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四氢呋喃生产技术的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聚四氢呋喃生产和发展现状

我国聚四氢呋喃生产和发展现状

11.1 我国聚四氢呋喃生产和发展现状聚四氢呋喃(polytetramethylene ether glycol,简称:PTMEG)是由四氢呋喃经氧离子开环聚合而制得。

常温下为白色腊状固体,融化后为无色透明液体。

主要用于聚氨酯弹性纤维(Spandex氨纶)、聚氨酯弹性体、酯醚共聚物。

其中PTMEG最大的消费市场是氨纶,占总量的50%,其次是聚氨酯弹性体,占总量的35%,酯醚共聚物约占总量的15%。

PTMEG分子量不同有不同的用途。

平均分子量650-1000的PTMEG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制成耐磨、耐油、低温性能好、强度高的橡胶,用作轮胎、合成革、汽车仪表盘、装饰材料、电缆等;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丁二醇制成嵌段聚醚聚酯弹性材料用作蛇形管、传送带、压簧材料及软管等。

平均分子量1800-2000的PTMEG与MDI反应制得氨纶,其强度高,回弹性能接近天然橡胶,号称人类“第二皮肤”,是近年来纺织工业中广泛采用的新型材料。

由于聚四氢呋喃生产工艺复杂,工艺条件要求极为苛刻。

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德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掌握聚四氢呋喃的工业技术,并垄断着国际市场。

2003年前,我国聚四氢呋喃生产装置只有2套,分别为济南圣泉集团和山西三维集团公司所有,总生产能力为2万吨/年。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1998年12月12日与俄罗斯国家应用化学科研中心签定了独家转让10000吨四氢呋喃和5000吨聚四氢呋喃技术的合作协议。

经过三年多的消化吸收、工程设计、工程安装,以及中俄双方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5000吨聚四氢呋喃一期工程于2002年5月18日一次试车成功,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了规定的质量要求,经实验鉴定产品完全符合氨纶纺丝和聚氨酯的工业要求,成为我国聚四氢呋喃第一家工业化生产的企业,填补了国内空白,结束了我国聚四氢呋喃产品长期以来被西方国家垄断,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

