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对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对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对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孙倩
【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
【年(卷),期】2017(29)14
【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肾结石对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85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碎石率、肾内散结石排出情况、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经ESWL后无肾周血肿、发热症状发生,其中58例(68.24%)术后排血尿,2例(2.35%)术后9 d自述肾绞痛,疼痛剧烈,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0.59%;且ESWL术后14 d时β2-MG、BUN、CR等指标与术前对应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尿蛋白及CysC水平有差异(P<0.05)。

结论:ESWL术后可对肾功能指标有一定影响,但术后2周可恢复至术前水平。

【总页数】3页(P25-26)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肾结石;肾功能指标
【作者】孙倩
【作者单位】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4
【相关文献】
1.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对肾功能影响的研究 [J], 顾燕;章璟;杨佳伟
2.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J], 胡鹤一
3.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J], 胡鹤一;
4.利尿通淋排石汤对肾结石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患者肾功能、残留结石的影响[J], 尹毅;柳言平
5.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对比PCNL治疗老年肾结石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J], 吴珠青;程锦宇;马宇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315例疗效分析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315例疗效分析

CHlA MODE DI NE 中 国 当代 医药 1 5 N RN ME CI 6
医护论坛
21 1第8第 期 0年 月 l 2 1 卷
经皮椎 问盘切 除器髓核 切 除加 臭氧 消 融配 合 骶 管 注 射治 疗腰 椎 问盘 突 出症
王 海 亭 , 忠 仆 , 毅 , 思 明 , 海 波 , 燕 军 , 强 , 丽 军 , 军 , 斌 蒋 周 贾 张 张 蒋 任 王 谢 (. 南省 开封 市第一 人 民医 院介入科 , 南开 封 1 河 河 4 50 ;. 南省 开封市 第一 人 民医 院骨科 , 南开 封 700 2 河 河 450 ) 7 0 0
确 认 针尖 在骶 管腔 , 回抽无 血 液及 脑脊 液 , 配置好 的 2 消 炎镇 痛液 缓 慢注 入 。结果 :7例 P I 换 0ml 6 LD患者 , 穿刺 及 技 术操 作成 功率 为 10 0 %。术 后 随访时 间为 1 3个 月 , 、 3个月 达最 佳疗 效 , 据 Man b疗 效评 定标 准 , 优 、 可 、 根 ca 其 良、 差 分别 为 5 … 3 9 4 1例 。 良率 为 9 . 无并 发症 发生 。结 论 : S 优 25 %, D A引导 下用 微 型切 除器 经皮 椎 间盘切 除器 髓核 切 除加臭 氧消 融配合 骶管 注射 治疗 P I 一种 安全 、 效 的方法 。 LD是 有
增 生 、 道 狭 窄 , 治 疗 上 除 了 碎 石 排 石 外 , 须 解 除 尿 道 梗 尿 故 应
阻 。 尿 道 梗 阻 一 般 需 手 术 解 决 , 床 常 见 病 例 为 前 列 腺 增 生 临
① 血 尿 、 围组 织损 伤 : 乎 每名 患 者术 后 均 出现 血 尿 , 周 几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会伤肾吗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会伤肾吗

■钟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会伤肾吗【摘要】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常规方法之一,手术中冲击波可能会对肾脏产生损伤,但是这种损伤是可逆的。

患者术后要根据医嘱运动,复诊。

患有尿路梗阻、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以及肾功能不全者不宜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关键词】冲击波碎石术;肾结石;适宜人群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常规方法之一,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腹腔镜切开取石术、PCNL(经皮肾镜碎石术)、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等共同构成了泌尿系结石病的现代治疗体系。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一种非接触性、非侵入性治疗的技术。

其治疗原理是利用冲击波在体外将肾及输尿管的结石粉碎成粉末状,再随尿液自然排出体外。

有患者看到“冲击波碎石”这几个字,担心这种手术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事实上,能击碎结石的冲击波的确会对肾脏有损伤,但是这种损伤是可逆的。

