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PT课件

适用人群
适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患者,尤其是疼痛剧烈、保守治
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新型材料研发
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未 来可研发出更加理想的骨 水泥材料,提高手术效果 和安全性。
手术技术改进
进一步优化手术技术,降 低手术难度,减少并发症, 提高手术成功率。
个性化治疗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最早由美国医生在1987年提出,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技术逐渐成熟, 适应症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主流手术之一。
现状
随着医疗器械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手术时间、安全性、治疗效果等方面 得到了显著提高,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效果。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pt课件
目录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简介 • 手术原理与操作流程 • 手术效果与并发症 • 病例分享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01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简介
定义与背景
定义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 缩骨折的微创手术。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椎体 压缩骨折是骨质疏松的常见并发症,经皮椎体后凸成形 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增加脊柱稳定性
通过强化椎体,有助于增 加脊柱稳定性,减少再次 塌陷的风险。
恢复椎体高度
通过手术可以恢复压缩椎 体的正常高度,改善脊柱 畸形。
常见并发症
骨水泥渗漏
骨水泥在注射过程中 可能渗漏到椎管、神 经根管或静脉丛中,
引起压迫症状。
邻近椎体骨折
手术后患者邻近椎体 发生骨折的风险增加, 可能与骨质疏松有关。
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balloon
2. SKy膨胀式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sky bone expander kyphoplasty)
1、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 与PVP相比优点:除减少或消除疼痛外,还改善 或预防脊柱后凸畸形
• 适应症:主要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尤其是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疼痛进行性加重者
X线观
术前
SKy成形器膨胀后
本院X线观
术前
SKy成形器膨胀后
SKy 手术操作
配套工具
插入JAMSHIDI针
插入科氏针
在科氏针引导下用扩张钻建立植入物插入通道
测量SKY植入物插入通道的长度
膨胀SKY成形器
SKY成形器插入时的X光片和示 意图
SKY 成形器逐段膨胀
SKY 成形器完全膨胀
• 禁忌症:与PVP基本相同,(1)无痛的VCF或 VCF不是疼痛的主因(2)骨髓炎或全身性感染、 有向后凸出的骨块或是位于后方的可能危及椎 管的肿瘤块。
手术材料
11G或13G(分别长10cm或 15cm)的骨穿针、手术刀、 后凸成形术的成套工具、可 扩张球囊、无菌硫酸钡或其 他造影剂和PMMA骨水泥
• 用于重建自胸椎T5至腰椎L5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 椎体成形后,取出Sky成形器,注入骨水泥,有效恢
复并保持椎体高度。
• 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SKY 简介
• 插入直径:
小: 4mm
大: 5mm
• 最大的膨胀直径:
小: 14mm
大: 16mm
• 膨胀后有楔形和方形两种
膨胀前
膨胀后
SKY 膨胀原理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治疗目的:
1、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 2、防止塌陷; 3、缓解腰背疼痛; 4、恢复椎体高度。
PKP止痛机理:
1、PMMA骨水泥产热致痛觉神经末梢坏死; 2、截断肿瘤供血; 3、热性损伤椎体肿瘤组织; 4、加强椎体高度、增加微骨折稳定性。
适应症:
所有良恶性病变引起椎体压缩骨折: 1、骨质疏松:中、高度疼痛,活动障碍; 2、椎体骨髓瘤或淋巴瘤:疼痛明显; 3、椎体转移瘤:疼痛明显,椎体不稳; 4、侵袭性椎体血管瘤:疼痛明显。
禁忌症:
1、椎体骨折线越过椎体后缘或后缘骨质破坏; 2、椎体压缩超过75%; 3、出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 4、体质极度虚弱,不能耐受手术; 5、成骨性转移性肿瘤; 6、椎体骨碎片或肿瘤向后进入椎管。
疗效:
镇痛效果90%以上,重度压缩骨折(椎体压缩 65%--85%)镇痛效果67%。PKP对于新鲜性椎体压 缩骨折在高度恢复及校正后凸畸形方面优于陈旧 性椎体压缩骨折,在疼痛改善方面无明显差异。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
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 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 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
骨质疏松:
