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重点冲刺训练11

高考生物复习重点冲刺训练11
高考生物复习重点冲刺训练11

11.生长素作用的二重性分析

满分48分,实战模拟,15分钟拿下高考客观题满分!姓名: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1.如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

B.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在10-10~10-8mol/L 之间

C.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

D.生长素在F~A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解析: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c>a,d>b,A错误;c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应抑制根的生长,应大于10-8 mol/L,B错误;图中生长素在F~C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C~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D错误。

答案:C

2.如图1是以小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在图2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数量(N)与小麦胚芽鞘弯曲程度关系的是( )

A.①B.②

C.③ D.④

解析: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渗透到琼脂块中后,将琼脂块放置在去除尖端的小麦胚芽鞘顶部的左侧,则左侧的生长素含量大于右侧,左侧生长比右侧快,从而导致胚芽鞘向右弯曲。随着尖端数量增加,则生长素促进作用越强,弯曲程度逐渐增大;当尖端数量超过一定范围后,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弯曲程度降低。

答案:B

3.(2014·浙江,2)如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解析:A项,从题图可以看出,IAA溶液浓度为0时,主根最长,随IAA溶液浓度升高,主根长度逐渐减小,可知IAA会抑制主根的伸长;B项,以题图中IAA溶液浓度为0时的每株侧根数为对照可以看出,IAA溶液对诱导侧根的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项,参照题图中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向,若除去未施用IAA的植株部分芽和幼叶,则地上部分向根部运输的IAA量会减少,此时运输到根部的IAA量将会低于原未施用IAA的植株,会导致侧根数量减少;D项,分析曲线可知,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的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答案:C

4.生长素是人们发现和研究较早的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如图表示某植物地上部分,下列有关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体地上部分生长素不都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结构合成

B.①生长迅速而②生长受抑制是由于②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①

C.②生长受抑制而④生长较快,是由于①合成的生长素无法运输到④部位

D.由于④结构能够生长,因此该植物的生长没有体现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解析:植物体地上部分的生长素除了由①、②、③、④所示的结构(顶芽和侧芽)合成外,幼叶和形成层也能合成生长素,A项错误;由于①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②处,导致②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了侧芽②生长,B项错误;②生长受抑制而④生长较快,是由于④处距离顶芽较远,①合成的生长素运到④处较少,故C项错误;该植物顶芽①优先生长,而侧芽②、③、④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说明该植物的生长体现了植物的顶端优势,D项错误。

答案:A

5.科研人员用不同培养液处理萌发的绿豆,观察生长素对不定根发生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

平均每个绿豆芽长出不定根数(条)

每条不定根平均长度(mm)

①幼嫩的植物茎叶研磨后

分离得到的提取液

5. 92 37

②老的植物茎叶研磨后分

离得到的提取液

4.16 18

③全营养液 3. 82 17

④浓度为50 μmol/L的生

长素溶液

4. 85 20

⑤浓度为100 μmol/L的生

长素溶液

5.02 23

⑥浓度为150 μmol/L的生

长素溶液

5. 44 29

⑦蒸馏水 3. 17 14

(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由________转化而来,生长素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________(间接/直接)控制。

(2)上述实验可作为对照组的处理项是________(填序号)。

(3)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生长素对绿豆芽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具有两重性?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表各项分析,①的各项数据均高于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孩食用绿豆芽,绿豆芽中所含的生长素不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化而来,生长素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间接控制。(2)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衰老程度植物的提取液和生长素浓度,故对照组为全营养液和蒸馏水处理,即③⑦。(3)从表中数据看出,不论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对不定根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故不能体现两重性。

(4)根据表中数据显示,幼嫩的植物茎叶提取液的促进作用比衰老的植物茎叶提取液高,因为植物体内幼嫩的茎叶中生长素含量高,对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的促进作用强。(5)绿豆芽中所含的生长素不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因为促进小孩生长的生长激素与植物生长素成分不同。

答案:(1)色氨酸间接(2)③⑦(3)不能。实验结果中各浓度生长素均具有促进作用,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4)植物体内幼嫩的茎叶中生长素含量高,对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的促进作用强(5)促进小孩生长的生长激素与植物生长素成分不同(人体细胞表面没有生长素的受体)

