等特点。在治疗过程中,以标本兼治为宗旨,辩证施治为方针,采用天然中草药,从患者整体入手,通过调节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实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周期的效果,让癌症病人活的更有尊严。 结肠癌手术后到底要不要化疗呢?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希望对结肠癌病人有所帮助。然而结肠癌病人切勿忘记,手术成功并不等于康复,术后的巩固治疗必不可少。能不能化疗、要不要化疗,切勿随波逐流,病人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选择,以便最大程度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 一、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伴Z51、1,Z51、1伴Z85、006),符合以下情形: 1、II期一III期需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 2、结肠癌肝转移与/或肺转移,可切除及潜在可切除得患者可行围手术期化疗。 (二)诊斷依据。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2年)》与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2年)》等。 1、症状:便血,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贫血,腹部肿块等。 2、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评价:体力状态评分、就是否有贫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2)腹部检查:就是否瞧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触及肿块、叩及鼓音、听到高调肠鸣音或金属音; 3、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及粪便潜血;血清肿瘤标记物CEA 与 CA19-9,必要时可查 CA242、CA72-4. AFP 与 CA125。 4、病理检查:经手术或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结肠腺癌。 (三)治疗方案得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结肠癌诊疗规范》(2012年),《NCCN 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2年) 化疗方案(以下方案选一) 1)F0LF0X 2 周 奥沙利钳 85mg/m^ + 5%GS500ml ivdrip 3-6h DI CF 400mg/m' +5%GS 或 NS 250ml ivdrip DI

5-FU 400mg/m^ + NS 20-40ml iv DI 接 5-FU 2、4g/m^ 入泵 civ 46 小时 2)CAPOX 3 周 奥沙利钳 130mg/m'+5%GS500ml ivdrip 3-6h DI 咅她滨1000mg/m2 bid Dl-14 3)5-FU/CF双周方案 CF 400mg/m^ +5%GS 或 NS 250ml ivdrip DI 5-FU 400mg/m^ + NS 20-40ml iv DI 接 5-FU 2、4g/m'入泵 civ 46 小时 4)卡培她滨 卡培她滨lOOOmg/m'po bid dl-14每三周重复X24周 (四)标准住院日为3-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8伴Z51、1,Z51、1伴Z85、006结肠癌疾病编码。 2、符合化疗适应症、无化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她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路径。 (六)化疗前准备需1-3天。 1、必需得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及粪便潜血; (2)生化全套、电解质与/或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必须检测CEA、CA19-9;建议检测CA242、CA72-4;有肝转移患者建议检测AFP;有卵巢转移患者建议检测CA125) O (3)心电图 2、根据情况可选择得检查项目: (1)结肠镜检查与/或领剂灌肠造影。 (2)彩超检查。 (3)提示转移时,可进行相关部位CT/MRIo (4)合并其她疾病相关检查:心肺功能检查等。 3、签署化疗及其她相关同意书。 (七)化疗日为入院第2-9天。

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临床路径(用)

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一、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行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ICD-9-CM-3:45.73-45.79,45.8)。 2.可R0切除的结肠癌(Ⅰ期、Ⅱ期和部分III期)。 3.对诊断为多原发并多部位的结肠癌(ICD-10:C18),结肠息肉病(如FAP、HNPCC)和炎性肠病合并癌变的患者,直肠无病变者,可考虑行全结肠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和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等。 1.症状:便血,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贫血,腹部肿块等。 2.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评价:体力状况评分、是否有贫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2)腹部检查:是否看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触及肿块、叩及鼓音、听到高调肠鸣音或金属音; (3)直肠指诊:是否有指套血染。

3.实验室检查:粪常规+粪潜血;血清肿瘤标记物CEA 和CA19-9,必要时可查CA242、CA72-4、AFP和CA125。 4.辅助检查:术前肿瘤定性及TNM分期,指导选择正确的术式。 (1)结肠镜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组织类型(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分化程度(高、中、低);排除同时性结直肠多原发癌。必要时全结肠直肠气钡双重造影,确定肿瘤位置。 (2)胸部X线检查或胸部平扫CT排除肿瘤肺转移。全腹部强化CT或超声,排除其他脏器转移。 5.鉴别诊断: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炎性肠疾病、淋巴瘤、肠结核、阑尾炎、寄生虫感染、息肉等常见的结肠疾病,以及腹腔其他脏器疾病累及结肠等鉴别。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和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等。 1.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 2.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14-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8结肠癌疾病编码。

