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导学案(含答案)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导学案(含答案)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导学案(含答案)

学校: 九年级科目:历史 班级: 组别: 姓名:

编写人:

审核人: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导学案编号 ( ) 第11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学习目标】

1.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

2.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

3.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拜占庭帝国灭亡对我们的启示。

【预习案】

【自学导航】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__希腊以及亚洲西部__和__非洲北部地区__。

2.《查士丁尼法典》:

(1)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编纂组织者:__查士丁尼__。

(3)内容: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

3.《罗马民法大全》是《__查士丁尼法典__》《__法学汇纂__》《__法理概要__》《__新法典__》的统称。

4.《__罗马民法大全__》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5.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拜占庭帝国皇帝把行省改为__ 军区__,把__自由农民__编入军队。__军事将领__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6.__1453__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__君士坦丁堡__,改名为__伊斯坦布尔__,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探究案】

(没有完美的个人,但齐心协力,勇于展示,我们就是完美的团队)【探究一】

阅读教材,探讨下列问题:

(1)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罗马民法大全》有何重要历史地位?你如何评价它。

历史地位:

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评价:《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它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2、结合教材,分析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它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原因:一是穷兵黩武,四处征讨,国库空虚、财尽民穷;二是外族势力入侵;三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

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

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影响: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

营养。它对东欧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

学校:九年级科目:历史班级:组别:姓名:编写人:审核人:上课时间:年月日

【检测案】

1、东罗马帝国被称为拜占庭帝国,是因为()

A.它的第一个皇帝叫拜占庭

B.它的首都是拜占庭

C.拜占庭是东罗马帝国内最著名的建筑

D.拜占庭文化底蕴深厚

2、下列关于《查士丁尼法典》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的

B.它是2世纪以来罗马皇帝颁布法令的汇编

C.《查士丁尼法典》历时6年才完成

D.《查士丁尼法典》就是《罗马民法大全》

3、被誉为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A.《查士丁尼法典》

B.《法学汇纂》

C.《罗马民法大全》

D.《法理概要》

4、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灭亡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长期的对外战争

②外族势力入侵

③奥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

④帝国财政枯竭,内部人民起义不断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B

2、D

3、C

4、A

【教(学)后反思】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速记宝典)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知识框架】 拜占庭帝国和 《查士丁尼法典》 【重点梳理】 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背景(1)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2)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目 的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概况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评价 及历史地位《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做出明确规定。《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衰亡过程(1)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2)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拜占庭皇帝不得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西欧封建主组建的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不久后又复国,但领土大为缩小,国势日渐衰弱。 (3)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影响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

新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知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历史上,拜占庭帝国指的是() A.东罗马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波斯帝国 2.东罗马帝国的都城是() A.君士坦丁堡 B.迦太基 C.克里特岛 D.亚历山大 3.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设立机构汇编罗马法,其主要目的是() A.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 B.建立完整的罗马法律体系 C.给后世留下罗马的文化遗产 D.恢复罗马帝国的奴隶制度 4.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的是() A.《罗马民法大全》 B.《法学汇纂》 C.《查士丁尼法典》 D.《法理概要》 5.昔日繁盛一时的拜占庭帝国被哪一个国家所灭亡() A.亚历山大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6.下列不属于拜占庭帝国灭亡原因的是() A.奥斯曼帝国的武力进攻 B.长期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C.西欧封建主在罗马教皇的号召下组建十字军攻打拜占庭帝国 D.《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 7.拜占庭文化的三大因素不包括() A.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 B.儒家学说 C.基督教 D.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 8.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西欧文化的贡献表现在() A.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B.吸收了古印度的佛教文化 C.确立了军事封建制度 D.吸收西亚等地的文化 二、读图简答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1)《罗马民法大全》由哪四部法典组成?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1.它经受住了“蛮族”的猛烈攻击,艰难地站稳了脚跟。9—11世纪是它的繁盛期,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是西亚与欧洲最大的城市。这里的“它”指的是() A.罗马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拜占庭帝国 2.列宁曾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下列在法制建设方面比他们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的人物是() A.查士丁尼 B.克洛维 C.查理曼 D.君士坦丁 3.查士丁尼命人编辑《新法典》,该法典是() A.查士丁尼亲自编写的法典 B.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的汇编 C.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汇编 D.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 4.下列关于“十字军东征”给拜占庭帝国带来的影响,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东征的十字军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 B.东征的十字军占领了拜占庭大部分领土 C. 它使拜占庭国势日渐衰弱 D.帮助拜占庭帝国解除了外部威胁 5.延续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的标志是() A.阿拉伯人的攻击 B.十字军东征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建立 D.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