6.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幼苗根、芽的影响,图乙为不同浓度2,4-D溶液对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图丙为某植物幼苗水平横放后的生长情况。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

(2)图乙中,曲线①②中代表双子叶植物杂草的是________;2,4-D作除草剂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欲除去单子叶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所用2,4-D的浓度最好在________(用字母表示)左右。有些农民使用2,4—D后导致单子叶作物绝产,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a处的生长素浓度应大于图甲中的________mol/L,d处的生长素浓度应在________mol/L范围内。

解析:(1)图甲中的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作用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而对芽的生长起促进作用。(2)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故曲线①代表双子叶杂草。在除草时,2,4-D的浓度最好在D左右,因为此浓度的2,4-D对单子叶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且可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如果使用的2,4-D浓度过高,会抑制单子叶植物的生长甚至杀死单子叶植物。(3)图丙中由于重力的作用,a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b,c 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d,且由于根对生长素较敏感,所以a处的生长素发挥抑制作用,浓度应大于图甲中的10-8mol/L。由于c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d处,且促进作用也强于d处,所以d处的生长素浓度不可能大于10-8moI/L,故应在10-10~10-8 mol/L范围内。

答案:(1)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促进芽的生长

(2)①2,4-D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特点,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2,4-D敏感 D 使用的2,4-D浓度过高,抑制了单子叶作物的生长甚至杀死了单子叶作物(3)10-810-10~10-8

高考生物选择题综合专项练习及答案

1.细胞生长是细胞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成自身组成物质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动物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全部来自组织液 B. 生长素可促进也可抑制植物细胞生长 C. 细胞生长可通过胞吐增加细胞膜面积 D. 细胞生长导致细胞相对表面积减小 2.线粒体在合成ATP时,下列哪个条件不需要() A. 基质中含有O2 B. 基质中含有ADP C. 基质中含有 NADPH D. 基质中含有丙酮酸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酶分子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模板是mRNA B.酶分子在高温环境中失活的主要原因是肽键断裂 C.酶分子通过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起催化作用 D.与无机催化剂相比,一种酶能催化的反应种类更少 4.Graves疾病是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其原因是机体产生某种抗体(TSA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效果与TSH相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 B. 产生TSAb的细胞能识别TSH受体 C. 患者血液中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减少 D. 患者的体温高于正常人,且情绪易激动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储存于其体内增重的有机物中 B. 能量传递效率总是随着食物链的增加而减少 C. 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中 D. 如果停止对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这个生态系统会立即消亡 6.下列选项中的比例不符合1∶3的是() A.酵母菌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时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释放出的CO2体积比 B.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下,AaBb与AaBB杂交后代中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与不具隐性性状的个体之比 C.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与极体数目之比 D.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双亲,再生下的正常孩子中纯合体与杂合体概率之比

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十(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冲刺考前天天练十 1.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培育出了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Ⅸ医用 蛋白的二倍体转基因绵羊,简易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过程为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该步骤用到的工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步骤得到的“A”中应具有一些特殊的DNA片段,其中________用于②过程。 (2)进行图中③过程前,卵母细胞要进行去核处理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获得绵羊胎儿的单个成纤维细胞,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用胃蛋白 酶处理绵羊组织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④过程所用培养液的成分比较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 还需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三种即可)。 (5)在进行图中⑤过程前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进行性别鉴定,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图2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种子中几种物质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 题: (1)构成小麦植株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种子成熟后期,含水量 ________, 结合水/自由水的比例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进而改变干物质的量, 干重的变化主要与________元素密切相关。 (2)小麦成熟过程中糖类物质之间可以发生转化,________含量增多,用________试剂 检测还原糖的量,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3)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某兴趣小组猜测土豆中可能不含 ________酶, 所以淀粉不能被分解成甜度比较高的还原糖。为验证这一说法,他们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帮助其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 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生物最后冲刺阶段复习策略

