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BUCK电路闭环PID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

题目BUCK电路闭环PID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
题目BUCK电路闭环PID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

题目:BUCK电路闭环PID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

目录

一、课题简介 (2)

二、BUCK变换器主电路参数设计 (2)

2.1设计及内容及要求 (2)

2.2主电路设计 (2)

1、滤波电容的设计 (3)

2、滤波电感设计 (3)

3、占空比计算 (3)

三、BUCK变换器PID控制的参数设计 (3)

3.1主电路传递函数分析 (4)

四、BUCK变换器系统的仿真 (7)

4.1仿真参数及过程描述 (7)

4.2仿真模型图及仿真结果 (8)

五、总结 (10)

六、参考文献 (10)

七、附录 (10)

一、课题简介

BUCK 电路是一种降压斩波器,降压变换器输出电压平均值Uo 总是小于输出电压U D 通常电感中的电流是否连续,取决于开关频率、滤波电感L 和电容C 的数值。

简单的BUCK 电路输出的电压不稳定,会受到负载和外部的干扰,当加入PID 控制器,实现闭环控制。可通过采样环节得到PWM 调制波,再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通过PID 控制器得到反馈信号,与三角波进行比较,得到调制后的开关波形,将其作为开关信号,从而实现BUCK 电路闭环PID 控制系统。

二、BUCK 变换器主电路参数设计

2.1设计及内容及要求

1、 输入直流电压(VIN):15V

2、 输出电压(VO):5V

3、 输出电流(IN):10A

4、 输出电压纹波峰-峰值 Vpp ≤50mV

5、 锯齿波幅值Um=1.5V

6、开关频率(fs):100kHz

7、采样网络传函H(s)=0.3

8、BUCK 主电路二极管的通态压降VD=0.5V ,电感中的电阻压降VL=0.1V

,开关管导通压降 VON=0.5V,滤波电容C 与电解电容

RC 的乘积为

2.2主电路设计

根据以上的对课题的分析设计主电路如下:

图2-1 主电路图

F *Ωμ75

1、滤波电容的设计

因为输出纹波电压只与电容的容量以及ESR 有关,

rr rr

C L N

0.2V V R i I ==

? (1)

电解电容生产厂商很少给出ESR ,但C 与R C 的乘积趋于常数,约为50~80μ*ΩF [3]。在本课题中取为75μΩ*F ,由式(1)可得R C =25mΩ,C =3000μF 。

2、滤波电感设计

开关管闭合与导通状态的基尔霍夫电压方程分别如式(2)、(3)所示:

IN

O L ON L ON /V V V V L i T ---=?(2)

O L D L OFF /V V V L i T ++=? (3) off 1/on s

T T f += (4)

由上得:

L

in o L D

on

V V V V L T i ---=? (5)

假设二极管的通态压降V D =0.5V ,电感中的电阻压降V L =0.1V ,开关管导通压降V ON =0.5V 。利用ON OFF S 1T T f +=,可得T ON =3.73μS ,将此值回代式(5),可得L =17.5μH

3、占空比计算

根据:on

T D T

=

(6) 由上得:ON OFF S 1T T f +=,可得T ON =3.73μS ,则D=0.373

三、BUCK 变换器PID 控制的参数设计

PID 控制是根据偏差的比例P)、积分I)、微分D)进行控制,是控制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控制规律。通过调整比例、积分和微分三项参数,使得大多数工业控制系统获得良好的闭环控制性能。

PID 控制的本质是一个二阶线性控制器,其优点:1、技术纯熟;2、易

被人们熟悉和掌握;3、不需要建立数学模型;4、控制效果好;5、消除系统稳定误差。

3.1主电路传递函数分析

图3-1 主电路

()2

11IN C vd

V sCR G L s s LC

R

+=++ (1)

5582

15(17.510)

1 3.510 5.2510vd S G S S ---+?=

+?+? (2)

原始回路增益函数0G 为:

()2

11

()()()()()1IN

C O m vd m V sCR G s G s H s G s H s L V s s LC

R

+=??=

??++ (3) 带入数据得:

530582

582

115(17.510)30.225100.3 1.51 3.510 5.25101 3.510 5.2510S S

G S S S S ------+?+?=??=+?+?+?+? 3.2补偿环节的设计

补偿器的传递函数为:

21133212

1123312

(1)[1()]

()[()](1)(1)

c sR C s R R C G s R C C sR C C s sR C C C +++=++++ (5)

有源超前-滞后补偿网络有两个零点、三个极点。

1,2694.96P P f HZ =

=

= (6)

06

11

2123.1422 3.140.025300010

Z C f HZ R C π-=

==???? (7) 100.750.75694.96521.22Z P f f HZ ==?= (8)

2020694.962123.14Z P P Z f f HZ f f HZ

==== (9)

31005022

S P f f KHZ =

== (10) 零点为:

1211521.222z f HZ R C π==,()213313

11694.9622z f HZ R R C R C ππ=

?=+ (11) 极点为:1p f 为原点,233

12p f R C π=,321212

12p f R C C C C π

=+ (12) 频率1z f 与2z f 之间的增益可近似为:2

11

R AV R =

在频率2p f 与3p f 之间的增益则可近似为:()2132

2133

R R R R AV R R R +=

≈+

考虑达到抑制输出开关纹波的目的,增益交接频率取 1002055

fs fg KHZ ===(s f 为开关频率)

开环传函()o G s 的极点频率为:

1,2694.96P P f HZ =

=

= (13)

将()c G s 两个零点的频率设计为开环传函()o G s 两个相近极点频率的

1

2

,则: 1,211

12694.96347.4822

p p fz fz f ==

=?=。 (14) 将补偿网络()c G s 两个极点设为23100P P f f fs KHZ ===以减小输出的高频开关纹波。

()22

11

2z c g g f R AV G j f f R π=

=

()22

23

2p c g g f R AV G j f f R π=

=

根据已知条件使用MATLAB 程序算得校正器Gc (s )各元件的值如下:

取 R2=10000欧姆

H(S)=3/10

算得:R1=1.964e+004欧姆 R3=6.8214欧姆

C1=4.5826e-008F C2=1.5915e-011F C3=2.3332e-008F

fz1 =347.3046HZ fz2 =347.3046HZ fp2 = 1000KHZ fp3 =1000KHZ A V1 =0.5091 A V2 =1.4660e+003 由(2)(3)式得:

G(s)=1.197e-024s^5+1.504e-017s^4+4.728e-011s^3+3.18e-008s^2+0.000900

4s/4.727e-011s^3+8.365e-007s^2+0.002975s+3

补偿器伯德图为:

图4-1-1 超前滞后校正器的伯德图

加入补偿器后:

图4-1-2加入补偿器后系统的伯德图

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为:

图4-1-3加入补偿器后系统的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

相角裕度到达172度,符合设计要求。(所用MATLAB程序见附录)

四、BUCK变换器系统的仿真

4.1仿真参数及过程描述

仿真参数:

3

582

30.22510

1 3.510 5.2510

S

G

S S

-

--

+?

