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时间介绍
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民主政权法律制度

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民主政权法律制度立法概况:一、四个发展阶段: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1——1927)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苏区、工农民主政权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边区、抗日民主政权4、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解放区、解放区民主政权宪法性文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1931年11月7日,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934年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增加了“同中农巩固的联合”2、主要内容:(1)确立宪法的任务和工农民主政权的目的第一条规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基本法的任务,在于保证苏维埃区域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和达到它在全中国的胜利。
”工农民主专政的目的“是在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统一中国,有系统的限制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行苏维埃的经济建设,提高无产阶级的团结率与觉悟程度,团结广大贫农群众在它的周围,同中农巩固的联合,以转变到无产阶级的专政”。
从而将党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和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任务用宪法的形式固定了下来。
(2)确定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中华苏维埃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采取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作为其政权组织形式。
最高政权是全国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地方政权为各级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
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3)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政治上、经济方面、文化上、民族问题、宗教问题(4)规定对外政策基本方针中华民国完全自由与独立,不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政治上、经济上的一切特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不承认反革命政府所借的一切外债。
3、意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中国宪政运动史上第一部人民制定的确保人民民主制度的宪法性文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实行工农民主专政的伟大纲领,在中国宪政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近代史上的战争之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lan

• 材料三:长征途中的历史事件
• 渡过湘江 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 过雪山、草地 渡江乌江 遵义 会议 吴起镇会师 渡过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会宁会师 四渡赤 水河 • 问题四:把材料三中长征途中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重新排 序?(3分)长征的实质是什么?(1分)哪一事件在党史上具 有转折意义?(1分)长征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3分) • 问题五: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上正确的革命道路,到 自己走向成熟的过程,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2分) • 问题四:(1)排序:①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 ②渡过湘江③渡 过乌江 ④遵义会议 ⑤四渡赤水河 ⑥渡过金沙江 ⑦飞夺 泸定桥 ⑧过雪山、草地 ⑨吴起镇会师 ⑩会宁会师 • (2)实质:是一次战略大转移; • (3)转折:遵义会议; •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 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4.国共关系的变化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 材料一:孙中山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肩负的新民主 主义革命同自己倡导的国民革命,二者的基本任务是一致的,是 时代和人民的需要;而这种国民革命,必须有工农的参加,才能 取得胜利。 • 材料二:孙中山亲自主持的这次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首次国 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才使孙中山“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 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 材料三:毛泽东在国民革命失败后说:“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 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 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问题四: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说说你的感想(3分)。 • 必须充分发动人民群众; 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坚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方向,实现民族 独立和国家统一); 中共要坚持对革命的领导权(其他言之成理亦可)星星之火 已成燎原之势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国民政府成立后,陈炯明在英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支持下,乘革命军回师广州平定杨刘叛乱之机,从9月1日起又重占潮州、梅县等东江一带地区,并集重兵于惠州,企图与占据粤南的军阀邓本殷部合力夹攻广州。28日,国民政府决定举行第二次东征,任命蒋介石为东征军总指挥,周恩来为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10月1日,东征军由广州出发,14日攻占惠州城,歼陈炯明军主力,11月下旬,再度收复东江一带地区,全歼陈炯明叛军。在此同时,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一部举行南征。10月29日,南征军打退邓本殷部的北扰部队,至12月初克阳江、肇庆、廉江等地,翌年2月攻占海南岛。广东实现统一。广东的统一,促进了两广的统一。是年3月两广宣布合作,广西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7军。不久湖南唐生智部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军。这些都为北伐战争的进行准备了重要条件。
这时,在北方奉系军阀取代直系军阀,成为北洋军阀中占支配地位的势力,并与直系的段祺瑞相勾结,排斥冯玉祥的国民军。为对付倾向革命的国民军力量的发展,在英帝国主义的策划下,张作霖竟与宿敌直系吴佩孚携手,组成“反赤联合阵线”。1926年1月,直军、奉军分别由湖北、山东出兵向国民军进攻,不久占领河南、河北。3月12日,日本派军舰掩护奉军进攻大沽口。国民军当即予以还击。日本帝国主义竟纠合英法等八国,以20余艘军舰群集大沽口,以武力相恫吓。为抗议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威胁,在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李大钊等和国民党地方党部领导下,3月18日,各界群众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大会。会后,游行群众到国务院请愿遭到军警的枪击,当即死、伤240余人。此时,在奉直军阀的联合进攻下,国民军被迫于4月15日撤出北京,退往南口,后转向西北。这一形势,促进了人民群众的更大觉醒,迫切希望广东革命政府能早日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召开特别会议,向国民党提出出兵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的主张。然而3月下旬,蒋介石突然下令解除省港工人纠察队武装,提出共产党员不能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等错误议案。6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全体会议通过迅速出师北伐案,任命蒋介石为北伐军总司令。在以加伦为首的苏联顾问帮助下,国民革命军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首先向湖南、湖北进军,长驱直进,迅速消灭吴佩孚部;同时和江西孙传芳谈判,并向湖南、江西边境和广东、福建边境分别派出部分兵力用以监视和防备,待两湖战场取得胜利后,集中兵力消灭孙传芳部;随后,再集中兵力消灭张作霖部,统一全中国。7月9日,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参见北伐战争),在工农群众的支持下,7月12日占领长沙,8月19日攻占平江,22日占领岳州,随后进入湖北(参见汨罗江战役)。8月27日北伐军攻占汀泗桥(参见汀泗桥战役),并乘胜攻占咸宁。8月30日攻占胜贺桥击溃吴佩孚部主力(参见贺胜桥战役),9月下旬渡过长江占领汉口、汉阳,10月10日攻占武昌(参见武汉战役)。北伐军在两湖战场的胜利,使孙传芳一变其中立态度,8月底突然派重兵从江西向湖南及湖北的翼侧进攻,企图切断北伐军的后路。9月初,国民革命军向江西发动进攻,在广大工农群众支持下,经过三次南浔路会战(参见武汉战役),11月上旬相继攻克九江、南昌,基本歼灭孙传芳在江西的主力。驻留粤闽边境的北伐军一部,10月攻占永定。由于北伐军的胜利影响,在福建的孙传芳部纷纷倒戈,12月中旬不战而下福州。之后,北伐军继续向河南、浙江、安徽、江苏进军。1927年2月3日,不战而下安庆、芜湖,19日进占浙江杭州,3月24日占领江苏南京,一路势如破竹,革命势力迅速发展到长江、黄河流域。在北方,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支持,国民军改编为国民联军,冯玉祥就任联军总司令。国民联军于1926年9月18日在绥远省(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举行誓师大会,迅速从绥远进入陕甘两省,并解围西安。随后于1927年5月前出潼关、紫荆关,与武汉国民政府北伐军对河南形成夹击之势,先后攻占上蔡、洛阳等地。6月1日两军会师于郑州。在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工农群众,给北伐军以积极支援和配合。1927年春,刘少奇等领导汉口、九江工人驱逐英帝国主义者,收回两地的英租界。周恩来等领导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了上海。湖南、湖北的农民运动也迅猛开展。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上海、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致使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成果为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所篡夺而告结束。
(人教部编版)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年表

