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新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几点建议

对大学新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几点建议
对大学新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几点建议

对大学新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几点建议-高等教育学论文

对大学新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几点建议

许新忠(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高等数学作为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对该课程掌握的程度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因此学好高等数学将至关重要,本文就如何学习高等数学提出几点意见,意在帮助刚步人大学校门的新生搞好高等数学的学习,以提高大学新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一目前大学新生对高等数学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好多大学新生都有“上大学了,为什么还要学数学?”或是“数学到底有什么用?”的想法,这些不成熟的想法直接导致了对高等数学学习的麻痹思想。实际上,大学里面的大多数专业不仅仅本专科阶段要学数学,而且有的专业到了硕博士阶段还要继续学习数学。高等数学是很多工利类专业的必修理论课,它对学生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后续专业课程,更重要的是即使学生毕业以后,对从事建筑事业、工程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工作仍然会起到一定的基础作用。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各种科学技术成果层出不穷,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渗透着数学方法。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必须学好高等数学,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高等数学不仅仅是现代数学的基础,除此之外,它还能在其他专业领域完成很多现实的任务。以我们现在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的计算机为例,离开了数学方法和原理,计算机的很多功能将无法实现,因为计算机的本质是只能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其他的运算和功能设计都要转化为加法运算,高等数学就是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发挥着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还有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吴方法”,就是由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提出的一种数学理论和方法,它在解决电路没计问题、机器人模拟运行轨迹、机器证明几何定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还包含曲面拼接等高科技问题,享誉海内外。,

恩格斯认为,任何一门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了数学之后,才算达到完善的地步。数学之所以很多时候被人称为“智慧的体操”,主要体现在通过不断的学习,既能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有显著提高,又能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还能在思维方面得到锻炼。

要尽快适应高等数学的学习模式,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

学习好高等数学必须具备一种精神,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学习要有契而不舍的精神。高等数学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本身难度就很大,大多数情况是老师讲完之后,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心领神会的地步,比如极限的定义、导数的定义、积分的换元法等内容,就需要每个同学不断琢磨,加强训练,善于比较,才能总结出一些规律和方法,才能慢慢掌握它。

第一,养成“学思习”的高等数学学习模式。学包含学和问,即向教师、向同学、向自己学和问。在养成了“学中问…‘问中学”的习惯后,才能慢慢理解消化学习过的概念和理论。思就是在老师讲过之后,把学习的内容经过自己大脑的深加工,达到融会贯通,全面理解的目的。华罗庚提出的抓住要点、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使书本从厚到薄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对我们有相当好的借鉴作用。

习,就是复习。主要是通过做习题来实现的。主要指的是基础性练习,大多在老师讲完课之后进行的,并且这些习题的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察大家学习的效果。

第二,循序渐进,狠抓基础。很多课程都具有这样的特点,重要的往往都是基础内容,基础内容理解的不透彻,会导致在学习后续知识的时候将非常吃力。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这种特点显得更加明显,甚至有些概念和内容会影响很长一段时间。比如在学习微积分的整个过程中,极限概念从始至终无处不在。所以要求大家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不要因为没有灵巧的计算方法就放松警惕,忽视了对重要概念、基础内容的理解,从而影响对后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分类归纳,由厚到薄。记忆的主要方法是理解性记忆,把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养成在应用中记的习惯。学习高等数学的归类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按内容总结,一是按方法总结。在归类的过程中,有些内容往往容易被学生忽视。比如很多中间结果是由基础内容衍生出来的,而且这些结果的使用率很多时候又比较高,所以掌握了这些中间结果,在解决相应问题的时候就会倍感轻松。

第四,课余时间认真读一本参考书。参考书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每个学生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本合适的参考书。通过对参考书的阅读,不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学习注意效率。高等数学的学习从来没有平坦大道。要理解数学方法,掌握数学理论,复习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经常性的复习。只有不断的复习,才能加深理解,达到熟能生巧。古人说的所谓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就是指学习要经过反复多次,才能理解和掌握。

三把握学习高等数学的六个关键环节,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预习。上课前进行预习是听好课的重要前提。但是,现在有些学生往往忽视这个关键的环节。究其原因,有些是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经过调查,更多的情况是好多学生不知预习什么。其实,预习主要是阅读老师上课要讲到的

定义、定理,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是自己的难点,在听讲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目的的理解。在大学学习过程中,一定养成预习的习惯,只有这样,自己的自学能力才会达到慢慢的提高。

第二,听课。在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老师的讲课速度比较快,所以应保持充沛的精力,浓厚的兴趣。一旦在听讲的过程中,碰到了不能理解的内容,切忌在一个问题上耽误太多的时间,老师是不会因为你一个学生的不理解而停止讲课的。所以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在笔记或是教材上相应的位置做好记号,以便课后解决。