高考生物最后冲刺阶段复习策略 高考马上临近,不少学生会由于生物学科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很多而苦恼,在最后冲刺阶段,田老师在这里给您一些适当的复习策略,希望大家可以用此来调整复习方法,利用最后的宝贵时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学们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归类总结,勿下题海 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不做题是不行的,但沉迷于题海也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提高做题质量,总结归纳一下常见题型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达到弄透一题,旁通一类的目的。练习时首先要精选习题,所选用习题要与全国理综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杂、难。做题过程中,也要对题目勤加反思。做完一道题不能满足于题目的答案,应该多想一想能否改变题目的条件,该怎样解答?解题的方法是不是只有惟一的一种?可不可以另辟蹊径,尝试新的解题思路。这样,做一道题,你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这道题本身。其次,进行“典例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具有典型性,能够代表一种或一类题的解题思维,从题干的解读到最终的解答,都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如数据表、曲线图、遗传图谱、生理图解、信息给予题及实验设计题的解析等。 除了利用课堂时间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外,还应该自觉主动地反思错题。错误往往带有劣根性、反复性。有些错题当时理解了,现在可能又模糊了;有些错误其知识点本身就比较难理解;有些错误概念很容易出现模棱两可,需反复强化才能解决问题。错题暴露了考生知识的薄弱环节和思想方法的缺陷。十几套题中曾经出现的错误,可以说基本涵盖了你在高考中可能出现错误的所有类型。考前你把这些错题都搞清了,在高考中你就会最大限度地避免同类错误的重蹈覆辙。重温错题,从错误中取得信息反馈来提高学习水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对以前做错的题进行改正、分类,做到“题不二错”,就能在高考中出奇制胜。 二、回归课本,强化记忆 高考试题虽高于课本,但它源于课本,课本是高考命题之本,高考所考查的内容一般都超不出课本范围。高考30%的题目是一些基础题,50%是中等题,只有20%是难题。80%的基础题和中等题基本上都来源于课本的习题和例题的变形或者重组。所以重视教材就是重视基础,丢掉教材,就丢掉了分数。高考试题中有不少内容是与识记有关的。原来记熟的知识,现在又有些遗忘了,考前是集中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时间。考生应将记忆不太牢固的知识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内容、课后典型习题、章节的前言和小结、旁栏思考题、实验讨论题等,依据《考试大纲》,对照课本来一个集中大盘点。课本中的小资料、《课外读》、小字形式的阅读材料、课本中的图表或练习中经常出现的图表等,也要来一个重新扫描。回归课本,采用回忆式的复习方法,记忆效果比较好。即合上课本,依据知识脉络、体系,在脑海中像过电影一样回忆有关内容,对拿不准的有关知识再翻书确认。

高考生物专题 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 课后·分层训练 (时间:15分钟满分:50分) 1.(2016·福建质检)为治理养殖场粪便污水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某地用芦苇、鱼、藻类植物、浮游动物、细菌、真菌等构建人工湿地,通过沉降、分解和做鱼的饵料等对污水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1)人工湿地的建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原因是____________。 (2)人工湿地中的藻类等植物生长旺盛,主要原因是细菌、真菌分解粪便污水中的有机物,为藻类植物提供了丰富的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该湿地物种数逐年增加,这实际上是群落的________过程,随之其营养结构趋于复杂,________稳定性增强。 (4)人工湿地只能净化一定量的污水,原因是该生态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芦苇能分泌抑制藻类生长的物质,两类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芦苇能净化水体、涵养水源、为鸟类提供栖息,觅食,繁殖的场所,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答案(1)合理调整了能量流动关系,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2)含N、P的无机盐和二氧化碳(3)演替(次生演替)抵抗力(4)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5)竞争间接 2.回答下列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 (1)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____________等特点。 (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协调与平衡、________、________和物种多样性等原理。人畜粪便用于农作物的生产主要符合________原理;连年种植单一品种造成病虫害增加主要违反了________原理。 (3)“猪—沼—果”是我国一种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

