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垛机机械手的整体设计

码垛机机械手的整体设计
码垛机机械手的整体设计

1前言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专业化程度看,目前国内码垛设备厂专业化程度还不高,很多的企业是兼业生产,仅上海、山东、江苏、辽宁、浙江、广东等省市专业厂较多。很久以来,包装生产线只是做到把物料包装好为止,至于后续的搬运工作则完全由搬运工人来完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劳动力便宜,科研技术人才缺乏造成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局面必将会被打破。总的来说,我国码垛设备制造工业经近20年的努力,在数量质量,水平方面均有较大的进展,为我国建立一个门类齐全、技术先进、水平相当,独立完善的码垛设备生产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要想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还必须要找出自身缺点和不足,特别是要找出与北美、日本、西欧等国家的差距。

现在码垛机已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随着组装运的发展,向货板上装货呈现出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码垛机,完成硬纸箱、塑料箱、油桶等物品堆放与自动搬运等操作;特别是自动仓库的出现,更加速了码垛机的广泛应用。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在现在市场上,码垛机的种类较多,而本次课题针对太阳能热水器成品的码垛进行设计。通过结构改进,提高其码垛性能,并以此加深、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并将知识有机的整合到一起,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动手能力。

1.2方案设计及论证

码垛机工作时,伺服电机通过同步齿形带带动导轨架进行水平移动,机械手将成品从生产线取下,同时伺服电机通过同步齿形带带动滚珠丝杠螺母副带动机械手竖直运动,将产品整齐地码在架子上。

设计参数:

1. 码垛高度:3m

2. 导轨架移动速度:1.5m/s

3. 生产能力:5垛/小时

4. 货物尺寸:宽 500-800mm 长800-2000mm

1.2.1水平传动方案初步设计

首先,应满足机器的功能要求,如传递功率大小、转速和运动形式,此外还应满足工作平稳、传动效率较高、传动距离远、结构简单、工艺性好、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

常用传动方案有3种:

(1)带传动:①结构简单,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场合;②传动平稳,能缓冲、减振,噪声低;③同步齿形带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等。

(2)链传动:①和齿轮传动比较,它可以在两轴中心相距较远的情况下传递运动和动力;②能在低速、重载和高温条件下及灰土飞扬的不良环境中工作;③工作可靠,维护方便;④传递效率较高,一般可达0.95~0.97;⑤缺点是链条的铰链磨损后,使得节距变大造成脱落现象;⑥不易实现伺服控制。

(3)圆柱齿轮传动:①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平稳性较高,传递运动准确可靠;②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较大;③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可实现较大的传动比;④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根据码垛机的实际工作情况,结合机械造价以及太阳能厂的生产效益,选择电机—同步带传动,然后与减速器相连,再将动力通过同步带齿形带传给导轨架进行码垛工作,如图1.1所示。

图1.1水平传动系统示意图

1.2.2竖直传动方案初步设计

(1)由于竖直传动也需要实现精确的伺服控制,并且传动中心距较大,所以也选择同步带进行传动,然后将动力传递给滚珠丝杠螺母副,通过滚珠丝杠螺母副带动机械手的竖直移动。传动方案示意图如图1.2所示。

1-滚珠丝杠螺母副;2-电动机;3-机械手;4-同步齿形带;5-带轮

图1.2 竖直传动系统示意图

滚珠丝杠螺母副结构和原理介绍:丝杠和螺母的螺纹滚道间置有钢球,当螺母转动时,钢球沿螺纹滚道滚动,使丝杠和螺母做相对运动时为滚动摩擦,提高了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在螺母上有钢球返回通道,与螺纹滚道形成循环回路,使钢球在螺纹滚道内循环。见图1.3。

图1.3 滚珠丝杠螺母副

1.2.3总体方案初步设计

通过上述方案设计,对于方案进行了整合加工,可得到设计的总体方案,即采用电动机—联轴器--减速器--同步带传动—轴承架—导轨架,电动机—同步带传动—滚珠丝杠螺母副—机械手的整体传动方案。整体设计方案如图1.4所示。

图1.4 设计方案简图

2 传动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传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根据码垛机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从空间紧凑性,传动可行性方面考虑,选择其传动系统部件组成为:

电动机--联轴器--减速器—同步带传动--轴承座—导轨架; 电动机—同步带—滚珠丝杠螺母副—机械手。

2.2 选择电动机

(1)一般情况下选用Y 系列三相交流一步电动机。对于启动频繁、制动和反转的场合(如起重机),则应选用起重或冶金用YZ 型(笼型)或YZR 型(绕线型)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而本次设计要求精确伺服控制,所以选择伺服电机。电动机结构形式有开启式、防护式、和防爆式等。电机的安装形式可根据防护要求选择。

(2)确定电动机的功率 标准电动机的容量以额定功率表示,所选用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不小于所需工作机要求的功率P d 。工作机要求的电动机功率P d 为

P d =P w /η (2-1)

式中 P d —工作机要求的电动机输出功率,单位为kw P w —工作机所需输入功率,单位为kw ; η—电动机至工作机之间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总传动效率的计算:

4321ηηηηη= (2-2)

其中1η、2η、3η、4η分别为联轴器、减速器、带传动的效率、轴承的传动效率。 查机械设计手册(表1-7)知各部分的传动效率: ①十字滑块联轴器:1η=0.97~0.99 ②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2η=0.94 ③同步带传动:3η=0.95~0.98 ④滚动轴承:4η=0.98

4321ηηηηη==0.85~0.89

所以总传动效率 η=0.85~0.89 因此

P d =P w /η= 4.3 /0.85kw=5.06kw (2-3) P d =P w /η=4.3/0.89kw=4.83kw (2-4) 所以所需电机的功率范围为:4.83kw~5.06kw (3)电动机转速的选择

按照工作机转速要求和传动机构的合理传动比范围,可以推算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各种常用传动机构的合理传动比查手册得:

其中同步带传动带速可达50-100m/s ,最大传动比为i max =10.