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以骨骼疼痛、 易于骨折为特征。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临床研究•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陈星,万趸,熊小明,石华刚,邓轩赓,顾韬,宋偲茂,侯伟,李庆龙(四川省骨科医院,四川成都610041)【摘要】目的:探讨按照加速康复外科(enhfnced fecovefy aftef sufgefy,ERAS)理念指导术后规律性核心肌力训练对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pefcutfneous veftebfoplfsty,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efcutfneous kyphoplfsty,PKP冤术后康复的作用遥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94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因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而行PKP或PVP手术的老年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均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遥观察组47例,男18例,女29例,年龄(62.62±3.21)岁;对照组47例,男17例,女30例,年龄(62.38±2.84)岁遥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式训练,观察组按ERAS理念指导患者规律性核心肌力训练遥术后1、3、6个月随访,根据患者的Barthel量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fthopjedic Associftion,JOA)腰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患者病情进行量化评估,统计分析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性遥结果:94例完成随访,术后1、3个月观察组的Barthel量表、JOA腰痛评分、Oswestfy功能障碍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遥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优于对照组渊P<0.05),但两组JOA腰痛评分、Bffthel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05)。
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Barthel量表、JOA腰痛评分、Oswestfy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好转(P<0.05)遥结论:早期规律性核心力量训练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PKP或PVP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及改善生活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遥【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腰椎;骨折,压缩性;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图分类号:R684':DOI:10.12200/j.issn.1003-0034.2020.12.018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Application of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i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osteoporotic 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s with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or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CHEN Xing,WA N Dun,XIONG Xiao-ming, SHIHua-gang,DENG Xuan-geng,GU Tao,SONG Si-mao袁HOU Wei,and LI Qing-long.Sichuan Orthopedic Hospital,Chengdu 610041,Sichuan,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of postopefftive fegulff tffining of cofe muscle stfength 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enhanced fecovefy fftef sufgefy(ERAS)on the fehabilitation of eldefly pftients with osteopofotic lumbar veftebffl compfession fffctufe aftef veftebfoplfsty(PVP)and kyphoplasty(PKP).Methods:Ninety-four elderly patients with osteopofotic lumbar compfession fffctufes who underwent PKP or PVP from January2016to January2018and met inclusion cfitefif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foup and contfol gfoup.All the patients were tfefted with foutine anti-osteopofosis thefapy aftef opefftion.There were47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foup袁including18males and29females袁with an aveffge age of(62.62±3.21)yeffs old;in the contfol gfoup,thefe were47cases袁including17males and30femfles,with an aveffge age of(62.38±2.84)yeffs old.The patients in the contfol gfoup were tffined by tfaditional way,and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foup were instfuct-ed to conduct fegulff tffining of core muscle stfength fccofding to ERAS concept.