术后辅助化疗能治好直肠癌吗

直肠癌,相信广大朋友都应该听说过,直肠癌是我们在生活常见的肿瘤疾病,一旦罹患直肠癌,患者经过手术切除后,经常会被医师建议继续进行辅助化疗。可是直肠癌病人们都不太了解,辅助化疗究竟有什么用。会问医生一些问题,如:术后辅助化疗能治好直肠癌吗?下面,我们就针对患者们的疑问,进行详细回答。 术后辅助化疗能否治好直肠癌? 不能,可能会有部分肿瘤病人,听说过这样的言论:“早期直肠癌手术+辅助化疗可以治好。”但其实,临床肿瘤医学的治好概念与平时认知有很大差别,临床的治好叫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经影像学检查并没有发现癌细胞,就判定直肠癌患者会有一个较好的预后,较长的生存期,划入临床治好的标准。可是光影像学检查就不可信,癌细胞的体积很小,当隐匿到小血管、淋巴结、深处的器官组织时,可能医疗检查就无法检出。故而,临床治好是一种接近治好的状况,但与真正的治好有区别的。 从另一方面来看,据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院长提出的观点:直肠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癌肿是全身性病变的局部显现。手术+辅助化疗的对象是癌肿,而仅关注局部病变治疗,忽略整体的关系,肿瘤就不可能长期稳定。直肠癌的产生是各种内源性与外源性因素导致的结果,什么饮食污染、环境污染、免疫力低下、病毒侵袭等等导致的内环境紊乱的病变不稳定,诱发肿瘤生长的因素会持续存在。显然在内环境紊乱的治疗上,手术、辅助化疗并不能解决。 故,真正人们认知中的直肠癌治好,术后辅助化疗并不能达到,其也治不好直肠癌。 中医治疗可以为治好直肠癌提供助力 可以看出肿瘤手术切除+辅助化疗,并不能达到治好的程度。辅助化疗存在一些劣势,就是与手术一样关注肿瘤攻伐,而忽略内环境紊乱的问题。举个例子:如肝硬化引起的肝癌的患者,仅是切除肿块而不去考虑肝硬化的问题,肿瘤即使真被清除干净,也可能再次引起新的肿瘤产生。故,短期的疗效辅助化疗,必须综合针对内环境稳定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癌讲究整体治疗,着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持机体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对抗平衡。关注肿瘤治疗的远期疗效,实现长期稳定的目标。在这其中尤为突出的当属三联平衡理念指导下的中医治疗,其是郑州希福肿瘤医院,袁希福院长,结合传统中医阴阳平衡理念,与长期临床治癌研究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与转移规律性,总结出直肠癌的主要病理、病机:“虚、瘀、毒”三大本质,进行针对病机、病理辩症,采取扶正补虚、理气活淤、化痰散结对策的个体化、系统化治疗的中医抗癌理念。秉承这种中医抗癌三联平衡医学理念指导施治的,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坚持以病人为本、专治于中医治疗,专科、专病、专治。多年来,已经帮助了数万名肿瘤患者实现康复目标,延长生存期、减轻痛苦。这些真实病例被一一记录在希福中医官网上,疗效经得起推敲、核验。相信这样的医院可以为直肠癌患者实现康复提供更好的中医治疗,帮助提高生存率。