=

+?+?

G(s)=1.197e-024s^5+1.504e-017s^4+4.728e-011s^3+3.18e-008s^2 +0.0009004s/4.727e-011s^3+8.365e-007s^2+0.002975s+3 4.2仿真模型图及仿真结果

图4-2-1 主电路仿真图

图4-2-2 仿真波形

图4-2-3 加PID控制的仿真电路

图4-2-4 仿真波形

五、总结

本设计论文完成了设计的基本要求详尽的阐述了设计依据,工作原理叙述,BUCK电路的设计,PID控制设计,传递函数参数计算,电路仿真。

在进行本设计论文撰写时,我能够积极的查阅资料,和别人讨论,积极的采纳别人的意见。对电路的工作原理、参数的基数过程,所用器件的选择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我能够认真撰写论文,对论文进行进一步的修改。深入研究课题所涉及的内容,希望此设计能够对达到其预期的效果。

由于时间和自身水平的限制,我所做的设计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通过这段时间以来的实践,我也掌握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了解到怎样把自己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之中,也学到很多待人处事的道理,想这在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将是我的宝贵财富。

六、参考文献

1、新型单片开关电源设计与应用技术沙占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新型开关电源实用技术》王英剑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9年

3、《新型开关电源设计与应用》何希才科学出版社 2001年

4、《新型开关电源设计与维修》何希才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1年

5、《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的MATLAB仿真》林飞,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七、附录

程序

clc;

Clear;

Vg=;L=;C=;fs=;R=;Vm=;H=;

G0=tf[Vg*H],[L*C

Figure(1)

Margin(G0)

fp1=1/(2*pi*sqrt(L*C));

Fg(1/2)*fs;

Fz1=(1/2)*fp1;

Fz2=(1/2)fp1;

Fp2=fs;

Fp3=fs;

[marg_G0,phase_G0]=bode(G0,fg*2*pi); Marg_G=1/marg_G0;

A V1=fz2/fg*marg_G;

A V2=fp2/fg*marg_G;

R2=10*10^3;

R3=R2/A V2;

C1=1/(2*pi*fz1*R2);

C3=1/(2*pi*fzp2*R3);

C2=1/(2*pi*fp3*R2);

R1=1/(2*pi*C3*fz1);

Num=conv([C1*R2 1],[(R2+R3)*C3 1]); Den1=conv([(C1+C2)*R1 0],[R3*C3 1]); Den=conv(den1,[R2*C1*C2/(C1+C2) 1]); Gc=tf(num,den);

Figure(2);

Bode(Gc);

G=series(Gc,G0);

Figure(3)

Margin(G)

multisim buck电路仿真

第一章概述 1、1 直流―直流变换的分类 直流—直流变换器(DC-DC)就是一种将直流基础电源转变为其她电压种类的直流变换装置。目前通信设备的直流基础电源电压规定为?48V,由于在通信系统中仍存在?24V(通信设备)及+12V、+5V(集成电路)的工作电源,因此,有必要将?48V基础电源通过直流—直流变换器变换到相应电压种类的直流电源,以供实际使用。D C/DC变换就是将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成可变的直流电压,也称为直流斩波。主要有 (1)Buck电路——降压斩波,其输出平均电压小于输入电压,极性相同。 (2)Boost电路——升压斩波,其输出平均电压大于输入电压,极性相同。 (3)Buck-Boost电路——降压―升压斩波,其输出平均电压大于或小于输入电压,极性相反,电感传输。 (4)Cuk电路——降压或升压斩波,其输出平均电压大于或小于输入电压,极性相反,电容传输。 此外还有Sepic、Zeta电路。 1、2 直流—直流变换器的发展 当今软开关技术的发展使得DC/DC发生了质的飞跃,美国VICOR公司(美国怀格公司,国际知名的电源模块生产厂家)设计制造的多种ECI软开关DC/DC变换器,其最大输出功率有300W、600W、800W等,相应的功率密度为(6、2、10、17)W/cm3,效率为(80~90)%。日本NEMIC—LAMBDA(联美兰达,日本的开关电源厂商、2012年兰达被TDK收购,名称也改为TDK-LAMBDA)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采用软开关技术的高频开关电源模块RM系列,其开关频率为(200~300)kHz,功率密度已达到27W/cm3,采用同步整流器(MOSFET代替肖特基二极管),使整个电路效率提高到90%。

Buck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uck 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1、Buck 电路设计: 设计一降压变换器,输入电压为 20V ,输出电压5V ,要求纹波电压为输出 电压的0.5%,负载电阻10欧姆,求工作频率分别为10kHz 和50kHz 时所需的 电感、电容。比较说明不同开关频率下,无源器件的选择。 解:(1)工作频率为10kHz 时, A.主开关管可使用MOSFET ,开关频率为10kHz ; B 输入20V ,输出5V ,可确定占空比 Dc=25% ; C.根据如下公式选择电感 这个值是电感电流连续与否的临界值,L>L c 则电感电流连续,实际电感值 可选为1.1~1.2倍的临界电感,可选择为4 10?H ; D.根据纹波的要求和如下公式计算电容值 C=^^T s2 J =4.17 10 牛 8L^U 。 8 沃 4.5 沃 10 X0.0055 1 0000 (2)工作频率为50kHz 时, A.主开关管可使用MOSFET ,开关频率为50kHz ; B 输入20V ,输出5V ,可确定占空比 Dc=25% ; C.根据如下公式选择电感 . (1—DJR T (1 —0.25)汇10,. 1 L c (1 _DJR T 2 s (1-0.25)1° 亠 2 10000 = 3.75 10* H 5 (1-0.25) 0.75 10, H 50000 这个值是电感电流连续与否的临界值, L>Lc 则电感电流连续,实际电感值