该以无机酸作催化剂,采用两步法连续生产工艺,整个过程采用DCS操作,人员少、产品质量稳定、三废少、容易治理,副产醋酸钠、醋酸甲酯可以回收。

聚四氢呋喃的合成机制与表征研究

聚四氢呋喃的合成机制与表征研究

聚四氢呋喃的合成机制与表征研究游利锋【摘要】In the presence of heteropolyacid in low concentration, polytetrahydrofuran was prepared by the ring opening polymeriza- tion of tetrahydrofuran with promoter epichlorohydrin and chain-regulator water.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n the ring opening polymeri- zation of tetrahydrofuran was studied. The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by IR, GPC,DSC, TG and SEM. Compared the spectra and the curve with the sample, indicat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 was expecte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product can be controlled 2000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of the product was narrow. The thermostability and the uniformity were excellent.%在低浓度杂多酸催化条件下,利用环氧氯丙烷为促进剂、水为分子链调节剂对四氢呋喃进行开环聚合,得到了最终产物聚四氢呋喃.研究了四氢呋喃开环聚合的反应机制,并采用IR,GPC,DSC,TG及SEM等方法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与国外进口的样品对比,聚合产物具有预期的分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可控制在2 000左右且分布也较窄,还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及均一性.【期刊名称】《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24)001【总页数】7页(P39-45)【关键词】聚四氢呋喃;聚合机制;表征【作者】游利锋【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河南郑州451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42.8聚四氢呋喃(PTHF)是一种生产高性能聚氨酯纤维、嵌段聚氨酯、聚醚酯弹性体、聚醚酰胺、热塑性聚亚胺酯及浇注弹性体等的重要原料,被广泛应用于纺织、管材、化工、汽车、医疗及军工等领域[1].在我国,PTHF主要应用于合成聚氨酯弹性纤维(氨纶纤维),用其制成的纤维具有较高的伸长率及弹性,是各种纤维中的佳品,因而备受关注[2].前人对四氢呋喃聚合反应催化剂的开发及聚合工艺的研究较多,对聚合反应机理及产物分析等则研究较少.以12-磷钨酸(含结晶水)为催化剂、环氧氯丙烷(ECH)为促进剂、水为分子量调节剂对四氢呋喃进行开环聚合,得到了产物聚四氢呋喃.在前期聚合工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聚合反应机制,通过红外光谱(I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TG)及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并与国外进口的样品进行了对比.1 实验部分1.1 主要原料与仪器实验原料:四氢呋喃(THF)、环氧氯丙烷(ECH)、环己烷、吡啶、氢氧化钠等均为分析纯.THF 的纯化见文献[3] , 12-磷钨酸(PW12)的处理见文献[4].实验仪器:NEXUS-870型红外光谱仪、1100型凝胶渗透色谱仪、290型差示扫描量热仪、851型热重同步差热分析仪、JSM-6390扫描电镜.1.2 聚四氢呋喃的合成在装有温度计和电动搅拌器的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50 mL精制的THF及处理过的PW12,在冰水浴中冷却至0~5 ℃,依次滴加适量的水与ECH,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后,加入0.5 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终止反应.然后,加热蒸出未反应的THF,当温度升至95 ℃时,停止蒸馏.冷却,用环己烷溶解粗产物,在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用温水充分洗涤有机层至pH=7和无色为止.除去无机层,先常压蒸馏回收环己烷,再减压蒸馏除去微量的水分和易挥发性物质,最后产物在120 ℃烘干4 h,得最终产物.1.3 聚合产物的测试1.3.1 红外光谱测试采用美国Nicolet公司生产的Nexus870-FTI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试样进行测试.1.3.2 凝胶渗透色谱测试采用美国Agilent1100型液相凝胶色谱仪测定试样的各种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以四氢呋喃为溶剂、聚苯乙烯为标样,样品的质量浓度为1.000 g/L,流速为1.000 mL/min,柱温为23 ℃.1.3.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采用美国TA公司290型差示扫描量热仪对试样进行测试,升温加热速率为5~10 ℃/min,扫描范围为20~120 ℃.1.3.4 热重分析采用TGA/SDTA851型热重同步差热分析仪对试样进行测试,升温速率为10 ℃/min,扫描温度范围为20~500 ℃.1.3.5 扫描电镜分析采用JSM-6390型扫描电镜对试样进行测试.2 聚合反应机制分析2.1 链引发反应机制聚四氢呋喃是由四氢呋喃开环聚合而得,据文献[5]报道,四氢呋喃的分子构象具有C2、Cs等多种对称性,其中Cs构象具有最低能量,较稳定.