结直肠癌的新辅助化疗概述

结直肠癌的新辅助化疗概述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治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案,但多数病例就诊时已为进展期肿瘤。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术前新辅助化疗逐渐应用于临床,并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加之新的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大大改善了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为结直肠癌的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就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做以综述。 标签: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肿瘤第3位,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近1 20万,死亡人数达60万[1,2]。据报道,有25%的结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超过25%的患者第一次根治术后将复发或转移。尽管近年来结直肠癌的治疗得到长足发展,但是IIIC期及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不超过50%,Ⅳ期更是低于10%[3]。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是指对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之前给予全身化疗,已作为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1989年,Wilke[4]等报道了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随着大规模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目前新辅助化疗已应用于多种肿瘤,并取得肯定疗效,成为综合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 1新辅助化疗的概念 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是指针对局部晚期的结直肠癌患者或伴同时性肝转移的患者术前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新辅助放疗(neoadjuvant radiotherapy)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肿瘤负荷,降低肿瘤临床分期。因此,近年来NC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2新辅助化疗的可行性 新辅助化疗的作用原理:①减低肿瘤负荷,降低肿瘤分期,使不能切除的肿瘤变为可以切除,提高治愈性、手术切除率[5];②控制微小及潜在的转移灶,减少术中播散及术后转移复发,清除肝内的微小转移灶[6];③防止术后肿瘤血供改变以致影响化疗效果,效果优于术后;④可使手术时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处于最低状态,减少术中癌细胞医源性播散;⑤在化疗敏感性试验中,有助于了解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利于术后化疗药物的选择,以指导制定术后治疗计划,并可协助判断预后[7];⑥对于伴有肝转移的患者,使不可切除的患者变为可切除,并且减少肝脏的切除范围,最大限度的保留肝体积[8]。 3新辅助化疗的适应症

直肠癌化疗方案

化疗就是一种全身性的治疗手段,通常作为术后辅助化疗。近年来随着化疗疗效的不断进步,化疗方案在癌症领域应用日益广泛,作用亦愈发重要。下面以直肠癌为例,讲解一下直肠癌化疗方案的有关知识。 直肠癌化疗方案 直肠癌化疗方案一般一年至一年半内可使用2-3个疗程,常用药物主要就是5-氟尿嘧啶,也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环磷酰胺等。可口服或静脉给药,最好加入葡萄糖液中滴注,每次250毫克,每日或隔日一次。如果反应较大如恶心、食欲减退、无力、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下降等,可减少每次用量,或加大间隔期。骨髓抑制明显时可及时停药。口服法胃肠道反应比静脉给药大,但骨髓抑制反应轻。 重庆新桥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专家介绍,传统的直肠癌化疗多指术后辅助化疗,随着医务工作者对化疗方案的深入探讨与研究,近年来术前化疗日益被外科医生所重视。 1、直肠癌术前化疗:术前化疗就是直肠癌的新发展。临床上单独采用术前全身静脉化疗者目前甚少,主要就是通过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再配合术前放疗就是肿块缩小,减轻周围组织粘连,提高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 2、术中化疗:术中化疗旨在应用抗癌药物将微小病灶或脱落癌细胞杀灭,以防止或减少术后肝转移、腹腔种植与吻合口复发的发生。术中化疗主要有肠腔化疗、腹腔化疗、全身静脉化疗与门静脉灌注化疗。 3、术后化疗: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旨在消灭亚临床的微小转移灶,或推迟她们出现的时间,以延长生存期。专家建议,术后辅助化疗应在患者手术恢复后尽早开始,一般在术后7天至1个月内开始。疗程为4-6个周期。临床上常用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主要有CEF、CAF以及CMF方案等。那么直肠癌化疗引起腹泻怎么办?下面将介绍一种化疗联合生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 4、化疗联合生物治疗癌症:目前肿瘤治疗模式就是向综合治疗模式行进,化疗联合生物治疗癌症比单纯化疗效果更显著。单纯化疗毒副反应极大,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白细胞与血红蛋白细胞下降等。生物治疗癌症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症状,减轻化疗毒副反应,增强化疗疗效,帮助患者术后恢复,增强抗肿瘤能力。 详细还可查瞧>>生物免疫疗法

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

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 一、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 2.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ICD-9-CM-3:45.76008)。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1.腹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贫血等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发现腹部肿物。 2.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阳性。 3.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器官和淋巴结转移。 4.纤维结肠镜检查明确肿瘤情况,取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诊断。 5.术前应判断是早期结肠癌还是进展期结肠癌,并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根治手术(乙状结肠癌根治术):进展期结肠癌,无远处转移,肿瘤条件允许或联合脏器切除可以根治的结肠癌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8结肠癌疾病编码,拟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2.术前评估肿瘤切除困难者可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次评估,符合手术条件者可以进入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B超、心电图、腹部CT; (4)门诊或入院后完成结肠镜检查; (5)病理学活组织检查与诊断; (6)肿瘤标记物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超声内镜:评估肿瘤浸润深度; (2)消化道造影检查:了解结肠病变的形态和功能情况,有无结肠梗阻等情况; (3)存在心肺基础疾病或者老年体弱病人:术前肺功能、