2018高考生物模拟卷1

2018 高考模拟卷 1 1对照实验是生物科学探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下列关于对照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作为对照的常温组也要用卡诺氏液处理 B.“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C.“探究血浆维持 PH 相对稳定”的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都作为对照组 D.沃泰默探究狗胰液分泌调节的实验中,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能起对照作用 【答案】 B 2为了研究棉花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棉花植株在黑暗中单位时间内氧气的消耗量以及光照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氧气的释放量,结果如右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测氧气释放量的实验中光照强度及初始 C02 浓度应保持一致 B.30℃时,棉花植株的总光合作用速率是呼吸作用速率的两倍 C.40℃时,棉花叶肉细胞仍需从环境中吸收 CO :用于光合作用 D.20℃时,棉花叶肉细胞线粒体中合成ATP 的量比叶绿体更多 【答案】 D 3预防接种是把人工处理的病菌、病毒等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医学技术。一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不会全部用完,因此检查血液中是否存在某种抗体,便可确定一个人是否进行过接种或受到某种病原体的侵袭。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预防接种不是人体获得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唯一途径 B.接种后受到相应病原体侵袭时,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 C.肺结核患者只通过抗体的作用就能迅速清除入侵的病原体,恢复健康 D.人体内存在着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它们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并且分泌 【答案】 A 4. 细菌紫膜质是一种膜蛋白, ATP合成酶能将 H+势能转化为 ATP中的化学能。科

高考生物选择题训练

考前冲刺(六)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共同进化实例的是 A.猎豹捕食斑马 B.某种长有细长花矩的兰花和生有细长口器专门为它授粉的蛾 C.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激增 D.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型生物的出现创造条件 2.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B.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C.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D.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3.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浆细胞接触靶细胞,抗体导致靶细胞裂解 B.浆细胞接触病原菌,抗体导致病原菌裂解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 D.效应T细胞接触病原菌,导致病原菌裂解 4.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C.免疫细胞产生免疫活性物质D.突触小泡的形成过程 5.关于B细胞和T细胞两种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进而发挥免疫作用 B.分别通过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杀死病原体而发挥免疫作用 C.都是红骨髓产生的,但T细胞需迁移到胸腺发育成熟 D.产生的记忆细胞在第二次免疫中可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6.下列关于反射弧和兴奋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受刺激的部位膜外先变为正电位,接着又恢复负电位,形成电信号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B.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都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 C.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决定于神经递质的存在、释放和作用的部位 D.经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既能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特定情况下也能直接激活肌肉和腺体 7.在光裸的岩石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中,不会发生 A.有机物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差B.地衣使土壤中有机物增多 C.灌木容易得到阳光而取代草本植物D.微生物随有机物增加而增加 8.比较泰山和西伯利亚泰梅尔半岛冰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泰山与泰梅尔半岛冰原的群落物种组成明显不同 B.泰梅尔半岛冰原冰土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较低 C.泰山和泰梅尔半岛冰原的群落与各自的气候环境相适应,不再发生演替 D.泰山生态系统比泰梅尔半岛冰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 9.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下列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是 A.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B.农作物的适时灌溉,家禽、家畜的定时饲喂 C.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D.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10.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在生态系统中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循环 B.猫头鹰和黄鼬都捕食田鼠,猫头鹰和黄鼬有竞争关系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SO2过多,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D.植物枝叶腐烂后其中的矿质元素归还到土壤中,属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范畴11.下列各项中,不可能造成组织水肿的是 A.患有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 B.摄入蛋白质不足,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分过多,导致组织水肿 D.药物或食品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 12.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M,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下图所 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此环境中的这种突变不利于种群的生存

2012高考生物考前冲刺(7)

2012高考生物考前冲刺(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 NAA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右图所示结果,下面对本实验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 A.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实验 B.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D.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迎春花插条的时间应该不同 2.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一般是从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液中获得 B.下丘脑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 C.利用昆虫性外激素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化学防治 D.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而与神经调节无关 3.以下关于构建人工微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 ...是 A.需要考虑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 B.提供的生物应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 C.把人工微生态系统放在阳光直射环境中即可 D.达到稳定状态的微生态系统内生物数量也是有变化的 4.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 ...是 A.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 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5.下列实验中,经处理后的细胞仍可具有活性的是 A.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液对DNA 和RNA染色后的细胞 B.用健那绿对线粒体进行染色后的细胞 C.经卡诺氏液处理的洋葱根尖细胞 D.用龙胆紫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后的细胞 6.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 ...是() A.猫头鹰和黄鼬都捕食田鼠,猫头鹰和黄鼬有竞争关系 B.碳在生态系统中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循环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SO2过多,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D.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数量也增多从而抑制害虫种群的增长,这是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54分。每小题有两个正确选项,每选对一项得3分,错选、不选者本小题得0分 24.下列是有关实验的操作方法或结果.错误的是 A.甘蔗中含有大量的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实验的替代材料 B.低温和秋水仙素都是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C.记名计算法适于调查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动物类群 D.蝗虫减数分裂期短.观察一个精母细胞就可见减数分裂的连续变化25.下列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或技术,其中运用正确的是 A.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采用抽样检测法

