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方法在汽车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现代设计方法在汽车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现代汽车传感器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论文 现代汽车传感器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072200777 通信与信息系统胡世锋) 摘要:本文介绍了现代汽车传感器的种类和检测对象,以及传感器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概况,阐述了汽车传感器的现状, 并对汽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即汽车传感器会向着微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传感器;汽车;控制系统 0 引言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现代汽车正由一个单纯交通工具朝着能满足人类需求和安全、舒适、方便及无污染的方向发展。当前,汽车电子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据有关统计,在汽车上的电子元件的相关价值已经从20世纪70年代的零增长到2000年的中级汽车的20%左右。据预测,未来汽车电子产品的费用将占整车费用的30%,并认为汽车上70%的革新将来源于汽车电子。 汽车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源,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也是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20世纪末期,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发达国家对汽车工业提出的新要求,促进了传感器应用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感器的研发和生产单位采用新材料和新的加工技术开发和生产新一代的传感器及系统,满足汽车工业的需求。 1 汽车传感器的种类及其在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汽车上应用的传感器越来越多,表1列出了汽车传感器的种类和检测对象。 表1 汽车传感器的种类和检测对象

各类传感器主要应用在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底盘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见表2 。 表2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用传感器 2 汽车传感器的发展现状 2.1 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发动机温度、吸入气体温度、冷却水温度、燃油温度以及催化温度等。温度用传感器有线绕电阻式、热敏电阻式和热偶电阻式三种主要类型。三种类型传感器各有特点,其应用场合也略有区别。线绕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的准确度高,但响应特性差;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灵敏度高,响应特性好,但线性差,适应温度较低;热偶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的准确度高,测量温度范围宽,但需要配合放大器和冷端处理一起使用。 已实用化的产品有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通用型-50℃~130℃,精度1.5%,响应时间10ms;高温型600℃~1000℃, 精度5%,响应时间10ms)、铁氧体式温度传感器(ON/OFF 型,-40℃~120℃,精度2.0%)、金属或半导体膜空气温度传感器(-40℃~150℃,精度2.0%、

汽车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汽车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试题答案 1、用结构框图表示并行工程的一般步骤,列出每一步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 (1)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工程: (2)并行工程的运行模式: (3)并行工程(CE)的关键技术: ①多功能集成产品开发团队; ②产品开发的过程建模; ③产品生命周期数字化建模; ④产品数字管理; ⑤质量功能配置; ⑥面向X的设计; ⑦并行工程集成框架。

2、简述动态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动态设计过程采用的建模方式是什么? 主要内容: 所谓“动态设计”是指机械结构和机器系统的动态性能在其图纸的设计阶段就应得到充分考虑,整个设计过程实质上是运用动态分析技术、借助计算机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来实现的,达到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的目的。 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是指机械系统本身的固有频率、阻尼特性和对应于各阶固有频率的振型以及机械在动载荷作用下的响应。 机械系统动态设计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建立一个切合实际的机械系统动态力学模型,从而为进行机械系统动态力学特性分析提供条件; 2)选择有效的机械系统动态优化设计方法,以获得一个具有良好的机械系统动态性能的产品结构设计方案。 机械系统的建模方法分为两大类:理论建模法、实验建模法。 (1) 理论建模法按机械系统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技巧,因而有多种方法(一般主要采用有限元方法和传递矩阵法); (2)实验建模法是指对机械系统(实物或模型)进行激振(输入),通过测量与计算获得表达机械系统动态特性的参数(输出),再利用这些动态特性参数,经过分析与处理建立系统的数。 3、什么是稳健设计?稳健设计中主要涉及了哪些模型和方法? 稳健性设计 ①起源:这种新的设计概念认为:使用最昂贵的高等级、一致性最好的元器件并不一定能组装出稳健性最好的整机,成本最高,并不一定质量最好。产品抗干扰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各种设计参数(因素)的搭配。设计参数搭配不同,输出性能的波动大小不同,平均值也不同。 ②目的:稳健设计的目的在于,使所设计的产品质量稳定、波动小,使生产过程对各种噪声不敏感。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利用质量、成本、效益的函数关系,在低成本的条件下开发出高质量的产品。 ③设计思想:把产品的稳健性设计到产品和制造过程中,通过控制源头质量来抵御大量的下游生产或顾客使用中的噪声或不可控因素的干扰。 数学模型或方法: 稳健性设计包括三个阶段:解决问题、解决方案、应用价值。系统设计是基础,参数设计是核心,容差设计是为满足其经济性。 其中主要采用正交表及统计等模型方法。例如:

现代汽车设计概论

现代汽车设计方法概论 ——汽车发动机 院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姓名:谢伟康 学号:10071040 日期:2012年4月23日

目录 一、发动机定义 (3) 二、简介 (3) 三、术语 (4) 四、工作方式 (4) 五、发动机的分类 (5) 六、汽车发动机原理 (6) 七、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15) 八、汽车发动机的保养 (16) 九、运动关系 (18) 十、发动机发展历史 (18)

