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积温K和发育起点温度共42页

合集下载

银合欢豆象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银合欢豆象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湿度 7% 条件下 . 5的

以 银 合 欢 种 子 为 食 料 ,对 银 合 欢 豆 象 在 不 同 温 度 下 的 各 虫 态 发 育 历 期 进 行 了 系 统 的 观 察 和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银 合 欢 豆 象 卵 期 、幼 虫 及 蛹 期 的 发 育 起 点 温 度 分 别 为 l . 0 9 5 0 5 、 . 2和 l . 9 。在 2  ̄4  ̄ 件 下 2 7℃ 0 0C条
A s a t nhse dsm cohh l s(caf r i o eo e s i ot t b gtr aais b t c A atocl e ar t mu Sh e e)s n f h tmp r n l a yp rsi r c i p a f t mo a oi o tm i ui s net f e ce a F eigo e ceases tert o edv l me t f gs l vead n r u sc o u an . edn nL uan ed,h a f eeo n g,a a n j o i L e t h p oe r
Te pe a ur o a t o c l e m r t e f Ac n h s e i s mac o ht al s d r p h mu
W ANG a ’ LN Ja g Z T o I in ’ 0U Y u ig o xn QI n a N Xid o
p p su drte c n io fR 0 a d s o s n e ea rs(0 2 ,2 , 2 3 n 0C, u a n e h o d in o H 8 % n i cnt tt t x a mp r ue 2 , 5 8 3 , 6 a d 4  ̄ t rset e ) T ets rva d ta ted vlp na trsod t ea r o ee g,l a n epci l . h et e el hth e e metl heh l e rt e ft g s a e ad vy e o mp u h v r

有效积温的测定

有效积温的测定

实验 昆虫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在适宜害虫发生的季节里,气温高低决定害虫发育快慢或发生期迟早。

当测定害虫某一虫期或龄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后,便可根据当地常年同期的平均气温,结合近期气象预报,对其下一虫期或虫龄的发生期作出预测。

二、 实验原理根据有效积温公式N (T-C )=K ,式中N 为完成生长发育期所需的时间(天数或小时);T 为该期平均温度;K 为有效积温。

在人工控制的恒温条件下,将要测定的某虫期昆虫在几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箱内,保持该种昆虫适宜的温度和相同的食物条件,测得在各种温度下的发育历期N (天)。

设有几个处理,其温度分别为T 1、T 2,……T n ,其发育速率依次为V 1、V 2……V n 。

按照有效积温公式K=(T-C )N ,V=1/N ,代入得: T=C+K为了在多个处理中求出C 和K ,可采用统计学上常用的“最小二乘法”进行计算,其推导公式为:或建立一元回归方程y=a+bx ,令y=T ,x=V ,则C=a ,K=b 。

根据T=C+K ,可以计算出不同发育速度(V )的理论平均温度T 〞,由此进一步计算C ,K 的标准误差:测得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温度以及它们的标准无厂误差后,可以建立下列的预测式: N=(K ±S K )/[T-(C ±S C ]根据式中正负号的选择,N 的预报值区间为Nmax=(K+S K )/[T-(C+S C )] Nmin=(K-S K )/[T-(C-S C )]三、 实验材料⎪⎪⎭⎫ ⎝⎛-+⨯--=∑∑222)'(1)2()'(V V V n n T T Sc ()∑∑---=22)'()2('V V n T TS k []22)()(∑∑∑∑∑--=V Vn T V VT n K []222)()(∑∑∑∑∑∑--=V V n VT V T VC1.实验仪器:系列温度培养箱,盆栽秧苗、温度计。

杨小舟蛾卵发育期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杨小舟蛾卵发育期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O. 1 7
4 4 4 0 4 O O 5 J
2 0 0 9年 4 - 6月 份 ,将 野外 采集 杨 小 舟蛾 蛹 , 统 计 雌 雄 蛹 数 ,分 为 8组 分 别 置 于 8个 养 虫 笼

内, 每笼 l 5 对; 每笼套杨树幼树 2 ~ 4 株 。成虫羽 化后交尾 , 使其产卵 于笼 内杨树 叶片上 , 每笼在 叶片 保 持 卵块 1 ~ 3块 。记 下 产 卵 时间 并 编号 , 每
1 . 2 观 察方 法
历期及不同温度下的发育速率等有关参数见表 1 。 " " " " " "
O 9 O 8 O 8 2 3
表 1 杨 小舟 蛾第 1 代 卵自然变温下 的发 育历期
历期 N / d 平均温度 T , ℃ 发育速率, v V T
0. 1 4 0. 1 4 0. 1 4
关键 词 : 杨小舟蛾 ;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中 图分 类号 : ¥ 7 6 3 . 4 2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2 — 3 3 5 6 ( 2 0 1 4 ) 0 1 — 0 0 2 2 — 0 1
温 K。
杨 小 舟 蛾 ( Mi c r o m e l a l o p h a t r o g l o d y t a
天 随 时观 察 卵孵 化 情 况 , 每 日在 2 : 0 0、 8 : 0 0 、 1 4 : 0 0
O. 1 4
2 n 0 2 2 O D D O O 2 O 0 D 2 D 2 O 2 0 D 2 0 D 8 J O . 1 7
O . 1 7 0 . 1 4 1 . 2 1
2 . 1 杨 小舟 蛾有 效积 温和 发 育起 点温 度 杨 小 舟蛾第 二代 卵在 自然变 温条 件下 的发育