结直肠癌常用化疗方案

结直肠癌常用化疗方案 (一)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FU (FOLFIRI) 方案 适用于: 1.局部进展期、局部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腺癌,手术或放疗不能治愈者的一线治疗 2.作为上述患者的二线治疗,曾接受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一线治疗后 3. ECOG的PSp≤2 4.足够的骨髓储备(ANC≥1.5×10 9/L,血小板>100×109/L) 5.正常的肾功能(肌酐≤ 1.5×ULN)和肝功能(胆红素≤26;谷草转氨酶 /碱性磷酸酶≤5×ULN) 6.以下病人慎用:⑴有盆腔放疗史⑵近期心肌梗塞病史⑶不可控制的心绞痛,高血压,心率 失常,充血性心衰或其他严重的疾病 7.每天基础排便>3次稀便的病人慎用(没有结肠和回肠造漏术者) 化疗前预处理: 1.按中高度致吐性的化疗,进行抗呕吐的预防用药 2.可考虑用阿托品预防腹泻 3.在应用伊立替康的当天避免应用氯丙嗪,因为会增加“静坐不能”的发生率 治疗: 药物剂量用法 伊立替康 * 180mg/m2加入500ml 的5%GS持续静滴90分钟 亚叶酸钙 * 400 mg/m2加入250 ml 5%GS持续静滴90分钟 5-FU400 mg/m2静冲,在亚叶酸钙后,然后 5-FU2400 mg/m2 加入92 ml的5%GS中以2 ml/h速度持续46h 持续泵入。 住院患者1200 mg/m2/d加入 5%GS1000ml中静滴23小时,共连续2天 每14天重复1次,最多可用24个周期。如果病人仅有2级或2级以下毒性,静注的5-FU 剂量可以在第3周期增加到3000mg/m2

*伊立替康和亚叶酸钙可以通过末端相连的Y型三通实现在两小时内同时输入。奥沙利铂和 亚叶酸钙不能加在同一个输液瓶(袋)中,奥沙利铂与生理盐水不兼容,所以不能用生理盐水溶解、稀释或冲管 所有病人应备易蒙停,并指导病人在腹泻出现时怎样服用。 注意事项: 1.腹泻:可以危及生命,需要立刻进行积极治疗。 1)早期腹泻或腹痛性痉挛是指24小时内发生的。用阿托品治疗 0.3-1.2mg IV或SC。在以后的治疗中应预防性应用阿托品。 2)迟发性腹泻开始出现在用药后5~11天,一般持续3~7天,必须给予洛哌丁胺治疗。让 病人备用洛哌丁胺,在第1次出现不成形大便或稀便或次数较平时增多时开始服用。 3)首次4mg 4)然后2mg/2h直到最后一次腹泻后12h 5)推荐患者饮用大量含电解质的饮料来代替液体和生理盐水 6)足量的洛哌丁胺治疗后仍持续性腹泻的病人或者患者在腹泻同时伴有发热,即便是没有中性粒细胞的减少都应考虑口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如腹泻持续48小时以上应住院治疗,给予静脉输液治疗 2.其他胆碱能症状:可发生在伊立替康输注期间或之后不久,包括流涕、流涎增多、流泪、 面色潮红和出汗,应给予阿托品0.3-0.6mg IV或SC,在医生指导下可重复给予。应监测血 压和心率。在随后的疗程中需预防性使用阿托品。 3.中性粒细胞减少:出现发热及其他感染征象时,必须立即评估并做出积极治疗。 4.肝功能异常:伊立替康在血清胆红素>35umol/l、ALT>3×ULN的无肝转移患者或ALT >5×ULN伴有肝转移的患者中未进行研究。对血清胆红素17~35 umol/l的病人可能增加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的风险。 5.先前行盆腔放疗或放疗大于15%的承重区骨髓则增加此治疗相关的骨髓抑制的程度,应注意这种情况。有必要密切检测CBC。 10. 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抗惊厥药物及其他诱导细胞色素P450 3A4同工酶活性的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可能会降低伊立替康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在应用伊立替康的当天避免应 用甲哌氯丙嗪,以免增加“静坐不能”的发生率。5-FU可能与华法林、苯妥英和磷苯妥英 发生相互作用。推荐密切监测(比如:华法林,应用5-FU治疗期间每周检测INR,直至终止5-FU/5-FU治疗后1个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结肠癌临床路径(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结肠癌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结肠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 D01.0) 行结肠癌根治术(或腹腔镜下)、局部切除(或结肠曲段切除)、姑息切除术+短路(或造口术)(ICD-9-CM-3:45.4,45.73-45.79,45.8)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1.腹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贫血等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发现腹部肿物。 2.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阳性。 3.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器官和淋巴结转移。 4.纤维结肠镜检查明确肿瘤情况,取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诊断。 5.术前应判断是早期结肠癌还是进展期结肠癌,并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1.局部切除术或结肠区段切除手术:早期结肠癌。 2.根治手术(结肠癌根治术):进展期结肠癌,无远处转移,肿瘤条件允许或联合脏器切除可以根治的结肠癌患者。 3.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4.姑息手术(结肠癌姑息切除术、短路或造口术):有远处转移或肿瘤条件不允许,但合并梗阻、出血的结肠癌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8,D01.0结肠癌疾病编码。 2.术前评估肿瘤切除困难者可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次评估,符合手术条件者可以进入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结直肠癌常用化疗方案