第三,记笔记。在听讲的过程中,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那就是做好笔记。因为老师讲的内容不完全是书上的,尤其是在讲课过程中,老师讲到的思路和方法。但是也要注意,不能一味的记笔记而忽视了课堂的听讲。所以要求记笔记的时候,语言要精练,速度要快,善于运用数学上的一些符号进行标记。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是,课后一定要经常看笔记,要不然,记的笔记就失去了它的作用。

第四,复习。孔子日“学而时习之”。复习最好在当天进行。复习时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马虎复习,草草翻阅书和笔记,没有钻进去,收获不大;另一种是读深读透,深入钻进去。复习的要求一般有两点,一是“钻进去,找问题”,只有经过自己大脑的深加工,才能找出问题,否则学习还是停留在书面上了。二是“钻出来,理头绪”,虽然把各部分掌握了,但复习并没结束,还要通过分析综合对比,把教材合起来时知识脉络清晰明了。

第五,做作业。好多同学认为做作业是个负担,其实是自己的观念没有改过来。对于作业我们要这样理解:做作业是自己向高数主动出击的重要手段,也

是检验自己对听课、复习收获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课堂以听为主而无暇思考而言,课后作业则是对自己听懂了多少、掌握了多少的一个检验,也是对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训练。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作业完成后,一定要坚持“回头看”,就是看一下自己是怎么把题解决的,能不能进行归类,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第六,答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点,应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切勿“拖欠”。若越拖越多,则会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

四还要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及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等数学充分体现了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类比思维、归纳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学生应通过高等数学很好地体验这些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学习一门课程的时候还要思考该门课程延伸的作用。学习高等数学不能仅仅只要求自己学习数学知识,仅仅停留在会做题的层面上,还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要有建立数学模型的意识,通过不断的建立数学模型,来实践自己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这就要求学生自己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数学意识。所谓数学意识,指的是使用数学知识的一种心理倾向。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方面,当你面临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用数学的相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当你接受一个新的数学理论时,能主动地探索这一新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实用价值,为此贯穿的数学思维将起到直接或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努力树立数学观念并提高对数学的悟性。所谓建立数学模型的意识是指遇到实际问题时,我们用所学的知识建立该问题对应的数学问题(数学模型),在解答数学问题的同时,解决原有的实际问

题。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将遇到很多这样的应用例子,请认真总结这些例子,归纳提升为通用方法,学习其它课程时有意去思考能否用这些方法处理本学科的问题。相信大学新生通过上面的分析,再不断地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会使自己很快融人到大学的学习模式中。

参考文献

[1]黄光荣,数学思维,数学教学与问题解决[J].大学数学,2004:20 (2):17-20.

[2]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陈国华.数学建模与素质教育[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33(2):110-113.

小学数学_七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现在我们认识了这么多长度单位,其实还有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从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你都知道关于它们的哪些知识?(字母表示、1米=100厘米、比划长短)小结:看来同学们对米和厘米的知识学得不错。 二、认识毫米 1、引出毫米 课件出示: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1)、教室门高约2() (2)、1枝铅笔的长度是18() (3)、米尺长度是100() (4)、估计老师手里的硬币厚度是多少? 课件演示量出厚一毫米。 2、感知毫米 课件出示放大的直尺。 你能指出从哪到哪是1毫米吗? 对,从刻度0到这条刻度线的长度就是1毫米。谁还能从尺子上指出1毫米的长度?(多指几名学生上来指) 小结:对,尺子上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 你能不能用手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学生比划)感觉怎么样?(太小了!)毫米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用字母mm表示。 请同学们找出1角硬币,估计一下1角硬币有多厚,然后测量。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呢?(学生交流) 拿出1号纸条,估计一下这张纸条有多宽?有多长?(估计后测量) 谁估计得准呢?赶快量一量。(学生动手测量后交流) 纸条的长正好是6厘米吗?这张纸条到底有多长呢?(学生交流:6厘米多一点或6厘米多3个小格) 用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无法准确地表示出这张纸条的长度,我们今天要继续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就是——毫米。 对,1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毫米。 3、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学生成绩分析数学建模优秀范文

2012年暑期培训数学建模第二次模拟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数学建模联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子、网上咨询等)与本队以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它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愿意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 参赛队员 (签名) : 队员1: 队员2: 队员3:

2012年暑期培训数学建模第二次模拟 编号专用页 参赛队伍的参赛:(请各个参赛队提前填写好):竞赛统一编号(由竞赛组委会送至评委团前编号): 竞赛评阅编号(由竞赛评委团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2年暑期培训数学建模第二次模拟