6.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拜占庭文化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 B.吸收了古代东方文化的营养 C.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D.该文化随着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而消亡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并把这部成文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它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材料二随着罗马的扩张和人口增多,罗马法的内容和体系也不断膨胀。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律文献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为此他命人编修新的法律文献。在新的法律文献的编纂过程中,他自始至终十分关注,还亲自参加讨论,裁断分歧。后来,查士丁尼又相继组织人编写了有关法律论文、法令等三部法律文献,加上先前新的法律文献,这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其中有很多法律原则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 (1)材料一中的罗马“成文法”是指什么?该成文法的颁布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新的法律文献”指的是什么?查士丁尼命人编写新的法律文献的主要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三部法律文献”指的是哪些法律文献?《罗马民法大全》有何历史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回答,在法律编修过程中,查士丁尼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六年级民族常识导学案 (3)

六年级民族常识导学案 教学任务: 本学期完成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分三课完成。第七课《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第九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要求及重点: 1、初步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知道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工艺等。 2、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种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知道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含着美丽的传说。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往返的民族大观园。 3、懂得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让学生了解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了解他们的这些节日。 4、让学生知道各民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

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认识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必要性。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3、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4、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习题word版:第9课 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

第9课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01知识管理 知识点1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繁盛时期:9—11世纪是拜占庭帝国的繁盛期,首都君士坦丁堡是西亚与欧洲最大的城市。 帝国灭亡: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帝国文化:拜占庭文化博采众长,既保留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又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对欧洲乃至后世影响深远。 知识点2查士丁尼大帝 地位: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是查士丁尼一世。他是帝国历代皇帝中文治武功最出色的一位。 功绩:查士丁尼是最后一位试图复兴古罗马帝国的皇帝,留给后世的最大遗产是他主持编纂的《查士丁尼法典》。 知识点3《查士丁尼法典》 颁布:查士丁尼深谙法律对维护国家安定的重要作用,他即位后指令成立法律编委会,要求对自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以来的罗马法进行系统整理,并于529年正式颁布《查士丁尼法典》。 影响:《查士丁尼法典》是不同时期的罗马统治者制定与颁布的法律、法规、命令的汇编,还吸收了许多法学家的研究成果,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对现代法律体系影响至深。 02基础过关 知识点1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1.小乐同学查找资料,完成资料卡片如图所示,资料卡片描述的城市是(C) A.罗马 B.雅典 C.君士坦丁堡 D.长安①东罗马帝国首都 ②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 ③沟通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金桥 2.拜占庭帝国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又在无数灾难和动乱中维系近一千年,但还是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15世纪中叶灭掉这个帝国的国家是(C) A.阿拉伯帝国B.古巴比伦王国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D.罗马帝国 3.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材料评价的帝国指的是(D) A.雅典城邦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 知识点2查士丁尼大帝 4.他在位期间通过多次对外战争,使拜占庭帝国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这里的“他”是(A) A.查士丁尼一世B.屋大维 C.恺撒D.伯里克利 5.查士丁尼一世是东罗马帝国最重要的一位统治者,被列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查士丁尼对罗马法的主要贡献是(B) A.制定罗马习惯法 B.主持编纂法律,使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C.开始编写罗马成文法 D.制定了公民财产关系的法规

人教历史九年级上教案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拜占庭帝国的地理范围;掌握《罗马民法大全》的组成、进步性及历史地位;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及拜占庭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能正确评价《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归纳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拜占庭帝国创造的辉煌的文化对世界的巨大影响,从中得到对当今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及启示。 重点难点 【重点】 《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和历史地位。 【难点】 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查士丁尼对拜占庭帝国有什么贡献? 2.拜占庭帝国是如何灭亡的? 【新课导入】 (材料式导入)前面在学习第二单元第5课的时候,知道了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那么东罗马帝国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人们会把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呢?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阅读教材P47的文字和图片,思考: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和社会状况如何? 答案提示: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 2.阅读教材P48第1段的内容,思考: (1)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皇帝查士丁尼做了什么事情? 答案提示: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撰罗马法律文献。 (2)法律编纂过程是怎样的? 答案提示:529年,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委员会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成《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查士丁尼还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3.阅读教材P48第2段的内容,思考: (1)《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有何进步性? 答案提示: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2)《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地位如何? 答案提示: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知识点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阅读教材P48第1段的内容,思考: (1)拜占庭帝国为了抵御阿拉伯的攻击是如何做的? 答案提示:7世纪,阿拉伯人进攻拜占庭帝国,皇帝把帝国的行省改为军区,把自由农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2)这样做是否能阻碍外部的进攻?结果如何? 答案提示: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多个外部势力的进攻,版图被不断蚕食。11世纪,仅剩下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2.阅读教材P48第2段的内容,思考:为了挽救财政枯竭的拜占庭帝国,拜占庭皇帝做了什么?结果如何? 答案提示:拜占庭皇帝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但是西欧封建主组建的十字军,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后又复国。 3.阅读教材P49第1段的内容,思考:拜占庭帝国最终的命运如何? 答案提示:14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精美教案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材分析: 《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组成的《罗马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启示我们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 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 3、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4、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中西方文化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利用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体会论从史出、辩证看待问题等历史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古罗马法律,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影响。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 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 教学准备: 1、电脑、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了,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了解它的衰亡。 【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民族常识》第2课 教案