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1,3and6 months ffter opefftion.Patients'conditions were qufntitftively evaluated fccofding to Barthel scale,J0A low back pain scofeand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and the diffefences in tfeftment efaects between two gfoups were stftisticflly anflyzed and com-pjfed.Results: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袁and the Barthel scale,JOA low back pain scofe and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scofe of the observation gfoup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fol gfoup on the1st and the3rd months ffter sufgefy(P<0.05).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scofe of the observation gfoup on the6th month ffter sufgefy were supefiof to those of thecontfol gfoup(P0.05).Howevef,thefe was no significfntly difaefence in JOA low back pain scofe and Barthel scale betweentwo gfoups ft6months ffter sufgefy((>0.05).The compffison of Barthel scale,JOA low back pain scofe and Oswestry Dis-fbility Index before and ffter the opefftion of1,3and6months between the two gfoups were significfntly improved f(<0.05). Conclusion:Early fegulff core stfength tffining hasa positive efaect on early functionfl fecovefy and improvement of life fbili-通讯作者:万趸E-mail:***************Corresponding author:WAN Dun E-mail:wd.7033@ty after PKP or PVP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r lumbar rompression fractures,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concept of accelerated rehabilitation surgery.KEYWORDS Osteoporotir fractures;Lumbar vertebrae;Fractures,rompression;Vertebroplasty;Kyphoplasty近年来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尽管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等微创技术治疗OVCF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但是术后仍有不少患者残留腰背痛,影响患者早期功能恢复。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胸腰椎骨折刘立春;丁文军;李时军;李丰绩【期刊名称】《中国骨伤》【年(卷),期】2010(023)006【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新鲜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09年3月治疗胸腰椎骨折29例32椎,对18例21椎行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11例11椎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前及术后3 d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活动能力评分;术后观察患者胸腰背部疼痛及生活能力状况,并分析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结平均手术时间43 min,注入骨水泥3.8 ml(2~6 ml).患者的V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7.5±0.7)分降至术后3 d的平均(2.2±0.5)分;活动能力评分术后3 d平均(1.2±0.3)分,较术前的平均(2.4±0.6)分明显改善;椎体高度由术前平均(52.4±9.7)%升至术后的(85.2±10.6)%;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矫正11.2°.