冲击波的能量作用于周围组织、器官、血管等,可引起疼痛、出血等症状,对于凝血机制正常的患者一般损伤较小,2~3天后症状即可消失,不会留下后遗症。

可以接受这种治疗方法的患者,如果重复治疗2~3次后仍然不见效,就应改用其他方法进行治疗。

不宜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人群从结石本身来考虑,大于1厘米的输尿管结石、大于2厘米的肾结石,不宜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因为此类结石被粉碎后容易形成“石街”,阻塞肾脏和输尿管,导致后续处理更复杂,还会增加手术难度。

此外,鹿角状和生姜状的结石也不宜采用此法。

具体来说,以下人群不能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

有尿路梗阻的患者因碎石后结石无法排出,且容易堆积而加重梗阻,故解除梗阻前不能应用此法治疗。

不能治愈的出血性疾病患者因碎石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尿路的微小损伤,若已有出血性疾病,可能形成大的出血及出血不止。

肾功能不全者冲击波碎石可引起肾内微小出血、血肿及水肿,如肾功能不全又需多次碎石治疗,则容易加重肾功能损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注意事项1.尽可能多饮水,每日约3000毫升左右;按医嘱服用排石药物;多运动,可爬梯、跳绳、跑步等。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体会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体会

机观察固定情况.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后,再置入另外3根椎弓根螺钉,置入成功后,安置置棒器,将固定棒通过皮下肌肉置入椎弓根螺钉尾槽.并将其拧紧、撑开,通过C臂机观察椎体高度,达到满意的效果后逐层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①伤椎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

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剧烈疼痛、感染及肿胀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2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改善情况对比2组术前伤椎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组伤椎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角较术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2组患者伤椎前缘离度及后凸Cobb角改善情况比较(x±s,分)组别例数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

)术前术后术前术后对照组4560.57±4.8582.25±3.4814.25±1.43 6.58±2」4观察组4560.32±4.9190.21±3.2114.31±1.51 4.25±2.0110.656 5.1240.512 3.201P0.6240.0000.3540.0012.2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剧烈疼痛1例、感染1例及肿胀1例),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剧烈疼痛3例、感染3例及肿胀4例),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4.406,40.036)。

3讨论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年龄不同导致患者骨折的原因也存在差异,中青年患者多由外力因素导致,使得患者胸腰段椎体出现严重损伤;老年患者多由骨质疏松或者跌倒所致,病情严重的还会导致脏器受损,增加治疗难度,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影响叫现阶段,对该种骨折釆用何种治疗方案在临床存在一定的争议,实际操作中常采用传统开放手术,但研究证明,传统手术术后易造成椎旁肌失神经萎缩,使得患者出现腰痛症状,预后效果不甚理想%经皮伤椎置钉内固定采用微创切口进入胸腰樵肌间隙,使得关节直接暴露在视野下,该种手术方式能维持伤椎高度,使内固定更加稳定,减少后凸形成叫同时,其能减少对神经的伤害,不需要长时间分离牵拉肌纤维,促使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泌尿结石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疗效分析

泌尿结石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疗效分析

泌尿结石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疗效分析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400例,对患者均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状况。

结果本次治疗治愈250例、好转134例,治疗有效率达到96.0%。

患者治疗后V AS评分为(1.05±0.34)分,治疗后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好于治疗前(P<0.05)。

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可以明显提高泌尿结石治疗指标,改善泌尿状况,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标签:泌尿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临床疗效泌尿结石可以造成患者出现腹部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导致正常生活及健康状况出现严重阻碍。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发展,超声技术、影像技术、体外碎石对泌尿结石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具有非常好的可靠性、安全性、有效性[1]。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400例(男224例,女176例),年龄25~68岁,平均(46.35±10.28)岁,体重50~85kg,平均(65.27±8.94)kg。

选取患者中存在无明显肾积水者144例、轻度肾积水132例、中度肾积水88例、重度肾积水36例。

结石直径5~22mm,平均(11.20±2.76)mm。

存在肾结石输尿管结石116例、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102例、肾结石100例、膀胱结石82例。

1.2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放射线定位,不需进行麻醉。

对输尿管、膀胱结石患者取俯卧位,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时要对仪器参数进行调整,冲击次数在2000~2500次,操作电压在13~15kV;对肾结石患者取仰卧位,冲击次数在1500~1800次,操作电压在11~12kV。