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应用

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应用

例2:玉米象在温度为18 ℃,相对湿度70%和小麦含水量 14.2%时,完成一个世代需要110.1天;而在温度为30 ℃, 相对湿度和小麦含水量与上述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完 成一个世代只需要28.4 天,求玉米象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 效积温?
玉米象的发育起点温度: C= (N2T2 – N1T1 )/ (N2 - N1 )=13.8 ℃ 玉米象的有效积温: K=N(T-C)=462.4日度
北1度,向东5度或向上400英尺,都要提早
4天。
温度与生物分布
影响生物分布的温度特征(指标)
年平均温度
最冷月年平均温度 最热月年平均温度
积温
有效积温 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
《晏子春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K=N(T-C)
例1:地中海果蝇在26 ℃下发育需要20天, 19.5 ℃下需要41.7天,根据K是一常数的原理: K=N1(T1 - C ) K=N2(T2 - C ) 所以C= (N2T2 – N1T1 )/ (N2 - N1 )=13.5 K=N(T-C)=250 这就是说地中海果蝇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3.5 ℃,完成发育需要的有效积温共250日度。
按照上述定义,(T-C)就是有效温度, 它以℃ 表示。因此,该公式描述的生物 学含义就是:热常数是发育历期中每日的 有效温度的积累数。
由有效积温公式推算出K和C
如果能在两种温度(T1,T2)的实验 中,分别观察记录两个相应的发育历 期(N1,N2),就可以求出热常数(K) 和 发育起点温度(C)。
(2)预测和控制昆虫的发育期
如已知一种昆虫的发育起点温度(C)和有 效积温(K),则可在预测气温(T)的基础上 预测下一发育期的出现。同样,可以调控昆虫 的饲养温度,以便适时获得需要的虫期。

管氏肿腿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试验研究

管氏肿腿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试验研究

管氏肿腿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试验研究摘要管氏肿腿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管氏肿腿蜂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及发育速率有显著影响,在温度为20、24、26、28、30 ℃时,雌性管氏肿腿蜂世代历期分别为40.7、34.0、30.1、28.0、26.4 d;其卵、幼虫、成虫和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39、10.84、9.14、10.98、11.43 ℃,有效积温依次为52.25、103.01、223.70、258.24、442.86 ℃。

关键词管氏肿腿蜂;发育起点温度;历期;有效积温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肿腿蜂科(Bethylidae)昆虫,是许多钻蛀性害虫如天牛类幼虫和蛹的体外寄生蜂,是防治天牛类害虫的理想天敌,本试验对管氏肿腿蜂卵、幼虫、蛹、成虫各虫态的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目的是为管氏肿腿蜂的保护利用、天牛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途径。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蜂种:管氏肿腿蜂由山东省青岛林业科学研究所提供,每管100头雌成虫。

寄主:从田间采集玉米螟幼虫[1],用天然饲料饲养,待用。

迫切使用时可用药物麻醉玉米螟幼虫[2],或者用光照和低温诱导玉米螟幼虫滞育。

仪器:指形管,10 mm×50 mm;人工气候箱HGP-280H,哈尔滨东联电子生产。

1.2 试验方法在指形管内装入1头初化的玉米螟蛹,然后接入1头已交配过的雌蜂,用脱脂棉塞封口,每隔15 min定时观察,刚接入管内的雌蜂在饲养管口的棉塞上停息片刻后,开始搜寻寄主,雌蜂确认寄主后开始在其体表不停地爬行并进行试探性蛰刺,使寄主麻痹;此时改为不间断观察,雌蜂用触角和腹部末端拍打寄主,寻找合适的产卵部位,然后伸出产卵器使其前后滑动在寄主体表涂抹黏液,伸出蛰刺以固定产卵位点,腹部不断重复伸缩动作,腹部拱起使卵粒慢慢产出,卵粒粘附在涂有黏液的寄主体表上。

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应用.

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应用.