一般展开式摆线针轮减速器传动比推荐值为i=11。所以减速器其传动比范围分布的合理范围为:11

所以总传动比i 的合理范围为:11-12 所以选择电机的转速其合理值为:2000r /min

因为要实现精确地伺服控制,因此应选择伺服电机,查询资料应该选用同步转速2000r/min ,额定功率为5kw 的型号为HC-SFS-502的电动机。参数如表1.1所示。

表1.1

2.3传动系统总传动比及各级传动比分配

已知电动机的转速n1=2000r/min ,所需工作机转速n2=204.55r/min ,则总传动比i=2000/204.55=9.78

传动比分配及选择原则为

(1)各级机构传动比应尽量在推荐的范围内选取。 (2)应使传动装置结构尺寸较小,重量较轻。

(3)应使各传动件尺寸协调,结构匀称合理,避免干涉碰撞。

同轴式则为i 2 i 1。一般允许工作机实际转速与要求的转速的相对误差为(3%~5%)。

分析本传动系统,本传动系统中由减速器以及同步带传动来分配传动比。根据以

上选择原则,同步带传动比选择为9

8

,则减速器传动比选择11,误差为0.5%,在误

差允许的范围内,合适。

型号 功率(kw) 电流(A) 转速(r/min) 效率(%) HC-SFS-502

5.0

4.0

2000

77.5

3 传动零件的选择设计及计算

3.1 同步齿形带传动的设计及计算

同步齿形带传动是一种挠性传动。传动的基本组成零件为带轮和传动带。当主动带轮转动时,利用带轮和传动带间的啮合作用,将运动和动力通过传动带传递给从动轮。同步齿形带传动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传动精确和缓冲吸震等特点,在近代机械中应用广泛。码垛机需要伺服控制,需要实现精确地传动,所以选择同步齿形带传动。

3.1.1 水平同步齿形带带的选用安装及计算

同步带是以钢丝绳或玻璃纤维为强力层,外覆以聚氨酯或氯丁橡胶的环形带,带的内周制成齿状,使其与齿形带轮啮合。

图3.1 普通同步带的结构

根据抗拉体的不同,同步带分为钢丝芯和玻璃纤维芯同步带两种。本设计中选择钢丝芯同步带。

已知条件:电动机功率:P =5.0kw ,转速:n 1=181.82r/min ,传动比i =9

8

。每天工

作8小时。处于传动系统的第二级,经过减速器后输入同步带的功率为

P 1= Pn 1n 2=5.0×0.97×0.94=4.559kw

由表8-7查得工作情况系数K A =1.4,故

P d =K A P 1=1.4x4.559=6.38(kw) (3-1)

(2)选择同步带的带型和节距

根据P d 、n 1由机械设计手册图14.1-14选用XH 型,节距为 P b =22.225mm (3)确定带轮的齿数节圆直径

1)大带轮齿数 z 1=26

2)初选大带轮的节圆直径d 1。由机械设计手册表14.1-16,大带轮的节圆直径

d 1= z 1 P b /π=26×22.225/π=183.94mm (3-2)

3)小带轮的齿数

z 2=i z 1=8/9×26≈23≥z min (3-3)

4)小带轮的节圆直径

d 2= z 2 P b /π=23×22.225/π=162.71mm

5)带速 v=1000

601

1?n d π=

1000

6082

.18194.183???πs m =1.75s m ≤v max (3-4)

(4)确定同步带中心距a 和基准长度L d

1) 根据式

)(7.021d d d d +≤a 0≤)(221d d d d +mm (3-5)

初定中心距a 0为350mm 2)由式

2

122100a 4)()(2a 2d d d d d d d d L -+++=π

(3-6)

计算带所需基准长度

2122100a 4)()(2a 2d d d d d d d d L -+

++=π

=[2?350+2π?(162.71+183.94)+3504)71.16294.183(2

?-]

=1244.84mm

由机械设计手册表14.1-51查得应选用带长代号为507的XH 型同步带,其节线长度p L =1289.05mm ,节线长上的齿数z=58 3) 计算中心距a a ≈ a 0 +

2

L L d -=[350+(1289.05-1244.84)/2]=372.11(mm) (3-7)

中心距变化范围为350.00-372.11mm (5)验算小带轮啮合齿数

m z =ent[22z -a

z P b 222π(1z -2z )]=ent[223-11.37222325.222??π(26-23)] =11 (3-8)

(6)基本额定功率的计算

由表14.1-58查的T a =4048.90N ,m=1.484kg /m

P 0=1000)(2v m v T a -=1000

75

.1]75.1484.190.4048[2??-=7.08kw (3-9)

(7)带宽b s 的计算

b s =b s014.10

P K P z d (3-10)

