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期末考点大串讲

一、运动的水分子

1.水的三态变化

实质: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改变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在运动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水的天然循环

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3.爱护水资源

地球上水资源总量很丰富,但真正可供人类利用的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等只占0.7%左右,而且分布不均衡;我国淡水资源相对丰富,但人均淡水量少,并且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严重缺水,面对如此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们应该爱护水资源。

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节约用水的方法

工业上:用水循环使用

农业上:采用喷灌和滴灌代替漫灌来灌溉作物

生活上:注意水的二次利用

(2)水的污染及防治

水污染的原因防治办法

工业上生产中废水、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生活中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生活污水要经过集中处理后再排放4.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净化方法原理作用

沉降静置沉降,使难溶性大颗粒物质沉淀下来,与水分

除去大颗粒不溶性物质吸附沉降,加入净水剂明矾,使难溶性的小颗粒不

溶物质沉降下来

除去小颗粒不溶性物质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进行分离除去难溶性物质

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除去自然界水中的一些色

素和异味物质

除去色素和异味

蒸馏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除去各种杂质(净化程度最高)

注意:上述过程均是物理变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5.过滤、蒸发和蒸馏

(1)过滤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加快过滤速度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目的:防止液体溅出),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目的:防止戳破滤纸),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目的:防止滤

液溅出)。

注意: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无法除去可溶性杂质。

(2)蒸馏

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原理: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先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

蒸馏得到的水称为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3)蒸发

用于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

原理:加热使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扩散到空气中。

6.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

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取水→反应沉淀池→过滤池→活性炭池→清水池→投药消毒→用户。其中,只有投药消毒为化学变化。

7.硬水与软水

【典例1】(2019潍坊中考)2019年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冲厕所

B.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可减少酸雨对水的污染

【典例2】(2019?枣庄模拟)水的污染原因有如下说法:①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②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④酸雨与土壤接触;⑤冰川融化.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④⑤

【典例3】(2019青岛中考)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典例4】(2019?青岛模拟)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河水→Ⅰ.沉降、过滤→…→Ⅰ.吸附X,↓)→Ⅰ.液氯,↓)→净化的水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Ⅰ可杀菌、消毒

D.步骤Ⅰ、Ⅰ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

二、水的分解与合成

1.水的分解

(1)实质:水分子通电状态下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重新生成氢分子,氧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氧原子,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2)实验装置:

(3)实验现象:

接通直流电源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与正极相连的试管(或玻璃管)内的气体和与负极相连的试管(或玻璃管)内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正极产生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发现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接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4)结论: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验证了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具有可分性,而原子具有不可分性。

(5)化学方程式:2H2O 通电2H2↑+ O2 ↑

2.水的合成

在空气中点燃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干而冷的烧杯。

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

化学方程式:2H2 + O2点燃2H2O

3.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典例5】(2019?曲阜市模拟)关于电解水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用220v 的交流电

B.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C.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D.验证正极上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典例6】(2019?青岛模拟)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锌片投入稀硫酸中B.高温锻烧石灰石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三、分子、原子、离子的比较

金属例如:铁、铜、汞等

固体非金属例如:金刚石、

红磷等

稀有气体例如:氦气、氩

气等

【典例7】(2019?老河口市模拟)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水、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B.氯化钠、硫酸铜都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C.铁、铜、汞等金属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D.氧气、白磷、金刚石等非金属单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典例8】(2019秋?济南长清区期中)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典例9】(2019?南阳模拟)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A.汽油蒸发B.活性炭脱色C.干冰升华D.水通电分解

【典例10】(2019秋?滨州期中)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地运动

B将氮气制成液氮,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C夏天湿衣服晾干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A.A B.B C.C D.D

四、原子的结构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

注意:1.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 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如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

3. 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根本区别在于它们核内质子数的不同,这也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典例11】(2019?溧水区校级模拟)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B.原子核外,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里运动

C.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一定为8

D.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典例12】(2019秋?滨州期中)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③带负电荷

④不显电性

⑤不能再分

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B.②C.③④D.②⑥

【典例13】(2019春?台州期末)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1911 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 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α 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绝少数α 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

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原子是实心球体;

③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五、核外电子排布

1.原子结构图各部分的含义:

①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

②+:表示原子核的电性

③弧线:表示电子层

④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①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②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③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2个电子)

