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的建筑木雕装饰艺术
影响广府木雕艺术文化内涵之重要因素

影响广府木雕艺术文化内涵之重要因素刘子川【摘要】广府木雕是岭南木雕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潮汕木雕有着一些共同的岭南特色,但又独具广府民系文化特色.本文从设计文化学的视角对影响广府木雕艺术文化内涵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地方传统工艺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了一种研究视角,也为地域文化怎样融入当代设计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迪.【期刊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14)005【总页数】4页(P135-138)【关键词】广府木雕;民系文化;广作家具【作者】刘子川【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34广府木雕与潮汕木雕同属于岭南木雕,不少人因难于厘清,常把潮汕木雕作为岭南木雕的指代,而广府木雕则鲜有提及。
广府木雕艺术主要应用在建筑装饰和家具装饰上,还有一部分应用在红木摆件、红木宫灯等的装饰上。
潮汕木雕常独立制作,作为器物的一个装饰构件来完成,而广府木雕通常作为器物制作工艺的一部分,整体一气呵成。
它们虽同属岭南木雕,但不同的文化内涵因素塑造了具有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
一、广府地区与广府木雕概述古南越,北依逶迤的南岭,南临浩瀚的南海。
在漫长的民族迁移与融合过程中,岭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三大民系: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潮汕(福姥)民系。
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广府民系的中心,也是广府文化的中心。
广府人主要是由南移的秦人、汉人和原住民中的陆梁人、驼越人、南越人以及少部分异族(瓮人)等融合组成,以汉族为主。
[1]在文化方面,以当地土著文化为底蕴,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闽越文化和国外泊来文化相交融,讲粤语(白话)。
广府民系中流行的广府木雕,素以精致、繁美、华丽而驰名。
木雕所采用的材料也主要以名贵硬木为主,即民间俗称的红木类木材,如紫檀木、酸枝木、花梨木以及鸡翅木等。
广府木雕的种类主要为建筑装饰木雕和清式广作家具雕刻两大类,此外还有红木小件和红木宫灯。
湘南民居木雕装饰艺术——以郴州板梁古村为例

土地展 开 ,形 成了湘南 人们 强烈的恋土品格和 由此引起 的内敛 、 按 中国传统 习俗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 , 封 闭的心理。这种性格导致 了湘南的士大夫 、文人很难得志 ,常 大木作 是指建筑物 中承重 的结构构件 因不愿意沾染官场上的阿谀奉承之风而退 隐。很多文人 、士大夫 的制作 ,如柱 、梁 、檩 、橼 以及榫卯
C U R 2 o E 1 A 3 q . T E ” 月 下 糊 ; 刊 j 总 第7 1 。 7 j 孵 /“ 湖南 民 氏 间 1 日 J 美 夫 术 不 , , 研 究 笼
湘南 民居木雕装饰艺术
— —
以郴 州板梁古村为例
蓓
。 杨
湘南是指湖南南部地区 ,包括衡 阳、
荣归故里后 ,为 了抒发 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心理 ,他们往往在 结构 和不同的斗拱形制 。由于地理环 居室木雕装饰上选择 了一些象征 内在性情 的植物 ,比如菊花 、梅 境 、生存 方式的影响 ,湘南人 有着较 花 以及兰草等等 。板梁古村 民居木雕装饰 中 ,就保存有大量的菊 为封 闭、内敛 的心理世 界 ,故 民居 的
其 中郴州市永 兴县高亭 乡板梁村 ,就是
一
出明显 的宗族 姓 氏和血缘关 系。这种 由
家庭 、家族 、宗族形 成的村落社 会 ,是 由血缘和宗法 体系维 系的 。随着 宗族制 度的强化 ,广 大 的湘 南农村形 成 了强烈
的宗族观念 ,这种 大家族意识使 湘南 民
个保存完好 、规模宏 大 、极具湘南 特