当存在多处结石时要先对靠近出口位置的结石进行粉碎;双侧尿路结石患者要先对一侧结石进行粉碎;双肾结石患者要对体积小的一侧结石先进行粉碎。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观察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观察
( P>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注: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 0 . 0 5
2 . 2 并 发症
3 讨 论
观察 组并 发症发 生率 为 2 4 . 3 % 低于 对照 组 的
6 2 . 8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见表 2 。
2 结 果
2 . 1 临床 疗效 观 察组 总 有 效率 为 9 8 . 6 % 高 于对 照 组 的
8 2 . 4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见表 1 。
表1 2组 临床疗效 比较 调查对象为 2 0 0 8年 4月 一 2 0 1 1年 4月收治
1 资 料 与 方 法
刺激征 、 输尿管穿孑 L 等并发症 的发生情况 。 1 . 5 统计 学方法 采用 S P S S 1 4 . 0软件 包进行 数据分 析 , 计 数资料 以率 ( %) 表示 , 组 间 比较 采用 X 检验 , 以 P< 0 . 0 5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WL治疗时冲击的次数就要相应增加 。
至 x线显示结石密度 、 形 态改变 , 术毕 常规抗 炎 、 抗感染 、 解痉、
【 关键词】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 肾结石; 输尿管上段结石
【 中图分类号 】 R 6 9 2 .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3 2 9 6 ( 2 0 1 4 ) 0 1 B 一 0 0 8 0 — 0 2
肾结石 、 输尿管结石是 泌尿系统 常见 的疾 病之一 , 输 尿管 镜钬激光碎石术 ( L L ) 和体外 冲击波碎石 术 ( E S WL ) 是 临床 治 疗泌尿系统结 石 的常 用方 法 。E S WL具 有 高效 、 非 侵 入性 操 作、 无需麻醉等优点 , 成 为较小 肾结石 和大多数输 尿管结 石 的 首选 治疗 手段 … 。本文对 2组 肾结石并 输尿管 上段结石 患者 分别 施行 L L 、 E S WL , 对 比 2组 的有效性及安 全性 , 为 临床提供 科 学的参 考依 据 , 现报道如下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失败肾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失败肾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失败肾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失败肾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比较,分析了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势。

随后详细阐述了经皮肾镜取石术在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失败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最后结论指出,经皮肾镜取石术在治疗这类患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同时展望未来,该技术还有待不断完善和提升,为更多肾结石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失败、应用效果、比较、治疗效果评价、价值、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肾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症状包括剧烈的腰背或腹部疼痛、尿中血尿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治疗肾结石的方法之一,通过将体外冲击波对准结石进行粉碎,让结石碎片自然排出体外。

并非所有肾结石患者都能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中完全解脱。

对于那些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失败的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经皮肾镜取石术通过经皮穿刺将肾镜引入肾脏内,直接观察并摘除结石,具有微创、可视性好、治疗效果确切等优点。

对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失败的肾结石患者来说,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失败肾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展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失败肾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目的:1. 评估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失败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石头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等。

2. 比较经皮肾镜取石术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优缺点,探讨其适应症和禁忌症,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

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

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46例泌尿结石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46例患者分为冲击波组(n=23)与常规组(n=23),冲击波组患者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或者膀胱结合位置,取仰卧位,在手术过程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详细记录。

常规组采用保守治疗法,让患者服用排石汤。

结果:冲击波组治疗有效率为95.7%,优于常规组的52.2%,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冲击波组1例患者碎石失败,转手术治疗,其他患者未发生并發症,本组患者血尿以及组织损伤均在2d内缓解。

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泌尿结石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法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该种治疗措施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标签:体外冲击波;碎石;泌尿结石;治疗在医疗技术的发展之下,体外冲击波碎石已经成为治疗泌尿结石的主要手段之一,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而言,体外冲击波碎石有着疼痛小、创伤小、安全可靠的优势,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法,取得了理想的成效,现就将治疗措施与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在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46例泌尿结石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为26~75岁,平均年龄为(49.8±2.1)岁,本组患者临床表现均为尿急、尿频、血尿、恶心、腹痛等等,CT或者MRI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肾功能正常。