L c T s 2

可选为1.2倍的临界电感,可选择为0.9 10" H ; D.根据纹波的要求和如下公式计算电容值 分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开关频率提高 n 倍,则电感值减小为 1/n ,电容值也减小到1/n 。从上面推导中也得出这个结论 2、Buck 电路仿真: 利用sim power systems 中的模块建立所设计降压变换器的仿真电路。输 入电压为20V 的直流电压源,开关管选 MOSFET 模块(参数默认),用Pulse Gen erator 模块产生脉冲驱动开关管 建模: 分别做两种开关频率下的仿真 工作频率为10kHz 时 U o (1-D c ) 8L U o T s 2 5 (1-0.25) 1 8 0.9 10J 0.005 5 500002 = 0.833 10*F matlab20120510 ?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的MATLAB仿真

增量式PID 控制算法的MATLAB 仿真 PID 控制的原理 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 控制,又称PID 调节。PID 控制器问世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时,控制理论的其它技术难以采用时,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这时应用PID 控制技术最为方便。即当我们不完全了解一个系统和被控对象,或不能通过有效的测量手段来获得系统参数时,最适合用PID 控制技术。PID 控制,实际中也有PI 和PD 控制。PID 控制器就是根据系统的误差,利用比例、积分、微分计算出控制量进行控制的。 一、 题目:用增量式PID 控制传递函数为G(s)的被控对象 G (s )=5/(s^2+2s+10), 用增量式PID 控制算法编写仿真程序(输入分别为单位阶跃、正弦信号,采样时间为1ms ,控制器输出限幅:[-5,5],仿真曲线包括系统输出及误差曲线,并加上注释、图例)。程序如下 二、 增量式PID 原理 { U(k)= ?u(k)+ U(k-1) 或 { U(k)= ?u(k)+ U(k-1) 注:U(k)才是PID 控制器的输出 三、 分析过程 1、对G(s)进行离散化即进行Z 变换得到Z 传递函数G(Z); 2、分子分母除以z 的最高次数即除以z 的最高次得到; )]}2()1(2)([)()]1()({[)(-+--++ --=?n n n T T n T T n n K n U D I P O εεεεεε)] 2()1(2)([)(i )]1()([)(-+--++--=?n n n Kd n K n n K n U P O εεεεεε

multisimbuck电路仿真设计

第一章概述 1.1 直流―直流变换的分类 直流—直流变换器(DC-DC)是一种将直流基础电源转变为其他电压种类的直流变换装置。目前通信设备的直流基础电源电压规定为?48V,由于在通信系统中仍存在?24V(通信设备)及+12V、+5V(集成电路)的工作电源,因此,有必要将?48V基础电源通过直流—直流变换器变换到相应电压种类的直流电源,以供实际使用。D C/DC变换是将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成可变的直流电压,也称为直流斩波。主要有 (1)Buck电路——降压斩波,其输出平均电压小于输入电压,极性相同。 (2)Boost电路——升压斩波,其输出平均电压大于输入电压,极性相同。 (3)Buck-Boost电路——降压―升压斩波,其输出平均电压大于或小于输入电压,极性相反,电感传输。 (4)Cuk电路——降压或升压斩波,其输出平均电压大于或小于输入电压,极性相反,电容传输。 此外还有Sepic、Zeta电路。 1.2 直流—直流变换器的发展 当今软开关技术的发展使得DC/DC发生了质的飞跃,美国VICOR公司(美国怀格公司,国际知名的电源模块生产厂家)设计制造的多种ECI软开关DC/DC变换器,其最大输出功率有300W、600W、800W等,相应的功率密度为(6.2、10、17)W/cm3,效率为(80~90)%。日本NEMIC—LAMBDA(联美兰达,日本的开关电源厂商.2012年兰达被TDK收购,名称也改为TDK-LAMBDA)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采用软开关技术的高频开关电源模块RM系列,其开关频率为(200~300)kHz,功率密度已达到27W/cm3,采用同步整流器(MOSFET代替肖特基二极管),使整个电路效率提高到90%。

基于MATLAB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及仿真

基于MATLAB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及仿真 摘要: PID控制器结构和算法简单应用广泛,但参数整定方法复杂,通常用 凑试法来确定。文中探讨利用MATLAB实现PID参数整定及仿真的方法,并分析、比较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和比例微分控制,探讨了Kp, Ti, Td 3个参数对PID 控制规律的影响。 关镇词: MATLAB ;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仿真 Parameter tuning and emulation of PID controller based on MATLAB Ahstratct; The control structure and algorithm of PID is easy and widely applicable,but its setting meth-ods of parameter are multifarious. Generally utilize guessing and trying to fix. This artical is convenient to tune PID parameters and emulate through MATLAB experiment.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proportion control, the proportion integral control and the proportion differential control.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three parameters KP ,Ti and Td to the PID control rules. Key words ; MATLAB;PID controller; parameter tuning; emulation 引言 PID控制器又称为PID调节器,是按偏差的比例P( Proportional )、积分I(Integxal)、微分D ( Differential orDerivative)进行控制的调节器的简称,它主要针对控制对象来进行参数调节。PID控制器问世至今,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古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3个阶段。在工业控制系统和工程实践中,传统的PID控制策略依然被广泛采用。因为它算法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鲁棒性好,在工程上易于实现。但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复杂,通常采用PID归一参数整定法和试凑法来确定,费时、费力,且不能得到最优的整定参数。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探讨用MATLAB实现PID参数整定及仿真的方法及控制参数对PTD控制规律的影响。利用MATLAB强大的计算仿真能力,解决了利用试凑法来整定参数十分浩繁的工作,可以方便、快速地找到使系统达到满意性能指标的参数。 PID控制器的原理与算法 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被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时,应用PID控制技术最为方便。PID控制器就是根据设定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利用比例(P)、积分(I)、微分(D)等基本控制规律,或者把它们 适当配合形成有PI , PD和PID等的复合控制规律,使控制系统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控制系统大多都有储能元件,这就使系统对外界的响应有一定的惯性,且能量和信息在传输和转化的过 程中,由于管道、距离等原因也会造成时间上的延迟,所以,按偏差进行比例调

