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安全/环境管理体系

2014年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1.审核目的:

■确认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持续符合性和运行有效性,发现和纠正不符合,持续改进。

3.审核范围:

a)体系覆盖产品及过程:

公司所有生产经营和办公活动。

b)审核期限:自2014年1月19日至本次审核结束时止。需要时间5天,可超期。

4.审核依据

■GB/T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

■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IRIS管理手册、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手册及其他体系文件

■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5.审核日期:

2014年11月24日至11月28日

6.审核报告发放范围:

■厂长、管理者代表及相关领导;■受审核单位;

7.批准:

同意本计划的安排,请各单位领导及相关人员配合现场审核。

管理者代表签名:

审核日程安排:

三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三体系内部审核报告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成建六司发[2008]号 关于印发《公司二○○八年第一次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的通知 各项目部、分公司、厂、站、机关各部室: 现将公司《二○○八年度第一次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印发给你们,请贯彻实施。 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 二○○八年八月一日 主题词:管理体系审核报告通知 存档三份共印五十五份2008年度第一次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编号:2008-01 审核组长:刘永琴 审批人:

一、审核目的: 确定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是否符合要求,并持续有效实施。 二、审核覆盖的业务范围: Q: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公用工程、建筑装饰装修、机电设备安装、 消防设施安装、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 E/O:同上 管理体系覆盖的公司领导、各部门、项目部及分公司(见计划) 三、审核准则: 1)GB/T19001-2000 GB/T24001-2004 GB/T28001-2001 2)公司管理体系手册/程序B/0、A/0版 3)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 四、审核日期: 2008年7月28日至2008年7月31日 五、审核组成员: 审核组组长:刘永琴 分组长:马蓉珍、李幼泉、徐思明、尹德成 审核组成员: 马蓉珍、李幼泉、张道琼、谭彬、徐思明黄元 曹鸿嘉、杨江萍、梁世勇、车汪速高照林 聘:周建国、罗世元、肖昌永、李立均、吴炜 六、审核情况:

1)接受审核的公司领导: 彭传科、曹鸿嘉、黄良、邱明珍、刘宏、冯家荣、陈晓红 张家泽。 接受审核的项目部负责人:周国成易红兵赖红春卢冬林陈东蔡明康李俊沈仲才陈洋明李崇金、唐军、胡伟任德孝刘永琴徐思明、李幼泉、尹德成、吴炜、谭彬、梁世勇、陈光友、胡勇张沛明、叶文贵、王继兴、沈洪涛、朱毅、葛蕾均、唐坪生等。 本次审核得到了公司领导、各部室、基层单位和项目部领导及全体职工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审核氛围,使审核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如期完成了审核任务。 2)审核组于2008年7月28日~7月31日对四项目天空城、五项目万基金蓝湾.六项目及九项目红枫林..七项目及十一项目新里.派克、八项目海珀.香庭.十七项目商混站.安分司(消防、机电安装)劳务分公司、机分司、租赁站、试验室、工程部、技术部、政工部.经理办经营预算部、工会/员工代表及公司领导进行了审核。审核组采取抽样的方法与受审核人员进行了交谈,查阅了有关运行记录,在现场观察了有关资源配备及运行情况,实测了工程实物质量;重点加强了临时场所和固定场所环境及硬件设施,起重设备,脚手架、临时用电、硬件的检查,对分包方管理且涉及公司安全责任的记录检查;关注了现场职业卫生条件和女职工、未成年工保护的相关法规执行,新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及时贯彻;检查了扬尘治理措施及效果。跟踪验证了上次内外审不合格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及管理评审改进决定的实施。内外审开出的不合格均得到了较好地纠正;管理评审的改进决定基本完成,成效较好。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培训班参考试卷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培训班参考试卷 年月日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并把它的标号填写在括号内。每题分,共 分) 1.废水处理监测记录没有规定保存期限,违反ISO 14001中的()条规定。 a) b) c) d) 空压机房开动时声音太响,工厂周边居民一直抱怨,对此厂方没有反应,违反ISO 14001中()条规定。 a) b) c) d) 当废气排放没有达到规定要求时应()。 a)停止生产b)当场处置 c)报告或通知d)执行不合格控制程序 4.第一方审核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内部改进 b)符合标准要求 c)符合文件规定 d)为了认证注册