题目学生成绩的分析问题 摘要 本文针对大学高数和线代,概率论成绩进行建模分析,主要用到统计分析的知识及SPSS软件,建立了方差分析、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等相关模型,从而分析两个专业、四门课程成绩的显著性,以及课程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利用分析结论表明了我们对大学数学学习的看法。 问题一:每门课程两个专业的差异性需要进行多个平均数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首先应该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结论是各个专业的分数都服从正态分布,之后可以根据Kolmogorov-Smirnov 检验(K-S检验)原理,利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方差分析表,进行显著性检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高数1、高数2、线代和概率这四科成绩在两个专业中没有显著性差异。 问题二:对于甲乙两个专业分别分析,应用问题一的模型,以每个专业不同班级的高数一、高数二、线代和概率平均数为自变量,同第一问相同的做法,得到两个专业中不同学科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问题三:我们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Spss的“双变量相关检验”得出相关系数值r、影响程度的P值,从而来分析出高数1、高数2与概率论、现代的相关性。 问题四:利用上面数据,得到各专业课程的方差和平均值,再通过对各门课程的分析,利用分析结论表明了我们对大学数学学习的看法。 本文针对大学甲、乙两个专业数学成绩分析问题,进行建模分析,主要用到统计分析的知识和 excel以及matlab软件,建立了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的相关模型,研究了影响学生成绩的相关因素, 以及大学生如何进行数学课程的学习。 问题一针对每门课程分析两个专业的数学成绩可以通过excel工具得出各门功课的平均值、方差 进行比较分析。 问题二针对专业分析两个专业的数学成绩的数学水平有无明显差异,可以运用平均数、方差进行 比较。并对两专业的数学成绩进行T检验,进一步分析其有无显著性差异。 问题三针对各班高数成绩和线代、概率论成绩进行散点图描述建立一元回归线性模型,然后对模 型进行求解,对模型进行改进。包括分析置信区间,残差等。 关键词:平均值方差 T检验一元回归线性模型置信区间残差 excel matlab

小学数学_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名称:9的乘法口诀 教学年级:聋部三年级 教学内容分析:本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聋校实验教材《数学》第五册。本教材主要根据了《全日制聋校课程计划(试行)》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要求,力求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并使教材符合听力和语言残疾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对他们进行全面的知识和能力教育,补偿其听力或语言障碍造成的缺陷,把他们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和自食其力的合格的社会公民。 本教材分为四个大单元,第一单元是万以内加、减法笔算;第二单元是千克的初步认识;第三单元是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第四单元是时、分、秒的认识;第五单元是总复习。 “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是第三单元的内容,包括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等几个方面,本节课是“9的乘法口诀”中第1课时,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一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忆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通过编制口诀使学生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忆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3、通过编制口诀使学生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4、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5、让学生理解学好数学的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9的乘法口诀,明白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记忆9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杳1-8的口诀记忆情况。 2、进行1-8的口诀的集体练习。 二、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下雨的视频,创设“下雨了,同学们要买雨伞”的情境。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下雨了,同学们去商店买伞,每把伞9元,要买一把伞需要多少元?2把呢?3把、4把、5把、6把、7把、8把、9把呢?” 通过9个9个地加,一直加到81。 师:你能根据每次加9的规律,把这列数填完吗? 生:(填写表格,汇报交流) 写完后,师生一起观察。一个9是9,二个9是18,三个9是27……齐读这组数据。 师:这组数据都和几有关啊?引出课题并板书:9的乘法口诀。 三、探索新知 1、出示课件。依次出现1、 2、3…9个由9个小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 师:一个长方体由 9个小正方体组成,是几个9,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师板书: 9×1=9 一九得九 师:二个呢?三个呢?…… 学生说算式及口诀,教师板书: 9×2=18 二九十八 9×3=27 三九二十七 9×4=36 四九三十六 9×5=45 五九四十五 9×6=54 六九五十四

高等数学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高等数学试卷分析与教学思考 摘要: 对《高等数学》课程考试成绩进行分析,评价试题质量、分析学生 对课程中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考察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为今后改进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 高等数学 试卷 分析 质量 教学效果 考试是检查教学质量优劣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 标。而科学地进行考试成绩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情况和试卷中存在 的问题。通过教育技术专业2008级本科学生《高等数学》课程考试成绩进行分析, 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检验试卷的命题质量,及时发现教与学中 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和教 学效果。 1 资料来源 以教育技术专业2008级本科《高等数学》课程考试成绩为研究对象,试 卷共35份,全部进行分析。试题共三个大题:一大题填空题(5小题),共 15分;二大题为单项选择题(5小题),共15分;三大题为计算题(7小题),共 70分;满分为100分。 2 方法 将学生各题得分输入表格,进行整理,汇总并计算 分析,分别通过手算计算均值、方差、成绩频数分布、难度指数、区别度 指数、可信度。 2.1计算平均值、方差、成绩频数分布 涉及的公式:平均成绩1N i i X X N == ∑ 方差2 21()N i i X X S N =-=∑ 原理:平均成绩反应学生成绩的整体水平;而方差则是反应成绩的波动程度。 说明:其中,N 为考生总人数,i X 为某考生卷面总分值。

