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合集下载

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发布时间:2021-09-01T02:29:41.362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8期作者:李庆凤张微[导读] 本站通过对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北京市通州区中心血站 101100摘要: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制定有效护理措施,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发生,保证献血者安全。

方法收集本站2018年5月-2019年4月机采献血者9872人,出现献血反应59例,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6%,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与措施,以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果通过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提出有效预防护理措施加以应用,此后2019年6月-2020年5月参加机采献血者9651人,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29例,献血反应发生率0.3%,献血不良反应比例显著降低,取得良好效果。

结论:通过加大机采献血知识宣传,做好心理护理,提高穿刺技术水平,改善献血环境,加强机采献血前、中、后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发生,保证产品质量和献血者安全。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应对措施Analysis of adverse reaction of platelet dona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LI Qingfeng,ZHANG Wei.Tongzhou central blood station,Beijing 101100.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platelet donation,and to formulate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blood donors.Methods:from May 2018 to April 2019,among 9872 platelet donors,59 cases had blood donation reaction,th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was 0.6%,the causes of adverse reaction were analyzed,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were worked out,in order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blood donation.Results:through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putting forward effective preventive nursing measures to be applied,from June 2019 to May 2020,among 9651 platelet donors,only 29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tth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was 0.3%,th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of blood donation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good effect was obtained.Conclusion: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blood donation can be effectively prevented and reduced by increasing the propaganda of knowledge about apheresis platelets,doing well psychological nursing,raising the level of puncture technique,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of blood don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nursing before,during and after blood donation,ensure product quality and blood donor safety.Key words:apheresis platelets,adverse reactions,cause analysis,countermeasures目前临床应用机采血小板越来越广泛,随着采血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提升,绝大多数献血者能够适应机采献血,但由于捐献血小板所需时间长,过程复杂,少数献血者在捐献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因此加强机采献血知识宣传,提高医护人员服务意识和技术水平,使每位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得到科学护理,保证献血安全,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再次捐献率是机采工作者面临的课题[1]。

浅谈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管理

浅谈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管理

浅谈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管理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是指经过血小板分离技术,单独采集血小板的献血者。

由于血小板在人体内的生命时间较短,且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非常重要,所以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管理要点,并提出相关建议。

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招募与筛选是管理的首要步骤。

在招募献血者时,应当要求献血者具备一定的健康条件,如年龄在18-55岁之间,身体健康等。

要求献血者达到一定的体重要求,因为体重过轻的献血者往往血小板浓度较低,不适合进行单采血小板。

为了保证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健康状况,应对其进行定期体检。

体检项目应包括全面的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标志物检测等。

只有通过定期体检,才能及时发现献血者的身体状况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补偿与激励非常重要。

应当对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进行适当物质上的激励,如提供适当的经济补偿,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应当对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进行心理上的激励,即及时给予合理的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参与献血的积极性。

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风险防控是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应当配备专业的医疗人员,确保每位献血者的操作程序规范,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应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献血过程中的血液质量安全。

对献血者的献血频率应加以控制,避免过度献血对其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对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信息管理与追踪十分重要。

应当建立完善的献血者信息数据库,对献血者的基本信息、献血记录等进行记录和管理。

通过信息管理和追踪,可以及时了解献血者的献血情况和健康状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干预。

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才能保证其献血质量和健康安全。

在进行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管理时,应重视献血者的招募与筛选、定期体检、补偿与激励、风险防控以及信息管理与追踪等方面的工作,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完善。

单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预防

单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预防
胥莉 , 张翔 , 王萍 , 李淑英 , 刘宇
( 1 . 四川省绵 阳市红十字 中心血站 ,四川 绵阳 6 2 1 0 0 0 ; 2 . 成都安定 医院,四川 成都 6 1 0 0 0 0)
摘要: 目的: 我站 工艺卫生监测 中发现 , 近 几年来不合格 因素 均为霉菌生长 , 综合各 方面原 因进行分析 , 探 寻防止霉 菌生 长的有 效措施 , 提 高工 艺卫 生监测合格率 , 以保证血液安全 。 方法 : 收集 2 0 1 0 年 至2 0 1 2 年工艺卫生检 测中霉菌生长情 况进行分析 比较 。 结果 : 霉 菌生长时间均为气候 比较 温暖潮 湿的季节, 检 测 出霉菌生长的地方 多为流动采血车。结论 : 霉菌 生长与环境、 季节密切 相关, 相对封 闭、 流动的环境霉菌不 易控制。 因此 , 夏秋 季节, 空气潮湿 , 温度 高, 要加 强通风 除湿 , 特别是流动 、 封闭的环境 除加 强通风除湿外还要 注意加 强清洁消毒 工作 , 才能很好控 制霉菌的生长。 关键 词 : 工 艺卫 生; 温暖潮湿; 封 闭流动 ; 霉 菌控制
寒战 。
2 0 1 2年 1 2月献血不 良反应的情况 。
1 数据来源
绵 阳市 红十字 中心 血站 2 0 1 2年 1月至 2 0 1 2年 1 2月单 采血 小 板捐 献者 5 7 0例 , 年龄 1 8~5 5周岁 , 均符 合 国家规定 的标 准 ,
均符合 国家规定的标准 , 单采前进行 血常规 检测 , 捐献者血小板计
局部疼痛 , 消除紧张情绪 。
3 原 因分 析
( 1 ) 初 次捐献 单采 血小板 者 , 对环境及 机器采 集过 程不是很 了解 , 容易产生 紧张和恐惧心理 。 ( 2) 有 的捐献者采前休息不好 。 ( 3) 上 机前未进食或平 时饮水较少 , 导致血容量过 低 , 容 易发

