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的防制措施

合集下载

猪伪狂犬病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防控措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成为了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随之而来的猪伪狂犬病也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风险。

为了保障猪肉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首先,在养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猪的来源。

只有合法、健康的猪种才能够被引进养殖。

同时,要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

猪场的工作人员应该定期进行猪的体检,发现有疑似猪伪狂犬病的症状,要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

其次,需要加强疫苗接种。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预防最好的方法就是疫苗接种。

养殖者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间对猪进行疫苗接种,并严格按照剂量和方法进行操作。

最后,要做好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病情危急、传播迅速的疾病,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就应该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处置。

同时,要做好疫情的跟踪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的蔓延。

总之,猪伪狂犬病的防控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病情的防控和疫苗接种,才能够保障猪肉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

- 1 -。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主要通过猪的唾液、血液、粪便等途径传播。

这种疾病在猪群中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病性,严重影响了猪的生产和养殖业。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下面将从疫情监测、隔离措施、病原净化、疫苗接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疫情监测对于猪伪狂犬病的防控,首先要做好疫情监测工作。

疫情监测是及时了解和掌握猪群中病情发展状况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定期的检测方法,如病毒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等来进行监测。

一旦发现疫情,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病情的蔓延,确保猪的健康和生产。

二、隔离措施一旦发现猪群中有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的猪只,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

隔离措施主要是将疑似感染或确诊病例的猪只隔离开来,避免与其他猪只接触,防止病毒的传播。

要对接触过病猪的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确保病毒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扼杀。

三、病原净化病原净化是猪伪狂犬病防控的关键环节之一。

病原净化主要是通过彻底的清洁消毒,将猪场和周边环境中的病毒得到有效地清除和消灭。

在病毒得到有效控制之后,还要做好环境的净化工作,确保猪群的生存环境得到有效地保护。

四、疫苗接种在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中,疫苗接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疫苗接种可以有效地提高猪只对伪狂犬病病毒的抵抗能力,降低疾病的传染率和致病率。

对猪只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工作,是确保猪只健康的重要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管理和实施。

只有充分认识到猪伪狂犬病对猪类养殖业的严重危害,才能够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猪只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净化猪伪狂犬病,为猪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猪伪狂犬病病因及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病因及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配种前20日左右给后备母猪接种伪狂犬基因缺失苗,怀孕母猪于产前40日接种,哺乳母猪于断奶前5天接种,种猪接种每年不少于3次。

小猪接种可根据本场实际情况灵活拿捏,一般出生7-10周接种(也可5到7周,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第11周后强化免疫一次。

治疗:发病猪可用伪狂犬疫苗(冻干苗)配合转移因子稀释后肌注(2头份),乳猪小猪滴鼻每头猪1头份紧急接种,同时配合清热解毒消炎药物(黄芪多糖,头孢,板蓝根,氟苯尼考等退热消炎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注意:伪狂犬容易继发感染,已经出现继发感染,如果出现神经症状的,最好配合广谱抗生素如复方磺胺六甲嘧啶钠治疗。

一般大猪发病率低。

猪伪狂犬病的病因分析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对策 - 养猪技术

猪伪狂犬病的病因分析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对策 - 养猪技术

猪伪狂犬病的病因分析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对策-养猪技术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Ⅰ型疱疹病毒而导致,具有多种症候群,主要是呼吸困难、繁殖障碍、神经症状等。

猪群发病后,往往会导致仔猪死亡率升高,母猪出现繁殖障碍等,公猪利用性能较差或者失去利用价值,严重损害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防治。

下面一起来看看猪伪狂犬病的病因分析及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对策。

1、病因分析引种不符合要求。

近几年,随着猪肉价格逐渐升高,规模化养猪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部分新建猪场为快速扩大养殖规模,建立繁殖种群,随处引进种猪。