一、发动机定义 发动机,是将某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其功用是将液体或气体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汽车的动力来自发动机。 二、简介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为汽车的行走提供动力,关系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简单来说,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或天然气的热能,通过在密封内气缸燃烧气体膨胀,推动活塞作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的原理。发动机的所有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服务的,发动机伴随着汽车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在设计、制造、工艺还是在性能、控制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但其基本原理仍然没有改变。这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时代,那些发动机的设计者们,不断地将最发动机性能新科技与发动机融为一体,把发动机变成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使达到近乎完善的程度,各世界著名汽车厂商也将发动机的性能作为竞争亮点,现在的汽车发动机不仅注重汽车动力的体现,更加注重能源消耗、尾气排放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方面,从而使人们在悠闲的享受汽车文化的同时,也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三、术语 上止点:活塞顶所能到达的最高点位置。 下止点:活塞顶所能到达的最低点位置。 活塞行程:上、下止点间的距离。 燃烧室容积: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上方的空间。 气缸工作容积:活塞从上止点运行到下止点所让出的容积。 多气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之和,叫发动机工作容积,也叫发动机排量。气缸总容积: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活塞顶上方的空间。 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缩比表示进入气缸内的气体被压缩的程度,它是发动机的一个重要参数。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压缩比,可以改善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汽油发动机的压缩比一般为6~10,柴油发动机的压缩比一般为16~22。 四、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是指的这款发动机的特征,分为:自然吸气、涡轮增压、机械增压和双增压。 1、自然吸气就不用解释了,就是利用负压来自主把空气吸入发动机。 2、涡轮增压利用排气的废气推动涡轮,强制把空气压入汽缸。 3、机械增压是发动机直接输出一个传动轴连通增压器,强制把空气压入汽缸。 4、机械+涡轮增压,顾名思义就是含有这两种增压形式的发动机。

现代设计方法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设计方法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11-09T18:44:46.6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作者:赵倩 [导读]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迫使传统行业需要不停地进行自我升级,现代设计方法是当前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新技术之一,其在工业、教育、娱乐等多个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上海埃维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204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迫使传统行业需要不停地进行自我升级,现代设计方法是当前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新技术之一,其在工业、教育、娱乐等多个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伴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对汽车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新技术手段来满足这个要求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而现代设计方法在汽车设计的应用为提高传统汽车设计水平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现代设计方法;汽车设计;应用 1导言 汽车设计开发过程中涉及很多内容,优化设计渗透到其中的方方面面。现在汽车行业中汽车数字化产品开发过程的重要技术手段是CAE技术。通过运用CAE技术,让电脑模拟实车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物力,这也是这项技术在优化领域如此盛行的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性能有了更高要求,更多的是追求车的动力性,安全性,燃油经济性和舒适性。文章重点针对现代设计方法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要点内容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2现代设计方法的优势 相比于以经验总结、相关的力学、数学公式为基础的传统设计方法,现代设计方法更注重产品的创新性,更加重视产品的整体功能,同时将现代设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主要的工具。这种设计方法不但可以使得设计的准确度、质量以及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可以将产品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适用性进行有效结合,进而设计出更加优质以及经济成本更加低的新产品。当前,设计方法和设计技术处于不断更新发展的阶段,可以预测的是,随着现代设计方法在汽车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其自身的不断完善发展,会使得汽车产品出现新的突破。 现代设计方法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具有以下优势:其一,在设计性质上面向功能目标,可以将技术、经济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其二,在设计进程方面,更加重视设计过程中顺序的模式化;其三,在设计手段上,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自动运算、绘图以及数据的应用管理,进行分工协调工作;其四,在设计方式上,更加注重预测以及信号的分析和创造性之间的相互配合;其五,在设计部署方面,现代设计方法贯穿于整个设计开发的全过程;其六,在设计方法上,能够综合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在各种条件下实现方案和优化目标。 3现代设计方法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3.1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现在的汽车新车车型真正投入试制之前,都会进行许多的图面检查、性能预估和结构分析,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车型设计的可信度。以上这些工作并不是说说而已,需要对大量的图形设计进行细节对比,还要结合汽车本身的性能、操作简易便捷性,车辆本身的承重以及减少行驶阻力进行分析,使得图形外观符合要求;装配环境研究在新形势下,汽车的装配件越来越多,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加上目前很多信息还不够完备,需要对不确定的信息进行模糊化处理。微粒群算法就是一种很常用的方法。微粒群算法的由来是通过鸟之间的集体协作从而达到群体之间最优的目的;新形势下的汽车追求美观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性能的好坏,因此在设计产品时应该使其具有高可靠性、低成本的特点。如果采用新一代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在重点考虑汽车产品设计的创新性、随机性的同时,更加体现高可靠性,能够有效的提升产品的质量。 3.2结构模块化设计 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主要是以功能化的产品结构为基础,分解现有的产品,在分解中考虑到各个要素的可行性,从而在早期就能预测到设计中可能会出现的矛盾,提高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降低产品的成本。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视具有某种功能的实现为一个结构模块,通过结构模块的组合,实现产品的方案设计。对于特定种类的机械产品,由于其组成部分的功能较为明确且相对稳定,结构模块的划分比较容易,因此,采用结构模块化方法进行方案设计较为合适。 汽车产品具有品种多、批量少的特点,其生产多采用改装设计的方式。和其它机械产品一样,改装所需的零部件应尽量满足“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的要求。即使是自制的异型件,也会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自成系列。这就为采用模块化设计奠定了实际基础,如:车架设计就可以划分为标准件库(螺栓、螺母)、总成件库(支撑装置、车轴等)和构件库(直梁式纵梁),设计时根据需要调用的图库来进行总体布置。现代CAD软件也为上述模块化系统提供了实现手段,与外部数据库的接口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开放型管理,内嵌开发语言可以完成图元的参数化设计,而图形化的界面可以方便用户操作。这样,工程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就可以回归到设计本身,而不是适应复杂的计算机操作。 3.3虚拟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仿真技术是当前科技发展的热门话题,在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是多种前沿技术交叉形成的新技术,主要包括仿真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交叉。虚拟仿真技术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环境模拟、状态感知、人机交互和传感设备等方面。环境模拟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状态感知是指理想的虚拟仿真技术应该具有具体应用所需要的感知能力,一般包括视觉感知、听觉感知、触觉感知、力觉感知、运动感知等。人机交互是指用户根据计算机的模拟环境做出相应的动作,同时计算机对用户的输入做出实时响应,形成交互互动的过程。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更进一步发展,制造业方面也在进行不断更新和改善,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由于创新性不足、开发周期比较长、效率比较低同时成本比较高,这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无法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而虚拟技术是将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转移到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分析等,同时可以提高设计质量、降低成本,确保产品开发的快速成型,使得企业可以更快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众所周知,虚拟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方法,是基于计算机辅助技術和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的。它是强调在实际生产之前,完成产品设计

