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千,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借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是导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危机。

出现的危机:

第一,经济发展“失调”。

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

二是福利风险增加。

三是债务负担沉重。

第二,政治体制“失灵”。

西方标榜的民主也暴露出某些弊端及局限:

一是西式选举往往难以选贤。

二是政党利益可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三是“民主陷阱”会阻碍国家治理。

四是传统精英政治走向衰落。

第三,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一是社会极端思潮抬头。

二是社会流动性退化。

三是社会矛盾激化。

对中国的影响:

由于不断调整和加强宏观调控,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维持平稳增长,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优越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全球增长动能不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全球发展失衡等三大突出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坚持创新驱动、支持协同联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公平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