2.2计算难度指数 试题的难度指数是以测试试题的难易度的指标,一道试题的难度既能反映试题本身的复杂程度,游客反映教师与学生间的教与学的状况。同一试题,在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中使用,所得的难度值不一定相同。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1)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1、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1页例1、第82“做一做”,练习十五第一题。 (2)、本教学内容主要是认识几时几分,有两个层次编排:一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操作,知道1时=60分,二是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2、学情分析情况: (1)、使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时刻,知道1时=60分,建立时间观念。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教师教的策略: 1、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为学生提供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2、本着“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理念,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机会去观察探索、实践操作,从而更好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学生学的策略: 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或生活中熟悉的事情为素材,将数学知识点加工成问题情景,而且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希望和乐意去解决的,自然而然的吸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应用的思考。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小时=60分。 在教学中的实施: 1、猜谜语、复习导入 通过猜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复习旧知为教学新知做铺垫。 2、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学习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教师的引导、点拨,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时分关系,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分针表一大格是5分,理解时和分的关系。 3、巩固练习 通过游戏的和结合生活中熟悉事例进行练习,让学生学得轻松,从练习中得到乐趣。 4、课堂总结 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高等数学下册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等数学(下册)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 z =)0()(log 2 2>+a y x a 的定义域为D= 。 2、二重积分 ?? ≤++1 ||||22)ln(y x dxdy y x 的符号为 。 3、由曲线x y ln =及直线1+=+e y x ,1=y 所围图形的面积用二重积分表示 为 ,其值为 。 4、设曲线L 的参数方程表示为),() () (βαψ?≤≤?? ?==x t y t x 则弧长元素=ds 。 5、设曲面∑为92 2 =+y x 介于0=z 及3=z 间的部分的外侧,则 =++?? ∑ ds y x )122 ( 。 6、微分方程x y x y dx dy tan +=的通解为 。 7、方程04) 4(=-y y 的通解为 。 8、级数 ∑∞ =+1) 1(1 n n n 的和为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二元函数),(y x f z =在),(00y x 处可微的充分条件是( ) (A )),(y x f 在),(00y x 处连续; (B )),(y x f x ',),(y x f y '在),(00y x 的某邻域内存在; (C ) y y x f x y x f z y x ?'-?'-?),(),(0000当0)()(2 2→?+?y x 时,是无穷小; (D )0) ()(),(),(lim 2 2 00000 =?+??'-?'-?→?→?y x y y x f x y x f z y x y x 。 2、设),()(x y xf y x yf u +=其中f 具有二阶连续导数,则2222y u y x u x ??+??等于( ) (A )y x +; (B )x ; (C)y ; (D)0 。 3、设Ω:,0,12 2 2 ≥≤++z z y x 则三重积分???Ω = zdV I 等于( ) (A )4 ? ??20 20 1 3cos sin π π ???θdr r d d ;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说课稿

《认识钟表》说课稿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老师给我这样一次锻炼自己、展示自己、让我成长的机会。谢谢。 一、教材、学情分析 今天我所讲的《认识钟表》一课是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分为四课时,第一课时认识整时,第二课时认识大约几时,第三课时认识半时,第四课时综合与实践。旧版教材中,整时和半时是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前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整时、半时的教学确实是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学得不扎实。现在的新版教材中,把整时和半时分成了两节课的内容,今天我所讲的这节课是第一课认识整时,相当于旧版教材的半节课,所以时间上肯定是够用的课堂内容上也少很多。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升对钟表的认识,包括对钟面的认识、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二年级“时、分、秒”的教学奠定基础。现实社会中,钟表随处可见,学生在以前的生活和幼儿园的学习中,对钟表和整时有一定的了解。如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新闻联播》是7点开始,有的学生6点起床……但是对于钟面上的数字,分针、时针在钟面上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大多数孩子不曾关注。另外,生活中长说的8点、9点通常叫做8时,9时,对于孩子来讲,也不熟悉。 我所教学的这个班是一年一班,从去年9月份入学开始就由我教这个班的数学,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多数同学的行为习惯还是不错的,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多数孩子对简单的问