汽车车身设计开发技术与方法概述

第三章汽车车身设计开发技术与方法 3.1车身设计方法学 3.1.1车身设计开发要紧工作内容及流程(程序) 1)车身总布置设计及安全法规计算校核(或三维数字虚拟样机Archetype) 2)造型设计 3)三维曲面和造型面设计 4)1:5或1:4 模型及1:1外模型制作或数控加工(或三维数字模型) 5)1:1内模型(或三维数字模型) 6)1:1发动机舱模型(或三维数字模型) 7)1:1地板模型(或三维数字模型) 8)测量与曲面光顺 9)白车身结构详细设计(BIW) (9.1)1:1外模型光顺后数据分块 (9.2) 车身设计断面的定义与尺寸确定 (9.3) 密封结构确定与密封件选择

(9.4) 确定分块线 (9.5) 与车身有关的设计硬点的确定 (9.6) 左右侧围设计(A, B, C, D柱设计, 前后翼子板设计) (9.7) 顶盖设计(外板, 横梁与纵边梁设计) (9.8) 发动机前围板设计 (9.9) A柱下段设计 (9.10) 发动机舱与前轮包设计 (9.11) 前后灯具设计(反射面与灯具厂共同设计) (9.12) 格栅设计 (9.13) 前围板设计 (9.14) 前保险杠设计 (9.15) 地板总成设计(前中后) (9.16) 后门总成设计 (9.17) 前门总成设计 (9.18) 尾门总成设计 (9.19) 前发动机罩设计 (9.20)前风当总成设计

10)内饰、外饰设计 11)先行车, 螺钉车或概念车的(Prototype)试制,第二轮试验样车(定型车)试制 12)碰撞与结构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 13)成型过程仿真 14) 模具与工艺工装设计 如图3.1.1为车身详细设计时期面向对象的产品模型(OPM)并 行设计流程图 T21: CAD T22: DFA可装配设计 T23: CAE T24: 评审 T25: DFM 可制造设计 T26: CS 碰撞仿真 IM21: 输入产品模型,请求详细设计 OM21: 向下游预公布零部件信息 OM22: 输出 DFA结果 OM23: 输出CAE结果 OM24: 输出同意或修改概要设计建议 OM25: 输出DFM结果输出 OM26: CS结果 图3.1.1 汽车车身并行详细设计OPM模型