Buck电路设计与MATLAB仿真

Buck电路设计与仿真 姓名:朱龙胜 班级:电气1102 学号:11291065 日期:2014年5月10日 指导老师:郭希铮 北京交通大学

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业四 题目:Buck 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1、Buck 电路设计: 设计一降压变换器,输入电压为20V ,输出电压5V ,要求纹波电压为输出电压的0.5%,负载电阻10欧姆,求工作频率分别为10kHz 和50kHz 时所需的电感、电容。比较说明不同开关频率下,无源器件的选择。 2、Buck 电路理论计算: 由以下公式计算: 20.252.0.5A (1) 3.5% 8() 4.2o d o o o s o s d o LB OB V D V V I R V T D V LC DT V V I I L = == =?-==-== 1.占空比: 负载电流: 纹波电压: 电流连续条件: 得到下列计算结果 3、Buck 电路仿真: 利用simpowersystems 中的模块建立所设计降压变换器的仿真电路。输入电压为20V 的直流电压源,开关管选MOSFET 模块(参数默认),用Pulse Generator 模块产生脉冲驱动开关管。分别做两种开关频率下的仿真。 (1)使用理论计算的占空比(D=0.25),记录直流电压波形,计算稳态直流电压值,计算稳态直流纹波电压,并与理论公式比较,验证设计指标。 4、仿真过程:: A .建立模型: 建立仿真模型如下如所示 :

B. 记录数据: 仿真算法选择ode23tb,最大步长为0.1s ,占空比D=0.25进行仿真,记录数据如下表所 C .仿真过程: 当f s =10KHz,L=0.375mH C=500μF, 占空比D=0.25,电流连续的临界状态时,记录稳态直流电压值V o =4.736V ,稳态直流电压理论值5V 计算稳态直流纹波电压的理论值 2(1D)0.025V 8s o o T V V CL -?==,通过图中得到直流纹波电压为0.0267V 当fs=10KHz,L=0.375mH, C=500μF,占空比D=0.25,电流连续的临界状态时, 由(1)o S L V D T I L -?= ,得电感电流波动理论值是1A ,由图像得到电感电流波动值是 1A ,与理论计算相符合

数字PID控制器的MATLAB仿真

数字PID控制器的MATLAB仿真 江苏科技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实验报告 评定成绩指导教师实验课程:计算机控制技术 宋英磊实验名称:数字PID控制器的MATLAB仿真 学号: 1345733203 姓名: 胡文千班级: 13457332 完成日期: 2015年 11 月16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SIMULINK对系统进行仿真的基本方法。 (2)对PID数字控制器进行仿真。 二、实验内容 1、基本的PID控制 在模拟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最常用的控制规律是PID控制。模拟PID控制系统原理 框图如图1-1所示。 比例y(t)r(t)+e(t)u(t)微分被控对象 +-积分 图1-1 模拟PID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PID控制规律为: t,,1de(t),,u(t),ke(t),e(t)dt,T pD,,,0TdtI,, ,,()1Us,,()1Gs,,k,,Ts或写成传递函数的形式 pD,,E(s)TsI,,

133仿真1 以二阶线性传递函数为被控对象,进行模拟PID控制。输入信号 2s,25s k,60,k,1,k,3,仿真时取,采用ODE45迭代方法,仿真时间 r(t),sin(2,*0.2t)pid 10s。 仿真方法:在Simulink下进行仿真,PID控制由Simulink Extras节点中的PID Controller 提供。 仿真程序:ex1_1.mdl,如图1-2所示。 图1-2 连续系统PID的Simulink仿真程序 将该连续系统的模拟PID控制正弦响应结果截图后至于下面的空白处: 连续系统的模拟PID控制正弦响应如图1-3所示。

图1-3 连续系统的模拟PID控制正弦响应 2、连续系统的数字PID控制仿真 计算机控制是一种采样控制,它只能根据采样时刻的偏差值计算控制量。因此 连续PID控制算法不能直接使用,需要采用离散化方法。在计算机PID控制中,使 用的是数字PID控制器。 按模拟PID控制算法,以一系列的采样时刻点kT代表连续时间t,以矩形法数 值积分近似代替积分,以一阶后向差分近似代替微分,可得离散PID位置式表达式: k,,TTD,,ukkekejekek(),(),(),((),(,1)),p,,TT,0jI,, kekek(),(,1)kekkejTk,(),(),,pidT,0j kpk,,k,kT式中,,e为误差信号(即PID控制器的输入),u为控制信号(即控 制idpDTI 器的输出)。 在仿真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控制器的输出进行限幅。连续系统的数字PID控制 可实现D/A及A/D的功能,符合数字实时控制的真实情况,计算机及DSP的实 时PID控制 都属于这种情况。 1Gs, 仿真2 设被控对象为一个电机模型传递函数,式中J=0.0067,B=0.1。输()2Js,Bs入信号为,采用PID控制,其中。采用ODE45方法求解连 k,20,k,0.50.5sin(2,t)pd续被控对象方程。 2dydyYs()1仿真方法: 因为,所以J,B,u,另Gs,,()22dtdtUsJs,Bs() ,y,y,,12,,则,因此连续对象微分方程函数ex3f.m如下 y1,y,y2,y,, y2,,(B/J)y,(1/J)*u,2, function dy = ex3f(t,y,flag,para)