题能够用完整地语言叙述出来。也确实有吐字不清楚的、发音不准确的,回答问题很胆怯的,声音很小的。虽然大家今天看到的是这样的,但是确实已经比刚入学时有了很大的进步。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熟悉的事例,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整时的过程。 2.会看整时,知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3.积极参加交流活动,感受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重点难点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总结整时刻时,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特点、画时针 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学具钟面 四、说教法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们在教案中设计了以下方法: 1、利用学具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2、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贴近生活。 3、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五、教学设计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秒的认识 一、教材简析与学情分析: 1.教材简析 “秒的认识”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中的一部分知识。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主要让学生认识钟表,学会看整时和半时;第二阶段是在二年级,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感受时刻和时间的不同;第三阶段就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这是对时间单位体系的进一步扩充完善,将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秒”这一时间单位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课通过春节晚会中倒计时的情境引出比分还小的时间单位——秒,针对提问: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呢?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钟表,进一步了解钟表的各种钟面结构,特别是机械钟表认识秒针,直观地看到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通过做一做的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1分钟究竟有多长,初步建立起分、秒的时间观念。 2.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渡,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只是听说过秒,但却很少有会用到秒,孩子们对这个时间单位缺少系统、充分地认识,对于他们来讲“秒”是比较抽象的,体验也较少。因此,本课教学在设计上紧紧围绕“秒”的有关知识,以体验感知1秒、几秒、1分为主线,从“1秒”“、几秒”到“1分=60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建立“秒”的概念。本课主旨是尽可能地使数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借助他们的直接经验及亲身体验感悟秒的意义,建立“分”与“秒”的时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学生通过感受、体验,初步建立1分、1秒或者几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的意识和 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 四、教学方法:探究法发现法 五、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课前:

考研数学成绩分析

考研数学成绩分析 摘要:利用统计的方法对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生数学试卷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灰色关联度找出造成当年考分过低的原因及影响考生成绩的主要因素,为今后如何改进高等数学教学及考生参加应试提供有用信息。 关键词:研究生考试灰色关联度数学成绩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人才素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也成倍增加。分析这些年的考研成绩,主要影响考生录取的不是总分和专业课成绩,而是数学成绩和英语成绩。因此,数学和英语成绩成了考研的关键所在。我们就2011年考研数学成绩做一统计分析,来寻找造成考试成绩低分的主要原因,为今后高等数学教育和参加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有用信息。 1.正态性检验 我们对2011年报考陕西科技大学的279份有效试卷进行了分析。我们按照考试成绩由低到高排列,对总成绩进行分析,做出数据曲线及其拟合曲线如图1。 图1 正态曲线拟合 假设:H0:考分总体X服从正态分布;H1:考分总体X不服从正态分布,显著性水平α=0.05,由样本可得:x=57.23,s=27.73,计算可得x2=18.24,查表可知:x2 0.05(13)=22.362>x2,所以接受H0,可以认为考试分数总体X服从正态分布。 2.灰色关联度分析 从报考考生的生源来看,有43.4%的考生为本校考生,接近于50%。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将高等数学的教学与考研需要结合起来。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的每一道大题对于总成绩都有一定影响,但每种类型题影响的程度又不同。因此我们希望找出影响考生成绩的重要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来自灰色系统理论,其基本思想史一种相对性的排序分析。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利用灰色关联度作为测度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白化信息,减少误差,况且灰色关联度分析所需要的数据较少,对数据的要求较低。 我们将考试的十一道大题得分与总分做灰色关联度分析。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核心是计算关联度,为此我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小学数学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 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 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 1. 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钟表,家用小闹表.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 放映课件(新年到,鞭炮声声,小孩子欢天喜地,午夜将要到来,春节联欢会上新年钟声敲响前全体倒计时的情景,镜头定格在运动的钟面上.) 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跟着数)10,9,8,7,6,5,…… (新年的钟声敲响) 师: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倾听了一次新年的钟声.那么,谁能说说, 10,9,8,7,6,5,4,3,2,1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

生:秒. 师:(用疑惑的语气重复)秒 板书:秒 (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是相连相通的,新年,鞭炮,倒计时……又是小孩子最喜欢,向往的情境,利用这些熟悉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兴奋起来,也让他们在不经意中调集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1. 认识秒针和1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生:时,分. 师:我们没有学过"秒"啊,你是怎么知道"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 生:钟面上有秒针. 生:…… 师:(放映课件,展示钟面模型)哪一个针是秒针 生:最细最长的那一个. 师: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生:(到前面)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 师:哦,原来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就是这样 (放映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响.) 生:(笑)是! ("秒"这个时间单位学生早有认知,几乎所有的大挂钟都有秒针,只是从前让学生有意去忽略它,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可能不注意到那个形状特殊的"高个子".所以由学生自己引出课题,由自己传授知识.教师在这里扮演疑惑,验证的角色,吸引学生"帮助"教师解惑.) 2. 体验1秒的长短. 师: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生:拍一下手.(做动作) 师:(跟着做)对,很好! 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师:(跟着做动作)你没错,真棒! 生:我写一个1字就是一秒.