由表14.1-52查得XH 型带0s b =101.60mm, z m =11;K z =1。

s b =101.6014.108

.738

.6mm=92.46mm

所以应选择带宽代号为400的XH 型带,其s b =101.6mm (8)带轮结构和尺寸

传动选用的同步带为507XH400; 大带轮:z 1=26,1d =183.94mm 1a d =181.14mm 小带轮:2z =23,2d =162.71mm 2a d =159.92mm 3.1.2 带轮的设计计算

根据带轮的基准直径,带轮转速等条件,确定带轮的材料,结构形式,轮槽,轮辐和轮毂的几何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以及相关技术要求。

根据轮辐结构的不同,同步带轮可以分为实心式,腹板式,孔板式、椭圆轮辐式。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中册第二版(修订)表8-12,设计中的小带轮选择为实心轮,大带轮选择为孔板轮。

(1)大带轮计算:

已知大带轮节圆直径为183.94mm ,速器轴伸直径为D=30mm 故D 1=(1.8~2)D =(1.8~2)30=(58-60)mm ,取D 1=60mm L =(1.5~2)D =(1.5~2)30mm=(45-60)mm,取L =60mm 由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表14.1-60查得

w b =7.90±0.15 g h =7.14013.0- 5.1±Φ=20 f r =1.98 a r =13

.00

39.2+ δ2=2.794

外圆直径 a d =d-δ2=183.94-2.794mm=181.14mm

课程设计—热镦挤送料机械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热镦挤送料机械手 学院 专业年级 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 二○一六年六月

目录 一总设计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1设计题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2设计任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3设计提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二运动循环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方案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原理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时间设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三运动机构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原动机的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传动机构的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上下机构的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左右运动的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四运动方案总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运动方案拟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传动机构运动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上下运动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左右运动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总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五设计小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六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机械手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 项目的技术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取苗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取苗装置的研究现状 1.2.2国内取苗装置的研究现状 1.3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穴盘苗自动移栽机机械手整机方案设计 2.1 穴盘苗自动移栽机机械手工作原理和结构分析2.2 利用UG建立样机模型 第三章穴盘苗自动移栽机取苗装置的结构设计 3.1 取苗机构的基本构成 基本结构 (1)机械手 (2)穴盘定位平台 (3)驱动系统 (4)控制系统 PLC程序 (5)底座 3.2 取苗机构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穴盘苗自动移栽机送苗装置的设计要求分析1穴盘育苗及穴盘的选择 2送苗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 3送苗机构的控制系统 第五章取苗装置的实验研究 1.取苗装置影响因素分析 2影响取苗成功率的因素 3取苗装置手臂角度的实验分析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1 全文总结 2研究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第一章绪论 1.1项目的技术背景与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设施农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温室蔬菜、花卉及棉花生产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丰富人民的菜篮子,改善人民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穴盘苗移栽是近年才兴起的种植新技术,它具有缩短生育期,提早成熟,提高棉花单产,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过去几年温室大棚育出成品苗向大田移栽,全部是靠人工移栽。穴盘苗自动移栽技术是温室蔬菜或花卉生产实现工厂化和自动化而采用的一种重要的种植方式。目前,国内穴盘苗移栽的取苗、喂苗环节主要靠手工完成,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从而制约了蔬菜生产的发展。因此,研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性能稳定可靠的中小型穴盘苗自动移栽机迫在眉睫,而移栽机械手是温室穴盘苗移栽自动化的关键部分,能够完成“穴盘定位—自动送苗—钵苗抓取—钵苗投放”这一系列连续动作,其性能直接影响移栽机的移栽质量。穴盘苗移栽机械手的研究对实现实现温室穴盘苗移栽生产过程自动化、减轻穴盘苗移栽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作物移栽质量,推进我国温室农业作物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进程,特别是我国“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1.2 取苗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穴盘苗移栽机取苗装置的技术较成熟,而且大部分机型开始投入使用,尤其是应用于花卉、蔬菜等经济价值高的作物的大面积移栽,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且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只是样机的试制,尚没有成型的机型投入生产应用。 1.2.1国外取苗装置研究现状 20 世纪初期部分国家开始出现移栽机具。三十年代出现移栽装置或移栽器代替人工取苗。五十年代移栽的生产技术研究,研制出了不同结构的半自动移栽机。八十年代,半自动移栽机已在欧美国家的农业生产中广泛被使用,培育穴盘苗、移栽作物等,实现了制造机械、播种机械、移栽机等各种机械配套使用。到90年代,有关部门加强从育苗到栽植整个系统的研究,使育苗和栽植有机地结合,研制出多种全自动移栽机,如日本90年代初将穴盘苗自动移栽机列为农业机械急需开发的项目,日本农机研究所联合三家农机公司,于1993年至1995年期间开发出了三种型号的全自动移栽机(图1-1~1-3),可移栽穴盘苗或纸钵苗,主要