有的小型规模养猪场甚至购买集市上销售或者散养户饲养的仔猪进行补栏,由于没有经过严格把关,对商品猪或者后备母猪都没有采取严格的隔离、检疫制度,从而造成猪伪狂犬病呈现较高的阳性率,无法长时间促使猪群健康保持稳定。

免疫程序不合理。

有的猪场由于受到资金、科学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在接种疫苗前没有测定猪群免疫抗体滴度水平,而直接注射疫苗,但如果此时仔猪具有较高的母源抗体,就非常容易导致疫苗中的病毒被母源抗体中和,从而体内生成抑制抗体,导致免疫失败,使猪群容易发生该病。

疫苗使用不合理。

由于有些防疫人员没有掌握足够的疫苗使用常识,也没有仔细阅读疫苗的使用说明书,各种疫苗都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从而无法确保对疫苗的效价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据报道,猪伪狂犬疫苗使用普通生理盐水稀释后,会导致免疫效价降低。

发生免疫抑制性疫病。

当猪群发生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如猪瘟、细小病毒病、繁殖障碍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等,都会增强机体对其他病原体的易感性,导致机体对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减弱,从而引起免疫失败,或者无法形成适宜的免疫抗体水平,无法使免疫效果达到预期。

滥用抗生素。

疫苗的免疫效价在一定程度上还受饲料添加剂的影响,之前普遍认为,猪群在接种疫苗前后一段时间内禁止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 养猪技术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 养猪技术

防控措施-养猪技术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在猪呈暴发性流行。

可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公猪不育,新生仔猪大量死亡,育肥猪呼吸困难、生长停滞等,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该病特点是能够长时间带毒、散毒,且各种应激因素都可能导致这种潜伏感染暴发疾病。

所以必须加强防治。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1、临床症状随着猪年龄的不断增长,患病后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

新生仔猪患病后会表现出眼睛周围发红,双眼紧闭,陷入昏睡,体温升高达到41-42°C,呼吸困难,有混杂泡沫的黏液从口角流出,部分发生呕吐、腹泻。

乳猪患病后两耳后倾,初期受到刺激会兴奋且呜叫,后期受到任何刺激都不会叫出声,只会导致局部肌肉发生震颤;眼睑发生水肿,腹部存在粟粒大小的紫色斑点,部分甚至全身都呈紫色;初期行走摇晃,部分甚至后退行走,非常容易跌倒,之后会倒地不起,四肢不断划动,头颈后仰,往往呈现间歇性抽搐,肌肉痉挛,角弓反张,经过4T0min又能够站起。

病程持续最短时只有4-6h,最长时可达到5天,通常在2-3天。

患病仔猪断奶前后如果排出黄色水样稀粪,死亡率能够达到100%。

大于2月的猪患病后具有较轻的症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基本不会表现出神经症状,通常表现出精神萎靡,咳嗽,呼吸困难等。

妊娠母猪患病后,体温能够升高大约o.5C,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咳嗽,呈现腹式呼吸,伴有便秘,且容易发生延迟分娩、流产以及死产。

对于妊娠后期患病的母猪,尽管能够产出活仔猪,但由于其具有较差的生活力,一般会在出生1-2天内表现出神经症状,最终发生死亡。

2、实验室诊断细菌分离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猪的心血、肝脏、脑组织进行抹片,接着进行染色镜检,没有发现细菌。

同时,将以上病料在马丁肉汤及鲜血琼脂平板接种,置于37°C体条件下进行24-48h培养,也没有长出细菌。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具有高传染性和致死性。

为了控制和净化猪伪狂犬病的传播,需要采取以下防控和净化措施:
1. 建立猪伪狂犬病的监测网络:建立完善的猪伪狂犬病监测网络,加强对猪群的监测,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并进行相应防控措施。

2. 严格管控猪只进出场所:加强猪群的管理,禁止未经检疫的猪只进入场所,确保猪群的健康。

3. 良好的养殖环境: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保持猪群干净、清洁和通风良好,减少病原菌的传播风险。

4. 强化饲养管理: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同时避免交叉感染,保持猪只的健康状态。