理观念 。 郴州位于五岭 山麓 ,跨湘江 、珠江两大流域 。明清时期 ,商 面空间 ,均呈现 出水平 和垂 直线条造 型 ,显得单调 、缺乏变化 。 民居 中装
品经 济交流 日益 频繁 ,湘南 成为文人骚 客 、商 贾走卒 的常经 之 饰 木雕 的设计与制作 ,就是 为 了打破 地 。他们带来 丰富多彩的民俗 民风 ,使 湘南地 区出现 了 “ 十里不 建筑 空间僵硬的直线格局 ,改变单调
刍议岭南建筑与微派建筑的艺术特色

岭 南 建筑 的特 点表 现 为 : 在 功 能 上具 有 通 风 、 遮阳、 隔热 的 特点 ; 外 立 面
4 . 岭 南建 筑与徽 派 建筑 的艺术 风格
41 岭 南 建筑 的风 格
颜 色 以浅 色 、 深 灰 色为 主 ; 建筑 物 顶部 一 般为 多层 斜坡 顶 。 岭南 建筑 装 饰布 局
候 的影 响 , 岭 南建筑 通 常空 问 开敝 , 可从多门 入。 房 内有 天井 、 屏风 , 天井 可 以采 纳 阳光 、 净 化空 气并 杀 菌。 趟拢门, 关 而不 闭 , 方 便 同外 界进 行交 流 。 还 有天 窗 的过 白处 理 , 使 得在 屋 里 可 以看 到 天 。岭南 建筑 注熏 屏 风 、 天井 、 骑 楼 的设计 和 运用 。南 方气 候特 点 为 高 温多 雨 , 骑 楼 町以避雨 、 遮阳, 利 于吸 收 阳光 、 净化 空 气 , 使 住 宅保 持冬 暖
2 . 岭南 建筑 与徽 派 建筑 的艺 术特点
2 . 1岭 南建 筑的 艺 术特 点
泽, 使 雕刻 细 节更 加 生动 逼真 ; 砖 雕 一般 镶嵌 于 照壁 、 窗楣、 门罩上 , 在 大块 的 青砖 t 面雕 刻 着逼 真生 动 的虫 鱼 、 人 物及 博古 、 八宝 等 , 富有装 饰 效果 。
徽式 宅 居结 体 常 为多进 院 落式 的集 居 形式 , 通 常坐 北朝 南 , 倚 山面 水 , 比 堂, 厅堂 的前方 为天 井 , 用 来 采光 通 风 , 院 落相 套 , 造 就 出纵 深 自足 型 的家 族
生 存环境 。在装 饰方 面 , 徽州 宅居 “ 三雕 ” 之美 令人 惊 叹 。木雕 楹柱 、 石雕 漏 窗 以 及青 砖 门 罩l 司建 筑物 相 融 为一 体 , 使 建 筑精 美 如 诗 , 是 徽 式 宅 居 的一 大 特
浅谈岭南传统建筑装饰特点

浅谈岭南传统建筑装饰特点概要:透过“升平社学”建筑装饰看岭南传统建筑装饰之特点,凸显了不同装饰形式呈现的多元审美取向,表达了岭南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审美情趣,表现出其独特的地域色彩,成为岭南建筑装饰文化的一大景观。
岭南建筑装饰元素的运用与岭南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透出一种要为人们服务的世俗务实目的,因此,岭南建筑装饰只求世俗生活之务实。
岭南建筑装饰内容丰盈,工艺精湛,装饰色彩质朴、高雅,充分利用外来文化丰富的装饰效果,特点突出。
“升平社学”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始建于清朝道光二十二年(1842),是一座三进五过间的岭南典型祠堂式建筑,建筑坐西朝东,三路三进,中路为主祠,以青云巷相隔,左右为衬祠。
硬山顶,人字形山墙,灰塑博古瓦脊,灰砂碌筒瓦,绿琉璃瓦当剪边,墀头饰以砖雕,青砖墙,石墙脚。
前廊三步梁,梁架、柁墩雕刻有戏剧人物;后廊六步梁,花岗岩门夹石上有石门额,阴刻楷书“升平社学”,年款“道光壬寅八月”,落款“督粤使者祁贡”。
前廊两次间砌花岗岩石包台,檐柱与山墙之间架花岗岩石虾公梁,梁上置有石狮。
从社学的建筑结构和装饰特点上看,无疑折射出典型的岭南建筑装饰工艺特点。
我们与岭南多地的同类建筑进行对比,集中探究岭南建筑装饰的三大特点。
一、实用与艺术紧密结合“升平社学”属清代中晚期建筑,带有浓厚的岭南建筑特点。
建筑结构最显眼的重要部位,如屋脊、墙头、不同墙面转折处,细部收口等部位,通过装饰手法使之不至于单调。
南方多雨,对于屋面结合部的屋脊,防漏的要求很高,屋脊做得特别粗大,粗大的屋脊,成为展示装饰工艺的理想底地,尤以正脊更为突出,饰以陶、灰塑甚至嵌瓷,不怕日晒雨淋,历久而鲜艳如新。
风火墙修筑得特别高大,形如镬耳,不仅起了防火的作用,而且能够遮阳而使屋面减少日晒,还大大丰富了建筑的侧立面。
对于直接起承重作用的大面积的墙体,在墙上嵌以砖雕,墙头饰以彩画,既避免了单调的直觉,而透雕的砖雕通风透气,有利于建筑的散热、排气。
鱼尾山屋的赏析

鱼尾山屋的赏析鱼尾山屋,位于中国广东省潮州市的鱼尾山上,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建筑风格的古建筑。
这座山屋是潮州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珍贵遗产之一。