结直肠癌常用化疗方案

结直肠癌常用化疗方案 全网发布:2011-06-23 20:31 发表者:李醒亚10266人已访问 (一) mFOLFOX6方案 适用于: 1. Ⅲ期结肠癌 2. I IB期结肠癌(T4N0) 3. ECOG的PSp≤2 4. 足够的骨髓储备(ANC≥1.5×109/L,血小板 >100×109/L) 5. 正常的肾功能(肌酐≤1.5×ULN)和肝功能 (胆红素≤26;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 ≤5×ULN) 6. 以下病人慎用:⑴有盆腔放疗史⑵近期心肌 梗塞病史⑶不可控制的心绞痛,高血压,心率失常,充血性心衰或其他严重的疾病 7. 每天基础排便>3次稀便的病人慎用(没有 结肠和回肠造漏术者) 8. 有症状的周围神经病患者慎用 实验室检查和监测:

亚叶酸钙* 400 mg/m2加入250 ml 5%GS持续静滴120分 钟 5-FU 400 mg/m2静冲,在亚叶酸钙后,然后 5-FU 2400 mg/m2加入92 ml的5%GS中以2 ml/h速 度持续46h 持续泵入。或加入普通 糖水或NS瓶中持续静滴46h 每14天重复1次,用12周期。如需要,可提前或推迟3天。 如果病人仅有2级或2级以下毒性,静注的5-FU 剂量可以在第3周期增加到3000mg/m2 *奥沙利铂和亚叶酸钙可以通过末端相连的Y型三通实现在两小时内同时输入。奥沙利铂和亚叶酸钙不能加在同一个输液瓶(袋)中,奥沙利铂与生理盐水不兼容,所以不能用生理盐水溶解、稀释或冲管 静脉置PICC管者应每周评估穿刺局部感染和静脉血栓形成情况 注意事项:

1. 铂类急性过敏反应能造成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瘙痒和缺氧.应给予吸氧,类固醇激素,肾上腺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血管升压药是必须的。 对于1或2级的急性过敏反应,不需调整奥沙利铂的剂量,在标准的超敏预防用药后,奥沙利铂可以继续应用。 奥沙利铂前45分钟: ?地塞米松 20 mg加入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15分钟 奥沙利铂前30分钟: ?苯海拉明50 mg和雷尼替丁50 mg加入 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20分钟(必须3小时内应用) 2. 咽喉感觉异常是以呼吸感觉缺失为特征的不常见的感觉异常,没有任何呼吸窘迫的客观证据(缺氧,喉痉挛或气管痉挛)。如暴露于冷空气中,上述症状会加重。如果发生在注射中,立即停止注射并密切观察。典型表现是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快速缓解。查氧饱和度,如果正常,可以给予抗焦虑药。医生慎重考虑后,仍可以缓慢再