浅谈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管理

浅谈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管理

浅谈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管理近年来,我国的献血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采用单采血小板技术后,固定的献血者数量不断增加,使得献血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然而,为了保证献血者的安全及献血计划的顺利执行,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献血者的资质要求、管理模式以及风险控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献血者资质要求针对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首先需要满足献血者的基本条件,如18-55岁、体重≥50kg、无慢性病或急性传染病史等。

同时,对于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来说,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生物学指标,如血小板计数>150*10^9/L、无抗血小板抗体等,这样才能保证从采集到使用期间的专业鉴定及质量控制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管理模式在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管理中,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选择、培训、留存、奖励等环节。

首先,在选择献血者时,应综合考虑献血者的基本条件、血液生物学指标以及个人意愿等因素,以确保献血者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其次,在培训环节中,应对献血者进行专业化知识的普及,提高献血者对单采血小板的了解,降低不必要的误解和焦虑感。

在留存方面,应及时对献血者进行复查,以维护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可以将回馈活动以及献血历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更好地改进服务质量。

最后,在奖励方面,可以及时给予优秀献血者表扬奖励,激发其参与献血的积极性,也能够起到宣传献血的作用。

三、风险控制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在参加献血活动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风险控制。

具体措施包括:1. 每周采血2次的原则:这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献血者的生理状态,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更高效的采血。

2. 定期体检:除了献血前的体检,还应定期安排献血者进行全面体检,以排除献血前未被发现的感染、肝功能异常等风险。

3. 专业人员的参与:在单采血小板的采集过程中,专业的医疗人员需要全程参与,并对献血者进行科学指导,以确保献血过程的安全性和效果。

4. 对献血品质的严密监管: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系统,严格保证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血液产品的质量,确保产品不发生血源性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初筛不合格原因分析与健康宣教研究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初筛不合格原因分析与健康宣教研究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初筛不合格原因分析与健康宣教研究发布时间:2022-06-22T00:58:46.14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9期作者:赵玉苗[导读] 目的:研究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初筛不合格原因,并适当加强健康宣教力度,赵玉苗北京市密云区中心血站 101500摘要:目的:研究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初筛不合格原因,并适当加强健康宣教力度,提升初筛合格率。

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6月~2022年1月期间6315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初筛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中的初筛不合格献血者例数、性别、原因,并加以详细分析。

结果:在所有初筛不合格献血者,ALT指标不合格例数最多,其次为WBC、乳糜血指标。

男性献血者的ALT、乳糜血、WBC指标不合格例数高于女性献血者,且Hb、HCT指标不合格例数低于女性献血者(P<0.05)。

结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初筛不合格主要与ALT、WBC、乳糜血指标具有直接联系。

且在不同性别的献血者中,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措施,以此提升初筛合格率。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初筛不合格;健康宣教在我国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会采用血小板输注方式,如血液病、恶性肿瘤的预防及治疗等,主要通过恢复人体的止血、凝血功能,进而改善临床症状,最终达到预防、治疗的目的[1]。

而随着我国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单采血小板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且具有纯度好、浓度高、污染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势,使用量在逐年递增。

而逐渐递增的使用量加剧了血小板的需求矛盾,导致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工作难度加大。