5.在下列回收废品中,如果没有回收,对环境造成危险最大的是()。 a)废纸 b)废玻璃 c)废铁 d)废电池 6.受审核方建设项目是否能正式生产的环保依据是() a)环境监测站的竣工验收监测报告 b)受审核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c)环保局对竣工验收的批复 d)环保专家的验收意见 7.以下哪种情况可构成不合格项() a)宾馆餐厅没有处理泔水的作业指导书 b)两位管理者之间提供不出内部交流的记录 c)生产现场某过程没有该过程的安全规程 d)两位管理者之间没有按照规定作内部信息交流的记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在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及以上是正确的,将 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写在提后括号内) 1.绿色购物,我们应该选择够买() a)大包装的商品b)小包装的商品 c)一次性用品d)附带广告宣传材料的商品

2.文件控制包括() a)管理性文件b)环境法规、标准 c)文件复制d)计算机存储文件 3.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核心准则包括() a)独立性b)有效性c)客观性d)系统方法 4.审核证据可以是() a)分析的结果b)存在的客观事实 c)被访问人员的陈述d)现有的文件 5.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基本步骤(按顺序排列)是()a)审核实施b)审核策划c)跟踪审核d)审核报告 6.审核用工作文件主要包括() a)检查表b)不合格项报告 c)现场审核记录d)审核准则 7.可以作为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证据的是() a)审核员看见污水站的操作工人没有按照作业指导书添加铝碱 b)操作工人告诉审核员,机加工车间噪声太大,很多工人的听力都下降了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教程.doc

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员教程 第一章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第二章ISO14000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ISO1400标准条款介紹 第一章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一、环境 环境是一个极其广泛的概念。 《辞源》中对环境的解释是:周围的环境,周围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的概念是: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整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环境的定义: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考察环境的几个方面 一般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环境: 三、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活动而使环境发生的不利于人类的变化。 环境问题按照形成原因,可以分为两类: 1.自然原因又叫第一(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异常变化,或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对人类和生物有 害的因素;如:火山、海啸、地震、台风、水旱灾害、流行病等; 2.人为原因又叫第二(次生)环境问题,或叫“公害”,就是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工农业的 发展带来的污染等。 我们所讨论的主要是第二(次生)环境问题,即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四、全球环境问题 当前人类面临的一些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这些重大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水、食物、能源等基本条件。现在,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项: 1.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地球大气层能够吸收部分红外辐射能量而阻挡热量向宇宙扩散,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进入80年代以来一系列资料表明,全球变暖已成为事实。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因为大气中温室气体的 增加,并以二氧化碳(C02)为主。据预测,到下世纪,全球温度将上升2-5度,海平面将上升65cm 左右,直接威胁沿海地区和城市。全球变暖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对生态系统,尤其是对农业的影响, 物种的变化,植物带的推移,自然资源的变化都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 2.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存在于地球上空 25-40公里大气平流层中,是地球的保护层,能阻止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1958年人们发现高空臭氧层有减少趋势。1985年在南极上空首次观察到"臭氧空洞”。至今,北极也观测到同样现象。我国的青藏高原也出现季节性臭氧大幅度降低现象。研究表明,平流层臭氧浓度减少10%,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将增加20%,人类的眼病和皮肤癌患者将增加,植物 受到危害,农林牧业将减产,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包括食用鱼类,都会受到影响。部分化合物质在高空紫外线的作用下能与臭氧反应,减少臭氧。这些物质主要包括:氧化亚氮、四氯化氮、甲烷和氯烷烃(CFCS)。我国于1992年提出2005年全面停止生产 CFCS类物质的计划。 3.酸雨 酸雨通常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露、霜、雾、雹、雪等。大气中大部分硫和氮的化合物是人为活动产生的,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SO2和NOX排放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酸雨的危害

新版三体系内审实施计划计划

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依据审核时间审核组审 三体系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编号: 为检查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否符合ISO9001:2015、ISO14001:2015、GB/T28001- 2011标准并有效运行,不断自我完善。 Q: ×××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E/S×××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涉及的相关管理活动。 ISO9001:2015、ISO14001:2015、GB/T28001- 2011标准,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其它相关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 2017年3月10日上午—11日下午 首次会议时间:2017年3月10日8:30时 末次会议时间:2017年3月11日17时 组长:A 组员:B、 C、 D 1、公司领导、被审核方有关人员、职业健康安全员工代表按

核要求时参加首、末次会议。 2、被审核方有关人员按照审核日程安排,在本岗位等候。 审核组 201管理者代7年 长表1月 2日 审核日程表 审核员 日期时间审核部门及标准条款 分工 10 月 8:30—9:00首次会议(公司会议室)全体10 日 9:00— 11:50 13:40—16:50领导层 Q :4.1 4.2 4.3 4.4 5.1 5.2 5.3 6.1 6.2 6.3 7.1.1 9.3 10.1 10.3 E:4.1 4.2 4.3 4.4 5.1 5.2 5.3 6.1 6.1.1 6.1.4 8.1 10.1 10.3 S:4.1、4.2、4.3.3、4.4.1、4