自动化生产线码垛搬运机械手设计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b3347977.html, 自动化生产线码垛搬运机械手设计研究 作者:黄婉娴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7期 摘要:搬运机械手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是一个重要的自动化装置,本文针对传统生产线产 品生产自动化程度低、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且动作简单的产品自动化生产线码垛搬运机械手。介绍了机械手整体设计、以及控制系统设计,可为企业自动化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线;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引言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机械手已成为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具,由于其具有稳定性高、操作简单和高效率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然而,目前现有的生产线产品生产普遍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成本高及路径复杂等问题,因此,研究更为简易、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码垛搬运机械手是很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结合现有的多自由度坐标系机器人,设计一种新型的码垛搬运机械手,以适应现代化快速生产的需求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1.自动化生产线流水线分析 自动化生产线码垛机械手整体流水作业主要由左、右机械手和检测柜组成。机械手主要安装在传输线两侧,左侧作用是将传输线上产品抓取并放入检测柜的每一层中,右侧机械手平台主要是将检测完成的产品取出并放入传输线。其次,产品检测柜平台,主要组成有多层架构、产品检测仪。其作用是将传输线上传送过来的待检产品进行检测。而多层架构可以实现快速摆放并进行检测,提高检测和抓取效率[1]。 2.机械手整体设计 2.1机械手整体结构设计 设计的码垛机械手是一种直角坐标式机械手,主要作用是将待检测的产品从传输线上抓取、升起、移动、下降、松开,然后放入另一条传输线上并进行下一个工位[2]。 直角坐标式机械手主要由支架、Y方向的移动臂、Z方向的升降臂、末端吸盘以及电机组成。 Y方向移动是靠导轨系统完成的,双侧龙门式支架两侧安装有导轨,导轨、齿条与龙门式支架的底座固定,滑块与码垛机械手相固定,而减速器及齿轮固定在机械手Y方向移动臂 上,通过伺服电机转动带动齿轮齿条机构在滑块上运行,从而完成Y方向前进后退动作,伺

上下料机械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下料机械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专业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方向学生的重要实践性教育环节,也是该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前的最后一次课程设计。拟通过《专业课程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来着重提高学生的机构分析与综合的能力、机械结构功能设计能力、机械系统设计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现代设计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在《专业课程设计》中,应始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专业课程设计》的题目为工业机械手设计,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整个设计过程。学生通过《专业课程设计》,应该在下述几个方面得到锻炼: 1.综合运用已学过的“机械设计学”、“液压传动”、“机械系统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和其他已学过的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解决某一个具体设计问题,是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发展。 2.通过比较完整地设计某一机电产品,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机电产品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培养机械设计工作者必备的基本技能,及熟练

地应用有关参考资料,如设计图表、手册、图册、标 准和规范等。 4.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 素质。 二.主要内容 表1精锻机上料机械手主要技术参数 手臂运动形式 ( 圆柱坐标式 抓取重量 60kgf 自由度 4个 手 手臂运动行程和速度 水平伸缩 500mm 设定点2 升降 600mm 设定点2 左右旋转 200度 设定点3 手腕回转和速度180度 设定点2 手指夹持范围 四种规格 90-120 定位方式和定位精度 机械挡块 +-1mm 控制方式 点位程控,开关板预选 驱动方式 液压 kgf/cm2

搬运码垛机器人毕业设计

搬运码垛机器人毕业设计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目录1

1绪论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变化,机器人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机器人是多个学科技术综合而成的产物,其应用程度已经逐渐宽广起来研究机器人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的趋势。机器人的应用状况已经可以作为权衡一个国家现化程度高低的重要因素。从机器人工作的环境来对机器人进行分类,大体上能划分成两种,就是工业机器人与特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良好性能的自动化机械装置,是典型的含有很高科技含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提高生产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情况也是日新月异的,所以研发工业机器人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码垛是随着物流产业的不断壮大而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其思想是把物品按照一定规律码放在托盘上,从而能够使物品的存放、搬运、转移等活动变成单元化操作,从而大大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在物料质量不大、尺寸不大、码垛速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码垛工作都是通过人工来实现的。后来为了减轻工人在码垛时的工作强度,产生了托盘操作机、工业机械手等一些比较简单的机械设施。但是随着人们对码垛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人工码垛方式越来越难以达到人们的要求,这种情况下码垛机器人应运而生。 作为工业机器人典型的一种,码垛机器人技术近几年有着非常快速的发展,这样的发展速度和当今世界制造业的小批量、多种类的发展模式是十分吻合的。码垛机器人有着工作能力强、运行速度快、体积比较小、抓取种类多、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从而在市场上备受青睐,正因为这些优点,才使得码垛机器人被普遍应用于制造业、码垛、装配、焊接等诸多操作中。 近年来,袋装物品的需求和产量都十分巨大,进而对袋装物品进行运输的需求也在急剧增长。在我国有大量的袋装物品需要进行码垛、卸垛和运输。目前,对袋装物品的火车运输来讲,火车站台卸车、站台码垛、运输装车、运输卸车、库房码垛等工

机械手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综合实践报告 专业电气自动化 班级电气自动化三班

目录 1 机械手的基本介绍 (1) 1.1 机械手的基本结构组成 (1) 1.1.1 气动手爪 (1) 1.1.2 伸缩气缸 (1) 1.1.3 回转气缸及垫板 (2) 1.1.4 提升气缸 (2) 1.2 直线运动传动组件 (2) 1.3 气动控制回路 (3) 2 传感器部分 (5) 2.1 传感器简介 (5) 2.2 磁性开关 (5) 2.3 光电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 (5) 3 伺服电机应用 (7) 3.1 伺服系统 (7) 3.2 交流伺服系统的位置控制模式 (8) 3.3 接线 (10) 3.4 伺服驱动器的参数设置与调整 (10) 3.4.1 参数设置方式操作说明 (11) 3.4.2 面板操作说明: (11) 3.4.3 部分参数说明 (11) 3.5 最大速度(MAX_SPEED)和启动/停止速度(SS_SPEED)12 3.6 移动包络 (13) 4 PLC程序编写 (15) 4.1 PLC的选型和I/O接线 (15) 4.2 伺服电机驱动器参数设置 (15) 4.3 编写和调试PLC控制程序 (16) 4.4 初态检查复位子程序和回原点子程序 (19) 4.5 急停处理子程序 (20) 个人收获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5) 致谢 (28)