高等数学试卷分析

高等数学试卷分析 【摘要】考试,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说都是再正常不过了,考试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生平时的学习程度和老师的教育质量。不可否认的是,试卷的质量,也是考试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我校07-08年度高等数学考试为例,简单讨论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Abstract】Examining is very common for students and schools. Whether the grade is good or not is decided by students’daily learning degree and teachers’teaching quality. What can not be denied is the quality of the test questions also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success of the examination. Taking our school’s higher mathematics examination of the year of 2007 and 2008 for example, the author has made a simple discussion on that. 【Keywords】ExamPaperTest questionsDifficultyDivision degree 我国是考试的发源地,科举考试制度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我国同时也是考试大国,无论是考生人数还是考试种类,都是世界第一。国内外学者对教育考试的目的、开发和设计,考试结果的评价,都有整套理论和具体的测量方法和手段。本文对我院2007-2008年度高等数学考试试卷作简单评价。 1.试卷、试题的评价指标。期末考试从考试性质上讲,属于常模参照性的学业水平考试,以某一考生群体(本届学生)为参照标准,用考试分数来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的学习目标的考试。 通常,以难度和区分度来评价试题的质量;以平均分和标准差来反映试卷的难易度及其稳定性;以信度和效度来评价考试的质量。 1.1试题的评价指标。 试题难度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是考生在该题上的得分率,即考生在该题上得分和该题分数的比,以p表示,00.8为易题。 试题区分度是指题目对考生加以区分或鉴别的能力,通常以考生在该题上得分与该题分数的相关系数,以r表示,-1

《秒的认识》教学案例及评析

把“绿色”植入数学课堂-《秒的认识》教学案例及评析 董干镇新寨小学杨艳背景介绍: 绿色食品,人们放心吃,因为它纯天然,无毒副;绿色建材,人们放心用,因为它环保无毒,对人体无污染;绿色教学,即将生活时尚寓于教学领域,就是要求数学课堂教学在一定的环境中,顺着学生自然的天性,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的一种教学。而兴趣并不是生来固有,也不是想当然就有的,这就需要借助教师的巧妙设计和运用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多媒体与教学高效整合,为数学课堂营造一抹绿色,增添盎然生机。 案例描述 师:随着时光老人的脚步声,我们来到了公元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我国航天史上又传来了一个重大喜讯,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我知道是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师:谁还能具体说说? 生1:是“航天一号”。 生2:他说的不对,是“嫦娥一号”。 师:你说得真好,就是“嫦娥一号”探月卫星飞天成功!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吧! (师播放课件,共同感受飞天成功的场面) 当视频出现卫星发射倒计时的场景时,全体学生情不自禁地和老师一起伴着画面进行10秒倒计时。 师:随着“10、9、8、7、6、5、4、3、2、1”的口令,“嫦娥一号”卫星点火发射成功了,那么这些数字表示的是什么呢? 生:这些数字表示的是秒。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秒”,学习“秒的认识“。(板书课题)

案例评析: 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语言、文字、动画、视频和声音等表现形式可以使抽象变直观,呆板变生动,给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适时、适宜、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就营造了一个生动、清新的绿色数学课堂。 (1)创设绿色的学习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一进入课堂就有乐学的欲望。愿意通过与多媒体的交互式对话,接收多媒体提供的信息资源,从而自然引入新课,本课教师在开课之初就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图文并茂、声影共存的壮观场景,让学生自然而主动地走进了“秒”,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了课堂学习的情境,走进生活中的数学。 (2)创设绿色的问题情境。 “学习自疑问开始”,良好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欲望。数学能力的提高是在解决问题中实现的,因而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教师在倒计时结束后,追问其中数字表示的是什么?给学生的的思维提供了一个发展的空间,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清晰地体会秒,利用多媒体最强烈的动态变化,刺激学生的知觉,真实地感觉到了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从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意识。 (3)创设绿色的应用情境。 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然而常规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等限制,无法有限地创设较多的实际问题情境,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而多媒体教学却具备这方面的长处,能创设丰富的虚拟应用情境。创设绿色情境是先创设一个虚拟的现实生活情节,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虚拟的现实世界,这种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仿真演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的疑惑,产生解决问题的困难,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重现”,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创设绿色的情感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情感教育,光*教师的反复说教,难免显得有些生硬,效果未必有预设的好。如果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感情境,本课教师就充分利用了探