2020高考冲刺提分-高中生物选修3高考知识点

冲刺2020高考提分必备 专题1 基因工程. 基因拼接的理论基础 (1)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2)D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3)双链DNA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外源基因在受体内表达的理论基础 (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独立遗传单位。 (2)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 (3)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 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 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 接酶来源T4噬菌体,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 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 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拟核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3)其它载体:入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和某些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从基因文库中获取)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_和化学合成法_。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原理:DNA双链复制 (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第二步:冷却到5 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3)条件:模板,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DNA聚合酶)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工程中的最关键步骤)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专题07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专题07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019·全国Ⅲ卷】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2、【2019·海南卷】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并直接使其降解 B. 某些病毒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 C. 病毒抗原和淋巴因子可参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 D. 效应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 3、【2019·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第三次模拟】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有关T 细胞“刹车”分子研究的两位科学家,该“刹车”分子是T细胞合成的蛋白质,能抑制T 细胞的激活,从而避免T细胞过度激活而导致健康细胞的损伤。研究者通过阻断“刹车”分子的作用,使细胞全力攻击癌细胞来进行癌症治疗。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只有T淋巴细胞才有控制合成“刹车”分子的相关基因 B. 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与癌细胞结合形成细胞集团 C. 抑制“刹车”分子的合成可以提高器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D. T细胞发现并攻击癌细胞体现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4、【2019·吉林省辽源市联合模拟】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空气质量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是PM2.5的浓度,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内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PM2.5进人人体的肺泡中,成为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有利于维护机体功能 C.PM2.5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的反射活动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D.PM2.5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5、【2019·江苏省南京市第三次调研考试】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高三生物选择题练习带解析

高三生物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去年入冬以来,由于受气候等因素影响,我省H7N9疫情呈高发散发态势。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H7N9,感染H7N9后用干扰素治疗 B.分析所含核酸碱基种类可确定H7N9遗传物质的类型,其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可得到6种物质 C.H7N9结构简单,所以病毒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最基本的单位,但不含细胞器 D.H7N9和大肠杆菌的结构不同,入侵机体时只有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②细胞干重中C含量达到55.99%,所以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③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真核生物,分解者都是原核生物 ④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越多 ⑤代谢旺盛的细胞的核孔数目较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3.下列有关叙述最合理的是() A.神经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后,以自由扩散的方式到达突触后膜 B.内环境稳态了,机体各项生命活动就一定正常 C.酶都是大分子,总是以胞吞、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 D.体积越大的细胞,相对表面积越小,但物质运输速率是不变的 4.用一些能发射荧光的物质共价结合或物理吸附在所要研究分子的某个基团上,利用荧光特性来提供被研究对象的信息,这种技术叫做荧光标记技术。下列研究过程中未使用荧光标记技术的是() A.显示染色体两端的端粒B.显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C.证明细胞膜上蛋白质分子具有流动性D.赫尔希和蔡斯证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留在细菌的细胞外面5.下图简要表示某种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的生化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X酶存在于致癌的RNA病毒和T2噬菌体中B.X酶可催化RNA分子水解和DNA链的合成C.图中核酸分子水解最多产生5种碱基和5种核苷酸D.图中所示过程所需的模板和原料均来自人体细胞6.下列有关酶与A 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和ATP不能在同一个细胞中合成 B.分化细胞中的RNA聚合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ATP水解供能不能发生在原核细胞膜上 D.ATP合成酶可降低ATP合成需要的活化能 7.如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PH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时绘制的实验结果图(实验中用盐酸创设酸性条件,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适宜条件下,与盐酸相比,淀粉酶催化作用更显著 B.pH为1时有淀粉水解,则过酸条件下酶没有失活 C.pH为3时酶的活性等于pH为9时酶的活性