.6 供销部 10月11日Q:5.3 6.2 6.1.2 8.2 8.4 8.5.3 8.5.5 9.1.2 E:5.3 6.1.2 6.2.1 8.1 S:4.3.1、4.3.3、4.4.1、4.4. 6 8:30—11:30企管部 Q:5.3 6.2 7.1.2 7.1.6 7.2 7.3 7.4 7.5 9.2 10.2 E: 5.3 6.1.2 6.2.1 6.2.2 7.1 7.2 7.3 7.4 7.5 8.1 9.2 10.2 S:4.3.1、4. 3.2、 4.3.3、 4.4.1、4.4.2 、 4.4.3、 4.4 .4、4.4.5、 4 .4.6、4.5.4 、4.5.5 质检部 13:40—16:00Q :5.3 6.2 7.1.5 8.6 8.7 9.1.1 9.1.3 E:5.3 6.1.2 6.2.1 8.1 S:4.3.1、4.3.3、4.4.1、4.4. 6 生产部 (车间) Q :5.3 6.2 7.1.3 7.1.4 8.1 8.5.1 8.5.2 8.5.4 8.5.6 E: 5.3 6.1.2 6.2.1 6.1.3 8.1 8.2

三体系内审报告

2013年内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合一体系 内部审核报告 一、审核目的: 对公司在建项目及建制单位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进行全面检查,验证三合一体系运行和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结果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二、审核范围: GB/T19001-2008、GB/T24001-2004、GB/T28001:2011及《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标准所涉及的公司机关本部各职能部门、实施单位和所覆盖的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工程等。 三、审核依据: 1、GB/T19001-2008、GB/T24001-2004、GB/T28001:2011标准及《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 2、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文件:一体化管理手册、一体化 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3、国家、地方、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等。 四、审核组组成及分工 组长:XXX 副组长:XXXX 成员:刘XX、姚XX、李XX、黄XX。 五、审核日程安排:(见审核日程安排表)

六、审核综述: 按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及本次审核日程安排,公司于2013年9月4日至2013年9月26日在管理者代表的组织下,由内审员具体负责,针对本公司体系所覆盖的所有部门及相关人员就体系运行的符合性、有效性进行了一次内部体系审核。本次审核主要采取抽样的方式进行。现就本次审核发现的不合格项的情况总结如下: 1、建制单位 XX分公司:对法律法规更新不及时,且未及时传达与培训相关制 度标准规范与其他文件,不符合QB/HJ-B-03的4.3、4.4条款;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没有按时进行验证,不符合QB/HJ-B-16的 5.2.4条款。 XX站:缺失部分设备验收、检查保养维护记录,不符合QB/HJ-B-09 的4.5、6.2条款;无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记 录,不符合QB/HJ-B-04、05中5.1、5.2、5.3条款。 2、项目部 XX指挥部:没有对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相关资料,不 符合QB/HJ-B-04中5.1、5.3条款; XXXX一工区:没有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文件 的清单并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不符合QB/HJ-B-03的3.2、4.2、 4.3、4.4条款;无对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 不符合QB/HJ-B-04、05中5.1、5.2、5.3条款。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笔试试卷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笔试试卷 一、选择题(将你认为最适合的答案写在题前的括号内) 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规定处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区工厂厂界噪声标准值应执行入校标准: A.白天:70分贝夜间:60分贝 B.白天65分贝夜间:55分贝 C 白天:60分贝夜间:50分贝 D.白天:55分贝夜间:45分贝 2.燃煤电厂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 A.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 B.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 C. 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D.烟尘、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 3.下列属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第一类水污染物有: A.砷 B.铁 C.氰 D.B+C 4.组织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必须收集并掌握的法律和其他要求不包括: A.适用于组织识别的环境因素的所有环境法规 B.我国签署的环境国际公约 B.有关组织的职业健康法规 D.组织所处行业的环境法规和要求 5.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相关方不属于我们公司所管辖的范围,因此在进行环境管理工作时可以不用考虑 B.应要求环境污染严重的相关方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C.对相关要尽可能地宣传本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 D.必须对重要的相关方进行环境知识的培训. 6.工业废气排放量监测应与--------同步采样: A.排放速率 B.排放浓度 C.A+B D.SO2 7.活性污泥法属于: A.污水处理生化法 B.固废处理 C.湿式氯化 D.污水处理化学法 8.下列不属于污染预防内容的是: A.材料替代 B.工业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 C.生活垃圾外运 D.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 9.控制重大环境因素的途径是: A.目标和指标 B. 4.4.6运行控制 C. 4.4.7应急准备和相应 D.A+B+C 10.GB/T24001 idt ISO14001:2004标准中的文件控制条款要求组织做到: A.对于标准中要求文件化的内容全部文件化 B.对于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书面和电子形式存放的全部文件和记录加以妥善管理和控制 C.处于管理方便的需要,在重点环境岗位上可不放置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该作业指导书放在部长处即可 D.建立一套控制和管理环境体系的工作程序,如文件的标识、分类、归档、保存、处置、更新等等内容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2016年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IATF16969:2016 品通〔2016〕第 11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一、审核目的: 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检查,以验证管理体系是否正常运行,并评价管理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二、审核依据: 1. IATF16949:2016 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 GB/T19011-2013 idt ISO19011:2011 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3. 公司质量手册、规范制度等文件化的信息; 4. 公司适用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文件; 5. 顾客、供方等相关方的要求。 三、审核范围: 1.审核范围:系列等产品设计制造和销售。 2.审核场所: 15号,公司所有部门、有关过程。 四、审核组成员:挑选经外部或内部组织接受相关培训的审核资质的人员。 五、审核频次: 结合过程的复杂程度、质量管理体系的成熟度、区域存在的历问题,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间隔12个月),内部审核必须覆盖所有要素、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过程、活动和班次,且必须按年度计划进行安排。当内部/外部发生严重不符合,或顾客抱怨发生时,审核频率必须适当增加,由管理者代表提出增加审核频次。 六、审核日程: 七、审核计划和审核报告(电子版)的分发范围为各职能部门。 内审报告和不符合报告,最为管理评审的重要输入,提交管理评审; 内审不符合项需在1月内完成纠正、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实施措施并进行有效性验证。 八、审核报告发布日期:现场审核完成后5日内发布。 九、首、末次会议地点参加人员 1、时间:首、末次会议时间按审核日程安排表执行 2、参加人员:最高管理者、各部门负责人、主要管理骨干人员、内审员等 十、保留每次有关审核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主要有内审计划通知、首末次会议记录、内审检查表、内审报告、内审不符合报告及改进证据。 十一、审核活动职责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内审全过程的归口管理,其它部门配合。审核组长主持内审会议、审核活动、审核及不符合报告编制发布、不符合改进的验证等。证据验证关闭后递交质量部门保管存档备查