学生情况分析 数学学习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两个年头的数学学习,学生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差。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及上存在一定差异。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经过一学年“导、学、议、练”新模式教学实践,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仍很欠缺,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自学”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2.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估算意识,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学反思(示范文本)

小学数学标准教材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学反 思(示范文本) Mathematics is the door and key to science. Learning mathematics is a very important measure to make yourself rational.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学反思(示范文 本)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秒”是较小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小学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几秒有多长。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的时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出学生数学的活动水平。而体验又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生身处学习环境中感受生活中的数

学,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认识1秒”时,我让学生通过反复看秒针走动,听、说秒针走动的声音,说一说,演一演1秒钟你会做些什么,体验“秒”的实际意义。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从而形成初步的1秒的观念,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当提到“秒”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数数、拍手、眨眼、回头……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后面的环节中还有体验五秒、二十秒。这节课中,始终贯穿的一根主线就是让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在体验中,不知不觉他们对秒的认识已经达到一个高潮,也较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时间有一个更完整更深入的认识。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高等数学上试题与标准答案分析.doc

精品文档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2016~2017学年第 1 学期 考试科目:高等数学 A Ⅰ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评阅人 得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分) 1.函数 y ln 1 x 1 x 2 的定义域是 。 1 x 2.设 y arcsin x ,则 dy = 。 3. lim( x a ) x 。 x x a 4.不定积分 e x dx = 。 e 2x 1 5.反常积分 1 dx = 。 1 x(x 1) 得分 二、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分) sin 1 , x 1.设 f (x) x ,那么 lim f ( x) 不存在的原因是 ( ) x sin 1 , x x 0 x A . f (0) 无定义 B . lim f (x) 不存在 x 0 C . lim f ( x) 不存在 D . lim f ( x) 和 lim f (x) 都存在但不相等 x 0 x 0 x 0 2.设偶函数 f ( x) 二阶可导,且 f ''(0) 0 ,那么 x 0 ( ) .

精品文档 A .不是 f ( x) 的驻点 B .是 f (x) 的不可导点 C .是 f ( x) 的极小值点 D .是 f (x) 的极大值点 3.设 (x) x 2 sin t 2 dt ,则 '( x) ( ) A . 2xsin x 4 B . 2x sin x 2 C . 2x sin x 2 D . 2 x sin x 4 4.下列函数中不是函数 sin 2x 的原函数的有 .1 ( ) A . 2 x B . 2 x C D . 1 cos2x sin cos sin 2x 2 2 5.求由曲线 xy a 与直线 x a , x 2a ( a 0 )及 y 0 所围成的图形绕 y 轴旋转一周所生成的旋转体的体积。 ( ) A . 1 a B . a C . 1 a 2 D . 2 a 2 2 2 得分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7小题,每小题 7分,共 49分) 1. 求极限 lim cos(sinx) 1 。 x 0 3x 2 2. 设 f ( x) x 2 , x 1 ,试确定 a , b 的值,使得 f ( x) 在 x 1 可导。 ax b, x 1 x a(t sin t) 确定 y 是 x 的函数,求 dy 和 d 2 2 y 。 3. 设参数方程 a(1 cost ) y dx dx .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及评析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秒的认识》教案及评析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导语: 现在正好是金秋十月,知道吗,去年也是在十月份,我国航天史上发生了一件震天动地的大事,是什么,谁知道是神州六号发射成功了,神六的发射是我国航天史上又一次伟大的创举,它的成功向全世界证明了我们中国的强大.大家想不想再一次领略神六发射那激动人心的一刻老师就满足你的要求.(课件展示,神六发射) 看到神六发射成功,你的心情如何因为神六发射成功是全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是不是,看每个人都坐的多直啊! 在这段录象中有一个数学问题,想问问大家,指导员倒计时,倒数10个数字,一共经历了多长时间你估计一下!是10秒,下面我们闭上眼睛,再一次感受一下10秒钟.(课件展示10秒) 二,新授 1,挣开眼睛,刚才我们经历了10秒的时间,老师说开始经历的第一声响,就是1秒,第一声响到第二声响经历的时间也是1秒,那我们刚才经历了10秒的时间,你觉得10秒时间是长还