鱼尾山屋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成为了潮州市的一大旅游胜地。
鱼尾山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它是由当地富商陆氏家族兴建的,是一座典型的南方民居建筑,融合了岭南建筑的特色和潮州地方文化的精髓。
山屋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了传统的木结构和砖瓦建筑,整体呈现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气质。
山屋的建筑布局十分精巧,分为前后两进院落,中间是一条宽敞的天井,整体构造极具对称美感。
走进鱼尾山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天井,四周是精美的木雕花窗,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精致的古典园林中。
天井的两侧是主人的起居室和客厅,这些房间的装饰十分讲究,墙壁上挂着精美的字画和古董器物,显得格外典雅。
而天井的另一侧则是家人的起居室和卧室,这些房间的布置简洁而舒适,给人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感觉。
鱼尾山屋的建筑风格不仅体现了岭南建筑的特色,还融入了潮州地方文化的元素。
山屋的木雕、砖雕、石雕等装饰艺术,都展现了潮州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
在鱼尾山屋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这些精美的装饰,它们不仅为山屋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让人感受到了潮州地方文化的魅力和魂魄。
除了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鱼尾山屋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作为一座明代古建筑,山屋见证了潮州市数百年的历史变迁,承载了无数家族的记忆和情感。
在山屋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感受到这些历史的印记,仿佛时光倒流,让人不由得沉浸其中,感受历史的韵味。
鱼尾山屋的赏析,不仅仅是对一座古建筑的欣赏,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领略。
通过对山屋的观赏,人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山屋所蕴含的历史内涵也让人感受到了潮州市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人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除了作为一处文化遗产的赏析,鱼尾山屋还是一处旅游胜地。
陈家祠

陈氏书院的砖雕数量多、规模大、做工细,代表了广东清 代砖雕的最高水平。广东砖 雕是选用上等青砖,根据图 案所需逐块雕琢,然后按部位拼接,镶嵌于墙上而成的。 主要 用于装饰门楣、墀头和檐墙等。砖雕是一种色彩朴 实而又高雅的墙体装饰艺术。陈氏书院 保存完好的墀头 砖雕最能体现出广东"挂线砖雕"的风格特点。其平面多以 各种线条处理, 线条密集苍劲、纤细均匀,垂直如线, 雕工精湛,故有"挂线砖雕"之称。
陈氏书院十一条陶塑脊饰,是广东现存最大型、最华丽的清 代传统建筑装饰。它是石 湾文如壁、宝玉荣等名店制作的。 脊饰根据人们仰视角度的需要,采用夸张而求大效果的 造型 手法,用陶泥塑造,经上釉和高温烧制后,再搬上屋顶安装 而成。内容多以传统粤剧 戏曲场面为主,两侧配以吉祥图案, 构图对称和谐,色彩高贵
岭南建筑艺术之 陈家祠
岭南地区地处亚热带,气 候炎热多雨,常受台风吹 袭。因此传统的建筑在解 决通风、隔热、防风、防 雨、防潮等方面都极具特 色。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 建筑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而第一阶段便是明清时期 的书院、祠堂建筑。在该 时期,岭南建筑文化形成 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体系, 建筑种类扩展,建筑布局 趋向大型组群,建筑装饰 达到高超的水平。