新版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试题(AB卷)

ISO14001:2015版标准审员培训考试(A/B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并将相应字母填在下表相应位置,每题3分,共45分,不在指定位置答题不得分)。 1、实现()之间的平衡被认为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基础。 A.社会、经济和政治 B.发展、环境和社会 C.社会、发展和环境 D.环境、社会和经济 2、ISO14001:2015标准旨在为各组织提供框架,以保护环境,响应变化的(),同时与社会经济需求保持平衡。 A.环境状况 B.环境因素 C.环境污染 D.环境法律 3、ISO14001:2015标准规定了使组织能够实现其为环境管理体系所设立的()的要求。 A.预期结果 B.最终结果 C.环境目标 D.环境方针 4、下列关于ISO14001:2015标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采用该标准本身并不保证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绩效 B.采用该标准本身并不保证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结果

C.只要遵守了法律法规,就可以保证组织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绩效 D.只要遵守法律法规,就可以保证组织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结果 5、通过将环境管理(),最高管理者就可以有效应对其风险和机遇,一个组织可以通过对本标准的成功实施,使相关方确信其已建立了一个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A.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流程,战略方向和决策制定过程 B.与其他业务的优先项相协调 C.纳入组织的整体管理体系中 D.以上都是 6、采纳ISO14001:2015标准本身并不保证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结果,本标准的应用可因组织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两个从事类似的活动,但具有不同的()的组织,均可能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A.合规义务、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 B.合规义务、环境方针、环境技术和环境绩效 C.合规义务、环境方针和环境技术 D.合规义务、环境方针承诺、环境技术和环境绩效目标 7、下列关于PDCA.过程与标准框架之间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是环境管理体系的输出 B.环境管理体系输出的结果就是体系的有效性和环境绩效 C.第7章“支持”属于环境管理体系策划阶段 D.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是环境管理体系唯一的输入 8、依据ISO14001:2015标准,下述有关标准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适用于任何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性质 B.适用于组织确定的其可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不强求考虑生命周期观点 C.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符合合规义务,实现环境目标