是短 2,我们刚才经历了10秒,现在我们再来经历5秒的时间,看它有多长! 3,那你估计一下1秒会怎样对会非常短,我们来感受一下(课件展示1秒)开始,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秒呀就是比较短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秒的认识.板书:秒的认识. 4,大家看手中的小闹钟,看看哪个针是秒针 (描述的真好)秒针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过去1秒的呢秒针走一小格就告诉我们时间过去了1秒,同意吗秒针走一小格就走了1秒,把这句话记下来(板书)我们在大屏幕上观察1秒(课件展示1秒) 5, 观察老师中面,这就是1秒,1秒的时间非常短,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能做些什么事情看来1秒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能做一些事情,下面咱们看一组信息,了解一下,1秒时间能干哪些事情!(课件展示)看了这组信息,你想说点什么是啊,这1秒能做这么多事!那么在学习中,应该怎样对待1秒呢看有的同学已经利用1秒坐好了,用实际行动告诉了老师. 6,回到钟面上,老师让秒针走动,你来观察时间过去了几秒(课件展示5秒)为什么是5秒看5个小格就是1个大格,那么我们总结秒针走一大格,就是秒针走了5秒,我们看秒针继续走,从数字1开始(课件展示17秒)现在秒针又走了几秒为什么是12秒大家都观察得非常仔细,现在,观察钟面,不让秒针走了,假如秒针从12走到4,那秒针走了多少秒你怎么知道是20秒1个大格是5秒,4个大格就用4*5=20,他这个方法简不简便

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1分、1时的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1时、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钟表、答题纸、小组合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课件出示谜语) 钟表有什么作用?(生答)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亮亮是怎样安排他一天的作息时间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幅图画,看看亮亮在什么时间在干什么?选择一幅说一说。(生答)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可以熟练地认读整时,半时,但是这在生活中是远远不够的。生活中常常需要我们能够准确地认读钟面上的任一时刻。所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钟面,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时分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初步认识钟面 1、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钟面,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什么? 2、下面请同学们继续观察钟面(出示课件) 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几个小格。 算一算: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想一想:时针走一大是几个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几分?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些题目,做完之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三)学习新知 1、师: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 每个大格又分成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刚才我们是用数的方法知道的,有谁是用算的方法得出来的? 下面我们看,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也就是时针从12走到1是一小时。 提问:时针从1走到2是几小时? 谁来说说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小结:也就是说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只要走一大格

高等数学总评成绩改进

高等数学总评模式改进 摘要 本文是期末总评成绩模式的改进方法问题。 对问题一,基于当前总评模式的因素和权重,评价该模式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掌握知识情况的优缺点。 对问题二,从发展的角度,即学生的全面发展,选取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到课率)、交流与协作(合作能力、任务质量、学习任务、完成任务的态度)、学习效果(平时测试成绩、期中和期末成绩)作为总评的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模型,以学习成绩为目标层,学习态度、交流与协作、学习效果为一级指标,其它因素为二级指标,得到各个二级指标的权值,分别为课堂表现 2.7%,作业2.7%,到课率5.4%,合作能力5.3%,任务质量7%,学习能力10.5%,完成任务态度3.5%,平时测试成绩6.6%,期中成绩14.7%,期末成绩41.6%。然后,利用模拟仿真的方法,得到一组学生成绩,并使用两种模式计算总评成绩。分析不同学生的两组分数,得知改进模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问题三,利用问题二给出的指标及其权值,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改变总评模式的方法和原因的角度,对教务处给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层次分析权值仿真

一、问题重述 目前我们学校高等数学期末总评成绩采取的模式是: 平时*0.05+期中*0.15+期末*0.8, 请完成以下问题: (1)请分析这种模式的优缺点; (2)请从发展的角度建立总评成绩模式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比较; (3)给教务部门写一封信,阐述你的建议。 二、问题分析 这是一个考虑影响学生期末总评成绩因素,而对各个因素给予一定的权值,得到最终期末总成绩的问题。 针对问题一,分析目前我们学校高等数学期末成绩总评模式的优缺点,我们可以考虑影响成绩的因素以及权重设置的合理性。通过分析将三个因素纳入评价的优缺点以及期末占据权重大、期中和平时比重小这一模式对于学生发展的影响。 针对问题二,根据上述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继承当前评价模式的优点,建立模型,弥补该模式缺点。本文建立一种层次分析法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把单纯的期末考试的评定转化为过程性的综合评价。将定性与定量结合,把主观估计客观化,综合各种因素,提高了学生成绩评价的准确性。考虑到学生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利用系统仿真生成一组正态分布的随机数,对两种评分模式进行检验对比。 针对问题三,为了给教务部写一封信,来阐述我们的建议,我们可以结合问题二确定的模型,从成绩评价因素和因素权重设置方面,给出模型改革的合理性建议,使得这种新的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学校的长远发展。 三、模型假设 1、假设每一门学科都有期中和期末考试; 2、假设每一门学科都有学生的实践、实验、工程等团队协作任务; 3、假设所有指标均为100分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