《民族常识》第2课教案 枝柘坪小学王科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的土地和丰富的宝藏。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验到晒书民族地区风光优美,物产丰富,美丽富饶。 教学思路: 以图激趣。让学生欣赏美丽,感受富饶。并能试着做一做导游,介绍家乡的特产。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第1课时) 一、复习导入:朗诵《中华民族歌》 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中国的56个民族,请大家打开书本第2页,我们一起把这首《中华民族歌》大声地朗读一遍。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祖国各地有居住着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们。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不但自然风光十分美丽,有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的土地和丰富的宝藏。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到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去欣赏美丽,感受富饶!(板书课题)

二、欣赏美丽 1,自读《民族花园》,找出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胜地。 (板书:美丽——自然风光、旅游胜地) 2,说说你游览过哪些地方。 3,一起欣赏美景。(PPT展示) 三、感受富饶 1,同桌合作读《阅读与思考》,找出少数民族地区的富饶体现在哪些方面? 2,师总结归纳、板书。 肥沃的土地——农作物和水果 辽阔的草原——马牛羊优质木材 广袤的森林名贵中草药 奔腾的江河珍禽异兽 丰富的矿产 3,在肥沃的土地上,生长着哪些农作物和水果? 4,除了农作物和水果,还有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 5,在辽阔的草原上,又盛产什么呢?(马、牛、羊) 6,思考:为什么剑麻等经济作物生长在南方,而马牛羊等动物却盛产在北方呢?这和什么因素有关? 7,明确:气候因素。 南方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中世纪的西欧和拜占庭 第9课 拜占庭帝国学案 川教版

第9课拜占庭帝国 【学习目标】 1.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兴衰过程和原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2.了解《查士丁尼法典》的历史作用。 3.知道拜占庭文化的特征、历史贡献和作用,培养人文素养。 【重点难点】 1.重点:拜占庭帝国的兴衰过程;《查士丁尼法典》。拜占庭文化的贡献和作用。 2.难点:拜占庭帝国兴衰的原因。 【自主学习】 1.罗马帝国分裂形成的东罗马帝国史称_______________。逐渐实现了从_____________制到____________制的转化,继续存在了近千年之久。皇帝_____________统治时期是帝国的黄金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出现全面繁荣,首都君士坦丁堡因繁华富丽而被西欧人视为_____________。 2.拜占庭帝国的历代皇帝都梦想恢复昔日罗马帝国的辉煌,查士丁尼为此频频对外用兵,结果导致民穷财尽,帝国便日渐衰落。11世纪以后,内忧外患接踵而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侵扰,使帝国的大片领土被蚕食。14世纪,崛起的____________人趁机侵占了帝国的大片属地,帝国仅剩下君士坦丁堡及周边的狭小地区。_______________年,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延续了千年的帝国灭亡了。 3.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将罗马的各种法律文献和他颁布的法令进行整理编订了大型的法律典籍_______________。是欧洲历史上_______________系统完备的法典。这部法典不但是对罗马法的总结,而且成为后来_______________立法的基础。 4.拜占庭继承了______________的精髓,渗透了_____________的精神,吸取了______________的影响,形成了______________的拜占庭文化。 5. 普洛克比的____________生动描述了查士丁尼的对外战争,记载了日耳曼国家以及斯拉夫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____________集建筑、绘画、雕刻于一体,其新颖的形式和风格体现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征。拜占庭文化对中世纪西欧文化的演进,特别是对后来的______________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_____________的文明开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合作探究】 1. 为什么说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是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 2. 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时间和原因各是什么? 3. 议一议:拜占庭文化怎样体现了融汇东西的鲜明特征?

