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外周血变化的

合集下载

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度 不 良反 应 0 . 3 4 %。 发 生 枸 橼 酸 盐 中毒 的有 1 O 例, 占3 . 5 0 %; 发 生
者 做 好 献 血 前 的准 备 工作 。 要 保 证 血 液 采 集 室 的通 风 、 干净, 安 排
精 神 性 因素 反 应 的 有 3 例, 占1 . 0 4 %; 发 生 身 体 性 因 素 反 应 的有 4 献 血 者 吃一 些 不 油 腻 的食 物 , 这样既可杜绝乳 糜血 , 保 证 了血 液 例, 占1 . 4 O %; 发 生环 境 性 因素 反 应 的有 2 例, 占No . 7 0 %, 受 采 集 者 质 量 , 又 避 免 了 因空 腹 引 起 的 献 血 反 应 。 从 献 血 者身上 选 择 最 佳 的体 重 在4 5 ~ 6 O k g 的有1 0 例 出现 了低 钙 性 献 血 反 应 , 其 原 因是 血 的穿 刺 部 位 , 献血前3 0 mi n 给献 血者 口服 1 0 %葡 萄糖 酸 钙 2 0 mL, 小 板 的计 数 比较 低 , 进 行 采集 的时 间 比较 长 , 增 加 了血 液 的体 外 循 以 防止枸 橼 酸 盐 中 毒” ] 。 ② 血 液 采 集 过 程 中的教 育 护理 工 作 : 在 对 环量 。 在 第 一 次 进 行 单 采 的9 名 献 血 者 中, 由于对 血 液 采 集 的相 关 献 血 者 进 行 血 液 采 集 过 程 中, 要 密 切 注 意 献 血 者 的生命 指 标 和设 理论 知识 不 够 全 面 , 心 里 比较 紧 张 , 在 采 集后 也 发 生了一 定 的轻 微 备 的运 行 情 况 , 及 时 调 整 设 备 的技 术 指 标 参 数 。 当 献 血 者 出 现 不 反应。 在 献 血 者 中, 男性体重在6 O k g 以上 , 女性 体 重 在 5 5 k g 以上

无偿献血知识

无偿献血知识

无偿献血知识一、健康成年人体内有多少血液?一般来讲,人体内的血液占体重8%左右,按50公斤重的人来讲,总血容量为4000毫升。

一次献血400毫升,只占总血容量的10%,不会影响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二、为什么说坚持适量献血有益健康?1、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血流加快,脑供血量提高,从而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

2、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并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更加旺盛。

3、可以降低血脂,预防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献血小知识200毫升与400毫升的区别一次献血200毫升和一次献血400毫升,似乎只有捐献的量上的区别,不少人可能也会认为,一次捐献太多的血量会对身体健康有不好的影响。

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献血小知识1.一次献血400毫升,对献血者的健康并无影响一个人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8%,按50公斤重的人来讲,总血容量为4000毫升。

一次献血400毫升,只占总血容量的10%,不会影响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而且,对于符合条件的献血者来说,一次献血200毫升,不足体内血液总量的5%,由于量少,并未触及到体内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

而如果一次献血400毫升,更能触及到体内的调节系统,促使暂存于肝、脾等器官内的储存血液参加到血液循环中去,刺激新鲜血液再生,降低血液粘稠度,效果更加明显。

2.一次献血400毫升对受血者而言更安全输血,实质上是一种组织移植,对受血者来说,别人的血液进入自己体内,都有一次排异、免疫的过程。

因此,输血可能造成发热、过敏等输血反应。

同时,由于传染病“窗口期”的问题及有些尚未认知疾病的存在,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相当发达并且对献血者的血液进行了严格检验,但输血仍存有一定的传染疾病的风险。

因此,一次献血400毫升,意味着受血者接受400毫升一袋的血液比接受2次200毫升的血液,发生输血免疫反应、传染病的几率要少一倍。

如果某一病人需要输血800毫升,而每位献血者一次只捐献200毫升,那这位病人就需要接受4个献血者的血液。

如何提高血小板采集效率,降低白细胞污染

如何提高血小板采集效率,降低白细胞污染

探讨如何提高血小板采集效率,降低白细胞污染摘要:目的:提高血小板的采集效率,降低白细胞污染。

方法:设定相同血小板目标值(plt≥ 2.5×1011/袋),采用常规采集程序,对com.tec和mcs+两种血细胞分离机血小板的收集量、采集效率、白细胞残留量等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com.tec与mcs+相比,全血处理量(含acd)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小板收集量和采集效率com.tec均高于mcs+(p50kg,两次献血间隔时间>1个月,清淡饮食后采血。

两组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前plt和hc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

1.3 方法。

1.3.1 com.tec采集方法。

采用单针血小板收集程序,s5l耗材,采血速度80ml/min,回输速度70ml/min,acd与全血比例1∶6.8~1∶7.6,离心转速2200r/min,预冲和回输时有盐水补充,采前输入献血者的身高、体重、plt、hct和欲采集血小板量,机器自动计算出采集的时间。