5. 加强疫苗接种:猪可以接种伪狂犬病疫苗,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减少病毒的传播。

6.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和养殖户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猪伪狂犬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掌握病猪的识别和报告方法。

7. 严格消毒措施:对猪棚、饲料槽、饮水设备等进行定期消毒,杀灭病原菌,减少病毒的传播风险。

8. 加强动物检疫:加强对输入猪只的动物检疫,确保猪只的健康,防止病毒的传播。

9. 合理处理病死动物:对病死猪进行及时和合理的处理,杀灭病原菌,避免病毒的扩散。

10. 加强猪类屠宰场的监管:严格控制猪类屠宰场的卫生条件,规范屠宰过程,确保屠宰猪只的质量和安全,防止病毒的传播。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和净化措施包括建立病毒监测网络、管控猪只进出场所、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加强饲养管理、接种疫苗、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消毒措施、严格动物检疫、合理处理病死动物和监管屠宰场等措施。

只有全面实施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净化猪伪狂犬病的传播。

猪伪狂犬病的致病机制与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致病机制与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致病机制与防控措施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主要通过伤口感染、食物及饲料污染、密切接触传播等途径传播,是危害猪类养殖业的重要疾病之一。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预防猪伪狂犬病,需要了解其致病机制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猪伪狂犬病的致病机制猪伪狂犬病的致病机制主要包括病毒感染、病原体的传播以及免疫机制等方面。

1. 病毒感染猪伪狂犬病病毒通过感染猪体内的神经元细胞,引起神经系统的病变。

病毒可通过伤口感染、食物及饲料污染、密切接触传播等途径进入猪体内,导致神经系统的病变,表现为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肢体抽搐等症状。

2. 病原体的传播猪伪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途径传播。

猪之间的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当一头猪感染病毒后,通过粪便、尿液、唾液等分泌物而被感染的可能性很高,病毒通过气溶胶和呼吸道传播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3. 免疫机制猪伪狂犬病病毒对猪的免疫系统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得猪体内的免疫系统功能降低,易受其他疾病感染。

二、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措施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猪伪狂犬病的传播,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常见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管理和病原监测等方面。

1. 疫苗接种目前,针对猪伪狂犬病的疫苗已经被研制出来,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感染风险。

疫苗接种是预防猪伪狂犬病最常见的防控措施之一,可以有效地降低猪类养殖业的疫病危害。

2. 环境卫生管理加强猪场的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栏的清洁卫生是预防猪伪狂犬病的重要措施。

定期对猪栏和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减少病毒的传播途径。

3. 病原监测定期对猪群进行猪伪狂犬病的病原监测,及时发现患病和疑似患病的猪,并采取隔离措施,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4. 加强养殖管理加强养殖管理,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疫病的发生。

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对猪的饲养、饮水、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提高猪的免疫力,降低猪伪狂犬病的发病风险。

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该病在猪群中常呈爆发性流行,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公猪不育,初生仔猪则引起神经症状,出现运动失调,麻痹,衰竭死亡,病死率达100%,育肥猪出现呼吸困难、生长停滞现象,本病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大动物传染病之一。

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对感染发病猪可注射猪伪狂犬病高免血清,它对断奶仔猪有明显效果,同时应用黄芪多糖中药制剂配合治疗。

对未发病受威胁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本病主要应以预防为主,对新引进的猪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引进后要隔离观察、抽血检验,对检出阳性猪要注射疫苗,不可做种用。