本组平均随访时间12.6个月,患者骨折椎体无疼痛,复查X线片显示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1例出院后5个月、1例6个月因并发心脏病死亡.本组发生骨水泥椎间盘渗漏2例,椎旁渗漏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PVP、PKP可即刻加固伤椎,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效果明显.老年人新鲜胸腰椎骨折如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即可行PVP、PKP术.【总页数】3页(P448-450)【作者】刘立春;丁文军;李时军;李丰绩【作者单位】奉化新桥骨科医院骨一科,浙江,奉化,315500;奉化新桥骨科医院骨一科,浙江,奉化,315500;奉化新桥骨科医院骨一科,浙江,奉化,315500;奉化新桥骨科医院骨一科,浙江,奉化,3155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观察 [J], 张慰2.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J], 许俊民;肖凯敏;刘长志3.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研究 [J], 杨自龙4.双侧经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单侧经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对比观察 [J], 陈超; 谢国华; 杨晓峰5.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J], 孟华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及其相关问题探讨——如何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巾罔脊柱脊髓杂志 2 0 0 7年第 1 7卷第 5期 C ieeJumdD ie∞l pnlC r ,0 7 V 1 7,o5 hns o r 厂 n dS ia od 20 , o. N . 1
3 27
微创 脊柱 外科 手 术及 其 相关 问题 探 讨
刺器械 直径 的增 加 以及操作过 程 的复杂 化 , 同样使 得手 术并发症 发生率 增加 。N sbu u sa m等 4 】 了 19 收集 99 年~ 0 3年 美 国 F A官方 网站 数据 库 上 的病 例 资料 ,发 现 P P的脊髓 压 迫发 生 率高 于 P P 20 D K V ,原 因是
异 , 论 尚不 肯定 。 结 P P和 P P的并 发症 可分 为直接 并 发症 和间接 并发 症 。骨水 泥 渗漏 是最 常见 的直 接并 发症 ; V K 问接
并发症 包括 肺栓 塞 、 神经 损伤 等 , 虽然 发生 率较 低 , 但其 结果 可能 是 灾难性 的。P P由于 在注 入 骨水 泥 K 之 前在椎 体 内构建 了一 个空腔 . 以允许 注入更 粘 稠的骨水 泥并 降低 骨水 泥的 推注压 力 , 而 能够大 大 所 从 降低 骨水 泥 的漏 出率 。 外 , 另 通过 球囊 在椎 体 内的扩 张 , 够挤 压骨松 质使其 变得 更 紧密 , 而密 封骨 裂 能 从
隙和静 脉通路 . 到降低 骨水 泥漏 的 目的 。由于 骨水泥渗 漏 是肺栓 塞 和神经并 发症 的 主要 原 因 , 以 达 所
P P的 间接并 发症 的发生 率也 明显低 于 P I K V 。 与 P P相 比 , V 虽然 P P大 大减 少 了骨 水泥 渗漏 的发生 以及 由此 引起 的 临床 并发症 , 由于 P P穿 K 但 K
手术讲解模板:脊柱后凸成形术

手术资料:柱后凸成形术
手术步骤:
11.4 4.缝合切口
手术资料:脊柱后凸成形术
手术步骤:
彻底止血,等渗盐水冲洗切口,把取下的 肋骨剪成条状,植入中空的人工椎体,以 备远期脊柱骨性融合,逐层缝合切口,留 置负压引流管。
手术资料:脊柱后凸成形术
注意事项: 1.术时可在皮下和肌肉层注射肾上腺素盐 水,尽量减少出血。
手术资料:脊柱后凸成形术
注意事项: 2.切断肋骨时,要防止发生气胸,如有胸 膜撕裂,应及时修补。
手术资料:脊柱后凸成形术
手术步骤:
剪断近端肋骨6cm,修平肋骨断端,防止 刺破胸膜。同法再切除病椎上、下各1根 肋骨,分离肋间血管和神经,于近脊椎部 切断结扎,做椎体骨膜下剥离即可达到病 椎。
手术资料:脊柱后凸成形术
手术步骤: 11.3 3.截除病椎和植入人工椎体
手术资料:脊柱后凸成形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脊柱后凸成形术
概述: 椎体并能调整椎体的高度,人工椎体的内 部为空芯,可行植骨融合,可获得远期脊 柱骨性融合。
手术资料:脊柱后凸成形术
适应证: 人工椎体置换矫正脊柱后凸适用于:
手术资料:脊柱后凸成形术
适应证: 1.陈旧性椎体结核所致脊柱后凸,主要是 胸、腰椎脊柱结核,破坏较多,包括2个 或2个以上椎体者。
手术资料:脊柱后凸成形术
适应证: 2.破坏较多的椎体良性肿瘤,如椎体血管 瘤、椎体骨巨细胞瘤等。
手术资料:脊柱后凸成形术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及病例分享

适 应
(目前观点已有更新);MRI检查为新鲜压缩性骨折。
症
3、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脊髓或神经根无压迫。
手
1、无症状的稳定骨折。
术
2、未纠正的凝血障碍和出血体质。
禁
忌
3、对手术所需要的任何物品过敏。
症
4、有严重基础疾病不耐受手术患者。
PKP术前影像学检查
正侧疏松情况 ➢ 椎体退变程度
3、弥散程度:骨水泥在椎体内可沿骨折破口弥散,在X线密切监测 下注入,观察有无渗漏及弥散是否均匀。
4、注射速度:病椎骨折较严重,减慢注射速度,延长骨水泥在椎 体内工作时间、减少压力过大引起的外渗。
把握注意事项,骨水泥效果也较为理想
术前DR
病例个案
患者,男性 65岁 诊断: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
术前CT
患者T12压缩性骨折 压缩程度约40% 有明显骨质疏松
椎体边缘退变性硬化
PKP术前影像学检查
CT需要了解什么?
➢ 病椎前壁、后壁、侧壁破损情况 ➢ 直接显示椎间盘压迫脊髓或神经根的程度 ➢ 椎体退变引起后缘的增生对硬膜囊的推压
患者病椎前壁、侧壁、后壁均有破损
PKP术前影像学检查
MRI需要了解什么?