中国近代史重要历史事件年表(1840-1949年)姓名:班级:时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1839年6月3日-6月25日林则徐主持虎门销烟1840年6月-1842年8月鸦片战争1841年初英国强占香港岛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843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1844年清政府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清政府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1856年10月-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天津条约》清政府与英、法、美三国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金田起义、永安封王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56年天京事变1859年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表达了向西方学习的强烈愿望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洋务运动1872年外国人在上海创办《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的中文报纸1875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牺牲;旅顺大屠杀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895年威海卫战役,丁汝昌牺牲,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日《马关条约》;公车上书1897年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1898年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秋-1901年义和团运动,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高潮1900年—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清政府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决定次年废除八股文1903年清政府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中国人自己拍摄第一部无声电影京剧《定军山》1906年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1907年安庆起义(浙皖起义);广西镇南关起义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覆灭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912年宋教仁在同盟会的基础上,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建国民党1913年春宋教仁上海遇刺(“宋案”)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底-1916年6月护国战争1917年秋-1918年5月护法战争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新文化运动开始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年~1927年(北伐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全面抗战):1937年~1945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新青年》刊载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 共 党 史

中共党史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回顾我们党九十多年的历史,再有四天就到7月1日了,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四周年纪念日。
在座的都是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既然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就必须了解党的历史。
具体来说,就是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1日成立以来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
我们为什么必须要学习党史呢?首先是因为党史是历史的一部分。
其次,党史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
第三,党史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比如党的建设的经验、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执政的经验、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等等,以及经受挫折失败的教训,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古人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学习党史既是一次把握规律、把握未来的理论学习,也是一次坚定信仰、坚定方向的党性教育。
通过学习必将增强我们对党的感情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
了解过去,才能知道我们现在的历史方位,才能做好我们今后的工作。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成为了拥有8000多万名中共党员,400多万个党的基层组织,这样的一个执政党。
它的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剧,是有无数的历史片段串联起来的。
作为年青的一代,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对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党的优良作风,对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和有益的。
对党史大家都不陌生,今天上午对党史的学习我们采取研讨式教学。
首先由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历史进程,然后由大家分组讨论、交流,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让大家充分参与。
下面我们来共同简要回顾一下中共党史。
大家都知道,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7月23日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红船上诞生的。
从第一次党代会召开至今,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建国共28年,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是从1949年到1978年共29年,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三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共36年,这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

·1919-1937(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以前):五四运动《新青年》出版秋收起义·1937-1949(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重庆谈判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诞生·1949-1978(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前):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9至今(改革开放以后):“四人帮”余党被粉碎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被拒绝,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5月4日,北京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到了推动作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
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和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时期,即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并决定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宣布党的最高纳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纳领是削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章程。
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大会主要讨论国共合作问题,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实行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标志着国共两党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在革命中的政治态度;着重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亦称中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和动摇性,两面性根源于其软弱性,两面性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主要区别);指出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是贫农;半无产阶级包括:绝大部分来自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最早的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 • • • • • • • • •
(2)中共二大: ①时间: 1922年7月 ②地点: 上海 ③内容: A.最终奋斗目标: 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B.近期奋斗目标: 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 独立,把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第一次提 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C.主张联合各革命党派,组成民主的联合战线。 • (注:一大和二大目标的不同:我党实事求是,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 正确选择)
• • • • • • • • • •
二、历史性的转折: 1、中共成立的背景 1)十月革命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2)五四运动对中共成立的影响是什么? 2.党成立的条件有哪些? 1)阶级基础是什么? 2)思想基础是什么? 3)组织基础是什么? 第一个共产党小组是谁在哪里成立的? “南陈北李”是什么意思?
• (3)党成立的意义: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 大事。 • 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走上了新民主革命到 社会主义的道路,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 “新”的表现: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 • • • • • • • • •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发展年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发展年表
1919年
- 五四运动:中国学生及知识分子的爱国抗议活动,反对帝国主义及封建主义。
1921年
- 中国成立: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会上,建立了中国,标志着中国革命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1927年
- 北伐战争:中国领导的国共合作政权发动了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政府,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失败和国共分裂的开始。
1937年
- 日本侵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领导的抗日军队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长期的抗战。
1945年
- 抗日战争胜利:中国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与其他民族抗日军队
一起,取得了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胜利。
194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宣布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标志着中国的独
立与民族解放。
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阶段,经历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胜利等重要发展。
这个阶
段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的独立与发展奠定
了重要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