高考生物考前冲刺(23)

2012高考生物考前冲刺(2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哪组糖类物质能分别对应 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②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类③动植物体内均有的糖类 A.核糖、脱氧核糖、淀粉 B.脱氧核糖、核糖、乳糖 C.核糖、葡萄糖、葡萄糖 D.脱氧核糖、葡萄糖、糖原 2.浸泡在一定浓度KN0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质壁分离复原相关的细胞器有 A.液泡 B.线粒体、液泡 C.线粒体 D.细胞膜、液泡膜 3.下面甲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图是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5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a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放大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不正确 ...的是 A.先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直至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C.将目镜换成镜头(2),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3) D.物镜换成镜头(3)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都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C.有氧呼吸酶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起作用 D.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 5.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鉴定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用新配制的斐林试剂和可溶性还原糖混合,就可以看到砖红色沉淀 B.用苏丹Ⅲ染色花生子叶薄片,显微镜观察就可以看到橘黄色脂肪滴 C.把新配制好的双缩脲试剂混匀加入到蛋清中,振动试管便可观察到溶液呈紫色 D.酸性条件下,二氧化碳可使重铬酸钾溶液变绿再变黄 6.右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⑴该图所示细胞分裂时期是等位基因分离的时期 ⑵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⑶该细胞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

2021届全国新高考生物冲刺复习:生物基础知识

2021届全国新高考生物冲刺复习 生物基础知识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知识梳理: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一)元素的分类 1.按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可分为(以万分之一为界): (1)大量元素,如C、H、O、N、P、S、K、Ca、Mg 等。 (2)微量元素,如Fe、Mn、Zn、Cu、B、Mo 等。 (3)无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元素,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P是组成ATP、膜结构等的重要成分;Ca是组成骨骼、牙齿的成分。 2.按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可分为: (1)最基本的元素是:C 。 (2)基本元素:C、H、O、N 。 (3)主要元素:C、H、O、N、P、S 。 (二)元素的含量特点 1.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 ,由多到少依次是O、C、H、N 。 2.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 ,由多到少依次是C、O、N、H 。 3.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H、O、N 。 (三)元素的存在形式 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四)来源 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取的。 (五)组成细胞的元素的主要作用 1.调节机体生命活动:如K+、Na+、Ca2+、HCO3-等。

2.参与重要化合物的组成:I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Mg是叶绿素的成分;Fe是血红蛋白的成分。 3.影响机体的重要生命活动:如B可促进花粉管的萌发,从而促进植物受精,油菜缺B 会“花而不实”;K促进植物体内淀粉的运输;N、P、K、Mg与光和作用有关。 (六)组成细胞的各元素特点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和差异性 2.不同生物体:元素种类大体相似含量有所差异 二、细胞中的无机物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前者中水的含量是最多的,后者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一)细胞中的水 1.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 2.含量:在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水的含量最多。 3.功能: (1)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3)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4)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4.水的含量与代谢的关系: (1)自由水越多,代谢越旺盛 (2)当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较多时,代谢强度就会下降,抗寒、抗热、抗旱的性能提高。 (二)细胞中的无机盐 1.存在形式:绝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部分是细胞内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2.功能: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等。 (1)是细胞的结构成分; (2)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如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盐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 (3)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渗透压平衡(Na+、Cl-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K+维持细胞

2021届高考生物模拟试题

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魏斯曼曾提出:母系和父系生殖细胞在遗传上都具有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就是细胞核。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被膜外层与粗面内质网相连 B.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和代谢中心 C.核糖体在细胞核内合成和组装 D.核内含有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染色质 2.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时,准备了pH为5.0、6.0、7.0、8.0的四种缓冲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变量的检测指标是氧气释放量的多少 B.本实验不必再设置空白对照组 C.过氧化氢酶在动物肝脏细胞和红细胞中浓度均很高 D.四组实验结果必定均不相同 3.下列关于人类对全球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能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B.大气中增加的二氧化碳分子吸收了地球更多的反射热,导致地球海平面上升 C.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是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之一 D.我国北方重工业比较发达,导致降酸雨的频率和酸度都强于南方 4.特异性免疫是特异性化学物质引起的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HIV识别辅助性T细胞体现了细胞间有细胞通讯的作用 B.单抗可用来研究相应抗原蛋白的细胞学分布及功能