1 机械手的基本介绍 1.1 机械手的基本结构组成 1.1.1 气动手爪 用于在各个工作站物料台上抓取/放下工件。由一个二位五通双向电控阀控制。见图 1-1 图 1-1 气动手爪 1.1.2 伸缩气缸 用于驱动手臂伸出缩回。由一个二位五通单向电控阀控制。见图 1-2 图 1-2 伸缩气缸

机器人码垛机操作规程

机器人码垛机操作规程 一、设备操作员 1.设备操作员是最熟悉设备的人,为了更好的使用和维护设备,设备操作员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和电气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编程基础的更好。 2.设备操作员应知道设备上每一个按钮、阀门、光电、气缸、电机等主要部件的作用,知道此部件由谁控制或它控制谁,故障出现时,能快速地通过故障现象分析原因,想到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件及解决办法。排除故障的速度是一个设备操作员熟练程度的表现。 3.操作人员应该认真执行设备操作规程,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故障,防止事故发生。 4.设备操作员的基本任务有:设备的日常维护、操作设备前对设备现场清理、设备运行状态检查、常见故障排除、做好交接班工作和记录等。 二、设备介绍 一楼的码垛设备包括机器人码垛机和供栈机、栈板线、进箱线AB 和控制设备等辅助设备。码垛机负责为A、B 两条线码垛, A线为1.8L、0.9L线,B线为5L线。栈板线从供栈机开始依次包括出 栈线、送栈线、码垛线A、码垛线B。控制设备包括控制箱和控制柜, 控制箱配合示教盘共同控制机器人码垛机,控制柜控制其他辅助设备以及码垛机的启动。 三、设备按钮操作说明

1.控制箱 操作面板上的按钮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为: 方式开关一一可进行自动(AUTO)与手动(T1、T2)的切换,其中T2 操作时速度较快不易控制,不熟练时手动操作建议使用T1。切换时需插入钥匙。 异常恢复(FAULT RESET当有异常状况时报警灯会亮,排除异常后按下此键可解除报警。 启动按钮(CYCLE START为操作方便和安全的考虑,此按键只起运行指示的作用,机器的启动将在控制柜上操作,当机器人处于自动运行状态时此灯会亮。 报警(FAULT ――当有异常状况时此灯会亮,此时机器人将不能启动。 紧急停止(EMERGENCY一一紧急时按下此键,可使机械手臂在任何位置强制停止,解除方法为向右旋转使其跳起来。 电源指示灯(POWER ――电源开关打开后灯亮,关闭后灯灭。 USB插孔一一用于程序备份。 电源开关——摇柄往上扳到ON,电源打开;摇柄往下扳到OFF,电源关闭。 2.示教盘 示教盘开关――手动操作时需将此开关调到ON 上。 急停按钮——作用同控制箱面板上的急停按钮。 安全开关——在示教板的背面有两个安全开关,使用示教盘时使

机械手设计的任务书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机械手设计任务书 (1) 1.1毕业设计目的 (1) 1.2本课题的内容和要求 (2) 第二章抓取机构设计 (4) 2.1手部设计计算 (4) 2.2腕部设计计算 (7) 2.3臂伸缩机构设计 (8) 第三章液压系统原理设计及草图 (11) 3.1手部抓取缸 (11) 3.2腕部摆动液压回路 (12) 3.3小臂伸缩缸液压回路 (13) 3.4总体系统图 (14) 第四章机身机座的结构设计 (15)

4.1电机的选择 (16) 4.2减速器的选择 (17) 4.3螺柱的设计与校核 (17) 第五章机械手的定位与平稳性 (19) 5.1常用的定位方式 (19) 5.2影响平稳性和定位精度的因素 (19) 5.3机械手运动的缓冲装置 (20) 第六章机械手的控制 (21) 第七章机械手的组成与分类 (22) 7.1机械手组成 (22) 7.2机械手分类 (24) 毕业设计感想 (25) 参考资料 (26) 论文含全套图纸,需要图纸联系QQ:838899316,加时说明毕业设计,如 需要更多课题请联系。每份设计(含全套图纸),价格为16元,支持支付宝交易。

送料机械手设计 摘要 本课题是为普通车床配套而设计的上料机械手。工业机械手是工业生产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模仿人体上肢的部分功能,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工件或握持工具进行操作的自动化技术设备,对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推动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和欢迎。实践证明,工业机械手可以代替人手的繁重劳动,显著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水平。工业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笨重工件的搬运和长期频繁、单调的操作,采用机械手是有效的。此外,它能在高温、低温、深水、宇宙、放射性和其他有毒、污染环境条件下进行操作,更显示其优越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本课题通过应用AutoCAD 技术对机械手进行结构设计和液压传动原理设计,它能实行自动上料运动;在安装工件时,将工件送入卡盘中的夹紧运动等。上料机械手的运动速度是按着满足生产率的要求来设定。 关键字机械手,AutoCAD。 第一章机械手设计任务书 1.1毕业设计目的 毕业设计是学生完成本专业教案计划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案环节,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这对学生即将从事的相关技术工作和未来事业的开拓都具有一定意义。 其主要目的: 一、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独立工作能 力,拓宽和深化学生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构思和创新思维,掌握工程设计 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使用技术资料、国家规范等手册、图