本研究对以12-磷钨酸(HPA)为催化剂、环氧氯丙烷为促进剂的四氢呋喃开环聚合的链引发反应、链增长反应、链终止反应及副反应的机制进行分析.链引发反应式:首先,催化剂磷钨酸(HPA)中的质子与环氧氯丙烷的三元环形成质子化环醚.然后,由四氢呋喃的氧原子进攻环醚中较不稳定的碳原子形成氧鎓离子,此引发机理与Lewis酸-环氧氯丙烷的引发机制(形成两性离子)不同.此引发反应仅削弱了四氢呋喃C—O键的结合强度,碳氧键没有发生断裂而是生成了氧鎓离子.这是因为,三元环较五元环更易发生开环反应,环氧氯丙烷在引发反应中可有效降低四氢呋喃开环反应的能垒.2.2 链增长反应机制链增长反应式:链增长反应为氧鎓离子与四氢呋喃单体之间的反应.先是四氢呋喃中的氧原子进攻氧鎓离子五元环上a位的碳原子,同时氧鎓离子五元环上的氧原子与a位的碳原子发生断键,形成新的五元环叔氧鎓离子增长物种.上述反应生成的新五元环叔氧鎓离子增长物种,可以继续与四氢呋喃发生链增长反应得到高分子量产物.四氢呋喃链的增长反应机理为氧鎓离子与四氢呋喃反应生成叔氧鎓离子增长物种,该步反应的实质是四氢呋喃分子中的氧原子按SN2反应机制进攻氧鎓离子a位的碳原子.2.3 链终止反应机制链终止反应式:在此聚合反应中,用水作为链调节剂来控制聚合产物的分子量,水与氧鎓离子之间的反应为水分子中的氧与氧鎓离子a位的C原子发生成键作用,并使氧鎓离子五元环中的C—O键发生断键,开环生成直链聚合物.文献[6]报道四氢呋喃氧鎓离子与水反应的活化能在30 kJ/mol左右,而四氢呋喃链增长反应的活化能在70kJ/mol左右.四氢呋喃氧鎓离子与水发生的链中止反应和四氢呋喃链增长反应的活化能之差在40 kJ/mol左右,这说明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叔氧鎓离子更容易与水发生反应,所以可以用水作为链调节剂来控制聚四氢呋喃的分子量.研究聚合反应中水与氧鎓离子的反应机制,不仅可以帮助解释实验中的一些现象,还可以为聚合反应工艺及分子量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2.4 聚合中的副反应在聚合过程中,由于阳离子性物种进攻四氢呋喃五元环中的氧原子,使得五元环中O—C之间的键结合强度减弱,五元环中a位的C原子活性有所增强,所以四氢呋喃阳离子聚合反应的副反应较多,反应条件比较苛刻.在此聚合反应中,可能存在两个副反应:一个是长链氧鎓离子发生分子内尾咬、扩环反应;另一个是氧鎓离子通过烷基交换方式向聚合物链进行转移.2.4.1 分子内尾咬、扩环反应反应方程式:这类反应首先是由Foss[7]在1979年发现的,Foss使用CH3OSO2CF3和HOSO2CF3为催化剂,发现有少量的环状齐聚物(从二聚体到九聚体)生成.该步反应的活化能较四氢呋喃链增长反应的活化能高,说明生成此类聚体需要克服较大的能垒,高温有利于其形成,低温反应可控制其发生.2.4.2 链转移反应反应方程式:通常情况下,四氢呋喃的阳离子聚合具有活性聚合反应的特点,然而在很多情况下,还是会发生终止反应.通过烷基交换方式向聚合物链进行转移是一种常见的增长链终止方式,这个反应涉及增长中心(氧鎓离子)和聚合物链的另一氧原子间的烷基交换.这两个副反应的存在,都会使聚合物分子量的分布变宽,研究它们的反应机制对于合成高性能聚四氢呋喃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 聚四氢呋喃的表征3.1 红外光谱图1和图2分别为进口样品谱图和聚合产物谱图,由图1可以看出,进口样品在1 110 cm-1处有很强的特征吸收峰为醚键特征峰;3 000 cm-1附近处为亚甲基及次甲基的C-H伸缩振动吸收峰,1 447 cm-1处为变形振动吸收峰;在3 450cm-1处为端羟值-OH的弱吸收峰.由图2与图1比较可知,聚合物具有各个特征吸收峰的特点,证明通过聚合反应获得了所要的聚合产物.图1 样品的红外光谱图Fig.1 The IR spectra of sample图2 聚合物产物的红外光谱图Fig.2 The IR spectra of polymer3.2 凝胶渗透色谱 (GPC)GPC是液相色谱的一种,可以快速自动测定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它是利用高分子溶液通过填充有多孔性载体(特种凝胶粒)的色谱柱把聚合物分子按尺寸大小进行分离的方法.当被分析的试样随溶剂进入色谱柱后,聚合物分子向载体内孔扩散,随着溶剂淋洗过程的进行,大小不同的分子可得到分离,最大的分子最先被淋洗出,最小的分子最后被淋洗出来.采用美国Agilent1100型液相凝胶色谱仪测定试样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四氢呋喃为溶剂,聚苯乙烯为标样,样品质量浓度为1.000 g/L,流速为1.000 mL/min,柱温为23 ℃进行测试.测得样品与聚合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图见图3及图4.测得结果:Mn=2 326 g/mol;Mw=3 490 g/mol;Mz=13 054 g/mol;D=1.50.测得结果:Mn=2 014 g/mol;Mw=2 696 g/mol;Mz=11 717 g/mol;D=1.34.图3 样品的GPC色谱图Fig.3 The GPC spectra of sample图4 聚合产物的GPC色谱图Fig.4 The GPC spectra of polymer比较GPC色谱图及测试结果可知,聚合产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 000左右,且分子量峰底较样品窄(5e4≤1e5),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也较窄(1.34<1.50),但GPC只是一种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相对方法,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度不仅与试样本身相关,还与色谱柱有关.GPC还可以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的各种统计值,如测试结果可获得数均、重均与粘均等各种统计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值,但它也不是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绝对方法,而是一种相对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差,溶剂四氢呋喃等的存在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偏差.