骨水泥注入过程
骨水泥注入过程是整个手术的重点 对疗效和并发症有直接影响。
1、量:3.5ml骨水泥足以使伤椎恢复至伤前的强 度。推荐的单椎体注入量:
上胸段2.5-3ml 胸腰段3-4ml 下腰段6-8ml
2、时机:骨水泥16min变硬,在“牙膏”或“拉丝”状态下注入。 病椎周壁骨折严重时,可适当推迟注入过程。
• 处 理:
1.不超过6个椎体,总量<25-30ml 2.监测观察、停止继续注射,使患者处于仰卧位、心肺复苏、肝素抗凝、 介入或切开取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李佛保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脊椎转移瘤、多发性骨髓瘤等临床常见,处理困难,特别是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椎骨折的危害性引起广大骨科医师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概念和技术的发展,经皮向椎体内注入凝固性生物材料(如骨水泥)的椎体成形术(vertebroplasty)、经气囊扩张后再注入凝固材料的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为处理此类脊柱疾患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临床初步应用疗效满意。
第一节椎体成形术1988年,法国医生Deramond首先应用经皮穿刺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的方法成功治疗了1例长期疼痛的C2椎体血管瘤患者,此为首例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
因其创伤小、止痛作用好、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椎体塌陷,此技术逐步在世界各地开展,并应用于骨质疏松、恶性肿瘤等溶骨性病变等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1994年开始在美国应用,21世纪初国内开始进行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
一、适应证PVP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VCFs)或肿瘤浸润引起的疼痛,并增加椎体强度,具体包括:①溶骨性椎体转移瘤;②多发性骨髓瘤;③脊椎骨血管瘤;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⑤其它,如少数放射治疗后复发的脊椎嗜酸性肉芽肿、淋巴瘤等患者条件许可时也可尝试PVP治疗。
利用PVP治疗以上疾病的主要目的是止痛和强化椎体强度,因此不同疾病还应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治疗,对于椎体转移瘤、血管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要根据病人一般情况、期望寿命和对各种治疗手段的耐受性、敏感性等采取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近年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危害引起广泛关注,也是PVP最主要适应证之一。
据统计,50岁以上女性和男性VCFs的危险性分别增加16%和5%,特别是绝经后老年女性椎体骨折的发生率达25%~30%。
最常累及胸腰段(T11~L2)。
由于很少发生神经并发症,仅表现为反复发作或顽固性腰背疼痛,过去常被忽视。
骨质疏松性VCFs出现以下情况可考虑行PVP:①持续卧床2~4周仍有改变体位时诱发疼痛加重;②出现新的其他节段椎体压缩骨折;③陈旧性椎体骨折畸形不超过2个节段;④楔形或鱼尾形VCFs;⑤骨折椎体内无影像学假关节形成或真空征象。
应该强调,各类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合理应用是基本治疗手段。
二、禁忌证对于以下情况要谨慎实施PVP:①有明显凝血功能障碍者;②脊椎广泛破坏或椎体塌陷严重(小于原高度的1/3)时,PVP操作有一定困难,而且发生渗漏的几率较大;③合并椎管狭窄,有神经压迫症状需要手术减压时;④没有急诊椎管减压相关技术、条件和经验的医院要谨慎开展此项工作。