1.3.2 mcs+采集方法。

选择ldplp程序,995e耗材,采血速度80ml/min,回输速度90ml/min,血小板/白细胞参数为1,全血∶acd-a为10∶1,离心转速5500r/min,采前输入献血者的身高、体重、plt、hct和血小板目标值,机器自动计算出采集的循环层数。

1.4 终产品测定方法。

1.4.1 浓缩血小板数量检测。

将采集好的浓缩血小板袋在20~24℃环境中静置1h,水平混匀袋内血小板5次,释放入留样管,取下留样管,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作血小板计数。

1.4.2 浓缩血小板残留白细胞计数。

采用人工显微镜下计数。

1.4.3 血小板采集效率。

用sysmexrm f-820检测献血者采前的外周血小板数。

血小板采集效率=血小板产量(×1011)献血者血小板计数(×109/l)×(处理血量-acd量)(ml)。

血站机采血小板的全面质量管理分析

血站机采血小板的全面质量管理分析

血站机采血小板的全面质量管理分析摘要: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我国临床输血出现了对血液数量、品种和质量不断提升的需求,对成分输血比例的要求也不断增加。

机采血小板作为重要的血液成分之一,其采集质量关乎受血者的生命安全。

它较之传统手工分离的浓缩血小板而言具有纯度高、疗效好、副作用小和节省血液资源等优点,对临床疾病治疗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血站血小板采集流程内容为着眼点,对机采血小板采集的全面质量管理进行探究。

关键词:血站;机采血小板;全面质量管理;分析我国血液需求量近年来普遍增加,被用于各类疾病治疗。

在这一背景下,血站加强了血液采集整体要求,血小板采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

大部分血站已开展机采血小板业务,利用其血小板浓度高,质量好,满足各类患者疾病需求。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血小板采集工作,需要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通过全方位,科学化,实用化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提升机采血小板采集水平,达到持久有效提升我市血站为临床服务的能力。

1.机采血小板基础管理1.1 科学管理机采血站在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需以计算机控制为主导,用人为设置相关参数进行控制,利用计算机掌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基本信息,并且制定相关安全措施,防止采血人员以及献血者出现感染或者血液受到污染,同时单独设置配置有消毒设施的机采血小板房间。

1.2保持机采室符合采血环境要求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需要保持机采房间内的整体环境卫生。

保证室内温度、湿度符合要求,并且定期对采血室进行消毒,控制空气中菌落的数量及浓度。

在机采室内,设置有空调、电视等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献血人员心情愉悦,身体放松,进一步改善献血者的恐惧心理,增加采集成功率。

1.3建立健全机采制度在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需要对采血人员进行培训,让其全面掌握机采血小板的操作规程,对采集过程中使用的血细胞分离机及时维护,保证它的使用功能正常[1]。

采集过程中要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并批准的相关辅助性材料,加强机采血小板工作人员与各个部门的协调沟通,实施岗位责任制,相关负责人需全面做好机采血小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保存前来献血人员的信息,比如姓名、电话、性别、血型、血源编号以及联系方式。

【免费下载】 无偿献血知识竞赛试题

【免费下载】 无偿献血知识竞赛试题

无偿献血知识竞赛试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两次采集血液的时间间隔不少于。

A、半年B、一年C、一年半D、以上错误2.由于自愿提供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而不收任何报酬的人,称为_____。

A 、自愿无偿献血者B 、义务血献血者 C、职业献血者3 .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分为金、银、铜奖,分别奖励自愿无偿献血达_____的无偿献血者。

A、40次、30次、20次B、30次、20次、10次C、100次、50次、25次4. 男性献血者体重必须等于或大于____。

A、50公斤B、55公斤C、60公斤5.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于______正式施行。

A、1997年10月1日B、1998年10月1日C、1999年10月1日D、1996年10月1日6.无偿献血者献血后血站应发给由制作的无偿献血证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出卖、转让、出借。

A、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即国家卫生部)C、中国输血协会或省级输血协会7、献血者在捐献机采血小板后 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多长时间可以恢复到采前的水平。

A、2至3天B、5至7天C、10至14天D、8至14天8.我国人群中Rh阴性血型的比例很低 属稀有血型。

以下正确的做法是A、自己不用参加献血,自己输血时告诉医生自己的血型就可以了。

B、稀有血型人员更应积极献血,互相帮助,一旦自己用血时也能及时获得Rh 阴性血液,得到及时抢救。

C、我的血型虽然稀有,但我是肯定用不着输血的,所以我不献血。

9.关于献血前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A、了解献血常识,保证充足睡眠,消除紧张心理B、献血前应吃些清淡饮食,不易吃油腻食物、不饮酒C、一定要空腹参加献血10.无偿献血者所献的血液在临床使用前,血站进行检测的项目不包括以下___ ___项。