3.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金属元素:一般最外层电子数<4 容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非金属元素:一般最外层电子数≥4 容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不易得失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为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2)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

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判断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方法:

a.稳定结构的化学性质相似。例如和化学性质相似

b.非稳定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化学性质相似。

4.判断某结构图为原子或者离子的方法

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判断某种粒子是原子还是离子,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典例14】(2019秋?长清区期中)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是阳离子B.②是原子

C.①②属于同种元素D.①②化学性质都比较稳定

【典例15】(2019秋?上蔡县期中)图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②、③表示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B.①、④是原子

C.②和③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

D.②、④属于同种元素

六、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

以一种碳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也叫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其比较所得的比值,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 r)。

(2) 表达式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质量

碳一个该原子的质量

原子的质量碳一个该原子的质量121212

112?=

?

注意:电子质量很小,因此原子的主要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典例16】(2019常州中考)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 ,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Eu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铕(Eu )原子的质量为

A.

152m

g 16

B.

152m

16

C.

152m

g 12

D.

152m

12

【典例17】(2019?宁波模拟)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B .轴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铀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2

D .目前和平利用核能的主要途径是重核裂变 七、离子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2)形成

元素的原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有一个趋势:通过得失电子使自己的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3)分类

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一般由原子失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一般由原子得电子形成。

(4)符号书写

离子符号的主体是元素符号,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数字和正负号,用来表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量

和正负。书写的基本规则是数字在前,符号在后。例如:Mg 2+

注意:当离子所带电荷为1时,1可以省略不写,直接用正负号表示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或负电荷,如Na +

、OH -

等。

(5)原子转化为离子后的变化

①元素种类保持不变;②电子层结构可能发生变化;

【典例18】(2019春?永春县校级期中)下列关于Na 、Na +两种粒子的判断,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化学性质相似;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⑥Na +比Na 稳定,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④⑤⑥

B .①③④⑤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④

【典例19】(2019?瑞金市模拟)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八、元素和元素周期表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 2与O 3的混合物,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一定不是化合物 注明: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2)元素符号

a 、能按顺序默写前20号元素名称与符号

b 、意义

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 如Fe 、He 、C 、Si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 :表示3个氧原子 (3)分类

(4)元素之最:

地壳:O 、Si 、Al 、Fe 、Ca 空气:N (5)元素周期表

如O : 氧元素

表示某种元素

一个氧原子

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金属元素:如Mg 、Al 最外层电子数<4 非金属元素:如N 、C 最外层电子数≥4

稀有气体元素:如He 、Ne 最外层电子数=8(He 为2)

①排列规律:

同周期: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同族:原子最电外层电数相同(He例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化学性质相似)

②元素周期表中各符号的含义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③元素周期表的发展: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规律制作完成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典例20】(2019春?富阳区期中)小金对妈妈说:“你说菠菜中富含铁,为什么我用磁铁无法把菠菜吸起来呢?”小金认为的“铁”,是指()

A.铁单质B.铁分子C.铁元素D.铁原子

【典例21】(2019春?泰安市泰山区期中)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镁mg B.铝AL C.钠NA D.铜Cu

【典例22】(2019秋?济南槐荫区期中)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如图是钠元素、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

B.氧元素与钠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③容易失去电子

D.④是一种阳离子

九、物质的分类

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

物质构成离子:NaCl、KCl等,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分子:其他大多数物质。如H2、O2、N2、蔗糖、酒精。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分类单质: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纯净物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纯净物:如:液氧、液氮、冰水混合物、金刚石、氯化钠、水

混合物:如:空气、碘酒、澄清石灰水、XX溶液、矿泉水、稀有气体、煤、石油、天然气

单质:如:金刚石、液氧、铁、氧气、氢气

化合物:。如:氯化钠、冰水混合物、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X化X、X酸X

【典例23】(2019春?金昌期中)下列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A.B.

C.D.