7778三、术前准备术前检查应包括各项常规化验项目,用以评价病人一般状况、明确诊断并排除合并症。
1.影像学PVP 术前X 线和CT 检查,可评估椎体塌陷程度、溶骨性破坏的部位和范围、椎弓根被侵犯程度、椎体后壁皮质是否破坏或骨折、是否有骨块或肿瘤所致的硬膜外或椎间孔狭窄。
骨折急性期或肿瘤浸润时,MRI 矢状面T l 加权像可见骨髓信号减弱(dark marrow),T 2加权像信号增强;骨扫描可见放射性核素活性增加。
2.穿刺针最初用脊柱骨活检穿刺针,颈椎一般用7㎝长15号穿刺针;胸椎用10㎝长10号针;腰椎用15㎝长10号针。
目前有专用椎体成形术穿刺针(Stryker Howmedica Osteonics,Mahwah,NJ,US )。
3.灌注剂常用加入显影增强剂(钽粉、钨粉或钡剂)的PMMA 。
还有其它类型的灌注剂,如自固化磷酸三钙(CPC )、复合成骨因子的生物材料等。
四、操作技术1.麻醉一般采用局部麻醉,必要时加用镇静剂;也可应用全身麻醉。
2.体位和穿刺入路病人在C 形臂X 线机下取俯卧位,胸腰椎可用经椎弓根入路或后外侧入路;颈椎可取仰卧位,常用前外侧入路。
经椎弓根入路穿刺点位于椎弓根的上外方皮质(图8-1),此入路可减少节段神经损伤、椎旁渗漏的危险,但溶骨性病变累及椎弓根或椎弓根显影不清时不宜采用。
后外侧入路在腰椎手术时较容易,在胸椎有引起气胸的危险,透视下行椎体穿刺时,针尖应达椎体前部,针尖的斜面朝向注射的部位(图8-2)。
肿瘤性病变应先取活检。
图8-1经椎弓根入路穿刺点示意图图8-2穿刺针位置和方向示意图3.灌注剂调制骨水泥在4℃冰箱内保存24h 。
无菌条件下调制灌注剂,DSA 下操作者加入适量造影剂(骨水泥单体、粉末和造影剂比例5ml ∶6g ∶1ml);X 线和CT 下操作者可不加造影剂(骨水泥单体、粉末比例2ml ∶3g)。
将灌注剂调成容易注射的稀薄糊状,即骨水泥高度聚合期,装入2~5ml 注射器备用。
4.注射灌注剂呈糊状时注射,呈液态时易渗漏。
DSA 下操作者在透视监测下注射;CT 下操作者注射2m1后CT 扫描观察充填情况,再继续注射,然后再行CT 扫描,一般分2~3次注射。
一旦发现灌注剂向硬膜外、椎间孔、椎体后壁渗漏须立即停止。
注射至阻力增大或灌注剂到达椎体边缘为止。
平均1个椎体用4~8ml 灌注剂,45~60min 内完成。
术中良好影像监控非常重要(图8-3,4)。
79图8-3穿刺针置入后注射前侧位透视图8-4灌注剂注射后侧位透视5.椎体骨内静脉造影(venogram )注射前骨内静脉造影有助于评估椎体完整性及椎体内静脉与硬膜外静脉、椎旁静脉的交通关系,预测灌注物的流向,降低穿刺和骨水泥灌注引起的潜在并发症。
在PVP 早期此技术作为常规应用,但后来发现常常干扰注射时灌注剂的观察,而且造影剂和骨水泥是2种不同特征的物质,其流向路径并非完全相同。
V asconcelos 等研究205例行PVP 病人,发现注射前骨内静脉造影没有必要作为常规。
有人比较了使用和不使用venogram 进行PVP 的两组病人术后疼痛改善、活动功能和骨水泥渗漏情况,发现二者无明显差别,因此,对于经验丰富者,venogram 并不能增加PVP 的效果和安全性,但可能对初学者有帮助。
venogram 的确切价值还需要进行前瞻性研究。
6.单侧、双侧椎弓根注射最初,PVP 一般经双侧椎弓根注射。
Kim 研究发现,通过单侧椎弓根注射,96%椎体内骨水泥超过椎体中线,注射体积、疼痛缓解率等与双侧注射无明显差别;尸体生物力学研究显示,2种途径骨折椎骨水泥注射后强度(strength )、硬度(stiffness )相似。
但也有生物力学有限元模型研究显示,单侧注射在恢复椎体稳定性方面不如双侧注射。
7.最佳注射量PVP 注射的理想体积还在摸索,应该是在最大限度改善骨折椎力学强度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骨水泥注射量以减少渗漏。
尸体研究发现,6ml 或2~8ml 骨水泥可恢复到骨折前椎体的硬度和强度。
生物力学研究发现,至少填充3.5ml 或椎体体积的14%骨水泥可达到骨折前的椎体硬度,增加到椎体体积的30%会使椎体硬度增加50%。
过度填充会增加渗漏、栓塞和继发性邻近节段椎体骨折的危险。
五、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美国、欧洲和亚洲的研究显示,70%~95%的患者PVP 术后疼痛显著减轻或消失,脊椎转移瘤或骨髓瘤患者70%以上、血管瘤或骨质疏松性塌陷骨折患者90%以上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