三体系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本公司管理体系符合标准要求,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公司制定并执行《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公司内部开展的管理体系审核进行控制。 3 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内部审核;任命审核组长; 3.2总经理负责批准内部审核计划、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3.2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内部审核计划;提名审核组成员;全权组织内部审核的全过程;负责编写审核报告;代表审核组与受审核部门主管联系。 3.3审核组成员配合并支持审核组长的工作;按任务分工实施审核;编写不合格报告;并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效果验证。 3.4 各被审核部门主管积极配合审核组的工作,针对提出的不合格项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 程序 4.1.审核的频次 公司每年1月30日前根据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确定内部审核的年度审核计划,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审,应保证覆盖所有部门所有要素。管理者代表有权依据前次审核结果或应顾客要求及其他方面的需要或变化适当增加审核的频次。 4.2审核的依据 审核的依据是GB/T19001:2008、GB/T24001:2004以及GB/T28001:2001三个标准及公司制定的管理体系文件。 4.3审核的准备 4.3.1审核组成立及任务分配: 4.3.1.1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长。 4.3.1.2审核组长提名审核组成员,经管理者代表任命。 4.3.1.3参加内部审核活动的审核员,必须经正式的培训,具有内审员资格证书,并熟悉本公司生产经营情况,经管理者代表任命方可担任内部审核员。 4.3.1.4内部审核员应与被审核活动无直接责任。 4.3.1.5审核组长具体分配审核成员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审核组长有权根据审核过程中获得的信息适当调整审核成员的工作任务。 4.3.2编制审核计划

新版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试题(AB卷)

ISO14001:2015版标准内审员培训考试(A/B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并将相应字母填在下表相应 力的基础。 A.社会、经济和政治 B.发展、环境和社会 C.社会、发展和环境 D.环境、社会和经济 2、ISO14001:2015标准旨在为各组织提供框架,以保护环境,响应变化的(),同时与社会经济需求保持平衡。 A.环境状况 B.环境因素 C.环境污染 D.环境法律 3、ISO14001:2015标准规定了使组织能够实现其为环境管理体系所设立的()的要求。 A.预期结果 B.最终结果 C.环境目标 D.环境方针 4、下列关于ISO14001:2015标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采用该标准本身并不保证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绩效 B.采用该标准本身并不保证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结果 C.只要遵守了法律法规,就可以保证组织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绩效 D.只要遵守法律法规,就可以保证组织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结果 5、通过将环境管理(),最高管理者就可以有效应对其风险和机遇,一个组织可以通过对本标准的成功实施,使相关方确信其已建立了一个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A.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流程,战略方向和决策制定过程 B.与其他业务的优先项相协调 C.纳入组织的整体管理体系中 D.以上都是 6、采纳ISO14001:2015标准本身并不保证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结果,本标准的应用可因组织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两个从事类似的活动,但具有不同的()的组织,均可能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A.合规义务、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 B.合规义务、环境方针、环境技术和环境绩效 C.合规义务、环境方针和环境技术 D.合规义务、环境方针承诺、环境技术和环境绩效目标 7、下列关于PDCA.过程与标准框架之间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是环境管理体系的输出 B.环境管理体系输出的结果就是体系的有效性和环境绩效 C.第7章“支持”属于环境管理体系策划阶段 D.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是环境管理体系唯一的输入 8、依据ISO14001:2015标准,下述有关标准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 一、目的:通过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评价,证实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充分性、适宜性及有效性,以满足质量过程控制的要求,保证药品、服务质量满足合同和顾客的要求。 二、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流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三、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四、职责:由公司质量负责人和各部门负责人对本程序负责。 五、内容: 1、审核准备 (1)、由质管部提出:审核的目的、依据、范围、要点及方式(如听汇报、看现场、查资料);审核人员及分工(如审核内容分工、人员分工、责任人等);日程安排(如首末次会议时间等)。 (2)、审核以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依据。 (3)、成员组成:由公司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织,总经理担任组长,质管部、采购部、销售部、仓储部、办公室、生化部、财务部等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审核。 2、审核范围 (1)、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包括质量体系审核、药品质量审核和服务质量审核。质量体系审核的对象主要是在实施GSP的过程中,影响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质量职能和相关场所。 (2)、保证每年年底对本年致力管理体系所涉及的所有部门和场所审核一次。 (3)、因药品质量原因而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应组织专项内部质量审核。