【典例24】(2019秋?潍城区期中)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铁B.氯化钠C.红磷D.水

【典例25】(2019春?渠县校级期中)下列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进行分类的是()A.生理盐水、干冰,臭氧B.石灰石、盐酸、金刚石

C.冰水共存物、铁锈、氯气D.空气、五氧化二磷、生铁

【典例26】(2019秋?长清区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作混合物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2019滨州中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人人都要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下列标志与节约用水有关的是()

A. B. C. D.

2.(2019?聊城市高唐县一模)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

B.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D.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

3.(2019?菏泽模拟)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最佳方法是()

A.观察是否澄清、透明进行区分

B.品尝是否有异味进行区分

C.加肥皂水,搅拌,观察有无泡沫进行区分

D.加热,观察有无固体析出进行区分

4.(2019?泰安模拟)下列净水方法中能使天然水变成纯净物的是()

A.加明矾B.过滤C.蒸馏D.吸附

5.(2019?长寿区模拟)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6.(2019?无棣县一模)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1中得到H2

B.产生H2与O2的质量比约为2:1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

7.(2019?济南模拟)分类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类型的是()A.CO2+C2CO

B.4HNO3=4NO2↑+O2↑+2H2O

C.SiO2+2C2CO↑+Si

D.NaHCO3+HCl=NaCl+H2O+CO2↑

8.(2019秋?日照期中)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氧气和液氧都可以支持燃烧﹣﹣﹣相同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B.水烧开后易把水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9.(2019秋?吉林期中)下列从物质构成或者组成的角度对物质的分类错误的一项是()A.由分子构成:O2、CO2、H2O

B.由原子构成:铁、铜、金

C.由离子构成;NaCl、CuSO4

D.含有氧元素:水、空气、氯化氢

10.(2019秋?邵阳期中)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A.柳絮纷飞

B.花香四溢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11.(2019?凉山州模拟)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分子的角度看,糖水和水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含有多种分子,后者只含一种分子

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保持它们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都是碳原子

C.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但是二者化学性质差异很大,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D.二氧化硫、液氧、液氮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氦气、铁水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碳酸钙则是由离子构成的

12.(2019春?秀洲区月考)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D.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13.(2019秋?东明县月考)已知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10个质子、10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10个质子,9个中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A.核外电子数B.原子的核电荷数

C.原子的质量D.原子核的带电量

14.(2019?黄石港区校级模拟)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②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不相似

B.③和④均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

C.粒子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②③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

15.(2019秋?凤凰县月考)缺碘会患大脖子病,我国大力推行加碘食盐,请问此处的“碘”指的是()A.分子B.原子C.元素D.离子

16.(2019秋?江都区校级月考)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氢元素又含有氧元素的是()

A.碱式碳酸铜B.金刚石C.氧化镁D.氨气

17.(2019秋?大名县期中)如图所示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

B.铁、氯均属于金属元素

C.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85g

D.铁、氯两种元素形成的氯化铁中铁元素为+3价

18.(2019秋?济南长清区期中)铬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铬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红糖、全谷类糙米、未精制的油、小米、胡萝卜、豌豆中含铬较高。铬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一个原子里有24个中子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2g

D.该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

19.(2019?淄博临淄区模拟)化学概念相互间存在如图3种关系:下列对概念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20.(2019秋?河北区期中)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橙汁汽水B.纯净空气C.澄清石灰水D.冰水混合物

21.(2019秋?博兴县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

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22.(2019?潍坊模拟)自来水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生活饮用水,如表是我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部分内容.

项目标准

感官指无异味、异臭等

化学指标pH6.5﹣8.5,铜<1.0mg?L﹣1,铁<0.3mg?L﹣1,氟化物<1.0mg?L﹣1,游离氯

≥0.3mg?L﹣1等

(1)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自来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自来水中的游离氯有少量可转变成氯离子,氯离子的符号是.

(3)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方法是.

A.吸附B.沉淀C.过滤D.蒸馏

(4)长期饮用蒸馏水(填“利于”或“不利于”)人体健康.

23.(2019?郴州模拟)如果铁原子的质子数是26,中子是30,那么可以推算: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铁元素的原子序数是,相对原子量大约是,这个数大约是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

的倍.

24.(2019春?南关区校级期末)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①所示元素的名称是;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3)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它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