典雅。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高新建筑物涌现出来,许多新的建筑思想和理论由外 国引入。当我们争相去建这些高耸入云,外表冷峻的建筑物时,请不要忘记 了,我们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我们的建筑在这几千 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虽然时代发展了,但是我们在接受外 国新观念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本国的鲜明特色,去生搬硬套外国的模式, 否则就会丧失了自我的个性。我们的岭南文化也是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的, 如何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我们所 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事例 传承岭南文化的例子

传承岭南文化的例子岭南,是指位于中国广东省南部的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方。
岭南文化作为中国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承得以延续至今。
下面将介绍几个传承岭南文化的典型例子。
例子一:岭南建筑艺术的传承岭南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闻名于世。
典型的例子是广州陈家祠,它是一座明清时期的宅院建筑,结合了汉族传统建筑和南方民族建筑的特点。
陈家祠以其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装饰而闻名,这些装饰以华丽的线条和细腻的工艺展示了岭南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如今,陈家祠成为了广州市的著名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岭南建筑的魅力。
例子二:岭南歌曲的传承岭南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其中以岭南音乐最为著名。
岭南音乐是以粤语歌曲为主体,融合了西洋音乐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典型的例子是广东曲艺,它是岭南地区流传最广的曲艺形式之一。
广东曲艺以其生动活泼的唱腔和幽默诙谐的表演风格吸引了无数观众,成为了岭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例子三:岭南饮食文化的传承岭南地区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特色。
典型的例子是粤菜,它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口味而闻名。
粤菜以海鲜、烧腊和热炒为主要特点,讲究原料鲜美,烹饪精细,注重色、香、味的协调。
岭南地区的饮食文化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也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成为了岭南文化的一张名片。
例子四:岭南民间艺术的传承岭南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形式,其中以木雕、陶瓷和刺绣最为著名。
典型的例子是梅州木雕,它以独特的刀法和精湛的雕刻技艺而闻名。
梅州木雕作品以其造型精巧、形象生动而受到广大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热爱。
岭南地区的民间艺术传承至今,为岭南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也为后人了解和传承岭南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源。
总结起来,岭南地区的文化传承得以延续至今,得益于各行各业人们的不懈努力和兢兢业业的精神。
岭南建筑、岭南音乐、岭南饮食和岭南民间艺术都是传承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它们通过无数辛勤的创作者和传统手工艺人的努力,将岭南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认同和喜爱岭南文化。