本文针对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初筛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对于不合格因素的影响原因,研究提高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初筛合格率的相应措施。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20年6月~2022年1月期间6315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初筛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有718例献血者初筛结果不合格,其中男女比例为522∶196。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1 对 象 与方 法
1 1 对象 2 0 . 0 6年 1月 至 2 0 0 7年 1 2月在 本站 参 加单 采 血 小 板 的 1 2 8名 献 血者 ( 1 2 0 共 8人 次 ) 7 ,其 中男 9 3人 ,女 8 人 。在单 采血 小板 过程 中发生 不 良反应 5 4 5 4人 次 。 12 方 法 . 美 国金 宝 Tr cl 自动 血液 收集 系统 及 一次 性 配套 管道 ,美 国百特 C -o oP u 血 i Ace 全 ma S3 o ls 细胞 分离 机及 一 次性封 闭 管道 。抗 凝剂 AC A 由广州 华 南生 产 。按 卫 生部 颁 布 的 《 血 者健 康 检查 标 D- 献
准》 ,且 采前 血小 板≥ 1 0 0 / 5 X 1。 L,血细 胞 比容≥ 4 % ( 0和 ≥3 ( ) O 男 6 女 ,献 血 间 隔 时 间≥ 1 月 进 个
行单 采献 血资 格评 审 ,单采 前 口服 1 葡萄糖 酸 钙 l ml 0 O 。献 血者 在 单 采 血小 板 期 间发 生 的不 良反 应 分
[ 收稿 日 期] 2 0 0 8—1 1—1 2 [ 者 简 介 ] 陈 宝葵 ( 9 0一 ,女 ,广 东 佛 山 人 ,主 治 医师 ,从 事 献 血 招募 、皿 源 管 理 和 临 床 输 血 工 作 。 作 17 )
[ 图分 类 号 ] R 7 中 4
[ 献标识码]A 文
[ 文章 编 号 ] 1 7 6 3—10 (0 9 1 0 5— 2 4 9 2 0 )0 一R 7 0
随着 现代 输血 技术 的 不断 发展 ,单 采血 小板 浓缩 液 以其 纯度 高 、体 积小 、效 果 好且 副作 用小 而越 来 越受 到 I 的欢 迎 。由于单 采血 小 板采 集 时间较 长 ,循 环血 量 大 ,偶 而 可 出现献 血 反应 ,这 不仅 直接 影 临床 响到血 小板 收集 的顺 利 进行 和采 集 的质 量 ,也 间接影 响 了对 无偿 单采 血 源 的保 留 、发展 和征 召 。为探 讨 单 采献 血者 在单 采 血小板 过 程 中发 生不 良反 应 的原 因 ,以便 采取 相应 措施 减 少不 良反 应 的发 生 ,笔者 对 发 生不 良反 应 的 5 4名单 采血 小板 献 血者 的资 料进 行调 查 与统 计 分析 。现 报道 如下 。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反应 的 4 . 4 。 由此 可 见 , 神 因 素对 初 次献 血 3 1 精
者有 一定 影响 。
2 2 个体 差异 .
本组 发生献 血反 应 的献 血者 中, ≥
3 0岁 的 有 2 8人 次 , 总 人 次 0 2 ; < 3 占 .1 而 0岁 的 年
1 1 研究对象 .
20 0 9年 l 一9月 , 中心无偿单 采血 本
小 板 1 9 人 次 , 9 5 人 次 , 2 4 人 次 ; 龄 在 27 7 男 92 女 85 年
1  ̄5 岁 , 均 ( 1 2 . ) 。献血 者 均符 合卫 生 8 5 平 3. ±4 6 岁
部 颁 布 的《 血 者 健 康 检 查 标 准 》 采 集 前 均 预 防 性 献 , 服 用 葡 萄 糖 酸 钙 口服 液 。 1 2 方 法 采 用 美 国 Ha mo eis公 司 生 产 的 . e nt c MC + 血 细 胞 分 离 机 及 其 一 次 性 密 闭 管 路 ; 国 S 美 F n l公 司 生 产 的 Ami s 细 胞 分 离 机 及 其 一 e wel c 血 u
抗凝 剂量 ( AC【I 也 逐 渐 增 多 , 血 者 出 现 献 血 反 )A) 献
次性 密闭管 道 。生 理盐 水和抗 凝剂 由上海 输血 技 术
有 限公 司 提 供 。 单 采 血 小 板 过 程 全 程 严 密 监 护 , 发 现 献 血 反 应 及 时 对 症 处 理 , 献 血 者 症 状 稳 定 后 及 待 时 将 献 血 者 资 料 、 应 类 型 、 度 和 处 理 措 施 记 录 在 反 程 《 血 反应 登记表 》 , 行 随访和 汇总分 析 。 献 中 进
易 出 现 献 血 反 应 。本 组 中初 次 献 血 者 发 生 献 血 反 应 4 4人 次 , 初 次 献 血 2 2 占 0 3人 次 的 2 2 , 总 献 血 . 占