浅析现代汽车车身设计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c7145704.html, 浅析现代汽车车身设计方法 作者:刘义 来源:《科技资讯》2011年第07期 摘要:针对现代汽车车身的作用及结构特点,分析了车身设计的要求与特点,并论述了基于CAX的现代汽车车身设计方法此方法在汽车设计理念、数学建模中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 关键词:车身设计汽车外形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U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3(a)-0105-01 车身是汽车的四大总成之一,随着汽车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和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车 身设计己后来居上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据统计,客车轿车和多数专用汽车的车身质量约占整车 质量的40%~60%;货车车身质量约占整车质量的16%~30%;而各车型车身的制造成本占整车的白分比甚至还略高于上述给出的上限值。从节能、节材等儿个方面来看,车身设计的潜力则 更大。 国内外汽车生产的实践充分说明:整车生产能力的发展取决于车身的生产能力;汽车的更新换代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车身;在基本车型达到饱和情况下,只有依赖于车身改型或改装才能打开销的路。传统的汽车车身设计方法的整个过程是基于手工设计完成的、一般分为起步设计与技术工艺设计的两个阶段。整个过程的特点是通过实体、图纸、模型、样板等来表达信息, 需要制作个尺寸油泥模型、样车以及三次风洞试验等阶段;同时需要进行车身原始数据的保留、车身主图板和车身主模型制作。因此,进行优化车身设计改良,不仅可以节约制造物理样机所需要的时间与经费,而且能够获得较最佳的设计力案;同时能够准确快捷的确定、修改设计缺陷,逐步优化设计力案。从源头提高了产品的设计质量,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及费用。 1 车身的作用及结构特点 车身的主要作用是载运乘客或货物,相当于临时住所或流动仓库,是一个受到质量和空间限制的活动建筑物,其详细作用因车而异。就轿车车身而言其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5点:(1)实现整车功能;(2)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3)为乘客提供安全保护;(4)减少空气阻力;(5)增强轿车的美观性。 车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车身的涉及面广、车身材料种类多、车身造型发展迅速等几个方面。车身的结构特点主要在于组成车身外形的各个零部件(即所谓的车身覆盖件)的材料薄、尺寸大、形状复杂且多为自由曲面。 2 对车身设计的要求与特点分析

现代设计方法论文

武汉轻工大学 《现代设计方法》课程结业论文题目:现代设计方法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院(系) 2017 年5月21 日

现代设计方法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宋家鹏 (武汉轻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本文在分析汽丰设计方法发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汽车设计中有待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几种现代设计方法和技术。 关键词:现代设计方法;系统工程;模糊分析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0 引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的性能、可靠性、经济性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汽车的设计、制造提供了改进和创新的设计方法。据统计,一般汽车的质量和性能有60%-70%取决于汽车设计。因此,在设计新产品时应研究和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和技术,以适应现代汽车发展的要求。为了寻求保证设计质量、加快设计速度、避免和减少设计失误的方法和措施,引发了“汽车现代设计方法”的研究。 1现代设计和传统设计的比较 传统的设计方法是以经验总结为基础,运用力学和数学而形成的经验、公式、图表、设计手册等作为设计的依据,通过经验公式、近似系数或类比等方法进行设计。而现代设计方法则是强调创造性,在注重产品整体功能基础上以现代设计方法和计算机设计为工具的系统设计。这种设计不但可以大大提高设计的质量、精度和效率,而且可以将产品的适应性、经济性、可靠性统一起来,从而高效地设计出性能优良、经济效益显著的新型产品。目前,设计方法和技术正处于不断改善、不断创造的历史时期。可以预见,新的汽车产品将随着现代设计方法、技术和设计科学体系的完善而有新的突破。 2现代设计法的主要内容 现代设计法是在总结传统设计的经验与教训、吸收国外各设计流派的先进内容的基础上,以形态学为分类手段,以方法学为思想指导,具体形成以下十一论: 功能论:现代设计法的宗旨。是保证设计要求功能实现的方法论。 突变论:现代设计法的基石。是设计创新的基础,如创造性设计。 系统论:现代设计工作的前提。进行系统辩识、系统分析,如系统分析法、人机工程等。 信息论:现代设计的依据。进行信号处理,如信息分析法、技术预测法等。 对应论:现代设计的捷径。采用相似、模拟,如相似设计等。 优化论:现代设计的目标。如优化设计等。 智能论;现代设计的核心。发挥人的主动性,使用人工智能,促进设计自动化,如CAD等。 离散论:现代设计的细解。连续体离散求数值解,如有限元和边界元方法。 控制论:现代设计的深化。如动态分析设计法等。 模糊论:现代设计的发展。模糊性定量描述,如模糊综合评判和决策等。 艺术论:现代设计的美感。如造型设计等。