(4)、服务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或顾客投诉、新闻曝光,造成不良影响时,应进行专项内部质量审核。 (5)、GSP认证检查前应进行1-2次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3、审核程序 (1)、公司质管部是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职能部门,在总经理和质量副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编制审核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审核活动; (2)、质量审核由公司质管部根据计划,组成审核组独立执行。审核组成员不参加与其有直接责任的项目审核; (3)、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由质管部发出不符合报告并下达《问题改进和措施跟踪记录》,责任部门按要求采取纠正措施; (4)、内部质量审核每年进行一次,由公司总经理主持; (5)、由公司质管部组织编制年度审核计划,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正式下发,并将“审核计划”提前5个工作日发至被审核部门; (6)、由质管部编制具体审核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审核活动。审核前由公司质管部负责召集审核预备会、布置审核有关事项。 (7)、质管部编制检查表,经本部门领导批准后,按检查表采用询问、查资料、看现场等方法,证实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并记录审核结果。 4、审核报告 (1)、审核报告由质管部负责编写; (2)、审核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审核目的、范围和依据;审核组成员、审核日期和受审核部门;综合评价;审核结论、审核发现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纠正措施或改进意见,上次质量内审后采取纠正措施的跟踪及效果评价。 (3)、应对缺陷项编写不合格项目报告。 (4)、对质量内审的结果应作出明确的结论。 5、纠正措施:被审核部门要按照《问题改进和措施跟踪记录》所列纠正和预防措施组织整改。在5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并报公司质管部。逾期不能纠正的、完成部分项目整改的,应附详细说明及建议,等候质管部处理。 6、验证: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记录编号:EMS/TH-JL-BG32 环境管理体系 内审报告 编制:****** 审批:****** 日期:2008年4月15日 ***************有限公司 审核安排 首次审核日期:2008年4月11日 受审核部门 管理层、办公室、供应部、销售部、生产部 车间、设备部、财务部、品管部 内部审核组 组长:****** 组员:****** 审核目的, 1、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 2、锻炼内审员的审核技巧。 3、考察是否具备提交外审的条件审核范围, 生产、加工和销售所涉及的所有部门和所有过程。 审核依据, 1、 GB/T24001-2004; 2、现行的A0版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3、相应的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 审核过程综述

一、审核实施情况: 在现场审核前,审核组按《内审控制程序》的规定作了充分准备,研究确定了这次审核的重点,是体系实施和日常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由审核员袁照起编制了本次内审的实施计划,并按文件要求编制了检查表。审核组于4月1日分组完成了审核计划中规定的内容。审核过程中查出不合格项2个,均为一般不合格。针对不合格,审核组开出了不合格报告,并得到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认可,采取纠正措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部门对体系文件的理解有较大的差距,应继续深入学习相关文件; 2、生产现场的管理和工作优化应加大力度进行,以降低劳动强度并提高效率; 3、针对新增的工作内容,特别是相关环境管理的运行控制,应认真、及 时完成,并将相关记录报送相关人员。 三、纠正措施要求: 1、各部门应对开出的不合格项认真落实,按文件规定实施纠正措施; 2、所有不合格应在5天内关闭,内审员负责进行验证。 不合格项统计与分析, 本次审核共查出2项不合格,均为一般不合格。污水处理站一项,为管理人员脱岗,属一般不合格;办公室一项,为应急方案文件发放没有发放记录,属于一般不合格。其他部门、过程存在的问题较少。具体不合格分布见附面《不合格分布表》。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评价, 贯彻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以来,本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一直处于充分受控状态,未出现环境投诉,达到目标的要求。今年下半年开始的贯标工作,公司编制并于2008年1月1日发布了A0版体系文件。经过培训,各部门能够自觉执行文件规

2017年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ZLJL-20-01-2017 C/0 监测机构名称:东丰县环境监测站 2017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1、内部审核的目的 根据内审计划,检查体系运行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符合性和质量体系文件有效性、组织结构和职责权限是否与体系相适应、有关质量计划和纪录表格是否齐全、质量体系文件的实施情况、体系运行情况是否正常,认真查找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项,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 2、性质 新建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的第5次内审。 3、内部审核的范围 质量体系所有要素;所有与质量有关的部门和岗位;所有校准活动场所。 4、内部审核的主要依据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相关标准/规范/规程。 5、受审部门 综合质控室、办公室、大气监测室、水质监测室

6、审核组组长 5.1 组长:张瑞 5.2 内部审核组成员 第一组组长:吴涛组员:郑翠 第二组组长:朴国辉组员:提延朋 7.审核时间 2017年10月12日至10月13日 编制:日期:年月日 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日期:年月日

2017年度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1、内部审核的目的 根据内审计划,检查体系运行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符合性和质量体系文件有效性、组织结构和职责权限是否与体系相适应、有关质量计划和纪录表格是否齐全、质量体系文件的实施情况、体系运行情况是否正常,认真查找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项,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 2、性质 新建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的第5次内审。 3、内部审核的范围 质量体系所有要素;所有与质量有关的部门和岗位;所有校准活动场所。 4、内部审核的主要依据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相关标准/规范/规程。 5、审核组组长 5.1 组长:张瑞 5.2 内部审核组成员 第一组组长:吴涛组员:郑翠 第二组组长:朴国辉组员:提延朋 6、审核准备 6.1 主要准备的文件