在结石位置上,38例为输尿管结石、5例为膀胱结石、3例为肾结石,本组患者均经B超、X线或者肾盂造影技术检查确诊。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46例患者分为冲击波组(n=23)与常规组(n=23),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结石类型、结石位置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30T11:18:46.51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3期作者:孙志德
[导读]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可以显著提高马蹄肾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残留结石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哈尔滨现代男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马蹄肾结石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排石通淋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2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尿发生率
9.80%(5例)、腰腹部疼痛发生率9.80%(5例),与对照组组的13.73(7例)、9.80%(5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残留结石率为13.73(7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14%(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可以显著提高马蹄肾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残留结石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马蹄肾结石;临床效果
Clinical effect analysis of in vitro shock wave lithotripsy in the treatment of Horseshoe kidney stones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 vitro shock wave lithotripsy in the treatment of Horseshoe kidney stones. Methods 102 patients with horseshoe kidney stones from September 2016 to September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of 51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xtern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rainage stone. The results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90.20 %,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56.86 %.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incidence of hematur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80 %(5 cases) and 9.80 %(5 cases). Compared with 13.73(7 cases) and 9.80 %(5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However, the residual stony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3.73(7 case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43.14 %(22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Horseshoe kidney stones, and the residual stone rate is low,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Horseshoe stones; Clinical effects
马蹄肾是一种先天因素导致的两肾沿中线进行同一极融合所致的肾脏畸形,由于其特殊的先天结构导致其极易形成肾结石。

该病临床治疗较困难,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溶石和排石效果不甚理想[1]。

随着近年来的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逐渐应用于肾结石的治疗中,临床疗效较好,但其应用于马蹄肾结石治疗的报道较少,通过对我院收治的马蹄肾结石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并将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同期采用排石通淋口服液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临床效果较满意,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马蹄肾结石患者102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26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41.9±6.4)岁;单发82例,多发20例,直径1.7-5.5cm,平均直径(
2.6±0.7)cm;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运用电磁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德国西门子),工作电压0.1-1.7kV,冲击波次数2000次/min,放电频率60次/min,每次间隔2周,共治疗3周。

1.2.2对照组采用排石通淋口服液治疗:排石通淋口服液(黑龙江省林宝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B20030003,10ml/支)首次20ml,以后10ml/次,4次/d, 连续治疗3周。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

1.4判定标准采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疗效评价:显效为结石完全排出;有效为大部分排出;无效为未排出。

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如下表所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2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两组并发症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血尿发生率9.80%(5例)、腰腹部疼痛发生率9.80%(5例),与对照组组的1
3.73(7例)、
9.80%(5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观察组残留结石率为13.73(7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14%(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马蹄肾是融合肾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多是由于先天因素所导致的两肾出现上极或下极异常融合,而形成马蹄样异常形态。

马蹄肾中有90%以上患者是下极融合,马蹄肾由于先天结构异常,使得其肾盂以及输尿管引流不畅,从而极易合并肾结石。

结石一旦形成,可对肾局
部组织造成损伤,破坏,感染甚至是坏死。

由于马蹄肾的先天特殊结构,使得肾结石的排出较为困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能够较好的击碎结石,使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而保守药物治疗无法克服马蹄肾先天特殊模型,治疗有效率较低。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自2013 年应用下尿路结石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冲击波碎石术对于血尿和腰腹部疼痛等并发症并无显著的改善效果,与药物保守治疗相一致,但其在残留结石方面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排石组,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并发症情况。

本研究通过对该院收治的马蹄肾结石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并将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同期采用排石通淋口服液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2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尿发生率9.80%(5例)、腰腹部疼痛发生率9.80%(5例),与对照组组的13.73(7例)、9.80%(5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残留结石率为13.73(7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14%(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可以显著提高马蹄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残留结石率低。

王小娟[3]通过观察40例马蹄肾结石患者分别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及排石术治疗,经过比较发现体外冲击波碎石组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排石组。

其结果与本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可以显著提高马蹄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文涛,王梅叶,孟晓,等.B超定位标准肾镜下超声联合弹道碎石清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18(1):33.
[2]吴可明,沈朋飞,刘年,等.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5,46(2):344-345.
[3]王小娟.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11(32):97-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