现代汽车品质提升计划

现代汽车品质提升计划 2010-03-26 分享此文(1)人 当丰田遭遇召回门并极有可能改写全球汽车版图,现代汽车再次为世人所瞩目。 “小心现代汽车从后视镜中超过去”,这是跨国汽车公司对现代汽车快速发展的惊呼。在这个形象比喻的背后,是现代汽车在美国、欧洲、中国、印度等世界各地主要市场上销售急速扩张的事实,现代汽车已经成为继丰田汽车之后第二家海外销量超过1000万辆的汽车厂商。 一家跨国公司的产品销量在一个区域市场持续增长,已经殊为不易;而这家跨国公司的产品销量在世界多个区域市场持续增长,就一定有着与众不同的必然因素。现代汽车公司,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是“品质”? 2005年上半年,北京现代的销售业绩为10.9万辆,在国内汽车厂商中排名第二位,同时伊兰特持续热销,上市19个月销量超过20万辆,创造了国产新车上市的销售纪录。“带来这个业绩的原因很多,我认为,北京现代过硬的产品品质以及公司的品质管理系统是根本原因之一”,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洪炉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这样认为。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现代汽车在中国还是“便宜车”的代名词,而且由于“水货车”的冲击,被许多人认为属于“价廉质次”的产品,韩国车在中国的形象并不好。据李洪炉介绍,在多年来倡导品质经营之后,现代汽车的品质已经进入了汽车业界领先者的行列。现代汽车集团的“品质提升计划”,是郑梦九会长执掌现代汽车之后开始执行的,已经有了六年左右的时间。郑梦九会长曾经在现代汽车售后服务部门工作很多年,对于汽车产品品质的深刻理解可以用“切肤之痛”来形容。数十年的汽车行业工作经历和现代汽车近年来的快速崛起,让郑梦九会长意识到“对于一家汽车厂商来说,质量是它面临的根本问题”。 “在我知道的跨国公司中,最高决策者亲自抓产品质量问题,像郑梦九会长这样重视产品品质问题的‘一把手’非常少见”,李洪炉告诉记者,据他了解,任何人关于质量问题的建议,都可以直接和郑会长讲。现代汽车郑梦九会长“质量是汽车厂商面临的最大问题”的观点,与国内“产品过剩、营销为王”的市场环境和主流声音迥然不同。 品质“三角轴” 在现代汽车的“品质提升计划”中,质量是企业成长的核心,实施品质最优先政策,展开持续改善活动。在行业目标上,现代汽车的品质

现代汽车的成长之路

现代汽车的成长之路 法国经济学家阿兰·佩雷菲特于1994年提出,精神气质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甚至能够产生奇迹。精神气质是指一种非常开放、自省、自强、创新的意识。而这种精神气质,在韩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人一直在高喊“兴中国汽车自有品牌,创中国汽车产业之路”的今天,了解、学习韩国精神,就弥足珍贵了。 不可否认,韩国经济的强大,是随着三星、LG等超级韩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攻城略地而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的。在若干年前,三星在美国市场还被认为是廉价的地摊货,现在却在世界百大品牌中排名第25位,连续两年成为成长最快的品牌。而韩国现代汽车的崛起和高速发展,也将这种自强不息、坚韧创新的民族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 上个世纪80年代,把低价作为卖点的现代汽车还因质量水平低而受到汽车业的嘲讽,但是现在,现代汽车已经被公认为1999年之后汽车厂家当中成长速度最快的企业。2002年名列世界汽车第九位,2003年超过日本日产汽车公司和本田汽车公司成为世界第七大汽车制造商之后,现代汽车一路高速行驶,到2004年结束的时候,现代汽车的排名又前进了一位,成为世界排名第六的汽车厂商。与此同时,现代汽车也因为出色的产品质量,频频获得国际权威汽车大奖:2004年4月,韩国现代获得由J.D. Power颁发的“综合品质满意度第二名”、而旗下的索纳塔、伊兰特、圣达菲更是多次获得J.D.POWER所颁发的“品质优秀奖”、“最具价值车”等大奖、《Subaru》杂志最可信赖的品牌、《美国消费者》杂志授予韩国现代汽车“最受美国消费者喜爱的汽车”称号等等。 韩国现代汽车彻底改变昔日价廉质次形象,成功挺进欧美等主流国际市场,并在中国、印度等市场取得不俗战果,韩国现代进步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现代汽车在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如何通过狠抓质量管理而跃升为世界汽车知名企业的发展历程,看到的是那种自强不息,永不言败,坚韧不拔的韩国精神。 品质管理赢取世界信赖 十年前现代汽车还是“便宜车”的代名词,主要依靠的是韩国本土市场,而今天,现代汽车生产的轿车和SUV已经在美国、欧洲等主要市场,快速赶超着一款款

汽车造型设计技术与方法

2.3、汽车造型技术与方法 2.3.1 汽车造型必需遵循的法则 (1) 汽车用户需求 用户就是上帝一直是各行各业服务的宗旨。同时不同民族具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英国人比较保守、怀旧,法国人浪漫、幽雅,德国人稳重、敬业,意大利人热情、奔放。中国人喜欢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因此不同国家的汽车品牌具有自己的特色。此外,汽车车身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代的变迁。从粗糙的“马车”到火柴盒般的箱形汽车,再到很卡通的甲壳虫汽车,还有船型、鱼型、楔型,汽车的身材越来越好看,线条越来越代美。这就说明汽车造型和汽车设计必需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民族文化。 (2) 法规需求 为保证汽车的安全形式和实用,各国汽车组织和政府颁布相关法规规定汽车的设计强制性标准、实用功能,确保汽车能满足各种形势下的需要。通常相关法规有汽车安全法规、汽车排放、汽车报废、质量认证和强制性检验法规等。与造型有关的是视野,前后保险杠,灯具,牌照尺寸和碰撞安全性等 (3) 技术进步 过去(1990年前),新型轿车从构思到试产一般要经历四至五年,1995年后,尤其现在运用了计算机,仅需要二年或更少的时间。这就说明了现代新技术的进步是汽车设计的有力支持和强劲的手段。CAD/CAE/CAM/PDM 软件的出现和使用使汽车的造型和设计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汽车设计手段不仅更加快捷和方便,也使原来不可能的设计方法成为可能。虚拟现实的设计技术模拟汽车的视觉效果以及汽车的操纵环境,大大降低了汽车设计过程中试制的费用,同时提高了汽车的设计质量和水平。CAD曲面光顺软件使汽车曲面质量有了质的提高,达到了A级曲面水平. 由于技术进步,造型设计可以通过数字化曲面构造,然后数控加工模型,在数控模型上少量修改便定型是未来汽车开发的主要形式,因为可以大大缩短开发时间,和提高开发质量. 2.3.2 汽车造型设计方法与步骤 (1) 造型设计内容与流程 造型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如表2.3.1所示