0003-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FY-ISMS-0003-2017 版本:A/0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了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活动进行管理,以提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要求并有效运作的证据,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内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活动的实施和管理。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 负责《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和《内部审核计划》的审批,任命审核组长,组织内部审核,并对审核结果进行确认,签发审核报告。 3.2 人力资源部 是公司内部信息安全体系审核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年度内审计划,保存内审记录。 3.3 审核组组长职责 策划内部信息安全体系审核。 3.4 内部审核员职责 内审员负责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实施分工范围内的审核工作。 3.4 相关部门 按审核计划接受和配合内部审核,对本部门的不合格项负责采取纠正措施,进行改进,并防止问题的再发生。 4 程序 4.1 内部审核策划 4.1.1人力资源部每年年初根据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审核过程和区域的状况、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进行策划,并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包括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频次、时间、部门、过程及方法。 4.1.2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采用集中审核的方式进行安排,每年不得少于一次,最长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以确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否符合产品实现的策划安排,标准的要求以及所确定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

4.1.3《年度内部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在每次正式审核前,任命审核组长及审核员,审核组长负责按年度计划编制《内部审核实施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审核的目的、依据、范围、成员及分工、时间、部门、过程,审核人员不应审核本部门和自己的工作,审核员实施审核应确保客观性、公正性。 4.2 审核准备 4.2.1审核组提前3天将《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发给受审部门,受审部门做好受审准备工作,受审部门对内审时间如有异议应在收到《内部审核实施计划》的当天与审核组长协商,调整审核日期,取得双方协商一致。 4.2.2内审组长 a)编制《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并进行组内任务分工; b)组织内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实施; c)代表审核组同受审核部门沟通; d)督促、指导内审员实施审核工作; e)编制《内部审核报告》; 4.3 内部审核员 a)配合协助内审组长的工作,并按计划实施审核; b)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 c)审核员应按检查表进行现场审核,并做好记录。 d)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应反馈给受审核部门进行确认,开具《不符合报告》:e)对纠正措施实施结果进行跟踪验证。 4.3.1 内部审核员必须是熟悉本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参加内部审核员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本公司人员。 4.3.2 内部审核员应来自于不同的部门,审核人员应与被审活动无直接责任,以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3.3 人力资源部选择符合内部审核条件的人员填写《内部审核员评定表》,并进行评定,经管理者代表批准。 4.4 内部审核的实施 4.4.1首次会议

年度三标体系内审计划

TO:全体人员 FM :品质部 编制/日期: 审核: 批准: 2015年度三标体系内部审核计划 XXXXXXXXX 有限公司 1、审核时间: 根据2015年内审计划及IS09001 : 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014001 :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OHSAS18001 : 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国家和国际强制性认证标准要求,兹定于2015年XX月XXXXX日两天 进行2015年度三标体系内部审核。 2、审核目的: 检查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国家和国际强制性认证标准的运行情况,验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国家和国际强制性认证标准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3、审核依据: (1) IS09001 : 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014001 : 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OHSAS18001 : 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2)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3)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QM/EHS/QP/QEHS/WI/各类规范标准、QEHS 体系产品认证体系工作要求一览表)的要求; (4)以往体系审核发现不符合事项报告(包括外审、内审、客户审核)等。 (5)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 4、审核范围: (1) IS09001 : 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014001 : 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OHSAS18001 : 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所有要素/条款及部门、人员、区域。 (2)组织架构调整对公司经营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产品质量与体系运作的影响; (3)消防类产品型式认可实施细则; (4)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 (5)强制认证(CCC、UL )产品一致性检查;5、审核小组成员: 审核组组长:XXXX