结肠癌术后化疗方案有哪些

D 化疗养生 HEALTHLIFE|养生之道 舞、慢跑、打太极等。 什么是酸碱性食物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字眼酸性食物、碱性食物。PH值等等。这些食物的酸碱度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人们一直在提酸碱性食物,那么究竟如何合理的搭配算碱性食物呢?这要从人体内的环境来谈一下。 人体内环境基本是中性的,略偏碱性。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酸性物质,都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所中和,不致于使人体内部环境呈酸性,但有时也可造成紊乱。每餐进食,食物都有一定的酸碱度,也会影响人体的酸碱平衡。但总体来说注意碱性饮食,保持体内弱碱性环境是基本的要求。 在选择日常饮用水时,我们应该选择弱碱性的水。对于水来说,水中是否含有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是决定其酸碱性的关键。大自然中的水,如泉水、湖水等一般都是弱碱性水,因为大自然赋予其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纯净水,顾名思义,水中除了水分子,什么都没有,水性自然呈酸性。现在市场上流行的人工矿物质水由于人为添加了矿物质,破坏了水的酸碱平衡,甚至比纯净水还显酸性。 而所谓食物的酸碱性,不是食物本身的性质,而是指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留在体内的元素的性质。 家常菜一定要注意酸、碱食物的合理搭配,否则,进食酸性食物过多,可造成血液偏酸性。为中和这些酸性物质,又必然消耗体内大量的钙、镁等碱性元素,而引起缺钙等一系列症状,如皮肤病、神经病,特别是在节假日里,如果肉类较多,就更应该注 结肠癌术后化疗方案有哪些 常用的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有:De Gramont方案、改良De Gramont方案,AIO方案、FOLFOX4方案、FOLFIRI方案、贝伐单抗/FOLFIRI方案和西妥昔单抗/FOLFIRI方案等等。化疗一般要根据病人的病理、体质、转移情况、肝肾功能等,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建议适当的西医治疗,同时选择一些抗肿瘤的中药治疗,有中成药也有草药,有口服的也有静脉点滴的,还有外贴的膏药。 1、5-FU/LV方案:FU/LV联合用药其疗效已被多数研究所证实,是现阶段世界范围内的标准疗法。LV:200mg/m2,第一天至第五天;5-FU:500mg/m2,第一天至第五天。 2、FOLFOX4方案:FOLFOX4方案是治疗晚期结肠癌最为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同时是Ⅲ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最好选择。奥沙利铂:150mg/m2,第一天;LV:200mg/m2,第一天至第五天;5-FU:500mg/m2,第一天至第五天。 结肠癌患者到底用哪一个联合用药方案好,这不是患者甚至非专科医生所能决定的,要求肿瘤科医生根据结肠癌患者的肿瘤大小、恶性程度、肿瘤局部浸润或远处转移情况及患者全身状况等综合评价后才能给出适合患者有效且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对于患者而言,在用药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此案时最重要的。 化疗产生的副作用是无法避免的,要想顺利的完成化疗治疗,专家建议可以配合服用稀牌胶囊来减轻化疗的副作用,增加患者白细胞,提高免疫力。淘宝或稀牌商城官网都有销售。 每天坚持锻炼也是对身体恢复有很大帮助的,但不能过量运动,可以做些有氧运动。比如:瑜伽、跳

结肠癌临床路径

结肠癌临床路径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结肠癌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结肠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 ) 行结肠癌根治术(或腹腔镜下)、局部切除(或结肠曲段切除)、姑息切除术+短路(或造口术)(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1.腹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贫血等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发现腹部肿物。 2.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阳性。 3.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器官和淋巴结转移。 4.纤维结肠镜检查明确肿瘤情况,取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诊断。 5.术前应判断是早期结肠癌还是进展期结肠癌,并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1.局部切除术或结肠区段切除手术:早期结肠癌。 2.根治手术(结肠癌根治术):进展期结肠癌,无远处转移,肿瘤条件允许或联合脏器切除可以根治的结肠癌患者。 3.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4.姑息手术(结肠癌姑息切除术、短路或造口术):有远处转移或肿瘤条件不允许,但合并梗阻、出血的结肠癌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8,结肠癌疾病编码。 2.术前评估肿瘤切除困难者可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次评估,符合手术条件者可以进入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 : C18伴,伴),符合以下情形: 1.II 期-III 期需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 2. 结肠癌肝转移和/ 或肺转移,可切除及潜在可切除的患者可行围手术期化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2年)》和NCC《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2 年)》等。 1. 症状:便血,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贫血,腹部肿块等。 2. 体格检查: ( 1 )一般情况评价:体力状态评分、是否有贫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2)腹部检查:是否看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触及肿块、叩及鼓音、听到高调肠鸣音或金属音; 3. 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及粪便潜血;血清肿瘤标记物 CEA和CA19-9,必要时可查CA242 CA72-4、AFP和CA125 4.病理检查:经手术或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结肠腺癌。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结肠癌诊疗规范》(2012 年),《NCCN 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2 年) 化疗方案(以下方案选一) 1 )FOLFOX 2 周 奥沙利铂85mg/m2 +5%GS500ml ivdrip 3-6h D1 CF 400mg/m2 +5%GS或NS 250ml ivdrip D1 5-FU 400mg/m2 + NS 20-40ml iv D1