现代汽车科学技术的意义

汽车电子化被认为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汽车电子化的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用来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汽车制造商认为增加汽车电子设备的数量、促进汽车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重要的有效手段。 据统计,从1989年至2000年,平均每辆车上电子装置在整个汽车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由16%增至23%以上。一些豪华轿车上,使用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数量已经达到48个,电子产品占到整车成本的50%以上,目前电子技术的应用几乎已经深入到汽车所有的系统。 按照对汽车行驶性能作用的影响划分,可以把汽车电子产品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要和车上机械系统进行配合使用,即所谓“机电结合”的汽车电子装置;它们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子控制。例如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制动防抱死控制、防滑控制、牵引力控制、电子控制悬架、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电子动力转向等,另一类是车载汽车电子装置,车载汽车电子装置是在汽车环境下能够独立使用的电子装置,它和汽车本身的性能并无直接关系。它们包括汽车信息系统(行车电脑)、导航系统、汽车音响及电视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上网设备等。 目前电子技术发展的方向向集中综合控制发展:将发动机管理系统和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集成为动力传动系统的综合控制(PCM);将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和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综合在一起进行制动控制;通过中央底盘控制器,将制动、悬架、转向、动力传动等控制系统通过总线进行连接。控制器通过复杂的控制运算,对各子系统进行协调,将车辆行驶性能控制到最佳水平,形成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UCC)。 由于汽车上的电子电器装置数量的急剧增多,为了减少连接导线的数量和重量,网络、总线技术在此期间有了很大的发展。通讯线将各种汽车电子装置连接成为一个网络,通过数据总线发送和接收信息。电子装置除了独立完成各自的控制功能外,还可以为其它控制装置提供数据服务。由于使用了网络化的设计,简化了布线,减少了电气节点的数量和导线的用量,使装配工作更为简化,同时也增加了信息传送的可靠性。通过数据总线可以访问任何一个电子控制装置,读取故障码对其进行故障诊断,使整车维修工作变得更为简单。 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将使汽车发生以下主要变化: ①汽车的机械结构还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汽车的各种操纵系统向电子化和电动化发展,实现“线操控”。用导线代替原来的机械传动机构,例如“导线制动”、“导线转向”、“电子油门”等。 ②汽车12伏供电系统向42伏转化。随着汽车电子装置越来越多,消耗的电能正在大幅度地增加。现有的12伏动力电源,已满足不了汽车上所有电气系统的需要。今后将采用集成起动机-发电机42伏供电系统,发电机最大输出功率将会由目前的1千瓦提高到8千瓦左右,发电效率将会达到80%以上。42伏汽车电气系统新标准的实施,将会使汽车电器零部件的设计和结构发生重大的变革,机械式的继电器、熔丝式保护电路将被淘汰。 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将使汽车更加智能化。智能汽车装备有多种传感器,能够充分感知驾车者和乘客的状况,交通设施和周边环境的信息,判断乘员是否处于最佳状态,车辆和人是否会发生危险,并及时采取对应措施。