ISO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考试答案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考试试卷部门: 工号: 姓名: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每题2分,共20分) (√)1.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是为了检查评价体系运行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2.文件控制就是指在文件发送前,必须有授权人审批并加盖受控标识. (√)3.公司的经营者可以在最高管理层中任命一名或多名环境管理者代表. (√)4.一般情况下,地方标准比国家标准更严格. (√)5.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高新区环保局颁布的环境法规也是审核依据(审核准则)之一. (×)6.环境因素在调查、评估时主要根据现在、将来二种状态. (×)7.对于从事重大环境因素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上岗证. (×)8.如果公司经营活动稳定,可不必要规定环境因素作定期调查、评估、修订. (√)9.环境目标、指标的达成,是外审、内审评价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一项参考依据. (×)10.公司规模小,由于人员有限,审核员可以审核自己部门的工作.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 分) 1.本公司实施的是ISO14001: 2004 版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为SGS 公司;认证证书三 年换证更新一次. 2.ISO14001:2004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内容,分为五大部分, 17 个要素. 3. 最高管理者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在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内. 4.管理评审会议由最高管理者组织,由体系要素涉及的部门的负责人参加. 5.PDCA管理模式的四个环节是计划、实施、检查、改进. 6. ISO14001:2004版标准中4.5.5条款是内部审核. 7.内部审核的频度一般每年进行一至二次为宜. 8.内部审核结果作为管理评审会议的输入项目之一. 9.ISO14001:2004版在ISO14001:1996版的基础上新增一条款是4.5.2 合规性评价. 10.内部审核开展的程序: 内审策划、内审准备、内审的实施、纠

IATF16949体系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XXXXXX有限公司 201X年质量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IATF16969:2016 编制: 审核: 批准: 体系部 2019年7月20日

XXXXXXXXX有限公司 一、审核目的: 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检查,以验证管理体系是否正常运行,并评价管理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二、审核依据: 1. IATF16949:2016 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 GB/T19011-2013 idt ISO19011:2011 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3. 公司质量手册、规范制度等文件化的信息; 4. 公司适用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文件; 5. 顾客、供方等相关方的要求。 三、审核范围: 1.审核范围:系列等产品设计制造和销售。 2.审核场所: 15号,公司所有部门、有关过程。 四、审核组成员:挑选经外部或内部组织接受相关培训的审核资质的人员。 五、审核频次: 结合过程的复杂程度、质量管理体系的成熟度、区域存在的历问题,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间隔12个月),内部审核必须覆盖所有要素、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过程、活动和班次,且必须按年度计划进行安排。当内部/外部发生严重不符合,或顾客抱怨发生时,审核频率必须适当增加,由管理者代表提出增加审核频次。 六、审核日程: 七、审核计划和审核报告(电子版)的分发范围为各职能部门。 内审报告和不符合报告,最为管理评审的重要输入,提交管理评审; 内审不符合项需在1月内完成纠正、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实施措施并进行有效性验证。 八、审核报告发布日期:现场审核完成后5日内发布。 九、首、末次会议地点参加人员 1、时间:首、末次会议时间按审核日程安排表执行 2、参加人员:最高管理者、各部门负责人、主要管理骨干人员、内审员等 十、保留每次有关审核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主要有内审计划通知、首末次会议记录、内审检查表、内审报告、内审不符合报告及改进证据。 十一、审核活动职责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内审全过程的归口管理,其它部门配合。审核组长主持内审会议、审核活动、审核及不符合报告编制发布、不符合改进的验证等。证据验证关闭后递交质量部门保管存档备查 2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IATF16949)

XXX有限公司 XX年质量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IATF16969:2016 编制:XX XX年XX月XX日

一、审核目的: 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检查,以验证管理体系是否正常运行,并评价管理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二、审核依据: 1. IATF16949:2016 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 GB/T19011-2013 idt ISO19011:2011 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3. 公司质量手册、规范制度等文件化的信息; 4. 公司适用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文件; 5. 顾客、供方等相关方的要求。 三、审核范围: 1.审核范围:XXX 2. 四、审核组成员:挑选经内部组织接受相关培训的合格审核员《合格内审员名单》。 五、审核频次: 结合过程的复杂程度、质量管理体系的成熟度、区域存在的历问题,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间隔12个月),内部审核必须覆盖所有要素、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过程、活动和班次,且必须按年度计划进行安排。当内部/外部发生严重不符合,或顾客抱怨发生时,审核频率必须适当增加,由管理者代表提出增加审核频次。 六、审核日程: 七、审核计划和审核报告(电子版)的分发范围为各职能部门。 内审报告和不符合报告,最为管理评审的重要输入,提交管理评审; 内审不符合项需在1月内完成纠正、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实施措施并进行有效性验证。 八、审核报告发布日期:现场审核完成后5日内发布。 九、首、末次会议地点参加人员 1、时间:首、末次会议时间按审核日程安排表执行 2、参加人员:最高管理者、各部门负责人、主要管理骨干人员、内审员等 十、保留每次有关审核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主要有内审计划通知、首末次会议记录、内审检查表、内审报告、内审不符合报告及改进证据。 十一、审核活动职责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内审全过程的归口管理,其它部门配合。审核组长主持内审会议、审核活动、审核及不符合报告编制发布、不符合改进的验证等。证据验证关闭后递交质量部门保管存档备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