陈家祠建筑装饰艺术的岭南文化意蕴

陈家祠建筑装饰艺术的岭南文化意蕴陈家祠建筑装饰艺术的岭南文化意蕴陈家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岭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作为广东省最著名的文化景点之一,陈家祠以其精美的木雕、砖雕、陶塑和彩绘等建筑装饰艺术,充分展示了岭南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
一、陈家祠建筑装饰艺术的特点1.多元性:陈家祠的建筑装饰艺术融合了木雕、砖雕、陶塑、彩绘等多种传统工艺,呈现出强烈的多元性。
这些装饰艺术形式在陈家祠得以完美结合,为世人展示了岭南文化的包容与多元。
2.精致性:陈家祠的建筑装饰艺术以精细入微的雕刻和绘画手法见长,无论是木雕的层次感、砖雕的立体感还是彩绘的细腻感,都充分展示了岭南工艺的精致与独特。
3.寓意性:陈家祠的建筑装饰中蕴含着丰富的寓意。
如木雕中的“福禄寿喜”、“松鹤延年”等图案,寓意着对幸福和长寿的追求;砖雕中的“花开富贵”、“凤求凰”等图案则表达了对于美满婚姻和爱情的向往。
这些装饰不仅美化了建筑,也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陈家祠建筑装饰艺术的岭南文化意蕴1.务实精神:岭南文化素来以务实精神著称,陈家祠的建筑装饰艺术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在装饰中,不仅注重美感的表现,更强调与实用性的结合。
如砖雕的立体感能够增加建筑物的牢固度,木雕的层次感则有助于加强结构的稳定性。
这些装饰手法既美观又实用,充分展示了岭南文化的务实精神。
2.重商传统:岭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商业繁荣之地,陈家祠的建筑装饰艺术也折射出岭南文化中重商的传统。
在陈家祠中,有许多描绘商旅、市井生活等场景的装饰画,这些画作既展示了岭南人民的日常生活,也揭示了岭南商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此外,陈家祠内部的许多装饰品如陶塑、砖雕等也是商业贸易的重要产物,这些都表明了岭南文化中重商传统的浓厚色彩。
3.地域特色:陈家祠的建筑装饰艺术充分展现了岭南地区的地理特色和文化风貌。
在装饰中大量出现的水牛、荔枝、芭蕉等元素,以及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和装饰手法,都展示了岭南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风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岭南建筑中品位木雕艺术
“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
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郭沫若先生赋诗恰如其分地赞美了岭南的传统建筑装饰木雕艺术。
正如诗中说的那样,岭南建筑的木雕艺术犹如鬼斧神工般的屹立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文化史上,是岭南建筑风格中一颗明珠。
她的美在书中是难以描绘的,那一笔一划的精雕细琢,需要我们去细细品味。
在我国的传统建筑中,木雕装饰装修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世界雕刻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同时木雕装饰艺术带有鲜明、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而岭南的建筑木雕装饰就以广州和潮州为代表,无论在工艺手法还是在题材内容上都具有很强的民族特征,融合当地材料和风情习俗,形成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木雕艺术流派。
广州木雕素以工艺精巧细腻而闻名,以雕工雄浑、粗犷、生动流畅见长。
广州地区的金漆木雕与传统建筑结合十分密切,擅长把人物山水,翎毛花卉、走兽
虫鱼和各种图案选入画面,还有古典诗词或朱子家训之类的格言警句。