现代汽车设计方法概论

现代汽车设计方法概论 计算机学院 张洋 10061089 2012年4月23日

一、汽车概述 1、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诞生于德国、成长于法国、成熟于美国、发展于欧洲、挑战于日本。 1886年德国人奔茨和戴姆勒发明了汽车后,在欧洲出现了一些生产汽车的公司。最早成立的汽车公司有德国的奔驰公司、戴母勒公司、法国的标致公司、雷诺公司、英国的奥斯汀公司、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等,欧洲是汽车工业的摇篮。德国人发明了汽车,而促进汽车发展的是法国人。 1891年法国人阿尔芒?标致对汽车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脱离了马车式的设计思路,奠定了传动系的基本构造,汽车制造也从德国移向了法国。但手工生产,追求豪华,成本高,限制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第一次变革(成熟于美国) 1903年,亨利?福特汽车公司成立。1908年推出了大众化的T型车,使家庭轿车的梦想成为现实,在长达20年的T型车生产期间,T型车被称为“运载整个世界”的工具。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在汽车城底特律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使T 型车成为大批量生产的开端,1915年,福特汽车公司的产量占美国各公司总产量的70%,而德、英、法等欧洲各国的汽车总产量也不过是美国汽车产量的5%。 190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成立。由于亨利?福特不注重T型车的改进,使其显得单调、简陋。1927年带有豪华饰件的通用公司的雪佛兰型汽车赢得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击败了独霸世界汽车市场20年的福特T型汽车,使其最终退出了汽车舞台。 ●第二次变革(发展于欧洲) 欧洲人不甘心美国汽车一统天下,但又无法在规模和价格上与美国竞争,因此,采用了: 1、品种多样化 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针对美国车型单一、体积庞大、油耗高等弱点开发了多姿多彩的新产品,如发动机前置前驱动,发动机后置后驱动,承载式车身,微型节油车等,尽量适应不同的道路条件、个人爱好等要求,与美国汽车公司抗衡。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星星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28) 摘要:本文结合汽车制造技术的产业发展重要性,从汽车制造技术管理方面、设计方面、制造工艺方面、自动化方面做了剖析了中国汽车现阶段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本文指出,信息化对制造技术的进步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各方面的精密加工也具有一定的进步空间。另外,本文针对敏捷制造技术又做了相关介绍。 关键词: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Hyundai Mo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Gao Xingxing (College of Machinery,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Dalian 116028,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Combin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utomobile’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rom the ca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design,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utomation ,it has don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atus at this stage. And the corresponding forecast of future trends. This paper points out, Information on th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All aspects of precision machining also has some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is paper, ag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as made related presentations. Key words: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tatus quo Trends

现代设计方法在汽车设计中的运用.

现代设计方法在汽车设计中的运用 1关于现代设计方法含义的简要阐述 据实践调查发现,与以往传统设计方法相较来说,现代设计方法具备鲜明层次特点。例如:以往传统汽车设计只能通过数学理论和动力系数获得最终设计方案,而现代设计方法可借助最先进电子设备, 准确找出设计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而利用计算机软件将其有效解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电子设备开始应用到汽车设计中,通过对变速器和发动机的精准管控,不仅能极大简化汽车设计难度,还能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提出一个相对完善设计方案[2]。经过反复实践CAD软件应用己逐渐趋于成熟化,拥有较多数据库,如汽车设计零件,甚至是较健全系统,在汽车设计过程中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恰当零件,借此极大缩短汽车设计时间。由此可知,将现代设计方法应用到汽车设计中不仅能缩短设计期限,提高汽车设计工作效率,确保设计具备适应性和经济性优势,还能确保设计完成的汽车更加满足汽车市场需求,推动我国汽车行业朝更好方向前进。 2现代设计方法在汽车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人机工程应用。通常可将该方面内容分为两点进行阐述。第一,汽车座持设计。在进行汽车造型设计时出现频率最高的便是座椅近似弧而设计形式,往往该种设计可对人体起到良好支撐作用,尤其是身体两侧和大腿部分。人体头部则可保证颈椎呈现自然放置状态, 避免因长时间停留对颈椎带来不利威胁。汽车结构设计期间应确保满足以下原则:①汽车座椅尺寸大小应根据人体尺寸严格把握,主要将舒适性放在首位;

②汽车座椅应具备调节功能,便于满足不同类型人乘坐需求;③根据座椅分布不均匀原则,可在座椅设计时重点考虑到人体背部和腰部支撑科学性。同时汽车座椅设计时还要保证位置和形状充分满足两个支撑点要求,其中一个支撐点设置在距离人体第4~5胸椎高度上,通常为肩靠,而第二个支撐点则需设置在腰部位置,通常为腰靠。其中肩靠设计可很好缓解乘坐人的颈椎压力,腰靠则能保证人体在正确坐姿情况下腰部曲线不发生任何变形情况,并且汽车座椅的采购选择还应尽可能具备无DU、耐用及阻燃等优势,因座椅材料是汽车的主要减震元件,所以为确保乘坐人员感受到舒适性应选择适宜靠背或是坐垫,进而为汽车操作舒适性提供良好保证,可为驾驶人员提供广阔视野范围。另外还应为汽车脚踏板等操作元件提供充足操作范围,进而便于更好满足其提出的便利性要求[2]。第二, 汽车设计过程中,方向盘大多都为圆盘形状,很符合人们的常规性使用习惯,直径大小在19mm?27mm之间,并且圆形盘还具备结构简单,工艺性能较佳及适应性较强等特点。同时方向盘上还包括众多使用功能,如车载电话、音响控制等,不仅能使驾驶人员在手不离开方向盘基础上顺利完成驾驶任务,还能避免因驾驶分心出现安全事故隐患。可能对汽车设计方向盘设置产生影响的三大要素如下:①汽车坐垫表面和方向盘之间的最短距离;②汽车方向盘最边缘位置到人体中心的最短距离;③方向盘最下边缘到人体大腿中心和汽车座椅靠背的最短距离等。2)虚拟技术应用。虚拟技术主要是指在进行汽车产品设计时, 确保整个 设计流程都能以计算机虚拟形式展现出来,进而能在计算机设备上实现 产品设计工作。例如:借助计算机技术可将汽车外观、形状及颜色等设 计完成,随后再利用计算机模拟手段选择合理汽车零件和设施设备,最