四、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 2010.2发表在《作物杂志》上关于黑农江省年有 效积温变化趋势和大豆温度生态适宜性种植区别 的研究 • 2009.3发表在《安徽农学通报》上关于新疆特早 熟棉花生长发育动态与有效积温关系的研究 • 2008.2发表在《作物学报》上关于攀西地区水稻 生育期的垂直变化特点及其积温效应的研究
增产增收
例如,中国水稻所试验场1989年引进的紫黑 米作为单季稻种植,后来发现紫黑米的全生育期 有效积温为1976 ℃,与汕优6号相近。而杭州地 区6月中旬以后的有效积温大于2100 ℃,能够满 足该品种作为双季稻种植的温度。 结果,第二年开始,试验场紫黑米全部作为 双季稻种植,这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而且为农 民带来了实惠,增产又增收。所以,只要依据作 物的总积温和当地有效积温等气温资料,就可以 估算出某种作物适合单季或双季,以便合理用地 和确保作物的安全。
• (1)有效积温的推算,目前还是假定昆虫在适温 区内温度与发育速率成正比关系的前提下按照有 效积温的基本公式进行推导的。从关系式T=C+KV 看,这是典型的直线方程式。但在大多数昆虫中, 偏低或偏高的温度范围常常不是随着温度的提高 而成正比地加快,只有在最适温度范围内这两者 的关系才接近于直线。因此,为了计算积温而选 择的温度处理应在最适温或接近于最适温区范围 之内。同样,通过计算推导出来的发育起点温度, 对于计算有效积温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与实际的 发育起点常会偏高或偏低。这是值得注意的。
例2:玉米象在温度为18 ℃,相对湿度70%和小麦含 水量14.2%时,完成一个世代需要110.1天;而在 温度为30 ℃,相对湿度和小麦含水量与上述条件 都相同的情况下,完成一个世代只需要28.4 天将 这些数据代入: 玉米象的发育起点温度: C= (N2T2 – N1T1 )/ (N2 - N1 )=13.8 ℃ 玉米象的有效积温: K=N(T-C)=462.4日度

有效积温K和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K和发育起点温度

(2)预测和控制昆虫的发育期
如已知一种昆虫的发育起点温度(C) 和有效积温(K),则可在预测气温(T )的基础上预测下一发育期的出现。同 样,可以调控昆虫的饲养温度,以便适 时获得需要的虫期。
(3)有效积温法则在预报预测害虫 中的应用方向
⑴预测害虫的发生期 ⑵推测一种害虫在某地区一年发生的世代
数 ⑶描出广大地区某种害虫的世代分布图 ⑷益虫的保存和利用
在两种温度(T1,T2)的实验中, 分别观察记录两个相应的发育历期 (N1,N2),就可以求出热常数(K) 和发育起点温度(C)。
例1:地中海果蝇在26 ℃下发育需要20天, 19.5 ℃下需要41.7天,根据K是一常数的原理:
N1(T1 - C )= N2(T2 - C ) 所以C= (N2T2 – N1T1 )/ (N2 - N1 )=13.5
K=N(T-C)=250
这就是说地中海果蝇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5 ℃ ,完成发育需要的有效积温共250日度。
例2:玉米象在温度为18 ℃,相对湿度70%和小麦含 水量14.2%时,完成一个世代需要110.1天;而在 温度为30 ℃,相对湿度和小麦含水量与上述条件 都相同的情况下,完成一个世代只需要28.4 天将 这些数据代入:
活动积温在我国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活动积温反映了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 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划分温度带的 重要条件·(我国从北到南,可分为5个 温度带分别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以地高天寒 的青藏高原为主体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 区)
4,如何用实验数据确定生物的有效积温度和发 育起点温度?
N=K1/K
如果N<1,意味着在该地全年有效积温总和不能满足该虫完 成一个世代的积温,即该虫1年内不能完成一个世代。如 果这种昆虫是1年发生多个世代的昆虫(不是多年发生一 个世代的昆虫),也将会成为地理分布的限制。例如:如 果N=2,该虫在当地1年可能发生2代;如果N=5.5,该虫在 当地1年内可能发生五六代。

有效积温

有效积温

我发现,杭州中心红花比郊区的开得早。

在大概了解了有效积温这个概念后,我明白植物也就是我见到的海棠花3.19日就开得烂漫了,而郊区还没有开的原因是植物生长发育不仅要达到其生物学下限以上,还需要时间的积累,得到一定的有效积温之后才会开花。

有效积温概念每种植物都有其生长的下限温度。

当温度高于下限温度时,它才能生长发育。

这个对植物生长发育起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温度值,称作有效积温。

植物在整个生育期内的有效温度总和。

每一种植物都需要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才能够开始发育和生长,这个温度在生态学中称为发育阈温度或生态学零度,但仅仅温度达到所需还不足以完成发育和生长,因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即需要一定的总热量,称为总积温或者有效积温。

这就是有效积温法则,它的表达式为:K = N(T - C)K:植物完成某阶段发育所需要的总热量,用“日度”表示N:发育历期,即完成某阶段发育所需要的天数T: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C:该植物的发育阈温度作物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热量)条件。

在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其他条件均得到满足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气温和发育速度成正相关,并且要积累到一定的温度总和,才能完成其发育期,这个温度的累积数称为积温。

积温的种类积温有两种,即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每种作物都有一个生长发育的下限温度(或称生物学起点温度),这个下限温度一般用日平均气温表示。

低于下限温度时,作物便停止生长发育,但不一定死亡。

高于下限温度时,作物才能生长发育。

我们把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值叫做活动温度,而把作物某个生育期或全部生育期内活动温度的总和,称为该作物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的活动积温。

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叫做有效温度,也就是说,这个温度对作物的生育才是有效的。

作物某个生育期或全部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就叫做该作物这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的有效积温。

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不同点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不同之点,在于活动积温包含了低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那部分无效积温;温度愈低,无效积温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