建筑雕刻多采用樟木制成,有厅堂花榻、门窗、屏风、神案等,如陈家祠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里的屏风,梁柱、门窗便处处体现着广州木雕工艺的特色。
潮州木雕的一大特色是金漆木雕,表现手法擅长通透雕,贴金方法有黑漆描金、五彩饰金、全面贴金等。
题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其中尤以戏曲故事、瓜果鱼虫、水族静物最多。
能在3寸高的木门窗格上就能雕刻出10多个故事人物,还在戏曲人物所穿袍甲还雕上复杂的图案花纹、背景衬托上通雕景物,可谓是木雕艺术中最精美绝伦的技艺。
岭南建筑的木雕艺术的装饰样式
岭南的工匠们在格扇、槛窗、内院天井的墙面上做出精致的木雕装饰。
房前檐廊是出入要道,更是木雕装饰的重点部位,檐廊梁架大多采用精致华丽的木雕,结合实用功能在建筑构件上进行装饰,增加了建筑的精巧与美观。
在庭园中,木雕装饰与景观相结合,使园林的人工美与自然美融洽协调。
建筑装饰木雕在岭南传统建筑上通常表现在梁架、梁托、斗拱、雀替、檐条,
楼层栏板、华板、柱棋、窗扇、栏杆等处。
建筑装饰木雕因其装饰装修部位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工艺表现与技法。
“屋架等高远之处常用通雕或镂空雕法,外观表现简朴粗犷,适合丁远视,而门窗,屏罩等雕饰则用浅浮雕,工艺精致,则适合丁近观”。
梁杭装饰,主要指厅堂和檐廊梁架、柱、杭等主要木结构构件上的雕饰。
在南方民居、会馆或祠堂中的厅堂梁架,则在木构件上进行雕饰,如月梁、驼峰、瓜柱等,有的甚至在全部梁架上进行雕饰。
屋脊,梁头、杭尾等部位也常做成雕饰,如悬鱼、雀替、垂莲、角神等,其工艺大多采用通雕或混雕手法。
槛窗位丁建筑物的次间或亭榭的柱间,下面有槛墙或用槛板,最常采用的有花草、文字或几何形图案等。
檐板即封檐板,也称花板或檐下花板,保护橡条端部免受日晒雨淋。
其题材常用花卉、飞鸟、动物图案、纹饰等。
工艺多用隐雕,也有用浅浮雕的形式。
横披设置在格扇或槛窗的上部,常用极子拼成各种花纹和图案。
一般用丁较高大的住宅厢堂、斋轩或庭园建筑中,
形式多样,外观典雅。
楼台、廊檐、廊桥都常设置栏杆,也有做成美人靠的式样。
木格扇一般作建筑厅堂的外门,也可作室内隔断。
园林建筑中的楼、厅、榭、舫等
建筑,根据需要常在四周满装透空的木格扇,使得整个建筑玲珑精致,活俊透逸。
根据厅堂明问开问的大小,格扇的扇门可设四扇、六扇、八扇等。
格扇分为格芯和裙板两部分,由边挺、抹头、格心、裙板、堂火板组成。
岭南的传统建筑中的木格扇因其镂雕精致、花式多样而具有独立的艺术性,所以木格扇既是一种物质产品,也同时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
木格扇本身的艺术则体现在花式图案丰富多彩、构图疏密适宜、镂雕工艺精细等方面。
格芯花纹式样很多,用极子构成方格、菱花、金钱、冰裂纹等图案。
也有做成图案框格,上面用玻璃镶嵌。
民居格扇中,最高贵的格芯是用整块木板精心雕刻而成的通雕雕饰。
岭南建筑的木雕艺术的表现内容和题材
岭南建筑的木雕艺术在题材内容上集中体现了民间工艺美术的共性,但在每件具体作品上乂有其独特鲜明的风格。
纵观整个岭南传统建筑装饰木雕,大都采用具象的表现手法,但造型上则大胆夸张,特别是那些头大身小的人物,人大房小的衬景,夸而有节,变化适度。
刻画人物不着意雕刻五官表情,也不拘泥丁人体各部位的长短比例,而着意丁表现人物动态的传神写照。
活跃、夸张乃至幽默的动势,使形象充满生气,观众在欣赏时为其真挚感人的形象所吸引。
在构图上,往往把不同的场景和人物,或者一曲戏一个故事的几个情节组合在一个画面,配以图案纹样,追求画面结构的严谨与变化,构图的饱满与均衡。
岭南建筑的木雕艺术从其规模以至各种类型的雕刻工艺,都显得特别纤巧讲究。
建筑装饰的题材,大量采用“爵禄封侯”、“加官进爵”、“金玉满堂”、“五福捧寿”和各种如意吉祥的图案纹饰,正是封建社会中传统意识、伦理道德的形象反映。
此外,在广州陈氏书院在木雕艺术中,西方国家传说中的小天使艺术形象和中国传统的戏剧人物造型同时出现在一些建筑装饰上。
这种现象反映了外来文化对广东地区的影响,也体现了民间艺人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艺术文化的艺术创作特点。
岭南建筑的木雕艺术的题材内容大量选取了岭南地区的山川名胜、风土民情、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四时花果和鸟兽虫鱼等。
所选故事题材,大多富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和吉祥瑞庆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社会含义。