(4)Mg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或“失去”)电子。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知识点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一、运动的水分子 1、水的三态变化: ②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三态变化。 ③用分子观点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 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隔增大,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气态)。 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速率减慢,分子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2、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存在相互作用。 ③分子自身有能量,总在不断运动。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 ⑤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3、分子性质的应用:解释宏观现象 误区: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 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间隔变大或变小造成的,而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发生变化。 二、自然界中的水 1、水的天然循环: ^ 过程: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 地球上的水通过海水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腾作用、冰雪升华等形成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并在空气中凝结成云,遇冷后以雨雪的形式再降到地面以及江河湖海。 意义: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2、水的人工净化: (1)沉降(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明矾:一种净水剂,溶于水后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从而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 [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吸附杂质,加速沉降] & (2)过滤(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加快过滤的速率) 二低: 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防止滤纸被润湿后破损) ②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间隙流下,过滤失败) 三靠: ①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防止液体溅到漏斗外面) ; ②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处(防止玻璃棒戳破滤纸) ③漏斗末端管口长角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溅出) (3)吸附(颜色、异味) 活性炭:疏松多孔表面积很大,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4)蒸馏(溶解在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蒸馏水 (5)消毒杀菌(氯气Cl2) 3、物质的分类: ` ①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②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4、硬Array水和软 水:

《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检测题 本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2.对水的沸腾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水分子体积增大水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水分子质量变轻 D.水分子间隔发生变化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加入固体药品 C.检查气密性 D.熄灭酒精灯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5.以下事实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的是() A.走过花圃闻到花香 B.湿衣服经过晾晒变干 C.香水、汽油密闭保存 D.6 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 中 6.右图是简易净水器示意图,净水器中的石子、细 沙、纱布、棉花的作用是()

A.杀菌消毒 B.软化硬水 C.吸附 D.过滤 7.某同学过滤含有泥沙的水,过滤完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A.滤纸与漏斗内壁未紧贴 B.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上 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8.我们接触到的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醋、精盐 B.白酒、糖水 C.自来水、雨水 D.氧气、蒸馏水 9.下列关于硬水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溶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是硬水 ②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③硬水不可以转化为软水 ④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且衣服洗不干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下列操作①静置、②过滤、③煮沸、④蒸馏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A.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1.蒸发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 B. C. D. 1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B.水氢气 + 氧气 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氢气+氧气水 13.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点燃 点燃 通电 点燃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二章探秘水世界知识点归纳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分解 结合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1、三态变化的实质: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2、现象解释:能量—运动—间隔—状态 二、分子: 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二、水的天然循环 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三、水的净化方法(重点、难点) 1、水的净化方法过程: ①沉降(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明矾:絮凝剂,促进悬浮物质的沉降) ②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③吸附(除去水中的有色或有气味的物质)、(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 ④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⑤消毒杀菌。(氯气) 2、分离物质的方法: ①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②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四、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 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一、水的分解—电解水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正极产生的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负极产生的气体,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且罩在火焰上方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4、实验结论: 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为:2H 2O 通电2H 2↑+O 2↑ 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反应的微观过程: 纯净物 混合物 宏观 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多种物质组成 微观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 性质 具有固定的组成、固定的性质 一般无固定组成、无固定的性质 举例 水、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等 矿泉水、钢材,纯净的空气等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二章探秘水世界知识点归纳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1、三态变化的实质: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2、现象解释:能量—运动—间隔—状态 二、分子: 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二、水的天然循环 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三、水的净化方法(重点、难点) 1、水的净化方法过程: ①沉降(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明矾:絮凝剂,促进悬浮物质的沉降) ②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③吸附(除去水中的有色或有气味的物质)、(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 ④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⑤消毒杀菌。(氯气) 2、分离物质的方法: ①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②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四、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 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一、水的分解—电解水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一段时 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探秘水世界课后题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1、你同意对下列现象做出的微观解释吗? (1)水在液态和气态时易于流动:因为液态或气态水中水分子运动快,彼此之间相互作用较小,且位置不定;水在固态时不能流动,是因为固态水中水分子之间作用力大,且相对位置固定。 (2)将一瓶白酒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酒的味道会变淡:酒精分子摆脱了分子间的束缚,逸散到空气中。 A.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变大 B.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河水、井水、海水都可视为含有某些可溶物的混合物 D.用滤纸过滤不能除去天然水中溶解的矿物质 5、请选用下列“关键词”填空: 沉降过滤吸附蒸发结晶蒸馏 某实验小组从河中取水样,观察到: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他们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首先向水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后静置一段时间,其目的是促进水中部分杂质的;然后进行,以除去固体小颗粒;最后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性除去水样的颜色和异味。 6、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可直接取水饮用的饮水台,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填字母,下同),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过滤 7、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酒好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间隔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也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D.水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8、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水蒸气遇冷能凝结成水,说明水分子之间是能够化合的 B.氧气支持氢气燃烧时表现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 C.白炽灯泡的钨丝通电时发光放热,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D.无论是混合、分离,还是化合、分解,都是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 9、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教学案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一、教材分析 (一)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的要求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第一单元从宏观上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第一次从微观上认识了物质,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尽量建立起微粒观,以便让学生能深入的认识身边的物质,初步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