高三高考生物易错选择题训练及答案

高三高考生物易错选择题训练及答案 1.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见异物不动,然后转换物镜,三异物仍存在。据此,三异物可能在 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装片 2. 当太阳光移动时,蜥蜴的部分肋骨就延长,使身体扁平,与太阳成直角,决定这种特性 的是 A.向光性 B.应激性 C.遗传性 D.适应性 3.关于生物大分子,以下哪一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A.不同生物体的有机大分子类型大体相同 B.组成细菌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与高等生物的不同 C.碳原子的不同排列方式和长短是生物大分子多样性的基础 D.生物大分子均是由单体小分子脱水缩合而成 4.生物体中能形成多糖的场所是 ①肝脏②骨骼肌③高尔基体④叶绿体⑤线粒体⑥核糖体 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 5. 下列哪组物质组成元素一定不同: A.糖元和脂肪 B.氨基酸和蛋白质C.丙酮酸和丙氨酸 D.核苷酸和ATP 6.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取决于膜中的哪种成分 A磷脂分子B.核酸C脂肪D蛋白质 7. 核仁增大的情况一般会发生在哪类细胞中: A.分裂的细胞 C.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 D.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 9.下列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是 A 花粉培育单倍体植株 B 芽发育成枝条 C 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 D 种子发育成植株 10. 右图是一学生绘出的某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像。 其中错误的是 A a和b B. c和d C. b和d D e和f 11.孙女从她的祖父那儿得到的染色体条数为 A.23 B.46 C.0~23 D.0~22 12. 处于正常细胞分裂后期的某细胞内含有10个DNA分子。下列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产生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是5条或10条 15.下面是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同时期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变化,其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时期是 16 16 16 16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考前3个月评分细则体验案例4浙江卷第32题

案例4 2015年浙江卷第32题 (18分)某自花且闭花受粉植物,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抗病和感病由基因R 和r控制,抗病为显性;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E、e)控制,同时含有D和E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或E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请回答: (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________合子。 (2)若采用诱变育种,在γ射线处理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有害性这三个特点。 (3)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F2等分离世代中________抗病矮茎个体,再经连续自交等________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据此推测,一般情况下,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其育种过程所需的________。若只考虑茎的高度,亲本杂交所得的F1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 (4)若采用单倍体育种,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其过程(说明:选育结果只需写出所选育品种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 核对答案(1)纯(2分) (2)多方向性(不定向性)和稀有性(低频性)(2分) (3)选择(2分) 纯合化(2分) 年限越长(2分) 高茎∶中茎∶矮茎=1∶6∶9(2分) (4)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畸变)(2分) 遗传图解(4分) 典型错误(2)普遍性和低频性 (3)第四空:1∶6∶9 (4)第一空:染色体变异 第二空:rrDDEE ×RRddee ↓

2020高考冲刺:生物基础知识和常考知识点

2020高考冲刺:生物基础知识和常考知识点 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 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 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 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2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3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

片中央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4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 的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考点提示 (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2 )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3)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 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

高考生物专题-下丘脑

分析高考试题,下丘脑专题复习 在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中,结合高考试题,进行题型分析,有助于把握高考命题的方向,对相关知识进行渗透,有助于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掌握。下面搜集了近两年与下丘脑有关的高考试题,对下丘脑进行以下归纳总结。 一、下丘脑与体温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例1】(05全国理综卷Ⅱ,4).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例2】(04广东33)试填空完成下图所示的炎热环境、寒冷环境引起人体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图中的数字分别表示相应的生理活动。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②皮肤血管舒张③汗腺分泌增强④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⑤皮肤血管收缩⑥骨骼肌不自主收缩⑦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二、下丘脑——内分腺的枢纽 (一)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 【例3】(05北京春季理综31)右图为雌性高等动物性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性激素分泌活动的调节枢纽是________。 (2)促性腺激素可以调节②_______的分泌活动。 (3)雌激素能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________及_________。 (4)孕激素能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为_______着床准备条件。 (5)当血液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过来会影响__________和①________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 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① 促性腺激素 ② 雌激素、孕激素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 生物与环境