部编人教版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了,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了解它的衰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图片展示:《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 2.教师提问:拜占庭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3.教师讲述: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4.材料展示:《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5.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说《查士丁尼法典》的概况。《罗马民法大全》包含哪几部法律? 提示: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和《查士丁尼法典》。 6.问题思考: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提示:《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图片展示:《拜占庭帝国的衰亡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2.教师提问:拜占庭皇帝为什么会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结果怎样? 提示:原因——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结果——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3.教师提问: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穷兵黩武,四处征讨,国库空虚,财尽民穷;②外族势力入侵。 4.问题思考: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教训? 提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我们坚信宽容开放的中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更加富强,未来的中国会更美好。 5.拜占庭帝国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三、课堂总结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许多不同种类、不同特点的文化,它们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当然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是完美无缺的,所以要求我们有一种对待文明的正确态度,学会包容、吸收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不断进步。 3 板书设计 1.《查士丁尼法典》:目的、内容、《罗马民法大全》的意义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原因、时间、对文化的影响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两大问题。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围绕这两大问题分别探讨了《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和内容、《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和评价;分析了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以及拜占庭帝国对文化的影响。学生对于拜占庭帝国的探讨比较感兴趣,气氛热烈,展示较好,对于《罗马民法大全》的认识不够全面。

初中民族常识教案 第4课 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

第4课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 2、懂得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人新课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人类早期的居所》 学生自己默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根据文字的描述想象我们祖先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样?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人类早期居住的房子。 3、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不同的住房。 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独具特色的住房》,思考: 为什么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的住房风格各异? 游牧民族为什么喜欢居住蒙古包、帐篷和毡房? 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定房里?建造平定房的材料是什么? 学生阅读后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后指名回答。 大家评议总结: 4、课外拓展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图片,更进一步了解南方和北方住房不同的特色。 第二课时 1、继续探讨我国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特色。 提问: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里?建造平顶房的材料是什么?

让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平顶房的图片,并做介绍。 新疆从事农业生产的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这种平顶房以土木为建筑材料,周围用打好的土块砌成。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居住什么样的房子? 给大家介绍。 让学生一边展示图片,一边介绍。 供学生参考: 提问: 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 学生阅读教材第32页。 2、探究与体验 出示资料:在新疆吐鲁番的许多维吾尔族人家的房顶上,有一种四面墙壁都布满小孔,有点类似蝈蝈的房子,当地人管它叫“荫房”或“晾房”,它是制作当地著名特产必不可少的设施呢! 提问:你知道这种小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吗? 3、师小结: 第三课时 1、组织学生议一议 阅读下面的资料,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材料一:我国南方气候湿热,居住在这里的傣族、苗族和侗族等少数民族喜欢居住在吊脚楼里。吊脚楼属于干栏式楼房,是屹立于山水之上的一种独特的建筑。这种楼房虽然只有两三层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像空中楼阁。 让学生动手写一写:看到这些别具一格的住房,我的感受是: 写完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指名小组代表说一说。 2、组织学生进行小游戏《找房子》 游戏规则: 五位同学每人拿一张红色的卡片站在讲台上,卡片上写着不同的住房名称。老师拿着12张小纸条,找12位同学抽签,每位同学抽到一张纸条,代表着自己属于哪一个民族,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房子,和持红卡片的同学会合。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第9课《拜占庭帝国》同步练习(含答案)

《拜占庭帝国》同步练习 1.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演变有误的一项是() A.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 B. 11世纪时,拜占庭帝国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C.东征的十字军曾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D. 1453年,亚历山大帝国灭亡了拜占庭帝国 2.我们平时所说的千年帝国——拜占廷帝国,其实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A.西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东罗马帝国 D.波斯帝国 3.查士丁尼是最后一位试图复兴古罗马帝国的皇帝,他留给后世的最大遗产是( ) A.建立拜占庭帝国 B.定都君士坦丁堡 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法典》 4.定都君士坦丁堡,又称拜占廷帝国的是() A.波斯帝国 B.马其顿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东罗马帝国5.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 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东罗马帝国6.《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以后西欧各国制订民法影响深远。颁布该法典的国家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古巴比伦王国 C.拜占庭帝国 D.罗马帝国 7.他在位期间通过多次对外战争,使拜占庭帝国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这里的“他”是() A.查士丁尼一世 B.屋大维 C.恺撒 D.伯里克利 8.拜占庭帝国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又在无数灾难和动乱中维系近一千年,但还是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15世纪中叶灭掉这个帝国的国家是()A.阿拉伯帝国 B.古巴比伦王国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罗马帝国 9.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的都城是在()A.君士坦丁堡 B.迦太基 C.克里特岛 D.巴比伦10.2019年4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土耳其首都安卡拉, 对土耳其进行工作访问。本次访问,是普京再次成为俄罗斯总统后 的第一次出访,也让土耳其一时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1453年,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围攻君士坦丁堡,灭亡了哪个帝国() 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拜占庭帝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导学案(含答案)

