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重点冲刺训练11

高考生物复习重点冲刺训练11

11.生长素作用的二重性分析

满分48分,实战模拟,15分钟拿下高考客观题满分!姓名: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1.如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

B.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在10-10~10-8mol/L 之间

C.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

D.生长素在F~A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解析: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c>a,d>b,A错误;c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应抑制根的生长,应大于10-8 mol/L,B错误;图中生长素在F~C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C~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D错误。

答案:C

2.如图1是以小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在图2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数量(N)与小麦胚芽鞘弯曲程度关系的是( )

A.①B.②

C.③ D.④

解析: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渗透到琼脂块中后,将琼脂块放置在去除尖端的小麦胚芽鞘顶部的左侧,则左侧的生长素含量大于右侧,左侧生长比右侧快,从而导致胚芽鞘向右弯曲。随着尖端数量增加,则生长素促进作用越强,弯曲程度逐渐增大;当尖端数量超过一定范围后,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弯曲程度降低。

答案:B

3.(2014·浙江,2)如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高考生物复习重点冲刺训练11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解析:A项,从题图可以看出,IAA溶液浓度为0时,主根最长,随IAA溶液浓度升高,主根长度逐渐减小,可知IAA会抑制主根的伸长;B项,以题图中IAA溶液浓度为0时的每株侧根数为对照可以看出,IAA溶液对诱导侧根的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项,参照题图中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向,若除去未施用IAA的植株部分芽和幼叶,则地上部分向根部运输的IAA量会减少,此时运输到根部的IAA量将会低于原未施用IAA的植株,会导致侧根数量减少;D项,分析曲线可知,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的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答案:C

4.生长素是人们发现和研究较早的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如图表示某植物地上部分,下列有关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体地上部分生长素不都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结构合成

B.①生长迅速而②生长受抑制是由于②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①

C.②生长受抑制而④生长较快,是由于①合成的生长素无法运输到④部位

D.由于④结构能够生长,因此该植物的生长没有体现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解析:植物体地上部分的生长素除了由①、②、③、④所示的结构(顶芽和侧芽)合成外,幼叶和形成层也能合成生长素,A项错误;由于①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②处,导致②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了侧芽②生长,B项错误;②生长受抑制而④生长较快,是由于④处距离顶芽较远,①合成的生长素运到④处较少,故C项错误;该植物顶芽①优先生长,而侧芽②、③、④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说明该植物的生长体现了植物的顶端优势,D项错误。

答案:A

5.科研人员用不同培养液处理萌发的绿豆,观察生长素对不定根发生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

平均每个绿豆芽长出不定根数(条)

每条不定根平均长度(mm)

①幼嫩的植物茎叶研磨后

分离得到的提取液

5. 92 37

②老的植物茎叶研磨后分

离得到的提取液

4.16 18

③全营养液 3. 82 17

④浓度为50 μmol/L的生

长素溶液

4. 85 20

⑤浓度为100 μmol/L的生

长素溶液

5.02 23

⑥浓度为150 μmol/L的生

长素溶液

5. 44 29

⑦蒸馏水 3. 17 14

(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由________转化而来,生长素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________(间接/直接)控制。

(2)上述实验可作为对照组的处理项是________(填序号)。

(3)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生长素对绿豆芽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具有两重性?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表各项分析,①的各项数据均高于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孩食用绿豆芽,绿豆芽中所含的生长素不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化而来,生长素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间接控制。(2)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衰老程度植物的提取液和生长素浓度,故对照组为全营养液和蒸馏水处理,即③⑦。(3)从表中数据看出,不论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对不定根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故不能体现两重性。

(4)根据表中数据显示,幼嫩的植物茎叶提取液的促进作用比衰老的植物茎叶提取液高,因为植物体内幼嫩的茎叶中生长素含量高,对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的促进作用强。(5)绿豆芽中所含的生长素不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因为促进小孩生长的生长激素与植物生长素成分不同。

答案:(1)色氨酸间接(2)③⑦(3)不能。实验结果中各浓度生长素均具有促进作用,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4)植物体内幼嫩的茎叶中生长素含量高,对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的促进作用强(5)促进小孩生长的生长激素与植物生长素成分不同(人体细胞表面没有生长素的受体)

6.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幼苗根、芽的影响,图乙为不同浓度2,4-D溶液对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图丙为某植物幼苗水平横放后的生长情况。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

(2)图乙中,曲线①②中代表双子叶植物杂草的是________;2,4-D作除草剂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欲除去单子叶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所用2,4-D的浓度最好在________(用字母表示)左右。有些农民使用2,4—D后导致单子叶作物绝产,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a处的生长素浓度应大于图甲中的________mol/L,d处的生长素浓度应在________mol/L范围内。

解析:(1)图甲中的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作用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而对芽的生长起促进作用。(2)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故曲线①代表双子叶杂草。在除草时,2,4-D的浓度最好在D左右,因为此浓度的2,4-D对单子叶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且可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如果使用的2,4-D浓度过高,会抑制单子叶植物的生长甚至杀死单子叶植物。(3)图丙中由于重力的作用,a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b,c 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d,且由于根对生长素较敏感,所以a处的生长素发挥抑制作用,浓度应大于图甲中的10-8mol/L。由于c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d处,且促进作用也强于d处,所以d处的生长素浓度不可能大于10-8moI/L,故应在10-10~10-8 mol/L范围内。

答案:(1)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促进芽的生长

(2)①2,4-D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特点,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2,4-D敏感 D 使用的2,4-D浓度过高,抑制了单子叶作物的生长甚至杀死了单子叶作物(3)10-810-10~10-8

下载文档原格式(Word原格式,共3页)
付费下载
相关文档
  • 高考生物考前冲刺

  •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 高考生物选择题训练

  • 高考生物针对模拟训练

  • 生物高考冲刺知识

  • 高考生物专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