A、乙型肝炎病毒B、丙型肝炎病毒C、艾滋病病毒D、感冒病毒11.世界献血者日是每年的___ __。

A、 5月14日B、6月14日C、7月14日D、8月14日12. 某家庭 其父亲血型是O型 母亲血型是AB型 其子女可能血型是A、A、B型B、O型C、AB型D、以上都不是13. 当献血者有危险行为时 错误的做法是A、主动放弃献血B、主动延期献血C、置之不理 继续参加献血。

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观察

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观察

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观察。

方法:选取本血站在2013年1月~2014年6月接收的首次参加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191 例,启动MCS+血细胞采集仪,选择血小板程序,将供者血小板计数、性别、身高、体重等数据输入机内设定程序进行观察。

结果:191例献血者穿刺成功率为100%,均顺利完成机采,其中2 例发生低钙反应,189 例献血者对献血服务满意,满意度为98.95%;首次献血后6个月内,参加二次献血117例,二次献血率为61.26%。

结论:对整个献血过程进行精心护理,有效提高了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献血成功率,降低了不良情况的发生,献血者对首次献血经历都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提高了献血者再次参加无偿献血的积极性。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首次;护理方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39-0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血站在2013 年1 月~2014 年6 月接收的首次参加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191 例,男103 例,女88 例,除符合国家规定的献血体检标准外,机采前检测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50×109/L,红细胞比积≥35%,机采前72h未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

1.2 采集设备和耗材血细胞分离机为美国血液公司生产耗材与设备MCS+ 血小板采集仪,一次性耗材(995E、995E2),抗凝剂ACD-A由费森尤斯卡比(广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

1.3 机采方法采集方法启动MCS+血细胞采集仪,选择血小板程序,离心速度3000~7000r/min,抗凝剂ACD-A:全血1:11,采集前将供者血小板计数、性别、身高、体重等数据输入机内设定程序,单袋预采≥2.5×1011,血小板容积250~280ml;双袋预采≥5.0×1011,血小板容积480ml。

NGL XCF 3000血液成分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冲红原因分析

NGL XCF 3000血液成分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冲红原因分析

NGL XCF 3000血液成分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冲红原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冲红现象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鹤壁市中心血站机采血小板出现冲红的30例献血者作为冲红组,随机选择未冲红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9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献血者机采前静脉血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等血液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冲红组mch、mchc、mcv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严格按照标准筛选献血者,做好宣传,做好人性化护理,定期进行设备维修和检测,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可有效防止机采血小板冲红的发生。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冲红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4.055机采血小板是采用先进的仪器,利用梯度离心的原理,根据血液各成分的密度差异,将血小板进行分离、收集,以供临床治疗疾病应用。

但在采集过程中,偶有混入红细胞发生冲红现象,既影响了血小板的采集,又造成耗材。

笔者对鹤壁市中心血站机采中遇到的30例血小板冲红原因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2011年6月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01及《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 18469-2001要求。

机采前外周血plt≥150×109/l,hct≥0.36,两献血时间间隔>1个月,7 d内未服用抑制血小板类药物的机采血小板捐献者。

将机采血小板出现冲红的30例献血者作为冲红组,随机选择未冲红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90例作为对照组。

1.2 仪器设备 ngl xcf 3000血液成分分离机(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耗材为p-2000,sysmex kx-21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日本希森美康公司),血液保存液(ⅰ)(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血小板振荡保存仪xhz-ⅱ型(苏州市医疗仪器厂)。

NGL XCF 3000血液成分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冲红原因分析

NGL XCF 3000血液成分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冲红原因分析

NGL XCF 3000血液成分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冲红原因分析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冲红现象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鹤壁市中心血站机采血小板出现冲红的30例献血者作为冲红组,随机选择未冲红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9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献血者机采前静脉血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等血液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冲红组MCH、MCHC、MCV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HGB、HCT、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嚴格按照标准筛选献血者,做好宣传,做好人性化护理,定期进行设备维修和检测,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可有效防止机采血小板冲红的发生。

机采血小板是采用先进的仪器,利用梯度离心的原理,根据血液各成分的密度差异,将血小板进行分离、收集,以供临床治疗疾病应用。

但在采集过程中,偶有混入红细胞发生冲红现象,既影响了血小板的采集,又造成耗材。

笔者对鹤壁市中心血站机采中遇到的30例血小板冲红原因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1年6月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01及《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 18469-2001要求。

机采前外周血PLT≥150×109/L,HCT≥0.36,两献血时间间隔>1个月,7 d内未服用抑制血小板类药物的机采血小板捐献者。

将机采血小板出现冲红的30例献血者作为冲红组,随机选择未冲红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90例作为对照组。

1.2 仪器设备NGL XCF 3000血液成分分离机(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耗材为P-2000,Sysmex KX-21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日本希森美康公司),血液保存液(Ⅰ)(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血小板振荡保存仪XHZ-Ⅱ型(苏州市医疗仪器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