测定时,溶剂与溶质间的作用力会小于溶质与载体间的作用力,使溶质的实际淋出体积大于由排除效应所决定的淋出体积,由于载体对溶质的吸附使得淋出体积较大,结果会出现一定的偏差.3.3 热稳定性分析热分析方法是一种研究聚合物的物理参数随温度变化情况的分析方法.3.3.1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使试样与参比物在程序升温或降温的相同环境中,用补偿器测量使两者的温度差保持为零所必需的热量对温度或时间的依赖关系.采用美国TA公司290型差示扫描量热仪对试样进行测试,升温速率为5~10 ℃/min,扫描范围为20~120 ℃,得到的曲线中出现热量变化峰或基线突变的温度与聚合物的转变温度相对应,结果如图5及图6所示.图5 样品的DSC曲线Fig.5 The DSC curve of sample图6 聚合产物的DSC曲线Fig.6 The DSC curve of polymer由图5及图6可知,样品的DSC曲线在37.86 ℃处存在一尖锐吸热峰,吸收热量为12.55 mW,而聚合产物的DSC曲线在32.6 ℃处有一尖锐吸热峰,吸收热量为24.51 mW且峰形变化稳定,此为熔化吸热引起的变化.除此外,再无其他热效应,表明聚合产物的热稳定性良好.3.3.2 热重法热重法(TG)是在程序升温的环境中,测试试样的重量对温度的依赖关系.物质会随温度升高产生相应的变化,如低分子物的挥发、热分解及氧化等,物质的质量和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即为热重曲线.采用TGA/SDTA851型热重同步差热分析仪对试样进行测试,升温速率为10 ℃/min,图7及图8分别为进口样品和聚合产物的热重分析曲线.图7 样品的TG曲线Fig.7 The TG curve of sample图8 聚合产物的TG曲线Fig.8 The TG curve of polymer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试样的热重分析结果如下:进口样品在160.78 ℃时,失重曲线开始下降并出现转折即开始失重,此失重温度为起始分解温度,质量流失速率为0.2~1 mg/min;在310.75 ℃时转为平台温度,曲线下降终止,此温度即分解终止温度.聚合产物在165.66 ℃时开始分解,其分解速率为0.1~1 mg/min,在340.88 ℃转化为平台温度即分解终止.比较可知,聚合产物较进口样的分解温度高且分解慢,说明聚合物产物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3.4 扫描电镜分析扫描电镜(SEM)是一种多功能电子显微镜,具有分辨率高、制样方便、成像立体感强等优点,目前主要用于研究聚合物的自由表面和断面结构.采用JSM-6390型扫描电镜进行测试,聚合产物的SEM照片见图9.图9 聚合产物的SEM照片Fig.9 The SEM photos of polymer图9为聚合产物的扫描电镜照片,通过观察可发现聚合物表面呈连续分布,排列紧密且分布均匀.这说明产物分子排列紧密、密度高,聚合物体系具有良好的均一性.4 结论以低浓度杂多酸为催化剂、环氧氯丙烷为促进剂、水为分子链调节剂对四氢呋喃进行开环聚合,合成了聚四氢呋喃.研究了四氢呋喃开环聚合的反应机制,不仅可以解释实验中的一些现象,还可以为聚合反应工艺及分子量的控制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合成高性能聚四氢呋喃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IR,GPC,DSC,TG及SEM等方法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并与国外进口的样品进行了对比,证明聚合产物具有预期的分子结构,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可控制在2 000左右,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也较窄,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均一性.【相关文献】[1] 张麟华.聚四亚甲基醚二醇的生产和市场预测[J].现代化工,2002,22(7):52- 55.[2] 薛淑娥.聚四甲撑醚二醇聚氨酯弹性体性能和应用[J].山西化工,2002,22 (2):23-25.[3] Anton M, Volkmar M, Christoph S, et al.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tetrahydrofuran having a low color indexes:US,0182238A1[P].2005-08-18.[4] 李淑勉,李占才,蒋玲,等.杂多酸催化四氢呋喃开环聚合反应[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3,15(1):48-50.[5] Rayon V M, Sordo J A. Motion in tetrahydrofuran: an abinitio study[J].Chemical Physics,2005,122(20): 204-303.[6] Dzhavadyan E A, Rozenberg B A, Enikolopyan N S. 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cationic polymerization of cyclic ethers in the presence of aldehydeadditives[J].Vysokomolekulyarnye Soedineniya(Seriya A),1971,13(7):1636-1642.[7] Foss R P, Jacoboson H W. Block and graft copolymers of pivalolactone-4-triblock and block-graft copolymers from pivalolactone andisoprene[J].Macromolecules,1979,12(6):1210-1216.。