多自由度直角坐标型码垛机器人结构毕业设计说明书

多自由度直角坐标型码垛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 Body structure design of rectangular coordinate palletizing robot with the multi-degree freedom 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学院班级 所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申请学位学士 指导教师职称 副指导教师职称 答辩时间

目录 设计总说明 ............................................................... I INTRODUCTION ............................................................ II 1 绪论 . (1) 1.1 码垛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2 课题内容及要求 (2) 2.1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2.2 参数要求 (2) 3 总体机构设计 (3) 3.1 机械抓手设计 (6) 3.1.1 方案选择 (6) 3.1.2 力学分析 (7) 3.1.3 气缸选择 (9) 3.2 丝杆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9) 3.2.1 Z轴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9) 3.2.2 x轴和y轴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12) 3.3 各轴驱动电机选型 (12) 3.3.1 Z旋转轴电机的选择 (13) 3.3.2 Z轴步进电机的计算与选型 (15) 3.3.3 x轴和y轴步进电机的选用 (17) 3.4 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计算与选型 (18) 3.5 轴承的选用 (20) 3.5.1 Z旋转轴轴承的选用 (20) 3.5.2 Z轴滚珠丝杠下端单向推力球轴承的计算与选型 (20) 3.5.3 其他轴承的选用 (21) 3.6 锥齿轮传动的计算与选型 (23) 4 总体支架的受力分析 (25) 总结 (29) 鸣谢 (30) 参考文献 (31)

工业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和机械制造工艺水平的飞速发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逐步从汽车拓展到其它领域。在各种类型的机器人中,模拟人体手臂而构成的关节型机器人,具有结构紧凑、所占空间小、运动空间大等优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机器人之一。尤其由柔性关节组成的柔性仿生机器人在服务机器人及康复机器人领域中的应用和需求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设计一台四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用于给冲压设备运送物料。首先,本文将设计机器人的底座、大臂、小臂和机械手的结构,然后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驱动方式,搭建机器人的结构平台;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设计该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卡和伺服放大器的选择、反馈方式和反馈元件的选择、端子板电路的设计以及控制软件的设计,重点加强控制软件的可靠性和机器人运行过程的安全性,最终实现的目标包括:关节的伺服控制和制动问题、实时监测机器人的各个关节的运动情况、机器人的示教编程和在线修改程序、设置参考点和回参考点。 关键词:机器人,示教编程,伺服,制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sensor technolog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trol technology and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level, the application of robots gradually expanded from cars to other fields. In all types of robots, the articulated robot arm simulation human form,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small occupied space, large moving spac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robots. Especially flexible biomimetic robot composed of flexible joint in the field of service robot and rehabilitation robot application and demand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n this paper I will design an industrial robot with four DOFs, which is used to carry material for a punch. First I will design the structure of the base, the big arm, the small arm and the end manipulator of the robot, then choose proper drive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building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the robot. On this foundation, I will design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e robot, including choosing DAQ card, servo control, feedback method and designing electric circuit of the terminal card and control software. Great attention will be paid 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ntrol software and the robot safety during running. The aims to realize finally include: servocontrol and brake of the joint, monitoring the movement of each joint in realtime, playback programming and modifying the program online, setting reference point and returning to reference point. KEY WORDS: robot, playback, servocontrol, brake

机械手(码垛机)液压与PLC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毕业设计

黎明职业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机械手(码垛机)液压与PLC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目录 第1章绪论 (3) 第2章毕业设计任务与要求 (4) 2.1设计任务 (4) 2.2设计要求 (5) 第3章液压系统设计 (6) 3.1负载分析 (6) 3.2液压缸的设计与计算 (6) 3.2.1夹紧液压缸的设计与计算 (6) 3.2.2升降液压缸的设计与计算 (7) 3.2.3平移液压缸的设计与计算 (9) 3.2.4液压缸结构尺寸计算 (10) 3.3确定液压系统方案,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11) 3.3.1确定执行元件的类型 (11) 3.3.2换向方式确定 (11) 3.3.3各回路的确定 (11) 3.4 液压元件及辅助装置的选型与确定 (12) 3.4.1 选择液压泵 (12) 3.4.2确定油管的尺寸 (12) 3.4.3液压阀的选型 (13) 第4章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14) 4.1控制要求分析 (14) 4.2硬件设计 (14) 4.2.1 PLC的选型 (14)

4.2.2 I/O分配表 (15) 4.2.3 PLC电路设计 (15) 4.3电气元件选型 (19) 4.4软件设计 (21) 4.4.1画出动作流程图 (21) 4.4.2人机界面组态控制 (22) 第5章安装调试仿真 (26) 5.1 液压仿真 (26) 5.2 PLC调试 (26) 第6章设计结论 (26) 第7章仪器设备清单 (27) 第8章收获、体会和建议 (27) 参考文献 (28) 附录 (29)