接5-FU m 2入泵civ 46 小时 2)CAPOX 3 周 奥沙利铂130mg/m2+5%GS500ml ivdrip 3-6h D1 卡培他滨1000mg/m2 bid D1-14 3)5-FU/CF 双周方案 CF 400mg/m2 +5%GS或NS 250ml ivdrip D1 2 5-FU 400mg/m2 + NS 20-40ml iv D1 接5-FU m 2入泵civ 46 小时 4)卡培他滨 卡培他滨1000mg/m2 po bid d1-14 每三周重复x 24周 (四)标准住院日为3-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 C18伴,伴结肠癌疾病编码。 2. 符合化疗适应症、无化疗禁忌症。 3.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路径。 (六)化疗前准备需1-3 天。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 1 )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及粪便潜血; (2)生化全套、电解质和/ 或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必须检测CEA CA19-9;建议检测CA242 CA72-4;有肝转移患者建议检测AFP有卵巢转移患者建议检测CA125。 (3)心电图 2. 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结肠镜检查和/ 或钡剂灌肠造影。 (2)彩超检查。 (3)提示转移时,可进行相关部位CT/MRI。 (4)合并其他疾病相关检查:心肺功能检查等。 3. 签署化疗及其他相关同意书。

结直肠癌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

结直肠癌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结肠癌或直肠癌的患者,不能手术或手术后转移复发不适合化疗患者。 一、结直肠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肠恶性肿瘤(ICD10编码为:C18.902)或直肠恶性肿瘤(ICD10编码为:C20xx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参照 NCCN结肠癌、直肠癌TNM分期。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结直癌诊疗方案”。 结直肠癌临床常见证候: 1.脾肾阳虚 2.肝肾阴虚 3.气血两亏 4.痰湿内停 5.瘀毒内结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结直肠癌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结肠癌或直肠癌。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结肠癌或直肠癌结肠恶性肿瘤疾病(ICD10编码为:C18.902)或直肠恶性肿瘤疾病(ICD10编码为:C20xx01)的患者。 2.患者因病情、年龄、体质或个人意愿等缘故,不适宜或不愿接受肿瘤西医治疗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3.患者同时具有其它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能够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心电图。 (4)肿瘤标志物。 (5)胸、腹、盆部影像学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免疫功能检测、脑部影像学检查、骨扫描、肠镜、SPECT、基因检测等。 (八)治疗方案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结肠癌化疗方案