四氢呋喃和聚四氢呋喃生产技术进展

四氢呋喃和聚四氢呋喃生产技术进展

四氢呋喃和聚四氢呋喃生产技术进展作者:王敏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8年第04期摘要:四氢呋喃作为当前运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有机合成原料和优良溶剂,还能够生产出聚四氢呋喃,而聚四氢呋喃作为制取嵌段聚氨酯和聚性弹性体材料的重要原料,相对于其他材料更而言,四氢呋喃不仅具有优异的水解稳定性和透气性、耐磨性,更是能够在低温之下也能够保持原有的性能,因此在我国众多行业如纺织、管材、化工、医疗等都具有广阔的运营前景。

而本文主要从四氢呋喃和聚四氢呋喃生产技术进展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四氢呋喃;聚四氢呋喃;生产技术;市场分析1 生产技术进展四氢呋喃生成聚四氢呋喃位移的方式就是阳离子开环聚合,在引发剂作用之下,四氢呋喃的聚合反应为本体聚合,高温环境下反应的速度十分快,当温度高于83摄氏度时,只存在聚合物的解聚反应。

而在低温时聚合有利于达到比较高的平衡转化率,而一旦温度低于20摄氏度,聚合反应几乎会完全停止。

近年来主要使用的引发剂为蒙脱土、杂多酸等。

现如今,四氢呋喃和聚四氢呋喃生产技术主要有如下四种方式:高氯酸-醋酐工艺、氟磺酸工艺、黏土法工艺以及杂多酸工艺。

以下分别对这四种方式展开详细的分析。

1.1 高氯酸-醋酐工艺该技术主要采用催化剂为高氯酸,其中高氯酸的质量分数必须为70%,醋酐是封端剂,该反应对于温度的要求是必须低于25摄氏度的环境状态下。

主要是通过加入一定的高氯酸催化剂在四氢呋喃和醋酐溶液当中,使其完成聚合反应,在聚合反应结束之后则加入氢氧化钠,终止聚合反应。

而反应过程需要脱出当中生成的盐,也需要通过蒸馏脱出其中未发生反应的四氢呋喃和水,之后可以得到聚四亚甲基醚二醇的二醋酸酯。

紧接着,就将二醋酸酯与过量甲醇进行村酯交换反应,之后中和反应之后的反应液,加水进行蒸洗,从而去除多余的甲醇和醋酸甲酯还有水分,最终得到聚四氢呋喃。

高氯酸-醋酐工艺当前主要是日本等国家在小规模的装置上使用,主要优点在于催化剂容易获取并且价格低廉,低温之下反应的速度也比较快,并且四氢呋喃的转化率相对而言也比较高。