乌海市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脂肪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乌海市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脂肪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乌海市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脂肪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乌海市中心血站检验科对2019.01.01-2021.12.31共出现65初筛检测因脂肪血不合格的献血者,对65例受检者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

结果:男性献血者脂肪血发生率占83.1%、女性占16.9%,男性明细高于女性;献血者的年龄在18-27岁占50.8%、28-37岁占23.1%、38-47岁占16.9%、48-57岁占9.23%,在18-27岁年龄组发生脂肪血的比例最高;采血时间在8:00-10:00占13.9%、10:01-12:00占21.5%、12:01-14:00占26.2%、14:01-16:00占38.5%,采血时间在14:01-16:00的出现脂肪血的比例最高。

结论:初筛检测脂肪血的献血者,受性别、年龄、采血时间等因素影响。

因此,为了有效减少单采血小板脂肪血的发生,降低脂肪血的报废率,必须对献血者的饮食情况进行详细询问,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脂肪血的发生。

关键词:脂肪血;饮食;原因;干预随着无偿献血知识的普及和健康宣讲,公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文明程度的提升,无偿献血工作的科学有序发展,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和爱心志愿者加入到无偿献血行列,以首次献血者居多,同时采血量也在逐年增加,单采血小板初筛脂肪血的不合格率也在增加,从性别、年龄和采集时间等因素分析脂肪血的原因,并给出合理预防措施。

对于饮食不当引起的脂肪血无偿献血者,短时间的快速有氧运动能促进和加快体内新陈代谢机能,转换释放能量,有效快速降脂,尤其对于首次献血者,提升了献血成功率、提高了血液质量合格率、同时增加献血者体验感和满意度。

对于肥胖人群,建议适当饮用降脂功能的茶类——普洱熟茶、绿茶并配合适当有氧运动,有效降低血脂的同时还能预防并减少单采血小板脂肪血的发生,确保血液质量安全,也能降低脂肪血的报废率。

因此,针对初筛检查出现的脂肪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归纳。

1.资料和方法1.1收集资料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共接待单采血小板献血者1356人,初筛检测不合格者189人,其中初筛因脂肪血不合格的65人,占34.4%(65/18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著·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蔡 澍,罗 均,陈彩云(广东省湛江市中心血站 524002)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保证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安全与健康。

方法 统计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站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总人数和各型献血反应人次,并就出现献血反应的诱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6 206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133例,总反应率2.14%,其中轻度献血反应108例(1.74%)、中度献血反应19例(0.31%)、重度献血反应6例(0.10%),各类比率均逐年下降,但仍以轻度献血反应为主,枸橼酸盐中毒、心理、精神因素为献血反应的最主要诱因。

结论 献血反应与枸橼酸盐中毒、心理、精神因素密切相关。

因为献血反应的产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医务人员应具备识别特征表现应对处理的能力,同时血站应该加强献血知识宣教,从而避免献血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血小板; 献血反应; 处理措施DOI:10.3969/j.issn.1672-9455.2013.04.0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13)04-0396-02Analysis on causes and processing measure for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of platelet donors CAI Shu,LUO Jun,CHENCai-yun(Blood Center of Zhanjiang City,Guangdong524002,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 for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on platelet donors,in order to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reduce blood donation reaction,and to insure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the platelet donors.Methods From January 2009to December 2011,the total number of platelet donors and the type of blood donationreaction were recorded,and the causes for blood donation response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 Within the6 206cases of platelet donors,blood donation reaction occurred in 133cases.The total response rate was 2.14%,inwhich there were 108cases of mild adverse reaction(1.74%),19cases of moderate blood donation reaction(0.31%),6cases of severe blood-donation-induced reactions(0.10%).All these ratios decreased year by year,but mild blooddonation reaction was still the main type of reaction.Citrate toxicity,psychological reason and spiritual reason werethe major incentives to blood donation reaction.Conclusion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itratetoxicity,psychological reason and spiritual reason.Since the occurrence of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generated is relatedto many factors,medical personnel should be able to recognize features of the reactions.Meanwhile blood donationknowledge propaganda should be strengthened,so as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blood donation reaction.【Key words】 platelet;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treatment measures 随着无偿献血知识的普及和成分献血的积极动员,越来越多的公众捐献成分血。

单采血小板是目前成分献血主要形式之一,由于纯度高、治疗效果好、输血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越来越被临床所接受[1],且临床需求量逐年增加。

但采集血小板所需时间较全血采集时间长,所以献血反应容易发生。

为更好开展此项工作,减少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发生,笔者统计了本站近3年发生献血反应情况,并针对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必要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保证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身体健康,指导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科学合理献血,最大限度满足临床单采血小板的需求。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采集机采血小板献血者6 206例。