结肠癌化疗方案 结肠癌化疗一般都采用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化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其次,联合用药时,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打击面增宽,可应付不同的肿瘤细胞,并且还减少了耐药性的发生。另外,联合化疗方案中药物经过周密考虑,一般是选用几种毒性互补产生重叠的药物,这样在联合化疗时毒性在所难免,但都不至于不良反应过大,同时药物各自剂量也不需明显减少。有利于总体疗效的提高。常用的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有:De Gramont方案、改良De Gramont方案,AIO方案、FOLFOX4方案、FOLFIRI方案、贝伐单抗/FOLFIRI方案和西妥昔单抗/FOLFIRI 方案等等。化疗一般要根据病人的病理、体质、转移情况、肝肾功能等,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建议适当的西医治疗,同时选择一些抗肿瘤的中药治疗,有中成药也有草药,有口服的也有静脉点滴的,还有外贴的膏药。通过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人参皂苷RH2是一种应用效果比较好的辅助治疗产品。防止肿瘤的复发扩散转移,大大减少病人的痛苦,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结肠癌的静脉化疗方案 1、5-FU/LV 方案 FU/LV联合用药其疗效已被多数研究所证实,是现阶段世界范围内的标准疗法。 LV:200mg/ m2,第一天至第五天; 5-FU:500mg/ m2,第一天至第五天; 2、FOLFOX4方案 FOLFOX4方案是治疗晚期结肠癌最为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同时是Ⅲ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最好选择。 奥沙利铂:150mg/m2,第一天; LV:200mg/ m2,第一天至第五天; 5-FU:500mg/ m2,第一天至第五天; 对于一个结肠癌患者到底用哪一个联合用药方案呢?这不是患者甚至非专科医生所能决定的,要求肿瘤科医生根据结肠癌患者的肿瘤大小、恶性程度、肿瘤局部浸润或远处转移情况及患者全身状况等综合评价后才能给出适合患者有效且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对于患者而言,在用药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此案时最重要的。 化疗与手术配合 1.辅助化疗辅助化疗是指使用对某种对肿瘤有活性的抗瘤药物对根治性治疗手段进行辅

常用的六类结直肠癌化疗药物

常用的六类结直肠癌化疗药物详解 全网发布:2012-09-17 12:44:23 发表者:邓艳红(访问人次:6163) 2008年全球约有结直肠癌新发病例120万,约占所有新发癌症的10%,其相关死亡人数超过60万[1]。结直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十分常见,粗发病率达40/10万-66/10万,占所有新发病例的三分之二以上。在经济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亦呈逐年迅速上升的趋势。 虽然结直肠癌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会产生的负担依然沉重,但是近二十年在其治疗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5年生存率由过去的50%提高到了63%,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上述成绩很大程度归因于结直肠癌药物治疗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以及合理的规范化用药。 20世纪50年代以来,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一直作为结直肠癌治疗的基本化疗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90年代中后期,新的高效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卡培他滨以及分子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的相继研发上市,使得结直肠癌在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将对上述六种用于结直肠癌治疗的药物即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的作用机制、治疗方案、剂量用法及相关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概述和总结,为结直肠癌的规范化用药提供指导和参考。 1.1 5-FU 5-FU是尿嘧啶5位上的氢被氟取代的衍生物,进入细胞后转化为单磷酸脱氧氟尿嘧啶(FdUMP),后者可抑制胸苷酸合成酶(TS)的活性,进而阻止脱氧尿苷酸(dUMP)转变为脱氧胸苷酸(dTMP)干扰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的合成,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Buyse等对25项随机对照研究将近100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含5-FU 的辅助化疗比单纯手术治疗略有生存优势[2]。INT0035随机对照研究入组了1200例II期或III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左旋咪唑(LEV)组和5-FU/LEV组。结果显示:5-FU/LEV 较单纯手术可减少40%的复发风险(P﹤0.0001)和33%的死亡风险(P =0.0007)[3]。因此,5-FU/LEV一度曾作为标准的辅助化疗方案。NSABP C-04研究对接受5-FU联合亚叶酸钙(LV)和5-FU/LEV辅助化疗1年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5-FU/LV组的5年DFS优于 5-FU/LEV组(65% vs 60%,P =0.04)[4]。基于此研究结果,5-FU/LV方案取代5-FU/LEV作为标准的辅助化疗方案。此外,INT0089研究显示:5-FU联合高剂量LV相比低剂量LV,9-12个月相比6-8个月的辅助化疗均未显示出优势[5]。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临床实践指南推荐6个月的5-FU/LV为低危II期的的标准辅助化疗方案。 5-FU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已经超过40余年。其单药方案疗效有限,有效率仅为10%-15%。一项纳入18项临床试验3300例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5-FU联合LV的有效率可从11%提高至21%(P﹤0.0001)[6]。此外,多项研究探讨了5-FU不同给药方法和剂量对疗效和毒性的影响。相关荟萃分析显示5-FU静脉滴注有效率显著高于静脉推注(22% vs 14%,P﹤0.0002),消化道毒副反应发生率也更低[7-8]。因此,NCCN推荐5-FU联合LV静脉持续滴注作为5-FU的标准给药方法。表1列举了一些常用的5-FU给药剂量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