关于编制聚四氢呋喃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关于编制聚四氢呋喃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聚四氢呋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高级工程师:高建关于编制聚四氢呋喃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模版型)【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核心提示: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主管部门 (1)1.1.6项目投资规模 (2)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3)1.1.9项目建设期限 (3)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4)1.5研究范围 (5)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7综合评价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2.1项目提出背景 (7)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2.3.1促进我国聚四氢呋喃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2.4.1政策可行性 (10)2.4.2市场可行性 (10)2.4.3技术可行性 (11)2.4.4管理可行性 (11)2.4.5财务可行性 (11)2.5聚四氢呋喃项目发展概况 (12)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2)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12)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3)2.5.4聚四氢呋喃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13)2.6分析结论 (13)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5)3.1市场调查 (15)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15)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5)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6)3.1.4替代产品调查 (16)3.1.5产品价格调查 (16)3.1.6国外市场调查 (17)3.2市场预测 (17)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17)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8)3.2.3价格预测 (18)3.3市场推销战略 (18)3.3.1推销方式 (19)3.3.2推销措施 (19)3.3.3促销价格制度 (19)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20)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0)3.4.1产品方案 (20)3.4.2建设规模 (20)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21)3.6市场分析结论 (21)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2)4.1地理位置选择 (22)4.2区域投资环境 (23)4.2.1区域地理位置 (23)4.2.2区域概况 (23)4.2.3区域地理气候条件 (24)4.2.4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24)4.2.5区域资源概况 (24)4.2.6区域经济建设 (25)4.3项目所在工业园区概况 (25)4.3.1基础设施建设 (25)4.3.2产业发展概况 (26)4.3.3园区发展方向 (27)4.4区域投资环境小结 (28)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29)5.1总图布置原则 (29)5.2土建方案 (29)5.2.1总体规划方案 (29)5.2.2土建工程方案 (30)5.3主要建设内容 (31)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2)5.4.1给排水 (32)5.4.2供电 (33)5.5道路设计 (35)5.6总图运输方案 (36)5.7土地利用情况 (36)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6)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6)第六章产品方案 (38)6.1产品方案 (38)6.2产品性能优势 (38)6.3产品执行标准 (38)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38)6.5产品工艺流程 (39)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39)6.5.2产品工艺流程 (39)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39)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40)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40)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40)6.8仓储方案 (40)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1)7.1主要原材料供应 (41)7.2主要设备选型 (41)7.2.1设备选型原则 (42)7.2.2主要设备明细 (43)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44)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4)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4)8.2.1能源消耗种类 (44)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4)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5)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5)8.4.1项目能耗分析 (45)8.4.2国家能耗指标 (46)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6)8.5.1工业节能 (46)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47)8.5.3节水措施 (47)8.5.4建筑节能 (48)8.5.5企业节能管理 (49)8.6结论 (49)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0)9.1设计依据及原则 (50)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0)9.1.2设计原则 (50)9.2建设地环境条件 (51)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1)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1)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52)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3)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3)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4)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6)9.5绿化方案 (56)9.6消防措施 (56)9.6.1设计依据 (56)9.6.2防范措施 (57)9.6.3消防管理 (58)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59)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9)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60)10.1 编制依据 (60)10.2概况 (60)10.3 劳动安全 (60)10.3.1工程消防 (60)10.3.2防火防爆设计 (61)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61)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61)10.3.5抗震设防措施 (62)10.4劳动卫生 (62)10.4.1工业卫生设施 (62)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63)10.4.3个人卫生 (63)10.4.4照明 (63)10.4.5噪声 (63)10.4.6防烫伤 (63)10.4.7个人防护 (64)10.4.8安全教育 (64)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5)11.1组织机构 (65)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65)11.3人力资源管理 (66)11.4劳动定员 (66)11.5福利待遇 (67)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68)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8)12.2 建设工期 (68)12.3实施进度安排 (68)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13.1投资估算依据 (69)13.2建设投资估算 (69)13.3流动资金估算 (70)13.4资金筹措 (70)13.5项目投资总额 (70)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73)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4)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4)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4)14.1.2产品成本 (75)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6)14.2财务评价 (76)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6)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7)14.2.3不确定性分析 (77)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80)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82)15.1项目风险因素 (82)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2)15.1.2技术风险 (82)15.1.3市场风险 (82)15.1.4资金管理风险 (83)15.2风险规避对策 (83)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3)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3)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3)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4)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85)16.1招标管理 (85)16.2招标依据 (85)16.3招标范围 (85)16.4招标方式 (86)16.5招标程序 (86)16.6评标程序 (87)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7)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7)16.9合同备案 (87)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9)17.1结论 (89)17.2建议 (89)附表 (90)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90)附表2 总成本表 (91)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93)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94)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96)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7)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8)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9)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00)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02)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3)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05)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07)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09) (113)第一章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ptmeg生产工艺技术

ptmeg生产工艺技术

ptmeg生产工艺技术PTMEG(聚四氢呋喃醚甲基形)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弹性体、弹性纤维、静电消除剂等行业。