现代设计方法

NANCHANG UNIVERSITY 2015-2016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现代设计方法 教师:毛志伟副教授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材料加工工程2015级姓名:徐涛 学号:405906315025

现代设计方法与工程设计 摘要:工程设计是人类有目的的智力劳动之一,为具体的生产实践服务。理论与实现方法的先进程度直接决定了设计方法的应用与发展。在对工程设计发展历程进行必要阐述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快速响应设计与并行设计的特点及关健技术;特别是该类方法所体现的先进性,代表了现代设计方法的发展趁势。 关键词:现代设计方法;发展趋势,特点 Modern design method and engineering design Abstract:Engineering design is one of the purpose of human intelligence, for the specific production practice service. The theory and realization method of the advanced level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design method's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design describes the necessary found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and concurrent design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techniques of quick response, especially embodied in this method is advanced, which represents the trend of modern design method. Keyword:Modern design method;development trend;characteristic

23 汽车造型设计技术与方法

23 汽车造型设计技术与方法 2.3.1 汽车造型必需遵循的法则 (1) 汽车用户需求 用户就是上帝一直是各行各业服务的宗旨。同时不同民族具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英国人比较保守、怀旧,法国人浪漫、幽雅,德国人稳重、敬业,意大利人热情、奔放。中国人喜欢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因此不同国家的汽车品牌具有自己的特色。此外,汽车车身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代的变迁。从粗糙的“马车”到火柴盒般的箱形汽车,再到很卡通的甲壳虫汽车,还有船型、鱼型、楔型,汽车的身材越来越好看,线条越来越代美。这就说明汽车造型和汽车设计必需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民族文化。 (2) 法规需求 为保证汽车的安全形式和实用,各国汽车组织和政府颁布相关法规规定汽车的设计强制性标准、实用功能,确保汽车能满足各种形势下的需要。通常相关法规有汽车安全法规、汽车排放、汽车报废、质量认证和强制性检验法规等。与造型有关的是视野,前后保险杠,灯具,牌照尺寸和碰撞安全性等 (3) 技术进步 过去(1990年前),新型轿车从构思到试产一般要经历四至五年,1995年后,尤其现在运用了计算机,仅需要二年或更少的时间。这就说明了现代新技术的进步是汽车设计的有力支持和强劲的手段。CAD/CAE/CAM/PDM 软件的出现和使用使汽车的造型和设计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汽车设计手段不仅更加快捷和方便,也使原来不可能的设计方法成为可能。虚拟现实的设计技术模拟汽车的视觉效果以及汽车的操纵环境,大大降低了汽车设计过程中试制的费用,同时提高了汽车的设计质量和水平。CAD曲面光顺软件使汽车曲面质量有了质的提高,达到了A级曲面水平. 由于技术进步,造型设计可以通过数字化曲面构造,然后数控加工模型,在数控模型上少量修改便定型是未来汽车开发的主要形式,因为可以大大缩短开发时间,和提高开发质量. 2.3.2 汽车造型设计方法与步骤 (1) 造型设计内容与流程 造型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如表2.3.1所示

现代汽车整车制造四大工艺设计过程

现代汽车整车制造四大工艺过程 一、工艺基础—概念 1、工艺 即加工产品的方法(手段、过程)。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毛坯、半成品进行加工,改变其几何形状、外形尺寸、表面状态和内部组织的方法。 2、工艺规程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工艺规定(文件)。 3、工艺文件 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是企业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和进行核算的重要技术参数。 4、工艺参数 为达到加工产品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选用和控制的有关量,如电流、电极压力压等。 5、工艺装备 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6、工艺卡片(或作业指导书) 按产品的零、的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他以工序为单元,详细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在某一工艺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包括冲压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油漆工艺卡片、装配工序卡片。 7、物料清单(BOM)

用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 8、外协件明细表 填写产品中所有外协件的图号、名称和加工内容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9、外购工具明细表 填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购买的全部刀具、量具等的名称、规格与精度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0、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填写产品每个零件在制造过程所需消耗的各种材料的名称、牌号、规格、重量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1、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汇总表 将“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中的各种材料按单台产品汇总填列的一种工艺文件。 12零部件转移卡 填写各装配工序零、部件图号(代号)名称规格等的一种工艺。 二、工艺基础—管理 1、工艺管理内容包括: 产品工艺工作程序、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和程序、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定额编制、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工艺文件的修改、工艺验证、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工艺纪律管理、工艺标准化、工艺装备编号方法、工艺装备设计与验证管理程序、工装的使用与维护、工艺规程格式、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2、工艺设计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