种猪要定期进行灭活苗免疫,育肥猪或断奶猪也应在2一4月龄时用活苗或灭活苗免疫,如果只免疫种猪,育肥猪感染病毒后可向外排毒,直接威胁种猪群。

另外感染猪增重迟缓,饲料报酬降低,推迟出栏,间接损失也是巨大的。

鉴别
鉴别诊断猪伪狂犬病病毒鉴别诊断方法是在使用基因标志疫苗的基础上应用的-类诊断方法。

由于prv中存在多个非必需糖蛋白基因,缺失这些基因的病毒突变株不能产生被缺失基因所编码的糖蛋白,但又不影响病毒在细胞上的增殖与免疫原性。

将这种基因缺失标志疫苗注射动物后,动物不能产生针对缺失蛋白的抗体。

因此,可通过血清学方法将自然感染野毒的血清学阳性猪与注苗猪区分开来。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诊 断
传染病 。 特征是 : 体温升高 ,
新生仔 猪表现神经症状 ; 成 年猪呈 隐性感染 ; 怀孕母猪 发生 流产 、 死胎 。近几年来 猪伪 狂犬病在春 、 冬寒冷季 势, 给养猪业 造成 巨大 的经
济损失 。 1 临床 症 状 随年龄增 长各有差 异 。
猪伪 狂 犬病的 防制措 施 一 . I . 辽 宁 省 ∞ . 锦 锦 安 州 州 市 市 鹏 太 太 和 远 和 区 区 了 女 新 儿 高 民 河 动 动 物 物 聪 卫 卫 生 生 了王 监 监 督 督 所 所 : , 1 欣 2 锦 1 O 州 0 1 1 ) 2 1 0 0 _ I :
毒存在为止。
猪 表现 为 咳嗽 、 发热 、 精神 不振 。随着 发生流产 、 木乃
伊胎 、 死 胎 和弱仔 , 这 些弱 仔猪 1 ~ 2 d内出现呕吐和腹 泻 , 运动失调 , 痉挛 , 角弓反张 , 通
常在 2 4 ~ 3 6 h内死 亡 。 2 剖 检 变 化

般无特征性病变 。 但经常可见浆液性到纤 维紊 性坏死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动物接种 试验
试验动物 采用家兔 。省 钱采取扁桃体
口oI 1 0_ 3 ∞ 0 9 / J . 1 s ∽z. I 西 . 1 ● o 0 7 , _ 2 0 . 1 - 0 ∞ - 0 o 0 节 经= 常发 生 ,并呈 流_ 行态 和咽部粘膜 , 检查粘膜上皮细胞 中有无包 涵体 。 死后采取脑 、
4 . 3 严格灭 鼠, 控制 犬 、 猫、 鸟类 和其他禽类进入猪 场 , 禁 止 牛、 羊 和猪 混养 , 控 制人员往来 ; 猪 场要定期进 行消毒 , 最 好 使用 2 %的氢氧化钠 ( 火碱) 溶液或酚类消毒剂。
4 . 4 由于猪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 疹病 毒科 , 动物感染后具有 长期带毒 和散毒 的危 险性 , 在 已发病猪场采用灭 活疫 苗进行 免疫 , 可减 少排毒和散毒 的危 险性 , 且接种疫 苗后可促进 育 肥猪 群的生长 和增重 。
抗菌 药“ 头孢 噻呋钠 ” 或“ 氨苄西林 钠 ” 5 - 1 0 g , 加入 5 % 1 0 % 医用糖盐水 中稀 释后缓慢 静注 ;发现有轻微神经症状 的 , 可 加人 5 %碳 酸氢 钠液 5 0 ~ 1 0 0 mL或 V C注射 液 5 - 1 0 m L以防 止酸 中毒 ; 心衰可加安钠咖 、 樟脑磺酸钠等强心剂 ; 适 当应用 钙剂可改善全身症状 , 增强心脏活动。
耐过猪常有后遗症 , 如 偏瘫 和发育受阻 ; 2 月龄 以上猪 ,症状轻微或 隐性 感染 ,表现 一 过性 发 热、 咳嗽 、 便秘 , 有 的病 猪呕 吐, 多在 3 ~ 4 d恢复。 如 出现 体温升高 , 病猪又 出现神经 症状 , 震颤 、 共 济失调 , 头 向 上抬 , 背拱 起 , 倒地 后 四肢 痉挛 , 间歇 性发 作 ; 怀 孕母
性鼻炎 、 坏死性扁桃体炎及 口腔和上呼吸道局部淋 巴结肿胀
出血 。有 时可见肺水肿 以及肺脏 散在 有小坏死灶 、 出血点 或 肺炎灶 。 如有神经症 状 , 脑膜明显充皿 、 出血 、 水肿 , 脑脊髓液
・—
+ 一” — ■ 一“— - + 一” — + _ 一 ” — ■ 一“ +
” — + 一n + “ + ” +
“ +
“ — + _ 一 一 十 “ 十 一 — + _ 一 ” +
” +