以下将介绍PTMEG的生产工艺技术。

PTMEG的生产工艺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原料准备,主要包括四氢呋喃、醇类原料以及催化剂等。

四氢呋喃作为主要原料,必须具备一定的纯度和质量保证,以确保产品的高品质和安全性。

醇类原料可选择含有两个或多个羟基的化合物,如乙二醇、丙二醇等,催化剂则是通过催化反应提高制备效率。

接下来是聚合反应,即将原料进行混合并进行聚合反应。

一般采用批量操作或连续流程来进行聚合反应。

批量操作的优点是适应性强,适合小规模生产;连续流程则适合大规模产量。

在聚合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温度、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参数至关重要,以确保聚合反应的效果和产率。

聚合反应完成后,还需进行后处理工艺。

一般主要包括水洗、脱水、脱色等步骤。

水洗可以去除聚合反应中产生的杂质和残余催化剂等,同时帮助提高产品质量。

脱水则是通过蒸馏等方法去除水分,减少产品含水率,提高产品纯度。

脱色则是通过添加吸附剂等去除有机颜料、杂质等,以改善产品颜色和外观。

最后,PTMEG还需要进行纯化处理。

主要用到的技术有溶剂萃取、晶体分离、分子筛吸附等。

其中,溶剂萃取是常用的方法,通过将PTMEG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并与有机溶剂或无机溶剂发生相分离,从而实现纯化。

晶体分离则是通过控制温度和浓度,使溶液中的PTMEG分子逐渐结晶,分离出纯净的PTMEG。

分子筛吸附则是通过分子筛材料对PTMEG分子进行吸附,以去除杂质和提高纯度。

总之,PTMEG的生产工艺技术包括原料准备、聚合反应、后处理工艺和纯化处理等多个步骤。

通过适当控制工艺参数和采用先进技术,可以获得高质量的PTMEG产品,满足各个应用领域的需求。

聚四氢呋喃PTMEG简介

聚四氢呋喃PTMEG简介

中科院 华锦集团
杂多酸催化剂
尚未工业化 转化率低
12
2.1 工艺流程简述
PTMEG反应由聚合、脱色、醇解及分解四个反应组成。 PTMEG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13
PTMEG工艺流程简图 工艺流程简图
14
项目名称 公司名称 介 绍 人
聚四氢呋喃简介 聚四氢呋喃简介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咨询部
目 录
市场初步分析 产品性能及用途 国内外市场分析
1
工艺方法比较 工艺流程简述
1 市场初步分析
–1.1 产品性能与用途
产品性能
四氢呋喃均聚醚(PTMEG),常温下为白色蜡状固体, 熔化后为透明、无色液体。
传统工艺
氟磺酸 催化剂
DuPont
碱性催化剂 含氟酸树脂催化剂
PTG 新工艺
Conser
固体催化剂
三废少 催化剂循环使用 1.设备腐蚀小 2.THF和催化剂可循环使用 3.流程短,占地少 4.已工业化 1.THF和催化剂可循环使用 2.设备腐蚀小 3.流程短,占地少
旭化成
杂多酸催化剂
技术暂不转让 转化率低
主要用途
PTMEG主要用于生产氨纶、聚氨酯弹性体和酯醚共聚 弹性体。国外PTMEG的最大消费市场是氨纶(49%)、 其次是聚氨酯弹性体(占36%左右)和酯醚共聚弹性 体(15%)。国内主要用于氨纶和聚氨酯弹性体,国 内酯醚共聚弹性体基本是空白。
2
1.2 国内外市场分析 1.2.1 国外市场分析
生产厂 山西三维集团公司 中化国际(太仓) 巴斯夫 台湾大连(仪征) 前郭 小计 生产能力 15000 20000 60000 40000 20000 155000 7 固体催化剂 工艺路线 固体催化剂 杂多酸 固体催化剂 BDO BDO 正丁烷 环氧丙烷 糠醛