BUCK电路闭环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

BUCK 电路闭环PID 控制系统 的MATLAB 仿真 一、课题简介 BUCK 电路是一种降压斩波器,降压变换器输出电压平均值Uo 总是小于输入电压U i 。通常电感中的电流是否连续,取决于开关频率、滤波电感L 和电容C 的数值。 简单的BUCK 电路输出的电压不稳定,会受到负载和外部的干扰,当加入PID 控制器,实现闭环控制。可通过采样环节得到PWM 调制波,再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通过PID 控制器得到反馈信号,与三角波进行比较,得到调制后的开关波形,将其作为开关信号,从而实现BUCK 电路闭环PID 控制系统。 二、BUCK 变换器主电路参数设计 2.1设计及内容及要求 1、 输入直流电压(VIN):15V 2、 输出电压(VO):5V 3、 输出电流(IN):10A 4、 输出电压纹波峰-峰值 Vpp ≤50mV 5、 锯齿波幅值Um=1.5V 6、开关频率(fs):100kHz 7、采样网络传函H(s)=0.3 8、BUCK 主电路二极管的通态压降VD=0.5V ,电感中的电阻压降 VL=0.1V ,开关管导通压降 VON=0.5V,滤波电容C 与电解电容 RC 的乘积为 F *Ωμ75

2.2主电路设计 根据以上的对课题的分析设计主电路如下: 图2-1 主电路图 1、滤波电容的设计 因为输出纹波电压只与电容的容量以及ESR 有关, rr rr C L N 0.2V V R i I == ? (1) 电解电容生产厂商很少给出ESR ,但C 与R C 的乘积趋于常数,约为50~80μ*ΩF [3]。在本课题中取为75μΩ*F ,由式(1)可得R C =25mΩ,C =3000μF 。 2、滤波电感设计 开关管闭合与导通状态的基尔霍夫电压方程分别如式(2)、(3)所示: IN O L ON L ON /V V V V L i T ---=?(2) O L D L OFF /V V V L i T ++=? (3) off 1/on s T T f += (4) 由上得: L in o L D on V V V V L T i ---=? (5) 假设二极管的通态压降V D =0.5V ,电感中的电阻压降V L =0.1V ,开关管导通压降V ON =0.5V 。利用ON OFF S 1T T f +=,可得T ON =3.73μS ,将此值回代式(5),可得L =17.5μH

PID控制算法的matlab仿真

PID 控制算法的matlab 仿真 PID 控制算法就是实际工业控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算法,它具有控制器设计简单,控制效果好等优点。PID 控制器参数的设置就是否合适对其控制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本课程设计中一具有较大惯性时间常数与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作为被控对象的模型对PID 控制算法进行研究。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如下: ()1d s f Ke G s T s τ-= + 其中各参数分别为30,630,60f d K T τ===。MATLAB 仿真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2 具体内容及实现功能 2、1 PID 参数整定 PID 控制器的控制参数对其控制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设置控制参数就是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的先决条件。常用的PID 参数整定方法有理论整定法与实验整定法两类,其中常用的实验整定法由扩充临界比例度法、试凑法等。在此处选用扩充临界比例度法对PID 进行整定,其过程如下: 1) 选择采样周期 由于被控对象中含有纯滞后,且其滞后时间常数为 60d τ=,故可选择采样周期1s T =。 2) 令积分时间常数i T =∞,微分时间常数0d T =,从小到大调节比例系数K , 使得系统发生等幅震荡,记下此时的比例系数k K 与振荡周期k T 。 3) 选择控制度为 1.05Q =,按下面公式计算各参数:

0.630.490.140.014p k i k d k s k K K T T T T T T ==== 通过仿真可得在1s T =时,0.567,233k k K T ==,故可得: 0.357,114.17,32.62, 3.262p i d s K T T T ==== 0.0053.57 p s i i p d d s K T K T K T K T === = 按此组控制参数得到的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如图2所示。 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 0.20.40.60.811.21.41.6 1.8 图2 由响应曲线可知,此时系统虽然稳定,但就是暂态性能较差,超调量过大,且响应曲线不平滑。根据以下原则对控制器参数进行调整以改善系统的暂态过程: 1) 通过减小采样周期,使响应曲线平滑。 2) 减小采样周期后,通过增大积分时间常数来保证系统稳定。 3) 减小比例系数与微分时间常数,以减小系统的超调。 改变控制器参数后得到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3所示,系统的暂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buck电路设计

Buck变换器设计——作业 一.Buck主电路设计 1.占空比D计算 2.电感L计算 3.电容C计算 4.开关元件Q的选取 二. Buck变换器开环分析 三. Buck闭环控制设计 1.闭环控制原理 2.补偿环节Gc(s)的设计——K因子法 3.PSIM仿真 4. 补偿环节Gc(s)的修正——应用sisotool 5.修正后的PSIM仿真 四.标称值电路PSIM仿真 五.设计体会 Buck变换器性能指标: 输入电压:标准直流电压48V,变化范围:43V~53V

输出电压:直流电压24V ,5A 输出电压纹波:100mv 电流纹波:0.25A 开关频率:fs=250kHz 相位裕度:60 幅值裕度:10dB 一. Buck 主电路设计: 1.占空比D 计算 根据Buck 变换器输入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求出占空比D 的变化范围。 .50V 48V 24U U D .4530V 53V 24U U D 0.558 V 43V 24U U D innom o nom max in o min min in o max ========= 2.电感L 计算 uH 105f i 2)D U -(U i 2)T U -(U L s L min o inmax L on(min) o inmax =?=?= 3.电容C 计算 uF 25.1250000 *1.0*825 .0vf 8i C s L ==??= 电容耐压值:由于最大输出电压为24.1V ,则电容耐压值应大于24.1V 。 考虑到能量储存以及伏在变化的影响,要留有一定的裕度,故电容选取120uf/50V 电容。 4.开关元件Q 的选取