用人们所熟知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表现在装饰内容之中,以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
如用桃园结义教人以仁义忠厚;岳母刺字、木兰从军等宣扬精忠报国;用八仙祝寿、牛郎织女、将相和等戏剧情节和传统故事来褒扬孝悌忠信和长寿吉祥。
岭南建筑的木雕艺术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充分运用形声或形意,通过某些实物形象来表达美好愿望。
如用莲、鱼表示连年有余,“仙桃”、“寿桃”之
称,表小长寿;蝙蝠、梅花鹿表小福、禄。
形意则是利用直观的形象表达非本身意义的内容,如松鹤表示长寿、牡丹表示富贵、莲花表示高洁。
还喜用龟背表示长寿,蝙蝠表示万福。
用梅、兰、竹、菊来表现怡情养性;用龙、凤、蝙蝠来祈望富贵荣华等。
也有将形声和形意合在一起使用的,如在宝瓶上加如意头,意为平■安如意;用莲花托大斗,斗中置三戟,意为连升三级。
岭南建筑的木雕艺术还多以岭南佳境、植物、菜蔬、动物题材,以民间的比喻、谐音替代等手法来表现吉祥如意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
岭南建筑的木雕艺术的图案花纹大都反映了人民的吉祥愿望、幸福追求,美
学观念、欣赏趣味,以及风俗习惯、地理特征等。
这是历代能工巧匠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艺术表现,代表着岭南古代能工巧匠高超的木雕技艺,同时也寄寓着房主的各种思想情愫,体现出主人的文化品位和身份地位。
岭南建筑的木雕的艺术表现形式
岭南建筑的木雕艺术按其材料的质感和加工工艺来说,是一种柔性造型艺术,其基本要素是多用流畅的曲线和曲面,它的图案构成讲究线面结合和节奏旋律。
同时出丁木材的质感和不同的雕琢技法,在不同的部位采用各种丰富变化和精巧的图案,表现出雕饰的明快和木质的柔美风格,增加了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岭南建筑的木雕形式多样,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都有运用,其中大多是浮雕。
有不少镂空的深浮雕与圆雕拼接一起,因材施艺,加强深度空间感,构成丰满的多层次的艺术画面。
其中高浮雕和浅浮雕运用得最为广泛,精美的高浮雕主要装饰丁门窗、厅堂隔扇、檐廊和厅堂上方梁杭问,题材以富含故事情节、诗情画意的内容居多;浅浮雕多表现丁大面积的板料上,多见丁厅堂的隔堂板、壁板和槛窗裙板上,大部分是山水、四启子、博古、湖石及书法等图案,有活静、素雅之感。
潮州的金漆木雕则是把人物山水、翎毛花卉、走兽虫鱼和各种图案集中在一个画面上,雕工的细致已近丁牙雕,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在狭小的面积上表现出广阔的空间。
雕凿中运用高浮雕和透雕相结合技法,使表现的人物、山水、树木、亭榭等层次分明,情景交融,并利用中国传统绘画的“舞台透视”技法,运用遍地雕刻和自然式构图,使画面如同演戏的舞台,内容跨越时间空间,人物景物相互呼应,从而达到令观者有如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岭南建筑的木雕材料大多用楠、樟、概、黄杨等木,一般多层次,高浮雕装饰多选用这些硬质材料,雕饰后用水磨、染色、烫腊处理,使木的表面光滑有光泽。
也有用杉木的,因杉木质地脆弱,故多以镂空、线刻、薄雕形式出现。
根据不同的部位和不同的雕刻类别,然后选用不同的木料。
再运用线雕、隐雕、浮雕、通雕、混雕、嵌雕、贴雕等工艺种类雕琢出精美的木雕。
岭南的传统建筑装饰木雕艺术善丁处理原材料本色,既能溶化在建筑物整体之中,乂能像水墨画一样,活新淡雅,为古色古香的建筑锦上添花。
她以鲜明的个性讼释了岭南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风貌特征和当地人文习俗、思想观念,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人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的结晶。
无论从年代来讲,还是从它自身美的形式以及在建筑中的实用性来讲,都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若能身临其境,你会感到这是闯进艺术之宫,为这雕刻艺术立体式包围,在这美的王国中,会使你留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