(三)具体分析

(四)教学目标 ①通过分析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运动特点,初步认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分子的特征。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及自然界中某些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同时,从物质的状态变化,体会物质的多样性。 ②通过对天然水成分的分析以及净化天然水的实验探究,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③通过对淡水资源和自来水生成过程的学习,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 (五)典型教学内容教育价值分析 1.关于对分子的认识 化学的基本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变化。正是由于“在原子、分子水平上”使得化学不同于物理学、生命科学和地理学等自然科学。本节教材以水分子为例,重点研究了分子的特征,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水的认识,获得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及其运动的特殊视角,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或图示或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有关分子运动的现象,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分子很小,但真实存在,同时又在不断的运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巧妙地跨越存在于微观和宏观世界之间认识上的鸿沟,初步建立微粒观。 2.天然水的组成及净化 天然水是常见的一种复杂的混合物。通过对天然水和蒸馏水组成成分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初步形成物质分类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净化天然水是初中化学分离混合物的重要实验之一,通过该实验让学生学习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如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同时形成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即根据混合物各组成成分之间性质的差异可以分离混合物得到纯净物。如过滤就是利用了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颗粒存在较大差异而进行分离的方法;蒸发或蒸馏则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微观粒子在相同条件下运动速率存在较大差异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二、教学设计: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让学生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 ②让学生通过对水分子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索水沸腾后体积变大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 ②通过对不同状态下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认识,以及从“雨后初晴地面”和“水烧开后的锅盖”等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学会从宏观现象中把握问题本质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从宏观-- 微观--宏观的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培养学生的微观观念,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分子的特征,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 学习难点:从微观上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鲁教版第2单元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B)

鲁教版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检测题(B ) 一. 选择题 1. 纯净的水是( )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氧化物 D. 单质 2.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食盐水 B. 水蒸气 C. 氢气 D. 氧气 3. 发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 拉瓦锡 B. 门捷列夫 C. 舍勒 D. 道尔顿 4.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 C.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D.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B. 原子中不存在电荷,因而原子不显电性 C. 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 原子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 6. 经分析知道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 可能是混合物 B. 一定是纯净物 C. 一定是单质 D. 可能是化合物 7.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蒸发 B. 水结冰 C. 水电解 D. 水沸腾 8. 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 A. 2:1 B. 1:2 C. 8:1 D. 1:8 9. 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B.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C. 为了加快过滤的速度,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 D. 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10.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经过活性炭净水器过滤的天然水,不能达到的是( ) A. 除去原有的不溶性物质 B. 除去原有的臭味 C. 除去一些溶解的杂质 D. 除去所有杂质得到纯净水 11. 下列各组物质的类别,其中后一种从属前一种的是( ) A. 混合物 单质 B. 化合物 单质 C. 化合物 氧化物 D. 单质 纯净物 12. 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 A. 氢气氧气水点燃+?→?? B. 水氧气氢气通电 ?→??+ C. 碳酸水二氧化碳→+ D. 氢气氧化铁铁水高温 +?→? ?+ 1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 混合物肯定是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 D.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14. 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 A. Cl Cl 、- B. CO CO 2、

鲁教版九年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测试题

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班别座号姓名分数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3分,共42分) 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包括() A.分子、原子、质子 B.原子、质子、中子 C.分子、原子、离子 D.元素、中子、电子 2.吸烟者会造成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 3.下列粒子带正电荷的是() A.原子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人体健康 B.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C.活性炭能使河水转化为纯净水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 5.在实验室中,若过滤后的天然水仍然浑浊,可能是因为() A.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B.滤纸破损 C.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壁 D.没有玻璃棒引流 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倾倒液体 D. 读取液体的体积 7.西山矿泉是比较罕见的富硒矿泉。这里的“硒”应理解为() A.硒原子 B.硒分子 C.硒离子 D.硒元素 8.下列性质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挥发性 B. 溶解性 C. 稳定性 D.导电性 9.氧元素和硫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电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0.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铝B.铁C.氧D.硅 11.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水C.金D.金刚石 12.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氧气 B.水 C.空气 D.蔗糖水 13.关于分子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B.分子可以分,原子不能分 C.分子间有间隔,原子没有 D.分子大,原子小 14.若用○●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原子,则下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知识点归纳