第11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阅读课本47-48页查士丁尼及其法典一目,完成下列空格,思 考回答相关的问题) 1.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所以把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它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因此,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2.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3.《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11世纪末期,《罗马民法大全》的手抄本在意大利被发现,西欧开始对《罗马民法大全》进行研究。《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问题: (1)人们为什么把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说出东罗马帝国地理范围包括哪些地区? 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所以把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2)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农业比较发达,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3)查士丁尼是谁?他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民族常识整体备课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关于民族的文化,培养学生爱祖国爱民族的精神。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以课本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载体,学习民族的发展史、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育兄弟民族之间的感情,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二、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 2、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了解各少数民族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3、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中华大家庭》按照《刚要》关于民族知识启蒙教育的内容标准编写,适用于小学阶段四年级学生。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即前言、目录、和课目。课程内容包括两个模块,模块一(第1课)主要从整体上介绍56个民族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模块二(第2~12课)具体介绍我国56个民族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初步了解56各民族的基本特征,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其中,第2~11课每课介绍5个民族,第12课介绍6个民族,共56个民族。 四、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 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习题精选第八十二篇

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习题精选第八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于395年,直至1453年灭亡,延续了1058年。最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 D、阿拉伯帝国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以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为首都,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是( ) A、西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查理帝国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如果你要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历史,则必须了解( ) A、法兰克王国的崛起 B、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 C、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D、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位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作为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古迹,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也见证了拜占庭的兴衰历程。这个千年帝国灭亡的标志是( ) A、13世纪末,被西罗马帝国灭亡 B、16世纪,君士坦丁堡陷落

C、15世纪,首都麦加陷落 D、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陷落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于395年,直至1453年灭亡,延续了1058年。最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 D、阿拉伯帝国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罗马民法大全》包括下列哪几部法律( ) ①《查士丁尼法典》 ②《法学汇纂》 ③《法理概要》 ④《新法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在西欧封建时代,经常会有人因思想或学术上的创新而被视为“异端”,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这种现象说明了( ) A、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配套K12】第10课 拜占庭帝国教案

第10课拜占庭帝国教案 第10课拜占庭帝国 导入: [播放视频“介绍伊斯坦布尔”]视频开篇对于伊斯坦布尔有个简单介绍、提到“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三个名字。 老师提问:视频中这个城市在历史上都出现过哪些名字?学生回答:略。 视频中提到有三个名字,拜占庭——是古希腊人于公元前7世纪建立起来的,是古希腊的移民城市。后公元4世纪前半期,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庭建立了新城,据说在新都奠基的那天,君士坦丁亲自率领仪仗队举行了隆重的庆典,并将新都命名为君士坦丁堡。后1453年土耳其人征服后改称伊斯坦布尔。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而东罗马帝国独立发展继续存在了1000年之久。而于我们刚才说了,拜占庭是君士坦丁堡的古称,所以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疆域动态变化图]

老师提问:拜占庭帝国疆域最大和最小的年份学生回答:略。 老师提问:在拜占庭疆域达到最大的时候在位的是哪位皇帝?学生回答:略。 拜占庭帝国存在的1000年之久中,在查士丁尼时期,拜占庭帝国达到了全盛。 [出示查士丁尼人物图片] 查士丁尼出生于马其顿托莱索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到君士坦丁堡投奔充当禁卫军首领的舅父查士丁,受到良好的教育,通晓拉丁文和希腊文,熟知法律,宗教和军事。查士丁称帝后,将查士丁尼收为养子,并被指定为继位人。527年被授予“奥古斯都”尊号,与舅父共同执政。同年,查士丁去世。查士丁成为唯一的君王。查士丁尼野心勃勃,精力过人,在位38年的全部施政方针目的,在于复兴一个强盛的罗马帝国,重振皇权的威势。为此查士丁尼在内政,外交和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出示查士丁尼与群臣图] 图中在手持圣饼、头上有光环的人时皇帝查士丁尼,作为上帝在人世间的代表,查士丁尼头上所 戴的光环,是教权和皇权在拜占庭帝国混杂的象征。他手中的圣饼盘里盛的是圣水,头顶圣光,左手边的主教手持十字架,再左边的大臣拿着《圣经》,另一位提着油灯,寓