基于MATLAB的PID控制器设计说明

基于MATLAB的PID 控制器设计

基于MATLAB的PID 控制器设计 一、PID控制简介 PID控制是最早发展起来的经典控制策略, 是用于过程控制最有效的策略之一。由于其原理简单、技术成,在实际应用中较易于整定, 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最大的优点是不需了解被控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只需在线根据系统误差及误差的变化率等简单参数, 经过经验进行调节器参数在线整定, 即可取得满意的结果, 具有很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积分作用:可以减少稳态误差, 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积分饱和, 使系统的超调量增大。 微分作用:可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但其对高频干扰特别敏感, 甚至会导致系统失稳。 所以, 正确计算控制器的参数, 有效合理地实现 PID控制器的设计,对于PID 控制器在过程控制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PID控制系统中, PID控制器分别对误差信号e(t)进行比例、积分与微分运算, 其结果的加权和构成系统的控制信号u(t),送给对象模型加以控制。 PID控制器的数学描述为 其传递函数可表示为: 从根本上讲, 设计PID控制器也就是确定其比例系数Kp、积分系数T i 和微分系数T d , 这三个系数取值的不同, 决定了比例、积分和微分作用的强弱。控制系统的整定就是在控制系统的结构已经确定、控制仪表和控制对象等处在正常状态的情况下, 适当选择控制器参数使控制仪表的特性和控制对象的特性相配合, 从而使控制系统的运行达到最佳状态, 取得最好的控制效果。 二、MATLAB的 Ziegler-Nichols算法PID控制器设计。 1、PID控制器的Ziegler-Nichols参数整定 在实际的过程控制系统中, 有大量的对象模型可以近似地由一阶模型 来表示。这个对象模型可以表示为 sL - e sT 1 K G(s) + = 如果不能建立起系统的物理模型, 可通过试验测取对象模型的阶跃响应, 从而得到模型参数。当然, 我们也可在已知对象模型的情况下, 利用MATLAB,通过使用step ( ) 函数得到对象模型的开环阶跃响应曲线。在被控对象的阶跃响应中, 可获取K 、L 和T参数, 也可在MATLAB中由dcgain ( ) 函数求取 K值。

BUCK电路的Saber仿真

功率变换器计算机仿真与设计题目BUCK变换器电路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 指导教师 2013年 10月 20日

一、设计要求 1.1 设计指标: 设计一个BUCK直流变换器,主电路拓扑如图1.1(参数需重新设置),使得其满足以下性能要求: 高压侧蓄电池输入电压V in:30-60V(额定电压48V) 低压侧直流母线输出电压V out:24V 输出电压纹波V out(p-p):25mV 输出电流I out:2A 开关频率f s:200kHz 电感电流临界连续时I G:0.1A 12 图1.1

二、开环参数计算及仿真 2.1 主电路参数计算: (1)高压侧输入电压V in 变化范围为30-60V ,低压侧输出电压V out 为24V ,则占空比: 8.030 24 min max === in out V V D 4.06024 max min === in out V V D 5.048 24 === innom out nom V V D (2)由于输出电流I out 为2A ,故负载电阻:12out out V R I = =Ω (3)根据电感电流临界连续时I G :0.1A ,可由下式计算得滤波电感感值: H T I U L U T I L OFF o o CCM o μμ3605)4.01(2 .024 2max min )min(=?-?--==?=?? (4)根据输出电压纹波V out (p-p )为25mV ,可由下式计算得滤波电容容值: uF f V I C I T C idt C V p p out ripple o p p out T 510 200102582 .082211133)(0) (2=????==?==---? 取F C f μ10=,其中开关频率f 为200KHZ 。 在实际器件中,电容存在寄生电阻,因此实际器件仿真时,电容的选取如下: Ω ====???=??=?-m 125ESR ,600C ,u 520C 25,10652.0min max pp 6 uF F mV V C ESR I V 取而 2.2 开关管及二极管应力计算: (1)开关管的选取 功率管承受的最大电压为60V ,流过开关管电流最大值为2A ,开关管电压电流降额系数均为0.5,则开关管电压要大于或等于120V ,电流最大值要大于4A 。粗略以最大占空比计算电流的有效值为3.2A ,则最大功率为384W ,取400W 。根据仿真,可选irf460作为开关管。 (2)二极管的选取

基于BUCK电路的电源设计

现代电源技术 基于BUCK电路的电源设计

学院:专业: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日期:

目录 摘要 (4) 一、设计意义及目的 (5) 二、Buck电路基本原理和设计指标 (5) 2.1 Buck电路基本原理 (5) 2.2 Buck电路设计指标 (7) 三、参数计算及交流小信号等效模型建立 (7) 3.1 电路参数计算 (7) 3.2 交流小信号等效模型建立 (11) 四、控制器设计 (12) 五、Matlab电路仿真 (18) 5.1 开环系统仿真 (18) 5.2 闭环系统仿真 (19) 六、设计总结 (22)

摘要 Buck电路是DC-DC电路中一种重要的基本电路,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优点。本次设计采用Buck电路作为主电路进行开关电源设计,根据伏秒平衡、安秒平衡、小扰动近似等原理,通过交流小信号模型的建立和控制器的设计,成功地设计了Buck电路开关电源,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达到了预设的参数要求,并有效地缩短了调节时间和纹波。通过此次设计,对所学课程的有效复习与巩固,并初步掌握了开关电源的设计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开关电源设计 Buck电路

一、设计意义及目的 通常所用电力分为直流和交流两种,从这些电源得到的电力往往不能直接满足要求,因此需要进行电力变换。常用的电力变换分为四大类,即:交流变直流(AC-DC),直流变交流(DC-AC),直流变直流(DC-DC),交流变交流(AC-AC)。其中DC-DC电路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包过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和间接直流变流电路。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又称斩波电路,它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主要包括六种基本斩波电路:Buck电路,Boost电路,Buck-Boost电路,Cuk电路,Sepic电路,Zeta 电路。其中最基本的一种电路就是Buck电路。 因此,本文选用Buck电路作为主电路进行电源设计,以达到熟悉开关电源基本原理,熟悉伏秒平衡、安秒平衡、小扰动近似等原理,熟练的运用开关电源直流变压器等效模型,熟悉开关电源的交流小信号模型及控制器设计原理的目的。这些知识均是《线代电源设计》课程中所学核心知识点,通过本次设计,将有效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加深理解。 二、Buck电路基本原理和设计指标 2.1 Buck电路基本原理 Buck变换器也称降压式变换器,是一种输出电压小于输入电压的单管不隔离直流变换器,主要用于电力电路的供电电源,也可拖动直流电动机或带蓄电池负载等。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题目-Buck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题目:Buck 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1、Buck 电路设计: 设计一降压变换器,输入电压为20V ,输出电压5V ,要求纹波电压为输出电压的0.5%,负载电阻10欧姆,求工作频率分别为10kHz 和50kHz 时所需的电感、电容。比较说明不同开关频率下,无源器件的选择。 解:(1)工作频率为10kHz 时, A.主开关管可使用MOSFET ,开关频率为10kHz ; B.输入20V ,输出5V ,可确定占空比Dc=25%; C.根据如下公式选择电感 H T R D L s c c 41075.310000 1 210)25.01(2)1(-?=??-=-= 这个值是电感电流连续与否的临界值,L>c L 则电感电流连续,实际电感值可选为1.2倍的临界电感,可选择为H 4 105.4-?; D.根据纹波的要求和如下公式计算电容值 =?-= 2008)1(s c T U L D U C 2 410000 15005.0105.48)25.01(5?????-?-=F 4 1017.4-? (2)工作频率为50kHz 时, A.主开关管可使用MOSFET ,开关频率为50kHz ; B.输入20V ,输出5V ,可确定占空比Dc=25%; C.根据如下公式选择电感 H T R D L s c c 41075.050000 1 210)25.01(2)1(-?=??-=-= 这个值是电感电流连续与否的临界值,L>Lc 则电感电流连续,实际电感值可选为1.2倍的临界电感,可选择为H 4 109.0-?; D.根据纹波的要求和如下公式计算电容值