一般术后6~48h 疼痛缓解或消失,活动功能改善,部分患者疼痛一过性加重后缓解。
目前,PVP 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VCFs )文献最为丰富,但大多数为回顾性研究,其中最大一宗是美国多中心488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行PVP 治疗,随访至少7个月的临床观察,随访内容包括疼痛评分改善、活动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等,效果满意,仅有4.9%发生轻微并发症。
其中1例4个椎体VCFs 均行PVP ,效果满意。
前瞻性研究也显示相似的临床结果,100例病人行PVP 后平均随访21个月,97%病人疼痛明显缓解;随访时间最长的一组13例病人行PVP 随访5年,V AS 疼痛评分、情绪反应、活动McGill 问卷调查等均有显著改善。
一般认为上胸椎椎体和椎弓根细小,发生渗漏和栓塞机会较多。
研究显示T7水平以上行PVP明显增加死亡率,但也有研究证实上胸椎(T4~T8)应用PVP有较高安全性和良好效果,未发现胸腔或肺部并发症。
PVP对于不同年龄的VCFs病人在缓解疼痛、改善日常活动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别,但随着年龄增加,术后常常需要更多止痛药(analgesia)和综合治疗。
注射PMMA止痛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机械性、血管性、化学性、热效应等因素可能会使肿瘤组织坏死或骨及周围组织中感觉神经末梢破坏;微骨折(microfracture)的固定和局部应力降低也能使疼痛减轻,这是目前最有可能的解释,PVP使椎体强度和体积增加,抗压力增强,有助于缓解疼痛。
疼痛缓解与充填率、充填体积不成正比,有时充填不足也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1.在骨质疏松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欧洲脊柱骨质疏松研究小组(European Vertebral Osteoporosis Study Group)把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分为楔形(wedge,A型)、鱼尾形(biconcave,B型)、塌陷压扁形(crushed,C型)三型,是不同应力、不同时期的骨折表现形式。
其中A型最常见,多见于胸腰段,又分为A1型(椎体压缩、前柱缩短)和A2型(上终板骨折、下沉到椎体内);B型多见于胸椎,常连续出现;C型由A、B型发展而来,又分为C1(骨折椎呈片状、椎体后壁相对完整),C2(片状椎、前柱凸向前)和C3型(中柱爆裂突向椎管内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只见于胸腰段)。
根据骨折累及椎节数可分为单、双和多椎体骨折。
近一半为单节段、楔形压缩骨折,其中60%以上位于T12、L1,其次是B型;双节段常跳跃分布,如T11和L1楔形压缩,腰椎可表现为连续B型骨折;多节段骨折常常是陈旧骨折基础上的新发骨折。
由于大多数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通过卧床、药物等可以得到良好控制,只有极少数需要外科治疗,所以应根据骨折类型、节段选择恰当的方法。
PVP并非目前处理骨质疏松性VCFs的常规方法,须严格掌握指征,一般适用于A、B型骨质疏松VCFs,对于合并骨折处假关节形成、椎间盘真空征(vacuum sign)和C型骨折最好应用其它方法(如后路经椎弓根缩短截骨术)。
关于注射节段的选择,Douglas研究认为,MRI显示椎体骨髓水肿(T1低信号,在短T-回复序列表现为压缩的终板下线状高信号区)的新鲜骨折注射后效果较好。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可获得较高的疼痛缓解率,文献63%~100%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术后活动功能显著改善,患者对治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