- + ” + 一 + ” + ” + 一 +
” — + 一 “ + 一 — + 一 ・
通草、 路路通 、 漏芦 、 丝瓜 络 、 陈皮 、 大枣 、 白芍 、 黄芪 、 当归 、 川
后败血症 、 子宫炎 、 乳炎、 绝食等症候 , 可用 当前新型 、 广谱 的
养 猪
猪 伪狂 犬 病 是 由伪 狂
犬 病病 毒 引起 的一 种 急性 增多 。 另外 , 也 常发现有 胃炎 、 肠炎和肾脏表 面的针尖状 出血
等变化。仔猪及流产胎儿的肝 、 脾和肾表面可见到黄 白色坏 死灶 , 脑 和臀部皮肤 出血 , 心肌 出血 , 肺和扁桃体有 出血性坏
死灶 。流产母猪可能有轻度子宫 内膜炎 。 公猪可能表现为 阴 囊水肿和渗出性脑 膜炎 。
药制剂配合治疗 。对未发病受威胁猪进行 紧急免疫接种 。 4 . 2 加强检疫 和管理 , 引进猪时进行严 格的检疫 , 防止将 病 毒 引人健康动物群 是伪狂犬病 控制 的一个非 常重要和必 要
的措 施 。
共 济失调 , 最后衰竭 而死 ;
3 ~ 4周 龄 猪 主 要 症 状
同上 , 病 程略长 , 多便秘 , 病 死率可达 4 0 %~ 6 0 % 。 部 分
延髓 、 小脑 、 海马角等制成 1 0倍悬液 , 加抗生素处理 。 离心后 取上清液 1 - 2 m L腹侧皮下 或肌 肉接种 家兔 , 2 ~ 3 d后 注射部
位奇痒 , 家兔不停 啃咬奇痒 部位 , 使该部脱 毛 、 出血 。奇痒 出
现 1 — 2 d内麻痹死亡。
2周龄 以内哺乳仔猪 ,病初 发热 、 呕吐 、 下痢 、 厌食 、 精
5 小 结
美国和欧洲许 多国家实施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 , 已取得 了显著成效。 这种根除计划是建立 在合适 的基 因缺失苗及相 应的鉴别诊 断方法 基础 上的 , 一定地 区对该病 的根除计划成 功与否取决于从感染群 中剔除 阳性感染者的力度。 根据不 同 的国情 , 通常可选择 的办法有 : 全群扑杀一重新建群法 , 即扑 杀感染 主群的所有猪只 ; 重新 引人 无 P R V感染 的猪群 ; 检测 与剔除法 ,即通过抗体检 测剔 除猪 群 中所有 感染病 毒的猪 只, 因为它们是潜伏 在感染猪 并可能 向外 界散毒 , 这 种措施 应经过一定 的时 间间隔重复实施 ,直到猪群 中再 无 P R V病
神 不振 , 呼 吸 困难 , 呈 腹 式
3 . 2 血清学诊 断
4 防 制 方 法
可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查脑 、 扁桃 体
的冰 冻 切 片 , 发现 核 内荧 光 颗 粒 即可 确诊 。
呼吸 ,继而 出现神经 症状 ,
4 . 1 本病 目前无特效治疗药 , 对感染发病猪可注射伪狂犬 病 高免血 清 , 它对 断奶仔猪有 明显效果 , 同时应用黄 芪多糖 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