民族常识全册教案

民族常识全册教案 民族常识 第一课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掌握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并记住主要分布在哪些省自治区。 2、让学生知道我国的5个自治区及首府所在地,能说出自治州、自治县(族)、民族乡的数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民族常识》的第一课——多民族的大家庭。(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56个民族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共有11.31亿人口,现在也称12亿。世界上大约有53亿人口,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也就是说,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在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他们占中华民族人口的大多数,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约10.39亿人,

占据了整个中华民族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共有9120多万人,仅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因为这55个民族的人口相对于汉民族来说数量很少,我国习惯上把他们统称为少数民族。 1、认识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⑴请同学们看彩色图,我们来辨认一下55个少数民族。 ⑵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熟悉这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我们编了一首顺口溜,下面就请同学们看幻灯片。 2、在各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生活在广西的壮族,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总人口有1555万人。 (二)少数民族的居住分布状况 少数民族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虽小,但他们居住的地方却很辽阔。 (三)国家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制政策。 三、总结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友爱,保卫祖国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1— 第二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北方、西北及西南地区各主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2019年部编)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教学目标】 1.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 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 3.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拜占庭帝国灭亡对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 《罗马民法大全》 【教学难点】 分析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此时的东罗马帝国又如何呢?为什么人们会把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呢?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__希腊以及亚洲西部__和__非洲北部地区__。 2.《查士丁尼法典》:

(1)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编纂组织者:__查士丁尼__。 (3)内容: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 3.《罗马民法大全》是《__查士丁尼法典__》《__法学汇纂__》《__法理概要__》《__新法典__》的统称。 4.《__罗马民法大全__》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知识点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5.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拜占庭帝国皇帝把行省改为__军区__,把__自由农民__编入军队。__军事将领__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6.__1453__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__君士坦丁堡__,改名为__伊斯坦布尔__,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7.拜占庭帝国对文化的影响:它对__基督教__、希腊罗马的__古典文化传统__,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__东方文化因素__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__文艺复兴__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阅读P47~P48教材,探讨下列问题。 (1)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说说《查士丁尼法典》的概况。 查士丁尼继任皇帝后,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3)《查士丁尼法典》和哪三部法律一起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民族常识教案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主题: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团结。 教学重难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跟唱。 教师问:这首歌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甲:爱我中华 学生乙: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过渡: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统称,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最初这些民族相互间并不了解,甚至有时候还很敌对,那么后来又是怎样逐渐相互了解,并成为一家的呢? 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师: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秦朝、隋朝、元朝等。 教师: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割据然后统一的局面,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教师:可能大家没有想过,但你们还记得北魏孝文帝改革么?还记得改革的内容吗? 教师出示材料: 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

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 崇儒学 (学生齐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 发展,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牢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学生活动:你还能举其他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逐渐融合而形 成的吗? 教师补充: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改汉姓”,如拓跋氏为首姓,改姓元 氏,为最高门第。丘穆陵氏改姓穆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贺赖氏改姓贺氏, 独孤氏改姓刘氏,贺楼氏改姓楼氏,勿忸于氏改姓于氏,纥奚氏改姓嵇氏,尉 迟氏改姓尉氏。 (过渡)在不断融合中形成的中华民族是怎么分布的呢? 教师指导学生参阅《地理图册》八年级上册P8~9,归纳得出(并作解释): 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格局。 (教师联系本地情况教学。) 问:你知道我们溧阳的少数民族的有关情况吗? 学生可能知道一点,班级也许还有少数民族的学生。(如有,则请该学 生介绍本民族的一些情况)。 民族,人数较多的是满族、朝鲜族、壮族、蒙古族、回族。 过渡:这么大的一个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 二、坚持民族平等 教师出示材料: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名额 蒙古族 24 回族 37 维吾尔族22 藏族 26 苗族 21 壮族 44 彝族 20 布依族7 朝鲜族 9 满族 20 侗族 6 瑶族 6 白族 4 土家族15 哈尼族 4 哈萨克族5 傣族 5 黎族 5 傈僳族2人畲族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