选择题专项训练生物与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寄生生物的存在会影响被寄生生物的生存,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 B. 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用于生物自身有机物的合成 C. 森林植物分层分布,下层光照较弱,生长于下层的植物定向变异为喜阴植物 D. 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既发生在生物之间,也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2. 某生态养殖大棚内,水草丛中栖息着螃蟹,水面上有浮床,其间栽培的某种绿叶蔬菜在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同时大棚里还栽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能量主要来自于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B. 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 浮床遮光能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可防止水华发生 D. 螃蟹、蔬菜、黄瓜组成了生物群落,并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3. 下表是研究人员在三年内对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四个物种的数量进行多次调查所得的平均结果。据表分析,最可能属于外来物种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群落随着时间推移进行的有规律的变化叫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河流堵塞形成沼泽的过程中,原有的生物群落消失了,这是初生演替 B. 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使物种多样性增加,光能利用率提高 C. 次生演替一般是在生态系统被彻底破坏后的地方开始的,因为环境恶劣,所以要比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长 D. 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中,因为乔木高大,能更好地利用阳光,所以一直占有优势 5. 福寿螺属于外来物种,能通过各种渠道蔓延扩散,并啮食水稻等水生植物,造成粮食大幅减产,其生存环境的营养结构如右图所示。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福寿螺属于第二营养级,它急剧增多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天敌 B. 外来入侵物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C. 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占2个营养级的生物有蛇和植食昆虫

2019年高考考前冲刺卷:生物试卷C(含答案)

理综生物冲刺题3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 1.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膜上没有协助物质跨膜运输的蛋白质 B.类囊体膜上没有行使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C.线粒体的双层膜上没有转运葡萄糖的载体 D.垂体细胞膜上有识别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2.下列关于细胞的分裂、分化和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前细胞有适度生长,此时其相对表面积变小 B.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分裂间期细胞,会影响其进入分裂期 C.细胞的生命历程会受环境影响,如冻疮就是低温下细胞凋亡现象 D.老人骨折后愈合得慢,与成骨细胞的衰老有关 3.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普遍存在于动物中的磁受体基因,其编码的磁受体蛋白能识别外界磁场并顺应磁场方向排列,并据此提出一个新的“分子指南针”分子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磁受体基因的骨架是由磷酸和核糖相间排列而成的 B.磁受体基因的一条链中A+T占48%,则该基因中G占26% C.磁受体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其编码的磁受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定发生改变 D.磁受体基因的复制和转录都需要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4.生物学实验操作过程中时间长短的控制非常关键。下面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②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③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④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A.①中植物的暗处理时间过短,导致实验结论不科学 B.②中漂洗的时间过短,引起染色体着色不深影响观察 C.③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强度较高或较低 D.④中低温诱导的时间过短,导致视野中很难找到染色体加倍的中期细胞 5.血友病(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是人类主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父母亲表现型正常,其女儿可能患血友病 B.该病在家系中表现为连续遗传和交叉遗传的现象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与血友病的遗传方式相同 D.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性和血友病男性结婚,其儿女患病概率均为1/2 )点滴6.赤霉素能刺激幼嫩禾本科植株的节间伸长。将赤霉素3(GA 3 于水稻胚芽鞘与第一叶之间,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已知第2叶叶鞘的伸长与赤霉素浓度的关系如图,因此可以通过测定第2叶叶鞘伸长来进行样品赤霉素含量的生物测定。下列关于该实验叙述不合理的是 A.选择的水稻种子每组数量及品种相同 B.培养温度的变化,会影响种子基因组表达产生的内源赤霉素的含量 C.通过图示可判断赤霉素可能不具有类似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通过测定第二叶叶鞘伸长来判定赤霉素含量,应进行多组重复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