第二单元水和溶液 一、水分子的运动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 快,间隙增大,由液态变为气态;失去能量,运动减慢,间隙减少,由气态变为液态。 2、固态的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 在一定的体积内较自由的运动;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 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和一种粒子,基本属性是: a)分子体积很小,质量轻,(如:1滴水中有1021个水分子) b)分子间有间隙,存在相互作用。(如:气体受压,体积缩小) ③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受热运动加剧,遇冷运动减慢。(如:酒香不怕巷子深) 4、水的三太变化是物理变化,仅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变化,水分子的 大小和数目不会变化。 5、水分子存在的佐证-布朗的花粉运动 6、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能;水天然循环的作用①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完成水资源的重 新分配 二、水资源、、水的净化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大约97.5%的水集中在海洋和咸水湖中 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占水总量的 0.3%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的净化 ①天然水的净化成纯水的步骤:沉降;过滤;吸附;蒸馏 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沉降、过滤、吸附、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 ②各步骤的作用: 静置沉降-是除去较大颗粒的不溶性杂质, 过滤-是除去不溶性杂质(较小颗粒的悬浮杂质用明矾吸附沉降再过滤) 吸附-是利用活性炭除去水中有色或有气味的杂质;(吸附是物理变化) 蒸馏-是除去可溶性杂质。 (3)自来水的净化步骤:①沉降②过滤③灭菌(为化学变化) 消毒剂有:氯气、漂白粉、二氧化氯、紫外线。 (4)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如:矿泉水) B 软水 C

2013-201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检测题 (新版)鲁教版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检测题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2013·重庆)重庆是温泉之都,对温泉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清澈的温泉水是溶液 B.活性炭可用于净化温泉水 C.检验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 D.过滤可以除去温泉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2.(2013·兰州)下列符号中能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2O B.2O2 C.O2 D.2O2- 3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O2 B.Mg C.H D.N 4.(2013·成都)以下事实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的是 A.走过花圃闻到花香 B.湿衣服经过晾晒变干 C.香水、汽油密闭保存 D.6 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5.(2013·烟台)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6.(2011?赤峰)下图是简易净水器示意图,净水器中的石子、细沙、纱布、棉花的作用 是() A.杀菌消毒 B.软化硬水 C.吸附 D.过滤 7. 某同学过滤含有泥沙的水,过滤完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A.滤纸与漏斗内壁未紧贴 B.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上 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8. 我们接触到的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精盐 B.白酒、糖水 C. 自来水、雨水 D.氧气、蒸馏水

九年级化学探秘水世界.知识点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1、三态变化的实质: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2、现象解释:能量—运动—间隔—状态 二、分子: 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二、水的天然循环 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三、水的净化方法(重点、难点) 1、水的净化方法过程: ①沉降(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明矾:絮凝剂,促进悬浮物质的沉降) ②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③吸附(除去水中的有色或有气味的物质)、(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 ④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⑤消毒杀菌。(氯气) 2、分离物质的方法: ①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②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四、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 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初中《探秘水世界》测试题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练习题(2) 一、选择题 1.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间空隙增大 2.向过滤器内倾倒待过滤液体时,若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引起的后果是() A、液面高将滤纸压破 B、液体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流入接受器 C、液体会溢出漏斗 D、滤纸被压过紧,不能起过滤作用 3.下列净化天然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过滤 C.静置沉淀 D.吸附沉淀 4.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问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5.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B. 水→氢气+氧气 C. 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 镁+氧气→氧化镁 6.水资源是战略资源。下列是节水标识的是() 7.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水蒸发 B.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 D.水通电分解 8.我们经常看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潮湿的衣服经日晒变干? B. 瓷碗破碎?? C. 食物变馊?? D. 石蜡熔化 9.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B、太阳能热水器使水温上升的热量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10.下列仪器不能用来加热的是(? ??) A.燃烧匙?? B.试管?? C.量筒???? D.蒸发皿? 11.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1 g食盐时(1 g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了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 A.5.3 g???B.5.1 g????C.5.0 g??????D.4.9 g 12.一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A、减少药品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移动游码 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13.正确量取18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 ?) ①?5mL量筒?②2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④ 1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9ml,则该学生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A.等于19ml B.小于19ml C.大于19ml D.无法判断 \