=?-= 2008)1(s c T U L D U C 2 450000 15005.0109.08)25.01(5?????-?-=F 4 10833.0-? 分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开关频率提高n 倍,则电感值减小为1/n ,电容值也减小到1/n 。从上面推导中也得出这个结论。 2、Buck 电路仿真: 利用simpowersystems 中的模块建立所设计降压变换器的仿真电路。输入电压为20V 的直流电压源,开关管选MOSFET 模块(参数默认),用Pulse Generator 模块产生脉冲驱动开关管。分别做两种开关频率下的仿真。 (一)开关频率为10Hz 时; (1)使用理论计算的占空比,记录直流电压波形,计算稳态直流电压值,计算稳态直流纹波电压,并与理论公式比较,验证设计指标。 由第一步理论计算得占空比Dc=25%; 实验仿真模型如下所示(稳态直流电压值为4.299V ): 直流电压整体波形如下所示:

Buck电路闭环控制器设计仿真设计

Buck 电路闭环控制器设计 15121501 曾洋斌 作业要求: 1、 建立Buck 电路的状态平均模型,设计系统闭环控制器; 2、 分析稳态误差产生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仿真; 3、完成作业报告。 4、Buck 电路参数:输入电压为20V ,输出电压5V ,负载电阻4欧姆,电感1×10-3H ,电容5×10-4F ,开关频率20kHz 。 一、Buck 电路的状态平均模型 根据题目所给参数,容易计算得其占空比为25%,Buck 电路如图1所示: S V o V 图1:Buck 电路 根据状态空间平均法建模步骤如下: 1、列写状态方程、求平均变量 设状态方程各项如下: [()()]T L o i t v t =x ()s u v t = ()VD y i t = 则有状态方程如下: x =Ax +Bu T y =C x

(1)列写[0,1S d T ]时间的状态方程 如图2所示,根据KCL 、KVL 以及电感电容的特性可以得到状态方程的系数 矩阵如下所示: 11011L C RC ?? - ? = ? ?- ???A ,11[0]T L =B ,1[00]T =C S V o V 图2:开关VT 导通状态 (2)列写[1S d T ,S T ]时间的状态方程 如图3所示,根据KCL 、KVL 以及电感电容的特性可以得到状态方程的系数 矩阵如下所示: 21011L C RC ??- ? = ? ?- ???A ,2[00]T =B ,2[10]T =C S V o V 图3:开关VT 关断状态 因此,在[0,1S d T ]和[1S d T ,S T ]两个时间段分别有如下两种状态方程:

BUCK电路PID控制器设计仿真

BUCK 电路PID 控制器设计及仿真 本文在BUCK 电路传递函数的基础上对BUCK 电路的开环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MATLAB 的SISOTOOL 工具箱设计了PID 控制器,然后用以运放为核心搭建了PID 控制器硬件电路,最后在PSIM 上对BUCK 电路进行闭环仿真。 1. 设计指标 输入直流电压(Vin):28V 输出电压(Vo):15V 基准电压(Vref):5V 开关频率(fs):100kHz 三角载波峰峰值:Vm=4V 图1为Buck 变换器主电路,元件参数如图所示: 500uF 50uH 3 28v 图1 buck 变换器主电路 2. PID 控制器设计 2 .1原始系统分析 BUCK 变换器构成的负反馈控制系统如图3.1所示: + - ) (s G c ) (s G m ) (s G vd ) (s H )(s V ref )(s B ) (s E ) (s V c ) (s d ) (s V o 反馈信号 参考信号 误差信号图2 BUCK 变换器闭环系统 其中为占空比至输出电压的传递函数, 为PWM 脉宽调制器的传递函数, 表示反馈分压网络的传递函数, 是误差信号 至控制量

的传递函数,为补偿网络的传递函数。 本系统中,PWM 调制器的传递函数为: ?1 ?4 m c m d(s) 1G (s)== =v (s)V (1 ) 式中, 为PWM 调制器中锯齿波的幅值。 反馈分压网络的传递函数为: 占空比至输出电压的传递函数为: 其中 ,,,,。 将参数代入式(3)可得, 对于BUCK 变换器系统,其回路增益函数 为 式中, 为未加补偿网络 时的回路增益函数,称为原始回路增益函数,将式子 (1)、(2)、(4)可得本系统中原始回路增益函数 根据式(7)可做出系统原始回路增益函数波特图如图3所示:

PID自适应控制学习与Matlab仿真

PID自适应控制学习与Matlab仿真 0 引言 在P ID控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便是P I D参数整定。传统的方法是在获取对象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某一整定原则来确定PID参数。然而实际的工业过程往往难以用简单的一阶或二阶系统来描述,且由于噪声、负载扰动等因素的干扰,还可以引起对象模型参数的变化甚至模型结构的政变。这就要求在P I D 控制中。不仅PID参数的整定不依赖于对象数学模型,而PID参数能在线阐整,以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 1 自适应控制的概念及分类 控制系统在设计和实现中普通存在着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①系统数学模型与实际系统间总是存在着差别,即所谓系统具有末建模的动态特性;②系统本身结构和参数是未知的或时变的;③作用在系统上的扰动往往是随机的,且不可量测;④系统运行中,控制对象的特性随时间或工作环境改变而变化,且变化规律往往难以事先知晓。 为了解决控制对象参数在大范围变化时,一般反馈控制、一般优控制和采用经典校正方法不能解决的控制问题。参照在日常生活中生物能够遏过自觉调整本身参数改变自己的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特性。为此,提出自适应控制思想。 自适应控制的概念 所谓自适应控制是指对于控制对象的动态信息了解得不够充分对周围环境变化尚掌握不够明确的情况下控制系统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积极的自动调节。 自适应控制方法应该做到:在系统远行中,依靠不断采集控制过程信息,确定被控对象的当前实际工作状态,优化性能准则,产生自适应控制规律,从而实时地调整控制器结构或参数,使系统始终自动地工作在最优或次最优的运行状态下。 作为较完善的自适应控制应该具有以下三方面功能: (1)系统本身可以不断地检测和处理理信息,了解系统当前状态。 (2)进行性能准则优化,产生自适应校制规律。 (3)调整可调环节(控制器),使整个系统始终自动运行在最优或次最优工作状态。 自适应控制是现代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一般反馈控制相比较有如下突出特点: (1) 一般反馈控制主要适用于确定性对象或事先确知的对象,而自适应控制主要研究不确定对象或事先难以确知的对象。 (2) 一般反馈控制具有强烈抗干扰能力,即它能够消除状态扰动引起的系统误差,而自适应控制因为有辨识对象和在线修改参数的能力,因而能消除状态扰动引起的系统误差,而且还能消除系统结构扰动引起的系统误差。 (3) 一般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必须事先掌握描述系统特性的数学模型及其环境变化状况,而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则很少依赖数学模型全部,仅需要较少的验前知识,但必须设计一套自适应算法,因而将更多地依靠计算机技术实现。 (4) 自适应控制是更复杂的反馈控制,它在一般反调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自适应控制机构或辨识器,还附加一个可调系统。 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分类 通常,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有两种形式,即前馈自适应控制和反馈自适应控制。 1.2.1 前馈自适应控制结构 前馈自适应控制亦称开环自适应控制,它借助对作用于过程信号的测量。并通过自适应机构按照这些测量信号改变控制器的状态,从而达到改变系统特性的目的。没有“内”闭

Buck电路设计与MATLAB仿真

B u c k电路设计与 M A T L A B仿真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Buck电路设计与仿真 姓名:朱龙胜 班级:电气1102 学号: 日期: 2014年5月10日 指导老师:郭希铮 北京交通大学 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业四 题目:Buck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1、Buck 电路设计: 设计一降压变换器,输入电压为20V ,输出电压5V ,要求纹波电压为输出电压的%,负载电阻10欧姆,求工作频率分别为10kHz 和50kHz 时所需的电感、电容。比较说明不同开关频率下,无源器件的选择。 2、Buck 电路理论计算: 由以下公式计算: 20.252.0.5A (1) 3.5% 8() 4.2o d o o o s o s d o LB OB V D V V I R V T D V LC DT V V I I L = == =?-==-==1.占空比: 负载电流: 纹波电压: 电流连续条件: 得到下列计算结果 3、Buck 电路仿真: 利用simpowersystems 中的模块建立所设计降压变换器的仿真电路。输入电压为20V 的直流电压源,开关管选MOSFET 模块(参数默认),用Pulse Generator 模块产生脉冲驱动开关管。分别做两种开关频率下的仿真。 (1)使用理论计算的占空比(D=,记录直流电压波形,计算稳态直流电压值,计算稳态直流纹波电压,并与理论公式比较,验证设计指标。 4、仿真过程:: A .建立模型: 建立仿真模型如下如所示:

B. 记录数据: 仿真算法选择ode23tb,最大步长为,占空比D=进行仿真,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与理论值对比

PID控制算法的matlab仿真.doc

PID 控制算法的 matlab 仿真 PID 控制算法是实际工业控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算法,它具有控制器设 计简单,控制效果好等优点。 PID 控制器参数的设置是否合适对其控制效果具有很 大的影响,在本课程设计中一具有较大惯性时间常数和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作为 被控对象的模型对 PID 控制算法进行研究。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如下: G(s) Ke d s 1 T f s 其中各参数分别为 K 30, T f 630, d 60 。MATLAB仿真框图如图1所示。 -K- Kp z 30 -K- (z-1) 630s+1 Step Ki Zero-Order Transport Transfer Fcn Hold Delay Add (z-1) -K- z Kd 图 1 2具体内容及实现功能 2.1 PID 参数整定 PID 控制器的控制参数对其控制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设置控制参 数是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的先决条件。常用的 PID 参数整定方法有理论整定法和实 验整定法两类,其中常用的实验整定法由扩充临界比例度法、试凑法等。在此处选用扩充临界比例度法对 PID 进行整定,其过程如下: 1)选择采样周期由于被控对象中含有纯滞后,且其滞后时间常数为 d60 ,故可选择采样周期 T s 1。 2)令积分时间常数T i,微分时间常数T d0 ,从小到大调节比例系数K , 使得系统发生等幅震荡,记下此时的比例系数K k和振荡周期 T k。 1 Out1 3)选择控制度为Q 1.05 ,按下面公式计算各参数:

K p 0.63K k T i 0.49T k T d 0.14T k T s 0.014T k 通过仿真可得在 T s 1时, K k 0.567, T k 233 ,故可得: K p 0.357, T i 114.17, T d 32.62,T s 3.262 K p T s 0.005 K i T i K p T d 3.57 K d T s 按此组控制参数得到的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如图 2 所示。 1.8 1.6 1.4 1.2 1 0.8 0.6 0.4 0.2 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 图 2 由响应曲线可知,此时系统虽然稳定,但是暂态性能较差,超调量过大,且响应曲线不平滑。根据以下原则对控制器参数进行调整以改善系统的暂态过程: 1)通过减小采样周期,使响应曲线平滑。 2)减小采样周期后,通过增大积分时间常数来保证系统稳定。 3)减小比例系数和微分时间常数,以减小系统的超调。 改变控制器参数后得到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3 所示,系统的暂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