聚四氢呋喃生产现状及市场分析

聚四氢呋喃生产现状及市场分析
该 工 艺 以氟 磺 酸 为 聚 合催 化 剂 ,聚 合反 应 釜 由 3个 独立 容 积 的带 搅 拌 器 的反 应 釜 串联 组 成 ,一 定 比例的原 料 四氢呋 喃和氟 磺 酸连续 进入 不 同聚 合条 件 的 3个 聚合 反 应 釜 中 ,在 搅 拌 过 程 中发 生 聚 合 反 应 ,通 常 反应 压力 为 常压 ,温度 25 50℃ ,四氢 呋喃 的单 程转 化 率 为 67% 左 右 。反 应 热 由冷 却 盘 管 移 出 ,反应 物 为两 端 由氟磺 酸封 端的 聚醚 ,通过 水 急冷 终止 聚合 反 应 ,并 将 两端 的氟磺 酸基 水解 成 羟基 ,氟 磺酸 水解 成硫 酸 和 氢氟酸 ,反应 式 如下 :
需 求 进 行 了分 析 。
关 键 词 :聚 四氢 呋 喃 ;生 产 ;应 用 ;市 场
中 图 分 类 号 :0633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6.334X(2007)02-003 5.04
聚 四 氢 呋 喃 ,英 文 名 Poly Tetramethylene Ether Glycol(PTMEG),又名 聚 四亚 甲 基 醚 二 醇 ,是 由 单 体 四氢 呋喃 经 阳离 子 开环 聚合 或 由丁烷 直 接转化 而 得 的一 类 具有 不 同分 子 质 量 的直 链 聚 醚二 元 醇 ,常 温 下 为 白色蜡 状 固体 ,熔 化后 为无色 透 明液 体 。
(川 化 集 团有 限 责 任公 司 ,四 川 成 都 610300)
摘 要 :聚 四氢 呋 喃 是 一 种 性 能 优 异 的 高 分 子 材 料 ,其 下 游 产 品 主 要 是 用 于 生 产 新 型 合 成 纤 维 氨 纶 ,在 非 纤 领 域 中 的 应 用 也 潜 力 巨 大 。 笔 者 简 要 介 绍 聚 四氢 呋 喃 的合 成 工 艺 、生 产 现 状 、应 用 领 域 方 面 的 一 些 情 况 ,并 对 聚 四 氢 呋 喃 近 期 市 场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合成和应用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合成和应用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合成和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合成方法、应用、催化剂的种类以及物理和化学性质。

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合成聚氨酯、聚氨酯弹性纤维(氨纶)等许多化工产品的生产领域。

与由二异氰酸酯类合成的聚氨酯材料、用低聚多元醇合成的聚氨酯弹性体与弹性纤维等材料相比较,该产品性能更为突出。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尤其对发展我国的氨纶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聚四亚甲基醚二醇;聚氨酯;弹性体;氨纶;四氢呋喃中国分类号:TQ2.1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725(2004)03-0001-04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TMGXU Zhao-yu(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Anhui Hefei 230041, China) Abstract: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application, catalyst properties of PTMG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PTMG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chemical industry, for example synthesis PU. Specially, the Polyurethane elastomers based on PTMG have more advantages than those based on the otherpolybasic-alcohol. They have many preferable properties, such as lower temperature resistance, better water resistance, higher rebound degree and preferable dynamic properties, and so on. The market demands of PTMG is getting bigger and bigger, and it has good market prospect, especiall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U.Key words: PTMG; polyurethane; elastomer; PU; THF前言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又称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olyoxytertramethylene Glycol, 简称PTMG),是由四氢呋喃开环聚合得到的均聚醚,因其分子结构中无侧链,聚合结构排列紧密,产品密度较其它聚醚高而引人注目,是制取嵌段聚氨酯和聚醚弹性体等材料的重要原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