第1章绪论 机械手是模仿着人手的部分动作,按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自动机械装置。 机械手的发展是由于它的积极作用正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其一、它能部分的代替人工操作;其二、它能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时间和位置来完成工件的传送和装卸;其三、它能操作必要的机具进行焊接和装配,从而大大的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显著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 机械手是一种能自动控制并可从新编程以变动的多功能机器,他有多个自由度,可以搬运物体以完成在不同环境中的工作。机械手的结构形式开始比较简单,专用性较强。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制成了能够独立的按程序控制实现重复操作,适用范围比较广的“程序控制通用机械手”,简称通用机械手。由于通用机械手能很快的改变工作程序,适应性较强,所以它在不断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生产中获得广泛的引用。

送料机械手设计

摘要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送料机械手的设计,首先对送料机械手的工况进行分析,此多工位专用机械手完成小臂上下俯仰、大臂正反向回转、行走装置进退三个自由度,以及手爪的开启和闭合等动作,然后给出该送料机械手的液压系统的电磁元件动作循序表和液压系统原理图。 本械手由大臂结构,小臂、旋转结构和驱动机构组成,该设计能实现三个自由度,分别为手爪的开合,旋转,小臂的上下摆动以及大臂的旋转等等功能。 关键词:送料机械手;液压系统;自由度;功能

Abstract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mainly had the CA18 control engine bed and the programming introduction, the ear components tech nological analysis craft parameter choice cutting tool choice, the components procedure manual establishment, the procedure simulation, the modelling and the entity simulation processing finally has made the design summary,the acknowledgment language, the reference tabulation and the appendix.Article primary coverage for components craft analysis. This components manual programming, but also has to make engineer's modelling and the entity simulat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bb3347977.html,ed the circular arc interpolation instruction in the components manual programming; drill hole; M98 transfer subroutine instruction. Key words: auto-focus;Industrial robot ;degrees of freedom ;fucation

码垛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工业机械手及PLC 学生姓名丁金涛 专业班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4班 学号20080460205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张瑞 完成时间 2012年 03月 01日

工业机械手及PLC控制 一.工业机械手概述 用于再现人手功能的技术装置称为机械手。机械手是模仿人手的部分动作,按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自动机械装置。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机械手被称为工业机械手。 工业机械手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并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新技术发展很快,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机械手工程。机械手涉及到力学、机械学、电器液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 工业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生产设备。工业机械手也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他的特点是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在人的智能和适应性。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 机械手的发展是由于它的积极作用正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其一、它能部分的代替人工操作;其二、它能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时间和位置来完成工件的传送和装卸;其三、它能操作必要的工具进行焊接和装配,从而大大的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显著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因而,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和应用。尤其是在高温、高压、粉尘、噪音以及带有放射性和污染的场合,应用的更为广泛。在我国近几年也有较快的发展,并且取得一定的效果,受到机械工业的重视。 机械手是一种能自动控制并可从新编程以变动的多功能机器,他有多个自由度,可以搬运物体以完成在不同环境中的工作。机械手的结构形式开始比较简单,专用性较强。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制成了能够独立的按程序控制实现重复操作,适用范围比较广的“程序控制通用机械手”,简称通用机械手。由于通用机械手能很快的改变工作程序,适应性较强,所以它在不断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生产中获得广泛的引用。 二.工业机械手的发展史 现代工业机械手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基于示教再现和主从控制方式、能适应产品种

全自动包装码垛机设计_图文(精)

摘要 传统的机械设备与产品,多是以机械为主,是电气、液压或气动控制的机械设备。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己逐步地由手动操作改为自动控制,设备本身也发展成为机电一体化的综合体。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 综合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经过 30多年的发展, 目前, 可编程序控制器已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最重要、应用最多的控制装置, 己跃居工业生产自动化四大支柱 (可编程序控制器、数控机床、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首位。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先进与自动化程度高低的标志。 包装码垛自动生产线适用于石油化工、化肥、粮食、港口等行业, 可对 PP 、PE 粒子、 PVC 、化肥、粮食等粉状、颗粒状物料进行全自动包装码垛作业,便于用户储存、运输和销售,全自动包装码垛生产线主要由自动定量包装机、自动上袋机组、封口系统、倒袋机、金属检测机、重量检验机、检选机、喷墨打印机、码垛机等单元组成。通过可编程序控制器、对整个生产线的工作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或供料不足,供袋不及时、出垛不及时等,进行声光报警。该设备具有操作简单,运行可靠,维修方便等优点。根据用户要求,配上通讯接口和打印机、有打印日、月累计报表的功能。还可与上位计算机或触摸屏连接,对包装码垛自动生产线实现实时监控、远程诊断和网络化管理。 关键词:PLC ;控制系统;包装码垛自动生产 目录 绪论 .............................................................................................................................. 1一、 PLC 的背 景 (2) (一 PLC 的产生 (2) (二 PLC 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

自动送料装置机械手设计

自动送料装置机械手设计 目录 摘要 ................................................................................................................................ I Absrtact........................................................................................................................ II 第1章绪论 .. (1) 1.1 引言 (1) 1.2 研发目的及意义 (1) 1.3 机械手的内容 (1) 1.3.1 用途 (1) 1.3.2 技术参数 (2) 第2章手部设计 (3) 2.1 概述 (3) 2.2 初选型号 (3) 2.2.1 真空吸盘 (3) 2.2.2真空发生器 (4) 2.3 真空吸盘的吸力计算 (4) 2.4手臂伸缩驱动力的计算 (5) 2.5手臂升降和回转部分结构设计 (6) 2.6手臂升降气缸的设计 (6) 2.6.1驱动力计算 (6) 2.6.2气缸的直径 (7) 2.6.3活塞杆直径的计算 (8) 2.6.4缸筒壁厚计算 (9) 第3章气压传动系统设计 (10) 3.1气压系统传动的选定 (10) 3.2气压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图 (10) 第4章手腕设想 (12) 4.1 概述 (12) 4.2 腕部联想重点 (12) 4.3 典型腕部结构 (12)