健康检查皆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机采血小板献血标准:年龄18~55岁,体质量女性大于或等于45kg、男性大于或等于50kg,献血间隔期大于4周。

机采前对献血者进行外周血小板计数大于或等于150×109/L,红细胞压积(HCT)≥0.36,初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0U,1周内未服用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1.2 仪器和试剂 美国血液技术公司生产的MCS+多功能血细胞采集仪(美国Haemontics公司)及专用一次性密闭耗材(REF995型),血液保存液Ⅰ抗凝剂450mL/袋(配方:枸橼酸钠22.0g/L、枸橼酸8.0g/L、葡萄糖24.5g/L)按照1∶10进行单采血小板血液循环抗凝(北京博桑特输采血器材科技开发中心生产),葡萄糖酸钙(含钙1.0g)10mL/支(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 方法1.3.1 采集方法 采集前将供血者血小板计数、性别、身高、体质量等数据输入血细胞分离机并设定程序,设置全血∶血液保存液Ⅰ的比例为10∶1。

预采血小板产品:单治疗量血小板剂量为2.5×1011/L,容量为250mL左右。

严格执行单采血小板操作规程,采集过程常规装机、初始化。

1.3.2 采集速度 男100~120mL/min,女80~100mL/min运行。

1.3.3 采集原理 先将抗凝血抽入一次性采集离心杯,分离成不同的成分,离心杯达到其采集容量后,血细胞采集仪自动识别所需成分,将其从离心杯排出,流入采集袋保存,其他成分回输给献血者。

再抽血、分离、回输,如此循环反复进行,直至采集到所需剂量。

1.4 判定标准 轻度献血反应:主要症状为紧张焦虑呼吸心跳加快、面色苍白伴有轻度出汗、眩晕或连续呵欠及恶心呕吐,此时献血者仍有知觉。

中度献血反应:渐进的轻度献血反应导·693·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年2月第10卷第4期 Lab Med Clin,February 2013,Vol.10,No.4致失去知觉,此时献血者脉搏减慢,浅表呼吸,长时间无知觉。

重度献血反应:惊厥较常见伴有晕厥,晕厥较常见,惊厥较少见。

由各种症状和迷走神经刺激引起,且无先兆。

主要症状为头晕、虚弱、出汗、恶心、脸色苍白,较重者意识丧失、惊厥及大小便失禁[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基本数据统计。

2 结 果2.1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情况 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6 206例中,出现献血反应133例,总反应率为2.14%,其中轻度献血反应108例(1.74%)、中度献血反应19例(0.31%)、重度献血反应6例(0.10%)。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人数逐年递增,总献血反应率逐年下降(见表1)。

2.2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与不同诱因 枸橼酸盐中毒及心理、精神紧张等因素为献血反应的主要诱因(见表2)。

表1 2009~2011年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 反应情况[n(%)]时间(年)n总献血反应轻度献血反应中度献血反应重度献血反应2009 1 544 40(2.59)32(2.07)5(0.32)3(0.19)2010 2 240 48(2.14)39(1.74)7(0.31)2(0.09)2011 2 422 45(1.86)37(1.53)7(0.29)1(0.04)合计6 206 133(2.14)108(1.74)19(0.31)6(0.10)表2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与各种诱因的 关系[n(%)]组别轻度献血反应中度献血反应重度献血反应合计枸橼酸盐中毒44(40.07)6(31.58)3(50.00)53(39.85)心理、精神因素29(26.85)4(21.05)0(0.00)33(24.81)空腹、饥饿11(10.19)2(10.53)1(16.67)14(10.53)局部疼痛刺激5(4.63)2(10.53)0(0.00)7(5.26)晕针、晕血史6(5.56)1(5.26)2(33.33)9(6.77)睡眠不足或疲劳9(8.33)2(10.53)0(0.00)11(8.27)其他4(3.70)2(10.53)0(0.00)6(4.51)合计108(1.74)19(0.31)6(0.10)133(2.14)3 讨 论献血反应是献血过程中献血者出现的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现象,献血反应不仅给采血带来不便,更重要的是妨碍了今后的重复献血[3],影响着固定无偿献血队伍的建立[4],尤其是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更受影响。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成分献血的积极动员和采血设备、技术的不断提升,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人数逐年递增,总献血反应率逐年下降,但献血不良反应仍占一定比例(2.14%),所以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应对工作不容忽视。

分析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与不同诱因的关系,枸橼酸盐中毒为献血反应的最主要诱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