复习提纲第二章探秘水世界

第二章探秘水世界 1、水的三态变化:水由固态液态气态,分子运动速度,分子间的间隔;水由气态液态固态,分子运动速度,分子间的间隔。变化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变化,是。 2、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静置沉降 (1)沉降 吸附沉降(明矾:加速沉降) (2)过滤:使用的仪器:,,,。液体过滤的基本操作“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边缘,滤液液面低于的边缘;三靠:烧杯口靠玻璃棒靠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 靠。 (3)吸附(活性炭——吸附作用,吸附有色和和有气味的杂质) (4)杀菌(化学变化) (5)蒸馏:使用的仪器:,,,。 3、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降、、灭菌、这样几步处理,使之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4、软水和硬水 (1)概念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 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 (2)区分:用,搅拌后,产生泡沫较多的为,产生泡沫较少且有不溶物产生的为。 (3)硬水的软化方法:生活中,工业上。 5、水的电解和合成 (1)水的电解: 仪器:,电源是电源;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负极产生的气体是,能,发出的火焰;体积比是,质量比是。(正氧体大能燃烧,负氢体小能助燃) 表达式:。 (2)水的合成 点燃氢气前,一定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表达式:。 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且燃烧热值高,所以氢气是一种清洁的高能燃料。 (3)变化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变化,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原子不发生改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6、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组成:由组成,例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分子(不带电) 构质子(+) 成原子核(+) 2)构成:原子(不带电)中子(不带电) 得失电子(—) 电子阳离子(+) 离子(+/—) 阴离子(—) 混合物 3)分类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9、原子对外不显电性的原因:同一种原子中,其原子核里的和相等,所带的电量且电性,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10、(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有、,一定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4)构成分子的粒子是; (5)构成原子的粒子是; (6)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 (7)原子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8)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 (9)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10)带负电荷的粒子是、; (11)不带电的粒子是、、; (12)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第二章探秘水世界知识点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分解 结合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知识点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1、三态变化的实质: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液态变为了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气态变为液态) 2、现象解释:能量—运动—间隔—状态 二、分子: 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水 一、水的天然循环 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二、水的人工净化(重点、难点) 1、水的净化方法过程: ①沉降(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明矾:絮凝剂,促进悬浮物质的沉降) ②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③吸附(除去水中的有色或有气味的物质)、(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 ④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⑤消毒杀菌。(氯气) 2、分离物质的方法: ①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②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3、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过滤:把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分离。如:除去黄泥水中的泥沙。 (1)用到的主要仪器:铁架台、烧杯、漏斗、滤纸和玻璃棒。 (2)操作注意事项: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少量水湿润并用玻璃棒赶走气泡)。 二低: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②漏斗中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漏斗下端管口靠烧杯内壁,防止过滤时液体溅出。 ②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处防止玻璃棒将滤纸划破,(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引流”)。 ③倾倒液体时,烧杯嘴轻靠在玻璃棒上,防止液体外溅。 三、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 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硬水软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四、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第三节 水分子的变化 一、水的分解—电解水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 体积之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正极产生的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负极产生的气体,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且罩在火焰上方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4、实验结论: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 通电 氢气+氧气 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反应的微观过 程: 由电解水微观过程可知: 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②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即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纯净物 混合物 宏观 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多种物质组成 微观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 性质 具有固定的组成、固定的性质 一般无固定组成、无固定的性质 举例 水、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等 矿泉水、钢材,纯净的空气等

九年级化学探秘水世界基础知识测试题

【知识梳理】 1、一定量的水,当它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 和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间的和分子的。像这样分子本身不变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2、分子的性质:分子和都很小,相互间有,总在不停的。 3、过滤的仪器:、、、。 过滤操作要求: (1)一贴:与要紧贴,不留气泡。 (2)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液面要低于。 (3) 三靠: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紧靠, 漏斗末端应紧靠。玻璃棒在过滤中的作用是。 4、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例如:空气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例如:氧气 例如:黄泥水为;冰水为 5、分离和提纯 常用的分离提纯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分理出黄泥水中的泥沙可用法,从食盐水中分离出食盐可用,从酒水混合物中分离出酒精可用。 6、软水指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硬水指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硬水、软水可用区别,为硬水,为软水。 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 7、化合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 分解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 8、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在水的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并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通电流后,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均出现_________,正负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_________。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 反应。