第5章机械手的PLC控制设计 (13) 5.1可编程序掌握的各种原件 (13) 5.2 PC指令系统 (14) 5.3编写机械手的PLC控制指令 (15) 结语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附录 (21)

工业机械手设计指导书

工业机械手设计 一、毕业设计题目概述 机械手是模仿人的手部动作,按照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和操作的自动装置,它是机械化、自动化的重要手段。因此,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在高温、高压、危险、易燃、易爆、放射性等恶劣环境,以及笨重、单调、频繁的操作中,它代替了人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机械加工中,冲压、铸、锻、焊、热处理、电镀、喷漆、装配以及轻工业、交通运输、国防工业等各方面,也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机械手一般由执行机构、驱动机构、控制机构以及位置检测装置等组成,驱动系统可采用液压传动、气动传动、电气传动和机械传动等形式,而多数采用电液机联合传动。 该机械手是将圆柱形零件从传送带上夹装到专用机床上,待加工完毕后再夹装回传送带的专用机械手(图1)。机械手总体设计分为夹持器、伸缩臂、升降臂和底座四大部件设计及二个系统:PC电控系统与液压控制系统设计。夹持器安装于伸缩臂上,伸缩臂安装在升降臂上,升降臂安装在底座上。连接方式均为法兰盘螺栓连接。 机械手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机械手工作流程图 码垛机械手结构如图3所示。工作程序为:液压缸2伸出→四边形机构3下降→夹持器4夹紧工件5→液压缸2缩回→四边形机构3上升→底座1回转→(到达位置后)液压缸2伸出→四边形机构3下降→夹持器4放开工件5→液压缸2缩回→四边形机构3上升→底座1回转至原位。然后进行下一循环。 改变夹持器形状,可夹持不同工件或物体。 二、设计参数 (说明:工业机械手改换末端执行器和工作方式,可完成不同工件或物体的操作,基本结构、设计内容和控制程序大体相同。本设计题目共分四种:工件工序转换机械手;箱体类物体移位机械手;工件翻转机械手;装箱机械手。) 本设计工业机械手由四个部分组成:底座回转部分、机身升降部分、伸缩臂伸缩部分和末端执行器夹持部分。 主机总体参数:圆柱形零件的尺寸为直径80毫米,高为150毫米,机械手回转角度为90度,升降高度为500mm,伸缩长度为300mm。 三、设计方案及要求 (一)底座回转部分设计方案及要求 1、转动角度90度,单向运动时间2秒;定位准确,要有定位措施。 2、采用回转支承机构,齿圈固定,液压马达行星齿轮传动或电机驱动。 3、与大臂和地基采用法兰联接。 (二)机身升降部分设计方案和要求 1、升降臂起升高度:0—500mm,任意可调; 2、单向升降运动时间:0—3s; 3、可采用电机驱滚珠丝杠传动或液压传动齿轮倍程升降机构,共两种方案。 4、升降臂定位可靠、精确。 5、升降臂与旋转底座、伸缩臂为法兰连接; 6、结构设计时考虑伸缩臂工作时的整机平衡; (三)伸缩臂设计方案和要求 1、伸缩长度:300mm,伸缩臂固定在升降台上,随升降台做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伸缩臂

液压机械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液压机械手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一、引言 1.1机械 液压通用机械手,就其本质上来说,属于工业机器人的范畴,机器人学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学科。它集中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以及人工智能等多种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新成就,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我国科技界跟踪国际高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 “机械手”(Machanical Hand):多数指附属于主机、程序固定的自动抓取、操作装臵(国内一般称作机械手或专用机械手)。如自动线、自动机的上下料,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到的自动化装臵。 1.2机械手特点、结构与研究意义 1.2.1机器人的特点 机器人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它的通用性和适应性等方面。 1.通用性 机器人的通用性指具有执行不同功能和完成多样简单任务的实际能力;通用性也意味着,机器人是可变的几何结构。或者说在机械结构上允许机器人执行不同的任务或以不同的方式完成同一工作。 2.适应性 机器人的适应性是指具有对环境的自适应能力,及机器人能够自主执行实现经规划的中间任务,而不管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没有预计到的环境变化。 1.2.2机器人的系统结构 一个机器人系统一般由四个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即机械手、环境、任务和控制器。 工业机器人的本体机械系统即为通常的机械手装臵,他由肩、臂、腕、机身或行走机构组成,组合为一个相互依赖的运动机构。 环境即指机器人所处的周围状态,环境不仅由机和条件决定,而且有环境和它所包含的每个事物的全部自然特性决定。 机器人体系结构中的任务一般定义为环境的两种状态(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间的差别,必须用适当的程序语言来描述,并能为计算机所理解。 机器人控制器一般为控制计算机,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并按照预存信息,即机器人的状态及环境情况等,生成控制信号来驱动机器人的各个关节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