探秘水世界复习学案

探秘水世界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理解三种粒子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内部结 构,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日常现象。 2.通过水的分解与合成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3.知道物质多样性,能进行简单的分类和区分。 4.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及意义,知道元素简单分类,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重难点】 1. 分子、原子、离子的特征,物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分类的方法。 自主复习——相信你还记得 1.从宏观角度看, 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从微观角度看,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有 、 、 。 2.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特点: 、 、 。 3.水的三态变化说明分子之间有 ,并且会随 的变化而变化。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 ,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 。 4.水的人工净化的步骤 、 、 、 ,分别出去的杂质为 、 、 、 5. 在原子中, = =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相对原子质量≈ + 6.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你能从图中得到那些些信息: ①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②氧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 ③氧原子属于 原子(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 7.元素就是具有相同 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在原子的构成中,元素的种类是 由 决定的,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 决定的。 8.地壳中含量居前5位的元素为 (填元素符号,下同),空气中含 量最多的元素是 。 9.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有序排列得到的表,共由 个周期和 个族组成。 合作探究 环节一:相信你会归纳 知识资料:请先填一填 水是由 元素组成的,是由 构成的,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铁是由 元素组成的,是由 直接构成的。 氯化钠是由 元素组成的,是由 构成的。 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参加化学反应时易 (填“得”或“失”)电子,变成 。 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参加化学反应时易 (填“得”或“失”)电子,变成 。 你能根据以上的相关资料归纳出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吗?试一试归纳 填写。 (带 电) (带 电) (不带电) 原子的构成

《探秘水世界》测试题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苛性钠 C.稀盐酸 D.空气 2.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间空隙增大 3.向过滤器内倾倒待过滤液体时,若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引起的后果是() A、液面高将滤纸压破 B、液体会溢出漏斗 C、液体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流入接受器 D、滤纸被压过紧,不能起过滤作用 4.下列有关微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B、同种单质可由不同种微粒构成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运动 D、物质的化学性质与构成它的微粒无关 5.下列净化天然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过滤 C.静置沉淀 D.吸附沉淀 6.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问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7.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B. 水→氢气+氧气 C. 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 镁+氧气→氧化镁 8.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A、32m B、2m C、1m D、不能确定 9.利用水电解器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阳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阳极玻璃管与阴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l C.阴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被点燃时发出“噗”声 D.向电解后的残留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呈蓝色[来源:m] 10.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和氢气燃烧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 D、在硬水里用肥皂洗衣服会出现泡沫少浮渣多的现象 1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点的粒子 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 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1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14.水资源是战略资源。下列是节水标识的是() 15.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水蒸发 B.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 D.水通电分解 16.下列物质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 ) 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钠晶体 D.水银 17.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没有间隔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8.在H2,H2O,H2SO4,H2O2 四种物质中都含有的是() A、氢元素 B、氢原子 C、氢分子 D、氢气 19.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 2 8 7 2 8 2 2 +11 +2 +1 +17 + + 1 1 2 + 1 1 2 8 + 1 7 2 8 7 + 2 2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检测题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检 测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检测题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2013·重庆)重庆是温泉之都,对温泉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清澈的温泉水是溶液 B.活性炭可用于净化温泉水 C.检验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 D.过滤可以除去温泉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2.(2013·兰州)下列符号中能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3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4.(2013·成都)以下事实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的是 A.走过花圃闻到花香 B.湿衣服经过晾晒变干 C.香水、汽油密闭保存 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5.(2013·烟台)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6.(2011?赤峰)下图是简易净水器示意图,净水器中的石子、细沙、纱布、棉花的作用 是( ) A.杀菌消毒 B.软化硬水 C.吸附 D.过滤 7. 某同学过滤含有泥沙的水,过滤完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A.滤纸与漏斗内壁未紧贴 B.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上 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8. 我们接触到的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醋、精盐 B.白酒、糖水 C. 自来水、雨水 D.氧气、 蒸馏水 9. 关于硬水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溶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是硬水 ②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③工业生产中都可以使用硬水 ④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且衣服洗不干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0 .下列操作①静置 ②过滤 ③煮沸 ④蒸馏,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A .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1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B.水 氢气 + 氧气 C.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D.氢气+氧气 水 12.(2013·兰州)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点燃 点燃 通电 点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